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
- 格式:xls
- 大小:172.50 KB
- 文档页数:310
中医智能信息系统解决方案T C MS m a r tI n f o r m a t i o nS y s t e mS o l u t i o n建设背景系统介绍售后服务123本资料涉及内容均为假设场景,非特指机构或特指人物;仅供交流、学习和参考,勿作他用,特此声明。
1建设背景1n 医院信息化发展情况概述n 医院信息化中中医发展水平概述n 中医智能信息系统作用本资料涉及内容均为假设场景,非特指机构或特指人物;仅供交流、学习和参考,勿作他用,特此声明。
2以医院为中心,以实现医院信息化管理为目的。
(HIS、PACS、RIS、LIS等)围绕电子病历信息化建设,引入集成平台实现信息互通互联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质量为目的。
(医嘱处理系统、病人床边系统、重症监护系统等)。
以数据为驱动力,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以信息化为手段实现辅助诊断、健康管理等。
医院信息化发展情况32018年12月,国家卫健委发布《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及评价标准(试行)》。
2017年9月,国家卫计委发布《国家医疗健康信息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测评方案(2017 年版)》。
医院信息化2018年4月,《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评测指标评测指标建设标准医院信息化水平衡量标准4中医临床诊疗辅助资源不足基层中医诊疗水平不足中医特色诊疗探索不足医院信息化中中医发展水平缺陷概述本资料涉及内容均为假设场景,非特指机构或特指人物;仅供交流、学习和参考,勿作他用,特此声明。
5中医诊疗数据无标准化中医数据无标准化中医临床诊疗辅助资源不足基层中医诊疗水平不足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建设中医智能信息系统能够有效解决以上问题特色诊疗探索不足按照国家标准,建设规范的中医电子病历系统,建立统一的病历标准,医嘱标准,规范病历格式,提高病历质量,实现便捷信息上传于共享。
建设诸如中医辨证论治、中医智能舌诊,接入智能一体机、四诊仪等设备,扩充中医临床辅助资源。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8.04.02
•【文号】国卫办规划发〔2018〕4号
•【施行日期】2018.04.02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医疗机构与医师
正文
关于印发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的通知
国卫办规划发〔2018〕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计生委,委机关各司局,委直属和联系单位,委属(管)医院:
为促进和规范医院信息化建设,在《医院信息平台应用功能指引》和《医院信息化建设应用技术指引》基础上,我委制定了《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明确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建设内容和建设要求。
现印发你们(可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下载),请参照执行。
联系人:规划司王泳、沈剑峰
联系电话:************、6879191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
2018年4月2日附: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
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与信息司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信息中心2018年4月目录前言 (1)指标体系图 (3)第一章业务应用 (1)一、便民服务 (1)二、医疗服务 (12)三、医疗管理 (31)四、医疗协同 (44)五、运营管理 (49)六、后勤管理 (59)七、科研管理 (66)八、教学管理 (70)九、人力资源管理 (72)第二章信息平台 (74)十、信息平台基础 (74)十一、平台服务集成 (79)第三章基础设施 (83)十二、机房基础 (83)十三、硬件设备 (97)十四、基础软件 (105)第四章安全防护 (113)十五、数据中心安全 (113)十六、终端安全 (135)十七、网络安全 (142)十八、容灾备份 (149)第五章新兴技术 (155)十九、大数据技术 (155)二十、云计算技术 (158)二十一、人工智能技术 (160)二十二、物联网技术 (164)前言为促进和规范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明确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建设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与信息司组织国内相关单位专家和技术人员共60余人,在《医院信息平台应用功能指引》明确医院信息化功能和《医院信息化建设应用技术指引》明确医院信息化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以下简称《建设标准》)。
