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内企业境外发行美元债券相关问题研究
- 格式:ppt
- 大小:3.44 MB
- 文档页数:42
中国企业境外发债特点、问题及建议作者:孙境泽来源:《现代营销·理论》2019年第11期摘要: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境外发债的方式进行企业融资,所以我国企业境外发债的发展仍然需要完善。
本文首先浅谈了境外发债的概念以及中国企业境外发债的重要意义;其次分析了我国境外发债的特点;最后对我国企业境外发债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一些改进措施。
以此供相关人士参考和交流。
关键词:境外发债;企业;发行一、境外发债的概念境外发债指的是在中国境内的企业,通过在境外的分支企业或者机构在境外发行债券。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国际投资公司在日本市场发行了一百亿元的日币债券,属于公司的私募债券,这是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第一次境外发债,也就是我国企业在境外发行债券的第一次,以及我国人民币第一次进入国际市场。
从此之后,中国各企业开始调整自身的融资模式,开始向国际这一渠道进行融资,以及加入海外的债券市场。
二、中国企业境外发债的重要意义(一)推动资金回流和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开始向国际化发展,企业在境外发展促进了人民币的国际化,我国经济随着人民币向海外发展,呈现出了高度的开放以及经济的发展稳定的现象。
我国政府不断的对市场进行调整和开放,推动着我国金融市场向全球市场发展的进程,使得人民币国际化逐渐加快。
人民币的国际化就是使人民币能够自由兑换,成为全球来往的世界货币,具备了我国对外发展的国际货币职能。
境外发债对于我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逐步加快。
(二)离岸人民币我国企业通过境外发债,为我国的离岸金融市场创造了条件。
离岸人民币指的是中国在境外存放的人民币,境外发债为离岸人民币在境外的投资提供了更多渠道。
企业的境外发债,使人民币在境外多处进行投资,推动了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
香港是我国离岸人民币业务最多的地区,因此具有较广的离岸人民币市场,各类离岸人民币债券也出现在此,除此之外,我国的台湾和伦敦以及新加坡等地区,离岸人民币的发展也越来越好,人民币存款逐渐增长。
从境内律师视角剖析美元债发行问题近年,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以及“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境内诸多企业纷纷赴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等境外证券交易场所发行美元债券,发行的目的各不相同,抑或融资,抑或对外展示自我等等。
境内企业远赴境外发行美元债券的火爆热潮已经持续近两年,同时,2018年部分限制性行业如房地产企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境内融资将继续受阻,因此境外美元债发行的热潮仍可能继续保持。
笔者结合承办的美元债券发行的案例,欲从境内律师角度剖析境内企业美元债发行的一些重大关注点。
一、境外债券发行的前置程序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推进企业发行外债备案登记制管理管理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发改外资[2015]2044号)第一条第一项之规定,外债是指境内企业及其控制的境外企业或分支机构向境外举借的、以本币或外币计价、按约定还本付息的1年期以上债务工具,包括境外发行债券、中长期国际商业贷款等。
同时,根据《通知》第一条第三项之规定,企业发行外债,须事前向国家发展改革委(以下简称国家发改委)申请办理备案登记手续,并在每期发行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向国家发改委报送发行信息。
2016年6月,根据国家发改委《2016年外债管理改革试点省市规模安排的批复》(发改外资【2016】1139号),将内资企业借用中长期国际商业贷款和境外发行债券的管控权限,下放给天津、上海、广东、福建、厦门和深圳等六个省市发改委,在国家发改委核定外债控制规模内,其辖区内注册的地方企业境外发行债券和借用中长期国际商业贷款,由其省市发展改革委负责出具《企业发行外债备案登记证明》。
同年6月,国家发改委选择了国开行、进出口银行、五大国有银行、中国人寿保险、华融资产、信达资产、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工银租赁等、中信集团、中国石化、招商局集团、中国建筑、中国铁建、四川发展、华为投资控股和海航集团等21家企业开展2016年度外债规模管理改革试点,21家试点企业在年度外债规模内,可自主选择发行窗口,分期分批发行,不再进行事前登记,待发行完成后,及时报送发行信息。
前 言境外美元债是指境内企业及其控制的境外企业或分支机构,向境外投资者发行的以美元计价的债券。
境内企业在境外发债普遍以美元债为首选,其发行规模在所有币种境外债券中占比最大。
同时,境外投资者主要为国内金融机构的境外分支机构,对境内企业于境外发行的美元债券认可度较高。
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是指作为地铁、有轨、磁浮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项目业主,承担相应建设运营职能的企业,多为地方国有企业。
城市轨道交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投资总额大且建设期和回报期均较长,对资金保障和融资成本要求高。
自2015年9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推进企业发行外债备案登记制管理改革的通知》(发改外资〔2015〕2044号)(以下简称“2044号文”)以来,为拓宽融资渠道强化资金保障,也为借助国际债券市场降低资金成本,国内主要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相继亮相于境外美元债市场,均表现不俗。
