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试卷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docx
- 格式:docx
- 大小:99.83 KB
- 文档页数:4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
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6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10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6km。
则:()A.小张速度最大B.小王速度最大C.小李速度最大D.三人速度一样大1.乘客坐在轮船中逆流而上,认为自己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A.河岸边的树B.迎面驶来的船C.流淌着的河水D.所乘轮船的船舱2.甲乙两人并排站在匀速上行的自动扶梯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相对于乙是运动的B.甲相对于乙是静止的C.甲相对楼层是静止的D.甲相对上一级扶梯上站立的人是运动的3.今年“五·一”,学校组织同学们乘车去参观“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小平故居”时,看见公路两旁的树木向车后退去,由此可知他们所选的参照物是()A.他们乘坐的车B.房屋C.路面D.路旁的电线杆4.用图像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1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②④B、①③C、①④D、②③5.在2008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6所示。
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火炬一定静止B. 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C.乙火炬一定静止D. 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6.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
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12.5 s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
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在前50 m-定用了6.25 s B.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m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m/s 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km/h7.下列四组数据,是郑老师从全班同学的作业题答案中挑选出来的,其中正确的是( )A. 一支钢笔的长度是: 0.175dmB. 一本新华字典的厚度是: 3.5μmC. 一枚壹元硬币的厚度是: 1.9mmD. 一张纸的厚度是:10nm8. 1 .785m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A. 1mm B.1cm C.1dm D.1m9.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A.1 cm、5.50 cm B.1 cm、8.30 cmC.1 mm、8.30 cm D.1 mm、2.80 cm图2二、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6分)1.小明在火车站坐火车时,感觉自己坐的火车开始向北行驶,他看看站台,发现原来是对面的火车在向南行驶,而自己坐的火车并没有开动.“小明感觉自己坐的火车开始向北行驶”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自己坐的火车并没有开动”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2.走进温馨的物理考场,回想起你的自身经历,你走路时的步幅约为50_________ ,你跑100m所需时间约为16_________(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3.小刚测得班上同学小丽的一组数据,但忘了写上单位,清你帮忙补上:身高162_ ___,正常步行速度4.1_________。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你认为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A.某同学正常的体温是47℃B.人的大拇指指甲宽约为1dmC.人的正常步行速度大约是1.4m/sD.健康人的脉搏,1s跳动75次左右2.下列错误的是()A.没有零刻度线刻度尺也能用来测量长度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量起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值后面注明单位。
3.坐在逆流而上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什么物体为参照物的()A.河岸上的树B.河水C.迎面驶来的船D.他乘的船4.娄底市的部分商业大厦建有室外观光电梯,乘客在随电梯上升时,能透过玻璃欣赏到美丽的风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B.以电梯为参照物,地面是向下运动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向上运动的D.不论以什么为参照物,电梯都是运动的5.下列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A.一日千里B.大步流星C.风驰电掣D.迅雷不及掩耳6.假期到了,班上的几个同学送小明乘列车回家.如图所示,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几个同学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地面、列车B.列车、地面C.列车、列车D.地面、地面7.如图所示是某小球在水池里下落过程中拍摄的频闪照片,已知池壁上每块砖厚度为a,闪光灯每隔时间Δt闪亮一次(即拍摄一次),根据照片你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①A到C的运动是匀速的②B到E的运动是匀速的③A到D的平均速度是3a/Δt④通过D点的速度是a/Δt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8.