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原体肺炎 (2)
- 格式:pptx
- 大小:290.88 KB
- 文档页数:52
2023儿童支原体肺炎特殊人群的用药选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是儿童期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其为肺炎支原体(MP)感染所致的肺部炎症,可累及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肺间质。
那么,儿童支原体肺炎特殊人群如何用药呢?一、抗儿童支原体肺炎抗菌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四环素类药物、氟噬诺酮类药物是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主要药物,对支原体属等非典型病原体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并有抗菌药物后效应(PAE),可用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①大环内酯类药物如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属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还对革兰阳性菌、流感嗜血杆菌、厌氧菌、军团菌属、衣原体等有抗菌活性,是MPP的首选治疗用药。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中指出,阿奇霉素轻症建议剂量为10mg∕(kg∙d),qd,口服或静点,疗程3d,必要时可延长至5d;轻症也建议可第一日剂量Iomg/(kgd),qd,后剂量5mg∕(kg.d),连用4d0重症推荐阿奇霉素静点,剂量为10mg∕(kg-d),qd,连用7d左右,间隔3-4d后开始第2个疗程,总疗程依据病情而定,多为2-3个疗程,由静脉转换为口服给药的时机为病情减轻、临床症状改善、体温正常时。
罗红霉素多建议剂量为为5-1Omg/(kg∙d),瘠呈10-14d。
克拉霉素建议剂量为10-15mg∕(kg-d),疗程一般为Wd左右。
红霉素多建议剂量为30-45mg∕(kgd),疗程10-14d。
特殊人群:血清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高限三倍者建议避免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
对基础心血管病风险较高者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脑血管病、周围血管病者尽量避免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因可致Q-T间期延长、尖端扭转性室速,有潜在致死性心律失常的风险,甚至室颤或猝死。
禁用于Q-T间期延长者。
有Q-T间期延长(先天性或获得性Q-T间期延长)室性心律失常史(包括尖端扭转型室速λ低钾血症(有Q-T间期延长风险)者不得使用克拉霉素。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ppt课件汇报人:日期:•概述•临床表现与诊断•治疗与用药目录•预防与护理•案例分享与讨论概述肺炎支原体(MP)是一种常见的肺炎支原体,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之一。
特点包括:全年均可发病,以秋冬季为多;潜伏期约2-3周;起病缓慢,约1-2周;咳嗽多为阵发性刺激性呛咳,咳少量黏液;发热不一,热型不定;全身症状重,如乏力、头痛、肌痛、鼻咽部症状等。
定义与特点流行病学发病机制流行病学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临床表现与诊断临床表现与诊断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肺部听诊临床表现血常规冷凝集试验MP-IgM检测030201X线检查CT检查治疗与用药休息饮食对症治疗治疗原则抗生素治疗无特效抗病毒药物,可选用利巴韦林等。
抗病毒治疗止咳化痰药物治疗雾化吸入对于咳嗽、咳痰较重的患儿,可给予雾化吸入治疗,以稀释痰液,缓解咳嗽。
吸氧对于呼吸困难或低氧血症的患儿,可给予吸氧治疗。
中药治疗可给予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的中药治疗,如金银花、连翘、黄芩等。
其他治疗措施预防与护理预防措施01020304护理方法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避免辛辣、油腻的食物。
注意事项与预后注意观察咳嗽、咳痰等症状是否加重,及时就医。
多数患儿在2周左右症状逐渐缓解,但可能存在反复发作的情况。
监测体温变化,及时采取降温措施。
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以免加重病情。
预后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是否及时、护理是否得当等因素。
案例分享与讨论案例一: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总结词病情严重,需要及时就医,长期治疗。
详细描述患儿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肺部影像学检查显示大片状阴影,病情较为严重。
需要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行治疗,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案例二:反复发作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总结词详细描述患儿在感染肺炎支原体后,还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如细菌、病毒等。
需要同时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进行治疗,以控制病情。
案例三:合并其他病原体的肺炎支原体肺炎详细描述总结词症状不典型,诊断需谨慎。
小孩肺炎支原体阳性要怎么办才好
相信大家对于小孩肺炎支原体阳性这样的症状肯定是不会
陌生的吧,小孩肺炎支原体阳性是我们常见的一种症状,小孩肺炎支原体阳性的发生容易给小孩子的身体带来了多方面的麻烦,所以我们建议广大的家长朋友们要重视小孩肺炎支原体阳性这
样的症状才行,下文我们介绍一下小孩肺炎支原体阳性要怎么办才好。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可散发或有小的流行,全年均可发病。
多见于5~15岁儿童,婴幼儿患病常表现为毛细支气管炎。
预后好。
1.对症治疗
退热、氧疗、雾化、补液、镇静。
2.抗生素治疗
首选大环内酯类,疗程一般不少于2~3周,停药过早易于复发。
(1)阿奇霉素溶于5%葡萄糖液中静滴。
(2)红霉素溶于5%葡萄糖液中静滴。
3.肺外并发症的治疗
对症支持治疗。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一种常见的症状,那就是小孩肺炎支原体阳性了,我们知道小孩肺炎支原体阳性会给患者带来了多方面的麻烦,所以我们要及时去治疗这种症状,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小孩肺炎支原体阳性要怎么办才好。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特点分析
周亚玲;郑梅;范舒旻
【期刊名称】《今日健康》
【年(卷),期】2006(21)11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特征及诊断治疗.方法:将儿科门诊2005年1~11月怀疑有MP感染的患儿3 865人,年龄从1月~16岁,进行咽部脱落细胞MPDNA检测或血中MP抗体检测.结果:有841人感染MP,MP 感染率是21.7%,其中男21.1%,女22.6%,男女性别比例无显著性差异;临床表现比较多样化,可伴随有多系统损伤;有的反复干咳,有的高烧不退,肺部体征不明显,但早期胸片有异常.结论:MP感染无并发症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2-6周效果好.MP从体内清除要2~12周.
