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做的题目不丢分(张海生老师)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2
2019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二跳出题海——名师绝招破解13大难点增分学案文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二跳出题海——名师绝招破解13大难点增分学案文)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二跳出题海——名师绝招破解13大难点增分学案文的全部内容。
二、跳出题海——名师绝招破解13大难点难点1 高考中的两类抽象函数问题1。
巧用对称性,妙解抽象函数图象问题典例1 (2016课标全国Ⅱ,12,5分)已知函数f(x)(x∈R)满足f(—x)=2—f(x),若函数y=与y=f(x)图象的交点为(x1,y1),(x2,y2),…,(x m,y m),则(x i+y i)=()A。
0 B。
m C.2m D。
4m答案B解析由f(-x)=2-f(x)可知f(x)的图象关于点(0,1)对称,又易知y==1+的图象关于点(0,1)对称,所以两函数图象的交点成对出现,且每一对交点都关于点(0,1)对称,∴(x i+y i)=0×+2×=m.故选B.点拨1。
解决抽象函数问题的两个常用策略(1)函数性质法:先研究清楚函数的奇偶性、对称性和周期性等性质,这样函数就变得相对具体,我们就可以画出符合性质的草图来解题.(2)特殊值法:根据对题目给出的抽象的函数性质的理解,我们找到一个符合题意的具体函数或给变量赋值,把抽象函数问题化为具体的数学问题,从而使问题得解。
2.解决抽象函数问题常用的结论(1)函数y=f(x)关于x=对称⇔f(a+x)=f(b-x)⇔f(x)=f(b+a—x);特例:函数y=f(x)关于x=a对称⇔f(a+x)=f(a—x)⇔f(x)=f(2a—x);函数y=f(x)关于x=0对称⇔f(x)=f(-x)(即为偶函数);(2)函数y=f(x)关于点(a,b)对称⇔f(a+x)+f(a-x)=2b⇔f(2a+x)+f(-x)=2b;特例:函数y=f(x)关于点(a,0)对称⇔f(a+x)+f(a—x)=0⇔f(2a+x)+f(—x)=0;函数y=f(x)关于点(0,0)对称⇔f(x)+f(-x)=0(即为奇函数);(3)y=f(x+a)是偶函数⇔函数y=f(x)关于直线x=a对称;y=f(x+a)是奇函数⇔函数y=f(x)关于(a,0)对称。
2023年教师资格之幼儿综合素质练习题(一)及答案单选题(共40题)1、“鸿雁传书”这一典故源自 ( )A.文姬归汉B.霸王别姬C.苏武牧羊D.楚汉相争【答案】 C2、下列文学作品属于浪漫主义风格的是()。
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B.《望庐山瀑布》C.《石壕吏》D.《新婚别》【答案】 B3、找规律填数字是一个很有趣的活动,特别锻炼观察和思考能力。
下列各项中,填入数列“1、2、4、10、42、()”空缺处的数字,正确的是()。
A.422B.523C.624D.725【答案】 A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仁者爱人”、中庸等,认为“仁”是一种最高的德性B.苟子主张化性起伪,无伪则性不能自美C.老子首次把道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自然是道的基本特征D.庄子之“道”。
在世界观方面,庄子和老子一样,也以“道”作为天地万物的本源,他发展了其思想的消极部分,由主观唯心主义变为客观唯心主义【答案】 B5、赵州桥是现存世界最早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它是由我国古代工匠()建造的。
A.李春B.李冰C.刘徽D.沈括【答案】 A6、句中划线词语含贬义色彩的一项是()。
A.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B.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C.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D.徐悲鸿在画室里挂了一幅自书的对联:“独持偏见,一意孤行”,以表示他坚决的反抗【答案】 A7、从2000多名学生的成绩表中找出排名前10名学生的名单,快捷合理的方法是( )A.逐条查看B.要求录入人员严格按由高到低分录入C.分类汇总D.对成绩表进行排序【答案】 D8、—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方针政策都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改革开放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改革开放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
以下哪项推理方式与上面的这段论述最为相似?()A.—切行动听指挥是一支队伍能够战无不胜的纪律保证。
所以,一个企业、一个地区要发展,必须提倡令行禁止、服从大局B.经过对最近6个月销售的健身器跟踪调查,没有发现一台因质量问题而退货或返修。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高效培优】2022—2023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必考重难点突破必刷卷(人教版)【单元复习】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知识精讲+考点例析+举一反三+实战演练)温馨提示:一分努力勤奋一份收获,必考重难点突破是培优最佳途径!知识精讲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一、二次函数的定义:1.定义:一般地,如果是常数,,那么叫做的二次函数.2.二次函数的性质(1)抛物线的顶点是坐标原点,对称轴是轴.(2)函数的图像与的符号关系.①当时抛物线开口向上顶点为其最低点;②当时抛物线开口向下顶点为其最高点.(3)顶点是坐标原点,对称轴是轴的抛物线的解析式形式为.二、二次函数的解析式①一般式:(a、b、c为常数),则称y为x的二次函数。