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A.航模飞行器以11m/s的速度飞行B.汽车以50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s跑完全程D.从30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s9.小军同学用下列四种方法测定小球沿桌面滚动时的平均速度,其中你认为最好的是()A.先选定一段较长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B.先选定一段较短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C.先选定一段较长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D.先选定一段较短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10.小明同学以实际行动迎接2008奥运会的到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他在一次50m短跑训练中,测得从起点到达不同位置所经历的时间如图所示,则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6.51m/s B.6.25m/sC.5m/s D.6.67m/s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4分)11.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时测量工具必不可少。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唐玲出品1. 完成下列各单位的换算(1)9×10-2 m =________ dm =________ μm (2)3.8×105m =________ cm =________ km 2. 在下面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单位课桌长 1.2 ____;物理课本长26.0 _____;一张纸厚75 ______3.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所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_。
4.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方法测量细钢丝的直径:将细钢丝的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后用刻度尺测量,测得这个线圈的长度是_____ _____cm ,细钢丝的直径是___ ______mm 。
5.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共测量了4次,其结果分别为17.49厘米、17.50厘米、17.48厘米、l 7.49厘米,物理课本的宽度应记作 厘术. 6.观察甲图可知汽车做 直线运动;观察苹果下落时的频闪照片(乙图),可知苹果做 直线运动。
7. 在北京和杭州之间对开着一对特快列车T31和T32,表中所列是这两次列车的时刻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T31列车全程运行的时间是 h min 。
(2) 在北京和杭州之间列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___km/h 。
8.正常运行的客车速度是20米/秒,这句话的意义是( )。
A. 客车每秒钟运动的速度是20米 B. 客车每秒钟通过20米 C. 客车每秒钟通过的路程是20米 D. 客车通过的路程是20米9.甲、乙两人分别坐在并列的两个升降机中,甲看到乙在上升,楼房也在上升,乙看到楼房在上升,甲在下降。
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 )。
T31 车次 T32北京→ 杭州特快 自北京起公里 站名杭州→ 北京特快 15:50 0 北京— 13:20 20:2129 497 济南 41 8:33 1:16 24 979 蚌埠54 3:46 5:45 53 1458 上海西24 23:16 7:30—1664 杭州 21:40A. 甲在上升,乙在下降B. 甲、乙都在下降,但乙比甲降得快C. 甲、乙都在下降,但乙比甲降得慢D. 以上三种分析都不对10.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和乙,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乙走的路程是甲的1/3,那么乙用的时间是甲所用时间的倍。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时,只要认真细心地遵守操作规则,就可以像消除错误一样消除误差B.读数时,估读位数越多越准C.测量时,误差不可避免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会使误差增大2.“AR尺子”让手机变成刻度尺,如图,用“AR尺子”测量的矿泉水瓶高度,显示为“23.3”,那么所选择的长度单位是( )A.米B.分米C.厘米D.毫米3.如图所示是小红同学精确测量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正确的读数是( )A.20 sB.3.2 minC.200 sD.180 s4.如图所示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若认为机器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A.地面B.托盘C.餐桌D.墙壁5.某商业大厦建有室外观光电梯,乘客在随电梯上升时,能透过玻璃欣赏到美丽的湘江风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C.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D.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6.假期到了,小明和小华乘列车回家,站台上正好有另一辆列车在开动.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是自身列车B.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是地面C.小华自身列车并不动,她选择的参照物是另一列车的话,自身列车仍是处于静止状态D.小华觉得自己的列车在开动,所选择的参照物是地面7.甲、乙两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通过的距离比乙大,而乙所用的时间比甲短,那么甲、乙两物体的运动快慢情况是( )A.甲较快B.乙较快C.一样快D.无法比较8.