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换气次数的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2
内镜室上送风下排风新风标准【摘要】内镜室上送风下排风新风标准在内镜室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设计要求包括充分考虑内镜室的空间布局、气流方向和风口设置。
换气系统设计标准需要满足内镜室的通风要求,保障空气质量。
新风净化要求则是确保内镜室中的空气清洁无污染。
通风换气量计算是内镜室设计中的关键环节,需要合理计算通风量,确保室内空气流通畅通。
内镜室上送风下排风新风标准需要综合考虑空气流动、净化和通风量等因素,以确保内镜室工作环境的安全和舒适。
设计者应该关注内镜室的通风系统,合理布局和设计内镜室空间,保证内镜室设计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关键词】内镜室、上送风、下排风、新风、标准、设计要求、换气系统、送回风口、新风净化、通风换气量计算、总结、设计关注点1. 引言1.1 内镜室上送风下排风新风标准内镜室上送风下排风新风标准是指对于内镜室的通风换气系统进行设计和建设时需要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
这些标准旨在确保内镜室内空气质量良好,满足医疗卫生要求,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内镜室上送风下排风新风标准涉及到包括内镜室设计要求、换气系统设计标准、送回风口设置标准、新风净化要求以及通风换气量计算等内容。
遵循这些标准,可以有效地避免内镜室空气污染、交叉感染等问题,提高内镜室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在内镜室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执行,确保内镜室的通风换气系统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满足卫生要求,为医疗工作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2. 正文2.1 内镜室设计要求内镜室设计要求是内镜室上送风下排风新风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内镜室布局:内镜室的布局应合理设计,确保各功能区域之间的通道畅通,避免交叉污染。
内镜室应具有相对独立的操作室、准备室、清洁区等区域。
操作室应设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内镜设备和工作人员,并设置便利的操作台和插座。
2. 内镜室材质:内镜室的材质应具有抗腐蚀、易清洁、无毒害、无味等特点,以确保内镜室环境卫生和操作人员安全。
新风换气次数国家标准新风换气次数是指单位时间内室内空气被新鲜空气替换的次数,是衡量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
根据国家标准,不同场所对新风换气次数有着不同的要求,合理的新风换气次数可以有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保障人们的健康。
本文将对新风换气次数国家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相关知识。
首先,住宅建筑的新风换气次数国家标准是多少呢?根据相关规定,住宅建筑的新风换气次数应该在0.2~0.5次/小时之间。
这是因为住宅建筑相对于其他场所来说,人员密度较小,且活动相对较为轻松,因此对新风换气的要求相对较低。
但是,住宅建筑内部也存在着厨房、卫生间等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的区域,因此保持适当的新风换气次数对于保障居民的健康至关重要。
其次,办公场所的新风换气次数国家标准又是如何规定的呢?根据相关规定,办公场所的新风换气次数应该在1~1.5次/小时之间。
办公场所是人员密集的区域,且办公人员通常需要长时间待在室内,因此对于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相对较高。
适当增加新风换气次数可以有效减少室内有害气体的浓度,改善办公环境,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健康水平。
再次,商业场所的新风换气次数国家标准又有何规定呢?根据相关规定,商业场所的新风换气次数应该在1.5~2次/小时之间。
商业场所通常是人流量较大的区域,且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有害气体排放源,如厨房、卫生间、化妆品柜台等。
因此,商业场所对于新风换气次数的要求较高,以保障顾客和员工的健康。
