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专升本管理类考试范围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7
2013年河北省专接本公共课考试数学(三)(管理、农学类)考试大纲1 考试说明一、内容概述与总要求数学考试是为了招收理工类、财经类、管理类及农学类各专业专科接本学生而实施的入学考试.为了体现上述不同类别各专业对专科接本科学生入学应具备的数学知识和能力的不同要求,数学考试分为数学(一)(理工类)考试、数学(二)(财经类)考试和数学(三)(管理、农学类)考试,每一类考试单独编制试卷.参加数学(三)考试的考生应理解或了解《高等数学》中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微分学、一元函数积分学、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积分学、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以及《线性代数》中行列式、矩阵、线性方程组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掌握或学会上述各部分的基本方法;注意各部分知识结构及知识的内在联系;应具有一定的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准确、简捷地计算,正确地推理证明;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较简单的实际问题.数学考试从两个层次上对考生进行测试,较高层次的要求为“理解”和“掌握”,较低层级的要求为“了解”和“会”.这里“理解”和“了解”两词分别是对概念与理论提出的要求.“掌握”和“会”两词分别是对方法与运算能力提出的要求.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和应用题.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过程或推证过程;计算题、应用题均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选择题和填空题分值合计为50分.计算题和应用分值合计50分.数三中《高等数学》与《线性代数》的分值比例约为83:17.2 考试内容和要求一、函数、极限与连续(一)函数1.知识范围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分段函数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有界性和周期性复合函数、反函数、分段函数和隐函数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初等函数简单应用问题函数关系的建立2.考试要求(1)理解函数的概念,会求函数的定义域、表达式及函数值,会建立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2)了解函数的简单性质,会判断函数的有界性、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3)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4)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掌握将一个复合函数分解为基本初等函数或者简单函数的复合的方法.(二)极限1.知识范围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函数的左、右极限极限的四则运算无穷小无穷大无穷小的比较两个重要极限;2.考核要求(1)理解极限的概念(对极限定义中“ε—N”、“ε—δ”、“ε—M”等形式的描述不作要求),理解函数左、右极限的概念以及极限存在与左、右极限之间的关系,了解自变量趋向于无穷大时函数极限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2)了解极限的性质,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3)理解无穷小、无穷大以及无穷小的比较(高阶、低阶、同阶和等阶)的概念,会应用无穷小与无穷大的关系、有界变量与无穷小的乘积、等价无穷小代换求极限.(4)掌握应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三)函数的连续性1.知识范围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的间断点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最大值与最小值定理、零点存在定理)2.考核要求(1)理解函数连续性概念,会判断分段函数在分段点的连续性.(2)会求函数的间断点(3)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4)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理解函数在一点连续和极限存在的关系,会应用函数的连续性求极限.二、一元函数微分学(一)导数与微分1.知识范围导数与微分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的关系平面曲线的切线和法线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导数与微分的四则运算复合函数、隐函数以及参加方程确定的函数的微分法高阶导数的概念某些简单函数的n阶导数微分运算法则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2.考试要求(1)理解导数与微分的概念,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了解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会求分段函数在分段点处的导数.(2)会求平面曲线的切线方程与法线方程.(3)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及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4)会求隐函数和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一阶、二阶导数,会使用对数求导法.(5)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会求某些简单函数的n阶导数.(6)掌握微分运算法则及一阶微分形式不变性,了解可微与可导的关系,会求函数的微分.(二)微分中值定理和导数的应用1.知识范围罗尔(Rolle)中值定理拉格朗日(Lagrange中)值定理洛必达(L `Hospital)法则函数单调性的判定函数极值及其求法函数最大值、最小值的求法及简单应用函数图形的凹凸性与拐点及其求法2.考核要求(1)理解罗尔中值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及其几何意义,会用罗尔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证明某些简单的不等式和证明某些方程根存在性.(2)掌握用洛必达法则求,,,型未定式极限的方法.(3)掌握利用导数判定函数单调性及求函数的单调区间的方法.(4)理解函数极值的概念,掌握求函数极值的方法,掌握函数最大值、最小值的求法及其简单应用.(5)会判断函数的凹凸性,会求函数图形的拐点.三、一元函数积分学(一)不定积分1.知识范围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基本积分公式第一换元法(即凑微分法)第二换元法分部积分法简单有理函数、简单无理函数及三角函数有理式的积分2.考核要求(1)理解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2)理解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3)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4)掌握不定积分的第一换元法、第二换元法(限于三角代换与简单的根式代换)和分部积分法.(5)会求简单有理函数的不定积分(分解定理不做要求),会求简单无理函数及三角函数有理式的积分.(二)定积分1.知识范围定积分的概念及性质变上限定积分及其导数牛顿—莱布尼茨(Newton—Leibniz)公式定积分的换元法和分布积分法定积分的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无穷区间的广义积分的概念与计算2.考核要求(1)理解定积分的概念,理解定积分的基本性质.(2)理解变上限定积分是其上限的函数及其求导定理,掌握牛顿—莱不尼茨公式.(3)掌握定积分的换元法和分布积分法,会证明一些简单的积分恒等式.(4)掌握用定积分求平面图形的面积(5)了解无穷区间的广义积分概念,会计算无穷区间的广义积分.四、多元函数微分学1.知识范围多元函数的概念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的概念偏导数、全微分的概念全微分存在的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二阶偏导数复合函数、隐函数的求导法多元函数的极值、条件极值的概念多元函数极值的必要条件二元函数极值的充分条件极值的求法2.