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语文病句知识点四:成分赘余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1
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语文病句之成分残缺或赘余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语文病句之成分残缺或赘余成分残缺或赘余主要包括不合事实,前后矛盾、语言错误等。
句子成分不符合省略条件而省掉,或滥用介词使主语残缺,定语太长致使宾语残缺,以致结构不完整。
有时也因为该省略而没有省掉,语意重复多余而赘余。
(1)联合国设立“国际家庭日”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各国政府和民众更加关注家庭问题,提高家庭问题的警觉性,促进家庭的和睦与幸福。
(2)苏通大桥建造的初衷是,拉近苏北、苏南的距离,进一步推动江苏省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被这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文。
(4)几组蝴蝶展框吸引了参观者,大家都以为这是标本,看到展框上方“仿真蝴蝶微型风筝”的标志,使大家恍然大悟。
(5)这篇文章介绍了传统相声所用的押韵、谐音、摹声等方面的详细的语言技巧和表达效果,内容丰富,饶有趣味。
(6)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是“和谐之旅”,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杜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7)运动员的高超技能可以通过日常的刻苦训练获得,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却要通过临场的无数竞技才能练就出来。
(8)对家庭盆栽植物的摆放,专家提出如下建议:五松针、文竹、吊兰之类最好摆在茶几、书桌上比较合适,而橡皮树、丁香、腊梅等最好放在阳台上。
(9)天津市为大部分农民工办理了银行卡,建立工资“月支付,季结算”,维护了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10)不少学生偏食、挑食、导致蛋白质的摄入量偏低,钙、锌、铁等营养素明显不足,营养状况不容令人乐观。
(11)那些在各条战线上以积极进取、不折不挠对待生活和工作的人,才是我们尊敬和学习的对象。
(12)英国一本杂志编的《野性大地》,摄影质量令人惊异,打开扉页那七八幅跨页图片,如同名角亮相,开场便一鸣惊人。
(13)艾滋病有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三大传播途径,我们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制止它的传播,否则不采取紧急行动,将会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
高考语文复习-辨析并修改病句之成分残缺或赘余成分残缺:按现代汉语的句子结构规律,凡是应该有的成分没有,导致句子意思模糊不清,甚至不可理解的,就是句子成分残缺。
其中主语和宾语的残缺高考考查频率较高。
成分赘余:一是重复;二是句子里多了根本不该有的成分,造成意思不通,不好理解。
包括主语赘余、谓语赘余、宾语赘余、附加成分赘余等。
一、成分残缺类型(一)主语残缺(二)谓语残缺(三)宾语残缺(四)修饰语残缺(五)虚词残缺二、成分赘余类型(一)语义重复(二)滥用介词(三)滥用关联词(四)滥用否定词(五)滥用表约数或估量的词语一、成分残缺(一)主语残缺1.句首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
在辨析语病时,“介词当头审主残”,意思就是遇到“在”“对”“从”“通过”“经过”“由于”“根据”等放在句首的介词时,一定要看看是否造成了主语残缺的语病。
如:由于她坚持前行,终于追上了那个曾被赋予众望的自己。
解析:缺主语,将“由于”放至“她”之后。
2.滥用使令动词造成主语残缺。
