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测试系统设计实例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2.77 MB
- 文档页数:58
LNG气瓶静态蒸发率测试系统设计方案第一章绪论1.1 LNG气瓶静态蒸发率测试系统设计的背景LNG即人们常说的液化天然气。
是将矿场生产的天然气,通过净化、制冷、液化等一系列步骤后,在常压和-160℃的条件下转变为液态的天然气。
天然气是当今和未来的一种重要能源。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对天然气的需求年增长率超过50%,是化石燃料中的最快速率,同时越来越灵活的全球液化天然气(LNG)贸易也提供了一些保护措施以防供应中断的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液化天然气及其储藏设备的相关参数的准确测定在储藏转移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在常压下沸点为-160℃,在空气中可燃极限为5%-15%,气态与液态体积比为600:1,是一种低温、易燃、可压缩的气体。
根据以上的物理特性,LNG储罐通过降低温度和增加压力的方法将天然气转化为液体进行存储,因具有贮存压力较低、安全可靠、产品纯度高(不含水分及硫化物)、占地面积小、维修方便、安装操作简单等多种优点而被广泛应用。
实际生产中,LNG是一种多组分的混合物,由不同分子结构的碳氢化合物组成,其温度和组分的变化会引起很多问题,比如储罐中的LNG分层和翻滚问题、蒸发问题等等。
为了解决以上的一些问题,就有必要了解LNG分层和翻滚的变化规律,搞清楚LNG储罐内各温度场分布、压力及蒸发等发生的规律以及LNG储罐的主要性能指标。
因本文针对测试LNG气瓶的静态蒸发率进行开发,后文着重描述静态蒸发率的详情。
LNG储罐的主要性能指标有静态蒸发率、真空度、漏率、漏放气速率、漏放热等。
静态蒸发率是指绝热深冷压力容器在装有大于有效体积1/2低温液体时,使其静置达到热平衡后,24h内自然蒸发损失的低温液体质量与容器有效体积下低温液体质量的百分比,经换算后即在标准环境(20℃,101325Pa)下的蒸发率值。
储罐的静态蒸发率可以直观地反映储罐在使用中的保冷性能,因此在各种不同规格的LNG储罐出厂前一定要先进行静态蒸发率的测量试验。
XXXX系统性能测试方案软件产品名称:XXXX软件开发部门:XXXX软件测试部门:XXXX编写:XXX 日期:2008 年11 月8 日审核:XXX 日期:2008 年11 月10 日批准:日期:年月日1.引言1.1测试方案概述方案名称:xxxx系统性能测试方案测试部门:xxxxxxxx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2目的本测试方案将对国美电器供应链系统的测试方法、测试工具、测试范围、测试的软件硬件环境、测试进度、测试人员的分工和职责以及测试流程进行详细的定义和整体的描述。
1.3系统概述产品名称: xx供应链系统JL SCM开发部门: xxxx有限公司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北京国美电器有限公司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金力供应链系统JL SCM”,该系统中采用了 Sybase 最新版本的企业智能型关系数据库产品Adaptive Server Enterprise 12.5 (ASE12.5)及复制服务器产品Sybase Replication Server,由武汉金力软件有限公司开发并协助实施。
国美电器实施的“金力供应链系统JL SCM”,从现代企业理念、物流体系和全方位服务的角度,完全解决了企业的决策、计划、管理、核算、经营、物流、服务、人事及电子商务等问题。
2.术语和定义性能测试: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指定的软件、硬件和网络环境等)确定系统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载压力的测试过程。
场景:一种文件,用于根据性能要求定义在每一个测试会话运行期间发生的事件。
虚拟用户:在场景中, LoadRunner 用虚拟用户代替实际用户。
模拟实际用户的操作来使用应用程序。
一个场景可以包含几十、几百甚至几千个虚拟用户。
虚拟用户脚本:用于描述虚拟用户在场景中执行的操作。
事务:表示要度量的最终用户业务流程。
3.测试流程负载测试通常由五个阶段组成:计划、脚本创建、场景定义、场景执行和结果分析。
计划负载测试:定义性能测试要求,例如并发用户的数量、典型业务流程和所需响应时间。
工程测试技术实例:酒精检测装置——方案设计1 气体传感器的选择1.1 MQ-3基本介绍一个新型的气体检测系统应该包括:(1)基于一种或几种传感技术的气体传感器。
(2)组合了气体传感器和采样调理电路的探头。
(3)配有人机接口软件的中心监测和控制系统。
(4)在一些应用中,与其它安全系统和仪器的接口。
本设计中的酒精气体传感器采用河南汉威电子有限公司的MQ-3型,它属于MQ系列气敏元件的一种。
如图 3-1所示:图 3-1特点:检测范围为10ppm~2000ppm灵敏度高,输出信号为伏特级;响应速度快,小于10秒;功耗≤0.75W,尺寸:D17*H10连续工作使用寿命大于三年,可靠性好。
可根据用户要求调整外型参数提供应用设计服务。
MQ-3型气敏传感器的敏感部分是由金属氧化物(二氧化锡)的N型半导体微晶烧结层构成。