第一讲 观察探索找规律丢分探因1、发现不了数字或图形的排列规律;2、虽找出了规律,但无法用字母或式子表示出来;3、对符号的变化规律缺乏用字母表示的能力;4、不会对数字排列进行拆分。
要点提示1、按题意要求,逐步探索,找出思维模式和排列规律;2、利用字母表示数字或图形的变化规律,进而探索出公式;3、巧用(-1)n 来表示符号的正负交替变化。
例题精析例1 观察下列有规律的数:21,61,121,201,301,421,…根据规律可知: (1)第7个数是 ,第n 个数是 ;(n 是正整数) (2)1321是第 个数; (3)计算21+61+121+201+301+421+…+201120101⨯. 解 首先将所给的数变为211⨯,321⨯,431⨯,541⨯,651⨯,761⨯,… (1)第7个数是871⨯=561,第n 个数是)+(11n n ⨯. (2)1321=12111⨯,是第11个数. (3)原式=(1-21)+(21-31)+(31-41)+…+(20101-20111)=1-20111=20112010. 例2 仔细观察下列三组数:第一组:1,-4 ,9 ,-16 ,25 ,… 第二组:0,-5 ,8 ,-17 ,24 ,… 第三组:0 ,10 ,-16 ,34 ,-48 ,… 解答下列问题:(1) 每一组的第6个数分别是 , , ; (2) 分别写出第二组和第三组的第n 个数 , ; (3) 取每组数的第10个数,计算它们的和.解 观察第一组,发现一正一负,且为自然数的平方;第二组对应第一组减1,第三组对应第二组乘2,且异号. (1) -36 ,-37 ,74 (2) (-1)n +1n 2-1,(-1)n 2n 2+2(3)-100-101+202=1例3 在一次数学游戏中,老师在A 、B 、C 三个盘子里分别放了一些糖果,糖果数依次为a 0,b 0,c 0,记为G 0=(a 0,b 0,c 0)。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三位数连加练习课》课堂实录一、教材分析“三位数连加”是北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捐书活动》中的内容,在第一课时学生已经学习了数学书76页三位数连加的计算,包括估算、口算和竖式计算,第二课时是新课后的一节承接型练习课。
主要练算法、练正确率以及练综合运用能力。
主要设置了三类练习题:基本练习、综合运用、拓展练习。
基本练习中主要练口算能力和练三位数连加的基本计算。
①口算是练习课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于是设置不同类型的口算,如一位数进位加法、整百整十数相加、整百整十数的连加等,用口算卡的形式出现。
②本课的重点仍然是练习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所以设置了2道竖式计算,通过这2道总结出竖式计算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综合运用中有一个变式练习——判断(主要是学生易患的错:只算前两个、需要进位没进位)和一个结合生活情境的运用。
此时的运用注重结合生活创设合适的情境,自然地从计算过渡到运用中来。
这个题有对中差生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差生,所以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后可小组交流。
在汇报时主要要让学生说清是怎样想的,带钱买东西是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估算在这的作用非常重要。
最后一部分拓展练习,一方面有方法多样化的体现,其中也含有简算的思想。
这部分可根据上课学生计算速度进行灵活处理,如果学生基础不好,计算较慢,此题可作为课后作业,如果学生前面计算速度快,此题可课上研究,开拓学生的思维。
另外,学生上练习课比较容易疲倦,老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练习题型设计丰富多样,奖励,创设生动的情景等让枯燥的练习课多一些生机。
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了20以内加减法和100以内连加的计算,本册的第六单元学生又已经掌握整百整十数的口算和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对估算也有初步的理解。
第一课时学生对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计算速度非常慢,正确率非常不高。
本课主要是增加三位数连加计算的熟练程度、正确率以及综合运用能力,让三位数连加计算自动化。
期末考试临近,东直门中学⾼级教师杨⾰华提醒考⽣,在这⼀阶段的数学复习中要⽤好“错题本”,争取考试中不该丢的分⼀分也不丢。
梳理错题本是减少失误和丢分的好办法。
许多考⽣从初⼀就准备了跟卷⼦⼀样⼤的本做错题本。
每次卷⼦发下来,把卷⼦和改错的纸⼀张张贴起来,长期积累下来,到初三就是的资料。
考⽣不要总做新题,有些新题出错的原因还是旧题当中的错误没有弄明⽩。
另外,放学后要把⽼师讲的要点回家复习、看笔记,⽼师批改过的、⾃⼰改对的题重点看,因为当时改对了再答不⼀定对,重复丢分的现象很普遍。
重温概念也有助于避免丢分。
许多考⽣对基本概念的学习不重视,容易在选择、填空题上出错。
在考试中,选择和填空最后⼀题都有关于分类、数形结合、找规律等⽅⾯的难题,如果学习时对某部分的概念不清,就会影响这些⼩综合题的判断。
杨⾰华提醒,数学考试⾄少有90分是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就能拿到的。
有些考⽣不认真做⾃⼰会做的题,⽽是把时间花在不会做的题上,⽐如考试中最后三⼤题,有些考⽣⽤1个⼩时也得不到七⼋分,⽽前⾯90分的题,在1个⼩时内就能完成,但容易出现计算错误、审题不清等问题。
杨⽼师曾经在班⾥做过⼀项数学考试不该丢的分有多少的统计,结果班⾥学⽣平均丢了10分,这说明,许多学⽣该得的分没有拿到。
其实考得好的学⽣并不是因为把难题做对了,⽽是这些不该丢的分都没丢。
提高成绩妙招:狠抓基础—基础题一分都不能丢“在学习上,我特别重视基础知识。