【总页数】2页(P1517-1518)
【作者】周亚玲;郑梅;范舒旻
【作者单位】深圳市儿童医院儿内科;深圳蛇口联合医院儿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5.6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支原体肺炎的四个阶段是什么支原体肺炎的四个阶段1、第一阶段:该阶段为病情潜伏期。
患者早期感染肺炎支原体后,并不会出现明显症状,起初只会表现出上呼吸道感染,出现轻微发热和咳嗽等症状。
2、第二阶段:该阶段为明显症状期。
患者出现轻型支气管肺炎症状,表现出疲乏、周身肌痛,伴有发热症状。
3、第三阶段:该阶段为病情加重期。
患者表现出持续性剧烈干咳,伴有浓痰,可持续2-3周,体弱者出现高热症状,还会出现头痛、咽喉疼或胸部疼痛等症状,严重者伴随气促、呼吸困难,部分儿童伴有皮疹等并发症。
4、第四阶段:该阶段为病情恢复期。
患者采用药物治疗等方法,各种症状得到有效缓解。
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是什么意思检查出肺炎支原体阳性的情况,说明是携带有肺炎支原体,还可能是最近感染过肺炎支原体,但不能说明一定是肺炎。
肺炎支原体只是一个病因,可引起上呼吸道、支气管及肺部感染,需要结合患者的胸片判断有无肺部感染。
支原体肺炎主要为咳嗽、咳痰可伴发热。
胸片示肺部炎症影响,有病灶渗出,结合支原体抗体阳性才能诊断支原体肺炎。
肺炎支原体弱阳性是什么意思肺炎支原体弱阳性通常有两个意思。
首先,有可能是之前患过支原体感染的肺部疾病,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逐渐减轻,在检查时会出现支原体弱阳性的症状。
其次,也有可能是因为肺部初步感染支原体导致的。
这种原因引起的肺部支原体弱阳性,通常不会有身体不适的现象,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导致病情加重,会出现咳嗽咳痰以及发烧的现象。
肺炎支原体检测方法1)血清测抗体方法(胶体金,被动凝集,ELISA);2)PCR检测;3)肺炎支原体培养;4)多媒体镜检。
肺炎支原体治疗方法肺炎支原体(MP)感染有一定自限性,轻症病例可在门诊治疗,以阿奇霉素为首选的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是抗MP感染的一线药物,其他常用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包括红霉素、克拉霉素等。
另外,四环素类、喹诺酮类药物都表现出对MPP的有效性,可以缩短症状持续时间。
当患儿确定存在混合感染的时候,应在基础治疗同时及早给予经验性抗菌治疗。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如何确诊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人民医院儿科 615700小儿肺炎是比较常见的幼儿疾病,肺炎有可能引起支原体感染,得病幼儿会出现发烧、咳嗽、咽痛、头疼等症状,如果家长不加以重视,不仅会损害幼儿的健康,甚至会威胁幼儿的生命。
所以,本文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治进行简单的科普介绍,希望可以为各位家长的育儿工作带来更多的参考。
一、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症状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是比较常见的幼儿疾病,家长应该对这种疾病保持警惕、加强重视。
为了正确分析幼儿的病症问题,及时进行正确的治疗,家长应该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症状有所了解。
一般来说,这种疾病有四类比较明显的症状,下面进行详细的介绍:第一种,幼儿支原体感染之后,会出现发烧的情况,可能是高烧、中烧,也可能是低烧,热程大约有7-21天。
在发烧的同时,幼儿还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咳嗽,症状和百日咳很像,所以家长要注意区分。
咳嗽的时候通常会带有粘稠的痰液。
婴幼儿的抵抗力较差,所以发病速度很快,患病的时间也比较长,病情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呼吸困难、喘憋等情况,会对幼儿的生命产生威胁。
所以,家长一定要警惕和重视,出现上面这些症状后,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中诊断治疗。
第二种,一些幼儿身体中的多个系统会产生发病表现。
心肌炎会引发胸闷、气促、发热、心慌等症状,幼儿会经常叹气,呼吸会有气短的表现。
肝胃炎则会有呕吐、饮食不振等症状。
脑膜炎会影响幼儿的神志,会引发呕吐、抽搐等症状,一些幼儿也会出现皮疹症状。
这些问题出现后,说明幼儿的病情比较严重,家长一定要带宝宝快速就诊。
第三种,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轻重程度不同,那么外在表现也会有所不同。
如果幼儿的感染程度不深,则病症以咳嗽为主,因为症状比较轻缓,所以家长容易忽略,没有及时进行治疗,进而可能引发过敏性咳嗽。
所以,如果幼儿的咳嗽时间超过2周,一定要及时带幼儿到医院拍片检查,诊断幼儿是否有肺炎问题。
第四种,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肺炎只是一种主要的表现形式,占整个疾病的20%。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症状诊断和治疗小儿肺炎是指小儿期间肺部受到感染,并引发了一系列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症。
在小儿肺炎的病原体中,肺炎支原体是一种重要的病菌。
本文将介绍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一、症状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1. 发热:小儿感染肺炎支原体后,往往会出现持续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
2. 咳嗽: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咳嗽一般为阵发性,伴有咳痰,咳嗽声音多为干咳或带有吼样感。
3. 喉咙痛:患儿可能会有喉咙痛的感觉,吞咽时会感到不适。
4. 呼吸困难:感染严重时,小儿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气喘等呼吸困难的症状。
以上症状的出现可能会对患儿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困扰,因此及时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二、诊断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通常需要经过以下步骤:1. 病史采集:医生会详细询问患儿的病史,包括症状的起始时间、发热情况、咳嗽的特点等。
2. 体格检查:医生会仔细观察患儿的体征,检查咽喉、听诊肺部是否有异常。
3. 实验室检查:通过采集患儿的咽拭子、痰液等样本,进行病原学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肺炎支原体感染。
