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考纲:语文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4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学科考试大纲(大纲版)及样题I.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选录取。
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能力要求高考语文要求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种能力,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析解剖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鉴赏评析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五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Ⅲ.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常见的语言表达技能。
1.识记 A①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②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2.表达应用 D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②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③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④扩展语句,压缩语段⑤选用、仿用、变换句式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⑦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二、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能识记文学常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识记 A①识记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②识记文学体载常识③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三、古代诗文阅读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理解 B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专题08 图文转换1.给下面这幅漫画配上一段对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甲:这些树枝能活吗?乙:管它呢,等领导检查完就全拔掉。
B.甲:为什么要种这么多树?乙:好制造氧气,综合你吐出的“毒气”。
C.甲:种了这么多,达标了吗?乙:越多越好,多了好上报。
D.甲:前人多栽树,乙:后人好乘凉。
【答案】A【解析】题干要求选出“给下面这幅漫画配上一段对话,最恰当的一项”,这是针对漫画设题。
首先要明2.阅读下面的图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7年中国网民春节网络红包问题调查A.收发网络红包,已成为中国绝大多数网民认可的一种春节娱乐方式。
B.如果网民一味沉迷于收发网络红包,那么传统的年味就变淡了。
C.热衷收发网络红包,对身体健康、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会有一定的影响。
D.支付平台在依靠网络红包拓展用户市场的同时,也应该履行其社会责任。
【答案】A【解析】这是2017年中国网民春节网络红包问题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认为长时间低头的占43.6%,认为冲淡了年味的占41.7%,影响家庭成员交流的占30.9%,表示基本没有问题的占26.5%,其他的占3.5%;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网民对待红包的态度。
A项,26.5%,即近三成的网民认为网络红包基本没有问题,所以“绝大多数”不正确。
3.下列诗句中,与下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 )A.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B.白云无事常来往,莫怪山人不送迎。
C.落花不语空辞树,流水无情自入池。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答案】B【解析】画面中主体应是白云和草屋中的人;主题应是云雾锁住了庭院,一个人在窗下安然地看书、4.下面是一幅公益广告图片,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图片以三口井为主体,每口井都配有一个木桶,而打水的绳子从“祖辈的井、父辈的井、子孙的井”顺序大幅增长。
B.图片巧妙地运用对比、比喻手法,随时间的向前推移,绳子越变越长,强调了打水的不易及人们贪婪的生活方式。
2018年高考考试大纲(新课标)——语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一、考核目标与要求2018年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语文科考试内容。
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必考和选考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必考内容必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现代文阅读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1.理解 B(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 C(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古代诗文阅读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2019年重庆市高考语文大纲及说明一、语文(一)考试内容、题量及赋分情况1.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8题,28分2.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1题,6分3.古诗文阅读,5题,25分4.现代文阅读,7题,31分5.写作,1题,60分(二)各类题型分值比例1.单项选择题30分占20%2.古文理解翻译题3.填空题4.简答题5.写作题(3-5三项) 120分占80% (三)古诗文背诵篇目1.古文(9篇)劝学(节选:从“学不可以已”到“用心躁也”)《荀子》过秦论(节选:从“及至始皇”到“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兰亭集序王羲之归去来兮辞陶渊明滕王阁序(节选:从“时维九月”到“声断衡阳之浦”)王勃师说韩愈阿房宫赋杜牧六国论苏洵前赤壁赋苏轼2.诗词曲(28首)氓《诗经》离骚(节选:从“帝高阳之苗裔兮”到“来吾道夫先路也”)屈原孔雀东南飞(并序)(节选:从“鸡鸣外欲曙”到“二情同依依”,从“府吏闻此变”到“千万不复全”)汉乐府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短歌行曹操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陶渊明山居秋暝王维蜀道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将进酒李白蜀相杜甫登高杜甫登岳阳楼杜甫石头城刘禹锡琵琶行(节选:从“寻声暗问弹者谁”到“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李凭箜篌引李贺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杜牧锦瑟李商隐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桂枝香(登临送目)王安石念奴娇(大江东去)苏轼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陆游永遇乐(千古江山)辛弃疾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长亭送别(节选:【正宫】【端正好】)王实甫二、数学(文、理)(一)题型、题量及赋分情况文史类试卷与理工农医类试卷:(二)试卷难度设置试卷中容易题、中等难度题、难题三种试题的分值比例约为3:6:1。
(三)关于试卷结构的说明试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
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写出计算步骤或推证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和应用题,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理过程。
语文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高考语文科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具体要求如下。
A. 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B. 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
C. 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
D. 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 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 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发现、有创见,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创新性思维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不同难易程度的考查。
Ⅱ. 考试范围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试范围与要求。
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分为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
阅读部分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表达部分包括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
考试的各部分内容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一、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Ⅰ.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试目标与要求。
高考语文科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具体要求如下。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说明】试题考查考生默写古代诗文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试题内容分别出自白居易《观刈麦》、桂牧《阿房官赋》和苏轼《赤壁赋》。
