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抗干扰解决方案
- 格式:ppt
- 大小:5.65 MB
- 文档页数:27
《CDMA基站与GSM基站干扰分析与解决方案》篇一一、引言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CDMA(码分多址)和GSM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基站作为现代无线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对用户而言至关重要。
然而,在实际运行中,由于多种原因,CDMA基站与GSM基站之间可能会产生干扰,这将对通信质量和网络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分析这两种基站间的干扰现象,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成为无线通信领域的研究重点。
二、CDMA基站与GSM基站干扰分析1. 同频干扰:CDMA和GSM网络使用的频段存在重叠的可能性,这可能导致同频干扰的发生。
当两个系统的信号在相同频段上传播时,它们可能会相互干扰,导致接收端无法正确解码信号。
2. 邻道干扰:除了同频干扰外,邻道干扰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由于CDMA和GSM基站的发射功率、天线增益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对相邻信道产生干扰,影响通信质量。
3. 互调干扰:互调干扰是由非线性器件引起的,如基站的发射机和接收机。
当这些器件处理多个信号时,可能会产生新的频率分量,这些分量可能会对其他信道产生干扰。
三、干扰的危害1. 通信质量下降:干扰会导致通信质量下降,如通话中断、数据传输速率降低等。
2. 网络性能下降:干扰会影响基站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导致网络性能下降。
3. 用户满意度降低:由于通信质量和网络性能的下降,用户满意度也会随之降低。
四、解决方案1. 频率规划与优化:通过合理的频率规划,避免CDMA和GSM基站使用相同的频段。
同时,对基站的发射功率、天线增益等进行优化,以减少邻道干扰。
2. 使用滤波技术:在基站的发射和接收端使用滤波器,以减少同频和邻道干扰。
此外,使用具有良好互调性能的器件也可以有效减少互调干扰。
3. 引入抗干扰算法:在基站和移动终端中引入抗干扰算法,以识别和消除干扰信号。
这可以提高通信质量和网络性能。
4. 定期检测与维护:定期对基站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基站干扰源检测和消除策略基站干扰源检测与消除策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基站干扰问题越来越突出。
由于基站干扰会严重影响通信质量,导致通话中断、信号弱化、数据丢失等问题,因此对基站干扰源进行及时检测和消除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基站干扰源的检测方法以及常用的消除策略。
一、基站干扰源的检测方法1. 信号频谱分析法信号频谱分析法是一种常见的检测基站干扰源的方法。
通过对信号在频域上的分析,可以检测到干扰信号的频率和功率等特征。
在检测过程中可以使用频谱分析仪等专业工具,对信号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通过比对干扰信号与正常信号的频谱特征,可以准确地确定干扰源的存在。
2. 信号时域分析法信号时域分析法是一种用于检测基站干扰源的有效方法。
通过对信号在时间域上的分析,可以检测干扰信号的时序特征和时延等参数。
通过对正常信号和干扰信号的时域波形进行比对和分析,可以确定干扰源的位置和干扰程度。
3. 无线电频谱监测无线电频谱监测是一种全面检测基站干扰源的方法。
通过设置接收终端,对基站信号和干扰信号进行全面监测和记录。
通过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分析和比对,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干扰源的存在和位置。
二、基站干扰源的消除策略1. 完善基站布局基站的合理布局是减少基站干扰的重要手段。
通过科学规划基站的位置和距离,避免基站之间的干扰。
此外,适当调整基站的方向和天线的高度,也能有效降低基站干扰。
2. 优化天线系统天线是基站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和布局对干扰的抑制具有重要影响。
优化天线系统,选择适当的天线高度和天线增益,以减少干扰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3. 引入干扰消除技术干扰消除技术是解决基站干扰问题的关键。
通过引入干扰消除算法和技术,如时域滤波、频域抑制等,可以对干扰信号进行消除和抑制。
同时,也可以利用自适应天线阵列等技术,提高基站的干扰抗性。
4. 加强干扰源的定位和处理及时准确地定位基站干扰源,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是解决基站干扰问题的关键。