我们可以用物体经过的路程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还可以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出一条线段来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如图所示,某物体分别沿两条路径从A点运动到B点:第一次先从A到D,再从D到B;第二次直接从A到B.则物体两次运动的( )A.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相同B.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相同C.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不同D.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不同9.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8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那么在前2s内运动的速度( )A.大于2.5 m/sB.等于2.5 m/sC.小于2.5 m/sD.等于10m/s10.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11.汽车后刹车灯的光源,若采用发光二极管(LED),则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白炽灯大约快0.5s,故有助于后车驾驶员提前做出反应,即遇到情况时可提前0.5s刹车.在限速为110km/h的高速公路上,行车安全距离约可以减少( ) A.3 m B.7 mC.15 mD.25 m12.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0---t1做加速直线运动B.t1---t2做匀速直线运动C.0---t1比t2---t3运动的路程长D.0---t1比t2---t3运动的速度大13.李伟同学百米赛跑的成绩是12s,如果他前6s的平均速度是8m/s,那么他在后6s的平均速度约为( )A.8.5 m/sB.9m/sC.10m/sD.8.7 m/s14.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沿直线开始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运动的速度之比为2:1B.甲、乙运动的速度之比为1:2C.6s末甲、乙相距6mD.6s末甲、乙相遇15.运动会上男子100m决赛,同学们测量了运动员跑到离起点20m、80m、100m处的时间.其中前三名的时间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名运动员全程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全程王小兵的平均速度最大C在20m---80m内,刘磊和周伟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D.在每段距离内,周伟的平均速度都是最大的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16.图甲中,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_;图乙中,停表读数为____________s。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唐玲出品第二章运动的世界第一节动与静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A.划破夜空的流星运动B.奔驰骏马的运动C.植物开花结果D.地球绕太阳公转2.如图所示,O为圆形跑道的圆心,乐乐沿跑道绕圆心O跑了一圈,以圆心O为参照标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乐乐在任何位置与圆心O的距离不变,因此乐乐是静止的B.乐乐相对于圆心O位置不变,因此乐乐是静止的C.乐乐离圆心O距离不变,但位置是变化的,因此乐乐是运动的D.乐乐在不停地跑,所以不论以哪个物体为参照标准,乐乐都是运动的3.《龟兔赛跑》新篇:兔子和乌龟自从上次赛跑后,成了好朋友,于是在以后的旅行中,陆地上兔子背着乌龟跑,在水中乌龟驮着兔子游,兔子和乌龟因此都走得更快更远了,实现了共赢。
当兔子背着乌龟在陆地上奔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是运动的B.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是运动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是静止的,兔子是运动的D.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都是运动的4.临时停车场内,旅游车和卡车并列同方向停放,小明坐在旅游车内看着旁边的卡车,突然感觉旅游车在向后运动。
下列关于旅游车和卡车的运动情况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旅游车静止,卡车向前运动B.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卡车运动更快C.旅游车向后运动,卡车静止D.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旅游车运动更快5.2014年5月24日,中俄在东海举行联合军演。
为了刺探我国军情,日本军机与我国军机超近距离对峙,当时两军机之间保持的距离仅约30 m。
日本的这种挑衅行为引起我国人民的强烈愤慨,以下列哪个目标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对峙时我军飞行员是静止的()A.日本军机B.海面上的军舰C.海面D.海岸6.战斗机水平飞行时,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如图甲所示的“天地分界线”,当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如图乙所示时,飞机可能在()A.斜向上爬升B.斜向下俯冲C.竖直向上爬升D.竖直向下俯冲7.观察图中房屋的烟和车上的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8.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南运动。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1.给下列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某同学的身高是176.4________;一本书的厚度大约为1________;人步行的速度约为4.5__________;光年是__________的单位。
【答案】cm;cm;km/h;长度2.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尺对一木条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3.34 cm、3.23 cm、3.24 cm、3.25 cm,该木条的长度记为________cm。
