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医大学研究生压力源与心理健康的分析与思考论文
- 格式:pdf
- 大小:896.58 KB
- 文档页数:5
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实思考及心理疏导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高等教育逐渐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继续深造,进入高校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
然而,随着研究生数量的增加,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探讨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实思考及心理疏导方法。
一、现实思考1. 压力来源研究生面临着巨大的学术压力、就业压力和生活压力。
学术压力主要来自于课题研究、论文发表和导师的期望;就业压力主要来自于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担忧;生活压力主要来自于经济负担、人际关系和家庭期望。
这些压力可能导致研究生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2. 心理素质研究生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到他们应对压力的能力。
一些研究生可能在面对压力时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此外,研究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3. 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缓解心理压力的重要途径。
研究生在面临压力时,如果能得到家庭、朋友和学校的支持,将有助于减轻心理压力。
然而,一些研究生可能因为人际关系不佳或者缺乏有效的求助途径,而无法获得足够的社会支持。
二、心理疏导针对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心理疏导:1. 增强心理素质研究生应该学会调整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增强应对压力的能力。
2. 提供心理辅导高校应建立完善的心理辅导体系,为研究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通过心理辅导,帮助研究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
3. 加强人际交往研究生应该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社交活动,拓展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
同时,学会与他人沟通,寻求帮助,以减轻心理压力。
4. 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高校应关注研究生的学术压力,合理安排学术任务,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
同时,鼓励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提高学术能力,减轻学术压力。
5.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思考摘要:“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的科学论断,从理论和战略高度指明了新时代高等教育乃至整个教育发展的重大使命。
研究生,作为我国教育结构中的最高层次受教育者,在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的同时,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
根据统计数据,在分析研究生群体心理问题的表象、类别与压力来源的基础上,对其产生的主要主、客观原因进行剖析,并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心理干预对策,希望能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帮助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研究生;心理健康;压力;对策一、研究生心理情况现状研究生是一支非常重要的科研力量,从时代特征和社会需求看,作为研究生个体应具备较强的创新力、适应力、领导力、实践能力和跨文化沟通协调能力。
但在实际中,研究生整体的适应能力不容乐观。
研究生因为年龄、知识层次、学习生活方式、面临的压力与环境等方面都显著不同于本科生。
不同群体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有显著差异:性别、学科专业、年级和有无工作经历等都是影响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
研究生心理健康面临诸多问题,由此引发的自杀以及其他犯罪案例日益增多。
最近媒体的公开报道显示,研究生的抑郁率和自杀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俄亥俄州代顿赖特州立大学的精神病学家杰拉尔德•凯(JeraldKay)同时也是《大学社区精神卫生保健》(Wiley,2010)的联合编辑,他坦言心理压力和心理疾病主要集中于医生、大学生和教师。
以某大学基础医学院每年需上报需要特别关心的研究生(官方统计的心理困难研究生)的情况为例,心理困难生的比例逐年上升,从2014年的0.2%到2018年的1.85%,尤其是近三年中呈快速增长态势。
二、调研样本及数据分析1、研究样本及特征本文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某大学基础医学院758名在校研究生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601份,有效率为80%,符合社会调查方法学对有效率的要求。
2、研究工具及统计结果本文采用自编的《研究生心理现状问卷调查》表对研究生目前的心理现状进行调查,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如表一所示;第二部分是填写问卷者本人对自己心理健康的认知情况,包括个人心理不适感的症状及程度,其中心理不适感包括心情低落、强迫症、人际敏感、焦虑、偏执、抑郁、敌对、不信任以及其他心理不适的感觉,程度分为无/完全无状况、轻度/可克服、中度/不适感造成困扰、重度/需要外界介入帮助四个方面;第三部分为心理状况来源探究,覆盖学习、科研、就业、成就感、人际交往以及家庭婚恋等各方面;第四部分解决方案探究,通过对国内外对研究生心理问题对策的文献综述以及对研究生开放式问卷调查的结果,一共设计了七项,包括导师谈话与支持、同辈谈话与支持、家人支持(父母或另一半)、去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倒倒苦水、向专业机构寻求治疗、自己承受,忍耐坚持、唱歌、旅游等娱乐活动等方面。
《研究生的压力应对与健康心理》学习心得(精选5篇)第一篇:《研究生的压力应对与健康心理》学习心得《研究生的压力应对与健康心理》学习心得我们应该选择直面不逃避!这个新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是对全国人民的一次压力考验。
