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介民2012_涡动相关通量观测指导手册(Ver.20120212)
- 格式:pdf
- 大小:737.78 KB
- 文档页数:43
2.资料的来源与研究方法本文所关注的是湍流热通量,也就是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的确定。
所使用的实测数据资料有两种:固定平台观测资料和船基观测资料。
2.1固定观测平台资料来源本文所用的固定观测平台资料是从位于南海茂名的海洋气象海上观测平台获取的直接实测资料。
该海洋气象观测平台是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在国家财政部、科技部和广东省气象局大力支持下提高基础科研能力的重要举措,既是建设海岸带海一陆一气相互作用综合观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纳入了广东省电白国家气候观象台“二站一平台”体系建设中。
海洋气象观测平台的建成,为研究南海北部海岸带海一陆一气相互作用以及近海台风、海岸带暴雨和海雾等海洋灾害天气发挥了关键作用,对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有重要意义。
该海洋气象观测平台(图1)总高度53m,上部为25m钢塔,下部由重力式基础、支撑钢管和三角平台组成。
平台安装在东经111“23’26”、北纬21。
26’24”,也就是茂名博贺港南约6km的海床上,海水深度约为17m,观测点受陆地下垫面的影响较小,可有效获取具有代表性的海气边界层、近海海洋观测数据。
纂纂黔黔图1.位于茂名的海气通量海_!几观F i g1.A i r-se a h e a t f l u x o n M a o m in g o b se r y 测平台atio n P la tf on n不同天气系统影响下块体法计算海气通量的误差估计与船纂海气通量计算设计的前一种滤波方法进行检验。
图2.船一堪海气通量观测仪器F ig2A i r-se a h e a t f l u x o b se r va tio n i n str ul n c n t o n b o a r d t h e sh i P2.3其他研究资料本文还选取了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及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 c E P/N c A R)提供的空间分辨率为 2.50义2.50,包括海平面高度场日平均再分析资料,以及FN L 再分析资料中的6hour间隔的925h P a垂直速度场资料,时间范围是2006年3月5日一5月31日。
复杂条件下湍流通量的观测与分析王介民;王维真;奥银焕;孙方林;王树果【期刊名称】《地球科学进展》【年(卷),期】2007(22)8【摘要】随着气候与环境问题的突出,地球生态系统与大气间的CO2、水汽和能量交换引起更大关注。
全球通量网和其它研究计划已在不同地区建立了大量通量站;并主要利用涡动相关方法进行通量的观测与分析。
许多通量站设在地形起伏、斑块植被地区,且由于长期连续运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不利气象条件。
国内各部门应用的涡动相关方法通量观测系统已有数百套。
此方法似乎简单,而较准确的有代表性的通量取得却涉及许多问题。
国外近10年来有关研究很活跃,国内则显得相对薄弱。
仪器和台站很多,却缺乏合乎国际规范的处理程序和质量控制体系,影响到资料共享和合作研究。
应根据国际最新进展和部分台站资料,在做成较规范的湍流资料处理程序的基础上,建立包括通量源区分析的质量控制与保证系统。
对地形和植被都较复杂的情况,结合国际上几个较典型的通量站和国内祁连山大野口等通量站特点,做了简要介绍。
【总页数】7页(P791-797)【关键词】湍流通量;涡动相关方法;QA/QC;复杂下垫面;夜间稳定层结【作者】王介民;王维真;奥银焕;孙方林;王树果【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25.2【相关文献】1.城市中湍流和能量通量的观测分析:以榆中县为例 [J], 董龙翔;杨宾;郭阳;左洪超2.城市不同下垫面湍流通量的观测和分析 [J], 孔令彬;仝纪龙;王聚杰;赵艳茹;张文煜3.非均匀下垫面湍流通量观测的印痕分析 [J], 彭谷亮;刘绍民;蔡旭晖;卢俐;徐自为4.华中丘陵地带塔层湍流通量的观测分析 [J], 王雪;蔡旭晖;康凌;张宏升;宋宇;陈家宜5.复杂地形湍流观测特征及通量代表性分析 [J], 王雪;蔡旭晖;康凌;张宏升;陈家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引言涡度相关技术是一种用于测量大气和陆地生态系统之间气体和能量通量的先进技术。
它通过测量空气中的微小涡旋来分析和计算各种气体(如二氧化碳、水汽、氮氧化物等)和能量(如热量)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通量。
本文将着重介绍涡度相关技术的原理、应用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重要性。
2. 涡度相关技术的原理涡度是指流体(气体或液体)中的旋转运动。
在大气和陆地生态系统中,气体和能量的传输是通过对流和涡旋的方式完成的。
涡度相关技术利用了这种特性,通过测量单位时间内某一点上的气体或能量的变化来计算通量。
主要的涡度相关技术包括风速测量、气体浓度测量和温度测量,通过这些参数的测量和计算,可以得到气体和能量的通量数据。
3. 涡度相关技术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涡度相关技术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研究碳循环、水循环和能量平衡等方面。
它可以帮助科研人员更准确地了解生态系统中气体和能量的流动情况,进而对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功能进行评估和预测。