如:参观了这次科技成果展览,使我们了解到我国已在许多尖端科技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解析:保留“使”,删去“参观了”,用“这次……展览”作主语。
滥用“使”,致句子缺主语。
3.滥用省略,使分句中的主语残缺。
如:一般人常常忽略的生活小事,作者却能够慧眼独具,将之信手拈来,寻找其叙述的价值,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解析:“作者”不能做最后最后一个分句的主语,在“成为”前加“使之”。
4.定语过长,丢掉了中心词,造成主语残缺。
修饰语过长,导致主语中心语丢失,如:为方便农村群众看病就医,特别是为解决偏远地方缺医少药、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市卫生局抽调医术过硬的医生深入农村开展巡回医疗服务活动。
解析:缺宾语。
为解决……的问题。
修改下面病句:经过科学检测分析及形制比较的结果,暗示着中国早期冶金技术的传播可能存在由河西走廓经北方地区进入中原腹地,自西向东延伸的线路。
【答案】主语残缺,去掉“经过”。
病句辨析与修改知识解析:成分残缺或赘余一、成分残缺所谓成分残缺或赘余,是指句子的主、谓、宾等主要成分或应该有的修饰成分、关联词语等遗漏或者出现重复多余的问题,使语意表述不清楚或者啰唆。
常见的成分残缺或赘余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主语残缺(1)滥用介宾短语或连词而缺主语。
如:随着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对信息流通形式形成的巨大刺激,产生了网络互动这个平台,开拓了民意表达的公共空间,增强了政府和人民的良性互动。
【解析】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应删去“随着”,将“形成的”改为“形成了”。
例1:1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随着大会的召开,在全国上下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解析】滥用介词导致主语残缺,可删掉“随着”。
(2)暗中更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
如:一位农民向国家文物部门献出了一枚祖传的大颗粒珍珠,具有极高的观赏、保存价值。
【解析】不能把前一分句的宾语当作后一分句的主语,应在“具有”前加上“这颗珍珠”。
(3)定语过长,丢掉了中心词,造成主语残缺。
如:老陈严肃而诚恳地说:“说实话,那些越是年轻的时候有一腔热血,到岁数大了,就越是不愿承认自己老了。
”【解析】缺少主语,应在“一腔热血”后加“的人”。
例2:全校师生在雷锋精神的鼓舞下,好人好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解析】主语“全校师生”后面无谓语承接,后面换成另外一个话题、另外一个主语了。
2.谓语残缺(1)句首陈述对象缺乏相应的谓语,却另起一个头,造成谓语残缺。
如:一天,刚刚下班的李师傅在回家的路上,突然,一个叫花子模样的中年男子向他伸出一双脏兮兮的手。
【解析】应在“李师傅”的后面加上“走”。
(2)缺少与宾语呼应的谓语中心词。
如:他主动参与社会灾难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解析】句中的动词“参与”并不是支配宾语“责任”的,句中缺少一个与“责任”呼应的谓语中心词。
应在“主动”后加上“承担”。
例3:具有自动化生产、智能识别和系统操控等功能的工业机器人,正成为国内不少装备制造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解决人力成本上涨的利器。
成分赘余的病句及答案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
病句专题之成分赘余有哪些呢?下面是整理的病句专题之成分赘余,欢迎欣赏病句专题之成分赘余1 1、我们学校有许多莘莘学子。
(莘莘含有众多的意思,与许多重复)2、被人贻笑大方。
(贻笑大方意即被大方之家笑话,已经含有被动之意,前面再加上被人就多余了。
)3、忽然恍然大悟。
(恍然就有忽然之意,前缀忽然自然显得多余。
)4、现在当务之急。
(当务已经含有现在的意思,不必前缀现在。