考核要求(1)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了解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和定义域.了解二元函数极限与连续概念(对计算不做要求).(2)理解偏导数的概念,了解全微分的概念和全微分存在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3)掌握二元初等函数的一、二阶偏导数的计算方法,会求全微分.(4)掌握复合函数的一、二阶偏导数的计算方法(含抽象函数).(5)掌握由方程所确定的隐函数的一阶偏导数的求法.(6)会求二元函数的极值.五、无穷级数(一)常数项级数1.知识范围常数项级数收敛、发散的概念收敛级数的和级数收敛的基本性质和必要条件正项级数收敛性的比较判别法、比值判别法交错级数的莱布尼茨(Leibniz)判别法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2.考核要求(1)理解常数项级数收敛、发散以及收敛级数的和的概念.理解级数的必要条件和基本性质.(2)掌握几何级数的敛散性.(3)掌握调和级数与级数的敛散性.(4)掌握正项级数的比值判别法,会用正项级数的比较判别法.(5)会用莱布尼茨判别法判定交错级数收敛.(6)了解级数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的概念,会判定任意项级数的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二)幂级数1.知识范围幂级数的收敛半径、收敛区间和收敛域幂级数在收敛区间内的基本性质函数,,的马克劳林(Maclaurin)展开式2.考核要求(1)了解幂级数的概念.(2)了解幂级数在其收敛区间内的基本性质(逐项求和,逐项求导与逐项积分).(3)掌握幂级数的收敛半径、收敛域的方法(包括端点处的收敛性).(4)会运用,,的马克劳林展开式,将一些简单的初等函数展开为或或的幂级数.六、常微分方程(一)微分方程基本概念1.知识范围常微分方程的概念微分方程的阶、解、通解、初始条件和特解2.考核要求(1)了解微分方程的阶、解、通解、初始条件和特解的概念.(2)会验证常微分方程的解、通解和特解.(3)会建立一些微分方程,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二)一阶微分方程1.知识范围一阶可分离变量微分方程一阶线性微分方程2.考核要求(1)掌握一阶可分离变量微分方程的解法.(2)会用公式法解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线性代数(一)行列式1.知识范围行列式的概念余子式和代数余子式行列式的性质行列式按一行(列)展开定理克莱姆(Cramer)法则及推论2.考核要求(1)了解行列式的定义,理解行列式的性质.(2)理解行列式按一行(列)展开定理.(3)掌握计算行列式的基本方法.(4)会用克莱姆法则及推论解线性方程组.(二)矩阵1.知识范围矩阵的概念矩阵的线性运算矩阵的乘法矩阵的转置单位矩阵对角矩阵三角形矩阵方阵的行列式方阵乘积的行列式逆矩阵的概念矩阵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伴随矩阵矩阵的初等变换矩阵的秩初等变换求矩阵的秩和逆矩阵2.考核要求(1)了解矩阵的概念,了解单位矩阵、对角矩阵和三形角矩阵.(2)掌握矩阵的线性运算、乘法和矩阵的转置.(3)会用伴随矩阵法求二、三阶方阵的逆矩阵.(4)理解矩阵秩的概念,会用初等变换法求矩阵的秩和逆矩阵,会解简单的矩阵方程.(三)线性方程组1.知识范围向量的概念向量组的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向量组的极大无关组向量组的秩与矩阵的秩的关系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的充分必要条件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有解得充分必要条件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和通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通解用行初等变换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2.考核要求(1)理解维向量的概念,理解向量组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的定义,了解向量组的极大无关组和向量组的秩的概念.(2)了解判别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的方法.(3)会求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会求齐次线性方程组和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一般解和通解.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2013年专升本、专科专业各科考试课程一览表(3)专业代号本科专业名称专科相同、相近专业名称专业课01 经济学贸易经济、经济管理、经济学、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企业管理、财政学、税务、资产评估、国际经济与贸易、工业外贸、电子商务、经济管理与贸易、国际商务、农业经济管理、贸易经济(纺织品贸易)、财政、国际贸易与实务、资产评估与管理、经济信息管理经济学02 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贸易经济、工业外贸、国际贸易、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财政学、税务、资产评估、经济管理、经济管理与贸易、贸易经济(纺织品贸易)、财政、资产评估与管理、国际贸易与实务经济学03 财政学财政学、税务、资产评估、国有资产管理、工业外贸、电子商务、财政经济学04 金融学金融学、保险、投资经济管理、证券与期贷投资、证券投资与管理、工业外贸、电子商务、金融与证券、金融与保险、保险实务、投资与理财经济学05 法学经济法、法律、法学、律师事务、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治安学、安全保卫、政治保卫、经济犯罪侦查、治安管理、行政法律事务、司法行政管理、侦察保卫、监所管理、司法警察、涉外经济与法律、法律文秘、刑事侦查、侦查、国内安全保卫、公共安全管理、刑事技术、交通管理、政法律师事务、信息网络安全监察、警卫、刑事侦查技术、司法鉴定技术、警察管理、警察指挥与战术、法律实务、司法文秘、新闻学(法律新闻)、刑事侦查学、消防指挥、安全防范技术、司法助理、政治与法律教育、法学类(检察方向)、经济法律事务法学基础84 社会工作经济法、法律、法学、律师事务、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治安学、安全保卫、政治保卫、经济犯罪侦查、治安管理、行政法律事务、司法行政管理、侦察保卫、监所管理、司法警察、涉外经济与法律、思想政治教育、刑事侦查、侦查、国内安全保卫、公共安全管理、刑事技术、交通管理、法律事务、信息安全、政法律师事务、法律文秘、信息网络安全监察、警察管理、警察指挥与战术、法律实务、司法文秘、社区管理、社区服务与管理、政治与法律教育法学基础06 思想政治教育政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教育、法律事务、政法律师事务、法律文秘、文秘、政治与法律教育教育学、心理学07 教育学小学教育、教育学、心理学、学前教育、幼儿教育、应用教育学、心理学、初等教育心理学09 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学、电化教育与影视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与维护、教育学、心理学、应用心理学、数学教育(计算机方向)、小学教育教育学、心理学08 小学教育小学教育、教育学、心理学、学前教育、幼儿教育、应用心理学、初等教育教育学、心理学85 科学教育物理学、物理教育、物理学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教育、综合理科教育、数学、化学教育、化学、生物学教育,环境治理、生物科学、生物资源开发与保护、地理科学、地理教育、地理学教育、科学教育、综合理科教育学、心理学10 体育教育体育保健康复、体育教育、体育、社会体育、体育保健体育专业综合11 运动训练运动训练、体育、体育保健康复、社会体育、体育保健体育专业综合87 社会体育体育保健康复、体育教育、体育、社会体育、运动训练、体育保健体育专业综合14 汉语言文学秘书、汉语言文学教育、公共关系与文秘、汉语言文学、现代文秘、文秘与办公自动化、综合文科教育、小学教育、商务秘书、涉外文秘、涉外文秘与公共关系、法律文秘、企业文秘、广播电视新闻学、新闻学、播音与主持、初等教育、文秘、新闻学与大众传播、汉语言文学与文化传播、播音与主持艺术、商务文秘、涉外秘书、综合文科大学语文15 英语经贸英语、英语、实用英语翻译、英语教育、应用英语、实用英语、商贸英语、旅游英语、商务英语、外贸英语、小学英语教育、涉外旅游管理(旅游英语方向)、外贸英语(经贸英语)、外语导游、英语导游大学语文、专业英语80 日语、商务日语、旅游日语大学语文68 新闻学新闻学、秘书、汉语言文学教育、公共关系与文秘、汉语言文学、现代文秘、文秘与办公自动化、综合文科教育、小学教育、商务秘书、涉外文秘、广播电视新闻学、播音与主持、涉外文秘与公共关系、新闻与广告、企业文秘、文秘、新闻学与大众传播、汉语言文学与文化传播、播音与主持艺术、商务文秘、涉外秘书、新闻学(法律新闻)、初等教育、综合文科大学语文81 