最后,公共场所的新风换气次数国家标准又是如何规定的呢?根据相关规定,公共场所的新风换气次数应该在2~3次/小时之间。
公共场所是人员密集、活动频繁的区域,如学校、医院、车站等。
为了保障公共场所内部空气的清新和健康,适当增加新风换气次数是非常必要的。
综上所述,不同场所对新风换气次数有着不同的要求,合理的新风换气次数可以有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保障人们的健康。
因此,我们在设计、建造和使用建筑时,应该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对新风换气次数进行规定和执行,以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正压与新风换气次数
正压与新风换气次数在室内空气质量控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正压是指空调房间内的送风量大于回风量,保证房间内的压强为正。
而新风换气次数则是指房间需要进行换气的次数,以保证室内空气流动达到要求。
正压在空调系统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防止外界污染空气通过门缝、窗缝等进入室内,以及防止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散发到其他区域。
新风换气次数则与房间性质、体积、高度、位置等因素密切相关,是一个经验系数。
正压与新风换气次数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
合理的正压设置可以提高新风换气次数,从而更好地保持室内空气质量。
同时,新风换气次数的增加也会对正压产生影响,使得室内空气流动更加有序。
要保持室内空气质量,我们需要通过正压和新风换气次数的合理设置来实现。
在设置正压与新风换气次数时,应考虑房间的用途、人员密度等因素,以满足室内空气质量和舒适度的要求。
总之,正压与新风换气次数在室内空气质量控制中具有重要意义。
设计资料提出,洁净室的换气次数(以百万级为例)为15~20次每小时。
若一个洁净房间为100平,高3米,人员为10人。
那么按照人员新风=40*10=400CMH,按照换气次数则为20*100*3=6000CMH。
这两个数据差别很大,请指点换气次数计算的数据即6000CMH是新风量还是总送风量(新风+回风)。
我的理解如下1、如是全新风系统,则换气次数计算的数据是新风量也即是送风量,毫无疑问。
2、若是新风+回风系统,则新风由人员或者渗透+排风确定,假如以人员新风计算,即新风400CMH,那么总的送风为6000CMH,回风为5600CMH,400的风量为排风和渗透排风之和。
另外,洁净室的负荷以设备散热及电机温升为主导,占总体负荷的80%左右,甚至超过1000w每平方,大家有没有经验数据提供一下,方便学习。
几个洁净室换气次数及新风量的概念问题一、换气次数气流流型和送风量空气洁净度等级气流流型平均风速(m/s)换气次数(m3/hr)1-4单向流0.3-0.5--- 5(100级)单向流0.2-0.5--- 6(1000级)非单向流---50-60 7(10000级)非单向流---15-25 8(100000-1000000级)非单向流---10-15 换气次数适用于层高小于 4.0M的洁净室室内人员少,热源少的,宜采用下限值问题:1.换气次数适用于层高小于 4.0M的洁净室,当房间超过4M时怎么计算风量。
2.1~5级G=3600VF M3/S 其中V——全室单向流(层流)工作区截面的平均风速M/S F——室截面积,M2 F值的疑问,举例,一个房间5M*4M*3M,如果用垂直单向流时,F=20M2,当采用水平单向流时,F=15M2或12M2是不是这样呀。
3.对于非单向流洁净室顶送风口,nv=nφ你们计算风量的时候用换气次数n 还是用修正过的nv?二、新风的问题。
如果人员的新风量小于排风量与漏风量之和,那新风量=排风量+漏风量,如果是这样的话,何来正压。
新风换气次数标准新风换气次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室内空气被外界新鲜空气替换的次数,通常用次/小时来表示。
新风换气次数的标准对于室内空气质量至关重要,因此在建筑设计和室内空气治理中,新风换气次数的设定是至关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新风换气次数的标准及其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
首先,新风换气次数的标准是根据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而确定的。
一般来说,不同场所的室内空气质量要求是不同的,因此对于不同的场所,新风换气次数的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办公场所,由于人员密集,需要保持空气清新,因此新风换气次数的标准会相对较高;而在住宅场所,由于人员密度较小,对空气质量的要求相对较低,因此新风换气次数的标准会相对较低。
