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安全标准化适用法规清单(最新版本)
- 格式:doc
- 大小:160.00 KB
- 文档页数:9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码头安全管理,保障码头作业安全,防止事故发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码头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码头的使用安全管理。
第三条码头使用安全管理应当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依法管理、科学决策、持续改进”的原则。
第四条码头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确保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人员。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码头使用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确保本规定的贯彻落实。
第二章码头设施安全管理第六条码头设施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标准和规范,具备安全使用条件。
第七条码头设施的建设、改建、扩建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
第八条码头设施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检测和维护保养,确保设施完好、安全可靠。
第九条码头设施应当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使用,不得擅自改变用途或者超负荷运行。
第十条码头设施的安全防护装置、警示标志和应急救援设施应当完好、有效,并定期进行检查、更新。
第十一条码头设施发生故障或者异常情况时,应当立即停止使用,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修复或者整改。
第三章人员安全管理第十二条码头作业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持证上岗。
第十三条码头作业人员应当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得违章作业。
第十四条码头作业人员应当佩戴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确保人身安全。
第十五条码头作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十六条码头作业人员应当参加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七条码头作业人员有权对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或者发现事故隐患等情况进行制止或者报告。
第四章作业安全管理第十八条码头作业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标准和规范,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港口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编者序交通运输管理制度是本知识店铺精心收集编制而成,下载后,能够帮助道路运输、司机及运输管理部门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前言下载提示:交通运输管理制度是为了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保障道路运输安全,保护道路运输有关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道路运输业的健康发展而制定的法规。
Download tips:The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s a regulation formulated to maintain the order of the road transportation market, ensure the safety of road transportation, protect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all parties involved in road transportation,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road transportation industry.1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港口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以及对标准化工作的咨询、服务和评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 9006-20XX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水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基本规范1 范围JT/T1180的本部分规定了水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基本要求、通用要求以及目标与考核管理机构和人员资质、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设备设施科技创新与信息化教育培训作业管理职业健康安全文化和应急救援等专业要求本部分适用于水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以及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技术服务和评价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JT/T1180.1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基本规范第1部分:总体要求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水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运用危险货物船舶在海洋、沿海、内河以及其他通航水域中从事经营性的水路危险货物运输业务的交通运输企业4 基本要求水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按JT/T1180.1的有关规定执行5 通用要求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通用要求按JT/T1180.1的有关规定执行6 