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B第2次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149.00 KB
- 文档页数:6
1.有人对女性的评价是“年轻时唧唧喳喳,结婚有了孩子拖拖拉拉,老了婆婆妈妈”,这属于社会知觉中的(D)(2.00分)A. 晕轮效应B. 近因效应C. 首因效应D. 社会刻板印象2.群体这个概念是美国社会学家( A )提出来的,用来描述社会中一小群具有特定关系的人群。
(2.00分)A. 库利B. 米尔斯C. 勒温D. 马斯洛3.独立、果断、勇敢、优柔寡断等属于性格的什么特征?( B )(2.00分)A. 情绪B. 意志C. 态度D. 理智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指的是人际吸引中的( B )。
(2.00分)A. 接近吸引B. 相似吸引C. 才能吸引D. 互相吸引5.动机产生的内在条件是( B )。
(2.00分)A. 兴趣B. 需要C. 价值观念D. 诱因6.具有不爱与人交往、孤僻、多愁善感、富于联想等特征的人属于( C )(2.00分)A. 多血质B. 粘液质C. 抑郁质D. 胆汁质7.人与人从不认识到关系亲密,通常有四个发展阶段,A觉察相识、B稳固相容、C亲密互惠、D表面接触。
按照人际关系发展阶段的规律,发展顺序应该是( A )。
(2.00分)A. A-D-C-BB. A-B-C-DC. A-D-B-CD. D-A-C-B8.能够提供对某一个体、某一团体或某一组织的详尽分析,能提供变化的动态方面的见解,对于组织内部问题的诊断和纠正极有帮助的方法是( A )(2.00分)A. 个案法B. 实验法C. 测验法D. 观察法9.“一俊遮百丑”属于社会知觉中的什么效应?( A )(2.00分)A. 晕轮效应B. 近因效应C. 社会刻板印象D. 首因效应10.个体在群体中有时会比他们单独时有更小的责任感,属于( D ) 群体心理现象。
(2.00分)A. 从众B. 社会致弱C. 社会促进D. 责任分摊11.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灵活的类型是( B )(2.00分)A. 兴奋型B. 活泼型C. 抑制型D. 安静型12.( D )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9095)《管理心理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1:第一次作业2:第二次作业3:第三次作业4:第四次作业5:第五次作业6:第六次作业7:第七次作业8:第八次作业1:[论述题]论述题1、工作内容的设计包括哪些方面?参考答案:1)工作的广度。
即工作的多样性。
工作设计得过于单一,员工容易感到枯燥和厌烦,因此设计工作时,尽量使工作多样化,使员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进行不同的活动,保持工作的兴趣。
2)工作的深度。
设计的工作应具有从易到难的一定层次,对员工工作的技能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从而增加工作的挑战性,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3)工作的完整性。
保证工作的完整性能使员工有成就感,即使是流水作业中的一个简单程序,也要是全过程,让员工见到自己的工作成果,感受到自己工作的意义。
4)工作的自主性。
适当的自主权力能增加员工的工作责任感,使员工感到自己受到了信任和重视。
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使员工工作的责任心增强,工作的热情提高。
5)工作的反馈性。
工作的反馈包括两方面的信息:一是同事及上级对自己工作意见的反馈,如对自己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的评价等;二是工作本身的反馈,如工作的质量、数量、效率等。
工作反馈信息使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效果有个全面的认识,能正确引导和激励员工,有利于工作的精益求精。
2:[论述题]论述题2、工作应激的个人对策有哪些?参考答案:1.锻炼目前,国家正在推行全民健身计划,使各种年龄的人都参加体育锻炼。
一些慢性病患者也遵从医嘱进行适当的锻炼。
散步、跑步、游泳、打球等等体育运动有利于增强人们的体质。
体质的增强可为应付应激奠定基础。
虽然目前还没有确实的证据表明体育锻炼会直接消除或减轻应激,但体质的增强能帮助人们更有效地应付应激则是合乎逻辑的。
2.放松放松也是克服应激的有效方法。
一般的放松,如静坐可以使肌肉松弛和头脑平静。
放松也可以采取特殊的技术,如中国的气功和印度的瑜伽都是使人放松的特殊方法,它们都有利于克服应激。
▲《管理心理学》第二次作业:(截止日期2009年1月10日)(网上批改)一、分析思考题:(以下5道题任选3题)1、什么是激励?请结合激励的基本模式图,分析个体激励的心理活动过程并联系学校管理实际,阐述如何实施“全面激励理论”。
2、什么是决策?试比较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的异同。
3、简述能力、气质和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与管理的关系。
4、阐述亚当斯公平理论的主要观点,联系学校管理实践谈谈如何在学校班级管理中体现公平原则。
5、双因素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其在管理实践中有何应用价值?2、什么是决策?试比较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的异同。
答:什么是决策决策是组织经营管理最重要的内容,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成败。
一些有经验的企业管理干部认为,作为一名厂长、经理,其工作可以归结为两项:决策与用人。