除了国家的紧急响应应对机制,社会各职能各地区互相联动配合外,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这不仅是防护好身体安危的挑战,也是能否保持正常生活节奏和心态情绪的挑战。
在这样的特殊时期,我学习了武汉理工大学安全应急学院关于《研究生的压力应对与健康心理》课程,从中学习了不少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收获颇丰。
这场疫情短时间蔓延席卷了全国,对突然发生变化的反应,心理学研究中,叫做应激状态,这是一种特殊的情绪状态。
面对应激,我们通常会有两种反应类型:战斗或逃走。
我身边的朋友对这场疫情的大部分的感受都是:秩序被打乱,生活的失控感引发恐慌紧张焦躁等情绪。
对疫情而产生的各种恐惧焦虑甚至身体的不适等反应,就像我们面对狗吠,被狗追时反应是一样的,是逃跑还是面对,都是正常的身体和心理反应,其中的消极反应也是一种面对和应对,这都是人类自我保护与防御机制。
而现在的情况,逃避问题并不利于我们攻克疫情,那么,如何直面这场疫情危机,我个人通过课程学习总结了一些建议:(1)适度关注不过度。
对于信息选择、获取应该保持适度适量,保证自己不被动卷入互联网过多的密集疫情信息中,避免造成替代性创伤反应,建议大家选择几个固定信息来源,如中央电视台发布的信息或权威媒体的报道,或将手机新闻客户端的后台更新推送关闭,用固定时间来获取,保持信息通畅即可,定点定时阅读,而非时时关注。
(2)积极面对不抱怨。
不断查看疫情危机的更新信息,在心理学上是类似不断闪回的呈现,焦躁不安等身体反馈是对过量信息获取的反应,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摄入过多无法辨别真伪的信息而导致情绪被调动,疫情过程中有很多我们无法辨别真伪的信息以及无法改变的事件,这需要我们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做好自己该做的部分,做好自我保护,面对各种杂乱信息不抱怨,少指责。
军校研究生学员心理管理问题探析首先,由于研究生的学习压力较大,易出现心理问题。
这一点是军校研究生学员心理管理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军校的教育要求学员兼顾军事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这需要学员具备高强度的学习和动员能力。
同时,军校还有着紧张的作息时间和军事训练安排,这些都为学员的精神健康带来了压力。
因此,军校在心理管理方面需要加强对学员的疏导和辅导,鼓励学员适当放松身心,增强身体免疫力和抗压能力。
其次,由于军校研究生学员的入学条件较高,学员普遍存在成功焦虑情绪。
在军校研究生教育中,成功焦虑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情绪状态。
学员们通常较为担心自己无法达到学术成果和军事培训的目标,从而产生焦虑感。
这种情绪既能促进学员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影响学员的思维能力和身心健康。
因此,军校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员调整情绪,认识到焦虑情绪的正常从属性,减轻其负面影响。
再次,军校研究生学员的情感表达能力较弱。
情感表达能力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在军队领导岗位中尤为重要。
然而,由于学员们学习、生活和训练的环境,学员完全处于紧张状态,学员们往往压抑内心情感,存在情感表达上的障碍,导致沟通不畅和心理问题的积累。
因此,军校在心理管理工作中需要更多地关注学员的情感表达能力,并给予指导和培训。
最后,对于特别注重军事素养和纪律严格的军校来说,学员的自我管理能力也面临一些困难。
在不断要求自我约束和自我督促的学习、训练和生活环境中,学员的自我管理能力亟需提高。
军校应该采取适当的教育手段,提升学员的自我管理能力,帮助学员增强自觉性和纪律性,更好地适应军校生活和未来的军事工作。
综上所述,军校研究生学员心理管理问题在影响未来军事领导力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军校应该更加关注学员的心理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在“铁拳教育”中打造更具魅力的军事领导力。
军校研究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措施军校研究生是未来部队建设的中坚力量,引导他们合理缓解心理压力,健康成长,顺利完成学业,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的一个环节。
本文从理论层面对当前军校研究生心理压力成因进行了客观分析,并提出应对办法,以期给广大研究生及教育管理工作启发。
标签:心理;措施军校研究生相对普通人群而言,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处于封闭的环境,对社会了解不深,对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存在一定的困惑;正值青春年华,对面临的婚恋问题有矛盾情绪;学业负担重,管理严格,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事业心进取心强,对未来工作岗位期望值较高,等等,诸多原因造成的心理落差与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对自身的健康与成长成才带来一定的影响。
1当前军校研究生心理现状笔者通过对西安、武汉、广州等地区的军校研究生调查发现,由于客观条件和个人性格因素,部分军校研究生存在紧张、焦虑、孤独、困惑、失落等心理问题,因长期得不到疏导排解,出现自卑、多疑、孤僻、嫉妒、忧郁、烦躁等心理失衡现象,已成为院校基层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2军校研究生心理压力成因分析2.1不能较好地处理人际关系潜心搞学术研究的人,往往不善于交往,枯燥、单调的科研容易让人产生固执、刻板的个性心理,又由于较长时间处于封闭环境,与社会的融合不够,使得有的研究生与朋友联系较少、交流沟通不畅,导致在与周围同学、学员队干部和导师的交往中,自我意识较强、宽容心弱、承受力差,相互间容易产生误解和矛盾,使得人际关系紧张。
2.2对婚恋情感问题认识片面从年龄层次上说,研究生已经是成年人,但由于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较少,心理发展还很不成熟。
作为一个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群体,研究生具有特殊的心理需要。
特别是女研究生,正处于向大龄青年的过渡时期,她们往往具有较高的成就动机与抱负,但缺乏对自我的准确定位;情感发展逐渐成熟,但缺乏有效的情绪认识与控制能力,情绪变化会由于挫折而产生焦虑和抑郁,从而导致自我效能感的降低。
研究生一般都处于婚恋年龄,情感丰富,思想活跃,渴望与异性交往。
研究生的心理压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摘要】本文通过调查研究生的心理压力现状、分析主要影响因素,并探讨学业、生活、社交压力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在减轻压力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调适策略,并就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生普遍面临着各种压力,学业压力是主要来源之一,但生活和社交压力同样不能忽视。
对于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长期的,因此需要引起重视。