)5、囊括全部金牌。
(囊括即全部包括,后面没有必要再加上全部。
)6、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水果:梨呀、苹果、柿子(漫山遍野与到处重复,最好删掉到处,因漫山遍野更有强调意味)7、只有密切接触社会,联系群众,才能对国家安危和人民忧乐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
(真知灼见与意见语义重复。
)8、这台晚会的节目非常精彩,当看到黄宏演出的小品时,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了起来的意思。
其中已含有笑了起来的意思,病例中在忍俊不禁后又加了个笑了起来,岂非叠床架屋?)9、80年代中期,他独自孓然一身来到深圳闯天下。
(孑然一身,孤单一人,独自已含在其中。
)10、本来我们已经说好了去送他,可因临时有事没能去送行,我对自己的失约一直耿耿于怀,迄今也不能忘记。
(耿耿于怀指心事牵萦回绕,不能释怀,迄今也不能忘记已含在其中。
)11、所以,在台湾问题上不要怕,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地,只要当局敢下决心解放台湾,凡地球上的炎黄子孙都会赞成的。
(小小的与弹丸之地重复,去掉小小的)12、他们一起收拾一番,就各自分道扬镳了。
(去掉各自)13、他有难言之隐的苦衷。
(难言之隐中隐就是苦衷的意思,苦衷与隐重复)14、玩具店里挂满了各种形形色色的玩具,像轮船、飞机、坦克等。
(形形色色指各种各样种类很多,与句子各种重复)15、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的芸芸众生来说,生命也可以闪光。
(芸芸众生原指世间一切生灵,后指平凡普通的人,句中平凡普通与之重复)病句专题之成分赘余2 1.岗下是一条沟,涌着竹柳杨榆、青枫梧桐的绿,深而不可叵测。
高考语文病句知识点归纳病句是指在语言表达中,由于语法、用词、结构等方面的错误,导致句子意义不明确、逻辑混乱或表达不规范的现象。
高考语文中,病句辨析和修改是考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部分。
以下是对高考语文病句知识点的归纳:1. 语法错误:语法错误通常包括主谓不一致、动宾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等。
例如,“他的行为使我感到非常高兴。
”中“行为”和“高兴”搭配不当。
2. 用词不当:用词不当是指词语使用不符合语境或语义错误。
如“他的演讲非常动听,让人耳目一新。
”中“耳目一新”用词不当,应改为“令人耳目一新”。
3. 成分残缺:成分残缺是指句子缺少必要的成分,导致意义不完整。
例如,“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缺少主语,应改为“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4. 成分赘余:成分赘余是指句子中出现不必要的重复或冗余。
如“他突然之间突然站了起来。
”中的“突然之间”和“突然”重复。
5. 逻辑混乱:逻辑混乱是指句子中的逻辑关系不清晰或错误。
例如,“因为下雨,所以我没带伞。
”逻辑上因果关系颠倒,应改为“因为没带伞,所以下雨时我被淋湿了。
”6. 结构混乱:结构混乱是指句子结构不清晰,导致理解困难。
如“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人品好。
”中的“不仅...而且...”结构使用不当,应改为“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人品也好。
”7. 指代不明:指代不明是指句子中的代词指代的对象不明确。
例如,“小明和小华去图书馆,他借了一本书。
”中的“他”指代不明。
8. 语序不当:语序不当是指句子中的词语顺序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如“这本书我借了很久。
”中的“我借了很久”应改为“我借了很久这本书”。
9. 修辞不当:修辞不当是指在句子中使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不恰当。
例如,“他跑得比兔子还快。
”中的比喻不恰当,因为兔子并不以速度著称。