截至2019年末,京投公司作为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境外发债融资的领头羊,发行额度最多、频次最高,累计发行5期,筹集资金17亿美元;广州地铁次之,累计发行5期,筹集资金16.3亿美元;武汉地铁位居第三,累计发行3期,筹集资金10亿美元;其余三家城市轨道交通企业仅有首次发行,暂无新增。
表1 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境外美元债发行情况序号公司名称时间额度(亿美元)期限(年)票息(%)方式1京投公司2014.335 3.625维好协议2017.973 2.75直接发行2018.1143 4.15直接发行2019.723-直接发行2019.713-直接发行2天津轨道2016.535 2.875维好发行2016.523 2.5维好发行3武汉地铁2016.1133 2.375直接发行2018.1143+N 5.98直接发行2019.935 2.96直接发行4广州地铁2015.1243 2.875担保发行2015.1225 3.375担保发行2018.8 6.32 4.4维好协议2018.1223 4.3维好协议2019.1125 2.609维好协议5郑州地铁2018.12535直接发行6昆明地铁2019.1233 3.5直接发行2019.12253.9直接发行调研相关数据显示,除京投公司外,其余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均在2015年9月国家发改委将境外发债由审批制调整为备案制之后发行境外美元债。
Financial View金融视线 |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117境内中资机构发行美元债的模式及风险思考王军林甘肃省电力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兰州 730046一、中资美元债发行模式(一)境内公司直接发债模式此模式下境内集团公司在境外不设立分子公司,以境内集团公司自身信用直接赴境外发债的方式,适用于资质良好并拥有稳定经营业绩的集团企业。
2015年以前集团公司赴境外直接发债是门槛要求最高的方式,2015年发改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推进企业发行外债备案登记制管理改革的通知》(发改外资[2015]2044号),调整原发行外债审批制为备案登记制,降低了直接发债的过审难度。
之后2019年国家发改委又将备案权限上收,不再由地方发改委转报,而是直接由发行人快递至国家发改委受理窗口进行备案。
国家发改委审核发行人上报的材料后,一次核定年度发行外债额度,发行人需在备案有效期(一般为1年)内一次或分期完成发行工作,并在每期发行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向国家发改委报送发行信息。
本模式下的发行架构如下:1.境内公司直接发债模式的优点(1)境内集团公司不需要在境外设立分子公司,实践操作中是最为简单易行的一种方式,债项评级与发行人主体评级一致,信用评级高,能够大幅降低境外发债票面利率。
(2)国家最新外债政策支持的方向。
发改外资[2015]2044号文件发布后,降低了直接发债的过审难度,调整原发行外债审批制为备案登记制,目前境内集团公司直接赴境外发债成为主流和首选方式。
2.境内公司直接发债模式的缺点(1)根据我国税收法律法规,发行人需代扣代缴境外投资人所获投资利息收入应缴纳的有关税费。
在发行境外债实践中,按照惯例以上税费由发行人实际承担,由于发行人承担缴纳高额税费而大幅增加发债实际成本。
图1(2)在当前的政策环境下,若将部分或全部资金留在境外使用,需要提前与外管局沟通政策,否则无法外债登记。
(二)境内集团母公司跨境担保模式此模式下发行主体为境内集团母公司在境外设立的SPV公司,由境内集团母公司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2024年境外发债政策一、中国境外发债政策的背景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腾飞,出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量涌入,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但是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内金融市场的不断壮大,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对外融资需求不断增加。
为了更好地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有效利用国际资本市场的资源,中国政府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不断完善境外发债政策,提高了对外融资效率,为国内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来源。
二、中国境外发债政策的内容中国境外发债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 境外发债主体限制。
中国境外发债政策规定了境外发债主体的资格条件,主要包括银行、企业、政府和金融机构等。
对于符合条件的主体,政府鼓励其通过境外发债融资,支持其经济发展和建设项目,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2. 境外发债额度控制。
为了规范境外发债行为,政府对境外发债的额度进行了限制。
对于合乎条件的企业和金融机构,政府鼓励其适度开展境外发债融资,但也对其境外发债额度进行了一定的控制,保证其在开展境外发债融资的同时,不至于对国内金融市场造成过大的冲击。
3. 境外发债审批流程简化。
为了提高对境外发债融资的支持力度,政府简化了境外发债审批手续,通过简化审批流程和简化审批条件,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了境外发债的融资效率,为企业更好地利用国际金融市场的资源提供了便利。
4. 境外发债政策的税收优惠。
政府为了鼓励企业和金融机构通过境外发债融资,提供了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了企业境外发债的吸引力。
三、中国境外发债政策的影响中国境外发债政策的实施对于国内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 支持国内经济建设。