GSM无线网络干扰成因测试及解决方案GSM无线网络干扰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多径传播:当无线信号经过建筑物等障碍物时,会发生多径传播现象。
这种现象会导致信号的多个版本在接收端同时到达,从而产生失真和干扰。
2. 天线阻塞:天线周围的障碍物,如建筑物、树木等,会导致信号传播的阻塞和衰减。
这会导致信号强度不足或跳变,从而产生干扰。
3. 电磁辐射干扰:电子设备、电源、电线等产生的电磁辐射会对无线信号产生干扰。
特别是在高密度电子设备的场所,干扰现象较为严重。
4. 邻频干扰:GSM网络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如CDMA、WCDMA等)频段相邻,频段间的干扰会导致通信质量下降。
针对以上成因,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1. 多径传播:使用智能天线系统可以减少多径传播干扰。
智能天线系统可以通过使用波束成型技术,选择性地接收、抑制多径信号,从而提升通信质量。
2. 天线阻塞:优化天线的安装位置和方向,尽量避免建筑物和障碍物对天线的阻挡。
在需要覆盖的区域设置多个天线,以提高信号覆盖率和强度。
3. 电磁辐射干扰:减少电子设备和无线信号源的电磁辐射,例如使用电磁屏蔽材料、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等。
4. 邻频干扰:对于邻频干扰问题,可以利用频谱监测技术,及时发现和管理邻频干扰源。
此外,对于干扰源较多的地区,可以考虑通过频段重叠和冗余,提高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此外,相关部门还可以加强对GSM无线网络干扰问题的监测和研究,促进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不断提升GSM无线网络的通信质量和用户体验。
综上所述,GSM无线网络干扰成因测试及解决方案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
通过深入研究干扰成因,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可以有效降低GSM无线网络干扰,提升通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在解决GSM无线网络干扰问题的过程中,还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5. 信道规划和优化:合理规划和优化GSM基站的信道分配,避免信道冲突和交叉干扰。
通过有效的信道管理,可以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和抗干扰能力。
5G通信基站对邻频C波段卫星地球站干扰的分析与处置1. 引言1.1 背景介绍5G通信技术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更高的速度、更低的延迟和更高的容量,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而随着5G基站的建设和发展,邻频C波段卫星地球站的干扰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背景介绍中,首先需要了解5G通信基站和邻频C波段卫星地球站之间存在的关系。
5G通信基站作为新兴的通信设备,频段范围与卫星地球站的邻频C波段有所重叠,因此可能会造成干扰。
需要了解干扰问题的严重性和影响。
如果5G通信基站对邻频C波段卫星地球站造成干扰,会导致通信质量下降甚至通信中断,严重影响卫星地球站的正常运行和服务质量。
需要说明研究这一问题的重要性。
解决5G通信基站对邻频C波段卫星地球站的干扰问题,对于促进5G通信技术的健康发展和保障卫星通信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5G通信基站对邻频C波段卫星地球站的干扰机理及处置方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参考和建议。
1.2 研究意义5G通信技术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其具有高速率、高可靠性和低时延等优势,对各行各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随着5G通信基站的建设不断增加,与邻频C波段卫星地球站之间可能出现的干扰问题也日益凸显。
对5G通信基站对邻频C波段卫星地球站干扰的分析与处置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此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5G通信基站与邻频C波段卫星地球站之间的关系,为未来协调两者之间的频谱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对干扰机理的分析和影响评估,可以有效预防和减轻干扰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保障通信和卫星地球站的正常运行。