其次,新风换气次数的标准还受到建筑结构和设备条件的限制。
在一些老旧建筑或者是无法进行大规模改造的建筑中,由于建筑结构的限制,新风换气次数可能无法达到标准要求。
因此,在确定新风换气次数的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结构和设备条件,以确保新风换气次数的实现。
此外,新风换气次数的标准还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
在寒冷地区,由于需要加热,室内空气的流通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新风换气次数的标准可能会相对较低;而在温暖地区,室内空气的流通相对较好,新风换气次数的标准可能会相对较高。
最后,新风换气次数的标准还需要考虑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
提高新风换气次数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但同时也会增加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
因此,在确定新风换气次数的标准时,需要综合考虑室内空气质量要求、建筑结构和设备条件、气候条件以及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以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综上所述,新风换气次数的标准是根据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建筑结构和设备条件、气候条件以及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等因素综合确定的。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新风换气次数能够达到标准要求,从而保障室内空气质量,保障人们的健康。
新风换气次数
怎么计算-新风换气多少次才合适
所属区域:
xx/xx新闻类别:
基础知识发布时间:2011-2-11 11:02:14人气指数:220新风系统在现代建筑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新风系统不仅可以通风换气还是空调病的克星,新风系统可以有效的改善室内空气,让房间24小时保持新鲜舒适。
那新风系统换气次数是怎么计算的呢,每个人每天要换多少次气,各大建筑新风换气次数又有什么差异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新风换气次数计算实例:
某计算机房面积S=60(m2),净高h=3(米),人员n=10(人)
1.若按每人所需新风量计算,则新风量Q1=n.q=10*70=700(m3/h)。
(取每人所需新风量q=70(m3/h));
2.若按房间新风换气次数计算,取房间新风换气次数p=5(次/h),则新风量
Q2=q.n=5*60*3=900(m3/h)。
由于Q2>Q1,故取Q2作为设备选型的依据。
新风换气次数注意事项
1、确定房间所需新风量时,应根据房间空间大小及室内人员数量综合考虑。
根据上表扒荐数据分别按“每人所需新风量”和“房间新风换气次数”计算出新风量数值,取二者中较大值,作为设备选型依据。
2、对于特殊行业,如医院(手术室、特护病房)、实验室、工业车间,按该行业相关规范条例确定所需新风量。
选择新风系统时,我们要根据建筑特点、人口数量以及个人习惯确定好新风系统的功率,新风换气次数过多容易造成浪费,换气过少则会影响正常的换气效果,因此,新风系统前期设计很重要。
1/ 1。
游泳池新风设计规范篇一:不同场所新风换气标准随着整体居住环境质量下降,呼吸新鲜健康的空气越来越难,我们不得不借助新风系统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根据不同的居住环境,新风的需求量不同,新风换气次数会根据具体环境和生活习惯取值,下面为大家介绍新风换气次数计算方法,以及不同建筑环境下新风量标准。
新风换气次数计算实例:某计算机房面积S=60(m2),净高h=3(米),人员n=10(人)1. 若按每人所需新风量计算,则新风量Q1=n.q=10*70=700(m3/h)。
(取每人所需新风量q=70(m3/h));2.若按房间新风换气次数计算,取房间新风换气次数p=5(次/h),则新风量Q2=q.n=5*60*3=900(m3/h)。
由于Q2>Q1,故取Q2作为设备选型的依据。
空调环境不同类型建筑新风量标准二、不同场合换气频率要求选型时还应遵循以下原则1 住宅、办公建筑其新风不小于30m3/h.人。
综合考虑换气次数和最少新风量两个因素,取两者计算最大值新风量作为选型依据。
2 体育场馆、大会议厅、影院等,可根据上座率结合换气次数确定新风量选型。
3 对于大型商场可以按中央空调系统总送风量的30%确定新风量进行选型。