10. 标点符号使用错误:标点符号使用错误会影响句子的理解和表达效果。
如“他问我,你吃饭了吗?”中应使用逗号分隔两个句子。
结束语:掌握病句的辨析和修改技巧,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也是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高三的复习是一个连续而且漫长的过程,尤其是一轮复习阶段,学习的重心应该转移到基础复习上来。
一轮复习是毅力的比拼,只有稳扎稳打,脚踏实地才会练就扎实的功底。
为方便大家复习,小编收集了一些高考备考资料,以下是高考病句修改之成分赘余,一起来看看吧!高考病句修改之成分赘余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典型例题】例1.三年来的旅游兴市竟成为今天发展核电的障碍,这可能是地方政府当初始料未及的。
解析:这个句子有成分赘余的毛病,当初与始料未及中的始语义重复,应删去当初。
例2.人与人之间总会有不同的邂逅和相逢,正是不同的人的生活轨迹不停地相交,才编织成这大千世界纷繁的生活。
解析:邂逅的意思是偶然遇见,与相逢在语义上重复,这是由于堆砌词语而造成的成分赘余,可删掉邂逅和。
【技法点拨】句子结构已经完整了,句意已经明确了,如果再多出些不必要的词语,就会出现成分赘余的毛病。
造成这种语病的原因主要有三种:①堆砌词语;②语义重复;③虚词多余。
从句子成分的角度来看,主要有四种类型:①主语赘余;②谓语赘余;③宾语赘余;④其他成分赘余。
辨析句子时,可从原因入手,用类型衡量,删掉多余的成分。
【小试身手】指出下列句子的语病并修改。
1.青年作家残雪认为鲁迅的作品实现了一种突破,而《故事新编》中的《铸剑》则使这种创作达到了登峰造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2.要求明明白白消费的电信用户,这次不再沉默,对新的资费标准提出质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1.这个句子成分赘余,登峰造极含有达到之意,语意上有重复,故删去达到了。
2.本句中的质疑有提出疑问的意思,与前文中的提出重复,造成句子成分赘余,可改为提出疑问。
高中语文:必须掌握的病句类型——成分赘余成分赘余主要有下列类型:堆砌、重复、可有可无、应删去“的”字。
(1)堆砌
①要考虑我国政治与文化环境的需要,发展我们的出版业。
(“环境”应删去。
)
②现在渔民自己选出了行政组长,负责掌握渔民的生活及生产的管理。
(“掌握”应删去。
)
(2)重复
①一年来,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第二、第三个“工作”应删去。
)
②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
(“虑”就是想,应删去“的想法”。
)
(3)可有可无
①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
(应删去“的距离”。
)
②父亲逝世离现在已整整九年了。
(应删去“离现在”。
)
(4)应删去“的”字
①出人意料的,今年三月,物价的下跌,后来慢慢地稳定了。
(加了“的”,句子转为短语,意思也变了,不是物价稳定,而是“下跌”稳定了。
)
②由于历代动乱和气候潮湿,几乎所有当时的绘画遭受毁灭。
(“历代”和“动乱”中间也中加“的”而没有加,为句子整齐,“气候”和“潮湿”中间也就不必加“的”。
)。
病句之成分残缺或赘余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
病句之成分残缺或赘余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病句之成分残缺或赘余,欢迎阅读病句之成分残缺或赘余1一、成分残缺(一)缺主语主语残缺有以下几种具体情况:1、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
句首滥用的介词常有“在、当、从、对于、为了”等,改这类病句一是将介词及介词连带的方位词删去,二是保留介词短语作状语,后边加上适当的词作主语。
【例】在这部电影中,刻画了一个女知识分子的典型。
【分析】删去“在”“中”。
2、暗中更换主语造成残缺【例】《王老虎抢亲》中江南才子周文宾男扮女装,被王老虎抢回家,把他送到妹妹王秀英房中。
【分析】前句主语是周文宾,后句主语是王老虎,在“把”字前加“王老虎”。
