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工程验收规则试行
- 格式:docx
- 大小:167.27 KB
- 文档页数:9
五温、网室工程质量验收温室在交付使用之前须进行质量验收,先进行各分项系统验收,再进行总体验收。
验收完毕,形成验收报告。
一、土建工程(一)相关标准土建工程质量验收根据设计施工图参照下述标准执行:GB 50202 —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209—1995《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二)施工允许偏差温室基础顶面标高与尺寸的准确性影响钢结构工程的施工,基础施工允许偏差应满足下述要求:温室总长度(总宽度)尺寸偏差:不大于总长度(总宽度)的1/3000;问世跨度(开间)尺寸偏差:不大于10mm;基础顶面标高偏差:不大于5mm。
二、钢结构工程钢结构工程根据施工图并执行如下标准控制工程质量:GB 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 17—1988《钢结构设计规范》;GBJ 18—1987《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CECS 102:1998《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82—1991《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
三、透光覆盖材料工程透光覆盖材料工程应严格按照供应商提供的安装指导说明组织施工,并执行如下标准:GB 3199—1982《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储存》;GB 5721—1985《橡胶密封制品标志、包装、运输的一般规定》;GB 11614—1989《浮法玻璃》;JGJ 113-1997《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T 116—1999《聚碳酸酯(PC)中空板》。
透光覆盖材料应有标明生产厂家、产品型号、生产日期等的标识物和质量证明书。
透光覆盖材料的安装应严格遵照供应商提供的安装手册或安装说明进行。
塑料膜需采用镀锌或铝制固膜卡槽配合包塑卡簧固定,卡簧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
日光温室维修改造验收细则一、引言日光温室是一种用于种植作物的结构,能够利用太阳能来提供光线和温度,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的环境。
由于长期使用或其他原因,维修改造工作是不可避免的。
为了确保维修改造工作的质量和有效性,制定本细则。
二、维修改造前准备1.审查日光温室维修改造计划:了解维修改造的目的、方法和计划,确保符合规范要求。
2.检查维修改造工程的文件:包括设计图纸、施工方案等,确保维修改造工程符合设计要求。
3.检查维修改造工程的材料:检查材料的质量和规格是否符合要求,确保能够顺利进行维修改造工作。
4.组织人员:确定维修改造工程的负责人和参与人员,确保工作有序进行。
三、维修改造工程验收1.日光温室外观验收:检查温室的外墙、屋顶和门窗等部分是否完好,无漏水、渗透或其他破损现象。
2.日光温室结构验收:检查温室各部件的连接是否牢固,支撑结构是否稳定,无松动或变形现象。
3.日光温室设施验收:检查温室的通风设备、遮阳网、灌溉系统等设施是否满足使用要求,无堵塞、漏水或其他故障。
4.地面验收:检查温室地面平整度、排水情况等,确保无积水、塌陷或其他地质问题。
5.维修改造工程记录:记录维修改造工程的验收结果,包括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作为后续维护工作的参考。
四、维修改造工程完工报告1.编制维修改造工程完工报告:报告中包括维修改造工程的基本情况、验收结果、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等内容。
2.提交维修改造工程完工报告:将完工报告提交给项目的责任主体,供其评估维修改造工程的质量和效果。
五、维修改造后维护1.制定维修改造后维护计划:根据维修改造工程的情况和维修改造后的需求,制定相应的维护计划,确保日光温室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
2.维修改造后定期检查:定期对日光温室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复和维护,防止问题扩大。
3.维修改造后安全注意事项:在维修改造后的使用过程中,注意日光温室的安全使用,如避免使用不合格的电器、防止火源等。
六、总结通过本细则的制定和执行,可以确保日光温室的维修改造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提高日光温室的使用寿命和生产效率。
日光温室维修改造验收细则为保障沙坡头区日光温室维修改造严格把关、质量达标,现制定验收细则如下:一、验收主体采取联合验收的方式开展,在乡镇自验合格的基础上,由区发改局组织财政、自然资源、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部门和有关乡镇共同开展验收。
验收时间按照分批分片验收的原则,乡镇自验不迟于11月上旬,县级验收于12月上旬完成。
验收内容(一)验收事项。
主要对钢架、后屋面、墙体、保温被、卷帘机五部分进行验收。
(二)验收方式。
1.实地验收(1)查看温室大棚维修改造主体结构是否完工,并与农户改造类型相符;(2)查看是钢架、保温被等材料是否符合质量标准,架设标准符合维修改造要求;(3)测量棚体长度与农户申请的是否相一致;(4)现场查看卷帘机、保温被、棚膜等必要设施配置是否齐全;(5)现场查看是否正常生产。
