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图讲义第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2.16 MB
- 文档页数:19
【考点精讲】1. 电路的组成:最简单的电路至少有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四部分。
(1)电源是能够提供电能的装置。
如:电池、发电机等。
(2)用电器是指用电来工作的设备,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3)开关可以控制电路的通断。
(4)导线可以输送电能。
2. 电路的三种状态: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电路图。
画电路图要讲究“分布匀别拐角;走直线拐直角;沿电流依次画;图与物相对应”。
连接实物电路时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注意顺序:电源正极→开关→用电器→电源负极;注意交叉: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时,一般要求导线不能交叉,注意合理安排导线的位置,力求画出简洁、流畅的实物图。
【典例精析】例题1小灯泡的结构如图甲,按图乙中()图连接能让完好的灯泡发光甲乙思路导航:最简单的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
当然,在没有开关的情况下,也能直接使电路处于工作状态。
为使灯泡发光,应将金属螺纹壳和金属触头分别接在干电池的两极上,构成通路,C图正确;A图中金属触头与干电池的正负极相连,灯泡没有接入电路,电路是短路,灯泡不发光;B图中金属触头和干电池的正极相连,没有构成通路,灯泡不发光;D图中金属触头与干电池的正极相连,导线将电源的正负极相连,也造成电源短路,灯泡不发光。
答案:C例题2一种声光报警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各元件均能正常工作,对可能出现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只闭合S2时,铃响灯不亮B. 只闭合S1时,灯亮铃不响C. 同时闭合S1、S2,铃响灯不亮D. 同时闭合S1、S2,灯亮铃不响思路导航:只闭合S1时,电流将依次通过电铃和灯泡,二者均会工作;若只闭合S2,则电路是断开的,用电器都不能工作;若同时闭合S1、S2,则电铃被短路而不能工作,电路中只有灯泡发光。
答案:D点拨:解决此类电路图分析问题,关键是弄清在不同的开关状态下,电路的“走向”,根据是否有电流通过,即可判断用电器是否工作;另外要注意电路中的短路现象。
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第1课时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限流电路与分压电路1.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2.会分析串、并联电路和简单的混联电路,并能进行有关计算.3.理解滑动变阻器的限流式和分压式接法,并能正确选择和应用.一、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串联电路:把几个导体或用电器依次首尾连接,接入电路的连接方式,如图1甲所示.2.并联电路:把几个导体或用电器的一端连在一起,另一端也连在一起,再将两端接入电路的连接方式,如图乙所示.图1二、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特点一、对串、并联电路的理解 1.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分配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跟它们的阻值成正比,即U 1R 1=U 2R 2=…=U n R n =UR 总=I .2.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分配并联电路中通过各支路电阻的电流跟它们的阻值成反比,即I1R1=I2R2=…=I n R n=I总R总=U. 3.串、并联电路总电阻的比较1.关于串并联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几个电阻串联接在电路中,每个电阻所分电压相等B.几个电阻串联接在电路中,电阻电压之比为各电阻阻值的倒数之比C.几个电阻并联接在电路中,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相等D.几个电阻并联接在电路中,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之比为各电阻阻值的倒数之比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光敏”材料制成的“光控开关”控制楼道灯,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利用“声敏”材料制成的“声控开关”,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自动闭合,无人走动时自动断开。
若将这两种开关配合使用,就可以使楼道灯变的“智能”。
这种“智能”的电路是图中的( )A .B .C .D .3.如图所示,考虑两表内阻的影响,用两表示数算出的UR I测( )A .比R 的真实值小B .比R 的真实值大C .引起误差的原因是电压表分流D .引起误差的原因是I 偏小4.一个电流表的满偏电流I g =1mA ,内阻为100Ω,要把它改装成一个量程为3V 的电压表,则应在电流表上( )A .串联一个3kΩ的电阻B .串联一个2.9kΩ的电阻C .并联一个3kΩ的电阻D .并联一个2.9kΩ的电阻5.如图所示,两个定值电阻1R 、2R 串联后接在电压U 稳定于12V 的直流电源上,有人把一个内阻不是远大于1R 、2R 的电压表接在1R 两端,电压表的示数为8V 。
电源和电流【引入】前面的两章我们都在学习静电场,激发静电场的是静止电荷。
那么电荷运动起来又会有什么作用呢?其实早在初中我们就学习了,电荷的定向移动产生了电流。
这一节课我们进一步思考,电荷在怎样的条件下会定向移动。
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含有大量自由电荷的是导体,如何让导体内的电荷定向移动呢?如左图,导体两端连接AB两个金属球,分别带正负电荷。
导体内自由电荷(电子)在静电力作用下,沿导线定向移动,产生了电流。
随后AB之间的电势差消失,达成静电平衡,如右图。
整个过程只形成了短暂的电流。
【小结】电流的形成条件①导体内部有自由移动的电子②导体两端有电势差【思考】如何能持续形成电流呢?或者说如何维持导体两端的电势差?我们加一个装置,不断的把负电荷从A搬运到B,这样AB两球之间一直维持电势差,这样导线内就一直存在电流。
这个装置就是电源。
一、电源1.定义表述1:把电子持续的从正极搬运到负极的装置。
这个过程中在克服静电力做功,把其它能量转化为电能。
表述2: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2.作用维持正负极之间的电势差,来维持电流。
在电源两极电荷、导线电荷的作用下,空间中形成了大小、方向都十分稳定的电场——恒定电场。
二、恒定电场1.定义由稳定分布的电荷激发的电场,强弱、方向都不变化。
注:(1)虽然电荷在定向移动,但是总会得到等量的补充,形成了动态稳定。
(2)恒定电场不是静电场。
但是在静电场中的电学概念同样适用。
2.导线中的恒定电场导线中的恒定电场是沿着导线方向的。
这个电场是接通电源后以光速建立的。
导线中的电荷在恒定电场的作用下形成了恒定电流。
三、恒定电流(一)概念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产生条件:①自由电荷②稳定的电场注:金属中自由电荷是电子;溶液中自由电荷是阴阳离子(二)电流大小单位时间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1.决定式I=qt单位:安培(A)电子定向移动速率为v、导线横截面积为s、单位体积内有电子n则,通过电荷量=通过体积*n*eq=svtne2.微观表达式I=neSv注:这里的e是电子的带电量(三)电流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