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包括PCR(聚合酶链式反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
这些检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小儿是否感染了肺炎支原体。
三、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抗生素治疗:选择适当的抗生素是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的关键。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等,一般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使用。
2. 对症治疗:根据患儿的具体症状,可以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措施。
比如,对于咳嗽症状较为明显的患儿,可以使用止咳药物缓解症状。
3. 充分休息: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需要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有利于康复。
此外,对于孕妇而言,避免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密切接触,注意个人卫生,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的风险。
四、预防措施为了预防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增强自身免疫力:合理饮食、定期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预防感染。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发消化道系统损害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作者:钱元原季卫刚陈艳艳张娟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24年第09期【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发消化道系统损害的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3月南通大学附属南通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3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消化道系统损害分为消化道系统损害组(n=35)、非消化道系统损害组(n=97)。
收集患儿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发热病程、病程、大环内酯类药物开始使用时间、糖皮质激素开始使用时间、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白细胞(WBC)水平、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对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对有统计学差异因素的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13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发生35例消化道系统损害,发生率26.52%(35/132)。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性别、体重、病程、糖皮质激素开始使用时间、ESR、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年龄、发热病程、大环内酯类药物开始使用时间、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岁、发热病程≥7 d、大环内酯类药物使用时间<3 d、CRP≥10 mg/L是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消化道系统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OR>1且P<0.05)。
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并发消化道系统损害与年龄≤3岁、发热病程≥7 d、大环内酯类药物使用时间<3 d、CRP≥10 mg/L有关。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消化道系统损害影响因素炎症水平大环内酯类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小儿肺炎的常见病因,儿童身体免疫力与抵抗力低下,病菌容易入侵肺部,导致炎症发生[1-2]。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以呼吸急促、咳嗽、发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情持续进展可能引起肺外器官组织损害,如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皮肤系统等,其中消化系统损害发生率可达30%[3-5]。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危害与临床治疗进展肺炎是儿童群体的常见疾病与多发疾病,多由致病菌引起,近年来,我国小儿肺炎的发生率呈现出上升趋势。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危害十分严重,必须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本文就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危害与临床治疗进展进行阐述。
标签: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危害;临床治疗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微生物,它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春季和秋季、冬季发病明显,近年来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报道不断增加,儿童的年龄日益增长,病情逐渐加重给医生的治疗带来困难。
这种病没有明显的症状,早期发病的患儿不易被发现。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危害尤其严重,它会对孩子的神经系统和心脑血管系统造成比较严重的损伤,所以对这种病的预防和治疗显得更为重要。
下面就对这种病的发病情况、危害以及治疗进展的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危害儿童的免疫功能是不完善的,存在多种感染原因。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提高了细菌的耐药性。
儿童的发病表现不明显,仅仅表现为呼吸道感染,肺炎和支气管炎,这就给支原体感染的早期诊断造成很大的影响。