【解析】4次测量中第1次测量的数据是错误的,把后三次的测量值相加求平均值可得3.24cm。
3.如图所示,我国先后发射的“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两个飞行器在太空中自行交会对接,之后,它们一起绕着地球高速飞行。
此时,它们相对于地球是__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
【答案】运动【解析】“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两个飞行器以地面为参照物来讲,它们和地球的方位在不断发生变化,故相对于地球,它们是运动的。
4.小黄测得自己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为70次,他用脉搏作为计时工具,测得从跑道的一端走到另一端脉搏跳动的次数是140次,则他用的时间约为________秒。
【答案】120【解析】小黄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为70次,当小黄脉搏跳动的次数为140次时,他用的时间约为t=n′n=×60 s=14070×60 s=120 s。
5.为了能较准确地测量出小球的直径,请用作辅助线的方式在图中画出测量方法,并读出小球的直径为________cm 。
【解析】测量方法如图所示:图示刻度尺1 cm 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分度值为1 mm ;末端刻度值为3.10 cm ,则小球的直径为3.10 cm 。
6.随着中国高铁铁路的飞速发展,中国高铁已成为“中国制造”的新名片。
“和谐号”列车从合肥南站出发行驶到北京南站全程为980 km ,行驶时间只需约4 h ,则列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km/h 。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1.初三同学刚刚去二中参加了今年邹城市初中毕业生体育测试。
你认为下列成绩记录符合实际的是()A.立定跳远成绩为5.2 m B.男子1000m跑成绩为4'20″C.女子800m成绩为40s D.女子仰卧起坐每秒30个2.图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
若认为机器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地面B.托盘C.餐桌D.墙壁3.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山 B.船 C.流水 D.河岸4.2017年4月,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并与“天宫二号”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对接完成后,若认为“天舟一号”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是()A.“长征七号”B.“天宫二号”C.文昌航天发射场D.地球5.某同学上学时,1m/s 的速度走完前二分之一的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以2m/s 的速度走完后二分之一的路程,他上学时走路的平均速度是()A.1m/s B.1.5m/s C.2m/s D.1.33m/s6.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7.现有甲、乙、丙三辆汽车,甲车以54km/h的速度行驶,乙车以14m/s的速度行驶,丙车2min通过了920m,则这三辆车中,速度最快的是()A.甲车 B.乙车 C.丙车 D.无法判断8.一个物体沿平直道路运动,在l0s内共通过60m的路程,通过前一半路程用了4s,那么该物体在前、后半程内的平均速度分别是()A.6 m/s、7.5 m/s B.5 m/s、7.5m/sC.5 m/s、6 m/s D.7.5m/s、5 m/s9.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公路上跑步,二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甲、乙速度之比为5:4,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3,则甲、乙两同学所用的时间之比是()A.5:3 B.4:3 C.15:16 D.5:410.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车同时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0〜40s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C.在20~30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D.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试卷一、选择题1.在测量学生用课桌高度时,下列各种刻度尺中应该优先选择( )A.3米长的厘米皮卷尺B.20厘米长的毫米直尺C.1米长的毫米钢卷尺D.10厘米长的0.1毫米的游标卡尺【答案】C【解析】在测量学生用课桌高度时,根据测量的精度和要求,选用1米长的毫米钢卷尺即可。
所以C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C【分析】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4)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2.下列各种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的是()A.百米赛跑中正在进行冲刺的运动员B.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C.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D.小孩从滑梯上沿直线匀速下滑【答案】D【解析】【解答】解:A、百米赛跑中正在进行冲刺的运动员,其运动速度逐渐加大,因此运动状态是变化的;B、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足球的速度逐渐减小,因此运动状态是变化的;C、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尽管速度不变,但是运动方向不断变化,因此运动状态也是变化的;D、小孩从滑梯上沿直线匀速下滑,小孩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都不变化,因此运动状态是不变的.故答案为:D.【分析】运动状态的改变,不仅包括速度大小的改变,还包括运动方向的改变.3.