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练习题4(气候)
- 格式:docx
- 大小:424.52 KB
- 文档页数:5
高中地理中国的气候课堂练习及答案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中国气候相关知识,特准备以下题册和答案,供中学地理课堂使用。
一、选择题1、下列地理要素中,对中国气候影响最为显著的是(D)。
A、人口B、地形C、水文D、经纬度2、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决定中国大部分地区气候的主导系统,其最大强度出现在(B)。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3、据气象学家介绍,造成我国雾霾的原因主要是(C)。
A、气压低B、湿度高C、大气污染D、气温高4、以下哪个因素不是造成中国南北气温差异的原因(B)。
A、纬度B、海拔C、东西地形D、暖湿气流5、中国地处亚热带,夏天的气温非常高,最高温度一般出现在(A)。
A、长江中下游地区B、南方少数民族聚居区C、高原D、西北干旱区二、判断题1、厄尔尼诺现象主要影响我国地区的夏季降水。
(错误)2、中国地形西高东低,从而形成了中国气候的明显特色。
(正确)3、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多发,主要是因为该地区的气压偏低。
(正确)4、中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受到北极气团的直接控制。
(错误)5、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带有明显的干燥特征,主要是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挡作用。
(正确)三、简要问答1、我国气候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人口、地形、经纬度、水文、气象等因素。
2、中国大气十年沉积量最大的城市是哪个?北京是中国大气十年沉积量最大的城市之一。
3、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有哪些?我国主要气候类型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韩国式气候、地中海式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寒温带针叶林气候。
4、中国的主导气候系统是什么?中国的主导气候系统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5、夏季雾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夏季雾霾主要来源是颗粒物以及各类有机物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和传输。
中国的气候练习题中国作为一个大陆国家,拥有多样的气候条件和区域差异。
正因为如此,了解中国的气候特点,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适应这片土地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展示一些中国的气候练习题,帮助读者巩固对中国气候的理解。
1. 中国的气候带分为几种类型?a) 2种b) 3种c) 4种d) 5种答案:c) 4种解析:中国的气候主要分为寒温带、温带、副热带和热带四种类型。
每个类型都具有独特的气候特点和季节变化。
2. 中国最寒冷的地区位于哪个省份?a) 北京市b) 吉林省c) 青海省d) 海南省答案:c) 青海省解析:青海省位于中国西部高原地区,气候寒冷干燥,是中国最寒冷的地区之一。
冬季气温可以降至零下30摄氏度以下。
3. 中国的四季分明主要集中在哪个地区?a) 华北地区b) 华南地区c) 华东地区d) 西南地区答案:c) 华东地区解析:中国的四季分明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如北京、上海等城市。
这个地区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春秋季温暖宜人。
4. 中国的最潮湿地区是?a) 西藏b) 广东c) 甘肃d) 贵州答案:b) 广东解析:广东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气候湿润,是中国最潮湿的地区之一。
长期以来,广东的气候条件就为其农业、港口和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5. 中国的台风季节通常出现在哪个季节?a) 冬季b) 春季c) 夏季d) 秋季答案:d) 秋季解析:中国的台风季节通常出现在秋季,从6月到9月。
这个时候,热带海洋上空的温暖水汽与大陆上空的冷空气相互作用,可以导致热带气旋的形成。
6. 中国的高温地区主要集中在哪个省份?a) 湖南省b) 湖北省c) 贵州省d)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答案:d)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解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部地区,是中国的高温地区之一。
这个地区夏季炎热,气温常常超过40摄氏度。
7. 中国的沙尘暴多发地区主要是在哪个区域?a) 西北地区b) 华北地区c) 华南地区d) 西南地区答案:a) 西北地区解析:西北地区是中国沙尘暴多发地区,主要由于这个地区的风口地带和干旱气候条件造成的。
初三地理气候区划专项练习题及答案A. 选择题1. 下列哪个地理要素没有直接影响气候的特点?A. 经度B. 海洋C. 高度D. 水系答案:A. 经度2. 气候主要受哪三个因素控制?A. 经度、气压、海洋B. 纬度、经度、海洋C. 纬度、海洋、地形D. 纬度、季风、高山答案:C. 纬度、海洋、地形3. 下列地理要素中,哪个在同一纬度上变化较大时,气候差异最大?A. 经度B. 海洋C. 高度D. 水系答案:A. 经度4. 以下哪种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最大?A. 高山B. 平原C. 高原D. 河谷答案:A. 高山5. 以下哪个因素是影响中国气候区划的关键?A. 季风B. 地形C. 经度D. 海洋答案:A. 季风B. 填空题1. 在同一纬度上,维度(越大/越小)的地区气候较冷,而维度越小的地区气候较热。
答案:越小2. 在同一纬度上,海洋性气候的地区气温(变化较大/变化较小),而大陆性气候的地区气温(变化较大/变化较小)。