涡度相关技术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可以帮助科研人员更全面地了解生态系统的气体交换和能量平衡,为进一步的生态系统研究提供宝贵的数据支持。
通过这些数据,科研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更准确的预测。
5.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种先进的气体和能量通量测量技术,涡度相关技术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为科研人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使他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和响应机制。
我个人认为,涡度相关技术将会在未来的生态学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们探索地球上的自然奥秘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6. 总结涡度相关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气体和能量通量测量技术,它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对涡度相关技术的深入了解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保护地球上的生态系统。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让您对涡度相关技术有更清晰的认识,对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有所启发。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一、涡度相关技术概述涡度相关技术是一种用于研究大气、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的先进技术手段。
涡度相关技术通过采集环境中微量气体和热量的流动速度和方向信息,从而揭示了生态系统中物质交换和能量转移的过程和规律。
涡度相关技术主要包括风速仪和气体浓度仪两部分,在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风速仪是用于测量环境中气体流动速度和方向的仪器,它通过计算周围环境中气流的变化来获取气体的通量信息。
而气体浓度仪则是用于测量环境中微量气体浓度变化的仪器,通过监测生态系统中气体浓度的变化来研究物质的输送和交换过程。
这两种仪器的结合应用,可以全面地揭示生态系统中气体、热量和水汽等要素的通量情况,为生态系统的研究和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二、涡度相关技术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1. 生态系统碳通量研究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加剧,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碳通量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涡度相关技术通过监测植被表面的气体交换过程,可以精确地测定生态系统中的碳通量,包括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交换情况,从而全面地揭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机制。
通过风速仪和气体浓度仪的联合运用,可以实时地监测净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对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分析植被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与释放,为生态系统的碳平衡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2. 生态系统水汽通量研究水汽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气体成分,对生态系统的水分循环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涡度相关技术可以有效地监测生态系统中的水汽通量情况,包括蒸腾作用和蒸发作用对大气中水汽的释放和吸收过程,为生态系统的水分循环和能量平衡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通过风速仪和气体浓度仪的联合运用,可以实时地监测生态系统中植被表面的水汽通量情况,分析植被对大气中水汽的释放和吸收情况,为生态系统水汽通量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3. 生态系统热量通量研究热量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能量形式,对生态系统的生物活动和能量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一种用于涡度相关观测通量数据的数据处理方法涡度相关观测通量数据包含了大气或海洋中某一物理量的垂直通量信息,通常通过高频观测仪器(例如涡动相关仪、涡动相关风然仪等)获取。
这些观测通量数据可以用于分析不同尺度的湍流运动、研究大气/海洋能量转换,以及评估和改进气象或海洋模式的精度。
在处理这些数据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数据处理方法,以提取有效信息并消除噪声。