所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只有基础扎实,我们的知识大厦才能牢固。
”今天小编给大家讲讲提高成绩的妙招,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反复向学生强调这样一句话:“你所能达到的高度,往往取决于你知识基础的广度和深度。
”这是什么意思呢?如今的考题越来越重视基础,有人曾做过统计,中高考80%的题目都是基础题,仅有20%或更少的题目是提高性的需要同学们具备综合能力。
因此,只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狠抓基础,牢牢掌握基础知识,并在考试时做到基础题一分都不丢,取得理想成绩并不是难事。
许多参加过高考的同学都有这样的体会:“高考题不难,但挺灵活,有时虽感觉比平常做的模拟题还简单,但一做就错,主要原因就是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固。
”正因为基础知识在学习中如此重要,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基础。
然而,这个浅显的道理却常常被同学们忽视。
这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不重视基础知识,一味追求解难题.偏题.怪题;课堂上遇到老师讲简单的知识或重复的知识就不愿仔细听;对考试中经常出现的一些笑错误毫不在意。
说了这么多,我只想让同学记住这样一点:简单.基本的知识最易被人忽视,但它却是最重要的,同学们一定要高度重视。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如何夯实基础。
作为一名老师,我给你的建议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注重课本上的基础知识,以课本为“根据地”。
很多同学似乎都有一种倾向,那就是爱做难题.怪题.偏题,对课本不太重视。
这种做法对学习是否有帮助呢?我们先来听听一位“过来人”是怎么说的:“我的学习成绩一直是班内前几名,因为觉得自己的成绩还可以,想另外去找一条新的实现成绩的‘大跃进’。
于是放开了课本,去钻研一些参考书上的难题.怪题.偏题。
然而,由于对课本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固,一做题就出错。
结果做的题不计其数,可脑子却越来越糊涂。
有时连最简单的题目都做错,仔细一总结原因,就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试问,作业的价值是什么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清河学校张海生学生到底为什么抄袭作业呢?对于这个问题,笔者曾经调查过学生,归纳起来无非是:不会做、作业太多做不完、懒得做、忘记做。
部分教师、家长对作业价值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他们过分夸大了作业在深化知识、巩固知识、检验学习效果方面的作用,从而产生了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只有那种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学。
”要使学生具有做作业的动机,必须适时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与学生知识水平平行的题目不能使学生产生不断的心理需要,过难的题目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因此在设计作业时,要善于整合多种资源,兼顾作业的知识性、趣味性、多样性、实践性、挑战性,给学生提供独立获得新知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
《基础教育课程》2014.7上总第133期。
2022-2023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学期复习备考高分秘籍【人教版】专题6.3大题易丢分期末考前必做解答30题(提升版)一.解答题(共30小题)1.(2022秋•通榆县期中)计算:(1);(2)﹣22×7﹣(﹣3)×6÷.【分析】(1)利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运算即可;(2)先算乘方,除法转为乘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减法即可.【解答】解:(1)=﹣24×(﹣)﹣24××﹣24×(﹣)=12﹣18+8=2;(2)﹣22×7﹣(﹣3)×6÷=﹣4﹣(﹣3)×6×(﹣5)=﹣4﹣90=﹣94.2.(2022秋•芜湖期中)计算:(1);(2).【分析】(1)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即可解答;(2)先算乘方,再算除法,后算加减,即可解答.【解答】解:(1)=﹣×24﹣×24+×24=﹣15﹣4+14=﹣5;(2)==﹣1﹣2×2+9=4.3.(2022秋•通榆县期中)已知a,b互为相反数,且a≠0,c,d互为倒数,m的绝对值是最小的正整数,求的值.【分析】根据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可得a+b=0,cd=1,m=±1,然后代入式子中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答】解:∵a,b互为相反数,且a≠0,c,d互为倒数,m的绝对值是最小的正整数,∴a+b=0,cd=1,m=±1,∴=(±1)2﹣(﹣1)+﹣1=1+1+0﹣1=1.4.(2022秋•黄冈期中)把下列各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用“>”号依次连接.﹣2,+3,﹣22,﹣(﹣2.5),|﹣5|【分析】首先在数轴上表示各数,再根据在数轴上表示的有理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用“>”号把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即可.