答案:变化较小、变化较大3. 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夏季(多雨/少雨),冬季(多雨/少雨)。
答案:多雨、少雨4. 高原气候的特点是气温(日较差大/日较差小),气压(高/低)。
答案:日较差大、高5. 气温随着(纬度/海拔)的增加而降低。
答案:海拔C. 解答题1. 解释纬度对气候的影响。
答案:纬度是指地球表面上各点到赤道的距离大小。
纬度越高,太阳光直射的角度越小,太阳辐射能量分散,导致气候温度下降。
因此,同一纬度上,纬度越小的地区气候较热,纬度越大的地区气候较冷。
2. 举例说明季风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答案:例如,中国的长江流域处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域,夏季受到气候带来的降雨影响,使得农业生产得以发展。
同时,季风气候还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了便利。
然而,季风气候也容易引发洪涝灾害,对人类的生活和产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3. 解释高山对气候的影响。
答案:高山位于陆地上,随着海拔的增加,气温逐渐下降。
八年级上册地理 2.2中国的气候练习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受夏季风影响,我国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那么我国年降水量最多,且有“雨极”之称的是()A.东南沿海B.海南三亚C.台湾火烧寮D.东北大兴安岭2 . 主要分布在非洲,有明显干季和雨季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3 . 暑假期间,广东省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下图中的()A.B.C.D.4 . 春节期间,“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导致两地景观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海陆位置B.地形C.人为因素D.纬度位置读中国疆域示意图(如图),完成问题。
5 . 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错误的是()A.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B.大部分位于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C.北半球和东半球D.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6 . 我国领土的最南端在()A.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B.南沙群岛曾母暗沙C.帕米尔高原D.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7 . 下面关于我国疆域辽阔数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陆地总面积约69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一位B.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C.陆地国界线长达2.2万千米,有14个陆上邻国D.我国最东端与最西端之间跨越62个经度,东西距离约5000千米8 . 我国某地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许多山间小盆地和河谷平原错落其中。
该地形区为A.四川盆地B.南岭山地C.东南丘陵D.云贵高原9 . 关于我国年降水量分布总趋势的描述,最准确的一项是()A.自南向北递减B.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C.自西北向东南递减D.自东向西递减10 . 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是:A.新疆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B.漠河C.台湾的火烧寮D.广州逊11 . 下列地形区不受夏季风影响的是()A.四川盆地B.黄土高原C.华北平原D.塔里木盆地二、填空题12 . 如图为“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城市年内气温和降水量图”,读图回答问题。
专题16 中国的气候专项练习一、选择题1.(2021·辽宁辽阳·中考真题)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气候相对比较湿润。
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人类活动B.海陆位置C.纬度位置D.地形2.(2021·辽宁葫芦岛·中考真题)12月的西沙群岛天气炎热,而黑龙江沿岸却冰天雪地,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跨度大B.经度跨度大C.地形差异大D.距海远近不同3.(2021·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关于“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B.大致与400毫米年降水量线重合C.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D.大致与1月0℃等温线重合4.(2021·辽宁阜新·中考真题)冬季风影响范围广泛,但是四川盆地受到冬季风影响较小,原因是()A.位于青藏高原东部B.受海洋影响较大C.纬度最低D.北部受山脉阻挡(2021·宁夏·中考真题)春耕春播时间的早晚主要受热量的影响。
下图为“我国不同地区春耕春播时间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关于我国不同地区的春耕春播时间,说法正确的是()A.珠江三角洲地区开始最晚B.东北地区开始最早C.塔里木盆地晚于华北平原D.四川盆地早于黄土高原6.乙地的春耕春播时间明显晚于甲地,这是因为乙地()A.纬度较高B.海拔较高C.距海较远D.水源不足(2021·广西贺州·中考真题)竹子喜温暖湿润的环境。