《建设标准》针对目前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着眼未来5-10年全国医院信息化应用发展要求,针对二级医院、三级乙等医院和三级甲等医院的临床业务、医院管理等工作,覆盖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业务和建设要求,从软硬件建设、安全保障、新兴技术应用等方面规范了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建设标准》分为业务应用、信息平台、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新兴技术等5章22类262项具体内容。
第一章业务应用,包括便民服务、医疗服务、医疗管理、医疗协同、运营管理、后勤管理、科研管理、教学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9类;第二章信息平台,包括信息平台基础、平台服务集成等2类;第三章基础设施,包括机房基础、硬件设备、基础软件等3类;第四章安全防护,包括数据中心安全、终端安全、网络安全、容灾备份等4类;第五章新兴技术,包括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等4类。
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 嘿,伙计们!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
这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它关系到咱们老百姓的健康和医疗保障嘛!我们可得认真对待这个话题,把它弄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咱们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医院信息化建设。
简单来说,就是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医院的管理、服务和治疗过程中,让医院的工作更加高效、便捷和智能。
这样一来,医生们就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患者们也能更轻松地就医。
当然啦,这个过程是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的,这就是咱们今天要讨论的重点。
这个标准和规范是怎么制定出来的呢?原来,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了一次专门的研讨会,邀请了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
他们经过深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最终形成了这套标准和规范。
这套标准和规范分为三个部分:基础环境、业务系统和信息安全。
下面,我们就来分别看看这三个部分的内容。
基础环境。
这个部分主要是指医院的硬件设施和网络建设。
按照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医院的基础环境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条件:首先是设备齐全,包括计算机、打印机、投影仪等;其次是网络畅通,能够保证数据传输的速度和稳定性;最后是安全可靠,防止病毒和黑客的攻击。
业务系统。
这个部分主要是指医院的各种管理和服务系统。
按照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医院的业务系统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条件:首先是功能完善,能够满足医院的各项业务需求;其次是操作简便,让医生和患者能够轻松上手;最后是数据准确,确保医院的各项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信息安全。
这个部分主要是指医院的信息安全保障措施。
按照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医院的信息安全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条件:首先是加密技术到位,确保患者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其次是权限管理严格,防止内部人员的滥用职权;最后是应急预案完善,能够在发生安全事件时迅速应对。
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是为了让我们的医疗服务更加高效、便捷和智能而制定的一套标准和规范。
咱们作为老百姓,要积极支持和配合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让咱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现代医院信息化建设策略方案国家高度重视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建设经过近10年来的努力,我国从国家层面上基本完成了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总体规划设计,初步解决了困扰大家多年的医院信息化建设缺乏标准和规范问题,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医疗健康信息化基础标准截至2018年8月,正式发布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222项、团体标准1项,共计225项医疗健康信息标准。
其中:①基础类标准42项,覆盖卫生机构(组织)分类与代码、卫生信息数据元、卫生信息数据模式、卫生信息数据集元数据、卫生信息共享文档等内容。
②数据类标准159项,规定了电子病历、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医疗卫生活动、疾病分类与代码、卫生统计、居民健康卡等数据标准。
③技术类标准24项规定了医院信息平台、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医疗卫生专项信息系统、居民健康卡、远程医疗信息系统等技术标准。