而用人问题归根到底也是决策问题——用什么样的人,用哪一个人才能推动工作进展,这就需要决策。
因此,这两项工作归结起来又变成一项,即“决策”。
因“决策理论”而获得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金的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
可见“决策”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决策”一词,一般被理解为对高层次的重大问题的决定。
至于一些具体的小问题,在考虑解决方法时,很少用“决策”一词,而是称之为“作出决定”。
“决策”是一种判断过程,是从若干可行性方案中进行比较分析中进行抉择。
“决策”一般被理解为对高层次的重大问题的决定。
至于一些具体的小问题,在考虑解决方法时,一般不用“决策”一词,而是称之为“作出决定”。
“决策”就其广义而言,即不仅指对高层次的重大问题的决定,而且也包括了对具体的小问题的决定。
团体决策与个人决策的比较“群体(团体)决策”:就是由团体成员通过信息沟通,相互探讨和交换意见,在形成比较一致意见的基础上,共同作出关于某个项目或问题的策略、方案、方法的抉择。
“个人决策”:则是由领导者凭借个人的知识、经验、分析判断能力,工作魄力及所掌握的信息,在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一系列逻辑思维活动的基础上,作出关于某个项目或问题的策略、方案、方法和抉择。
一、简答题1.心理现象的实质是什么?答: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
通过心理现象可以反映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三类。
心理过程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心理活动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发展的过程。
通常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copy 心理状态是心理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指在一段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
如认知过程的聚精会神与注意力涣散状态,情绪过程的心境状态和激情状态,意志过程的信心状态和犹豫状态等。
心理特征是指心理活动进行时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
如有的人观察敏锐、精确,有的人观察粗枝大叶;有的人思维灵活,有的人思考问题深入;有的人情绪稳定内向,有的人情绪易波动、外向;有的人办事果断、有的人优柔寡断,等等。
这些差异体现体在能力、气质和性格上的不同。
在人的心理生活中,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三者紧密联系。
2.简述管理心理学的概念。
答:管理心理学是有关情境中个体、群体和组织管理行为的理解、解释、预测和变化规律,以便改进和提高工作生活质量与管理效能的学科。
3.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的内容是什么?答:人的本质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社会关系实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主要有三个命题:一是“劳动或实践是人的本质”;二是“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三是“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关于第一个命题,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
这一思想,提出人的生命活动具有特有的方式,即实践或劳动。
实践活动是人和动物的最本质的区别,也是产生和决定人的其他所有特性的根据。
在马克思看来,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物质生产,和作为动物的生命活动的生产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把自己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
第一次作业管理心理学第二次作业1.国外的管理学界认为,世界上第一部系统地论述管理问题的著作是(《孙子法》)。
2.一个人最先给人留下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这属于对人知觉偏见的(优先效应)。
3.态度是人对某种对象的(认知与感情倾向)。
4.公平理论是美国哪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亚当斯)5.某钢铁厂有位电子专业毕业的中年知识分子,曾经利用业余时间在研制小型电脑方面有所创新,他本人迫切要求从事这方面的专门研究,以争取早出成果。
此种需要属于(自我实现需要)。
6.在管理方格图中,“乡村俱乐部”型风格属于(1.9组合)。
7.弗德勒模型中三种情境因素是指(领导与职工的关系、任务结构、领导者的岗位权力)。
8.一个主管有效地指导多少下级,或者有多少下级向一个主管汇报工作,这就是(控制跨度)。
9.根据人的外部特征对他的内心状态所作的解释和推论叫做(归因)。
10.群体压力有时会迫使群体的成员违背自己的意愿产生完全相反的行为,这种行为被叫做(顺从)。