新闻学、秘书、汉语言文学教育、公共关系与文秘、汉语言文学、现代文秘、文秘与办公自动化、综合文科教育、小学教育、商务秘书、涉外文秘、广播电视新闻学、播音与主持、新闻与广告、企业文秘、初等教育、文秘、新闻学与大众传播、汉语言文学与文化传播、播音与主持艺术、商务文秘、综合文科大学语文82 广告学广告学、电视节目制作、影视多媒体、广告艺术设计、广告与装潢、新闻与广告、广告策划与设计、装潢艺术设计、美术专业综合摄影摄像技术、美术装潢设计17 音乐学音乐学、音乐教育、舞蹈学、音乐、舞蹈表演音乐专业综合18 歌剧表演、音乐表演、服装设计与表演、社会音乐、舞蹈、舞蹈学、音乐、播音与主持艺术、舞蹈表演、民族歌剧音乐专业综合19 美术学美术学、美术教育、工艺美术学、装潢艺术设计、美术装潢设计美术专业综合20 艺术设计装潢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表演、环境艺术设计、艺术设计、装饰艺术设计、建筑装饰、包装技术、工艺美术、工艺美术学、广告与装潢设计、电脑美术设计、装潢艺术、广告艺术、摄影、产品造型设计、广告学、广告创意与设计、电视节目制作、影视多媒体、广告艺术设计、建筑装饰技术、室内设计、影视广告、电脑艺术设计、染织艺术设计、摄影与动画设计、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建筑装饰设计、建筑装饰设计与工程、工业设计、广告与装潢、工艺美术设计、三维设计与动画、室内装潢设计及施工管理、广告策划与设计、摄影摄像技术、染织美术设计(染织艺术设计)、电脑艺术设计、摄影与动画设计(摄影)、风景园林(园林艺术设计)、城市规划(环境艺术设计)、美术装潢设计美术专业综合12 歌剧表演、音乐表演、服装设计与表演、社会音乐、舞蹈、舞蹈学、音乐、舞蹈表演、民族歌剧音乐专业综合21 历史学历史学、政史教育、历史学教育、历史教育教育学、心理学22 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教育、综合理科教育、数学、综合理科教育学、心理学69 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教育、综合理科教育、数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与维护、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综合理科教育学、心理学23 物理学物理学、物理教育、物理学教育教育学、心理学24 化学化学教育、化学、应用化学教育学、心理学89 应用化学化学教育、化学、应用化学教育学、心理学25 生物科学生物学教育,环境治理、生物科学、生物资源开发与保护、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环境工程、植物科学与技术、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方向)教育学、心理学26 生物技术发酵工艺、水污染生物处理技术、生物技术、工业分析技术、环境工程、微生物应用、应用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生物资源开发与保护、农牧业生物技术、生物科学高等数学与生物技术、植物科学与技术、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方向)、生物技术应用、微生物应用技术、渔业环境保护、工业分析、生物化学工程、生物技术及应用、生物医学工程27 地理科学地理科学、地理教育、地理学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教育学、心理学13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科学、地理教育、地理学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工程测量技术、测量工程教育学、心理学71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与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子工程、电子应用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工业电子高等数学83 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教育学、心理学、初等教育教育学、心理学44 应用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教育学、心理学、初等教育教育学、心理学91 采矿工程宝石加工及鉴定、地质工程、采矿工程、地质学(地质工程方向)、煤矿开采技术高等数学28 地质工程宝石加工及鉴定、地质工程、采矿工程、地质学(地质工程方向)、矿山测量高等数学29 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染整工程、高分子材料、化工分析与监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装饰材料及工程、应用化学、磨料磨具制造、超硬材料及制品、化学纤维、冶金技术、电线电缆制造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焊接工艺及设备、新型材料应用、复合材料与工程、材料工程与技术高等数学30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模具设计与制造、铁道车辆、机械电子工程、数控技术及应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自动化、热加工、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机械制造及计算机辅助技术、制冷与低温技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数控机床加工技术、电机与电器、建材机械制造与维修、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液压技术应用、热力机车、工程机械、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焊接、测控技术与仪器、热工检测与控制技术、汽车拖拉机制造与维修、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焊接工艺及设备、矿山工程技术、采矿工程、安全工程、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机电技术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食品设备运行与管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矿山机电、矿井通风与安全、生物医学工程、机械设备及自动化、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方向)、机电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具设计)高等数学72 热能与动力热能与动力工程、制冷与低温技术、热工检测与控制技术、高等数学工程热加工、热力机车、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制冷与空调、供热通风与空调、火电厂集控运行、供热通风与空调技术、热工自动化、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3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冷冻冷藏工程、电气技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供用电技术、电气自动化、数控技术应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线电缆制造技术、电力铁道供电、制冷与空调、数控技术及应用、物业机电、电子技术及微机应用、机械电子工程、食品设备运行与管理、工业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自动化、电机电器及其控制、数控技术、机电工程、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高等数学34 自动化自动化、电力机车、数控技术及应用、电气技术、热能动力工程、火电厂集控运行、自动控制技术、电机与电器、供用电技术、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工厂计算机集中控制、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电气自动化、城市轨道交通、热能工程、工业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热工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数控技术、自动控制、热能与动力工程高等数学35 