下图为“我国温度带及竹子分布示意图”,甲、乙、丙、丁为不同温度带。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影响竹子生长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B.交通C.技术D.气候8.竹子分布面积最广的温度带是()A.甲B.乙C.丙D.丁9.图中丁温度带是()A.中温带B.暖温带C.亚热带D.高原气候区(2021·湖南株洲·中考真题)纪录片《航拍中国》让我们从空中俯瞰大地,开篇的解说词:“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
中国地理练习(四)1.(28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我国某地区略图(图13)图13材料二:两城市气候资料图(图14)图14材料三:由河南省三门峡市、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和陕西省渭南市,共同构成了晋陕豫三省边缘“黄河金三角区域”(图13阴影区域)。
区域内煤炭开采生产能力约1亿吨,占全国的4%;氧化铝产能610万吨,约占全国的35%,是全国最大的炼铝业基地。
材料四:铝工业的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矿山、冶炼和加工三大领域,其中尤以电解铝能耗为最。
1吨铝锭综合交流电耗为14622度,相当于3.2吨标准煤;炼1吨铝综合能耗为9.6吨标准煤。
因此,按9.6吨标准煤/吨铝计算,排放二氧化碳21.8吨、碳5.8吨。
(1)石家庄与太原两城市纬度相仿、距离相邻,但气候差异比较大。
两城市中全年各月气温偏低的是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2)“黄河金三角区域”苹果种植面积近700万亩,年产苹果700余万吨,是世界苹果主产区中唯一符合苹果七项生态指标的最佳优生区。
简述该区域苹果生产的自然区位条件。
(6分)(3)“黄河金三角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但由于交通运输的制约,限制了煤炭经济的发展。
请提出三条既能减轻交通运输压力又能将煤炭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的具体措施。
(6分)(4)该区域大力发展炼铝工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会加剧全球的_______________效应。
试从资源、能源和交通运输方面简析“黄河金三角区域”成为全国最大的炼铝业基地的区位条件。
(10分)2.下图是我国某区域等降水量线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4分)(1)造成该地区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七、八月份造成该地区大范围洪水灾害的主要原因是:(2分)(2)分析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有利和不利的自然因素。
(14分)(3)该地区是我国商品经济发达地区之一,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第四节中国的气候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夯基础】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各项中图序按我国温度带图、干湿地区图、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的顺序排列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②③①答案 D解析根据图中地理事物的分布,可以确定①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②为温度带分布图,③为干湿地区图。
2.下列关于我国季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在我国境内分别只能影响东南、西南地区B.受季风影响的地区叫季风区,受不到季风影响的地区叫非季风区C.长江中下游地区既受来自太平洋的夏季风影响,又受来自印度洋的夏季风影响D.广东、广西、海南只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受不到西南季风的影响答案 C解析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为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叫非季风区,我国南方地区既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又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影响。
降水变率是指各年降水量的距平数(距平数为当年降水量与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之比的百分数,降水变率大表示降水不稳定。
读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变率图,回答3~4题。
3.图中显示我国降水变率最大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C.西北地区D.华南地区答案 C解析读图可知,降水变率增大90%的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
4.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变率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洋流影响C.地形影响D.季风环流答案 D解析我国东部为季风气候区,夏季风的进退异常是影响降水变率的主要因素。
初雪是指入冬后下的第一场雪。
读2016年小雪(11月22或23日)前后我国初雪时间分布图,完成5~6题。
5.我国东部地区初雪出现时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B.纬度C.海陆位置D.洋流答案 B解析我国东部地区初雪出现时间差异表现为南晚北早,这种差异主要是南方纬度较低,冷空气到达较晚,而北方纬度较高(中纬度),冷空气到达较早,即纬度位置的差异造成的,B项正确。
五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气候练习题及讲解1. 填空题(1) 中国的气候类型有多样性,包括__寒温带气候__、__温带季风气候__、__地中海气候__等。