4 工厂、车间等有毒、有害物散发场所,按稀释浓度所需风量确定新风量,结合换气次数进行选型。
篇二:新风换气标准一、不同类型建筑新风量标准(新风量:m3/h.人)二、不同场合换气频率要求选型时还应遵循以下原则1 住宅、办公建筑其新风不小于30m3/h.人。
综合考虑换气次数和最少新风量两个因素,取两者计算最大值新风量作为选型依据。
2 体育场馆、大会议厅、影院等,可根据上座率结合换气次数确定新风量选型。
3 对于大型商场可以按中央空调系统总送风量的30%确定新风量进行选型。
4 工厂、车间等有毒、有害物散发场所,按稀释浓度所需风量确定新风量,结合换气次数进行选型。
篇三:游泳池设计2005-5-8 11:35:00 中体网1、国际比赛标准规格(1)池长一般为50m,允许误差+0.03m。
新风换气次数标准新风换气次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室内空气被新鲜空气替换的次数。
它是衡量室内空气质量和通风效果的重要指标,对于保障室内空气清新、健康至关重要。
那么,新风换气次数的标准是怎样规定的呢?首先,根据《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不同场所的新风换气次数标准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居住建筑的新风换气次数标准为每小时不低于0.5次,办公建筑的新风换气次数标准为每小时不低于1次,而人员密集场所如学校、商场等的新风换气次数标准则更高,一般在每小时不低于1.5次以上。
这是因为不同场所的人员密度、活动强度、气味产生量等因素不同,需要的新风换气次数也会有所差异。
其次,新风换气次数标准还与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有关。
根据《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室内空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醛、苯等有害气体浓度都有相应的限值。
为了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符合标准,就需要根据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和相关标准,确定合理的新风换气次数标准。
此外,还需要考虑新风换气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情况。
新风换气次数标准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的朝向、采光条件、密封性能、新风系统的设计风量、运行效率等因素。
只有合理设计并且正常运行的新风系统,才能保证达到规定的新风换气次数标准。
另外,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环境要求来确定新风换气次数标准。
在寒冷地区,由于需要加热室内空气,新风换气次数会相应减少,以减少能源消耗。
而在炎热地区,为了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和凉爽,新风换气次数会相应增加。
综上所述,新风换气次数标准是根据建筑类型、室内空气质量、新风系统设计和运行情况、当地气候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定的。
只有合理制定并且严格执行新风换气次数标准,才能保证室内空气质量达标,保障人们的健康和舒适。
因此,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人员都应该重视新风换气次数标准的执行,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新风量计算方法某计算机房面积:S=65(㎡)净高h=3(米),人员n=25(人);每人所需新风量:[取每人所需新风量q=30(m3/h)];总新风量:Q1=n×q=25×30=750(m3/h);房间新风换气次数计算:[取房间新风换气次数盘p =4(次/h)],则新风量Q2=p.s.h=4×65×3=780(m3/h);由于Q2>Q1故取Q2作为设备选项型的依据;注:房间体积计算公式:体积=长×宽×送风口以下的高度应选用的新风热交换器台数或送排风机台数=房间体积×要求换风次数单台全热交换器额定新风量排风量=房间体积×排风换气次数送风量=房间体积×送风换气次数有些地方要保持负压,如厕所,厨房等;保持正压的地方最好计算一下室内压力是好多,以免设计大了开不了门房间最小新风量Lw=nRp+Rb*Abn-室内总人数,即为人员密度与地面面积之积,人;Rp-每人最小新风量指标,m3/(h·人);Rb-每平方米地板所需要最小新风量标准,m3/(h·m2);Ab-地板面积,m2.新风换气次数参考表房间类型不吸烟少量吸烟大量吸烟公寓/别墅商场计算机房体育馆病房公寓/别墅办公室餐厅KTV/酒吧/宾馆会议室房间新风换气次数0.4~0.7 1.6~3.9 1.1~2.7 2.5~6.3 0.5~1.3 0.5~1.0 1.1~2.7 1.3~3.1 1.9~4.7 2.1~7.8 空调环境不同类型建筑新风量标准(新风量:m3/h.人)宾馆类建筑空调室娱乐建筑类空调室办公建筑类空调室民居类建筑空调室房间类型新风量房间类型新风量房间类型新风量房间类型新风量宾馆/客房30~50练功房/健身房60~80一般办公室30一般别墅公寓30接待室30~50壁球/网球40高级办公室30~50高级别墅公寓50餐厅/宴会厅15~30棋牌室/台球室40~50会议/接待室30~50商场15~25咖啡厅20~50游泳池50电话总机房30病房50多功能厅15~游戏机房40~计算机房30教室11~典型安装示意图:。