电子信息工程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与信息技术、家用电器制造与维修、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器检测与维修、广播电视技术、电子应用技术、数控技术及应用、电子技术及微机应用、通信技术、光电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汽车电子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网络工程与管理、数控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信息工程、微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应用)高等数学73 通信工程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与信息技术、家用电器制造与维修、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器检测与维修、广播电视技术、通信技术、电子应用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与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网络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工业电子、信息工程、微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应用)高等数学95 网络工程计算机应用与维护、彩色印刷工艺与设备、计算机科学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办公自动化、网络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软件、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与信息处理、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处理、计算机及应用、办公自动化与文秘、计算机与信息管理、农牧业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与管理、网络系统管理、计算机教育、计算机信息管理、信息网络安全监察、软件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安全、软件工程、图形图像制作、计算机技术及应用、信息与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工程与管理、多媒体与网络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应用与维护(计算机网高等数学络技术方向)、信息工程、彩色印刷设备及工艺、信息与计算科学、初等教育(小学计算方向)3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与维护、彩色印刷工艺与设备、计算机科学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办公自动化、网络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软件、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与信息处理、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处理、计算机及应用、办公自动化与文秘、计算机与信息管理、农牧业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与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软件技术、信息网络安全监察、计算机信息管理、信息安全、网络系统管理、图形图像制作、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网络技术、信息与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工程与管理、数学教育(计算机方向)、信息管理与计算机应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应用与维护(计算机网络技术方向)、信息工程、经济信息管理、初等教育(小学计算方向)高等数学96 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与信息技术、家用电器制造与维修、电子技术、电器检测与维修、广播电视技术、电子应用技术、数控技术及应用、电子技术及微机应用、电子信息工程、通信技术、光电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与维护、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数控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微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应用)高等数学65 软件工程计算机应用与维护、彩色印刷工艺与设备、计算机科学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办公自动化、网络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软件、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与信息处理、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处理、计算机及应用、办公自动化与文秘、计算机与信息管理、农牧业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与管理、网络系统管理、计算机教育、计算机信息管理、信息网络安全监察、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信息安全、软件工程、图形图像制作、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工程与管理、数学教育(计算机方向)、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应用与维护(计算机网络技术方向)、信息工程、彩色印刷设备及工艺、初等教育(小学计算方向)高等数学86 建筑学建筑装饰技术、建筑装饰、城镇建设、建筑学、建筑工程、建筑概预算与工程监理、房屋建筑、工业与民用建筑、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工程造价、建筑装饰工程技术、水利水电工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建筑工程技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测量工程、工程测量技术、建筑工程管理、房屋建筑工程、建筑工程概预算高等数学38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城镇建设、建筑设计、城镇园林规划设计、建高等数学筑工程、建筑工程技术39 土木工程工程造价管理、房屋建筑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建筑工程、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建筑工程及造价管理、物业管理、公路与桥梁、测量工程、建筑施工、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工程监理、建筑装饰技术、建筑装饰、城镇建设、建筑学、建筑概预算与工程监理、房屋建筑、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建筑工程管理、土木工程、城镇规划与建设、建筑施工技术、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工程监理、道路与桥梁工程、工程预算与管理、测绘工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建筑工程概预算高等数学40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给排水工程、环境治理工程、室内设计与装修、建筑供暖与空调技术、建筑设备安装、燃气与热能工程、城市燃气工程与技术、建筑设备工程技术、热能与动力工程、火电厂集控运行、供热通风与空调技术、农牧业环境工程、给水排水工程、房屋设备安装、城市燃气与热力工程、建筑工程、建筑工程技术、环境工程高等数学74 给排水工程给排水工程、环境治理工程、建筑供暖与空调技术、建筑设备安装、环境监测与治理、城市燃气工程技术、环境监测、农牧环境工程、供热通风与空调、环境保护与监测、给水排水工程、房屋设备安装、城市燃气与热力工程、建筑工程、建筑工程技术、环境工程高等数学41 水利水电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利工程、水文水资源工程、公路与桥梁、工程监理、建筑工程管理、建筑施工、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建筑工程及造价管理、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建筑工程技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道路桥梁工程技术、道路与桥梁工程、工程预算与管理、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建筑工程概预算高等数学42 