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正确的测量图是()A. B.C. D.【答案】B【解析】【解答】A、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未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所以选项A不正确.B、刻度尺边缘与被测对象对齐,放正且重合,没有歪斜;尺的刻面紧也贴被测对象.测量方法得当,所以选项B正确;C、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侧未紧贴被测物体,所以选项C不正确.D、刻度尺未与被测物体平行放置,所以选项D不正确.故选B.【分析】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正确放置:刻度尺边缘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须紧贴被测对象,不能“悬空”.4.下列记录结果中,正确的是()A.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B. 小明的身高约为168cmC. 教室的宽度约为60cmD. 一张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70cm【答案】B【解析】【解答】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A不符合题意;小明的身高约为168cm,B符合题意;教室的宽度约为600cm,C不符合题意;一张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0.1mm,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结合生活中对常见物体长度的了解解答.5.小明坐在行驶的汽车上,他看到路旁的树木在向后退.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 树木B. 电线杆C. 房屋D. 汽车【答案】D【解析】【解答】解:路旁的树是被研究的物体,路旁的树飞速向后退去,树是运动的,汽车(或乘客)和树木之间发生位置.所以树木向后退是以汽车(乘客)为参照物的.故选D.【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6.下列仪器中,用来测量时间的是()A. 刻度尺B. 量筒C. 天平D. 停表【答案】D【解析】【解答】解:在物理实验室中,刻度尺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量筒用来测量液体的体积;天平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停表用来测量时间长短.故选:D.【分析】根据对常用测量工具用途的掌握作答.7.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警察走过来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60千米每小时!”这位女士反驳说:“不可能的!我才开了7分钟,还不到一个小时,怎么可能走了60千米呢?”从以上对话可知,这位女士没有理解下面哪个科学概念()A. 质量B. 时间C. 路程D. 速度【答案】D【解析】【解答】解: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速度与时间、路程的大小无关,虽然这位女士才开了7分钟,还不到一个小时,但她的车速是1小时内通过的路程60千米,与这位女士实际所用的时间无关,所以选项B、C都不正确.物体的速度与质量没有关系,所以选项A不符合题意.故选D.【分析】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它的大小与时间长短、路程多少无关.8.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s末的速度为9.0m/s,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前5s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m/sB.在后5 s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 m/s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 m/s【答案】C【解析】【解答】(1)根据,平均速度的计算应为路程和对应时间的比值,前5秒的路程未知,则无法计算;AB不符合题意;(2)百米赛跑中的平均速度为:总位移为s=100m,总时间为t=10s,则平均速度为:故答案为:C.【分析】平均速度应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求,即物体的路程和发生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的比值,确定路程与总时间即可求解.9.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A. 运动员、汽车、羚羊B. 汽车、羚羊、运动员C. 羚羊、汽车、运动员D. 运动员、羚羊、汽车【答案】A【解析】【解答】运动员的速度;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54×m/s=15m/s;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因此速度最小的是运动员,其次是汽车,最快的是羚羊.故选A【分析】由速度公式求出运动员的速度,根据速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统一各物体的速度单位,然后比较速度的大小10.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 你的指甲宽度约为1dmB. 你的物理课本宽度约为18cmC.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D. 人正常眨一次眼的时间约为10s【答案】B【解析】【解答】解:A、中学生食指宽度在1cm左右,指甲宽度与此差不多,在1cm=0.1d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物理课本的宽度与此差不多,在18cm左右.故B符合实际;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 m/s≈1.1m/s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人们常用“眨眼之间”形容时间短暂,正常人眨一次眼的时间不到1s.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11.下列运动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 踢出去的足球B. 手表上的秒针C. 从树上掉下的苹果D.