针对干扰问题提出的处置方法和技术方案建议,将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益指导,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研究5G通信基站对邻频C波段卫星地球站干扰的分析与处置,不仅有助于提升通信和卫星通信领域的技术水平,还能为未来网络建设和卫星应用发展提供重要支持和保障。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5G通信基站对邻频C波段卫星地球站的干扰问题,并分析干扰的机理和影响。
基站信号干扰应急处置演练方案一、引言基站信号干扰是指在通信过程中,由于外界电磁波干扰或其他因素引起的信号质量下降的现象。
这种干扰不仅会导致通信质量下降甚至中断,还会对正常通信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为提高应对基站信号干扰的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制定一套完善的演练方案至关重要。
二、应急处置演练方案的必要性基站信号干扰应急处置演练是提升通信从业人员的故障应急处置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有效方式。
通过演练,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前做好预案,并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交流,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的响应速度和水平。
三、演练目标和原则1. 演练目标:- 提高基站信号干扰应急处置的技术能力和组织能力;- 锻炼人员的应急应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检验和验证应急预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 演练原则:- 以实际情况为基础,灵活调整演练方案;- 突出实战性,确保演练效果的真实性和实用性;- 强化团队合作意识,注重信息共享和沟通协作。
四、演练流程和内容1. 演练流程:1) 演练准备:明确演练目标、确定演练时间和地点,组建演练团队并明确分工;2) 演练方案制定:制定基站信号干扰应急处置演练方案,包括应急预案、应急处置流程、人员分工等;3) 演练实施:按照演练方案进行模拟演练,演练过程中注意记录关键信息;4) 演练总结:对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总结归纳,提出改进意见。
2. 演练内容:(1) 基站信号干扰的原因和类型:对基站信号干扰的常见原因和类型进行分析和学习,加深对信号干扰的认识;(2) 演练预案制定和调整:制定基站信号干扰应急预案及应急处置流程,并根据实际情况实时调整和完善;(3) 演练实施和调度协调:通过模拟实际场景,组织人员进行实际演练,检验应急处置能力;(4) 信息交流和沟通协作:加强各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协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五、演练后的总结和改进1. 演练总结:(1) 对演练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总结归纳;(2) 分析演练结果,评估演练效果;(3) 评估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基站天线干扰分析与处理策略概述在现代社会中,无线通信已经形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基站天线是无线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接收和发送信号。
然而,基站天线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各种干扰的影响,导致通信信号质量的下降甚至通信中断。
因此,对基站天线干扰进行分析和处理成为了无线通信系统维护和优化的重要工作。
一、基站天线干扰分析1. 信号干扰类型基站天线干扰主要包括外部干扰和内部干扰。
外部干扰来源包括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电力设备、高压线、楼宇、大型物体等。
内部干扰则来自于同一基站系统内其他无线设备或其他无线通信频段的设备。
根据不同的干扰来源和特性,可以进一步分类为频率干扰、相邻频段干扰、功率干扰、时域干扰等。
2. 干扰源定位与识别在进行干扰处理之前,首先需要准确的定位干扰源和识别干扰类型。
可以通过监测和分析监控系统的记录数据,结合现场测试和测量,利用信号特征分析和基站定位技术,确定具体的干扰源。
3. 干扰对系统的影响干扰会导致通信质量下降,信号强度减弱,通信速率降低,甚至导致通信中断。
对于基站天线而言,干扰还会增加功耗、降低工作效率,甚至损坏天线设备。
二、基站天线干扰处理策略1. 路径选择与优化针对外部干扰,可以通过调整基站天线的方向、高度和位置,以减小与干扰源之间的路径损耗和干扰威胁。
对于内部干扰,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和优化网络布局,避免同频设备之间的干扰。
2. 技术手段与滤波器应用使用合适的技术手段对干扰进行控制和处理是关键。
