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和传染病预防教育”主题班会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4
[食品安全与传染病防控主题班会]庄上小学食品安全主题班会方案【主题班会】庄上小学食品安全主题班会方案饮食安全与我同行三(1)班食品安全主题班会一、活动目的1、了解识记食品安全常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树立食品安全意识,关心时事,珍爱生命,关爱健康。
2、在学校注意一些食品方面的安全。
二、活动内容以问答竞赛游戏为主讨论为辅的形式,分男女两组。
三、活动准备:1、让学生查阅食品卫生方面的资料,以备小组交流,做好参赛准备。
2、食品安全知识竞赛。
3、收集假冒伪劣食品恶性事件的有关新闻内容。
4、分别从小摊上和大超市里购买一些食品。
四、活动过程:(一)主持人宣布“食品安全与卫生”主题班会活动开始。
请班主任讲话。
班主任:同学们!今天我们班举行以“食品安全与卫生”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各位同学已经经过自己的实际调查或查阅资料了解了有关“食品安全与卫生”的知识。
希望大家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与学到的知识带进今天的课堂,达到相互交流、提高安全自护的目的。
(二)新闻导入:假冒伪劣食品恶性事件的有关新闻报道视频。
主持人:喜欢零食是孩子的天性,但往往在吃得高兴的同时却忘记要看看食品是否合格,是否过期,是否变质,因此就存在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
请同学们听一段有关假冒伪劣食品恶性事件的有关内容。
主持人:触目惊心的数字,不由得让人对这些食物望而却步。
其实危险就在我们身边!(把准备好的几样食品拿出来)下面,请各位同学一起判断一下什么样的食品才是合格的以及那些不合格的食品会出现在什么地方?学生谈到的情况有:某些食品没有合格证,没有生产日期,过期,没有成分说明等等。
这些食品经常会出现在街头食品小店,路边摊点,流动摊点等。
主持人:下面进行下一个环节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知识竞赛。
大家按小组进行各轮比赛,男女各为一组。
下面开始第一回合的比赛。
这个回合是必答题,每道题目都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正确。
每个小组回答一道题目,答对加一分,答错不扣分。
1、绿色食品指什么食品?(c)a、蔬菜和水果b、绿颜色的食品c、安全无污染食品d有丰富营养价值的食品2、哪些食物不能一起吃?(a)a、豆腐和菠菜b、葡萄和苹果c、面包和牛奶d、馒头和豆浆(抢答题)1、发霉的花生能吃吗?(不能)2、油炸的食物是不是可以常吃?(不是)3、方便面是不是可以作为主食?(不是)4、我们是不是可以天天吃快餐?(不能)5、能空腹喝牛奶吗?(不能)(四)班主任小结刚才同学们都把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想法及时地和同学进行了交流。
秋季传染病预防及食品安全宣传班队会活动记录一、活动背景秋季是传染病高发季节,尤其是在学校或集体单位,传染病的传播风险更大。
为了增强学生对传染病预防及食品安全的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学校特别组织了此次主题为“秋季传染病预防及食品安全”的宣传班队会活动。
二、活动内容1. 主题演讲活动在晨会后举行,首先由学校保健老师进行了一场主题为“秋季传染病预防”的专题演讲。
老师通过举实例、讲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等内容,使同学们对秋季传染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互动讨论演讲结束后,同学们参与了自由互动讨论环节。
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同学们积极发言,共享了自己对传染病预防的看法和经验,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氛围。
3. 专题知识竞赛为了检验同学们对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掌握程度,活动组织了一场专题知识竞赛。
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依次进行抢答环节。
通过答题,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增强了他们对预防疾病的重视。
4. 食品安全宣传在传染病预防的基础上,活动组织还加入了食品安全的相关宣传。
老师们通过图片、视瓶等形式,向同学们介绍了常见的食品安全隐患和预防措施,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饮食习惯。
学校食堂也加强了对食品安全的管理和监督。
5. 课堂检测为了进一步检验同学们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活动后举行了一次课堂检测。
检测内容涵盖了传染病预防和食品安全的知识点,并设置了选择题、填空题等不同形式的题目,全面检测了同学们的知识掌握情况。
三、活动效果通过此次宣传班队会活动,同学们对秋季传染病预防及食品安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
也增强了同学们对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健康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传染病预防及食品安全宣传班队会活动,不仅增强了同学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也为学校营造了良好的健康环境。
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能够时刻注意个人卫生与饮食安全,将健康意识融入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共同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
食品安全教育材料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着同学们的健康成长,乃至生命的安危。
因此,每位同学都应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杜绝食物中毒,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一、食物中毒的种类食物中毒主要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植物性和动物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