专业要求6.1 目标与考核应根据安全目标制定可测量的安全生产工作指标可测量指标可包括:火灾爆炸、环境污染、人身伤害等水上交通事故船舶滞留率设备设施完好率等6.2 管理机构和人员应按规定配备具有与经营规模、范围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操作人员按规定持证上岗6.3 资质、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6.3.1 资质经营水路危险货物运输相关资质证书等应合法有效经营范围应符合要求6.3.2 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6.3.2.1 应制定满足法律法规、标准规定并符合企业实际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安全生产责任制———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识别与获取管理———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安全生产奖惩———安全检查———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风险管理———事故报告、调查、处理———船员管理———培训教育———船舶值班———船岸安全检查———船舶和设备管理———船舶物料管理———船舶备件及工属具管理———船舶危险品管理———消防管理———应急管理———相关方管理———职业健康管理———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变更管理———文件和档案管理6.3.2.2 应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发放到有关的工作岗位并对相关岗位人员进行培训应将相关的规章制度及时传达给相关方6.3.3 操作规程6.3.3.1 应根据水路危险货物运输工艺、设备设施的特点、风险评估的结果编制操作规程操作规程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至少应涵盖以下内容:———调度———装卸、倒仓———船舶防风、防台、防冻———交通密集水域、危险航道、狭水道航行———船舶过闸———能见度不良航行———船舶进出港———船舶靠离泊、锚泊———海图作业———船舶主要设备操作———船舶主要设备维修保养———加装油操作———船舶拖带、转驳操作———压载水操作———船舶防污染———登高、舷外作业———软梯、桥板、安全网操作———进入密闭舱室作业6.3.3.2 操作规程考虑以下内容:———符合相关国际公约、规则等强制性规定———符合船旗国主管机关的法令、法规等强制性规定———符合船级社的规范———已采纳的国际海事组织、船旗国主管机关、行业组织等的标准———设备使用说明书、相关图书资料———出现异常情况时的应急措施6.4 设备设施6.4.1 设备设施的建设与维护6.4.1.1 船舶建造和修理应符合国际公约、法规和规范各类证书齐全、有效6.4.1.2 应制定设备设施、电气线路、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制度按规定定期维护保养特种设备定期进行检测检验确保设施设备技术状况良好6.4.1.3 应标识船舶关键性设备(至少包括主机、发电机和船舶电站、舵机、锚机、消防救生设备、防污设备等)并定期检测或进行效用试验各项记录齐全6.4.1.4 应按船检规范保持应急通道通畅、标识清晰6.4.1.5 适用时设置覆盖安全重点部位的视频监控设备并保持实时监控6.4.1.6 船舶设备设施管理资料、船舶技术资料、图纸应齐全记录完整———船舶设备设施管理资料应包含按要求配备的公约、规范和海图以及各种制度、须知、操作规———程、各类台账或记录等———船舶技术资料包含设备维护使用说明书、船舶性能资料、证书报告等———图纸包含船舶竣工图、船舶修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图纸6.4.2 安全防护设施设备管理6.4.2.1 船舶各类通道、作业平台应保持通畅防护设施完善36.4.2.2 船舶防雷及接地设施应完好6.4.2.3 应按船检规范要求装备经船舶检验机构认可的报警装置按规定进行检查、检验和保养并定期对该设备进行测试保证正常可用6.4.3 通导设备管理按规定为船舶配备雷达、卫星定位系统、甚高频、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罗经等通航辅助设备并确保工作正常维护保养及检查记录完整6.4.4 备件物料工属具管理6.4.4.1 企业应制定船舶备件、物料、工属具配备管理制度6.4.4.2 船舶易耗常用备件、物料配备齐全并进行检查维护和及时补充6.4.5 电气安全管理6.4.5.1 船舶电气安全的配置应符合船检规范并保持完好6.4.5.2 船舶爆炸危险场所应根据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采用相应的防爆电器6.4.6 消防、救生和防污染设施设备管理6.4.6.1 船舶应按船检规范配备消防、救生和防污染设施设备6.4.6.2 应建立消防、救生和防污染设施设备使用、维护管理制度按规定进行检查、检验和维护保养保存相关记录保证正常可用6.4.6.3 消防、救生和防污染设施设备布置应与船舶防火控制图等法定文件和证书的要求保持一致6.4.6.4 应定期开展效用试验6.5 科技创新与信息化6.5.1 科技创新及应用6.4.5.1 应使用先进的、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优先选购安全、高效、节能的先进设备6.4.5.2 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科技攻关或课题研究6.4.5.3 设有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或平台包括但不限于下述系统:———船舶机务管理系统———船舶备件管理系统———船员管理系统———船舶安全检查信息管理系统———船舶缺陷及隐患管理系统———船舶航次管理系统6.4.5.4 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包含但不限于:电子海图(电子航道图)、远程视频监控等6.5.2 科技信息化6.5.2.1 企业及船舶应设有电子显示设备6.5.2.2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设置其它安全生产监管信息系统确保船舶安全航行包括但不限于下述系统:———值班管理系统———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系统———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投诉管理系统———检查或督查管理系统6.6 教育培训6.6.1 资格培训6.6.1.1 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应接受安全培训并取得安全资格证书6.6.1.2 关键操作人员应按有关规定参加安全教育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适任船员资格证后方可从事相应的关键设备作业或者管理工作并按规定定期进行复审6.6.2 