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快慢不变地行驶【答案】D【解析】【解答】解:A、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速度和运动的方向都在发生变化,不属于匀速直线运动.故A 不符合题意;B、手表上的秒针匀速转动,速度不变,但是方向改变,不属于匀速直线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从树上掉下来的苹果,在重力作用下加速下落,不属于匀速直线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道速度不变,运动方向也不变,属于匀速直线运动.故D符合题意.故选D.【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速度不变、方向不变.二、多选题12.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大街上行驶,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相对于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车相对于乙车向东运动,而丙车上的人则看到路边树木向西运动,下列关于这三辆车行驶的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甲车必向西行驶B. 乙可能向东行驶C. 丙车可能向西行驶D. 三辆车行驶的方向可能是相同的【答案】B,D【解析】【解答】树相对地面静止,丙上的人看到树向西,则丙一定是向东运动.甲上的人看到丙是向西运动的,说明甲一定向东,而且速度大于丙.而乙上的人看到甲丙向东,说明乙可能向西运动,也可能静止.还有可能向东运动,但速度小于丙.所以B 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D.【分析】如果研究对象是运动的,哪个物体相对于它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它就是参照物;如果研究对象是静止的,哪个物体相对它的位置没有改变,它就是参照物;解答此类问题,我们要先找到相对地面上不对物体为参照物时对物体运动状态的描述,从而判断其运动状态,再由此物体为参照物判断其它物体的运动状态.13.经典故事《闪闪的红星》主题歌中有句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描写的是竹排随水漂流时主人公看到的景物.从运动和静止的观点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以水作为参照物竹排在“游”B. 以大地作为参照物竹排在“游”C. 以大地为参照物青山在“走”D. 以竹排为参照物青山在“走”【答案】B,D【解析】【解答】解:A、以水作为参照物竹排的相对位置不变,所以竹排是静止的,不是在“游”,故A 错误;B、以大地作为参照物竹排的相对位置在改变,所以是运动的,即在“游”,故B正确;C、以大地为参照物青山的位置不变,所以是静止的,故C错误;D、以竹排为参照物青山的位置不断改变,所以是运动的,即青山在“走”,故D正确.故选BD.【分析】首先要确立题中的参照物,然后看被研究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距离是否发生变化,变化则物体运动,没有变化则物体静止.14.如图所示为小车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的频闪照片示意图,即通过频繁开启闪光灯在同一张照相底片上得到小车运动到不同位置的照片,已知相邻两次闪光的间隔时间均为0.1s,且第一次闪光时小车的前轮恰好从A点开始运动。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分数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1·上海·统考中考真题)小红参观博物馆时看到了祝融号模型,发现祝融号和一个初三的女学生一样高,请问这个祝融号有多高( )A .0.9mB .1.8mC .3.6mD .7.2m2.(2023·山西·统考中考真题)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作为国际友好使者,在对外友好关系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熊猫宝宝刚出生时体重仅有100g 左右。
请你根据图片信息,估测刚出生的熊猫的头部直径约为( )A .2.5mmB .2.5cmC .5cmD .10cm3.(2023·北京·统考中考真题)2023年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 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图中所示的是火箭上升和此过程中航天员在舱内的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地面为参照物,发射塔是运动的B .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C .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D .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发射塔是静止的4.(2021·江苏常州·统考中考真题)2021年1月,我国生物学家在浙江丽水发现两栖动物新物种—百山祖角蟾。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运动的世界章节训练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乙两物体运动时间之比为1∶2,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1,则甲、乙两物体运动速度之比为()A.1∶4 B.4∶ 1 C.1∶2 D.2∶12、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B.0~4s时甲、乙的平均速度相等C.0~3s时甲比乙的平均速度大D.0~2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 m/s3、爱好健身的小明,先骑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后步行也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是他锻炼时,路程随时间变化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全程做匀速直线运动B.步行的路程是3000mC.小明骑车的平均速度是6m/s D.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2m/s4、潜水运动员在200m的水下,听到岸上教练发出的声音,需要的时间是(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450m/s)()A.0.14s B.0.59s C.0.12s D.0.18s5、体育课后,小亮对一些物理量做了估测,其中与实际相符的是()A.跑步时的步幅约为1m B.跑完100m后心跳30次用时约1minC.一双运动鞋的质量约为10g D.队列训练齐步走的步行速度约为10m/s6、长度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测量之一,如图中的四种工具不是用来测量长度的是()A.刻度尺B.螺旋测微器C.游标卡尺D.日晷7、小明同学坐在游乐园的翻滚过山车上。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鼎尚图文制作整理沪科版八年级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林秀英一.选择题1.甲、乙、丙三人外出到长江三峡旅游,坐在同一艘游船上顺长江而下。
