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以诗为词”创作现象探讨课件学生版

  • 格式:doc
  • 大小:54.0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以诗为词”创作现象讨论

序论

一、何谓“以诗为词”?

提问讨论:

二、为何要探讨苏轼“以诗为词”的创作现象?

按:

苏轼的“以诗为词”,是宋词创作中继柳永大量创作慢词后另一种创作上的变革,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中国古代词史与词学史上最具革命性的创作变革与理论变革,具有极为深刻与深远的意义与影响。

三、这一论题主要涉及到的内容:

“以诗为词”问题的提出

“以诗为词”的表现

关于“以诗为词”的争论及其本质

“以诗为词”的积极意义与消极影响

“以诗为词”问题的提出

陈师道:

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

《世语》言:…… 苏子瞻词如诗,秦少游诗如词。

——《后山诗话》

王直方:

东坡尝以所作小词示无咎、文潜曰:何如少游?二人皆对曰:少游诗似小词,先生小词似诗。

——胡仔《苕溪渔隐诗话》前集卷四十二引《王直方诗话》陈应行:

苏明允不工于诗,欧阳永叔不工于赋,曾子固短于韵语,黄鲁直短于散语,苏子瞻词如诗,秦少游诗如词,才之难全也,岂前辈犹不免耶?

——《于湖先生雅词序》

讨论:

上述文献说明了什么?

苏轼“以诗为词”的具体体现

一、苏轼的自我表述

苏轼:

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与鲜于子骏书》

附: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

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俞文豹:

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执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

——陶宗仪《说郛》卷二十四引《吹剑续录》

附作品: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

月。

讨论:

苏轼是如何看待他的这种新的词作的?

二、苏轼的词学批评

东坡曰: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云:“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

——宋·赵令畤《侯鲭录》卷七引苏轼《与蔡景繁》:

颁示新词,此古人长短句诗也。得之惊喜,试勉继之。

——《苏文忠公全集》卷五五

曾慥《高斋诗话》:

少游自会稽入都,见东坡。东坡曰:“不意别后,公却学柳七作词!”

少游曰:“某虽无学,亦不如是。”东坡曰:“‘销魂,当此际’,非

柳七语乎?”

——《词林纪事》引

《冷斋夜话》云:少游到郴州作长短句云:“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东坡绝爱其尾两句,自书于扇曰:

“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引

苏轼《与陈季常书》:

又惠新词,句句警拔,诗人之雄,非小词也。但豪放太过,恐造物者不容人如此快活。

——《苏文忠公全集》卷五三

讨论:

东坡对柳永与秦观的词学批评说明了什么?

讨论:

苏轼认为词应有诗的豪放,但能否一味豪放?

三、宋人的评价

胡仔:

子瞻佳词最多,其间杰出者,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赤壁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秋词》……凡此十余词,皆绝去笔墨畦径间,直造古人不到处,真可使人一唱而三叹。若谓以诗为词,是大不然。

——《苕溪渔隐诗话》后集卷二十六陈翼《燕喜词序》:

议者曰:少游诗似曲,东坡曲似诗。盖东坡平日耿介直谅,故其为文似其为人。歌《赤壁》之词,使人抵掌激昂而有击楫中流之心;歌《哨遍》之词,使人甘心澹泊而有种菊东篱之兴,俗士则酣寐而不闻。少游情意妩媚,见于词则秾艳纤丽,类多脂粉气味,至今脍炙人口,宁不有愧于东坡耶?

讨论:

这些评价说明了什么?

附参考:

刘熙载《艺概·词曲概》:

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

按:有点夸张.

方智范等:

现存东坡词,约有三百首左右。举凡叙事绘景,言志抒情,咏物纪游,怀古感旧,酬唱应答,赠别悼亡,怀亲念远,乃至谈禅说理,滑稽戏谑,几乎无所不有。

——《中国词学批评史》p4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底1版。

对“以诗为词”争论的焦点与实质

一、批评意见

李清照《词论》:

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茸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何耶?盖诗文分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乃知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十二引

陈模:

近日作词者,惟说周美成、姜尧章,而以东坡为词诗,稼轩为词论,此说固当。盖曲者,曲也,固当以委曲为体。

——《怀古录》卷中

讨论:

批评苏轼者认为苏轼主要犯了什么“错误”?

二、支持意见

晁无咎:

苏东坡词,人谓多不谐音律。然居士词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

——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引王灼:

东坡先生非醉心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始知自振。

——《碧鸡漫志》卷二

陆游:

世言东坡不能歌,故所作乐府多不协律。晁以道谓绍圣初,与东坡别于汴上,东坡酒酣,自歌《古阳关》。则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试取东坡词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

——《御选历代诗醇》卷一一五引陆游语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