日常安全教育培训6.6.2.1 应对相关方上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保存安全教育记录6.6.2.2 应告知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有关安全规定及安全注意事项6.7 作业管理6.7.1 生产流程6.7.1.1 应根据船舶类型、装卸货种、装卸方式、积载要求等情况选择合适的符合规范要求的流程6.7.1.2 作业人员应了解载运货种的危险有害特性、船舶航行危险因素等信息6.7.1.3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作业规定6.7.2 船舶进出港船舶进出港应严格遵守安全规范6.7.3 船舶靠离泊船舶靠离码头及锚泊作业应严格遵守安全规范6.7.4 货物装卸6.7.4.1 应执行装卸货申报、准备、装卸作业、货物管理等各环节规定符合相关主管机构管理规定保存相关记录6.7.4.2 制定货物装卸作业安全管理、船岸装卸作业联合检查、船舶密闭舱室作业和洗舱安全作业等管理制度符合相关主管机构管理规定并严格落实6.7.4.3 严格执行危险货物装卸作业操作规程并指定人员对装卸作业进行管理保存装卸和检查记录6.7.4.4 船舶载运危险货物按规定向主管机关办理进、出港口申报手续6.7.4.5 编制货物装积载、装卸计划和危险货物清单装卸作业前进行船岸安全信息交流保存相关记录6.7.4.6 应执行«压载水管理计划»保存相关记录6.7.4.7 应严格执行船、岸装卸作业联合检查制度保存记录6.7.4.8 应配备货物取样检测相应的设备并严格按货物取样检测程序操作6.7.4.9 严格执行船舶电气、通风设备、避雷防护、消防设备使用管理规定保证技术条件符合要求6.7.5 船舶航行与停泊6.7.5.1 应执行开航前安全检查制度轮、驾两部联系制度机舱巡回检查制度、航次作业会议制度保存相关记录6.7.5.2 应制定船舶防碰、防风、防雾、防触礁、防搁浅、防火防爆、防人员落水、防污染靠(离)泊作业、过闸、过桥以及通过危险航段和船舶求助作业等关键性操作措施并严格实施保存相关记录6.7.5.3 应执行航行值班制度、停泊值班制度、交接班制度、驾驶台规则和安全会议制度等保存相关记录6.7.5.4 重要时期实行领导到岗带班有值班记录6.7.5.5 船舶航行日志、轮机日志、车钟记录、油类记录簿、垃圾记录等台账记录应完整、规范6.7.5.6 严禁超载、超限等违反运输规定的行为6.7.6 危险作业管理建立并落实危险作业许可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人员、许可范围、审批程序、许可签发人员等危险作业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作业:危险区域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其他危险生产作业危险作业审批记录以及相应的作业记录应予以保存6.7.7 相关方管理应执行相关方人员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职责和可能接触到的危害告知应急避险知识并保留相关记录相关方人员包含但不限于:货主、供应商、参观、学习、检查、码头以及第三方等人员6.7.8 消防管理6.7.8.1 建立防火安全管理制度、船舶使用明火作业申报制度并贯彻落实6.7.8.2 制定固定灭火系统安全操作程序6.7.8.3 船舶生活区张贴防火安全须知对登船人员实行消防安全提示6.7.8.4 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统计分析消防工作现状完善消防工作措施6.7.8.5 船舶配有火灾应急应变部署表、船舶防火控制图6.7.8.6 按规定制订消防演习计划按计划进行演习并保存相应记录6.7.9 防污染管理6.7.9.1 制订船舶防污染应急计划并得到主管机关批准6.7.9.2 制定垃圾管理制度实行分类收集存放管理6.7.9.3 制定加装燃润油和油污水、生活污水处理程序并严格执行6.7.9.4 按规定制订溢油应急演习计划按计划进行溢油应急演习并保存相应记录6.7.10 救生管理应按规定制定营救落水人员的计划和程序按规定进行救生演习并保存相应记录6.7.11 船舶保安6.7.11.1 船舶应装备经船舶检验机构认可的保安器材按规定进行检查、检验和保养并定期对该设备进行测试保证正常可用6.7.11.2 按规定建立船舶保安体系严格执行登轮检查开展定期演练并保存相应记录6.7.12 警示标志6.7.12.1 在存在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和设备设施处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警示、告知危险种类、后果及应急措施6.7.12.2 船舶危险作业场所应设置火灾、可燃/有毒气体等声光报警装置6.7.13 变更管理企业应制定并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对人员、货种、设备设施、管理及环境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变更的实施应履行审批及验收程序对变更过程及变更所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控制并保存变更记录6.8 职业健康依法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6.9 安全文化6.9.1 应制定主要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访船计划并严格执行6.9.2 鼓励员工发现并报告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建立激励机制6.10 应急救援按照有关规定制订船、岸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
安全标准化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
安全标准化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
安全标准化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
安全标准化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
安全标准化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
安全标准化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
安全标准化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
安全标准化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
安全标准化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
安全标准化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
安全标准化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