甲说船在向东前进,乙说船在向西后退,丙说船静止。
则三人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甲B.只有乙C.只有丙D.以上说法都正确2.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绕地球一周所用时间,跟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 B.以太阳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C.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D.以地球上的树木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3.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为172.5mm,下面物体中最接近这个数值的是( )A.物理课本的厚度B.一根粉笔的长度C.黑板的长度D.饮水杯的高度4.在一直线轨道上的甲、乙两列火车,以甲车为参照物,得出乙车向东运动的结论.若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的运动情况是()A.一定向东运动B.一定向西运动C.一定静止不动D.向东、向西运动或静止均有可能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B.只能选静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C.宇宙中除机械运动外,再也没有其他形式的运动D.选择不同参照物,同一物体在同一时刻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6.下列长度接近1dm的是()A.指甲的长度 B. 圆珠笔芯的长度C.手掌的宽度 D. 课桌的高度7.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不恰当的是()A.刻度尺不能歪钭 B. 刻度尺紧贴被测物体C.视线跟尺面垂直D.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左边对齐8.有四个同学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去测量一块镜子的宽度,他们所测量的结果中只有一个正确,正确的是()A.118.7㎝ B. 118.75㎝ C. 118.753㎝ D.1187.5㎝9.一船往返于甲、乙两码头间,顺水行驶速度为v1,逆水行驶速度为v2,则船一次往返的平均速度为()。
A.v1+V2/2B.v1-v2C.V1+V2D.2v1v2/v1+v210.(多选题)童话“龟兔赛跑”说的是乌龟和兔子比赛谁跑得快,它们同时起跑后由于兔子骄傲,在比赛中打了个瞌睡,乌龟抢先跑到了终点。
由此可知()。
A.在这段路程中乌龟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B.在这段路程中兔子比乌龟的平均速度大C.在这段路程中兔子任何时候都比乌龟跑得慢D.在这段路程中兔子不一定任何时候都比乌龟跑得慢11.(多选题)下列估测中,正确的是()。
A.人的正常步行速度为1.1m/s B.人的长跑速度可达15m/sC.小车的速度可达30m/s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一般可视为340m/s12.我们曾听到鸟与飞机相撞而引起机毁人亡的报道,空中飞翔的鸟对飞行构成了巨大威胁。
鸟与飞机相撞引起机毁是因为()A.鸟飞行的速度很大B.鸟飞行的速度很小C.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小D.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13.小明家离学校600m远,他步行到学校要花10min,那么他步行的平均速度为 ( )A.60m/s B.6m/s C.1m/s D.1m/min14.在校春季田径运动会400m 决赛中,前300m 小明落后于小王,后100m 小明加速冲刺超过了小王领先到达终点,关于这次决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前300m ,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王的平均速度大B. 前300m ,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王的平均速度相等C. 400m 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王的平均速度大D. 400m 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王的平均速度小15.选择测量仪器测量的原则是( )A .分度值越小越好 B. 分度值越大越好C .根据需要选择分度值的大小 D. 根据爱好选择测量工具16.在测量过程中,一般我们会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 )A .提高准确程度 B. 避免产生误差 C .避免产生错误 D.为了减小误差17.体育课上,为了测量投铅球的距离,应选用( )A .三角板 B. 1.5m 的皮尺 C .200㎝的钢卷尺 D. 15m 的皮尺18.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A .5.1km =5.1km ×1000m =5100m B. 5.1km =5.1km ×1000=5100cmC. 5.1km =5.1×1000=5100mD. 5.1km =5.1×1000m =5100m19.章天同学用一把刻度尺4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下列记录数据中错误的是 ( )A .18.77cmB .18.76cmC .18.74cmD .18.89cm20.以下数据,最接近一间普通教室的天花板距该教室地面的高度的是( )A.5.5mB.3.5mC.2.0mD.1.5m21.下列关于纳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符号是nmB .人们在纳米尺度内发现很多新的现象,给技术上带来很多新进展C .纳米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D .所有的高科技产品都与纳米技术有关22.李明同学测量课本宽度的4次结果如下,其中记录错误的一次是( )A .17.31 cmB .17.32 cmC .17.52 cmD .17.30 cm23.(多选题)很多同学都有佩戴电子手表的经历,当我们第一次看电子手表时,其表盘表示为10:00:01,隔了一段时间后,再观察该电子手表,此时表盘的示数为11:01:02,则两次时间差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h1min2sB .1min1sC .1h1min1sD .11h1min24.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二.填空题1.同一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25.1mm 、25.2mm 、25.1mm 、27.2mm 、25.3mm 。