通过有效的疏导和心理调解,可以缓解研究生的心理压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未来研究可深入探讨研究生心理压力的具体来源和影响机制,为进一步增加心理健康支持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关键词】关键词:研究生、心理压力、影响因素、现状调查、学业压力、生活压力、社交压力、心理健康、减轻策略、未来研究、总结。
1. 引言1.1 研究生的心理压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研究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包括学业压力、生活压力和社交压力等。
学业压力主要来自于课业负担、论文、实验等学术任务的压力,生活压力则主要来自于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而社交压力则涉及到研究生在人际关系上的焦虑和压力。
这些压力源可以相互交织,共同影响研究生的心理健康。
研究生心理压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旨在帮助研究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身的心理状态,寻找有效的减轻和调适策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通过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探讨出更有效的应对措施,为研究生心理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2. 正文2.1 研究生心理压力的现状调查研究生阶段,作为学术压力和生活压力叠加的重要时期,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心理压力。
为了解研究生心理压力的现状情况,我们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共有500名研究生参与。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研究生表示自己感受到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其中有超过一半的人称其为“很大的压力”。
在研究生心理压力的来源方面,学业压力是最主要的原因。
超过80%的研究生认为学业压力是导致心理压力的主要因素,其次是生活压力和社交压力。
调查还显示,在面对心理压力时,仅有不到40%的研究生表示他们可以有效地应对和处理压力。
关于研究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建议”论文摘要:当前研究生的心理问题的特点是:没有工作经历的研究生的心理问题多于有工作经历的研究生;没有婚恋的研究生的心理问题多于已婚恋的研究生;男研究生的心理问题多于女研究生。
分析得出造成研究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婚恋的压力和社会的变革。
针对这些情况,从重视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配备得力的研究生辅导员、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同伴教育、提高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改善建议。
论文关键词:研究生;心理健康;建议研究生作为我们国家的高层次人才将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
他们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更要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好的成为国家和民族的栋梁。
因此,关注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尤为重要。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
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是: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
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
一、当前研究生心理问题的特点1.没有工作经历的研究生心理问题多于有工作经历的研究生现在的研究生群体约70%都是没有工作经历的直读研究生。
随着研究生群体逐渐转变为独生子女群体,独生子女的一些问题也相应反映到研究生群体中。
他们是一直在呵护下“没长大的孩子”,人生成长经历以校园生活为主,他们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一路过关斩将,经历过无数次的考试,脱颖而出,人生旅途一直比较顺利,对自己的期望值也比较高,自我实现的要求比其他群体要强烈。
大多数人没有经历过生活的磨练,缺乏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
在认识问题和认识自我时,容易脱离实际,更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论文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因此,医学生的数量也逐年增加。
然而,随着医学生学习和就业压力的增加,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变得越来越受到关注。
所以就有了“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论文”。
一、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概述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是影响医学生学业成绩和职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医学的快速变革和发展给医学学生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学习和压力挑战。
医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压力对医学生心理健康造成了许多影响,如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
二、医学生心理压力的来源医学生的学习任务重、知识点多,其学习压力常常是医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
此外,从医学生的专业性越来越强,从而需要具备更高的专业能力,这往往会增加医学生的就业压力。
同时,医学生需要面对客户的压力,并在面对这些压力时胜任它,并保持情绪稳定,这也会增加医学生工作压力。
三、医学生心理健康受损的表现心理健康是医学生一天的良好表现。
如果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影响,其表现也会相应受到影响。
常见的表现有:1.学习焦虑医学生抱有高度的学习要求、知识负担重等超高期望,是医学生学习焦虑的常见表现。
2.挫败感由于学习任务艰巨,医学生的学习进程缓慢,也面临失败和挫折。
当遭遇挫折时,医学生会感到失望和挫败,此时心理需要得到及时的调整。
3.睡眠问题医学生的睡觉时间常常不确定,常常超时加班,所以会出现睡眠问题。
如果长时间卧床,这将导致身体和心理的问题加重。