1.细菌性食物中毒:肉、鱼、蛋、乳类,凉菜、剩余饭菜等容易被细菌污染的食物以及霉变食物中毒。
2.植物性和动物性食物中毒:如河豚、贝类及鱼类引起的有毒动物引起的中毒以及由毒蘑菇,豆角,毒蕈、含氰甙植物及棉子油的游离棉酚等有毒植物引起的中毒。
3.化学性食物中毒:重金属、亚硝酸盐及农药中毒等。
被农药污染的蔬菜、水果,受有毒藻类污染的海产贝类等。
二、食物中毒的特点1.中毒者在相近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相同的可疑中毒食物。
2.潜伏期较短,发病急剧,病程较短。
3.中毒者的一般临床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症状,如腹痛、腹泻、呕吐等。
三、日常生活中如何提高食品安全意识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和国际民生的重大问题。
国家也非常重视,并采取了一些措施。
那么我们在食品安全方面都应该注意什么呢?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饭前便后要洗手,防止病从口入。
比如说,手上沾有致病菌,再去拿食物,污染了的食物就会进入消化道,就会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
2.在购买有包装的食品时,要看清商标、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不购买“三无”食品和过期食品;不暴饮暴食,不到街头小摊小贩处及无卫生许可证的小饭馆购买食品、就餐。
3.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
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查看是否有腐败变质。
要查看其生产日期、保质期。
不能买过期食品和没有厂名厂址的产品。
4.食品在食用前要彻底清洁。
生吃瓜果要洗净。
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
菜豆和豆浆含有皂甙等毒素,不彻底加热会引起中毒。
5.尽量不吃剩饭菜。
如需食用,应彻底加热。
《“食品安全和传染病预防教育”主题班会》活动方案一、活动时间:二、活动地点:三、活动主题:“食品安全和传染病预防教育”四、活动目的:1、学习一些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学生食品安全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学生从小讲卫生、不买零食的好习惯。
2、通过班会课中的看录像、看照片、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学生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
五、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
但是,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
下面就谈谈食品安全要注意什么:1、洗手,是饮食安全第一步。
"湿、擦、搓、捧、干",人人饭前便后不忘做,病菌不入口。
2、路边饮食、零食拒入口,疾病远离我。
3、不买包装不完整、标示不明的食品,不吃隔餐食品、牛奶。
4、购买眼睛、鳞片明亮有光泽、肉质有弹性、无腥臭味的鱼;呈粉红色具弹性的肉;绝不买头、脚部以及尾扇部变黑、头部快脱落的虾。
5、防交叉污染:买回家中的食物,应分类分区贮放;烹调时,生、熟食分开处理,保持餐具与食器清洁。
6、禽畜类食物先除去内脏、清洗,并依每餐份量个别包装存放冰箱;蔬菜去污、除烂叶,不以一般报纸(可用白报纸)包裹置冰箱内,防油墨食入体内有碍健康。
(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食品卫生习惯1、够买食品时要进行选择和鉴别,不购买"三无食品"。
就是没有商标的食品不能买;没有生产日期的食品不能买;没有厂址的食品不能买。
天气炎热,微生物繁殖迅速,食品容易腐败变质,一旦不注意易发生食品中毒,故烹调及保存食物时应特别注意卫生,尤其是厨房环境设施卫生、个人卫生及食品原材料调理都要注意。
2、除了服药预防外,食疗也是方便可行的选择。
一根白萝卜、半个橘子皮、三片生姜、两段葱白、一绺香菜,煲汤全家喝,就能够达到增强呼吸道防护能力的作用。
(三)预防传染病知识教育1、学生讨论关于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预防。
食品安全传染病防控班会策划策划书:食品安全传染病防控班会策划一、背景介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逐渐增加。
然而,食品安全传染病仍然是目前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为了增强员工对食品安全传染病的认识和应对能力,特别策划召开食品安全传染病防控班会。
二、目标1. 提高员工对食品安全传染病的认识水平;2. 掌握食品安全传染病防控的基本知识和技巧;3. 加强部门间的协作与合作,形成共同防治传染病的合力。
三、主题和内容安排1. 主题:食品安全传染病防控2. 内容:a) 食物中的传染病概述i. 介绍食物中可能存在的传染病种类;ii. 分析食品是如何成为传染病的传播途径;iii. 提高员工对食物传染病的警惕性。
b) 食品安全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i. 介绍常见食品安全传染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ii. 强调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包括手卫生、烹饪卫生等;iii. 鼓励员工在食品购买、食品储存和处理过程中遵循正确的卫生习惯;iv. 强调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控制,如食品加工环境、工艺等。
c) 传染病应急响应与处理i. 介绍传染病暴发应急响应的基本原则;ii. 培训员工对传染病的监测、报告和处理能力;iii. 解释传染病防控措施的落实与评估。
四、演讲人员与时间安排1. 演讲人员:a) 食品安全专家/相关专家,介绍食品安全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和要点;b) 感染病防控专家,提供传染病防控的基本原则和应对方法。
2. 时间安排:a) 会议预计持续半天至一天;b) 由食品安全专家或相关专家进行讲解;c) 安排时间进行互动和讨论,解答员工对于食品安全传染病的疑问。
五、宣传与动员1. 以电子邮件或内部通告的方式通知员工会议的举办时间与地点;2. 强调会议的重要性以及员工参与的必要性;3. 提醒员工准时参加会议并做好准备。