通过境外发债政策,中国政府可以借助国际金融市场的资源,有效提高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融资效率,为其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开展经济建设活动,推动了国内经济的发展。
2. 加强国际合作。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的发展壮大,通过境外发债政策,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活跃度不断加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交流和合作不断深化,增强了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议价能力和话语权。
中资企业发行美元债券的风险分析与启示——以中石化为例(下)2020年01月15日(二)利率风险及其应对举措利率风险是指在债券发行过程中因发行利率上升而导致的融资成本增加的风险。
美元债券的利率风险主要集中于发行期间,影响利率风险的因素有发债时间窗口、发行方式、发行结构、承销能力、信用评级、计息方式、债券期限与发债金额等。
中石化对于这些影响发行利率的风险因素有成熟的应对举措。
1.选择最佳的时间窗口。
发债时间窗口的选择对于美元债券发行利率的高低至关重要,要深入了解利率市场行情并精准分析利率波动趋势,经过缜密的研判后最终确定最优的发债时间窗口。
如图2所示,标记部分为中石化美元债券的发行时点,其在以往的发债时点选择中都避开了美国10年期国债的利率高点。
2.选择恰当的发行方式。
美元债券的发行方式(见表1)有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144A(符合美国144A规则发行)和Reg S(符合S规则发行)三种。
其中,SEC注册属于公开发行方式,要求债券发行方为在美上市公司,票息利率最低;144A和Reg S属于非公开发行方式,发行对象一般都是合格的机构投资者,144A的票息利率居中,Reg S票息利率最高。
中石化集团公司非美国上市企业,所以未采用SEC方式发行美元债券,其发行方式以144A为主、RegS方式为辅。
在144A发行方式下,申报材料中的财务报表必须为135天内经审计的财务报表。
因此,在财报公布135天内,中石化采取144A方式发行,在其他时期采取Reg S方式发行。
3.选择具有较强担保能力的发行结构。
中石化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成立了中石化集团海外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为美元债券的发行主体,由境内集团公司直接担保。
这种发行结构的担保形式较稳固,容易受到国际投资者的认可。
在这种发行结构下,发债主体可以获得与集团公司相当的信用评级。
4.开展有效的中介管理。
中介管理包括中介机构的选择和管理,承销商和评级机构是影响美元债券发行利率的两个重要中介机构,因此,中介管理的核心在于选择优质承销商并取得良好信用评级。
中资美元债投资制度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中资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也势不可挡。
为了满足中资企业对境外融资的需求,中资美元债投资制度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中资美元债投资制度进行详细的介绍,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这一制度。
一、中资美元债投资制度概述中资美元债投资制度是指中资企业在境外发行美元债券,吸引境外投资者参与投资的一种金融制度。
该制度的出现,为中资企业提供了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扩大了企业的融资来源,并且为境外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投资于中国经济的机会。
二、中资美元债的特点1. 外汇:中资美元债券通常以美元计价和支付,可以避免短期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风险,提供了投资者更好的风险管理和套利机会。
2. 资金来源:中资美元债券的投资者主要来自于全球范围内的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
这些投资者看中了中国经济的潜力和中资企业的实力,愿意为其提供融资支持。
3. 利率:中资美元债的利率通常较为较低,这对于发行方是一种便利,也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
4. 期限:中资美元债的期限通常较长,这可以为中资企业提供更长期的融资支持,同时也给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
三、中资美元债投资制度的影响和意义1. 促进国际化发展:中资美元债投资制度的实施,促使中资企业更加积极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加速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步伐。
2. 扩大对外开放:中资美元债的发行使中国金融市场更加开放,为外资机构和个人提供了更多的参与中国市场的机会。
3. 增加融资渠道:中资美元债的发行为中资企业提供了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4. 推动金融创新:中资美元债投资制度的实施,要求中资企业不仅需要具备高质量的资产,还需要具备较强的资产资质管理能力,这对中国企业提升自身金融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四、中资美元债投资制度的挑战和风险1. 汇率风险:虽然中资美元债以美元计价和支付,但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仍然可能对投资者造成一定的风险。
2. 市场需求不确定性:中资美元债的市场需求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全球经济形势、投资者风险偏好等,这些不确定性可能会导致中资企业融资计划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