当其表面吸附有被测气体酒精分子时,表面导电电子比例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其表面电阻会随着被测气体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由于这种变化是可逆的,所以能重复使用。
MQ-3的灵敏度特性曲线如图3-2所示:灵敏度特性曲线图3-21.2 MQ-3的检测图3-3如图3-3所示,当电源开关S断开时,传感器加热电流为零,实测A,B之间电阻>20M欧。
S接通,则f,f之间电流由开始时155mA降至153mA而稳定。
加热开始几秒钟后A,B之间电阻迅速下降至1M欧以下,然后又逐渐上升至20M欧以上后并保持着。
此时如果将内盛酒精棉花的小瓶瓶口靠近传感器,我们立即可以看到数字万用表显示值马上由原来大于20M欧降至1M欧以下。
移开小瓶过15-40s后,A,B之间电阻恢复至大于20M欧。
这种反应可以重复试验,但要注意使空气恢复到洁净状态。
1.2 编程语言的选择对于8051单片机,现有四种语言支持,即汇编、PL/M、C和BASIC。
(1)BASIC通常附在PC机上,是初学编程的第一种语言。
一个新变量名定义后可在程序中做变量使用,非常易学,根据解释的行可以找到错误而不是当程序执行完才能出来。
摘要本文通过对膛压测试系统的研究,最终设计完成一套膛压测试系统,改变工厂铜柱测压的现状,提高测试精度,为产品验收和科研试验提供有利保证。
该系统由传感器、放大器、瞬态波形记录仪、计算机组成。
测试系统操作方便,工作稳定可靠,精度高,应用扩展性能好。
本文着重介绍了系统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计算机数据采集程序和数据处理程序的设计研究;建立一套膛压实验测试系统,通过试验验证和分析,确定系统的有效性及可靠性。
关键词:膛压;铜柱;传感器 ;试验AbstractIn this article,through the study of bore pressure test system,final design completed a bore pressuer test system.To change the persent situation of copper column pressure factory,improve the test accuracy.The experiments provide a powerful guarantee for the product acceptance and the scientific research.The system consists of sensor ,amplifier,transient waveform recorder,computer composition.it is easy to operate 、stable and reliable work and good scalabiliy.This paper introuduces the design principle of the system and design metho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and program design of a data processing system research;Establish a system prototype,through the test ,determine the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system.Key Words: Bore pressure;The pillars;The sensor;test目录第1章 绪论 (1)1.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2 国外研究现状 (1)1.3 国内研究现状 (2)1.4 研究方案 (3)第2章 测试系统设计 (4)2.1 测试系统设计技术指标 (4)2.2 测试系统设计要求 (4)2.3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方案分析 (4)2.4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方案选择 (7)2.5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中的硬件选择 (7)2.5.1 传感器的选择 (7)2.5.2 放大器的选择 (11)2.5.3 数据采集卡的选择 (12)2.5.4 记录仪的选择 (14)2.6 测试系统框图 (14)2.7 测试系统误差分析 (15)2.8 测试系统标定 (15)2.8.1 标定原理 (15)2.8.2 标定结果 (16)第3章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程序设计分析 (18)3.1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程序的设计思路 (18)3.2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程序的设计步骤 (19)3.3 采集模块的函数说明 (21)3.4 绘图模块的程序说明 (24)3.5 保存模块的程序说明 (25)3.6 打印模块的程序说明 (26)3.7 采集程序的使用流程 (26)第4章 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的设计分析 (29)4.1 噪声信号滤波程序设计分析 (29)4.1.1 噪声信号滤波的原理 (29)4.1.2 噪声信号滤波程序的设计 (30)4.2 干扰信号滤波程序设计分析 (31)4.2.1 干扰信号滤波的原理 (31)4.2.2 干扰信号滤波程序设计 (32)4.2.3 测试信号处理程序设计方法 (33)第5章 试验结果分析 (34)5.1 测试系统试验方案分析 (34)5.2 试验实施转接头的设计 (34)5.3 试验装置系统连接方式 (34)5.4 试验 (35)5.5 试验数据处理及结论 (35)结论 (38)参考文献 (39)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42)致谢 (43)第1章 绪论1.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膛压:火药气体燃烧时在枪(炮)身管内产生的压力。