其中,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可以用于干扰信号的检测和滤除,以提高通信信号的质量。
另外,应用滤波器可以对干扰信号进行消除或抑制,以减少对通信系统的影响。
3. 反干扰措施与射频管理对于干扰源很难完全消除的情况,可以采取反干扰措施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例如改变调制方式、加大误码纠正能力、设置射频屏蔽隔离等。
此外,合理的射频频率管理和信道选择也可以降低干扰的影响。
4. 定期维护与巡检为了保证基站天线的正常工作和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定期维护和巡检是必不可少的。
基站信号干扰应急处理安全演练方案一、引言在现代社会,移动通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基站信号干扰问题也日益突出。
基站信号干扰对正常通信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必须制定应急处理方案来确保通信的安全和可靠。
本文将介绍一套基站信号干扰应急处理安全演练方案,以应对各种可能的信号干扰情况。
二、背景基站信号干扰是指某些恶意行为或技术因素导致基站信号质量下降或中断,从而影响移动通信的正常运行。
信号干扰可能导致通话质量下降、通话中断、数据传输错误等问题,给人们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急处理方案,保障通信的安全和可靠性。
三、演练目标1.培养人员应对基站信号干扰的应急处理能力;2.检验现有应急处理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3.完善应急处理方案,提升基站信号干扰应急处理的水平;4.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有效的应急协同机制。
四、演练内容1.准备工作演练前,需建立一个完善的演练组织领导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
同时,需确定演练的时间、地点和参与人员,并制定详细的演练计划。
2.演练方案制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份详细的演练方案。
方案应包括演练的目标、执行步骤、参与人员、演练流程等内容。
同时,还需考虑到演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3.演练过程演练过程中,需要模拟基站信号干扰事件的发生,并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参与人员应按照事先制定的演练方案进行组织、协调和处理,以确保演练的顺利进行。
演练中可采用模拟设备或者现实场景,进行实地演练。
4.演练总结与改进演练结束后,要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
总结演练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根据总结评估的结果,要及时对应急处理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其可行性和针对性。
五、演练要点1.紧急处理能力培养通过演练活动,提高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参与人员应熟悉各种信号干扰事件的处理流程和技术手段,能够快速准确地做出应对措施。
《CDMA基站与GSM基站干扰分析与解决方案》篇一一、引言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CDMA(码分多址)基站与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已成为现代通信网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然而,这两种不同的技术标准在共享无线资源时,可能会出现相互干扰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CDMA基站与GSM基站干扰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CDMA基站与GSM基站干扰分析1. 同频干扰:CDMA基站与GSM基站可能工作在相同的频段上,导致同频干扰。
这种干扰会导致通信质量下降,影响用户的通信体验。
2. 邻道干扰:由于CDMA和GSM的信道划分方式不同,可能存在邻道干扰。
当相邻信道之间的功率过大时,会导致信道间的相互干扰。
3. 互调干扰:由于无线通信系统的非线性特性,不同信号之间可能产生互调产物,导致干扰。
这种干扰对通信系统的性能影响较大。
三、CDMA基站与GSM基站干扰的解决方案1. 频率规划与优化:通过合理的频率规划,将CDMA基站与GSM基站的频段进行分离,以减少同频干扰。
同时,对现有频段进行优化,提高频谱利用率。
2. 功率控制:通过调整基站的发射功率,降低邻道干扰。
在保证覆盖范围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基站的发射功率,以减少对其他信道的干扰。
