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检查技术_四肢
- 格式:ppt
- 大小:1.51 MB
- 文档页数:44
实验二四肢骨【实验目的】1.掌握上肢骨和下肢骨的数目、名称、位置及主要骨性标志。
2.掌握肩胛骨、锁骨、肱骨、桡骨、尺骨、髋骨、股骨、胫骨、腓骨的形态、位置和主要结构。
3.熟悉手骨和足骨的名称、分部和形态结构。
【实验材料】完整骨骼标本;全套离体上肢骨标本;盒装串连手骨标本;全套离体下肢骨标本;串连足骨标本。
【考前须知】1.观察时,首先要按实验内容的描述,把骨标本放在解剖学位置。
2.上课之前先对照完整骨架观察,熟悉各骨在整体中的位置。
3.保护好标本,不要拿长骨作其他工具使用。
【实验内容】一、上肢骨共64块,包括上肢带骨和自由上肢骨。
1.上肢带骨〔1〕锁骨呈“~〞形弯曲,位于胸廓前上部两侧。
分一体两端,体的上面光滑,下面粗糙,内侧2/3凸向前,呈三棱棒形,外侧1/3凸向后,呈扁平形,锁骨的外、中1/3交界处较细,易骨折;内侧端粗大称胸骨端,与胸骨柄相关节;外侧端扁平称肩峰端,与肩峰相关节。
锁骨对固定上肢、支撑肩胛骨、便于上肢灵活运动起重要作用。
〔2〕肩胛骨为三角形扁骨,贴于胸廓的后外侧上份,介于第2~7肋之间。
分为两面、三缘和三角。
前面为一大而浅的窝称肩胛下窝;后面上方有一横位的骨嵴称肩胛冈,冈的外侧端较平宽称肩峰,为肩部最高点,冈的上、下各有一窝,分别称冈上窝和冈下窝。
内侧缘薄而锐利,外侧缘肥厚,上缘短而薄,近外侧有一小切迹称肩胛切迹,有肩胛上神经通过,自切迹外侧向前伸出一曲指状突起称喙突,有肌附着。
上角在内上方,平对第2肋;下角为内、外侧缘会合处,对应第7肋,体表易于摸到;外侧角膨大,有一微凹朝外的关节面称关节盂,与肱骨头相关节,关节盂的上、下分别有盂上结节和盂下结节,有肌附着。
2.自由上肢骨1肱骨是典型长骨,位于上臂,分一体及上、下两端。
上端有朝向内后上方呈半球形的肱骨头,头周围的环状浅沟称解剖颈,头外侧的隆起称大结节,前面的隆起称小结节,两结节向下延伸的骨嵴,分别称大结节嵴和小结节嵴,两嵴间的纵沟称结节间沟。
放射投照技术四肢摄影检查技术一、四肢摄影注意事项1.认真阅读摄影申请单,明确检查目的,正确选择摄影体位。
2.四肢长骨摄影时,应包括上、下两个关节,病变局限在一端时,应至少包括邻近病变一端的关节,以明确其解剖位置。
3.为诊断需要在同一张照片上显示正位和侧位影像时,应使肢体方向一致,照片显示的关节面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4.上、下肢摄影体位摆放时,上、下肢正位基本为前后位(手、腕关节、锁骨为后前位);上肢侧位基本为肢体内侧靠近暗盒(肩胛骨为外侧靠暗盒),下肢侧位则均为肢体外侧靠近暗盒,要求冠状面与暗盒垂直。
5.对外伤患者进行摄影时,应尽量采用改变X线中心线方向或移动摄影床床面等方式,以适应摄影体位的要求。
6.婴幼儿骨关节摄影,常规同时摄取双侧影像,以便对比。
成人骨关节摄影需摄对侧肢体影像时,摄影条件应与被检侧相同。
7.较厚部位摄影时,应使用滤线栅装置,并且应考虑阳极效应的影响。
应根据被检部位的大小,选择合适的照射野,暗盒大小应充分包括被检部位的软组织。
焦―片距取75~90cm。
8.摄影时去除衣物、异物、敷料,应注意对被检者的X线防护。
二、X线摄影位置(一)上肢1.手:1)手正位(1)体位:病人坐于摄影床一侧,手掌面及腕部置于暗盒面上,第三掌骨置于中心。
各手指稍分开。
(2)中心线:第三指的掌指关节,垂直入射暗盒中心。
(3)显示部位:拇指的掌指骨斜位,其余四指的掌指骨及关节、腕部诸骨及桡掌关节与尺桡关节均呈正位。
2)手侧位(1)体位:病人坐于摄影床一侧,手及前臂尺侧紧贴暗盒面,手呈侧位。
拇指沿掌面伸直,其余四指并拢。
将第五指的掌指关节放在暗盒中心。
(2)中心线:第二指的掌指关节,垂直射入暗盒中心。
(3)显示部位:第二至第五掌骨、指骨相互重叠的侧位影像,拇指正位影像。
3)手后前斜位(1)体位:病人坐于摄影床一侧,手掌面朝下斜放在暗盒面上、五指自然分开稍弯曲,掌面与暗盒面成450角。
(2)中心线:第3掌指关节,垂直射入暗盒中心。
【影像知识】史上最全四肢X线⽚摄影要点1.1四肢摄影--⼿部正位常规体位:正斜位⼿正位:⽤于观察⼿⾻形态、关节、异物、⾻龄等。
1.2 四肢摄影——⼿部斜位常规体位:正斜位⼿斜位(后前):⽤于观察⼿部轻度外伤和⾻质病变,主要检查第⼀、⼆、三掌指⾻及其关节的侧斜位影像。
1.3四肢摄影——⼿部侧位常规体位:正斜位⼿侧位:⽤于观察⼿部异物位置,⾻折或脱位时的⾻块移位情况。
2.四肢摄影——⼿部其它体位⼿斜位(前后):⽤于观察⼿部轻度外伤和⾻质的病变,主要检查第四、第五掌指⾻的斜位影像。
拇指正侧位:⽤于观察拇指及其关节、软组织的外伤和异物情况。
2.1四肢摄影——腕关节常规拍腕关节正侧位腕关节正位:⽤于观察腕⾻、掌⾻近端、尺桡⾻远端的⾻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情况。
观察⼩⼉发育情况,了解⾻龄,需摄双侧腕关节。
腕关节侧位:⽤于观察腕⾻、尺⾻和桡⾻下端、腕桡关节的外伤情况,尤其是⽤⾻的脱位情况。
2.2四肢摄影——腕⾈⾻尺偏位e'?H?Hp:0.0000pt; margin-bottom:0.0000pt; line-height:18.7500pt;background:rgb(255,255,255); ' >拇指正侧位:⽤于观察拇指及其关节、软组织的外伤和异物情况。
2.1四肢摄影——腕关节⽤于观察⾈⾻的病变和外伤情况。
2.3四肢摄影——肘关节style:n?_l @_F?A:12.0000pt; font-family:'Helvetica Neue'; background:rgb(255,255,255); mso-shading:rgb(255,255,255); ' >腕关节侧位:⽤于观察腕⾻、尺⾻和桡⾻下端、腕桡关节的外伤情况,尤其是⽤⾻的脱位情况。
2.2四肢摄影——腕⾈⾻尺偏位常规体位:正侧位⽤于观察肘关节的⾻质及软组织和脱位情况。
2.4 四肢摄影——肩关节常规体位:肩关节正斜位⽤于观察肩关节和肩锁关节的⾻折和脱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