室内新风换气标准
室内新风换气是指将室外新鲜空气引入室内,排出室内污浊空气的过程。
室内新风换气的标准是为了保证室内空气的质量,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室内新风换气的标准:
1. 空气换气次数:根据不同的场所和用途,一般要求室内空气的换气次数在每小时1-2次之间,如居住区一般要求为每小时
1次,办公区一般要求为每小时2次。
2. 新风质量要求:室内新风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的空气质量标准,其中包括对有害气体、颗粒物、异味等的限制。
3. 新风量:室内新风的流量应根据场所的人员密度、活动强度、室内污染物的排放量等因素进行合理计算,一般以人数或活动范围为基准。
4. 换气设备要求:室内新风换气设备应具备足够的换气量和过滤功能,保证新风的质量,并能有效控制排出室内的污浊空气。
5. 噪音要求:室内新风换气设备在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应符合国家相关的噪声标准,不得超过规定的限制值。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标准是一般的指导要求,具体的室内新风换气标准可能会因不同的行业、地区和用途而有所不同。
建议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调研和咨询,以确保符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实验室通风的目的和要求实验室通风与舒适性空调系统的通风设计要求不同,主要目的是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减少人员暴露在危险空气下的可能。
通风主要解决的是工作环境对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劳动保护问题。
实验室通风要求新风全部来自室外,然后100%排出室外,通风柜的排气不在室内循环.化学实验室换气要求每小时大于15次,物理实验室每小时大于10次,实验室无人时换气可减少为6次。
实验室通风柜设计数量要足够,并且不作为唯一的室内排风装置,仪器室或产生危险物质的仪器上方设局部排风系统实验室的补风一部分来自空调系统直接送入实验室的新风,这部分新风根据实验室排风量的变化而变化;另一部分通过空调系统送入非实验室区域的走道、房间再通过实验室的门缝补给。
实验室的负压通过送、排风风量和送排风口的布置来实现,气流组织从办公、管理用房、内走道、到产生危险物质的实验房间。
通风柜的位置布置在远离空气流动、紊流大的地方,远离行走区域和空气新风区。
新风从远离通风柜的方引入,空气流动路径远离通风柜。
通风柜的类别建设现代化的实验室是个综合的系统工程。
在装备各种仪器设备及其配套设施的同时,既要考虑供电、给水、排水、送风、排风、净化、排污等要求,还要考虑到对人员、物体、周边环境的安全性,噪音、异味、视觉环境的舒适性,仪器设备的可操作性、功能性,以及信息处理的便捷性。
因此,现代化的实验室必须有最佳的设计和高品质的设备去满足在现代化实验室设备中有通风柜、中央实验台、边台、药品柜、器皿柜、气瓶柜等,其中通风柜是生化实验室设备中担负着十分重要的功能,是必不可少的设备.因此,选择通风柜是实验室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通风柜按照排风方式分类:分为上部排风式、下部排风式和上下同时排风式三类。
为保证工作区风速均匀,对于冷过程的通风柜应采用下部排风式,对于热过程的通风柜采用上部排风式,对于发热量不稳定的过程,可在上下均设排风口随柜内发热量的变化调节上下排风量的比例,从而得到均匀的风速。
新风换气次数标准新风换气次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室内空气被新鲜空气替换的次数,是衡量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规定,不同场所的新风换气次数有所不同,合理的新风换气次数标准对于保障室内空气质量,维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住宅建筑。