【解答】解:﹣22=﹣4,|﹣5|=5,如图:故|﹣5|>+3>﹣(﹣2.5)>>﹣22.5.(2022秋•金牛区校级期中)已知有a、b、c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的位置如图,且|a|=|c|.(1)求a+c的值.(2)化简|a+b|﹣|a﹣b|+2(a+c﹣b).【分析】(1)由数轴可,a+c=0.(2)由数轴可知a<0<b<c,可得a+b<0,a+c﹣b=﹣b,a﹣b<0,再化简绝对值即可.【解答】解:(1)∵|a|=|c|,∴a=﹣c,∴a+c=0;(2)由数轴可知a<0<b<c,∴a+b<0,a+c﹣b=﹣b,a﹣b<0,∴|a+b|﹣|a﹣b|+2(a+c﹣b)=﹣a﹣b+a﹣b+2(0﹣b)=﹣4b.6.(2022秋•巴东县期中)某粮库3天内粮食进、出库的吨数如下(“+”表示进库,“﹣”表示出库):+26,﹣20,﹣15,+34,﹣38,﹣20.(1)经过这3天,仓库里的粮食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2)经过这3天,仓库管理员结算时发现库里还存280吨粮,那么3天前仓库里存粮多少吨?(3)如果进出的装卸费都是每吨5元,那么这3天要付多少装卸费?【分析】(1)将各数相加得到结果,即可作出判断;(2)根据题意列出算式,计算即可求出值;(3)根据题意列出算式,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解:(1)26﹣20﹣15+34﹣38﹣20=﹣33(吨),答:库里的粮食减少了33吨;(2)280﹣(﹣33)=313(吨),答:3天前库里存粮食是313吨;(3)(26+20+15+34+38+20)×5=765(元),答:3天要付装卸费765元.7.(2022秋•通榆县期中)规定一种新运算法则:a⊗b=a2﹣ab,例如:2⊗3=22﹣2×3=﹣2.请用上述规定计算下面式子的值:4⊗(2⊗9).【分析】根据定义的新运算,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答】解:由题意得:4⊗(2⊗9)=4⊗(22﹣2×9)=4⊗(4﹣18)=4⊗(﹣14)=42﹣4×(﹣14)=16+56=72.8.(2022秋•双流区期中)计算:(1)5﹣(﹣2)2×3+(﹣24)÷6;(2);(3)﹣2y3﹣xy2﹣2(xy2﹣y3);(4)5x2﹣[3x2﹣2(﹣x2+4x)].【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乘方运算以及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法则即可求出答案.(2)根据乘法分配律即可求出答案.(3)根据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即可求出答案.(4)根据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1)原式=5﹣4×3﹣4=5﹣12﹣4=﹣7﹣4=﹣11.(2)原式=15×(+﹣)=15×1=15.(3)原式=﹣2y3﹣xy2﹣2xy2+2y3=﹣3xy2.(4)原式=5x2﹣(3x2+2x2﹣8x)=5x2﹣(5x2﹣8x)=5x2﹣5x2+8x=8x.9.(2022秋•湖南期中)已知:x=a2+4ab﹣3,y=2a2﹣2ab﹣6.(1)化简:2x﹣y;(2)若|a+2|+(b﹣1)2=0,求2x﹣y的值.【分析】(1)直接化简计算即可;(2)通过双重非负性得到a与b的值,代入(1)结论计算即可.【解答】解:(1)2x﹣y=2(a2+4ab﹣3)﹣(2a2﹣2ab﹣6)=2a2+8ab﹣6﹣2a2+2ab+6=10ab;(2)∵|a+2|+(b﹣1)2=0,∴a+2=0,b﹣1=0,∴a=﹣2,b=1,∴2x﹣y=10ab=﹣20.10.(2022秋•临潼区期中)已知A=2x2+3x﹣,B=x2﹣3x+,求A比2B大多少?【分析】用A减去2B即可.【解答】解:∵A=2x2+3x﹣,B=x2﹣3x+,∴A﹣2B=2x2+3x﹣﹣2(x2﹣3x+)=2x2+3x﹣﹣2x2+6x﹣1=9x﹣,即A比2B大9x﹣.11.(2022秋•镇海区校级期中)有长为h的篱笆,利用它和一面墙围成长方形菜园,菜园的宽为t.(1)用关于h、t的代数式表示菜园的面积S.(2)当h=200m,t=40m时,求菜园的面积S.【分析】(1)根据长方形面积﹣长×宽列关系式;(2)把h=200m,t=40m代入(1)计算.【解答】解:(1)根据题意,得S=t(h﹣2t)=﹣2t2+th;(2)当h=200m,t=40m时,S=﹣2×402+200×40=4800.12.(2022秋•芜湖期中)已知多项式A=2x2+bx﹣y+6,B=2ax2﹣10x+5y﹣1.(1)若a=0,b=1,|x+1|+(y﹣2)2=0,求A﹣B;(2)若多项式A﹣B的值与字母x的取值无关,求a,b的值.【分析】(1)化简原式,然后根据a,b,x,y的值得出结论即可;(2)根据多项式A﹣B的值与字母x的取值无关得出a和b的值即可.【解答】解:(1)A﹣B=(2x2+bx﹣y+6)﹣(2ax2﹣10x+5y﹣1)=2x2+bx﹣y+6﹣2ax2+10x﹣5y+1=(2x2﹣2ax2)+(bx+10x)+(﹣y﹣5y)+7=(2﹣2a)x2+(b+10)x﹣6y+7,∵|x+1|+(y﹣2)2=0,∴x=﹣1,y=2,又∵a=0,b=1,∴(2﹣2a)x2+(b+10)x﹣6y+7=(2﹣2×0)×(﹣1)2+(1+10)×(﹣1)﹣6×2+7=2﹣11﹣12+7=﹣14;(2)由(1)结论可知,A﹣B=(2﹣2a)x2+(b+10)x﹣6y+7,∵多项式A﹣B的值与字母x的取值无关,∴2﹣2a=0,b+10=0,∴a=1,b=﹣10.13.(2022秋•临潼区期中)青少年活动中心为了满足乒乓球社团活动的需要,决定购置某品牌乒乓球拍和乒乓球.以阳呼乒乓球拍每副定价90元,乒乓球每个定价20元.现有A、B两个体育店出售这种品牌,并提出了各自的优惠方案.具体如下:A店乒乓球拍和乒乓球都按定价的8折付款;B店买一副乒乓球拍送4个乒乓球.已知该青少年活动中心共购买乒乓球拍50副,乒乓球x个(x>200).(1)求在A店、B店购买各需付多少元钱(用含x的式子表示)?(2)当x=500时,在哪家购买划算.【分析】(1)根据A店乒乓球拍和乒乓球都按定价的8折付款;B店买一副乒乓球拍送4个乒乓球,列出两个代数式;(2)把x=500代入(1)的式子计算,然后比较大小.