3、主语的定语较长造成残缺【例】复读的第一天,上语文课,一位戴着眼镜,额上略带几丝皱纹,约摸四十岁,精神抖擞,带着微笑走进了教室。
【分析】“四十岁”后加上“的老师”或“的人”。
(二)缺谓语一般句子中都有主语和谓语这两部分,相比之下,谓语显得更为重要,因为谓语是陈述主语的。
如果没有谓语,就弄不清主语是怎么回事了。
“谓语残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不恰当的省略丢掉了谓语,造成残缺。
【例】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分析】应在“建立”前加个谓语“完成”(完成……工作)。
2、误以介词短语作谓语介词短语只能用来修饰、限制或补充说明动词、形容词,即作状语或补语,少数介词短语可以作定语,但介词短语不能作谓语。
如:【例】我们经过一冬的苦干,河道终于疏通了。
【分析】“我们”怎样?“我们苦干了一冬”。
“经过一冬的苦干”是一个介词短语。
(三)缺宾语宾语是动词谓语的连带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或结果,用在动词之后,回答“谁”或者“什么”这类问题。
宾语残缺,动作就没有对象了,行为就没有结果了,意思也就表达不清楚了。
2017高考语文成分赘余病句专题讲解句子成分赘余是一种语病,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2017高考语文成分赘余病句专题讲解,一起来看看吧。
2017高考语文成分赘余病句专题讲解(一)(01)感到自惭形秽(“惭”本身有“感到”之意,删去“感到”)(02)凯旋而归、凯旋归来(“旋”本身有“归”之意,删去“而归”和“归来”)(03)被人贻笑大方(“贻笑大方”本身有被动之意,“大方”本身就是表人的,删去“被人”)(04)出乎意料之外(“出乎”与“之外”重复,删去“之外”)(05)长期以来的夙愿、多年的夙愿(“长期以来的”与“夙”重复,删去“长期以来”和“多年的”)(06)除了……之外(以外)(“除了……”本身表示在什么之外,相当于“……除外”,其与“之外”或“以外”不能同时使用)(07)众多莘莘学子、一位莘莘学子(“莘莘”本身就是众多之意,用“众多”就重复了,用“一位”就相矛盾)(08)显得相形见绌(“见”有显现之意,与“显得”重复了,应去掉“显得”)(09)互相厮打(“厮”已含有互相的意思,删去“互相”)(10)这其中、这其间(“其”即这,删去“这”)(11)见诸于、付诸于(“诸”是文言中的一个兼词,是“之于”的合音,应删去“于”字)(12)否则不这样(“否则”有不这样之意,删去“不这样”)(13)大好良机(“良”即很好,故应删去“大好”)(14)十分万恶(“万恶”就是极端恶毒,删去“十分”)(15)亲眼目睹(“目睹”即亲眼看到,故应删去“亲眼”)(16)共同协商(“协商”即“共商”,是共同商量之意,故应删去“共同”)(17)十分炎热(“炎热”指天气十分热,再用“十分”修饰,纯属蛇足)(18)过度酗酒(“酗”已包含无节制之意,故删去“过度”)(19)一致公认(“公认”指大家一致认为,故删去“一致”)(20)欢迎前来光临指导(“临”本身就是来到,到来之意,故删去“前来”)2017高考语文成分赘余病句专题讲解(二)(21)我的拙作(不明谦敬称造成了语意重复)(22)到此光临(删去“到此”)(23)开始启动(“启动”指仪器仪表等开始工作,故不可再用“开始”修饰)(24)十分优异(“优异”就是不一般,很好,故删去“十分”)(25)十分罕见(“罕”意为十分,删去“十分)(26)无故旷课(“旷课”即无故缺课,再以“无故”限制,实属多余)(27)热切渴望(“渴望”就是迫切地希望之意,删去“热切”)(28)敌我力量悬殊很大(“悬殊”即相差很大,故删去“很大”)(29)国际间(“际”就是彼此之间,故应删去“间”或将“际”改为“家”)(30)多余的废话(“废”就是无用多余的,删去“多余的”)(31)过高的奢望(“奢”即过分的,与“过高的”意思一样,语意重复)(32)葱绿的大葱(“葱绿”就是像葱那样绿,与大葱重复,应将“葱绿”改为“碧绿”)(33)值得可歌可泣(“可”在此词中的意思为值得,故“值得”一词就是多余)(34)不堪忍受雇主的歧视和侮辱(“堪”本身就有忍受,承受之意,去掉“忍受”或将“堪”改为“能”)(35)可堪称(“堪”已有可以,能够之意,删去“可”)(36)致信给某某(“致”已有“给”之意,删去“给”)(37)更加至关重要(“更加”与“至关”重复,保留其中一个即可)(38)使人民生灵涂炭(“生灵涂炭”的意思是使百姓陷入泥沼,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高考语文病句六种类型分项讲解---成分残缺或赘余【篇一:高考语文病句六种类型分项讲解---成分残缺或赘余】句子一般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成分残缺一般主要表现在主、谓、宾和修饰成分的残缺。