在住宅建筑中,新风换气次数标准通常为每小时0.5~1次。
这是因为在住宅建筑中,人员密度较小,且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室内活动,因此相对于其他场所来说,住宅建筑的新风换气次数可以适当降低。
但是,由于室内存在烹饪、洗浴等活动,还是需要一定的新风换气来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
二、办公场所。
在办公场所,新风换气次数标准一般为每小时2~3次。
办公场所通常有较多的人员聚集,且办公设备、打印机等设备的使用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因此需要较高的新风换气次数来保证室内空气的质量。
三、商业场所。
在商业场所,新风换气次数标准一般为每小时3~4次。
商业场所通常人员密集,且会有大量的顾客流动,因此需要更高的新风换气次数来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新。
四、医疗场所。
在医疗场所,新风换气次数标准一般为每小时6~8次。
医疗场所对室内空气质量要求非常高,为了防止交叉感染,需要高频率的新风换气来保证室内空气的洁净。
五、教育场所。
在教育场所,新风换气次数标准一般为每小时3~4次。
教育场所通常有较多的学生和教师,为了保证室内空气质量,需要一定的新风换气次数来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新。
六、公共交通工具。
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新风换气次数标准一般为每小时10次以上。
公共交通工具空间相对封闭,人员密集,为了保证乘客的健康,需要较高的新风换气次数来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新。
总之,不同场所的新风换气次数标准是根据该场所的使用情况、人员密度等因素来确定的。
合理的新风换气次数标准能够有效地保障室内空气质量,减少有害气体和颗粒物的积累,对于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应该根据不同场所的特点,合理确定新风换气次数标准,并严格执行,以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维护人体健康。
新风换气次数如何计算新风换气次数的标准不断出现的各种污染事件和呼吸传染疾病,让我们的呼吸出现前所未有的危机,新风系统专门应对室内空气污染,让我们不开窗也能享受到新鲜的洁净空气。
与其他产品设备不同,新风系统是一整套的,它不仅需要有新风机、管道、风口还需要新风换气次数以及新风量大小的设计。
新风机、管道、风口都很容易理解,但是新风换气次数的设计与计算方法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以下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介绍,在介绍新风换气次数之前,让我们先一起来了解一下新风系统。
新风系统定义
新风系统是新型室内通风排气设备,它能够满足不同的住宅一年365天全天候的新风换气需求。
新风系统由主机、风道、排风口、窗进器及其它附件组成。
主机运转时,污浊空气通过排风口、排风道至室外,室外新鲜空气从窗进器引入,在主机形成的压力场作用下,至室内活动区域,满足人员活动所需的新风量,保证人体的身体健康。
新风系统良好效果的实现需要有足量的风量以及新风换气次数。
新风换气次数的核算标准
新风换气次数是新风系统设计、新风系统选型的重要依据之一,但是新风换气次数的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不同的建筑特点、人口数量以及个人习惯,新风换气的次数也会各不相同。
一般来讲,公寓、别墅、婴儿房等小空间场所所需要的新风换气次数少一些,而机房、宾馆、商场、工厂、写字楼、餐馆、银行等大型区域以及KTV、网吧、酒吧等人多的娱乐场所所需要的新风换气次数要多一些,
具体可参考下表:
注:对于特殊行业,如医院(手术室、特护病房)、实验室、工业车间,按该行业相关规范条例确定所需新风量。
新风换气次数决定新风量并决定新风型号的选用,一般情况下,设计师会根据新风换气次数以及房屋面积、层高所计算出来的新风换气量来选择新风的设备型号。
在住宅新风系统中,新风换气次数一般取值在0.5次到0.8次之间,根据用户的居住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具体数据会略有差异,如果有地下室,地下室部分取值≥1.5次,以保证所在各个区域充足的新风量。
综合而言,新风换气次数的选取必须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过多多少都不合理,过多容易造成浪费,换气过少则会影响正常的换气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