测绘工程测量工程、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公路与桥梁、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城镇建设、工程测量技术、水利水电工程、工程监理、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道路桥梁工程技术、道路与桥梁工程、测绘工程、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高等数学75 环境工程环境工程、环境治理工程、环境监测、环境监测与治理、环境治理与工程、农牧业环境工程、测绘工程、环境保护与监测、环境科学与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渔业环境保护、环境保护高等数学16 安全工程安全工程、安全技术、测量工程、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公路与桥梁、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城镇建设、矿井通风与安全、工程测量技术、道路与桥梁工程、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道路桥梁工程技术高等数学43 化学工程与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监测、环境监测与治理、环境治理高等数学工艺与工程、化工工艺及设备、无机非金属材料、磨料磨具制造、超硬材料及制品、工业分析技术、环境工程、精细化工、化工分析与监测、商品检验与工业分析、应用化工、能源化工、化工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商品检验、染整工程、防伪技术、外贸商检、环境保护与监测、应用化工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产品质量分析与检测、应用化学、冶金技术、新型材料应用、分析与检测技术、复合材料与工程、防伪技术(技术监督与商检)、化学纤维、商品检验(商品质量检测技术)、工业分析、生物化学工程。
《管理学》考试大纲一、考试要求1、能准确地了解管理思想发展史中的重要时间、主要学派、重要人物及其主要贡献。
2、能比较准确地理解管理学中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影响因素。
3、能系统地了解管理学中基本理论的主要内容、了解各项管理职能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4、能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管理学中的基本理论和原则,分析、解决管理实际问题,对管理的基本工作能进行综合归纳。
5、熟练运用管理学中的各种分类方法和工具,掌握计划、决策、领导、控制中的常用方法。
二、考试内容一、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1、管理的定义2、管理的职能3、管理者的技能4、管理的属性5、中外早期的管理思想6、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二、道德与社会责任1、道德的定义及四种道德观2、管理者道德行为的影响因素3、提高员工道德修养的途径4、社会责任定义、两种社会责任观,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三、决策与决策方法1、决策与决策理论2、决策过程3、决策的影响因素4、决策方法四、计划与计划工作1、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2、计划的类型与层次体系3、计划的编制过程五、组织1、组织与组织设计2、组织的部门化与层级化3、人力资源计划4、员工的招聘5、员工的培训与绩效评估6、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六、领导1、领导的含义、作用与权力来源2、领导的风格与领导艺术3、领导方式及其理论4、激励理论5、沟通七、控制1、控制的概念2、控制的类型3、控制的过程4、控制的方法八、创新1、创新及其作用2、目标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机构和结构的创新、环境创新(市场创新)3、创新的过程、创新活动的领导与组织4、流程再造三、试卷结构试题主要包括两大类:其中客观题约占40%,这部分包括管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主观题约占60%,这部分包括应用有关理论和方法对实际管理问题进行分析。
考试题型有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
四、参考用书:1、周三多主编《管理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2ISBN 9787040284553; 399页2、周三多,贾良定编《管理学》(第3版)习题与案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8 ISBN:9787040302479; 334页。
《管理学》考试大纲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1.基本内容:第一节人类的管理活动一、人类活动的特点二、管理的必要性三、管理的概念四、管理的属性第二节管理的职能与性质一、管理的职能二、管理的自然属性三、管理的社会属性第三节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一、管理者角色二、管理者的技能第四节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二、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三、本书的特点和结构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明确管理学的基本问题,弄清管理学的理论体系,掌握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理解管理的职能和管理者角色。
3.教学重点难点:管理的职能;管理的属性;管理概念的理解;管理者的角色4.教学难点:管理的双重属性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1.基本内容:第一节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要点第二节西方传统管理思想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一、“行为科学”学派二、“管理科学”学派三、“决策理论”学派四、对现代管理理论的再思考五、新经济时代的管理思想变革第四节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中国现代管理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中国现代管理思想发展的新趋势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形成及内容,掌握西方早期管理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理解科学管理理论的实质,理解“行为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和“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观点和内容,理解我国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并学会把西方先进的管理理论应用到我国企业管理之中。