并且,由于支原体反复的感染,皮肤、骨骼、心脏、消化道、神经、肌肉等感染的并发症日益受到重视。
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以头痛、发热、寒战、喉咙痛、肌肉痛为主,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存在显著的差别,重症患儿发病急、高热不退,并伴百日咳、呼吸不畅的表现,肺部X线显示,多数患儿肺部呈现单侧或者双侧实质性病变,并伴随不同程度的胸腔积液。
支原体感染对心脑血管的危害比较常见,对神经系统危害最严重,并且容易導致儿童死亡。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会造成永久的神经系统后遗症,比如:痴呆儿、运动功能障碍、神经病,神经局部损伤和视力低下。
据统计,儿童的哮喘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大部分小儿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关。
肺炎支原体感染会损伤呼吸道的上皮细胞,使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炎性介质得到释放,诱导神经调节机制紊乱引发哮喘。
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表现、病理、治疗方法、护理评估、护理措施、护理干预措施及要点总结小儿支原体肺炎又称作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主要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多发生于婴幼儿及学龄儿童,占小儿肺炎的10%-20%,治疗至少1-3周。
少部分患者因合并基础性疾病,可能治疗周期较长,留有后遗症。
支原体肺炎定义和特点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肺部感染性疾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中。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微小的细菌,属于支原体科。
支原体肺炎的特点包括:1.发病年龄:支原体肺炎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尤其是5 岁以下的儿童更为常见。
2.临床表现: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与普通肺炎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咳痰、胸闷、气促等。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头痛、肌肉酸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3.实验室检查:支原体肺炎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痰培养、血清学检查等。
其中,血清学检查是诊断支原体肺炎的重要方法之一。
4.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感染治疗和对症治疗。
抗感染治疗可以选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
对症治疗主要是针对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进行治疗。
支原体肺炎病因及临床诊断(一)支原体肺炎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其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如下:1.病因: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微小的细菌,属于支原体科。
肺炎支原体可以通过飞沫传播,感染人体后,会在肺部繁殖,引起肺部炎症反应。
2.病理生理机制:肺炎支原体感染后,会在肺部引起炎症反应,导致肺部组织充血、水肿、渗出等。
同时,肺炎支原体还可以释放毒素,引起肺部组织损伤和坏死。
炎症反应和毒素的作用会导致患儿出现发热、咳嗽、咳痰、胸闷、气促等症状。
(二)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临床表现:支原体肺炎起病缓慢,潜伏期2~3 周,病初有全身不适、乏力、头痛等症状。
发热高低不一,可高达39℃以上。
咳嗽为本病突出的症状,一般于病后2~3 天开始,初为干咳,后转为顽固性剧咳,常有黏稠痰液,偶带血丝。
支气管肺炎支原体怎么传染的支气管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一旦感染,若不及时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健康状况。
以下将从传染途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三个方面来探究支气管肺炎支原体。
一、传染途径支气管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接触传播进行感染。
其传播途径有以下几种:1.空气传播:患者呼出感染源极小的飞沫,健康人在呼吸时吸入感染源,从而感染病原体。
2.直接接触:患者的口鼻分泌物,如唾液、鼻涕等与健康人直接接触。
3.间接接触:患者接触了感染源后,通过污染物、生活用品和空气等间接传染给健康人。
由于支气管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因此在家庭、医院等密闭场所需要注意通风并加强空气消毒。
此外,应勤洗手、避免接触呼吸器官分泌物及污染物等,减少病人的密闭接触,可有效降低感染率。
二、治疗方法治疗支气管肺炎支原体主要是靠药物治疗,常见的治疗药物有:1.红霉素:对支气管肺炎支原体菌株敏感,是目前治疗支气管肺炎最常用的药品之一。
但该药物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恶心、腹泻等。
2.阿奇霉素:也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药物,能够有效清除支气管肺炎支原体及其他细菌感染。
但长期口服可能导致胃肠道不良反应。
3.喷托维林:支气管肺炎支原体感染常常引起气管痉挛及哮喘等症状,喷托维林是一种常用的抗哮喘药物,可以缓解症状。
除药物治疗外,对于症状表现严重或有并发症者,可适当采用酸奶、人参、浓茶等中药进行调理,增强身体免疫力,帮助恢复。
三、注意事项1. 注意个人卫生:随时保持清洁,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的唾液、鼻涕等分泌物以及呼出的痰液。
2. 加强空气消毒:在家中要经常通风换气,尽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医院、学校等公共场所应常规消毒。
3. 遵医嘱及按时治疗:根据医生的诊断和处方,认真按时服药,不要随意中止药物治疗。
4. 合理膳食:支气管肺炎患者要注意饮食健康平衡,多摄入含维生素C和E的蔬菜水果、摄入易吞咽、营养丰富的食物,保持好心情。