句子成分赘余,指句子中出现了表达相同意思,起相同作用的成分或不必要的成分。
一、成分残缺成分残缺主要有以下几种:主语残缺、宾语残缺、谓语残缺、介词缺失、关联词残缺、定语残缺1、主语残缺什么时候可以省略主语?常见的情况如:a有上下文,不会影响理解的。
只要不会引起歧义,主语是可以承接下去的,后面一句可以承前省略主语。
例子:他其实不聪明,但这回没做错。
b无主句指根本没有主语的句子。
这种句子的作用在于描述动作、变化等情况,而不在于叙述“谁”或者“什么”进行这一动作或发生这个变化。
它的主语往往是不确定的,如“上课了!”或者根本无法补充出主语,如“下雨了。
”1)叙述天气等自然现象和提醒出现了某种新情况:这类无主句多为一个动宾短语,句末有表示变化的语气助词“了”。
到站了!要出太阳了!开会了!2)表示祈使或者禁止:祈使句要求、请求或命令、劝告、叮嘱、建议别人做或不做一件事。
这一类无主句也多为动宾短语。
随手关门。
请按顺序入场。
请勿践踏草坪!3)某些格言或谚语: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吃一堑,长一智。
活到老,学到老。
4)表示祝愿的:为两国人民的伟大友谊而干杯!祝你生日快乐!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5)表示解释的“是”字句:是风把门吹开了。
是我没说清楚,不是你没听清楚。
是我的一句话,惹出了麻烦。
在这种无主句中,“是”的前面没有主语,“是”后面紧跟的名词性词语充当“是”的宾语,形成了一个动宾短语,有时“是”的宾语又是后面动词的主语。
6)表示存在的“有”字句:有你的电话。
有电!危险!有水了!(1)滥用虚词(介词)造成主语残缺介宾短语不能作主语,抓重点介词(由于、通过、经过、由、使、为了)。
例1、经过学习,使我提高了文化水平。
成分赘余一、成语引发成分赘余1.他只不过在做自己的事情,顺便帮了一下别人,没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不虞”就是“没有想到”、“没有料到”的意思,与句子中的“没料到”重复。
)2. 疏通河道,让水路畅通,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当务之急”中的“当”就有目前、当前的意思,应去掉“目前”3.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川陕一带剩下的虎种更为弥足珍贵。
“弥足珍贵”为“更加值得珍贵”之意,与前文“更”重复。
4.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感到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自惭形秽”的意思是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
这个成语本身在句中的意思和用法都没有错,但前面加上“感到”,就犯了语意重复的毛病。
)5.夜深人静,王小东独自孑然一身地匆匆穿过小巷,闪进了巷口的一个漆黑的大门。
(“孑然一身”就是“独自”)6.军阀混战连年不止,劳苦大众民不聊生。
(“民不聊生”意思就是人民没办法生活。
)7.各种“选秀”活动,在各级各类电视台正方兴未艾。
(“方”即“正,正在”之意。
)8.《兵车行》是反映唐代战乱造成百姓生灵涂炭的社会现状的诗作。
(“百姓”和“生灵”同义,前后重复。
) 9.突然恍然大悟。
(恍然指突然清醒的样子,故应删去突然。
)10. 刻骨铭心的难忘的教训。
(刻骨铭心已包含难忘之意,应删去难忘。
)11.你说你要来,多少双眼睛望穿秋水等着你来。
(秋水比喻眼睛,与前面重复)12. 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水果:梨呀、苹果、柿子……(辨析:“漫山遍野”与“到处”重复,最好删掉“到处”,因“漫山遍野”更有强调意味。