3.教学重点: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西方传统管理思想和现代管理思想的内容4.教学难点:科学管理理论的实质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1.基本内容:第一节管理原理的特征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研究管理原理的意义第二节系统原理系统的概念系统的特征系统原理要点第三节人本原理职工是企业的主体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管理是为人服务的第四节责任原理明确每个人的职责职位设计和权限委授要合理奖惩要分明、公正而及时第五节效益原理效益的概念效益的评价效益的追求第六节伦理原理伦理的重要性伦理的特征伦理与法律的关系伦理与效益的关系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管理的五大原理3.教学重点:管理的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和伦理原理4.教学难点:系统原理的要点,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职位设计和权限委授要合理第四章管理的基本方法1.基本内容:第一节管理的方法论管理方法的重要性管理哲学关于管理方法的分类第二节管理的法律方法法律方法的内容与实质法律方法的特点与作用法律方法的正确运用第三节管理的行政方法行政方法的内容与实质行政方法的特点与作用行政方法的正确运用第四节管理的经济方法一、经济方法的内容与实质二、经济方法的特点三、经济方法的正确运用第五节管理的教育方法教育方法的实质和任务教育的主要内容教育的方式第六节管理的技术方法技术方法的内容与实质技术方法的特点与作用技术方法的正确运用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管理的五种方法3.教学重点:管理的法律方法,管理的行政方法和经济方法4.教学难点:管理哲学的概念和构成第五章管理伦理1.基本内容:第一节有关伦理的几种观点功利主义的伦理观权利至上的伦理观公平原则的伦理观综合社会契约的伦理观第二节伦理管理的特征和影响伦理的因素伦理管理的特征影响管理伦理的因素第三节改善伦理行为的途径挑选高道德素质的员工建立伦理守则和决策规则在伦理方面领导员工设定工作目标对员工进行伦理教育对绩效进行全面评价进行独立的社会审计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第四节伦理行为的具体体现企业对环境的伦理行为企业对员工的伦理行为企业对顾客的伦理行为企业对竞争对手的伦理行为企业对投资者的伦理行为企业对所在社区的伦理行为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符合伦理的管理的特征以及影响管理伦理的因素,理解符合伦理的具体企业行为,学会应用如何改善企业的伦理行为3.教学重点:伦理管理的特征,改善伦理行为的途径,伦理行为的具体体现4.教学难点:伦理行为的具体体现第六章组织文化1.基本内容:第一节组织文化的概念和基本特征组织文化的概念组织文化的基本特征第二节组织文化的基本要素组织精神组织价值观组织形象第三节组织文化的功能自我内聚功能自我改造功能自我调控功能自我完善功能自我延续功能第四节塑造组织文化的主要途径选择价值标准强化员工认同提炼定格巩固落实丰富发展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组织文化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理解组织文化的功能,使学生结合实际理解塑造组织文化的途径3.教学重点:组织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要素,组织文化的功能4.教学难点:组织文化的功能第七章管理决策1.基本内容:第一节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决策的定义决策的原则决策的依据第二节决策的类型和特点决策的类型决策的特点第三节决策的理论古典决策理论行为决策理论当代决策理论第四节决策的过程与影响决策的过程决策的影响因素第五节决策的方法集体决策方法有关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有关活动方案的决策方法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决策理论的演变过程,掌握决策的类型和特点,理解决策的方法3.教学重点:决策的类型,决策的过程,决策的方法4.教学难点:有关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有关活动方案的决策方法第八章计划与计划工作1.基本内容:第一节计划的概念、性质一、计划的概念二、计划与决策三、计划的性质第二节计划的类型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业务计划、财务计划和人事计划战略性计划和战术性计划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第三节计划编制过程一、确定目标二、认清现在三、研究过去四、预测并有效地确定计划重要前提条件五、拟定和选择可行的行动计划六、制定主要计划七、制定派生计划八、制定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计划工作的性质和计划编制过程有一个了解,掌握不同类型的计划3.教学重点:计划工作的性质;制定计划的程序;计划、预测和决策的关系。
2013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选拔优秀专科毕业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考试管理学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1.关于对管理活动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 管理活动要遵循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B.有效的管理应该做到效率与效果的有效结合C.管理活动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D.管理活动关键是做好“管”,因为管理者不“管”,下属就不“理”2.不属于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内容的是()A. 工作定额B.标准化C. 计件奖励工资制 D.能力与工作相适应3.不属于法约尔所提出的十四条管理原则的是()A.统一指挥B.统一领导C.分工 D.非正式组织4.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提出了五项修炼,下列不属于五项修炼内容的是()A.自我超越B.改善共同愿景C.团队学习 D.系统思考5.管理者把重要的信息传递给工作小组成员是其一项重要职责。
这时管理者扮演的角色。
A. 监督者B.传播者C. 发言人 D.领导者6.俗语说:“要想公道,打个颠倒。
”这种观点反映的是哪种道德观A. 权力至上道德观B.公平公正道德观C. 功利主义道德观 D.推己及人道德观7.不属于组织设计任务的是A. 设计清晰的组织结构B.规划和设计组织各部门的职能与职权C. 招募员工与培训D.确定三种职权并编制职务说明书8.“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反映了下列哪一管理职能A. 计划B.组织C.领导 D.控制9.某一快递公司在市区规划了30条不同的汽车配送路线,但是这些路线会遇到概率不定的堵车现象,此时,快递人员选择最短路线的决策属于A.不确定型决策B.风险型决策C.确定型决策 D.以上都不是10. 某一研发公司有多个项目同期在研,每个项目都需要不同专业职能的人员共同配合才能完成。
在这种情况下,该公司适合采用哪种组织结构模式A.直线职能制B.事业部制C.矩阵制D.动态网络结构11.孔茨和韦里克将计划分为8层。
2013年沈阳建筑大学专升本考试大纲——《工程管理》【指定参考教材】1.《建筑识图与构造》程志胜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土建工程制图》丁宇明,黄水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3.《建筑制图》,朱福熙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4.《建筑制图》,宋安平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5.《画法几何学》《建筑工程制图》马广韬编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6.《房屋建筑学》金虹主编,安艳华副主编,科学出版社7.《房屋建筑学》张一弘等主编,东北大学出版社8.《房屋建筑学》王崇杰主编,中国建筑出版社说明:专业综合考试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建筑识图与构造》,第二部分《房屋建筑学》《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考试大纲(分数占50%)一、点、直线、平面的投影1、了解投影法的概念以及投影的分类。
2、掌握二面、三面正投影的形成及有关术语和规定,能正确运用“三等”特性进行空间几何元素投影。
3、熟练掌握点的二面、三面正投影的规律。
给出点投影,能写出其坐标值;给出点投影的坐标值,能画出点投影。
4、掌握直线的二面、三面正投影的规律,熟练掌握特殊位置直线(投影面的平行线和投影面的垂直线)的投影规律。
5、掌握平面的二面、三面正投影的规律,熟练掌握特殊位置平面(投影面的平行面和投影面的垂直面)的投影规律。
二、体的投影1、掌握平面立体、曲面立体(圆柱体、圆锥体、圆球体等常见回转体)的正投影以及在其表面取点的求解。
2、掌握平面立体、曲面立体被叠加、挖切、相贯常见形式的正投影。
三、轴测投影1、了解轴测图的形成、有关术语和规定以及分类形式。
2、熟练掌握正等测投影图和斜二测投影图的画法。
四、剖面图和截(断)面图1、掌握剖面图的形成和种类。
2、熟练掌握全剖面图、半剖面图、阶梯剖面图、局部剖面图等四种剖面的画法和有关规定。
3、掌握截面图的形成和种类,能正确运用移出截面图和重合截面图两种形式。
《房屋建筑学》课程考试大纲(分数占50%)1.民用建筑设计概论了解本课程的内容、任务和其他课程的关系,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