2.材料验收(1)有效身份证明(个人凭身份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凭工商营业执照或组织机构代码证、租赁合同等)原件及复印件;(2)日光温室维修改造协议、农户信息登记表、相关贷款资料、财务发票原件及复印件;(3)安装材料规格、数量等清单(钢架、保温被、卷帘机、防水保温材料等主要部件需要质检报告、合格证等);(4)对照技术标准,按照农户维修改造内容,逐户逐棚查看村集体统一拍摄大棚改造前后的影像资料(内部后屋面、后墙、立柱,外部钢架、后屋面、侧墙面、后墙面共7张照片);(5)乡镇验收资料、项目申请验收报告。
验收不合格的,验收组及时向项目实施单位提出书面整改意见。
项目实施单位限时按质按量整改到位后,再次提出验收申请。
四、资金支付对验收合格的拟进行补贴的日光温室维修改造农户、新型经营主体等进行区镇验收两次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项目验收后,对公示无异议的,由区乡村振兴局、财政局按程序划拨到乡镇。
各乡镇应对提供的验收结果真实性负责。
对弄虚作假,套取补贴资金的,取消补贴资格,收回补贴资金。
温室地基基础设计、施工与验收技术标准温室地基基础是确保温室正常运行和减少安全风险的基础设施之一。
良好的温室地基基础设计,施工和验收能够有效保证温室的稳定性和
耐久性。
下面是温室地基基础设计、施工与验收技术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设计规范
1.地基基础设计应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2.根据地理环境和温室的形式、规模和种植需求等进行合理的设计。
3.地基基础的设计应以安全可靠、稳定坚固为原则,满足温室使用的各项技术要求。
二、施工要求
1.施工前应根据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原则,认真制定施工计划并组织实施。
2.施工过程中应保持勤劳、认真、严谨,不得出现质量安全问题。
3.地基建设前应先清理基础土壤,土层必须平整、硬度均匀,确保地基基础承载力均匀。
4.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施工,保持地基基础的垂直度和平整度。
5.在温室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应保持沟通和合作,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三、验收标准
1.验收前需要进行严谨的检查和测量。
要检查基础桩的数量、间距以及抽芯取样的品质等。
2.验收时需要现场监督并接受全过程测量,并进行书面签署确认。
3.验收通过后应完善基础桩施工验收台账,记录各项技术参数。
4.对于验收不合格的部分,应制定整改方案,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整个工程质量合格。
总之,温室地基基础的设计、施工和验收都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严格
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去实施,才能保证温室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降低安全风险,为种植健康植物提供良好的环境。
日光温室主体结构施工与安装验收规程1. 引言本文旨在规范日光温室主体结构的施工与安装验收过程,确保温室的安全性、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日光温室的主体结构施工与安装验收。
2. 施工准备2.1 设计准备在开始施工前,应仔细研究和理解设计图纸,确保施工人员对温室主体结构的要求有清晰的认识。
2.2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并进行检查和验收。
材料应具备符合国家标准的质量要求。
2.3 施工人员培训对参与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确保他们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3. 施工过程3.1 基础施工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在场地上进行基础开挖,并进行地基处理。
然后根据设计要求浇筑混凝土基础,并确保其平整、牢固。
3.2 骨架安装在基础完成后,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骨架结构的安装。
首先安装立柱,然后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梁、桁架等结构件的安装。
3.3 墙体施工根据设计要求,在骨架结构上进行墙体施工。
墙体材料可以选择钢板、玻璃等,确保其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并采取合适的固定方法。
3.4 顶棚施工在骨架结构完成后,进行顶棚施工。
顶棚材料可以选择聚碳酸酯板、玻璃等。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安装,并确保其牢固、密封。
3.5 玻璃幕墙安装如果温室需要玻璃幕墙,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安装。
注意检查玻璃质量,避免出现明显的缺陷和损伤。
3.6 通风设备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在温室主体结构上安装通风设备。
确保通风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并具备良好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3.7 防腐处理在温室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进行必要的防腐处理。
选择合适的防腐涂料或其他防护材料,确保温室主体结构能够有效抵御湿度、氧化等环境因素的侵蚀。
4. 安装验收4.1 施工质量检查在施工完成后,进行全面的施工质量检查。