3. 智能天线技术:采用智能天线技术,通过波束赋形、零点控制等方法,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同时,智能天线技术还可以提高系统的频谱利用率和容量。
4. 干扰协调与避免技术:通过引入干扰协调与避免技术,实时监测CDMA基站与GSM基站的干扰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例如,当检测到同频干扰时,可以调整基站的发射频率或功率,以避免干扰。
5. 增强设备性能:提高CDMA基站与GSM基站的设备性能,包括抗干扰能力、灵敏度等,以降低设备间的相互干扰。
6. 合理布局基站:在基站布局时,应考虑地形、建筑物等因素对信号传播的影响。
合理布局基站位置和高度,以减少信号的遮挡和反射造成的干扰。
四、实施措施及建议1.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对CDMA基站与GSM基站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基站抗干扰解决方案2011.07目 录1 2 3 4基站抗干扰射频解决方案 相关场景应用 工程测试应用 案例介绍基站射频抗干扰价值亮点一站式基站抗 干扰解决服务合理利用站点资 源,降低协调难 度提高频点利用率、 提高频点利用率、 基站资源投入低、 投入低、见效 快,迅速提升网 络质量基站干扰分析2G,PHS,3G和WLAN共用一 2G,PHS,3G和WLAN共用一 个分布系统, 个分布系统,相互之间会 产生干扰。
产生干扰。
各系统的有源 设备在发射有用信号的同 时,在其他的工作频带外 还会产生杂散、谐波、 还会产生杂散、谐波、互 调等无用信号, 调等无用信号,这些信号 落到其他系统的工作频带 内,就会对其他系统形成 干扰。
干扰。
阻塞干扰、杂散干扰、 阻塞干扰、杂散干扰、互调 干扰、 干扰、相邻小区频点规划 干扰、室分系统干扰。
干扰、室分系统干扰。
基站干扰分析CDMA800 825-835/870-880 MHzPHS 1900-1920 MHzCDMA2000 1920-1935/2110-2125 MHzGSM900 885-909/930-954 MHzDCS1800 1710-1725/1805-1820 MHZTD-SCDMA(A+B+C) ( ) 1880-1920/2010-2025/ 2300-2400 MHzGSM900 909-915/954-960 MHzDCS1800 1745-1755/1840-1850 MHZWCDMA 1940-1955/2130-2145 MHzCDMA800、GSM900共站干扰 、 共站干扰场景一: 场景一:电信CDMA800、移动/联通GSM900共站 电信CDMA800、移动/联通GSM900共站 CDMA800 GSM9002G系统共站/ 临站 存在干扰问题: 存在干扰问题:1、电信CDMA800噪声信号“拖尾 ,引起 电信CDMA800噪声信号 拖尾 CDMA800噪声信号 拖尾”, GSM900出现杂散干扰 出现杂散干扰; GSM900出现杂散干扰; 2、电信CDMA800主信号落入GSM900基站 电信CDMA800主信号落入GSM900基站 CDMA800主信号落入GSM900 接收机,引起低噪放起控, 接收机,引起低噪放起控,形成阻 塞干扰。
5G基站与广电卫星接收干扰应对措施摘要:随着许多城市5G基站的大规模建设,5G通信基站信号对广电卫星接收的干扰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对5G信号干扰卫星电视C频段分析,并提出在卫星电视接收器上加装抗5G干扰的带通滤波器、更换抗5G信号干扰的高频头以及安装屏蔽阻断反射网等消除信号干扰,确保了广电卫星能够正常提供服务。
关键词:基站;5G;广电卫星;干扰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的5G通信基站正在大规模建设,电信、移动和联通三大运营商在各大城市的5G基站布设同样也带来了干扰卫星电视信号问题。
目前,5G通信基站干扰最为显著的是卫星地球站C波段信号,也是急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1-2]。
截至2019年7月,我国已经建成的5G基站已超过3.8万个,截至2020年,全国将要建成的5G通信基站将达到13万个。
由于5G信号频率与部分地球站C波段频率重叠,卫星地球站C波段的下行信号较易受到同频信号干扰。
5G通信基站对C波段卫星讯号的干扰是非常严峻的一个课题,需要对其充分认识,并摸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15G信号干扰卫星电视C频段分析5G当前支持多种站型,包括DBS3900、DBS5900等多种,基站硬件主要由机柜、BBU和射频模块组成(见图1)。
卫星接收设备的结构特征以及设备的工作状态(卫星地球站C波段频率为3400~4200MHz),而5G通信基站的信号频率位于3400~3600MHz。
按照相关报告的研究成果,如果干扰卫星接收站的信号总功率大于-60dBm的情况下,低噪声变频放大器的饱和干扰会十分显著。
通过采集现场试验数据和实验室进行的相关分析测试情况,5G通信基站信号干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L频段的5G信号在发生变频后传递至接收机功率太高[3],如果5G基站的干扰信号达到LNB功率为-60dBm的水平时,L频段向外输出的功率为0dBm,而广播电视卫星接收机仅可以适应-65~-30dBm的电平范围,如果本级的电平输入功率过高可能会导致下一级的卫星接收机出现饱和干扰及阻塞干扰(见图2)[4]。