)提示这样的熟语还有:(浑身)遍体鳞伤、(被人)贻笑大方、忍俊不禁(地笑了)、(人民)生灵涂炭、虚怀若谷(的胸怀)、惴惴不安(的心情)、“广大灾民哀鸿遍野”“百姓生灵涂炭”“连着几天几夜通宵达旦地忙活”“到处都是漫山遍野”“说话音量很大,声如洪钟”“一天天的日臻完善”“暗含着不言而喻的潜台词”“活蹦乱跳的生猛海鲜”“目前的当务之急”“妄自菲薄自己”等。
成分赘余-------删去多余成分赘余是指句子的意思本来已经明确;却又说些多余的话;结果反而重复罗嗦..所谓“赘余”;即多余的;无用的..一个句子结构是完整的;语义也明确;但添加了不必要的词语;自然就是多余的;成了赘余..成分赘余是病句考查的一个重点;对于此类病句;我们修改时只要删去多余部分即可..例如下边的句子有语病;请在原句上改正..在第11届校运会形象系统征集活动中;组委会收到大约300份左右的会徽、吉祥物候选作品..分析:此题中的“大约”、“左右”..把其中一个词去掉即可..具体说来;“赘余”有三种类型:词语堆砌、语义重复和成分多余..下面结合实例;对这种语病进行分析..一、词语堆砌所谓词语堆砌;就是在一个句子的某处;用上一个词语即可;却偏偏用上了两个或多个词语;以致形成了赘余..如:1.现在渔民自己选出了行政组长;负责掌握渔民的生活及生产的管理..“负责”与“掌握”形成词语堆砌;应删去“掌握”2.我们要贴近受众去进行播讲;要像在家里和自己的亲人、朋友交谈一样;切忌不可以有凛然不可侵犯的装出来的声威;我们不是坐在衙门里升堂的老爷..“切忌”即切实避免或防止;它与“不可以”形成词语堆砌;应删去二、语义重复所谓语义重复;就是在一个句子中;相同意思的词语用了两个或多个;或者后一个词语已包含了前一个词语的意思..如:1.他同老农多次反复地进行小麦高产实验..“多次”与“反复”重复;任删一个2.这篇课文读一遍大约需要半个小时左右..“大约”是个表推测或估计的副词;本身有一种不确定的因素;“左右”是个概数;即大概的数目;也有不确定的因素;二者连用即形成词语重复..此例说明;表推测或估计的副词;如“大约”“大概”“可能”“或许”等;不能与概数连用..概数有以下两种:或者用几、多、来、左右、上下等表示;如“几年”“三斤多米”“十来天”“一百步左右”“四十岁上下”;或者拿数字连用表示;如“三五个”“一两天”“七八十人”..3.这是我的舍弟;请多多关照..“舍弟”是谦辞;即对人称自己的弟弟;说“我的舍弟”;即形成赘余;应删去“我的”..与别人谈话、写文章时;称自己的长辈或年长的平辈时称呼前加“家”字;如家严父、家慈母、家兄等;称比自己辈分小或年龄小的家里人时;称呼前加“舍”字;如舍弟、舍侄;有时也加“愚”字;如愚兄、愚妹等..在这些谦称前都不能加“我的”;否则;就会形成赘余..“拙作”“寒舍”也是谦辞;即对人称自己的作品、住室;在它们之前也不能加“我的”..三、成分多余成分多余即某个句子成分是多余的;造成了重复啰嗦;影响了表达的简明..常见的成分多余有主语、谓语、定语等成分及助词“的”的多余..如:1.我们班的同学都好学;上课时我们都能认真听讲..后句中的主语“我们”多余;应去掉2.他正在进行打球;可上劲了..谓语“进行”多余;应去掉3.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宾语“的想法”多余;应去掉巩固训练:下例句子均有成分赘余的毛病;请改正..1.一部分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使许多学生缺乏自制力..2、国产轿车的价格低;适于百姓接受;像都市贝贝市场统一售价才6.08万元;英格尔是6.88万元;新款桑塔纳也不过十几万元左右..3、有的文章主旨比较隐晦;不是用明白晓畅的文字直接揭示出来;而是借用某种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含蓄地描写出来..4、他为家乡主编的致富信息小报;信息量大;可读性强..每月印出来后;不到一小时的时间里;数百份小报就被老乡们索要一空..5、地震发生之后;当地政府及解放军部队全力救助;目前灾区群众已住进了临时帐篷;防止余震再次发生..6、一年来;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7、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8.父亲逝世离现在已整整九年了..9、出人意料的;今年三月;物价的下跌;后来慢慢的稳定了..10、昨天是转会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中国足协又接到25名球员递交的转会申请..11.