(二)医院信息平台应用功能指导明确了各级医院开展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所需要具备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惠民服务、医疗业务、医疗管理、运营管理。
医疗协同、数据应用、移动医疗、信息安全、信息平台基础等9类122项功能。
解决了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系统名称不一致、系统功能不一致等现象,从全国角度首次明确了医院信息化要实现功能的基础范围,为逐步实现全国医院信息化标准规范尊定了坚实基础。
(三)医院信息化建设应用技术指导明确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应用技术、基础技术、新兴技术等3类148项。
(四)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第一章业务应用(便民服务、医疗服务、医疗管理、医疗协同、运营管理、后勤管理、科研管理、教学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9类)第二章信息平台(信息平台基础、平台服务集成等2类)第三章基础设施(机房基础、硬件设备、基础软件等3类)第四章安全防护(数据中心安全、终端安全、网络安全、容灾备份等4类)第五章新兴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等4类)全国二级及以上医院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依据该标准与规范,严格遵循电子病历基本数据集、电子病历共享文档规范以及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技术规范等卫生健康行业信息化标准,满足《医院信息平台应用功能指导》《医院信息化建设应用技术指引》和相关医院数据上报管理规范的具体要求。
医院安全防护信息化建设标准
十五、数据中心安全
(五十五)防火墙
(五十六)安全审计设备
(五十七)系统加固设备
(五十八)数据加固设备
120
121
(五十九)入侵防范设备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六十)身份认证系统
128
129
130
130
(六十一)访问控制系统
131
(六十二)安全管理系统
132
133
134
十六、终端安全
(六十三)身份认证设备
135
(六十四)介质安全设备
136
137
(六十五)客户端管理系统
138
(六十六)终端安全管理系统
139
140
141
十七、网络安全
(六十七)结构安全设备
142
(六十八)通信加密设备
143
144
(六十九)网络优化设备
145
146
(七十)网络安全管理
147
148
十八、容灾备份
(七十一)基础设备灾备
149
(七十二)备用网络灾备
150
(七十三)数据备份与恢复
151
152
(七十四)应用容灾
153
154。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5809号建议的答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09.25•【文号】•【施行日期】2020.09.2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通信业,医疗管理正文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5809号建议的答复代表您好:您提出的《关于推动5G+医疗健康发展助力便民惠民的建议》收悉,经商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中医药局,现答复如下:一、工作现状和进展(一)大力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助力便民惠民2016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发展智慧健康医疗便民惠民服务,发挥优质医疗资源的引领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整合线上线下资源,规范医疗物联网和健康医疗应用程序(APP)管理,大力推进互联网健康咨询、网上预约分诊、移动支付和检查检验结果查询、随访跟踪等应用,优化形成规范、共享、互信的诊疗流程。
探索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模式。
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基础,推进居民健康卡、社会保障卡等应用集成,激活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应用,推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预防、治疗、康复和健康管理的一体化电子健康服务。
201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完善移动宽带网络覆盖,支撑开展急救车载远程诊疗。
围绕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能,提高医疗服务供给与需求匹配度。
截至2020年,二级以上医院普遍提供分时段预约诊疗、智能导医分诊、候诊提醒、检验检查结果查询、诊间结算、移动支付等线上服务。
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可以开展移动护理、生命体征在线监测、智能医学影像识别、家庭监测等服务。
我委印发《《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等文件,持续推动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服务规范发展,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解决人民群众看病的“难点”“堵点”问题。