湖北文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专升本考试《管理学》考试大纲(2013年4月)Ⅰ.考试性质专升本招生考试是由专业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试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本科插班生考试应有较高的信任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和要求一、考试基本要求要求考试理解和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运用管理学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本大纲的考核要求分为“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具体含义是:识记:能解释相关的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的认识和表述。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第一部分总论掌握管理的概念;管理的基本职能;学习型组织;核心资源;核心能力;功利主义、权力至上、公平公正、社会契约、推己及人等道德观的含义;全球化管理的概念;信息化的定义。
领会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者的角色;管理者的技能;现代管理理论主要学派的基本观点;企业的价值观;全球化经营的进入方式;全球化经营的组织模式;有用信息的特征;信息管理工作过程;信息系统的要素。
应用道德观与社会责任观分析问题。
第二部分决策与计划熟悉决策的概念;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风险性决策的概念;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与业务决策的概念;计划的概念;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战略性计划与战术性计划;成本领先、特色优势、目标积聚战略的定义;目标管理的定义。
领会决策的原则;决策的依据;决策理论;决策的基本方法;战略制定的波士顿矩阵法、SWOT分析法;目标管理的过程;目标管理的特点;。
应用实际进行简单定量决策分析;能结合实际编制计划。
第三部分组织识记组织设计的概念;组织结构的概念;职能部门化、产品或服务部门化、地域部门化、顾客部门化、流程部门化的含义;管理幅度的含义;职权的定义;集权、分权的定义;授权的定义;员工招聘的概念;效绩评估的概念;组织变革的含义;组织文化的概念。
⼀、招⽣计划⼆、专业⼤纲 1.财务管理专业(经济与管理学院) (1)专业加试:管理学 (2)咨询电话:************、139****2969(胡⽼师) (3)参考教材:《管理学》(第三版),周三多主编,⾼等教育出版社 (4)考试⼤纲: 管理的职能;管理者的⾓⾊与技能;古典管理理论;⾏为管理理论;⼏种相关的道德观;道德发展阶段;提⾼员⼯道德素质的途径;社会责任的定义;两种社会责任观;有⽤信息的特征;决策的原则;决策的依据;决策的过程;集体决策法;风险型决策⽅法;计划的类型;计划编制过程;战略环境分析;⽬标管理;组织设计的任务;组织设计的原则;组织的部门化;组织的层级化与管理幅度;组织的层级化与集分权;⼈⼒资源计划的任务;员⼯招聘的标准;员⼯招聘的来源与⽅法;绩效评估;组织变⾰的动因;组织变⾰中的压⼒及其管理;组织冲突及其管理;组织⽂化的概念及其特征;组织⽂化的结构;领导与管理;领导权⼒的来源;领导⽅式的基本类型;管理⽅格论;需求层次论;双因素理论;公平理论;激励的强化理论;期望理论;薪酬管理;有效沟通的障碍;控制类型;控制的过程。
2.英语专业(外国语学院) (1)专业加试:综合英语 (2)咨询电话:************、139****7510(姜⽼师) (3)参考教材:《综合教程》,何兆熊主编,上海英语教育出版社 (4)考试题型: 词汇和语法结构、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翻译(英译汉)、写作(或汉译英)。
3.⼩学教育专业(教育科学学院) (1)专业加试:普通⼼理学 (2)咨询电话:************、139****3798(刘⽼师) (3)参考教材:《普通⼼理学》,彭聃龄主编,北京师范⼤学出版社 (4)考试⼤纲: ⼼理学的研究对象;记忆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遗忘的基本规律及现象;根据遗忘规律如何组织复习;想象及其形成⽅式;思维的种类;思维的认知加⼯⽅式;问题解决的基本阶段;影响问题解决的⼼理因素;创造性思维能⼒的培养;情绪和情感的联系与区别;情绪和情感的分类;情绪的功能;情绪情感与认识、意志之间的关系;意志过程与认识过程;⼼理学研究的⼀般⽅法;注意的功能;注意的类型;注意的品质;什么是感觉和知觉;感觉的基本规律;知觉的基本规律情感过程的关系;意志⾏动的过程;执⾏命令的意志过程的特点;意志的品质;个性及其基本特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学⽣学习动机的激发;能⼒、知识和技能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能⼒的差异;影响能⼒发展的条件;主要的⽓质类型理论;巴甫洛夫的⾼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质类型差异;根据学⽣的⽓质差异因材施教;性格与⽓质、能⼒的关系;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性格理论;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大学语文》考试大纲一、考试的基本要求“大学语文”的考试范围和基本内容,限于本“考试大纲”规定的28篇精读课文,但泛读课文可用作阅读理解的例题材料。
具体考试内容包括:1、语言知识:考核文言文课文中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和句式。
现代文不考语言知识;2、文体知识:考核文言文所涉及的古代文体分类及其主要形式特征。
现代文不考文体知识;3、作家作品知识:考核与精读课文相关的古代与现代作家作品基本知识;4、课文阅读分析:考核精读课文的主要观点(主旨、主题、主要感情倾向)思想内容、写作特点、语言修辞等。
要求能从整体上领会掌握课文,能结合课文的有关段落进行分析论述。
5、文字表达:考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不限文体,但诗歌除外。
二、28篇精读课文的考核要求(一)课文阅读分析的总体考核要点:1、把握并归纳课文的主旨(议论文的中心论点,说明文的说明对象特征,记叙文的中心思想,诗词曲赋的基本思想感情,小说的主题),理解其思想认识意义;2、领会课文的主要写作特点或艺术表现手法,如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记叙文、小说中的叙事方法、景物和人物描写方法,诗文作品的情景交融、比兴象征等抒情方法,要求能联系课文有关段落进行具体分析;3、熟记文中的关键词或富于艺术表现力的词句,对其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给出简要说明;4、识记并理解课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反语、用典、借代、暗示、层递、设问、反诘等,并能具体说明其表达作用。
(二)28篇精读课文具体考核要点:1、《庄子•养生主(节选)》(1)理解本文中心观点所具有的普遍意义。
(2)识记本文以寓言故事为论据的喻证法的论证特点。
(3)分析本文所能概括出的“庖丁解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等成语的含义。
2、《谏太宗十思疏》(1)理解本文三个论证层次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
(2)分析“十思”之论中所包含的君应自戒自谦,民可载舟覆舟的对应关系。
(3)理解本文喻证法和对比法相结合的论证特点。
3、《答司马谏议书》(1)理解驳论文章“破字当头,立在其中”的议论方式。
(2)分析作者辩驳论敌观点时分别采用的“据实反驳”和“据理反驳”的特点。
(3)理解本文虽语气平和,但态度坚决的寓刚于柔的特点。
4、《今》(1)认知本文的中心论点,理解本文这一论点的现实针对性。
(2)理解作者从“今”的时间意义和客观存在意义两个层面来论证中心观点的特点。
(3)理解本文中多种论据与中心论点的关系。
(4)理解演绎法的论证过程及其作用。
5、《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1)识记这是一篇驳论文章。
(2)理解本文确立的颂扬“民族脊梁”的坚强意志和自信心的中心论点。
(3)分析本文抓住论敌逻辑错误加以辩驳的论辩特征。
(4)理解本文最后一段话的深刻含义。
6、《裘》(1)掌握裘的定义、种类及其特点。
(2)理解本文所采用的多种说明方法。
(3)理解本文的结构方式及其表述特点。
7、《桥的运动》(1)理解“桥的运动是桥的存在形式”这一抽象事理。
(2)掌握本文的结构层次与结构方式。
(3)理解桥的“动平衡说”。
(4)结合本文内容,理解科学小品的特点。
8、《垓下之围》(1)理解本文肯定项羽重大历史功绩,同时批评项羽缺乏政治远见的基本倾向。
(2)把握三个场面描写塑造项羽悲剧英雄形象的写作特点,分析项羽主要的个性特征。
(3)具体分析本文运用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作特点。