总之,支气管肺炎支原体的感染是可以避免的,只要加强个人卫生、遵循治疗医嘱、注意预防措施,并采取较好的护理措施,就能够有效减少感染率,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30例临床疗效分析目的了解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抽样,选取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实验组予以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应用红霉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76.67%),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显著低于对照组(56.67%),且平均住院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咳嗽好转时间、退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颇佳,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与应用。
标签:阿奇霉素;小儿;支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作为临床上的一种常见呼吸道感染病原,易发于小儿,多表现为发热、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若处理不及时,易危害患儿健康。
在临床上,以往多采用大环内酯类药治疗,为了深入探究阿奇霉素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30例接受阿奇霉素的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系统研究,相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选择我院于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吻合《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1],临床多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热、咳痰等症状,肺部存在哮鸣音,未出现血象异常。
采用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將这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16)岁,平均年龄在(7.24±1.51)岁之间;病程(1-5)年,平均为(1.42±0.42)年。
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1-14)岁,平均年龄在(6.12±1.02)岁之间;病程(1-3)年,平均为(1.21±0.02)年。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感染性肺炎。
本文旨在总结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并介绍专家共识。
一、诊断1. 临床表现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咳嗽、喉咙痛、发热、乏力等。
部分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
在小儿患者中,还常伴有胃肠道症状,如腹泻、呕吐等。
2. 实验室检查(1)血象:白细胞计数通常正常或轻度升高,淋巴细胞计数增高,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略有升高。
(2)血清学检查:可进行 IgM 抗体和 IgG 抗体检测,IgM 抗体呈阳性对于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3)痰液或咽拭子检查:可用于直接检测肺炎支原体的存在,但其敏感性较低,需要与其他病原体鉴别。
3. 影像学检查胸部 X 线片是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
典型表现包括小叶性间质性炎症,可伴有斑片状浸润。
胸部 CT 可在炎症灶早期发现肺泡腔内微小结节。
二、治疗1. 抗生素治疗目前,广谱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中,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
根据患者年龄及病情轻重,用量与疗程有所不同。
对于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可考虑使用其他抗生素,如氟喹诺酮类等。
2. 支持性治疗(1)休息:患者需要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补液:对于有脱水症状或严重体液丧失的患者,应补充适当的液体。
(3)退热:对于高热的患者,可使用解热药物进行退热治疗。
(4)其他症状缓解: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可予以适当的治疗,如止咳药物或抗病毒药物等。
三、专家共识专家共识是医学领域的重要指南,可指导临床实践。
以下是针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专家共识:1. 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表现进行综合诊断,提高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准确性。
2. 抗生素治疗:应根据患者年龄、病情轻重以及肺炎支原体耐药情况进行合理选药和用量,避免滥用抗生素。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陈梅
【期刊名称】《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4(019)003
【摘要】针对当前肺炎支原体肺炎在婴幼儿中发病逐年增多的趋势,分析该病的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从而探讨其最佳治疗方案.
【总页数】2页(P95-96)
【作者】陈梅
【作者单位】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分院,湖北,荆门,44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5.6
【相关文献】
1.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X线和CT的临床表现区别 [J], 张楚和;吕怀志;谢捷颖;刘克
2.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65例 X 射线表现与肺外临床表现分析 [J], 常变玲
3.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X线和CT的临床表现分析 [J], 董春华
4.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X线和CT的临床表现区别 [J], 黄云川;何光宏
5.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X线和CT的临床表现分析 [J], 董春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