四、缓解医学生心理压力的方式缓解心理压力是保持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的主要措施之一。
常见的方法包括:1.锻炼身体医学生可以通过体育锻炼等适度的身体运动缓解压力、减轻心理负担。
2.寻求社会支援如果医学生感觉自己无法承受压力,可以调整心态,寻求家庭、朋友或心理咨询师等人的支持以帮助自己经历压力。
3.相互帮助医学同学之间可以互相支持,分享学术抱负和分享生活经验。
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论文的正文就至此。
军校研究生学员心理管理问题探析【摘要】军校研究生学员心理管理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通过分析军校研究生学员心理健康现状,揭示了存在的问题,强调了心理管理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在探讨心理管理方案时,提出了一些策略建议,如加强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
文章最后总结了军校研究生心理管理的重要性,指出未来应加强心理管理,提高学员心理健康水平。
展望未来,希望通过持续努力,解决学员心理管理问题,实现全面发展。
这篇文章认为,关注军校研究生学员的心理管理问题,不仅有益于个人发展,也对军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关键词:军校研究生学员、心理管理、心理健康、问题分析、重要性、方案探讨、策略建议、发展方向、总结与展望。
1. 引言1.1 军校研究生学员心理管理问题探析引言:军校研究生学员是军队中的中坚力量,他们承担着军队建设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任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军校研究生学员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突显。
对军校研究生学员的心理管理问题进行探析,对于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更好地完成军事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军校研究生学员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重要性、管理方案探讨以及策略建议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我们将更好地认识军校研究生学员心理管理的重要性,为提升其整体素质和战斗力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军校研究生学员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只有通过有效的心理管理措施,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适应复杂多变的军事环境,更好地完成各项任务。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促进军校研究生学员心理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和完善。
2. 正文2.1 军校研究生学员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军校研究生学员心理健康是一个重要的话题,需要深入研究和分析。
据调查发现,军校研究生学员在军事训练和学术压力下,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焦虑和抑郁是最常见的心理疾病。
学员们在面对考试、论文、实验等多重压力的情况下,往往会感到焦虑和情绪低落。
军校研究生学员心理管理问题探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军校研究生教育是军队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重要途径,而军校研究生学员的心理管理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军事需求的不断变化,军队对研究生学员的心理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强对于军校研究生学员心理管理问题的研究意义重大。
当前,军校研究生学员存在着种种心理管理问题,如心理压力大、自我调控能力较弱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深入探讨军校研究生学员心理管理的重要性,寻找有效的心理管理策略,对于解决这些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心理管理对个人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提升学员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有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军事工作和生活挑战。
对军校研究生学员心理管理问题进行探析,对于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军校研究生学员心理管理问题探析旨在深入了解并解决军校研究生学员在学习和训练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心理困扰和压力,旨在提升研究生学员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为其未来从军事领域走向科研、管理等职业方向奠定基础。
当前,军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心理管理则是保障军队队伍稳定、士气高昂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军校研究生学员心理管理问题的探讨与解决,不仅可以提升军队综合实力和战斗力,更有助于培养更多适应现代军事发展需求的高级人才。
军校研究生学员作为军队中的中坚力量,其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军队整体的实力和形象。
对军校研究生学员心理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提升军队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国防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军队心理管理工作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支持,为未来的心理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提高整体军事能力和综合素质。
2. 正文2.1 心理管理的重要性心理管理在军校研究生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军校研究生学员作为军队的未来干部人才,其承担的责任和压力是巨大的。
良好的心理管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压力,增强研究生学员的心理韧性和抗压能力,提高其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
军校研究生学员心理管理问题探析军校研究生学员是新时期中国军队的中坚力量,承担着部队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使命,同时也是高水平人才培养的代表。