无线基站网络优化及干扰处理随着现代社会通讯技术不断进步,通讯也成为现代的标志,同时,现代生活对无线网络的干扰日益增多,对干扰的处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对于移动网络来说,性能的最大体现是其接通率,我们需要对网络进行优化处理,提高其接通率,以此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本文作者就无线基站网络优化的问题进行探讨。
标签:无线基站;干扰;网络优化0 前言无线基站即公用移动通信基站,从组成上来说,组成蜂窝小区的最小单位就是基站,在它的协助下用户之间进行通讯、流量上下行、定位等功能。
对无线基站网络优化及干扰处理这个课题的研究,可以大大提高电信网络无线的接通率,满足大众更高层次需求,促进电信网络行业的继续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1 关键技术的介绍1.1 关于资源管理和分配的相关情况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各类资源总量是一定的,所以,在用户共享资源的时候,为了达到系统性能的最优化,需要统筹调配资源来完成。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不断落实和生态理念的提出,对环境和谐相处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不能通过无限重复建设来解决资源矛盾。
所以,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优化手段来实现国家的节能减排号召,促进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1.2 控制干扰信号提高传输能力电信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多天线和多用户,而相互间的干扰严重制约了传输能力的提高和系统功能的优化提升。
这就需要我们控制干扰信号,提高系统的传输能力。
在进行干扰处理的时候,可以在系统的发送端和接收端进行相关操作。
比如说,在处理发送端的时候,可以将波束成型和预编码进行优化处理,在处理接收端处理时应该优先考虑均衡技术和多用户检测技术。
一般对干扰的处理分为两种情况:在干扰相对较弱的情况下,对干扰进行忽略,然后将这种干扰当作加性噪声进行处理。
这个时候需要用户之间使用正确的资源来避免彼此之间的互相干扰。
在干扰相对较强的情况下,一般运用干扰消除的方法,也就是把干扰从接收的信号里消除掉。
2 实践中的应用2.1 绿色网优网优中因静态的频谱效率最大化问题难以解决,随着无线网络的发展和生态理念的提出,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加入环保的理念,也就是通过优化管理来提高通信效率。
移动通信的基本技术之抗干扰措施移动通信的基本技术之抗干扰措施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除了大量的环境噪声和干扰以外,还有大量的电台产生的干扰,如邻道干扰、公道干扰和互调干扰,更重要的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流标准(WCDMA、CDMA2000等)都采用了码分多址方式,CDMA码分多址系统是一个干扰受限制系统,在信息的传输中,存在着多址干扰,多径干扰和远近效应。
那么为了保证网络的畅通运行,我们也采用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的相关抗干扰技术进行处理。
这些技术包括:空分多址(SDMA)智能天线技术,用于抗多径干扰的RAKE接收技术,抗多址干扰的联合检测技术,并对这些技术在特定系统中的性能进行了仿真。
首先介绍一下智能天线技术,智能天线利用多个天线阵元的组合进行信号处理,自动调整发射和接收方向图,以针对不同的信号环境达到最优性能。
智能天线是一种空分多址技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空域滤波和波达方向(DOA)估计。
空域滤波(也称波束赋形)的主要思想是利用信号、干扰和噪声在空间的分布,运用线性滤波技术尽可能地抑制干扰和噪声,以获得尽可能好的信号估计。
智能天线通过自适应算法控制加权,自动调整天线的方向图,使它在干扰方向形成零陷,将干扰信号抵消,而在有用信号方向形成主波束,达到抑制干扰的目的。
加权系数的自动调整就是波束的形成过程。
智能天线波束成型大大降低了多用户干扰,同时也减少了小区间干扰。
比起只能智能天线技术抗多径干扰的RAKE接受技术又有哪些技术有点呢?智能天线抑制干扰的能力在多数情况下受天线阵元个数的限制,且当感兴趣信号存在多个非相关多径时,阵列只保留其中的一路信号,而把零陷对准其它信号,这样,阵列能够减小由非相关多径带来的干扰,但未能发挥路径分集的优势,因而是次最优的。
为此,联合时域和空域处理的接收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
当信道存在多径时延扩展,且时延大于一个码片周期时,这些多径信号既是多径干扰,又是一些有价值的分集源,由此产生了2D-RAKE 接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