六、会后评估与总结1. 会后可以进行在线或纸质问卷调查,了解员工对会议内容和组织的评价;2. 根据评价结果总结会议优点和改进之处,为未来类似会议提供借鉴。
传染病防控与食品安全主题班会传染病防控与食品安全主题班会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学生们对传染病预防和食品安全的认识,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
以下是一个关于传染病防控与食品安全主题班会的建议方案:一、班会目标1.了解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和防控措施;2.掌握食品安全常识,避免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问题;3.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健康生活习惯。
二、班会内容1.传染病防控知识普及(1)介绍传染病的基本概念、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2)讲解个人卫生、环境卫生在传染病防控中的重要性;(3)强调接种疫苗对于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
2.食品安全知识讲解(1)介绍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法律法规;(2)讲解如何正确选购、保存和加工食品,避免食品安全问题;(3)强调食品安全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提高学生们的食品安全意识。
三、班会形式1.讲解与互动相结合:老师或班主任进行讲解,同时穿插互动环节,如提问、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使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理解。
3.案例分析:结合近期发生的传染病疫情和食品安全事件,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传染病防控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四、班会总结1.总结班会内容,强调传染病防控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2.呼吁学生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3.鼓励学生们积极传播传染病防控和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周围人的健康意识。
通过以上方案,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传染病防控和食品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健康生活习惯。
同时,也能促进班级内部的交流和合作,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食品安全及传染病防控主题班会教学教案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有关安全知识,使学生在购买食品时要进行选择和鉴别,了解传染病的种类、症状以及预防措施,能加强学生的卫生防控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安全、健康成长。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春夏季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如果不注重个人的卫生,乱买乱食“三无”食品,可能会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伤害,甚至可能还会感染上传染病。
那我们平时怎么样注重食品安全呢?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又有哪些呢?它们是怎样传播的?常见的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这次班会,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
二、预防食物中毒1、食物中毒的分类:细菌性食物中毒:指因摄人被致病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疾病,是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一类。
发病率较高而病死率较低,有明显的季节性。
有毒动植物中毒:指误食有毒动植物或摄入因加工、烹调方法不当未除去有毒成分的动植物食物引起的中毒。
发病率较高,病死率因动植物种类而异。
化学性食物中毒:指误食有毒化学物质或食入被其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比较高。
真菌毒素和霉变食物中毒:食用被产毒真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疾病。
发病率较高,病死率因菌种及其毒素种类而异2、食物中毒的预防:不吃变质、腐烂的食品;不吃被有害化学物质或放射性物质污染的食品;不生吃鲜、河鲜、肉类等;生、熟食品应分开放置;切过生食的菜刀、菜板不能用来切熟食;不食用病死的禽畜肉;不吃毒磨菇、河豚鱼、生的'四季豆、发芽土豆、霉变甘蔗等。
3、发生身体不适怎么办?(1)、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
(2)、饮水。
立即喝下大量洁净水,稀释毒素。
(3)、催吐。
用手指压迫咽喉,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
(4)、用塑料袋留好呕吐物或粪便,送医院检查,以便于诊断。
(5)、出现脱水症状(如皮肤起皱、心率加快等),应尽快将国毒病人送往附近医院救治。
三、了解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和症状及传播途径。
【食品安全与传染病防控主题班会】三(1)班食品安全主题班会方案【食品安全与传染病防控主题班会】三(1)班食品安全主题班会方案【主题班会】三(1)班食品安全主题班会方案一、活动目的1、了解识记食品安全常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树立食品安全意识,关心时事,珍爱生命,关爱健康。
2、在学校注意一些食品方面的安全。
二、活动内容以问答竞赛游戏为主讨论为辅的形式,分男女两组。
三、活动准备:1、让学生查阅食品卫生方面的资料,以备小组交流,做好参赛准备。
2、食品安全知识竞赛。
3、收集假冒伪劣食品恶性事件的有关新闻内容。
4、分别从小摊上和大超市里购买一些食品。
四、活动过程:(一)主持人宣布“食品安全与卫生”主题班会活动开始。