【解答】解:(1)在A店购买需付款:50×90×0.8+20×0.8x=(3600+16x)元,在B店购买需付款:50×80+20(x﹣4×50)=20x(元);答:在A店、B店购买各需付(3600+16x)元、20x元.(2)当x=500时,在A店购买需付款:3600+16×500=11600(元),在B店购买需付款:20×500=10000(元),∵10000<11600,∴在B店购买划算.14.(2022秋•西城区校级期中)解下列方程:①3x+7=32﹣2x;②9﹣3y=5y+5;③4﹣x=3(2﹣x);④2﹣4(2﹣3x)=1﹣2(x﹣5).【分析】①方程移项,合并,把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②方程移项,合并,把y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③方程去括号,移项,合并,把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④方程去括号,移项,合并,把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解答】解:①移项得:3x+2x=32﹣7,合并得:5x=25,解得:x=5;②移项得:﹣3y﹣5y=5﹣9,合并得:﹣8y=﹣4,解得:y=;③去括号得:4﹣x=6﹣3x,移项得:﹣x+3x=6﹣4,合并得:2x=2,解得:x=1;④去括号得:2﹣8+12x=1﹣2x+10,移项得:12x+2x=1+10﹣2+8,合并得:14x=17,解得:x=.15.(2022秋•天宁区校级期中)已知关于x的方程=3x﹣2与=x+的解互为倒数,求m的值.【分析】先求出两方程的解,再由倒数的定义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解方程=3x﹣2得,x=1,解方程=x+得,x=,∵关于x的方程=3x﹣2与=x+的解互为倒数,×1=1,解得m=.16.(2022秋•肇源县期中)用绳子测井深,把绳子三折量,井外余16米,把绳子四折量,井外余4米.求井有多深,绳子有多长?【分析】设井深为x米,根据绳长不变列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设井深为x米,根据题意得,3x+16×3=4x+4×4,解得x=32,32×3+16×3=144(米),答:井深32米,绳子长144米.17.(2022秋•南岗区校级月考)如图,小明将一个正方形纸片剪去一个宽为4厘米的长条后,再从剩下的长方形纸片上剪去一个宽为5厘米的长条,如果两次剪下的长条面积正好相等,那么原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分析】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cm,根据两次剪下的长条面积正好相等,可得出方程.【解答】解: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cm,由题意可知:5(x﹣4)=4x,解得x=20,∴该正方形的面积为:202=400(cm2),答:原正方形的面积是400cm2.18.(2022秋•顺德区校级期中)如图,已知数轴上原点为O,点B表示的数为﹣4,A在B的右边,且A 与B的距离是20,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动点Q从点A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1)写出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 16 ,与点A的距离为3的点表示的数是 19或13 .(2)在数轴上有一个点到A和B的距离相等,这个点表示的数是 6 ;(3)点P表示的数 ﹣4+t (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点Q表示的数 16﹣2t (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4)假如Q先出发2秒,请问t为何值时PQ相距5个单位长度?【分析】(1)由A在B的右边,且A与B的距离是20,可得点A表示的数是16,从而可得与点A的距离为3的点表示的数是19或13;(2)由中点公式可得这个点表示的数是6,(3)根据题意,P表示的数是﹣4+t,点Q表示的数是16﹣2t;(4)由P,Q相距5个单位长度,得|16﹣2t﹣(t﹣6)|=5,即可解得答案.【解答】解:(1)∵A在B的右边,且A与B的距离是20,∴点A表示的数是﹣4+20=16,∵16+3=19,16﹣3=13,∴与点A的距离为3的点表示的数是19或13,故答案为:16,19或13;(2)∵=6,∴这个点表示的数是6,故答案为:6;(3)根据题意,P表示的数是﹣4+t,点Q表示的数是16﹣2t,故答案为:﹣4+t,16﹣2t;(4)根据题意,P表示的数是﹣4+(t﹣2)=t﹣6,点Q表示的数是16﹣2t,∵P,Q相距5个单位长度,∴|16﹣2t﹣(t﹣6)|=5,解得t=或t=9,答:t为或9时,P,Q相距5个单位长度.19.(2022秋•香坊区校级期中)风华中学利用暑假期间对教室内墙粉刷,现有甲,乙两个工程队都想承包这项工程,已知甲工程队每天能粉刷2个教室,乙工程队每天能粉刷3个教室,若单独粉刷所有教室,甲工程队比乙工程队要多用20天,在粉刷过程中,该学校要付甲工程队每天费用1600元,付乙工程队每天费用2600元.(1)求风华中学一共有多少个教室?(2)若先由甲,乙两个工程队合作一段时间后,甲工程队停工了,乙工程队单独完成剩余部分.且乙工程队的全部工作时间是甲工程队的工作时间的2倍还多16天,求乙工程队共粉刷多少天?(3)经学校研究,制定如下方案:方案一:由甲工程队单独完成;方案二:由乙工程队单独完成;方案三:按(2)的方式完成;请你通过计算帮学校选择一种最省钱的粉刷方案.