安全标准化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
安全标准化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
安全标准化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
审批: 2012年07月20日编制:刘梦超。
安全标准化记录表单目录清单
195 事故或事件后,对预案评审的报告报告196 事故调查报告报告
11.检查与自评197 安全检查计划资料198 各种安全检查表表格199 安全检查表应用培训记录表格200 安全检查表评审修订记录表格201 安全检查台帐表格202 安全检查考核记录表格203 安全检查出的问题整改记录表格204 开展自评的相关文件资料文件205 进一步完善安全标准工作的计划和措施资料
注:⑴本表中不涉及项可不建立记录,按不涉及项处理。
⑵本表中相关记录与《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扣分点相对应。
⑶凡本表中“格式”中以“文件”表明的,应形成正式文件下发。
中国港口集装箱码头营运操作标准 (中国港口协会集装箱分会推荐标准)中国港口协会集装箱分会中港协集装箱分会信息委员会二〇一二年十一月八日前 言中国港口集装箱码头营运操作标准是指在本行业中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它包括标准、技术规范、规程和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它是以中国港口各集装箱码头所拥有的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提炼而成。
一、标准制定的指导思想1、制定标准是协会工作的重要内容2007年6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07]36号颁发了《关于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
该意见在积极拓展行业协会的职能要求中指出:“行业协会要努力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改进工作方式,深入开展行业调查研究,积极向政府及其部门反映行业、会员诉求,提出行业发展和立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参与相关法律法规、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的研究、制定,参与制定修订行业标准和行业发展规划、行业准入条件,完善行业管理,促进行业发展。
”目前,我国港口一些大的集装箱码头也仅有企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且尚不完善,特别是集装箱码头行业标准仍是空白,国家标准没有几个,且没有普及使用。
根据会员单位的反映,行业标准在生产实践和市场秩序中迫切需要,而企业又无能为力,着手制定修订行业标准和行业准入条件正逢其时。
2、集装箱码头标准制定的目的我国港口集装箱码头运营已经进入成熟阶段,为了规范化经营,港口集装箱分会信息委员会根据广大会员单位建议,汇集大家的智慧,陆续制定、修订我国集装箱码头系列流程的操作规范,使我国港口集装箱码头有一套统一的、经济的、规范的、科学的、权威的安全操作标准规范,推荐给集装箱码头参考执行。
3、集装箱码头行业标准的地位根据标准适用范围和审批权限的不同,《标准化法》将我国标准划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
中国港口协会集装箱分会制定的中国港口集装箱码头操作安全标准属于行业标准级别。
标准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两种,强制性标准是指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强制标准还分全文强制和部分条款强制;推荐性标准是指国家鼓励自愿采用的具有指导作用而又不宜强制执行的标准,即标准所规定的技术内容和要求具有普遍指导作用,允许使用单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加以使用。
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管理规定(2023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23.08.03•【文号】•【施行日期】2023.08.03•【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港口正文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管理规定(2017年9月4日交通运输部发布根据2019年11月28日《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管理规定〉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23年8月3日《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管理规定〉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建设项目安全审查第三章经营人资质第四章作业管理第五章应急管理第六章安全监督与管理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危险货物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根据《港口法》《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新建、改建、扩建储存、装卸危险货物的港口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危险货物港口建设项目)和进行危险货物港口作业,适用本规定。
前款所称危险货物港口作业包括在港区内装卸、过驳、仓储危险货物等行为。
第三条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危险货物港口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和港口经营人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危险货物港口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和港口经营人应当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大对安全生产资金、物资、技术、人员的投入保障力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第四条交通运输部主管全国港口危险货物安全行业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管本辖区的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省、市、县级