管理心理学第三次作业1、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以及群体成员彼此之间的吸引力被称为(群体的凝聚力)2、从发信者与接信者的地位是否变换的角度来看,沟通可以分为(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3、解决冲突时,合作与坚持己见都处于中等水平的行为被称为(折中)4、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对成就的需要、对社交的需要和(对权力的需要)5、强化可以分为正强化、负强化、惩罚和(消退)6、公认的群体发展五阶段模型的提出者是(塔克曼)7、梅奥主持的"霍桑实验”(30年代)提出来的人际关系学说是构成哪种人性假设的理论基础?(社会人)8、由于目标、任务的需要,通过上级组织或职能部门决定成立并组建的群体是(正式群体)9、瑞士心理学家荣格以倾向性为标准把性格分为(内倾型、外倾型的性格)10、对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高估内在倾向作用而忽视情境因素作用的一般倾向称之为(基本归因偏差)管理心理学第四次作业1、布莱克和莫顿在对密执安大学和俄亥俄州立大学领导行为的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概括和提高,提出了既有定性分析,又有定量分析的(管理方格图)2、甲方说:"你把这任务完成一下。
(注意:若有主观题目,请按照题目,离线完成,完成后纸质上交学习中心,记录成绩。
在线只需提交客观题答案。
)本次作业是本门课程本学期的第2次作业,注释如下: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10道小题)1. 下列哪项不属于个案研究()(A) 现场实验(B) 观察法(C) 谈话法(D) 活动产品分析法正确答案:A解答参考:2.下列那本著作并未全面反映美国、西欧国家管理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及其主要内容()(A) 列维特所著的《管理心理学》(B) 季托夫所著的《管理心理学》(C) 罗桑所著的《组织行为》(D) 雪恩所著的《组织心理学》正确答案:B解答参考:3. 下列哪项不是人际关系学派的局限性()(A) 缺乏对人的心理因素的全面、深入的考察(B) 注意中心为个别工人(C) 过多强调非正式群体的作用(D) 缺乏因人、因事、因地制宜的权变观点正确答案:B解答参考:4.()对人性的假设提出了另一种分类,即存在着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假设(A) 布劳纳(B) 莫尔斯(C) 洛希(D) 雪恩正确答案:D解答参考:5. 下列哪项不属于人类最基本的需要()(A) 食物(B) 饮水(C) 爱与归属(D) 住所正确答案:C解答参考:6. 下列哪项不属于社会知觉的具体研究范围()(A) 对社会对象的知觉(B) 对他人的知觉(C) 对自己的知觉(D) 对人际关系的知觉正确答案:A解答参考:7.经验表明,在招聘工作中,第一个()分钟的印象往往对录取与否有较大的影响。
(A) 8(B) 7(C) 6(D) 5正确答案:D解答参考:8. 下列哪项是角色认知的影响因素()(A) 个人对角色认知的程度(B) 客观的自我评价(C) 自己的个性特征(D) 角色的职务正确答案:B解答参考:9. 下列哪项属于情绪调节的有利方面()(A) 你的行为可能适宜地消除压力源(B) 可以弥补未发现的损失(C) 可以维持增长的希望和勇气(D) 可以提高控制感正确答案:C解答参考:10. 下列哪项不属于工作压力引起的心理症状()(A) 感情压抑(B) 交流的效果降低(C) 注意力分散(D) 睡眠不好正确答案:D解答参考: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共10道小题)11.现场调查研究是操纵一个或几个自变量并观察它们对因变量的作用。
福师《管理心理学》在线作业二ss1. 麦格雷戈X管理理论认为()重于个人需要。
A. 社会利益B. 社会道德C. 组织要求D. 社会文化正确答案: C 满分:2 分得分:22. 美国心理学家()认为自我概念(即自我知觉)包括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
A. 华生B. 威廉-詹姆斯C. 斯尔纳D. 马斯洛正确答案: B 满分:2 分得分:23. 心理学家麦格雷格在他的《企业中的人性方面》一书中所批判的X理论是对西方人性假设中的( )假设的概括A. 复杂人B. 现代人C. 经济人D. 发展人正确答案: C 满分:2 分得分:24. 人与人之间由于经济、政治、法律等因素而形成的人际关系称为( )人际关系A. 社会性B. 阶级性C. 民族性D. 家庭性正确答案: A 满分:2 分得分:25. ( )、评价要素、情感要素和意向要素是构成任何一种态度的四个基本要素A. 文化要素B. 认知要素C. 社会要素D. 情境要素正确答案: B 满分:2 分得分:26. ()是指在组织系统中,层次相当的个人及团体之间所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
A. 上向沟通B. 下向沟通C. 平行沟通D. 网状沟通正确答案: C 满分:2 分得分:27.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主要有五个方面:(1)观察者的( );(2)观察者的兴趣和爱好;(3)观察者的个性特征;(4)观察者的过去经验;(5)观察者的知识结构A. 需要与动机B. 能力结构C. 态度体系D. 人格特征正确答案: A 满分:2 分得分:28. 性格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 )A. 行为方式B. 生活方式C. 学习方式D. 交往方式正确答案: A 满分:2 分得分:29. ()是反映个体对客观事物的内心态度体验。
A. 情绪B. 能力C. 性格#人格正确答案: A 满分:2 分得分:210. 管理心理学是研究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特点规律及其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
西南交《管理心理学B》在线作业二