然而,随着军队人才培养方向的转变、军校工作任务的加大以及研究生学员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不少学员的心理状态不尽如人意,心理管理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拟分析影响军校研究生学员心理管理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影响军校研究生心理管理的原因1、环境压力过大军校研究生学员进入校园后,原本平静舒适的生活被迫中断,开始面临陌生的环境和人际关系。
学员们被分配到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里的成员个性不同、学习水平参差不齐。
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学员们还承担着很多压力型任务,如考试、报告、课程设计等,这些任务的完成情况直接关系到学员们的成绩、评价和晋升前途,给学员们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2、自我调适能力不足军校研究生学员的自我调适能力普遍不足。
由于学员们自身心理素质不足,对防范和应对压力的方法没有深刻的认识,在遇到压力、挫折时常常采取消极、不理智的应对方式,如逃避、自怨自艾、否定自我等,使自己的心理状态更加糟糕。
3、社会支持体系不健全随着军队人才培养方向的转变,军校研究生学员面临着职业道路选择的压力和困惑。
由于学员们所处的环境相对封闭,社会交往渠道不畅,外部的支持和帮助极为有限,学员们在面对职业选择和发展方向时难免陷入矛盾和纠结之中。
同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学员们往往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体系,使得学员们在遇到问题时难以获得及时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为了缓解军校研究生学员的心理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提高学员们的心理素质,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军校生活的规律,具备应对困难和挑战的能力。
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健康课程,加强对学员们的心理健康资讯教育,引导学员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压力。
军校研究生学员需要自身具备强大的自我调适能力,才能更好地处理他们所面临的各种挑战。
军校研究生学员心理管理问题探析1. 引言1.1 军校研究生学员心理管理问题探析随着社会发展和军事科技的进步,军队人才的培养也变得更加重要。
军校研究生学员作为部队中的精英,其心理管理问题尤为关键。
过去,研究生学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被忽视,导致一些严重的后果。
因此,本文将对军校研究生学员心理管理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原因、对策和实施策略,以及效果评估。
军校研究生学员心理管理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挑战。
在军事训练和学术压力下,学员们可能面临着心理承受能力不足、焦虑、抑郁等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有效地解决,将会影响学员的学习和工作效果,甚至危及部队的战斗力。
因此,深入了解军校研究生学员心理管理问题的现状,并提出有效的管理对策和实施策略,对于提高学员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他们的战斗力和执行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这一问题,为军队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2. 正文2.1 军校研究生学员心理管理现状分析军校研究生学员是军校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既是学习者,也是未来军队的中坚力量。
在学习和军事训练的他们面临着各种心理管理问题。
军校研究生学员的心理压力较大。
由于学业和军事训练的双重压力,很多学员感到焦虑和紧张,甚至出现压力过大导致心理问题的情况。
这需要对学员的心理状态进行及时的监测和干预。
军校研究生学员的适应能力也面临考验。
对于很多学员来说,从平民到军人,从学术研究到军事训练,都需要他们进行一定程度的适应和转变。
这种全方位的适应要求对学员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军校研究生学员在学习和生活中可能会面临人际关系问题和情绪管理困难。
在集体生活和训练中,学员需要处理好与同学、教官以及其他军校成员的关系,同时也需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态稳定。
军校研究生学员的心理管理现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只有通过深入分析和有效干预,才能更好地帮助学员顺利完成学业和训练,成为合格的军事人才。
军校研究生学员心理管理问题探析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军校研究生学员在军事训练、学术研究、思想道德等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其心理管理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军校研究生学员的心理管理问题入手,探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军校研究生学员的心理健康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军校研究生学员心理管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压力大、焦虑、情绪波动大、人际关系复杂等。
1. 压力大军校研究生学员在学术上要求严格,军事训练任务繁重,很容易造成学习和训练任务的叠加,从而导致学员们的心理压力增加。
2. 焦虑军校研究生学员在学术研究和科研任务中可能遇到困难和挫折,加之学习和训练任务的叠加,很容易导致学员产生焦虑情绪。
3. 情绪波动大4. 人际关系复杂军校研究生学员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地域,加之学术和军事任务的压力,学员之间的人际关系可能会出现问题。
军校研究生学员心理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2. 学习和工作任务的叠加3. 心理素质不足部分军校研究生学员对学术研究和军事训练缺乏必要的心理储备,无法有效应对任务压力和困难挑战。
针对军校研究生学员心理管理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军校研究生学员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对学术研究和军事训练任务的认识,提高心理素质,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心理抗压能力。