典型测试系统设计案例在设计典型测试系统时,我们需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系统需求、用户需求和技术实现等。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测试系统设计案例,同时还提供了一些关键要点和注意事项,以确保系统的功能和性能都能得到满足。
需求分析:1.功能需求:-实现用户注册、登录和个人信息管理功能;-提供试题的录入、修改和删除功能;-支持试卷的创建、修改、发布和评分功能;-能够实现试卷的组卷和试卷的筛选;-提供学生在线考试和查看考试成绩功能;-支持教师查看试卷评分和学生答卷情况功能;-支持系统管理员对用户管理和系统设置功能。
2.性能需求:-实现高并发访问,保证系统在同一时间能够处理多个用户的请求;-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避免系统故障和数据丢失;-具备良好的用户界面设计,提供友好的用户体验。
系统设计:1.数据库设计:- 设计用户表(User),包括用户ID、姓名、密码、角色等字段;- 设计试题表(Question),包括试题ID、题目、选项、答案等字段;- 设计试卷表(Exam),包括试卷ID、试卷名称、题目列表等字段;- 设计成绩表(Score),包括学生ID、试卷ID、得分等字段。
2.系统架构设计:-采用分层架构,将用户界面层、逻辑层和数据层分开实现,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 使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如Java或C#,来实现系统的各个模块;- 使用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或Oracle,来存储和管理系统的数据。
3.功能模块设计:-用户管理模块:-注册功能:用户输入用户名、密码等信息进行注册,并记录用户角色;-登录功能: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并根据角色跳转到不同的功能模块;-个人信息管理功能:用户能够修改密码和查看个人信息。
-试题管理模块:-试题录入功能:教师能够添加试题,并设置问题的选项和答案;-试题修改功能:教师能够修改试题的内容、选项和答案;-试题删除功能:教师能够删除不需要的试题。
-试卷管理模块:-试卷创建功能:教师能够组卷,选择需要的试题组成试卷;-试卷修改功能:教师能够添加和删除试题,修改试卷的内容;-试卷发布功能:教师能够将试卷发布给学生进行考试;-试卷评分功能:教师能够对学生的答卷进行评分。
XX系统测试总结报告1引言1.1 编写目的编写该测试总结报告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1.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得到对软件质量的评价2.分析测试的过程,产品,资源,信息,为以后制定测试计划提供参考3.评估测试测试执行和测试计划是否符合4.分析系统存在的缺陷,为修复和预防bug提供建议1.2 背景1.3 用户群主要读者:XX项目管理人员,XX项目测试经理其他读者:XX项目相关人员。
1.4 定义严重bug:出现以下缺陷,测试定义为严重bug✓系统无响应,处于死机状态,需要其他人工修复系统才可复原.✓点击某个菜单后出现“The page cannot be displayed"或者返回异常错误.✓进行某个操作(增加、修改、删除等)后,出现“The page cannot be displayed”或者返回异常错误✓当对必填字段进行校验时,未输入必输字段,出现“The page cannot be displayed”或者返回异常错误✓系统定义不能重复的字段输入重复数据后,出现“The page cannot be displayed" 或者返回异常错误1.5 测试对象略1.6 测试阶段系统测试1.7 测试工具Bugzilla缺陷管理系统1.8 参考资料《XX需求和设计说明书》《XX数据字典》《XX后台管理系统测试计划》《XX后台管理系统测试用例》《XX项目计划》2测试概要XX后台管理系统测试从2007年7月2日开始到2007年8月10日结束,共持续39天,测试功能点174个,执行2385个测试用例,平均每个功能点执行测试用例13。
7个,测试共发现427个bug,其中严重级别的bug68个,无效bug44个,平均每个测试功能点2。
2个bug。
XX总共发布11个测试版本,其中B1—B5为计划内迭代开发版本(针对项目计划的基线标识),B6-B8为回归测试版本。
计划内测试版本,B1—B4测试进度依照项目计划时间准时完成测试并提交报告,其中B4版本推迟一天发布版本,测试通过增加一个人日,准时完成测试。
