人体寄生虫学课件:人体寄生虫学总论
- 格式:ppt
- 大小:6.15 MB
- 文档页数:51
人体寄生虫学教案临床医学系本科第一篇总论(introduction)一、人体寄生虫学(定义、研究范畴、目的及意义)1、定义▲2、范围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医学节肢动物3、任务4、目的二、寄生虫、宿主和寄生关系▲1、演化中的寄生现象共生共栖寄生2、寄生虫的生物学(1)寄生虫的类别寄生部位器官时间长期;暂时性▲性质专性寄生虫兼性寄生虫偶然寄生虫▲机会致病寄生虫(2)生活史(3)感染阶段▲(4)宿主的类别▲终宿主(final host)中间宿主(internediate)保虫宿主(reservior)转续宿主(transpot host)(5) 生殖方式有性生殖配子生殖接合生殖无性生殖多分裂二分裂芽殖世代交替三、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1、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1)夺取营养(2)机械性损伤(3)毒性及抗原性作用2、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1)先天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2)获得性免疫——特异性免疫三、寄生生活对寄生虫的形态和生理的影响四、寄生虫病的流行与传播流行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流行特点: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流行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自然因素五、寄生虫病的特点及其对人类的危害1、寄生虫病的特点▲(1)带虫者(2)隐性感染(3)多寄生现象(4)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IgE升高(5)异位寄生2、寄生虫对人体的危害(1)各国寄生虫病危害情况(2)我国:解放前五大寄生虫病▲日本血吸虫病;黑热病;丝虫病;疟疾;钩虫病机会致病寄生虫:如卡氏肺孢子虫、弓形虫、隐孢子虫第二篇医学原虫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概述掌握原虫的基本结构,了解其生活史类型及致病特点。
原虫是由一个细胞构成,它具有进行生命活动的全部功能。
1.形态要点:基本结构细胞膜(虫体表面称表膜)细胞核(核内物质和核仁,是原虫生存繁殖的遗传物质)细胞质由细胞质形成的运动细胞器:伪足鞭毛纤毛波动膜2.生活史类型:(1)完成生活史只需一种宿主。
(2)完成生活史需要脊椎动物作为宿主。
人体寄生虫学总论课件一、教学内容1. 寄生虫的基本概念:包括寄生的定义、寄生的类型及寄生虫的分类。
2. 寄生虫的生命周期:介绍各种寄生虫的生命周期及其繁殖方式。
3. 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包括寄生虫的适应性、共生现象及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
4. 人体寄生虫的诊断与防治:介绍常见人体寄生虫的诊断方法、防治原则及药物选用。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寄生虫的基本概念、生命周期及与宿主的关系。
2. 了解人体寄生虫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寄生虫的生命周期、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
2. 教学重点:常见人体寄生虫的诊断与防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寄生虫感染患者的病例,引起学生对寄生虫学的兴趣。
2. 课堂讲解:(1) 寄生虫的基本概念:介绍寄生的定义、寄生的类型及寄生虫的分类。
(2) 寄生虫的生命周期:讲解各种寄生虫的生命周期及其繁殖方式。
(3) 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分析寄生虫的适应性、共生现象及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
3. 例题讲解:分析人体寄生虫的诊断与防治实例,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4. 随堂练习:布置关于寄生虫诊断与防治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寄生虫学中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寄生虫的基本概念2. 寄生虫的生命周期3. 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4. 人体寄生虫的诊断与防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简述寄生虫的基本概念。
(2) 描述寄生虫的生命周期。
(3) 分析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
(4) 列举常见人体寄生虫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2. 答案:(1) 寄生虫是指寄生在另一种生物体内、外,依赖宿主生存,对宿主造成损害的一类生物。
(2) 寄生虫的生命周期包括感染期、繁殖期和成熟期等阶段。
人体寄生虫学第一章人体寄生虫学概述第一节总论1.人体寄生虫学Human Parasitology :又称医学寄生虫学, 是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和繁殖规律,阐明寄生虫与人体和外界环境因素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也是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基础课程。
包括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和医学节肢动物学。
2.我国五大寄生虫病: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钩虫病、黑热病。
3.再现寄生虫病:指那些早已熟知,发病率已降至很低,不再被视为公共卫生问题,但现在又重新流行的寄生虫病。
4.新现寄生虫病:是指新识别的和未知的寄生虫病。
第一类:疾病或综合征已被认知,但未被确认或病原体未被确认;第二类:疾病早已存在,但病原体重新鉴定或分类;第三类:营自生生活或寄生于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可偶然寄生于人体;第四类:那些过去可能并不存在,确实是新出现的人体寄生虫病。
5.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脊椎动物与人之间自然传播并引起感染的寄生虫病第二节寄生虫的生物学1.共生(symbiosis):凡是两种不同的生物在一起生活的生物学现象称为共生。
2.共栖(commensalism):两种生物一起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这种共生现象称为共栖。
鮣鱼与鲨鱼,海葵与寄居蟹3.互利共生(mutualism):两种生物一起生活,双方相互依赖和受益,这种共生现象称为互利共生。
河马与小鸟4.寄生(parasitism):指两种生物一起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受害者提供居住场所和营养物质给受益者,这种共生现象称为寄生。
受益者称为寄生物(parasite),受害者称为宿主(host)。
5.寄生虫(parasites):过寄生生活的多细胞的无脊椎动物和单细胞原生生物。
6.寄生虫生活史(life cycle):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完整过程。
包括寄生虫侵入宿主的途径、虫体在宿主体内移行、定居及离开宿主的方式,以及发育过程中所需的宿主种类(包括传播媒介)和内外环境条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