包括但不限于基础平整度、骨架结构安装牢固度、墙体和顶棚安装质量等方面。
4.2 功能测试对温室主体结构进行功能测试,包括通风设备、玻璃幕墙等部分的运行情况。
蔬菜大棚验收标准
蔬菜大棚的验收标准包括以下方面:
基础工程验收标准:大棚的基础工程应该平整,不得有穴洞,石头、钉子等尖锐物。
地基应该采用深耕施基肥并压实达标,且土壤病虫害处理有效。
棚架验收标准:棚架结构坚固稳定,不得有变形或松动。
棚架梁、柱表面应该涂刷防腐漆或混凝土浇筑。
棚架与地基之间应采取橡胶挡水条隔离,减小通风死角。
覆盖材料验收标准:覆盖材料应具备防震、透气、耐寒、防雨和保温等性能。
薄膜边缘应固定好,不允许有撕裂或过度损坏。
薄膜色彩鲜艳,不允许使用回收材料覆盖。
外观验收标准:温室大棚外观应该整洁、美观,无色差、变形、开裂等现象。
同时要对玻璃、钢材等主要材料的外观进行检查。
文档资料验收标准:文档资料是温室大棚建设过程中的重要记录,包括施工记录、验收记录、检测报告等。
在验收过程中,要对这些文档资料进行检查,确保其完整、真实。
功能测试与调试:完成施工质量的检查后,要对温室大棚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与调试,包括通风、遮阳、加湿、灌溉等系统。
在测试与调试过程中,应检查各系统是否能正常运行,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和使用需要。
以上是蔬菜大棚的验收标准,仅供参考,具体标准可能会因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
作为农业生产的设备与手段之一,温室行业是介于结构建筑与生产设施设备之间的一个行业。
温室的主体结构形式与建筑中的轻型钢结构建筑相似,但作为农业生产设备,其设计以实用性、安全性为准则。
1温室工程与建筑工程验收标准差别温室安装工程与建筑工程相似,工程造价和规模都较小,但两者的验收标准有显著差异。
建筑工程的验收标准完善,类别、步骤清晰,其与温室安装工程的验收标准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温室不仅是建筑物,还是一种生产或试验设施。
温室首先要满足建筑的要求,但由于不同地区存在气候差异以及植物的特性不同、温室的用途不同,建造温室时,对温室结构和配套设施要求不同,而这些关于气候和种植的行业要求、对温室中设施设备的要求,在建筑工程的验收标准中没有体现。
(2)温室中使用的部分设施设备、传动机构等,是其它公司的专利产品,或者是根据特殊要求而设计的非标准产品,这些产品的设计和安装等都有自身特点,不能套用统一标准。
(3)作为农业生产设施,投资建造温室时,比较注重其性价比,主构架一般按照20 年左右的使用期限设计,常使用廉价的覆盖材料,如薄膜、普通玻璃等。
但在建筑工程的安装规范中,对薄膜、普通玻璃等温室常用到的覆盖材料没有具体的验收标准,而这些覆盖材料恰恰是国内、国外的温室所常用的覆盖材料。
2温室工程验收有关标准结合建筑行业的验收标准,温室验收应该首先使用国家发行的国家标和行业标准,其次,要根据温室建造地的气候特点、温室内作物的特性及温室的具体要求进行验收。
对温室中使用的非标产品和专利产品的验收,可参照与产品相关的企业标准。
2.1国家标准温室工程验收的国家标准:(1)GB/T18622 —2002《温室结构设计荷载》;(2)GB/T18621 —2002《温室通风降温设计规范》;(3)GBJ85 —85《灌溉工程技术规范》;(4)GB/T18025 —2000《农业灌溉技术电动或电控灌溉机械的电气设备和布线》。
2.2机械行业标准温室工程验收的机械行业标准:(1)JB/T10288 —2001《连栋温室结构》;(2)JB/T10286 —2001《日光温室结构》;(3)JB/T10294 —2001《湿帘降温装置》;(4)JB/T10297 —2001《温室加热系统设计规范》;(5)JB/T10296 —2001《温室电气布线设计规范》;(6)JB/T10306 —2001《温室控制系统设计规范》。
暖棚验收标准最新规范暖棚验收标准最新规范是确保暖棚建设质量、使用安全和性能达标的重要依据。
以下是暖棚验收过程中应遵循的关键标准和步骤:一、基础工程验收1. 地基处理:确保地基平整、坚实,无沉降现象。
2. 基坑深度:根据设计要求,基坑深度应满足结构稳定性要求。
3. 基础结构:混凝土基础应无裂缝、蜂窝、麻面等缺陷。
二、结构工程验收1. 骨架材料:检查骨架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规格,无锈蚀、变形。
2. 结构稳定性:骨架结构应稳固,连接件无松动。
3. 抗风压性能:根据当地风压标准,检查结构的抗风压能力。
三、覆盖材料验收1. 透光性能:覆盖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透光性,以保证作物生长所需光照。
2. 耐候性:覆盖材料应能抵抗紫外线、温差变化等自然因素的侵蚀。
3. 安装质量:检查覆盖材料的安装是否平整、牢固,无破损。
四、辅助设施验收1. 通风系统:检查通风口设置是否合理,通风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2. 灌溉系统:灌溉管道布局合理,无漏水现象,喷头分布均匀。
3. 加温设备:检查加热设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工作状态正常。
五、电气系统验收1. 电气线路:检查线路布局是否合理,无裸露、破损现象。
2. 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应能准确控制温室内的环境参数。
3. 安全设施:检查电气系统的安全保护措施是否到位,如漏电保护、过载保护等。
六、环境控制验收1. 温度控制:检查温室内温度控制设备是否能够稳定维持作物生长所需的温度范围。
2. 湿度控制:检查加湿、除湿设备是否能够调节室内湿度至适宜水平。
3. CO2补充:对于需要CO2补充的作物,检查CO2发生器和输送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七、环保与节能验收1. 材料环保性:检查使用的材料是否符合环保标准,无毒、无害。