测试用例实例(含:功能测试用例、性能测试用例、兼容性测试用例)目录一、功能测试用例................................................................................. - 2 -二、性能测试....................................................................................... - 11 -2.1预期性能测试用例.................................................................. - 11 -2.2 用户并发测试用例................................................................. - 12 -2.3 大数据量测试用例................................................................. - 12 -2.4 疲劳强度测试用例................................................................. - 13 -2.5 负载测试测试用例................................................................. - 13 -三、兼容性测试................................................................................... - 14 -用例编号TestCase_LinkWorks_WorkEvaluate项目名称LinkWorks模块名称WorkEvaluate模块项目承担部门研发中心-质量管理部用例作者完成日期2005-5-27本文档使用部门质量管理部评审负责人审核日期批准日期注:本文档由测试组提交,审核由测试组负责人签字,由项目负责人批准。
文档编号:XXX软件用户测试方案V1.0编写人:编写日期:部门:审核人:审核日期:修订页目录1.概述 (1)2.简介 (1)2.1. 背景 (1)2.2. 参考文档 (1)3.测试任务 (1)3.1. 本次测试的目的 (1)3.2. 本次测试的范围 (2)4.测试提交文档 (2)5.测试资源 (2)5.1. 测试人员 (2)5.2. 测试环境 (3)5.3. 测试工具 (3)5.4. 测试进度 (3)6.测试方法 (3)7.问题严重程度描述 (4)8.测试通过准则 (6)1.概述本文档旨在指导XXX软件的用户测试工作,以保证顺利实施。
其中描述的内容包括:➢确定测试任务的目标与内容。
➢描述测试方法与实施流程。
➢计划测试进度。
➢确定工作量与测试所需资源。
➢确定测试提交物。
2.简介2.1.背景本项目是根据XXX软件客户化设计说明书的基础上,由XXX有限公司开发。
本方案涉及的测试为XXX软件在测试环境中的测试,版本号为1.0。
2.2.参考文档《XXX软件客户化需求规格说明书》3.测试任务3.1. 本次测试的目的对于XXX软件进行功能确认,验证其功能是否符合需求,功能实现是否正确,数据计算是否正确,是否符合业务规范等。
同时关注系统运行是否稳定,也验证系统的整体完整性以及相应的性能。
3.2. 本次测试的范围本次测试的范围,主要是业务人员针对以下模块进行功能性测试:中心web子系统前置web子系统二次录入子系统4.测试提交文档下表列出了测试过程所要提交的文档。
5.测试资源5.1.测试人员下表列出了在此项目中的人员配置。
5.2.测试环境5.3.测试工具此表列出测试使用的工具。
5.4.测试进度6.测试方法本次测试包含每天必测项(交易提交、报表打印等),其他测试项(操作员注册、账户导入等)。
目前,系统每日分两场(上午11:00进行场切、下午4:00进行日切)。
XXX必须在上午场切前完成一半每日必测项的录入量,场切过后进行相关报表打印;下午进行其他交易录入,日切过后进行相关报表的打印;下午五点之前将当日的测试结果汇总汇报给人行。
测试用例示例
以下是一个测试用例的示例,用于描述对软件系统或应用程序进行测试的具体情况:用例编号:TC001
用例名称:用户登录功能测试
测试目的:验证用户能否成功登录系统
前置条件:已注册的用户账号和密码
测试步骤:
1. 打开登录页面
2. 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
3. 点击“登录”按钮
预期结果:
1. 登录成功,显示欢迎信息或登录后的主页面
2. 系统记录用户登录信息
实际结果:
备注:如果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不符,需详细描述问题情况。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测试用例示例,实际的测试用例可能会根据被测试的具体系统、功能或业务流程而有所不同。
测试用例应该清晰、具体地描述测试步骤、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以便测试人员能够有效地执行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在编写测试用例时,需要考虑各种边界情况、异常情况和可能的错误情况,以确保对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
同时,测试用例应该经过评审和更新,以适应系统的变更和升级。
希望这个示例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有具体的测试需求或需要更详细的信息,请提供更多背景,我将尽力提供更准确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