2. 建立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军校可建立心理咨询服务体系,为学员们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服务,帮助学员们有效应对学术和军事任务的压力,化解心理问题。
3. 加强心理关怀军校研究生学员在学术和军事任务中需要得到足够的心理关怀,军校可以加强指导员和辅导员的心理关怀工作,及时了解学员的心理状况,帮助学员解决心理问题。
军校可以采取措施加强军校研究生学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学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化解学员之间可能存在的人际关系问题。
四、结语军校研究生学员是我军未来的中坚力量,其心理健康对于部队和国家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军校研究生学员心理管理问题探析随着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军队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军事院校招收的研究生学员成为军队中的重要力量。
作为未来军队的骨干力量,军校研究生学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军事素养,还需要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
在军校研究生学员的心理管理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关注和探讨。
一、学业压力与心理健康军校研究生学员作为优秀的军事人才,学业上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既要完成军事理论与实践教学任务,还要完成科研任务,完成毕业论文等,这种巨大的学业压力对学员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面对繁重的学业任务,学员们往往会出现焦虑、压力大、情绪低落等心理问题,长期下去,有可能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业成绩、身心健康以及未来的军事职业发展。
对于这一问题,军校需要采取措施,引导学员正确看待学业压力,提供积极健康的心理辅导,帮助学员解决心理问题,增强心理适应能力。
加强心理压力测评和心理疏导工作,及时发现学员心理问题,给予及时干预和帮助,保障学员的心理健康。
二、军事训练与心理承受能力军校研究生学员在学业上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的还要进行严格的实践军事训练,这对学员的心理承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军事训练不仅包括体能训练和技能训练,还包括心理素质的培养和锻炼。
在训练过程中,学员们往往会遇到体能的极限挑战和心理的考验,如果缺乏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就有可能出现训练意志消沉、自我怀疑、心理压力过大等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训练效果和战斗力。
军校应该从心理方面入手,对学员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
加强训练前期的心理辅导,增强学员的心理承受能力,鼓励他们树立正确的训练态度和信心,增强意志力和毅力。
还应该加强训练过程中的心理疏导工作,及时关注学员的心理变化,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帮助,使他们能够顺利度过训练的心理关卡。
三、军事生活与心理健康军事院校的学员是与军队紧密联系的,他们既是学员又是军人,需要具备过硬的军事素质,但又不能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
研究生的学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研究生生活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压力的阶段。
在追求学术知识的同时,研究生们不得不面对各种学业压力和心理健康问题。
本文将探讨研究生的学业压力来源,并提供一些有益于心理健康的方法。
1. 学业压力的来源研究生的学业压力来自各个方面。
首先,课程紧张和学术要求高是主要的压力来源之一。
研究生们需要学习大量的课程内容,完成论文和研究项目,并且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良好成绩。
其次,导师和同学的期望也是增加学业压力的原因。
研究生们常常面临导师的要求和指导,同时与同学竞争,这增加了他们在学术表现方面的压力。
2. 学业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学业压力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长期的学业压力会诱发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研究生们可能因为过高的期望和自我要求而感到无法承受的压力,导致情绪低落和负面情绪的增加。
其次,学业压力还会导致身体健康问题,如失眠、消化不良和头痛等。
这些问题对于研究生的身心健康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3. 改善心理健康的方法为了改善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几种方法是值得尝试的。
首先,建立合理的学习计划。
研究生们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避免学习过于拥挤。
其次,培养良好的应对机制也是重要的。
研究生们可以寻求支持和帮助,如与导师和同学交流,或者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对心理健康有帮助。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都有助于缓解学业压力带来的压力。
4. 培养积极的心态研究生们应该培养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学业压力。
首先,要设立可达到的目标,并逐步实现。
这样可以帮助研究生们保持动力和积极性。
其次,要学会放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找到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如听音乐、读书或者运动,可以帮助缓解紧张和焦虑。
此外,要保持积极的社交生活,与朋友和家人保持联系,分享快乐和困扰,寻求支持和理解。
总结:研究生的学业压力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在学术追求的同时,研究生们需要认识到学业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来缓解压力。
研究生自评学术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反思与应对学术压力是研究生阶段普遍面临的挑战之一,而心理健康是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
本文旨在对研究生自评的学术压力与心理健康进行深入反思,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一、学术压力的源头作为研究生,学术压力来自多个方面。
首先是对自身研究的期望和要求。