其中杜牧《阿房官赋》和苏轼《赤壁赋》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建议的诵读篇目;白居易《观刈麦》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背诵的篇目。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
例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客厅墙上挂着我们全家在桂林的合影,尽管照片有些褪色,但温馨和美的亲情依然历历在目。
B.为了完成在全国的市场布局,我们三年前就行动了,特别是在营销策略的制定上可谓处心积虑。
C.沉迷网络使小明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幸亏父母及时发现,并不断求全责备,他才戒掉了网瘾。
D.他在晚会上出神入化的近景魔术表演,不仅令无数观众惊叹不已,还引发了魔术道具的热销。
【说明】试题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
试题的D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是正确的,“出神人化”形容技艺达到高超绝妙的境界,在这里用来说舞台上令人惊叹不已的精彩魔术表演,是恰当的,考生只要能够理解该成语的意思,应该不会判断错。
其他几项在对加点的成语的使用上都是不正确的。
A项说的是照片虽然已经褪色了,但还可以看到合影中显现的温馨和美,而成语“历历在目”表示一个一个清清楚楚地出现在眼前,比如一张张笑脸、一桩桩往事,可以说历历在目,这里说的是一张合影中体现的和美亲情,不宜使用成语“历历在目”,可以说照片虽然褪色但和薨的亲情仍跃然纸上。
2019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语文I、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高考语文科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水平,表现为六个层级,具体要求如下。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水平层级。
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水平层级。
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的水平层级。
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水平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水平的使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水平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实行探讨,有发现、有创见,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创新性思维方面发展了的水平层级。
对A、B、C、D、E、F六个水平层级均可有不同难易水准的考查。
II、考试范围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试范围与要求。
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分为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
2阅读部分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表达部分包括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
考试的各部分内容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一、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内容及相对应的水平层级如下:(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
2019年语文高考大纲及必背篇目I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二、题型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
三、试卷结构试卷分为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
阅读题约70分,分为两类:现代文阅读约35分,古诗文阅读约35分。
表达题约80分,分为两类:语言文字应用约20分,写作60分。
阅读题分为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9题左右。
古诗文阅读包括: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鉴赏、名句名篇默写,7题左右。
表达题分为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
语言文字应用,5题左右;写作,1题。
全卷共22题左右。
考试范围与要求一、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
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
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1.理解B(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c(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和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
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l.理解B(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C(l)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3.鉴赏评价D(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4.探究F(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完整)2019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2019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2019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的全部内容。
2018年高考考试大纲(新课标)——语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
考试内容一、考核目标与要求2018年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二、考试范围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语文科考试内容。
2019高考考纲:语文学科这四点变化要注意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与去年相比,今年各学科考纲有何变化?学生在后期复习中要注意哪些问题?2月12日,重庆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备课组长潘庆华老师对语文大纲进行了解读。
变化:调整了试题顺序样题更加丰富
与去年相比,2019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有四点变化。
大纲将“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变为了“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
这一变化将“文化素质”具体化,强调了“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是对高考语文试题在命题思想上的规定,决定了命题的方向;“科学文化素质”强调了文化素质的科学性,原因在于文化中亦有糟粕,此变化充分强调了高考要关注先进文化,关注充满正能量的文化。
调换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顺序。
这一变化会让语文试卷的结构布局更加科学,在本质内涵上来看,论述类文本阅读和以新闻为核心的实用类文本阅读都具有时政性的基本特征,而文学类文本阅读
和古诗文阅读在本质内涵上都属于文学作品,这样的顺序调整有助于考生在解题时呈现出思维上的连贯性。
题型示例中去掉了实用类文本阅读《下笔不觉师造化》和以“阅读危机”为核心内容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这一变化目的在于让高考试题在题型组成上更加趋于合理,突出试题的变化性。
此外,题型示例中增添了论述类文本阅读《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2 018年全国卷Ⅰ的关于“通信安全”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17年全国卷Ⅰ的关于“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运营方式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18年全国卷Ⅲ语言文字应用成语病句连贯、2018年全国卷Ⅰ语言文字应用成语病句连贯、2018年全国卷Ⅲ的语言得体,以及2018全国卷Ⅰ和全国卷Ⅱ的作文。
这些变化是近年来高考语文试题变革的成果和结晶,展现出了高考语文试题的创新性,是我们应该关注的热点。
备考建议:梳理社会热点突破模式化答题思维
2019年的高考语文命题调整试题顺序,趋于科学布局。
因此,对于考纲中题目顺序所做出的调整,要充分引起关注,及时调整以往的答题思维和解题顺序。
因为2018年教育部对考纲内容仅仅做了一个微调:在题量和分值说明中加了个“或”字,这个细小的变化并未引起一线师生的注意。
同时,2019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将进一步充分回应社会热点,考查考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这就要求考生梳理一年来的热点事件,如十九大“新时代”、港珠澳大桥、中国精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改革开放40周年、一带一路、人工智能、新高考改革的思考、打好蓝天保卫战,上海首届进博会等都值得去关注。
对于2018年以来的纪念性历史事件要充分关注。
改革开放40周年,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建国七十周年,中美建交四十周年,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三十周年,澳门回归20周年,戊戌变法120周年,这些社会热点要予以思考。
复习中还要注意落实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基本要求,几个关键词要引起关注,如整本书阅读、批判性思维、传统文化、长征精神、革命文化等。
考生一定要养成读书的习惯,努力实现真阅读,用阅读来提升自己的思想。
同时要突破传统的模式化答题思维:对于小说,就是环境、情节、人物、主题;对于作文就是开头、结尾,外加三个分论点;对于诗词鉴赏就是意象、意境、主题。
这种模式化的答题思维要全力突破,力争在读懂精研上下功夫。
总的说来,2019年语文考试大纲在2018年基础上更加体现试题考查的时代性、科学性,为真正考查考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提供了平台。
在201
9年备考中应更加关注基础,重视学生关键能力的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