下面将介绍一种用于涡度相关观测通量数据处理的方法。
1. 数据预处理首先,对原始观测通量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校正。
根据观测仪器的特点和日志记录,对可能存在的故障、漂移或误差进行排除或校正。
同时,还需要根据仪器的采样率和测量间隔进行数据补全或插值,以确保数据的连续性。
2. 数据滤波涡度相关观测通量数据往往包含高频的湍流成分和低频的大尺度变化。
为了减小湍流噪声,可以采用低通滤波或带通滤波的方法。
低通滤波能够去除高频噪声,而保留趋势和低频成分。
带通滤波可以选取合适的频率范围,将其中的噪声滤除,保留感兴趣的频率成分。
3. 数据趋势分析和去趋势处理涡度相关观测通量数据中常常包含了长期的趋势变化,对于湍流研究或模型评估来说,这些趋势会影响数据的解释和比较。
因此,需要进行趋势分析并进行去趋势处理。
常用的方法有线性趋势分析、多项式拟合或小波变换等。
在去趋势处理时,可以通过求解趋势方程并进行减法操作,将数据转化为去趋势后的残差序列。
这样可以更好地分析和比较残差序列的湍流特性。
4. 数据分割和标准化对于长时间序列的观测通量数据,可以将其分割为多个时间窗口,通过对每个窗口进行分析,得到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湍流特征。
同时,为了便于比较不同站点或不同观测变量的结果,还可以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标准化可以通过减去均值并除以标准差的方法进行,从而将数据转化为标准正态分布。
5. 数据相关性分析涡度相关观测通量数据常常包含多个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通过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可以了解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和方向。
流域尺度ET的遥感反演
王介民;高峰;刘绍民
【期刊名称】《遥感技术与应用》
【年(卷),期】2003(18)5
【摘要】利用多光谱卫星遥感可以反演水文气象模式所需的一些基本地面参数,进而得到整个流域尺度上的蒸发蒸腾量(ET)的分布图像,对流域水资源的管理提供重要依据.首先简述了当前地面观测计算ET采用的一些较新的技术和方法,然后论述了有关遥感反演ET方法的发展,并着重介绍了近年来国际上应用较好的‘陆面能量平衡方法(SEBAL)'.
【总页数】7页(P332-338)
【关键词】流域尺度;蒸发蒸腾量(ET);多光谱遥感;陆面能量平衡方法(SEBAL)【作者】王介民;高峰;刘绍民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北京师范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北京,100875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甘肃,兰州,730000 北京师范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北京,100875【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79
【相关文献】
1.应用遥感技术反演流域尺度的蒸散发 [J], 周剑;程国栋;李新;王根绪
2.滦河流域遥感反演降水产品高精度空间降尺度方法 [J], 顾晶晶;冶运涛;董甲平;
曹引;赵红莉;蒋云钟
3.滦河流域遥感反演降水产品高精度空间降尺度方法 [J], 顾晶晶;冶运涛;董甲平;曹引;赵红莉;蒋云钟
4.基于遥感土壤湿度反演中尺度流域水储量季节性变化 [J], 谢冰绮;吕海深;朱永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种用于涡度相关观测通量数据的数据处理方法涡度是描述流体运动中旋转性质的一个重要参数,涡度通量数据可以用来分析大气、海洋、地球等系统中的流体运动和涡旋结构。
在涡度观测中,我们通常使用涡度传感器或者基于雷达、卫星等遥感技术获取的相关数据,然后通过数据处理方法来获取有用的信息。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用于涡度相关观测通量数据的数据处理方法:1. 数据预处理:对获取的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去除噪声、填补缺失值等。
预处理的目的是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准确度,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2. 数据分析: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各种统计和分析,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平均、标准差、相关性分析、频谱分析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对涡度通量数据的空间分布、变化趋势和周期性等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
3. 涡度通量计算:根据观测数据计算涡度通量。
涡度通量是涡度向量和速度梯度张量的内积,代表了流体运动中涡度的输送或增减情况。
通常使用雷诺平均方法或者高频滤波方法进行计算。
在计算涡度通量时,需要考虑各种修正因子,如大气稳定度、湍流结构参数等。
4. 涡度通量分析:对计算得到的涡度通量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
可以将涡度通量与其他气象、地球物理参数进行对比,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还可以通过涡度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对流体运动和涡旋结构进行解析,研究不同尺度的流体运动现象。