(2) 北方地区一般夏季较__炎热__、冬季较__寒冷__,降水主要集中在__夏季__。
(3) 华南地区气候__湿热__,多__台风__。
2. 选择题(1) 以下哪个地区属于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A. 高温多雨B. 寒冷干燥C. 潮湿多雨(2) 以下哪个地区属于西南地区的气候特点?A. 寒冷干燥B. 干燥少雨C. 气温变化大(3) 以下哪个地区属于华南地区的气候特点?A. 寒冷干燥B. 干燥少雨C. 湿热多雨答案:(1) B(2) C(3) C3. 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1) 为什么中国的气候类型多样性?中国地处亚洲东部,地势复杂,纵横交错的山脉和广阔的平原共同影响了中国的气候。
另外,中国跨越的纬度范围广阔,从北方到南方相差较大,也导致了气候类型的多样性。
(2) 中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有什么区别?中国的北方地区夏季较炎热、冬季较寒冷,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多台风。
温度和降水分配有所不同,导致了两个地区气候特点的差异。
(3) 请列举中国的几种气候类型,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中国的气候类型包括寒温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等。
寒温带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北方地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中部地区,春季干燥、夏季多雨。
温度和降水分配较为合理,适宜农业发展。
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冬季温暖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降水分布不均衡,地中海气候的特点使得适宜发展旅游业。
综合来看,中国的气候多样性为其带来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生态环境,也为各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学习和了解中国的气候特点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的气候第2讲中国的气候一、选择题1.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是()A.青藏高原B.天山地区C.内蒙古高原D.大兴安岭北端2.秦岭——淮河一线是一月份()A.−8℃等温线通过的地方B.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C.8℃等温线通过的地方D.16℃等温线通过的地方3.在我国东部具有普遍意义的降水方式是()A.地形雨B.锋面雨C.台风雨D.对流雨4.我国西北内陆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A.距海洋遥远B.地形较复杂C.受冬季风影响大D.受夏季影响大5.我国梅雨天气主要出现在()A.黄河中下游地区B.长江中下游地区C.珠江流域D.云贵高原6.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之一,主要原因是()A.地形复杂多样B.地势影响C.纬度位置D.海陆差异7.大陆性气候的特点主要表现在()A.降水季节变化大B.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下C.气温年差较大D.7月份气温最高8.下列盆地中,属于季风区的是()A.塔里木盆地B.准噶尔盆地C.柴达木盆地D.四川盆地9.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是()A.台风和寒潮B.洪涝和干旱C.台风和冰雹D.寒潮和龙卷风10.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的主要原因是()A.云雨天气普遍减少,接受太阳光热多B.太阳光直射在北半球,日照时间长C.北方海拔高,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多D.南方多山地丘陵,北方多平原11.影响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最重要因素是()A.洋流B.地形C.纬度位置D.季风12.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A.从南方向北方递减B.从东北向西南递减C.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D.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13.在我国东部地区,各地雨季开始和结束的迟早,主要是由()A.冬季风的进退所决定的B.季风的进退所决定的C.夏季风的进退所决定的D.台风的进退所决定的14.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年较差比世界同纬度地区偏大,大部分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也都较大。
这说明我国季风气候具有显著的()A.海洋性特点B.差异性特点C.大陆性特点D.海洋性和大陆性特点15.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都能种植棉花、水稻、玉米等喜温作物的原因是()A.夏季炎热B.平方平原面积广大C.病虫害少D.夏季降水多16.各地区降水存在差异()A.青海因海拔高且多山而少雨B.陕西的纬度介于云、贵和甘、青之间,故降水量也居中C.云、贵秋季有丰沛的西南季风雨D.甘肃部分地区处于非季风区,故降水量较少17.抗御和减轻水旱灾害的主要措施是()A.人工降雨、挖井筑渠B.推广先进的耕作技术C.推广良种,增施化肥D.多修建水利工程二、综合题18.读“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分析并回答:(1)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既有来自洋的A 季风,也有来自洋的B 季风。
中国的气候分布练习题中国地域广阔,其气候分布呈现出多样的特点。