数据安全中心防火墙安全审计入侵防范硬件设备服务器设备存储设备核心交换机汇聚交换机机房C 级机房要求基础装修电气设备安防管理综合管理便民服务互联网服务预约服务就诊服务实名认证满意度评价信息公开医疗管理医务管理护理管理药事管理院感管理卫生应急数据上报医疗协同远程会诊远程影像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区域病理区域检验医疗服务门急诊住院院外护理业务医技业务移动护理医疗业务运营管理财务管理预算管理审计信息资产管理物资管理硬件设备终端设备接入交换机无线控制器无线控制器路由器无线AP备份容灾备用网络灾备数据备份恢复网络安全结构安全通信加密后勤管理楼宇智能会议管理教学管理培训管理考试管理基础软件操作系统中间件基础软件虚拟化软件数据库系统终端安全客户端管理设备管理容灾备份本地备份本地恢复本地容灾数据安全中心身份认证安全管理云计算平台云计算基础云计算安全云存储科研管理项目管理终端安全身份认证信息平台基础注册服务主数据主索引服务档案服务访问存储业务协调数据中心安全系统加固数据加固防火墙安全审计入侵防范医疗服务门急诊住院院外护理业务医技业务移动护理医疗业务后勤管理医疗辅助教学管理培训管理考试管理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执行管理便民服务智能导诊信用服务陪护服务科研管理科研项目科研辅导临床应用网络安全网络优化通信加密结构安全备用网络数据备份基础设备灾备配置增加容灾备份基础设施虚拟化数据库配置增加数据安全中心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安全控制网络安全网络安全管理终端安全客户端管理设备管理容灾备份本地数据备份异地数据备份本地应用恢复异地应用容灾大数据平台大数据采集汇聚大数据治理大数据计算大数据挖掘分析患者安全数据采集资产和物资管理硬件设备服务器存储核心交换汇聚交换配置增加便民服务互联网服务预约服务就诊服务实名认证满意度评价信息公开便民服务智能导诊信用服务陪护服务医疗服务门急诊住院院外护理业务医技业务移动护理医疗业务医疗管理医务管理护理管理药事管理院感管理卫生应急数据上报机房B 级机房要求基础装修电气设备安防管理综合管理硬件设备服务器设备存储设备核心交换机汇聚交换机配置增加终端安全介质安全身份认证便民服务互联网服务预约服务就诊服务实名认证满意度评价信息公开医疗管理医务管理护理管理药事管理院感管理卫生应急数据上报医疗协同远程会诊远程影像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区域病理区域检验运营管理财务管理预算管理资产管理物资管理后勤管理楼宇智能会议管理医疗协同协作诊疗安全审计机房B 级机房面积不间断电源配置增加医疗协同远程会诊远程影像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区域病理区域检验医疗协同协作诊疗运营管理预算成本后勤管理楼宇智能会议管理后勤管理医疗辅助科研管理科研项目科研辅助临床应用科研转化信息平台基础业务及数据服务数据访问与存储业务协同基础医院门户电子证照管理基础软件虚拟化数据库配置增加基础软件数据分析工具网络安全管理数据备份应用容灾备用网络配置增加容灾备份容灾备份数据备份恢复应用容灾指标增加疾病风险预测医学影像辅助诊断临床辅助诊疗智能健康管理医院智能管理虚拟助理基础设备容灾云计算平台云计算基础云计算管理云计算安全云存储大数据平台大数据采集汇聚大数据治理大数据计算大数据挖掘分析大数据利用物联网应用患者安全数据采集资产和物资管理数据备份恢复应用容灾业务应用信息平台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新兴技术三级乙等医院三级甲等医院二级医院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指标体系图。
三甲、三乙医院需要部署哪些网络安全设备导语根据2018年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与信息司、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信息中心所颁布的《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试行)》中的各项条例,各等级的医院应当部署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备。
其中部分是推荐要求,部分为强制要求,今天小编对三甲医院、三乙医院所需的网络安全设备做单独解析,供大家参考。
一、WEB防火墙W E B网站访问防护专用安全设备,具备WE B访问控制、W E B网络数据分析等基本功能。
具备对SQ L注入、跨站、扫描器扫描、信息泄露、文件传输攻击、操作系统命令注入、目录遍历、异常发现、we bs he ll攻击检测、盗链行为、拒绝服务攻击防护、网页防篡改、身份认证、日志审计等14项安全功能。
三级乙等医院WE B防火墙,应具备以上所述的9项功能。
三级甲等医院WE B防火墙,应具备以上所述的12项功能。
二、数据库防火墙①具备数据库审计、数据库访问控制、数据库访问检测与过滤、数据库服务发现、脱敏数据发现、数据库状态和性能监控、数据库管理员特权管控等功能。
②支持桥接、网关和混合接入方式,基于安全等级标记的访问控制策略和双机热备功能,保障连续服务能力。
三级乙等医院应满足上述①要求三级甲等医院应满足上述①②要求三、网络防火墙网络边界防护和访问控制的专用设备。
①具备访问控制、入侵防御、病毒防御、应用识别、W EB防护、负载均衡、流量管控、身份认证、数据防泄露等9项功能。
②支持区域访问控制、数据包访问控制(例如基于IP、端口、网络协议访问的数据包)、会话访问控制、信息内容过滤访问控制、应用识别访问控制等5种访问控制类型。
三级乙等医院网络防火墙具备以上3项功能、支持3种访问控制类型。
三级甲等医院,同上。
四、网络安全审计记录网络行为并进行审计和异常行为发现的专用安全设备。
①对网络系统中的网络设备运行状况、网络流量、用户行为等进行日志记录。
②审计记录包括事件的时间和日期、用户、事件类型、事件是否成功及其它与审计相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