谈话法和问卷法属于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测验法
参考选项:C
下列行为中不属于挫折的行为表现的是( )
A:攻击性行为
B:退化性行为
C:妥协性行为
D:主观性行为
参考选项:D
对某一个体、某一团体或组织在较长的时间里连续进行观察、调查、了解,是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 )
A:观察法
B:个案法
C:调查法
D:实验法
参考选项:B
下列哪项属于职业内在压力源( )
A:职业组织政策
B:组织制度
C:劳动条件
D:组织运行状况
参考选项:C
下列哪项不是个性的心理结构的特征( )
A:复杂
B:多层次
C:直观
D:多水平
参考选项:C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生活压力源的范畴( )
A:亲朋好友的期望
B:结婚
C:收入低
D:工作辛苦
1。
(9046)《管理心理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1:第一次作业2:第二次作业3:第三次作业4:第四次作业5:第五次作业6:第六次作业1:[论述题]1、什么叫应激?影响压力和应激差异体验的因素主要有哪些?2、如何应对压力和应激对管理活动的影响?3、简述战胜挫折的策略。
4、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区别有哪些?在管理实践中如何加强对非正式群体的管理。
5、简述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
6、简述群体凝聚力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7、论述如何克服障碍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
8、简述如何提高领导的绩效水平。
参考答案:1:[填空题]1、压力的来源主要存在于(),()和()。
2、压力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和()两方面。
3、人们受到挫折后的行为反应主要形式有(),(),(),()和()。
4、群体三要素包括(),()和()。
5、人际关系主要包含的成分有(),()和()。
6、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包括(),(),(),()和()。
7、人际沟通的基本要素包括(),(),(),(),(),()和()。
8、团队建设的心理基础有(),(),(),()。
9、团队建设的方法有(),()和()。
10、现代领导体制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参考答案:1:[论述题]1、什么叫智力?简述智力的水平差异和结构差异。
2、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3、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有哪些?4、论述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
5、如何在管理实践中应用社会知觉效应?6、简述气质对活动的影响作用。
7、影响性格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8、论述气质与性格在管理中的应用。
参考答案:1:[填空题]1、思维按照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分为(),()和();按照探索答案的方向可以分为()和();2、思维的基本形式包括(),()和();3、问题解决的策略主要包括(),()和();4、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包括(),(),()和()。
5、社会知觉的特点主要有(),(),(),()和()。
6、气质是表现心理活动的()、()、()方面的动力特征。
(注意:若有主观题目,请按照题目,离线完成,完成后纸质上交学习中心,记录成绩。
在线只需提交客
观题答案。
)
本次作业是本门课程本学期的第2次作业,注释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10道小题)
1. 下列哪项不属于个案研究()
(A) 现场实验
(B) 观察法
(C) 谈话法
(D) 活动产品分析法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2.
下列那本著作并未全面反映美国、西欧国家管理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及其主要内容()
(A) 列维特所著的《管理心理学》
(B) 季托夫所著的《管理心理学》
(C) 罗桑所著的《组织行为》
(D) 雪恩所著的《组织心理学》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3. 下列哪项不是人际关系学派的局限性()
(A) 缺乏对人的心理因素的全面、深入的考察
(B) 注意中心为个别工人
(C) 过多强调非正式群体的作用
(D) 缺乏因人、因事、因地制宜的权变观点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4.
()对人性的假设提出了另一种分类,即存在着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假设
(A) 布劳纳
(B) 莫尔斯
(C) 洛希
(D) 雪恩
正确答案:D
解答参考:
5. 下列哪项不属于人类最基本的需要()
(A) 食物
(B) 饮水
(C) 爱与归属
(D) 住所
正确答案:C
解答参考:
6. 下列哪项不属于社会知觉的具体研究范围()
(A) 对社会对象的知觉
(B) 对他人的知觉
(C) 对自己的知觉
(D) 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7.