请班主任讲话。
班主任:同学们!今天我们班举行以“食品安全与卫生”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各位同学已经经过自己的实际调查或查阅资料了解了有关“食品安全与卫生”的知识。
希望大家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与学到的知识带进今天的课堂,达到相互交流、提高安全自护的目的。
(二)新闻导入:假冒伪劣食品恶性事件的有关新闻报道视频。
主持人:喜欢零食是孩子的天性,但往往在吃得高兴的同时却忘记要看看食品是否合格,是否过期,是否变质,因此就存在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
请同学们听一段有关假冒伪劣食品恶性事件的有关内容。
主持人:触目惊心的数字,不由得让人对这些食物望而却步。
其实危险就在我们身边!(把准备好的几样食品拿出来)下面,请各位同学一起判断一下什么样的食品才是合格的以及那些不合格的食品会出现在什么地方?学生谈到的情况有:某些食品没有合格证,没有生产日期,过期,没有成分说明等等。
这些食品经常会出现在街头食品小店,路边摊点,流动摊点等。
主持人:下面进行下一个环节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知识竞赛。
大家按小组进行各轮比赛,男女各为一组。
下面开始第一回合的比赛。
这个回合是必答题,每道题目都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正确。
每个小组回答一道题目,答对加一分,答错不扣分。
《“食品安全和传染病预防教育”主题班会》
活动方案
一、活动时间:
二、活动地点:
三、活动主题:“食品安全和传染病预防教育”
四、活动目的:
1、学习一些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学生食品安全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学生从小讲卫生、不买零食的好习惯。
2、通过班会课中的看录像、看照片、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学生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
五、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
但是,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
下面就谈谈食品安全要注意什么:
1、洗手,是饮食安全第一步。
"湿、擦、搓、捧、干",人人饭前便后不忘做,病菌不入口。
2、路边饮食、零食拒入口,疾病远离我。
3、不买包装不完整、标示不明的食品,不吃隔餐食品、牛奶。
4、购买眼睛、鳞片明亮有光泽、肉质有弹性、无腥臭味的鱼;呈粉红色具弹性的肉;绝不买头、脚部以及尾扇部变黑、头部快脱落
的虾。
5、防交叉污染:买回家中的食物,应分类分区贮放;烹调时,生、熟食分开处理,保持餐具与食器清洁。
6、禽畜类食物先除去内脏、清洗,并依每餐份量个别包装存放冰箱;蔬菜去污、除烂叶,不以一般报纸(可用白报纸)包裹置冰箱内,防油墨食入体内有碍健康。
(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食品卫生习惯
1、够买食品时要进行选择和鉴别,不购买"三无食品"。
就是没有商标的食品不能买;没有生产日期的食品不能买;没有厂址的食品不能买。
天气炎热,微生物繁殖迅速,食品容易腐败变质,一旦不注意易发生食品中毒,故烹调及保存食物时应特别注意卫生,尤其是厨房环境设施卫生、个人卫生及食品原材料调理都要注意。
2、除了服药预防外,食疗也是方便可行的选择。
一根白萝卜、半个橘子皮、三片生姜、两段葱白、一绺香菜,煲汤全家喝,就能够达到增强呼吸道防护能力的作用。
(三)预防传染病知识教育
1、学生讨论关于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预防。
2、报告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预防传染病其实并不难,我们每个人只要做到以下要求,就会远离传染病:
(1)头发:头发整洁无异味;男生不留长发。
(2)脸:洁净无污垢。
(3)颈:脖颈、耳根干净无污垢。
(4)手:手干净无污物;不留长指甲,指甲缝内无污垢。
(5)衣服:衣服整洁,勤换洗;衣领、衣袖无污垢。
(6)鞋袜:鞋子整洁,上学穿袜子,不拖鞋带。
(7)书包:书包干净整洁,书本摆放整齐。
(8)桌面:整洁无杂物。
(四)预防传染病知识竞赛
划分两个小组,有必答题和抢答题两类,分别给两个小组计分。
1、了解春季的常见传染病有以下几种:
A、流感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B、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主要症状为发热、怕光、流泪、流涕,眼结膜充血,出现口腔粘膜斑及全身斑丘疹。
C、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腮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伏期14—19日,发热,耳下或下颌角疼痛,以耳垂为中心1—2天内迅速肿大,张口和咀嚼时疼痛。
D、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发热,咽炎、全身弥漫性皮疹,疹退后伴皮肤脱屑等,潜伏期1—7天。
2、如何预防?
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我们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A、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交叉感染等。
B、不到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场所去。
C、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D、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E、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
F、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
(五)活动总结
喜欢零食是孩子的天性,但往往在吃得高兴的同时却忘记要看看食品是否过期,是否变质,因此就存在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
请同学们在享受零食时记住要吃安全放心的食品。
预防食物中毒。
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一月一次)。
保持教室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