9、《张中丞传后叙》(1)认识本文驳论与叙事并重的特点,并分析这两者内在联系。
(2)理解本文“以论传人”的写人方法在驳论部分的具体应用。
(3)分析本文细节描写在刻画张巡、南霁云性格特征所起的作用。
(4)分析文三个主要英雄人物相互映衬的关系,以及通过反面人物来反衬他们的特点。
10、《始得西山宴游记》(1)理解本文反复出现“始得”二字在表情达意上的意义。
(2)理解本文第一层次成为第二层次铺垫的结构特点。
(3)理解本文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来写西山的特点。
(4)领会作者得出“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感悟的过程。
11、《登西台恸哭记》(1)理解本文为民族英雄文天祥、为宋朝覆亡而恸哭的强烈爱国情感。
(2)领会本文“哭”字贯串全文的结构特点。
(3)具体分析本文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在表达主题、抒发情感、烘托气氛等方面的艺术表现功能。
12、《徐文长传》(1)理解徐文长独立一时、卓而不群的奇特个性,和忧愤成疾、颠狂自戕的悲惨命运。
(2)理解本文“文中有我”,感情强烈的总体特色。
(3)分析本文“以事传人”与“以论传人”相结合的写人方法。
13、《故乡的野菜》(1)理解本文运用比较、烘托方法所抒发的眷念故乡的情感。
(2)分析本文运用民歌、谚语来点染、抒发情感的作用。
14、《废园外》(1)理解本文所表达的作者强烈的爱憎分明的情感。
(2)分析本文虚实结合、虚实相生,通过想像来展开叙事、抒情的艺术表达方式。
15、《国殇》(1)理解本诗题目《国殇》的含义,概括本诗的主要感情倾向。
(2)分析本诗场面描写与细节描写相结合的写作特点。
(3)背诵这首诗。
16、《短歌行》(1)体会诗中所表现的复杂、矛盾的情感,概括全诗的主旨。
(2)理清本诗的抒情层次,及其相互关系。
(3)理解诗中用典、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所起的作用。
(4)背诵这首诗。
17、《山居秋暝》(1)划分本诗写景部分的层次,概括其各自侧重点。
(2)理解诗中以动写静、动静结合的写作特点。
18、《春望》(1)理解诗人通过望中所见、望中所感抒情的艺术特点。
(2)分析对本诗颔联两句含义的两种解释的各自特点。
(3)理解本诗中细节描写对深化主题的意义。
(4)背诵这首诗。
19、《泊秦淮》(1)理解诗人夜泊秦淮的感慨所包含的深刻主题。
(2)理解这首诗构思精巧,表达含蓄的写作特点。
(3)背诵这首诗。
20、《关山月》(1)分析这首诗感情层次,理解以“月”贯串全诗的结构特点。
(2)说明这首诗选取典型事物、典型场景来抒情言志的特点。
(3)背诵这首诗。
21、《再别康桥》(1)把握作者重游故地,与之再别时眷念、珍惜相交织的情怀。
(2)理解这首诗通过选择意象、运用比喻象征来丰富诗歌内涵的艺术特点。
22、《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1)体会诗人对祖国母亲的深沉挚爱之情,以及渴望祖国日益强盛的殷切情意。
(2)掌握本诗多重显、隐意象叠加的抒情手法。
(3)理解诗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变化过程,理清诗篇情感逻辑层次。
23、《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1)理解词人表达的身处特殊情景的特殊感受。
(2)理解这首词“触物兴感”的抒情手法。
(3)说明“雕栏玉砌”与“小楼”、“朱颜”所构成的双重对比关系。
(4)背诵这首词。
24、《雨霖铃(寒蝉凄切)》(1)理解这首词点染手法所起的作用。
(2)分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在本词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3)背诵这首词。
25、《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1)理解这首词上片词人所点明的“无人会,登临意”深刻内涵。
(2)识记这首词下片三个典故的本事,以及词人用典的创作意图。
(3)背诵这首词。
26、《前赤壁赋》(1)体会苏轼写时的复杂心态和情感变化,把握作者忘怀得失、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2)理解并分析此篇赋文创造性地运用赋体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手法来表现内心矛盾的独特构思。
(3)具体分析此篇赋文写景、抒情、说理有机结合,具有理趣之美的特点。
27、《风波》(1)理解本篇小说题目《风波》的含义。
(2)分析七斤与赵七爷,九斤老太与六斤这两组人物分别对应的关系。
(3)理解人物对话对刻画人物、表现小说主题的作用。
(4)指出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对突出七斤这个人物性格特征的作用。
(5)分析小说开头、结尾两处场景描写在烘托、深化主题方面的作用。
28、《断魂枪》(1)理解本文时代背景的交代对表现人物的意义。
(2)概括主要人物沙子龙性格特征和复杂心态。
(3)分析次要人物王三胜、孙老者对沙子龙的塑造所起的对比、衬托的作用。
(4)理解本文肖像、语言、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的意义。
三、试卷题型和分数结构(1)选择题:20分(2)填空题:10分(3)语词解释题:10分(4)翻译题:10分(5)简答题:20分(6)简析题:30分(7)作文题:50分,命题作文,文体不限(但不能写成诗歌),字数要求800字。
管理学基础考试大纲(150 分)2013年工商管理、旅游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交通运输(国际航运管理)、物流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一、考试要求• 能准确地了解管理思想发展史中的重要时间、主要学派、重要人物及其主要贡献• 能比较准确地理解管理学中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影响因素• 能系统地了解管理学中基本理论的主要内容、了解各项管理职能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能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管理学中的基本理论和原则,分析、解决管理实际问题,对管理的基本工作能进行综合归纳• 熟练运用管理学中的各种分类方法和工具,掌握计划、决策、领导、控制中的常用方法二、考试内容• 管理与管理学掌握:管理的定义、性质及管理的职能• 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认识:主要管理理论形成的时间、研究重点、特点以及相关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贡献理解:现代管理理论主要学派的主要思想和代表人物掌握: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韦伯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 决策理解:决策的基本特征与基本要素掌握:决策的基本概念;决策的分类;决策的过程;集体决策方法应用:有关活动方案的决策方法• 计划认识:计划组织实施的方法理解:计划的概念、性质、作用与类型掌握:计划的编制过程;目标管理的过程;• 组织理解:组织、组织设计的含义;组织结构的特性;组织设计的任务原则掌握: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形式及其优缺点;组织的层级化与管理幅度应用:应用组织理论分析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理解:人力资源计划的任务掌握:人员配备的原则;绩效评估的含义、程序与方法• 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认识:组织变革的一般规律理解:组织变革的动因;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其管理掌握:组织变革的含义;组织变革的内容;组织变革的类型与目标;组织文化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组织文化的内容与功能• 领导理解:领导的定义;领导的作用以及领导者的权利基础掌握:领导方式的基本类型;领导方式行为理论;领导方式情景论应用:应用领导理论分析问题• 激励认识:激励的的一般形式和实务理解:激励的概念与对象掌握:激励的内容理论;激励的过程理论;激励的强化理论应用:应用激励理论及激励的形式与方法分析问题10 、控制与控制过程理解:控制的的必要性;掌握:控制的类型;控制的过程;有效控制的特征11 、管理的创新职能认识: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理解:创新的概念;创新的类别与特征掌握:创新的过程;创新活动的组织三、考试题型1 、单项选择题:约30 分2 、多项选择题:约20 分3 、简答题:约30 分4 、论述题:约20 分5 、计算分析题:约30 分6 、案例分析题:约20 分试题难易比例:较容易题约40% ,中等难度题约50% ,较难题约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