本文将对中国的气候分布进行练习题,以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地区属于中国的寒温带气候区?A. 西藏B. 广东C. 云南D. 河南2. 被誉为“中国的火炉”的地区是指:A. 新疆B. 云南C. 广东D. 河南3. 我国海拔最高的地区是:A. 西藏B. 广东C. 云南D. 河南4. 因南北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中国地区呈现出沿海与内陆的明显区别。
下列哪个区域属于中国沿海地区?A. 西藏B. 北京C. 青海D. 上海5. 下列哪个城市属于中国的暖温带气候?A. 长春B. 上海C. 广州D. 兰州二、填空题1. 在中国的气候分布中,气候类型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
2. 妈妈来自新疆,那里的气候属于_______气候。
3. 中国的气候带被划分为_______个大的气候类型。
4. 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属于_______气候。
5. 哈尔滨的气候类型属于_______气候。
3. 中国气候最为激烈的地区位于_______。
4. 云南的气候类型属于_______。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北京属于中国的亚热带气候区。
2. 中国的西南地区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3. 内蒙古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4. 海南岛的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5. 广东的气候属于地中海气候。
四、问答题1. 请解释什么是中国的季风气候,以及季风气候的特征。
2. 描述中国沿海和内陆地区的气候差异,并解释其原因。
3. 分析中国西部地区的气候特点,并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4. 选择一个你所在的城市,描述其气候特点,并阐述其对当地人们生活的影响。
五、综合题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具体地理环境,描述中国气候的整体分布特点,并分析这种气候分布对中国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A2. C3. A4. D5. C二、填空题1. 西南地区2. 温带大陆性3. 64. 亚热带季风5. 寒温带季风三、判断题1. 错误2. 正确3. 错误4. 正确5. 错误四、问答题1. 季风气候是指受到季风影响的一种气候类型。
中国地理练习题4
读我国部分地区某月气温分布图,判断1~3题。
1.图中C所在地形区的地形特点,正确的是 A
A.云贵高原,地表崎岖 B.青藏高原,雪山连绵
C.四川盆地,以山地为主 D.东南丘陵,起伏和缓
2.图中4℃等温线的走向及影响因素,正确的是 A
A.在经线110°以东,大致呈东西走向→纬度因素
B.在经线110°以东,大致与长江平行→海陆位置
C.在经线110°以西,大致呈南北走向→大气环流
D.在经线110°以西,大致与海岸平行→地形因素
3.与夏季相比,图示东部地区冬季南北温差的大小,及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B
①小,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影响,增温作用显著;
②小,距离亚洲高压远,冬季风影响弱;
③大,南面太阳高度和昼比北面大,南北获得太阳辐射热量差异大;
④北面距离亚洲高压较近,受冬季风影响比南面强,加剧了北南的冷暖差异。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
图 3 示意中国东
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
读图完
成4-5题。
4.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C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因素
D.海陆分布
5.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
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 A
A.≥10℃积温
B.日照时数
C.太阳辐射量
D.年降水量
根据气象部门划分冷、暖、热的标准,取最冷
月平均气温在10℃~22℃之间的地区为避寒
区。
下图示意世界避寒区分布。
回答6~7题。
6.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我国南方避寒区范围较小,主要
原因是 B
A. 由于受到东西走向山脉的阻挡,冬季风影响较小
B. 强大的西比利亚冷空气南下造成
C. 临近海洋,受海洋影响,气温年较差小
D.纬度低,热量充足,1月温度较同纬地区
7.属于我国北方居民1月在避寒区旅游的项目是 D
A.新加坡(1°N)城市花园景观
B.巴西高原热带草原景观
C.澳大利亚西海岸荒漠景观
D.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风光
读我国某种水果优势产区分布图,回答8、9题。
8.该种水果可能是( C )
A. 柑橘
B. 香蕉
C. 苹果
D. 葡萄
9.该水果优势产区共同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B )
A.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 地处暖温带,光热条件好
C. 气候湿润,灌溉水源充足
D. 地形起伏大,春旱严重
10、自然状态下,青藏高原与同纬度的四川盆地相比,花开得更鲜艳,病虫害更少。
其主要原因是 ( D )
A.海拔高,冬夏温差大
B.海拔高,降水多
C.水热条件好,地形平坦
D.太阳紫外线强,总辐射量大
11.我国既不受冬季风影响,也不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是( D )
A.塔里木盆地 B.雅鲁藏布江谷地 C.云贵高原 D.藏北高原
下图是我国某地1月等温线图。
读图,回答12~15题:
12.甲地比同纬度其他地区的( A )
A.温度高 B.温度低 C.温度相当 D.无法判断
13.图中甲处北部的山脉是(C )
A.阴山 B.天山 C.秦岭 D.大兴安岭
14.甲处地形是( C )
A.塔里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四川盆地 D.江淮平原