2. 节能性能:评估暖棚的保温性能和能源利用效率,确保节能减排。
八、综合验收1. 功能测试:对暖棚进行全面的功能测试,确保各项设施设备运行正常。
2. 性能评估: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评估暖棚的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总则1.0.1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建筑采暖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功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建筑采暖工程施工质量的验1.0.3建筑采暖工程施工中采用的工程技术文、承包合同文件对施工质量验收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1.0.4本规范应与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配套使用。
1.0.5建筑采暖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基本规定2.1质量管理2.1.1采暖工程施工现场应具有必要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工程质量检测制度,实现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
2.1.2建筑采暖工程的施工应按照批准的工程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标准进行施工。
修改设计应有设计单位出具的设计变更通知单。
2.1.3采暖工程的施工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2.1.4建筑采暖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划分见附录A。
2.1.5建筑采暖工程的分项工程,应按系统、区域、施工段或楼层等划分。
分项工程应划分成若干个检验批进行验收。
2.1.6建筑采暖工程的施工单位应当具有相应的资质。
工程质量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
2.2材料设备管理2.2.1建筑采暖工程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成品、半成品、配件、器具和设备必须具有中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或设计要求。
进场时应做检查验收,并经监理工程师核查确认。
2.2.2所有材料进场时应对品种、规格、外观等进行验收。
包装应完好,表面无划痕及外力冲击破损。
2.2.3主要器具和设备必须有完整的安装使用说明书。
在运输、保管和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坏或腐蚀。
2.2.4阀门安装前,应作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试验应在每批(同牌号、同型号、同规格)数量中抽查10%,且不少于一个。
对于安装在主干管上起切断作用的闭路阀门,应逐个作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温室工程验收规则试行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附件2
贵州省设施农业温室验收规则
(试行)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进入《2010年贵州省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目录》的温室工程质量验收内容、程序、一般要求以及竣工验收应提交的文件和竣工后的质量保修与使用管理人员培训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0204-2002 混泥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303-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T 19165-2003 日光温室与塑料大棚结构与性能要求
NY/T 1145-2006 温室地基基础设计、施工与验收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 50300-2001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温室工程质量验收的内容与程序
4.1温室工程质量验收包括施工(安装)质量验收和运行验收两
部分。
4.2温室工程施工(安装)质量验收先按分部、分项进行,各分
部、分项工程验收合格后,再组织温室施工(安装)质量整体竣工验收。
分布、分项工程按本标准附录A划分。
4.3温室竣工验收合格后,施工单位方可将温室交付建设单位进
行试运行,试运行期限为一年。
4.4运行性能验收应在温室试运行期间完成。
4.5温室工程的运行性能验收包括采光性能、保温(密闭)性
能、通风降温性能、防水性能等。
5、温室工程施工(安装)质量验收的要求与组织
要求
温室地基基础施工质量应满足NY/T 1145-2006的相关规定。
温室钢筋混凝土骨架、柱、梁、屋面板等施工(安装)质量应满足GB 50242-2002的相关规定。
温室电气工程施工(安装)质量应满足 GB 50303-2002的相关规定。
工程竣工验收的内容包括审查各分部质量验收文件、竣工验收文件、现场抽检主要分部工程质量、工程整体感官质量检验、主要设备和传动机构与电气控制的联合试运转等。
组织验收
分项工程验收应由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查员、专业工长参加。