【分析】(1)设乙工程队要刷x天,根据题意房间数量列出方程,再解即可;(2)设甲工程队的工作时间为y天,则乙工程队的工作时间(2y+16)天,根据两队共粉刷120间教室列出方程,再解即可;(3)分别计算出三种方案的费用,然后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解:(1)设乙工程队要刷x天,则风华中学一共有3x个教室,由题意得:3x=2(x+20),解得:x=40,∴3x=3×40=120,答:风华中学一共有120个教室;(2)设甲工程队的工作时间为y天,则乙工程队的工作时间(2y+16)天,由题意得:2y+3(2y+16)=120,解得:y=9,2y+16=2×9+16=34,答:乙工程队共粉刷34天;(3)方案一:由甲工程队单独完成需40+20=60(天),∴费用为60×1600=96000(元);方案二:由乙工程队单独完成需要40天,费用为40×2600=104000(元);方案三:按(2)方式完成,费用为9×1600+34×2600=102800(元),∵96000<102800<104000,∴方案一最合适,答:选择方案一是最省钱的粉刷方案.20.(2022秋•花山区校级期中)为增强居民节约用水意识,某市在2022年开始对供水范围内的居民用水实行“阶梯收费”,具体收费标准如表:一户居民一个月用水量即为x立方米水费单价(单位:元/立方米)x≤22a超出22立方米的部分a+1.1某户居民四月份用水10立方米时,缴纳水费23元.(1)求a的值;(2)若该户居民六月份的用水量为20立方米,七月份的用水量为25立方米,求该户居民六、七月份的用水费用和;(3)若该户居民五月份的用水量为x立方米,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该户居民五月份的用水费用.【分析】(1)根据四月份用水量和缴纳水费的钱数直接求出a的值即可;(2)根据收费标准,分别算出六、七月份的用水费用,再相加即可;(3)分两种情况,分别表示出用水费用即可.【解答】解:(1)∵四月份用水10立方米时,缴纳水费23元,∴a=23÷10=2.3;(2)由(1)知a=2.3,则a+1.1=3.4,∴六月份的用水量为20立方米,需缴纳水费20×2.3=46(元),七月份的用水量为25立方米,需缴纳水费22×2.3+(25﹣22)×3.4=60.8(元),∴该户居民六、七月份的用水费用和是46+60.8=106.8(元);(3)当x≤22时,用水费用为2.3x元,当x>22时,用水费用为22×2.3+3.4(x﹣22)=(3.4x﹣24.2)元,∴五月份的用水费用为:2.3x元(x≤22)或(3.4x﹣24.2)元(x>22).21.(2022秋•思明区校级期中)如图1将一根长为6cm木棒放在数轴(单位长度为1cm)上,木棒左端与数轴上的点M重合,右端与数轴上的点N重合.若将木棒沿数轴向右水平移动,则当它的左端移动到点N时,它的右端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12;若将木棒沿数轴向左水平移动,则当它的右端移动到点M时,它的左端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为A.如图2,数轴上点A,O,B,C,D对应的数分别为a,0,4,8,12,点P,Q是数轴上的两个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的正方向运动,同时Q从点D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的负方向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1)图中点A所表示的数是 ﹣6 ,移动后点Q所表示的数是 12﹣t ;(用含t的式子表示)(2)若动点P从点O到点B的速度为起始速度的一半,从点B到点C的速度为起始速度的两倍,点C 之后立刻恢复起始速度;同时动点Q一直以原速度向终点A运动,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两点都停止运动.①当3<t<4时,动点P在线段 OB 上运动;②当P,Q两点在数轴上相距的5cm时,求运动时间t.【分析】(1)根据已知可分别求出N,M表示的数,从而可得A表示的数,由“Q从点D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的负方向运动”可表示出Q运动后表示的数;(2)①计算出P从A到O,从O到B的时间,即可得3<t<4时,动点P在线段OB上运动;②分段表示出P运动后表示的数,根据“P,Q两点在数轴上相距的5cm”列方程,即可解得答案.【解答】解:(1)∵木棒长为6cm,当它的左端移动到点N时,它的右端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12,∴N表示的数是12﹣6=6,M表示的数是6﹣6=0,∵当它的右端移动到点M时,它的左端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为A,∴点A所表示的数是0﹣6=﹣6,∵Q从点D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的负方向运动,D表示的数是12,∴移动后点Q所表示的数是12﹣t,故答案为:﹣6,12﹣t;(2)①根据题意可得,P从A到O所需时间为6÷2=3(秒),从O到B所需时间为4÷1=4(秒),∴当3<t<4时,动点P在线段OB上,故答案为:OB;②当0≤t<3时,P在线段AO上,表示的数是﹣6+2t,Q运动后表示的数是12﹣t,∴|12﹣t﹣(﹣6+2t)|=5,解得t=(大于3,舍去)或t=(舍去),当3≤t<7时,P在线段OB上,表示的数是t﹣3,Q运动后表示的数是12﹣t,∴|12﹣t﹣(t﹣3)|=5,解得t=5或t=10(舍去),当7≤t<8时,P在线段BC上,表示的数是4+4(t﹣7)=4t﹣24,Q运动后表示的数是12﹣t,|12﹣t﹣(4t﹣24)|=5,解得t=6.2或t=8.2(舍去),当8≤t≤10时,P在线段CD上,表示的数是8+2(t﹣8)=2t﹣8,Q运动后表示的数是12﹣t,|12﹣t﹣(2t﹣8)|=5,解得t=5(舍去)或t=(舍去),综上所述,运动时间t为5秒或6.2秒.22.(2022秋•永安市期中)如图,在长和宽分别是a,b的长方形的四个角上都剪去一个边长为x的正方形,折叠后,做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单位:cm).(1)用a,b,x表示无盖长方体盒子的底面积为 (ab﹣4x2) cm2;(2)当a=10,b=8,x=2时,求无盖长方体盒子的底面积.【分析】(1)利用大长方形的面积减去四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即可得出结论;(2)将a,b,x的值代入(1)中的代数式即可.【解答】解:(1)无盖的盒子的表面积为:(ab﹣4x2)cm2;故答案为:(ab﹣4x2);(2)当a=10,b=8,x=2时,ab﹣4x2=10×8﹣4×22=80﹣16=64(cm2).