其中一次明显是错误的,它是 ,根据以上测量记录,这一物体的长度应记作 。
2. 如图1所示,被测物体长度为 cm ,其准确值为 cm ,估计值为 cm3.三位同学对某物体的长度进行测量时,第一位同学测量的结果记录是15.82cm ,另两位同学测量的结果分别是15.80cm 和15.8cm ,他们在测量中都遵守测量规则,那么第一和第二两位同学测量结果不同的原因是 不同,第一和第三两位同学测量的结果不同的原因是 。
4.王刚同学在做了一些测量后忘了在记录的数据后面标明单位,请你帮他补上。
某同学的身高是15.8 ;物理课本的长度是26 。
5.请根据下列物体尺度的大小、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原子、电子、生物体、太阳系、地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6. “采用最新技术制成的纳米机器人小得像跳蚤一样”,“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距我们约4.3光年”。
这里提到的“纳米”、“光年”都是 的单位。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为8848 m ,我国最长的河流长江长约6400 。
7.一支新铅笔的长度是0.175 ,一本英文字典的厚度是3.5 ,一枚壹元硬币的直径是2.50 ,一名同学的高度是16.4 .8.如图1-2所示,用甲、乙两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其测量结果分别为:甲测量的结果是 ,甲尺的分度值是 ;乙测量的结果是 ,乙尺的分度值是 , 尺测量较准确。
9.美军侦察机拍摄到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旁的导弹发射基地,在照片中量得发射场长5㎝,宽3.5㎝,比例尺为1:200 000,发射场是规则长方形,则发射场实际长是 ,实际面积为 ㎡.10.“非典”可防可治,科学研究表明,“非典”是由于一种冠状病毒引起的,冠状病毒的大小大约是100nm= m 。
11.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在某同学头顶上方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轰鸣声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看到飞机在他前上方约与竖直方向成37°角的方向上,据此可估算出这架飞机的速度为 m /s .(已知sin37°=0.6,声速为340m /s )12.某同学的家距离学校3000m ,他骑车上学的平均速度是4m/s ,那么,他从家出发到达学校,需要的时间是________s 。
13.如图3所示,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l )斜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金属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表是重复三次实验获得的数据,请根据这些数据把表格填完整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1S 1=75 t 1=2.6S V 1= 28.85 cm/s 2S 2=75 t 2=2.5S V 2=________ cm/s 3 S 3=75 t 3=2.4SV 3=________ cm/s三.计算题1.按照新的旅行时刻运行的38次特快列车当日19:30从武昌火车站出发,次日凌晨5:30到达北京西站,武昌到北京的铁路线长约1160km ,则此列车在整个运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北京到天津的铁路线长约为137km ,若按此平均速度运行的火车,从北京到天津要多少小时?2.玄武湖隧道工程是南京市规划的“经六纬九”路网以及快速井字型内环车的重要组成部分。
隧道西起模范马路南京工业大学附近入口,东至新庄立交出口。
隧道全长2660m ,设计车速60km /h ,于2003年4月28日正式竣工通车。
(1)74路公交车在地面从人口处到出口处行驶路程约4500m 需15min ,求该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74路公交车以36km /h 的速度通过隧道由同一入口处到同一出口处,能比74路公交车节省多少时间?3.西南大道贯穿我市境内通往自治区首府南宁,其中从我市都安县城至南宁路段为高速公路。
轿车司机于上午8时正进入“都南高速”入口处时看路边立有如图甲所示的标志牌,当轿车行驶到乙地时司机又看见路边立有如图乙所示的标志牌,此时时钟指在8时30分,问:(1)轿车从入口处行驶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 图3(2)司机在遵守交通法规的前提下,最快可于几时几分到达南宁?一.选择题1.D 2.A 3.D 4.D5. D6. C 7.D 8.B9. D 10.A 、D .11.A 、C 、D 12.D 13.C14. C15 C 16 D 17 D 18 D 19 D 20 B 21 D 22 C 23 ABD 24 A二.填空题1.27.2mm ;25.2mm2. 2.75cm ;2.7cm ;0.05cm3. 估读值;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4. dm cm5. 电子、原子、生物体、地球、太阳系6. 长度 km7. m cm cm dm8. 2.8cm 1cm 2.80cm 1mm 乙9. 104 7×107 10. 10-7 11. 255 12. 75013. (l)让小车作变速运动(使小车获得速度或平衡摩擦力均可)(2)便于测量时间(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或让小车停止运动均可)(3)v 2=30.00cm /s (30.0cm/s 或30cm /S )V 3=31.25cm /s(31.2cm/S 或31.3cm/S )V =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