研究生阶段,我们需要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并完成论文、项目等任务,这使得我们需要不断进行自我超越,以达到更高的标准。
其次是导师和同学的期望。
导师作为我们的指导者,对我们的研究进展和学术表现有着高度的期待,同学间的竞争也会增加我们的学术压力。
此外,还有学习和就业压力的影响,例如考试、论文答辩以及未来就业的不确定性等。
二、学术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学术压力对心理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学术压力容易导致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长期面对高强度的学术工作,我们容易陷入自我怀疑和不安的恶性循环中。
其次,学术压力还会对人际关系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我们可能会感到孤立和互相间的疏远,缺乏充分的支持和理解。
此外,学术压力还可能导致身心疲惫、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和食欲改变等身体上的问题。
三、对学术压力的反思面对学术压力,我们应该深入反思并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应该对自身的期望进行合理规划。
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能力,不盲目追求完美,以免给自己过多的压力。
其次,建立良好的学术时间管理和计划。
制定详细的日程安排,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每项任务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
此外,积极主动地与导师和同学进行沟通交流,互相支持和鼓励,对于心理压力有利于缓解。
四、应对学术压力的策略为了更好地应对学术压力,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策略和措施。
首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
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适量的运动也有助于缓解压力。
其次,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如听音乐、读书、散步等,以缓解大脑过度紧张。
此外,积极寻求社会支持和心理咨询,在面临压力时主动寻求帮助和倾诉也是非常有效的方式。
军医大学研究生压力源与心理健康的分析与思考梁琛华蔡文鹏董佼冯永林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科研部(梁琛华、董佼),心理与精神卫生学系(蔡文鹏),研究生管理一大队(冯永林)通信作者:梁琛华,Email:liangchen_hua@DOI:10.3760/cma.j.issn.2095-1485.2016.09.006【摘要】目的探讨军医大学研究生不同压力源主观感受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方法采用自编军校研究生压力量表(MAGSSS)、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多维量表的方法进行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人口学变量分组的压力感受差异以及高低压力组被试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采用Pearson积差相关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人格、应对方式和压力感受之间的关系。
结果①军医大学研究生不同压力源主观感受性存在差异(F= 77.397,P=0.000),两两比较发现导师学业压力>毕业分配或求职工作压力>经济压力>配偶婚恋压力>父母家庭压力。
②除恐怖因子外,高压力组学员SCL-90总分和各维度得分均高于低压力组学员。
③消极应对方式和EPQ多个维度与研究生压力主观感受值相关显著;神经质、掩饰性和内外倾三个人格变量进入以压力总分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F=16.959,P=0.000),可共同解释压力总分方差变异的19.0%。
结论来自导师、学业的压力和毕业分配、求职工作的压力是困扰学员的最主要应激源,高压力感受性学员心理健康水平较差,且倾向于神经质的人格特质和消极的应对方式。
【关键词】研究生;压力源;心理健康;思考【中图分类号】R395.9The analysis and thinking of stressors and mental health for postgraduates of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ies Liang Chenhua,Cai Wenpeng,Dong Jiao,Feng YonglinDivis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the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Shanghai200433,China(Liang CH, Dong J);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and Mental Health,the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China(Cai WP);Administration Office for Graduate Students,the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Shanghai200433,China(Feng YL)Corresponding author:Liang Chenhua,Email:liangchen_hua@【Abstract】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essors and mental health among postgraduates in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ies.Methods This article analyzed population variable,mental health,the correlation of personality,coping styles and pressure based on Military Academy Graduate Student Stress Scale,Symptom Checklist-90,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and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and single factor analysis variance were used to compare the feel-Education,2013(2):37-40.DOI:10.3969/j.issn.1001-960X.2013.02.009.[7]刘晓凤,秧茂盛,向志钢,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文献计量学分析及启示[J].重庆医学,2016,45(23):3300-3301.DOI:10.3969/j.issn.1671-8348.2016.23.048.Liu XF,Yang MS,Xiang ZG,et al.