答:无盖的盒子的表面积为64cm2.23.(2022秋•新城区期中)已知∠AOB和三条射线OE、OC、OF在同一个平面内,其中OE平分角∠BOC,OF平分角∠AOC.(1)如图,若∠BOC=70°,∠AOC=50°,求∠EOF的度数;(2)如图,若∠BOC=α,∠AOC=β,直接用α、β表示∠EOF.【分析】(1)利用角平分线定义,角的加减计算即可;(2)根据(1)计算过程,代入字母即可;【解答】解:(1)∵OE平分角∠BOC,OF平分角∠AOC,∴∠COE=∠BOC,∠COF=∠AOC,∵∠BOC=70°,∠AOC=50°,∴∠EOF=∠COE+∠COF=∠BOC+∠AOC=×70°+×50°=35°+25°=70°,∴∠EOF的度数为70°;(2)∵∠BOC=α,∠AOC=β,由(1)可知,∴∠EOF=∠COE+∠COF=∠BOC+∠AOC=α+β.24.(2022秋•天山区校级期中)如图,延长线段AB到C,使BC=4AB,点D是线段BC的中点,如果CD =4cm.(1)求AC的长度;(2)若点E是线段AC的中点,求ED的长度.【分析】(1)先根据点D是线段BC的中点,如果CD=4cm,求出BC的长,再根据BC=4AB求出AB 的长,由AC=AB+BC即可得出结论;(2)先根据线段的中点可得EC的长,再根据线段的差可得结论.【解答】解:(1)因为点D为线段BC的中点,CD=4cm,所以BC=2CD=8cm,因为BC=4AB=8cm,所以AB=2cm,所以AC=AB+BC=10cm,即AC的长度为10cm.(2)因为E是AC中点,所以EC=AC=5cm,所以ED=EC﹣DC=5﹣4=1cm,即ED的长度是1cm.25.(2021秋•洛宁县期末)如图,已知线段AB=23,BC=15,点M是AC的中点.(1)求线段AM的长;(2)在CB上取一点N,使得CN:NB=1:2,求线段MN的长.【分析】(1)根据图示知,AC=AB﹣BC,AM=AC,根据上两式即可求解;(2)根据已知条件求得CN=5,MC=4,然后根据图示知MN=MC+NC=4+5=9.【解答】解:(1)线段AB=23,BC=15,∴AC=AB﹣BC=23﹣15=8.又∵点M是AC的中点.∴AM=AC=×8=4,即线段AM的长度是4.(2)∵BC=15,CN:NB=1:2,∴CN=BC=×15=5.又∵点M是AC的中点,AC=8,∴MC=AC=4,∴MN=MC+NC=4+5=9,即MN的长度是9.26.(2021秋•乌当区期末)(1)如图①,线段AB=20cm,点C为线段AB的中点,求线段AC的长;(2)如图②,在(1)的条件下,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求线段MN的长.【分析】(1)根据中点定义解答便可;(2)先根据M、N分别是线段AC、BC的中点得出MC=AC,CN=BC,再由线段AB=20cm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线段AB=20cm,点C为线段AB的中点,∴AC=AB==10(cm).(2)∵M、N分别是线段AC、BC的中点,∴MC=AC,CN=BC,∵线段AB=20cm,∴MN=MC+CN=(AC+BC)=AB=10(cm).27.(2022秋•天山区校级期中)如图,已知∠AOC:∠BOC=1:5,OD平分∠AOB,且∠COD=36°,求∠AOB的度数.【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角的和差关系解决此题.【解答】解:由题意,可设∠AOC=x,∠BOC=5x.∴∠AOB=∠BOC+∠AOC=5x+x=6x.∵OD平分∠AOB,∴∠AOD==3x.∴∠COD=∠AOD﹣∠AOC=3x﹣x=2x=36°.∴x=18°.∴∠AOB=6x=108°.28.(2021秋•南关区校级期末)如图,点O为直线AB上一点,过点O作射线OC,使得∠AOC=120°,将一个有一个角为30°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使边ON在射线OA上,另一边OM在直线AB的下方,将图中的三角板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80°.(1)三角板旋转的过程中,当ON⊥AB时,三角板旋转的角度为 90° ;(2)当ON所在的射线恰好平分∠BOC时,三角板旋转的角度为 150° ;(3)在旋转的过程中,∠AOM与∠CON的数量关系为 当0°≤α≤30°时,∠BON+∠COM=330°,当30°<α≤180°时,∠COM﹣∠BON=30°,当180°<α≤210°时,∠BON+∠COM=30°,当210°<α≤360°时,∠BON﹣∠COM=30° ;(请写出所有可能情况)(4)若三角板绕点O按每秒钟20°的速度顺时针旋转,同时射线OC绕点O按每秒钟5°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向终边OB运动,当ON与射线OB重合时,同时停止运动,直接写出三角板的直角边所在射线恰好平分∠AOC时,三角板运动时间为 t=s或t=s .【分析】(1)根据旋转的性质知,旋转角∠MON=90°;(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解即可;(3)根据旋转角的大小画出图形,分别计算即可.【解答】解:(1)依题意知,旋转角是∠MON,且∠MON=90°.故答案为:90;(2)当ON所在的射线恰好平分∠BOC时,三角板旋转的角度为150°.故答案为:150°;(3)设旋转角是α,当0°≤α≤30°时,如图,∵∠BON=180°﹣α,∠COM=60°+90°+α=150°+α,∴∠BON+∠COM=330°;当30°<α≤180°时,如图,∵∠BON=180°﹣α,∠COM=120°+90°﹣α=210°﹣α,∴∠COM﹣∠BON=30°;当180°<α≤210°时,如图,∵∠BON=α﹣180°,∠COM=120°+90°﹣α=210°﹣α,∴∠BON+∠COM=30°;当210°<α≤360°时,如图,∵∠BON=α﹣180°,∠COM=α﹣210°,∴∠BON﹣∠COM=30°.综上,当0°≤α≤30°时,∠BON+∠COM=330°,当30°<α≤180°时,∠COM﹣∠BON=30°,当180°<α≤210°时,∠BON+∠COM=30°,当210°<α≤360°时,∠BON﹣∠COM=30°.