经验表明,在招聘工作中,第一个()分钟的印象往往对录取与否有较大的影响。
(A) 8
(B) 7
(C) 6
(D) 5
正确答案:D
解答参考:
8. 下列哪项是角色认知的影响因素()
(A) 个人对角色认知的程度
(B) 客观的自我评价
(C) 自己的个性特征
(D) 角色的职务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9. 下列哪项属于情绪调节的有利方面()
(A) 你的行为可能适宜地消除压力源
(B) 可以弥补未发现的损失
(C) 可以维持增长的希望和勇气
(D) 可以提高控制感
正确答案:C
解答参考:
10. 下列哪项不属于工作压力引起的心理症状()
(A) 感情压抑
(B) 交流的效果降低
(C) 注意力分散
(D) 睡眠不好
正确答案:D
解答参考: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共10道小题)
11.现场调查研究是操纵一个或几个自变量并观察它们对因变量的作用。
正确答案:说法错误
解答参考:
12.霍桑实验发现并证实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
正确答案:说法正确
解答参考:
13.自我实现人强调的是,要求自主、挑战、个人成长以及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与才智等的较高层次的需要。
正确答案:说法正确
解答参考:
14.根据经济人假设得出结论:管理的重点主要放在高效率的工作效益上,而对人们的感情和士气方面应负的责任是次要的。
正确答案:说法正确
解答参考:
15.投射是一种通过以己度人的方法而达到心理防御的目的。
正确答案:说法正确
解答参考:
16.一个人对自己所应承担角色的认知只受个人客观的自我评价所影响。
正确答案:说法错误
解答参考:
17.多血质型的人行为表现为攻击性强,易兴奋,不易拘束,不可抑制。
正确答案:说法错误
解答参考:
18.个性的形成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正确答案:说法错误
解答参考:
19.只要人在身体上没有什么缺失或疾病,那么这个人就是健康的。
正确答案:说法错误
解答参考:
20.人受挫折时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攻击心理和行为。
一般来说,说挫折的频率越高,攻击的强度越大。
正确答案:说法正确
解答参考:
(注意:若有主观题目,请按照题目,离线完成,完成后纸质上交学习中心,记录成绩。
在线只需提交客
观题答案。
)
三、主观题(共14道小题)
21.人们对不利于自己的信息会视而不见或加以歪曲,以达到防御目的是指().
参考答案:知觉防御
22.自我认识的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
参考答案:精神自我
23.形成个性的原因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和()。
参考答案:遗传因素,环境因素
2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了五个层次:()、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和()。
参考答案:生理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25.心理健康的理论基础包括以下的四大理论:( )、人本论、()和社会学习论。
参考答案:认知论,心理动力论
26.当刺激事件打破了人的平衡与负荷能力,或超过了个体的能力所及就会体现为压力,并引起()
参考答案:应激反应
27.实验室实验---
参考答案:实验室实验的实质是操纵一个或几个自变量并观察它们对因变量的作用。
28.压力---
参考答案:压力是指能造成生理、心理功能紊乱的紧张性刺激物。
29.晕轮效应---
参考答案:晕轮效应是指根据不完全的信息而作出的对被知觉对象的整体印象与评价。
30.性格---
参考答案: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31.健康的“生理—心理—社会”模式---
参考答案:
健康的“生理—心理—社会”模式是指: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上的缺失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32.试述管理心理学的任务有哪些?
参考答案:
管理心理学的任务有以下几点:
(1)管理心理学的首要任务是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2)管理心理学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对劳动者进行管理教育。
(3)管理心理学还面临着完善理论体系的迫切任务。
33.试简述观察法有哪些优缺点?
参考答案:
观察法的优点是,被观察者的心理在未受条件控制情况下,能表现出很大的自然性。
但观察法也存在一些缺点,如观察者处于被动地位,消极地等待有关被观察者的行为的产生,观察到的结果往往难以作定量分析。
34.试述心理评价指标的含义及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意义。
参考答案:
含义:在一个成功企业中,职工都有以下鲜明的、心理上的感受,这就是方向感、信任感、成就感、温暖感、舒适感、实惠感等,简称为“六感”。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意义:
(1)心理评价指标得分的高低可以反映出企事业单位在贯彻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与管理措施方面的程度。
(2)在一个成功企业各项心理评价指标的排列中,精神性(信任感、方向感等)与物质性(实惠感等)的评价指标是相互交叉的,如第一为信任感,第二为实惠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