分部工程验收应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质量负责人等参加;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分部工程的勘察、设计单位工程项目专业负责人和施工单位技术、质量负责人也应参加相关分部工程验收。
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安装)完成后,施工单位应自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评定,并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竣工验收申请报告。
建设单位收到工程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后,应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工程竣工验收,施工单位(含分包单位)、设计、监理等单位(项目)负责人参加。
6. 温室工程运行性能验收的要求与组织
要求
塑料大棚的运行性能应满足 GB/T 09165-2003和 NY/T 610-2002的要求。
连栋温室的运行性能应满足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合同约定要求,并按照合同约定或现场专家提出的方法验收。
验收组织
温室工程运行性能验收应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有条件的地方应委托有资质的相关质量检测单位进行检测和质量评定。
温室运行性能检测可以是规定的一定时期,也可以是现场实时检测,一般温室的保温性能检测应在温室运行的最冷月进行,降
温性能检测应在温室运行的最热月进行,但检测的具体时间应事先约定。
温室运行性能检测不合格时,建设单位应组织检测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和设备供应商共同分析不合格的原因,提出修改和弥补方案,对温室工程进行整改,并提出性能质量检测分析和整改报告。
与温室运行性能相关的任何单位如对检测结果有异议时,建设单位可要求质量检测单位进行复检,检测结果如果维持先期检测结论,则为最终检测结果,否则,建设单位可另行委托其他检测单位检测或请更具有权威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和仲裁。
温室运行性能检测完成后,检测单位应向建设单位提交检测报告。
在规定时间内温室运行性能验收合格,温室工程方视为合格。
7 温室工程的质量保修和使用人员培训
施工单位在向建设单位提交温室工程竣工验收申请报告时,应当向建设单位出具温室工程的质量保修书。
质量保修书中应明确温室的保修范围、保修期限和保修责任等。
温室工程的保修期自施工(安装)质量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
温室工程在超过合理使用年限后需要继续使用的,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勘察、设计单位和相关温室工程质量
检测单位鉴定,并根据鉴定结果采取加固、维修等措施,重新界定使用期。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温室工程的最低保修期为:
——温室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的最低保修期为合理使用年限的10%,其合理使用年限由设计文件规定。
一般装配式热浸镀锌管骨架塑料大棚不低于5年,塑料薄膜连栋温室不低于10年,PC 板连栋温室不低于15年。
——给排水系统、电气管线、设备安装:2年。
——风机、湿帘、苗床,开窗机、拉幕机、卷帘(被)机:1年。
——PC板、塑料薄膜、遮阳网、防虫网:1年。
——其他项目的保修期限由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合同约定。
建设单位对温室工程材料和设备有特殊要求的,保修期按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合同约定执行。
温室工程在保修范围和保修期限内发生施工(安装)质量问题的,施工单位应履行保修义务,并应按照合同或质量保修书的约定对造成的直接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温室工程竣工验收前,施工单位应组织建设(或管理使用)单位的温室操作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其掌握温室运行管理、设备维护保养的基本知识,并形成培训记录。
8 温室工程质量的验收文件
温室工程竣工验收时,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单位提出的温室建设内容向建设单位提交下列文件:
a)温室工程竣工图(竣工图中应注明变更洽商的内容),包括:
1)温室设计总说明(包括技术方案)和温室设备、材料清单;
2)温室竣工图,包括总平面布置和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及其相关建筑做法与土建工程建筑节点;
3)温室结构竣工图,包括温室基础平面图、剖面图和材料规格、温室钢结构安装图;
4)温室电气竣工图,包括照明平面图、动力平面图、系统图与电气控制原理图;
5)温室设备竣工图,包括:苗床布置图及其安装节点图、通风降温设备(包括开窗机构、内保温、外保温等)布置与安装施工图。
b)隐蔽工程施工验收记录文件,包括地基、基础、预埋管线、预埋件详图等;
c)主要设备和材料的产品说明书(包括主要性能指标等)、执行标准、产品合格证及质量保证书等;
d)温室使用说明书(包括安全操作规程等运行管理制度);
e)温室操作管理人员培训记录。
温室性能检测完成后,性能检测部门应向建设单位提交性能检测报告。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温室工程(安装)质量验收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