(4)设三角板运动的时间为t,∴∠AOC=120+5t,∵OD平分∠AOC时,∴∠AOD=,∠AON=20t,∴当ON平分∠AOC时,60=20t,解得t=s,当OM平分∠AOC时,90t=20t,解得t=s.29.(2021秋•新乐市期末)已知,∠AOD=160°,OB,OM,ON是∠AOD内的射线.(1)如图1,若OM平分∠AOB,ON平分∠BOD,∠AOB=40°,则∠BON= 60 °;(2)如图2,若OM平分∠AOB,ON平分∠BOD,求∠MON的度数;(3)如图3,OC是∠AOD内的射线,若∠BOC=20°,OM平分∠AOC,ON平分∠BOD,当射线OB 在∠AOC内时,求∠MON的度数.【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BOM和∠BON,然后根据∠MON=∠BOM+∠BON代入数据进行计算即可得解;(3)设∠AOB=x,表示出∠BOD=160°﹣x,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表示出∠COM和∠BON,然后根据∠MON=∠COM+∠BON﹣∠BOC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1)∵∠AOD=160°,∠AOB=40°,∴∠BOD=120°,∵ON平分∠BOD,∴∠BON=∠BOD=60°,故答案为:60;(2)∵ON平分∠BOD,OM平分∠AOB,∴∠BON=∠BOD,∠BOM=∠AOB,∵∠AOD=160°,∴∠MON=∠BON+∠BOM=∠BOD+∠AOB=∠AOD=80°;(3)设∠AOB=x,则∠BOD=160°﹣x,∵OM平分∠AOC,ON平分∠BOD,∴∠COM=∠AOC=(x+20°),∠BON=∠BOD=(160°﹣x),∴∠MON=∠COM+∠BON﹣∠BOC=(x+20°)+(160°﹣x)﹣20°=70°.30.(2022秋•晋州市期中)如图所示,以直线AB上的一点O为端点,在直线AB的上方作射线OP,使∠BOP=68°,将一块直角三角尺(∠MON=90°)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且直角三角尺在直线AB的上方.设∠BOM=n°(0<n<90).(1)当n=30时,求∠PON的大小;(2)当OP恰好平分∠MON时,求n的值;(3)当n≠68时,嘉嘉认为∠AON与∠POM的差为定值,淇淇认为∠AON与∠POM的和为定值,且二人求得的定值相同,均为22°,老师说,要使两人的说法都正确,需要对n分别附加条件.请你补充这个条件:当n满足 0<n<68 时,∠AON﹣∠POM=22°;当n满足 68<n<90 时,∠AON+∠POM=22°.【分析】(1)根据角的和差关系可得答案;(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与角的和差关系可得答案;(3)分两种情况:OM在OP的左侧和右侧时,根据角的和差关系可得结论.【解答】解:(1)当n=30°时,∠BOM=30°,∵∠POB=68°,∴∠POM=68°﹣30°=38°,∵∠MON=90°,∴∠PON=90°﹣38°=52°;(2)∵OP恰好平分∠MON,∠MON=90°,∴∠POM=45°,∵∠POB=68°,∴n=68﹣45=23;(3)当0<n<68时,如图1,∠AON﹣∠POM=22°,理由如下:∵∠POB=68°,∴∠POM=68°﹣n°,∵∠MON=90°,∴∠AON=180°﹣90°﹣n°=90°﹣n°,∴∠AON﹣∠POM=(90°﹣n°)﹣(68°﹣n°)=22°;当68<n<90时,如图2,理由如下:∵∠POB=68°,∴∠POM=n°﹣68°,∵∠MON=90°,∴∠AON=180°﹣90°﹣n°=90°﹣n°,∴∠AON+∠POM=(90°﹣n°)+(n°﹣68°)=22°;故答案为:0<n<68,68<n<90.。
会做的题目不丢分(张海生老师)
会做的题目不丢分
——你会解答数学题吗?
有一个聪明的男孩,有一天妈妈带着他到杂货店去买东西,老板看到这个可爱的小孩,就打开一罐糖果,要小男孩自己拿一把糖果。
但是这个男孩却没有任何的动作。
几次的邀请之后,老板亲自抓了一大把糖果放进他的口袋中。
回到家中,母亲很好奇的问小男孩,为什么没有自己去抓糖果而要老板抓呢?小男孩回答得很妙:“因为我的手比较小呀!而老板的手比较大,所以他拿的一定比我拿的多得多!”
哈哈,多么聪明有趣的小男孩!知道自己能力“有限”的聪明!能力有限,其实并不是借口,而是学习的严谨态度。
在同学们解题过程中,其实,需要的就是这种小心谨慎,需要按照严谨的解题程序进行答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做题的正确率,让会做的题目不丢分。
1.审题:搞清题目中的条件与问题,明确题目要求。
解任何一道题时,都应列出以下几项:已知、求解,认真写一遍,可预防遗漏。
习题的设计一般是为了考查某一知识点,要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必须首先分清这道题究竟考查的是什么。
然后,根据解题要求顺藤摸瓜,则很容易得到正确的结论。
2.做题。
要注意质量,做到“准确、规范、快速”六个字。
①准确性:答题时争取“一遍对”。
钱学森同志说过:“科学是严肃的、严格的、严密的,是不允许马虎的,所以科学技术工作者必须首先有良好的科学工作习惯。
”
②规范性:解题时严格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书写要工整,条理要清楚,简明易看。
行要直,边要齐。
先把解题思路搞清楚,方法步骤搞准,然后再下笔。
③快速性:就是效率要高。
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试卷上的所有题目,一些做习题的技巧。
从最有把握的地方开始。
避免一开始就屡遭挫折而影响答题的速度与情绪。
3.检查。
如做计算题应注意:①题目有没有抄错;②计算顺序对不对?数式有没有遗漏;③计算法则有没有混淆;④小数点处理是否正确;⑤是不是近似值?要不要用≈?同学们可以根据不同学科不同题型、针对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习内容,老师平时列出更加贴近具体的注意点,要重点检查。
事实上,我们常常会看到这种现象,有一些同学在做一些难题时能够得分,可是在做容易的题目时,却往往不能拿足分数,归根结底,就在于要么心思不够细腻,这是同学们今后在解题时是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