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and its inspiration[J]. Chongqing Medicine,45(23):3300-3301.DOI:10.3969/j.issn. 1671-8348.2016.23.048.(收稿日期:2016-06-02)(本文编辑:蔡骏翔)·教育评价·随着新形势下军事战略的变革,军医大学研究生在我军卫勤事业战线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作为兼具军人、医者、研究生三重属性的特殊群体,在生活方式多元、信息来源多元、价值取向多元的大环境下,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心理健康隐患日益突出[1-2]。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从压力源、人格特质、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等角度,探索军医大学研究生心理状况的现状,并提出对策建议。
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驻沪某军医院校研究生学员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240份,有效回收221份,回收有效率92.1%。
其中,男生137名,女生84名;平均年龄(25.90±2.424)岁,年龄分布范围20~38岁;硕士研究生174名,博士研究生47名。
1.2施测工具1.2.1军校研究生压力量表(Military Academy Grad-uate Student Stress Scale,MAGSSS)基于开放式采访调查和文献综述,研究者自行编制军校研究生压力测评量表,用于测量军校研究生主观感受的压力水平,内容包括“来自导师、学业的压力”“来自父母、家庭的压力”“来自配偶、婚恋的压力”“来自经济的压力”“来自毕业分配或求职工作的压力”5个条目,采用Liket-5点计分,从0(没有)到4(非常大),总分0~20分。
本研究样本计算得到的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α=0.70。
1.2.2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该量表由Derogatis等[3]、唐秋萍等[4]修订,用于测量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共90个条目,包含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9个分量表,分为5级评分,评分≥2分为阳性项目,单项分=1分的项目为阴性项目,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α=0.969。
1.2.3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该量表由解亚宁等[5]修订,用于测量面对挫折和困难的态度和做法,共20个条目,包含积极应对方式12个条目,消极应对方式8个条目,每个条目均为4级评分,从1(不采取)到4(经常采取),分别计算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两个维度的均分。
该量表适用广泛,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α=0.806。
1.2.4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该量表由艾森克等编制,龚耀先[6]修订,用于测量人格的特质和结构,共88个条目,包括内外向、精神质、神经质、掩饰性4个分量表,“是”计1分,“否”计0分,部分题目反向计分。
该量表运用广泛,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α=0.63。
1.3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21.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连续型变量采用(x±s)表示,分类变量采用n(%)表示。
人口ing of pressure differences among demographic variables groups and mental health differences between high and low pressure group.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perform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of personality,coping styles and feeling of pressure.Results①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stressors among postgraduates in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ies(F=77.397,P= 0.000),and LSD test showed that academic pressure>distribution pressure>economic pressure>marriage pressure>family pressure(P<0.05).②Except phobic factors,SCL-90total score and each dimension points of high stress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low stress group(P<0.05).③Negative coping style and EPQ multiple dimension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feeling of pressure values in post-graduate students. Neuroticism,lie and extroversion entered the regression equation(F=16.959,P=0.001)and together explained 19.0%of the total variance.Conclusion The pressure from teachers,academic,graduation distribution and application for jobs are the main source of pressure.And the students with high pressure sensitivity get poor mental health and tend to have neurotic personality traits and negative coping styles.【Key words】Postgraduate;Stressors;Mental health;Thinking学变量分组的压力总分和各维度差异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再将被试的MAGSSS 得分按从高到低排列,取得分在前25%的被试为高压力组,在后25%的被试为低压力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高、低压力组被试的心理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