5. 结果表达和展示:将分析得到的结果进行整理和展示。
结果可以以图表、曲线等形式表达,用于讨论和展示。
同时,应该对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和验证,以保证结果的可信度。
以上是一种常用的涡度相关观测通量数据处理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将观测数据转化为有用的信息和知识,为理解流体运动和涡旋结构提供支持。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和目标,对数据处理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涡动相关法在黑河流域的通量观测与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涡动相关法在黑河流域的通量观测与研究研究背景:涡动相关法是一种基于湍流理论的传热、气体、水汽等物质通量测量方法,其广泛应用于土壤-大气、海洋-大气、草原-大气等界面的研究中。
黑河流域地处中国的内陆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土壤水分的蒸散发过程是该区域气候变化、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管理等方面研究的重点问题。
因此,利用涡动相关法观测黑河流域的水分和碳通量,对于了解该区域生态系统的功能机理、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研究内容:本研究拟利用涡动相关法在黑河流域观测土壤水分、蒸散发和碳通量,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确定测区及观测点位:在黑河流域选取适宜的测区,并在该区域内选取适宜的观测点位;2. 建立仪器观测系统:设计安装土壤水分仪、激光多普勒风速仪、CO2浓度仪等相关仪器的观测系统,并保证各观测系统的准确、可靠和高效运行;3. 涡动相关法通量计算:采用涡动相关法对土壤水分、蒸散发和碳通量进行观测和计算,并分析各项通量的时空分布特征;4. 数据处理和分析:对所观测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获得土壤水分、蒸散发和碳通量的平均值和变化规律。
研究意义:该研究能够为黑河流域的水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等方面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具体意义包括:1. 为黑河流域土壤水分、蒸散发和碳循环过程的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技术支持;2. 获得黑河流域土壤水分、蒸散发和碳通量的实际数据,寻找影响水分、碳通量的主要因素,为水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和气候变化研究提供更充分的信息;3. 构建黑河流域的土壤水分、蒸散发和碳通量计算模型,揭示其时空变化的规律性和机理,为该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性理论和技术支撑。
研究方法:1. 通过对文献的综合分析和实地调查,确定黑河流域的适宜研究区域和观测点位;2. 设计涡动相关法通量观测装置,包括测量土壤水分的土壤水分仪、测量风速的激光多普勒风速仪、测量CO2浓度的CO2浓度仪等;3. 对观测到的土壤水分、蒸散发和碳通量进行涡动相关法分析和计算;4. 利用Matlab、R等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构建计算模型并进行验证。
面积平均通量与光闪烁方法王介民【期刊名称】《高原气象》【年(卷),期】2021(40)6【摘要】本文是对近20年新发展的双波段光闪烁方法的一个综述。
陆面过程模式常常是基于局地或斑块尺度上的观测发展的,其与大气模式较大网格尺度的不匹配,显然会对后者的效能带来很大影响。
如何扩展野外实验站点的代表性尺度已成为当前更好地了解陆面过程,进而改善陆面过程模式与大气模式网格尺度匹配问题的关键。
可用的面积平均通量观测方法,包括以涡动相关方法为主的多点微气象观测、飞机观测、卫星和地面遥感等5种。
其中,"光闪烁方法"是当前最为可行的、可以大到10 km尺度的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观测方法,特别是,它可以应用于复杂下垫面包括山谷地区和城市等。
光闪烁方法的理论涉及电磁波传输和大气湍流。
文章从折射指数、结构参数、湍流谱等基本概念开始,对由对数光强方差计算折射指数的结构参数等基本公式的推导,由光程权重函数、空间谱权重函数、光强的时间序列谱等对闪烁仪主要工作尺度的了解,由折射指数结构参数计算温度、湿度的结构参数的方法,以及利用近地层相似理论计算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等光闪烁方法的理论、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做了较系统的阐述。
进而,在介绍双波段闪烁仪通量足迹函数之后,对光闪烁方法与涡动相关方法从特征、优势与缺点三方面做了比较;指出结合使用涡动相关和光闪烁两种方法,可以更好地进行面积平均通量分析,进而用于模式的发展和检验,以及更好的流域尺度的能量和水循环研究。
最后,对光闪烁方法的应用,从较均匀下垫面、复杂下垫面、城市地区、遥感模式的地面"真值"及在大气模式中的应用等几方面做了介绍;特别是,结合黑河流域阿柔和大满两站2020年部分资料的分析,彰显了双波段闪烁仪对较大尺度感热、潜热通量观测的明显优势。
但是,有关方法特别是观测水汽通量的微波闪烁仪的研制究竟为时尚短;相关硬件、软件、资料处理方法等,许多地方都还需要研究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