今年年初美英两国曾集结了令人威慑的军事力量;使海湾地区一度战云密布12、应聘的外国专家的正式工资一般应高于或维持试用期工资而不低于试用期工资13.他六门功课的平均成绩都在九十五以上..14 、你说你要来;多少双眼睛望穿秋水等着你来15.这位嘴巴上长着一大把胡子的老汉;当年可是个叱咤风云的人物..16.五星啤酒厂决定给陈新瑶等二人留厂察看两年的处分;受处分期间每月只发生活费;并免发奖金..17.今日震惊本市的4.25案凶犯已经伏法枪决..18.他曾经遭受挨打挨骂;过着凄苦的生活..19.炎热的酷暑;在浓荫密布的树下乘凉;的确是一件乐事..20.大家去郊游一定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21.我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22.伦敦奥运会上;中国队包揽并囊括了乒乓球项目的所有金牌..23.我们要树立“襄阳是我家;文明靠大家”的观念;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的主人翁姿态参与到投身创建活动中去..24.在李娜的抽屉里;堆满了许多获奖证书..25.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以后我再告诉你..巩固训练答案:1.“溺爱”指过分地宠爱;前面的“过分”与之重复;删除“过分”.2.“十几万元”与“左右”重复;应去掉其一.3.表现手法包括修辞手法.4.“不到一小时的时间”里应去掉“的”.5.“余震”和“再次”重复;应删除其一.6.第二;第三个“工作”应删去.7.应删去“的距离”.8.应删去“离现在”.9.是物价稳定;而不是下跌稳定.应删去“下跌”前面“的”字.10.“最后一天”与“截止日期”重复.11.“威慑”一词;是用武力使对方感到恐惧之意;因而前面再用“令”这类有使令意味的词是不正确的.12.“高于或维持试用期工资”的规定已排除了“低于试用期工资”这一可能;所以原句中“而不低于试用期工资”为赘余;应删去.13.六门功课的平均分只能是一个;因此;句中的“都”字用错;应删去.14 .“秋水”比喻人的眼睛;“眼睛”与“望穿秋水”重复.15.“嘴巴上”赘余.16.“只发生活费”已含有“免发奖金”.17.“伏法”是因犯罪被执行死刑;去掉“枪决”或“伏法”.18.“挨”就有“遭受”的意思;“遭受”赘余;应删除.19.“酷暑”即指特别炎热的夏天;前面的修饰语“炎热的”与之重复;删去“炎热的”..20.“防止”是事先设法阻止;已包含“设法使某种情形不发生”之意;后面再用“不要”造成重复;删去“不要”字即可..“避免······不”与此同理..21.“由衷”意即发自内心地;真诚地;修饰语“在心里”与之重复;删除修饰语..22.“包揽”与“囊括”语义重复;删去“包揽”..23.“参与”和“投身”重复;删去“投身”即可..24.“堆满”已含有“许多”之意;删除“许多”即可..25.“详情”已包含“具体情况”之意;删除“具体”即可..。
2017高考语文病句知识点四:成分赘
余
成分赘余主要有下列类型:堆砌、重复、可有可无、应删去“的”字。
(1)堆砌
①要考虑我国政治与文化环境的需要,发展我们的出版业。
(“环境”应删去。
)
②现在渔民自己选出了行政组长,负责掌握渔民的生活及生产的管理。
(“掌握”应删去。
)
(2) 重复
①一年来,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第二、第三个“工作”应删去。
)
②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
(“虑”就是想,应删去“的想法”。
)
(3)可有可无
①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
(应删去“的距离”。
)
②父亲逝世离现在已整整九年了。
(应删去“离现在”。
)
(4)应删去“的”字
①出人意料的,今年三月,物价的下跌,后来慢慢地稳定了。
(加了“的”,句子转为短语,意思也变了,不是物价稳定,而是“下跌”稳定了。
)
②由于历代动乱和气候潮湿,几乎所有当时的绘画遭受毁灭。
(“历代”和“动乱”中间也中加“的”而没有加,为句子整齐,气“候”和“潮湿”中间也就不必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