15.北部山脉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但不是( B )
A.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界线 B.中温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C.冬季最冷月0 ℃等温线 D.北方旱地区和南方水田区的界线降水相对变率是降水绝对变率(实际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是衡量降水稳定程度的指标。
读我国某地降水变率等值线的分布图(下图),回答16-17题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降水量越大,降水变率越大
B.降水量越小,降水变率越大
C.降水变率与降水量大小无关
D.降水变率与降水量大小呈正相关
17.关于a、b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a地受地形影响,降水量比b地小
B.a地受西风影响,降水量比b地大
C.a地降水变率数值在20到30之间
D.b地降水变率数值在40到50之间
下图为我国沿30°N几种地理参数随经度的变化趋势示意图,读图回答18-19题。
18.图中三条曲线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 C )
A.①地势②年太阳辐射量③7月均温
B.①地势②7月均温③年太阳辐射量
C.①7月均温②年太阳辐射量③地势
D.①年太阳辐射量②地势③7月均温
19.a、c的灾害或环境问题分别是( D )
A.a地水土流失严重,c地环境污染突出
B.a地水患不断,c地灰霾频袭
C.a地多滑坡、泥石流,c地多地震
D.a地草地退化,c地台风频频来袭
右图为我国某地区正常年份地下潜水位(潜水位是指潜水面上任一点的海拔高程)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20-22题。
20.该地区最可能是( C )
A .云贵高原 B.松嫩平原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黄淮海平原
21.该地区7、8月潜水位较低,原因是( B )
A .受准静止锋控制
B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C .受气旋控制
D .处于夏季风背风坡
22.当该地区地下潜水接受补给最多时,叙述正确的是( C )
A 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B .巴西热带草原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C .我国江淮地区正是梅子成熟的季节
D .我国北方地区出现沙尘暴天气
读我国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图(单位:℃)完成23~25
题。
23.图中显示的季节是( B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4.影响图中等温线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 C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
地势 D .大气环流
25.图中,a 、b 两处的气温( B )
A .a <28℃、b >16℃
B .a >28℃、b >16℃
C .a >28℃、b <16℃
D .a <28℃、b <16℃
26.读材料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某地等高线(单位:m)图材料二 该地七月等温线(单位:℃)分布图
(1)材料一图中甲地形是______(地形区),该地区典型的植被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材料二图中①与③之间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3)结合材料一,从地形地势对气温的影响角度简要分析材料二图中②地气温最高的原因。
(4)分析材料一图示区域内水能开发的有利因素。
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如图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
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
(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
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
(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
的差异,并解释原因。
(3)分析位于丘陵区的丙地融雪侵蚀较乙地严重的原因。
28、图中各点对应的数字从上到下依次是海拔高度(m)、年降水量(mm)、年均温(℃),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造成①②两地年均温差异及①③两地年降水量
差异的原因。
(2)分析④地降水量高于⑤地的原因。
(3)分析⑥⑦两地年均温接近,但降水量差异较大的原因。
(1)四川盆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1)等温线大致呈南北走向,数值由东向西递减;山脉呈南北走向,地势由东向西逐渐增高
(2)②地地势最低,处于夏季西南风的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地形比较封闭,热量不易散失。
(3)降水丰富,河流流量较大;地势起伏较大,河流有较大的落差;峡谷众多,利于形成较好的水库坝址。
答案(1)等雪期线在中部地区向北(东北)凸出,表明沿MN一线中部雪期短于其东西两侧地区,即东西部气温持续低于0°C的时间较长;中部气温持续低于0°C的时间较短。
因此,中部地势较低(为平原),东西部地势较高(为山地)(东西高,中间低)。
(2)甲地雪期比乙地短,原因是甲地纬度低于乙地,甲地降雪量比乙地多,主要是因为甲地比乙地距海近,水汽更为充足。
(3)丙地属于丘陵地形,地势低于乙地,融雪径流量大于乙地;丙地比乙地受到更多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林地被毁,过度垦荒等),丙地更易被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