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负责具体实施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港口经营管理规定(2020年修正)正文:----------------------------------------------------------------------------------------------------------------------------------------------------港口经营管理规定(2009年11月6日交通运输部发布根据2014年12月23日《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港口经营管理规定〉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6年4月19日《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港口经营管理规定〉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18年7月31日《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港口经营管理规定〉的决定》第三次修正根据2019年4月9日《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港口经营管理规定〉的决定》第四次修正根据2019年11月28日《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港口经营管理规定〉的决定》第五次修正根据2020年12月20日《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港口经营管理规定〉的决定》第六次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港口经营行为,维护港口经营秩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港口经营及相关活动。
第三条本规定下列用语的含义是:(一)港口经营,是指港口经营人在港口区域内为船舶、旅客和货物提供港口设施或者服务的活动,主要包括下列各项:1.为船舶提供码头、过驳锚地、浮筒等设施;2.为旅客提供候船和上下船舶设施和服务;3.从事货物装卸(含过驳)、仓储、港区内驳运;4.为船舶进出港、靠离码头、移泊提供顶推、拖带等服务。
(二)港口经营人,是指依法取得经营资格从事港口经营活动的组织和个人。
(三)港口理货业务经营人,是指为委托人提供货物交接过程中的点数和检查货物表面状况的理货服务的组织和个人。
(四)港口设施,是指为从事港口经营而建造和设置的建(构)筑物。
第四条交通运输部主管全国港口经营行政管理工作。
港口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1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港口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以及对标准化工作的咨询、服务和评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 9006-2010)交通部《港口危险货物管理规定》《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00)《建筑灭火的设计规范》(GB50140-2005)《集装箱港口装卸作业安全规程》(GB 11602-2007)《危险货物集装箱港口作业安全规程》(JT397-2009)《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7号)《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GB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Z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通过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深化、细化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排查和治理事故隐患,监控危险源,规范生产行为,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素质,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使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安全状态,建立预防机制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确保安全生产。
码头安全管理指南1适用范围本指南规定了AA码头安全运营、安全检查、疏散与应急等方面的安全管理基本要求。
本指南适用于依法取得港口经营资质的港口AA码头的安全管理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版)适用于本文件。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T18225水路AA术语GB/T16890水路AA服务质量要求GB/T34316港口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GB/T29639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JT366客滚船码头安全技术及管理要求JT/T844港口设施保安设备设施配置及技术要求JT/T961交通运输行业反恐怖防范基本要求JGJ/T60交通AA站建筑设计规范JTS165海港总体设计规范JTJ212河港工程总体设计规范GA654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3.1AA码头为旅客提供水路运输服务的码头作业平台以及陆域AA站等配套建筑、设施。
3.2码头控制区AA码头内根据实际运营安全和安全检查需要划定的,限制无关车辆、人员进出的区域。
码头控制区应包含码头作业区,并可包含旅客候船区、售票区等AA站功能区域。
3.3安全检查对进入AA码头控制区的旅客及其行李、物品等进行安全检查的活动。
3.4危险物品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有毒物品、腐蚀性物品、放射性物品和传染病病原体及枪支弹药、管制器具等可能危及生命财产安全的器械、危险品。
4安全运营要求4.1一般规定4.1.1AA码头应当制定登船梯(桥)使用操作规程,建立旅客上、下船安全检查制度。
安全检查宜采取船岸联合检查方式。
安全检查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上、下船通道、设施的稳固性和安全性;—船岸通信系统的有效性;—登船旅客人数;—是否在码头作业允许风力范围内;—码头应急设备和措施是否有效、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