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肝抗炎治疗-郭利民
- 格式:ppt
- 大小:7.97 MB
- 文档页数:49
蒙药“保肝灵”的抗炎作用
李培锋;关红;陈西钊
【期刊名称】《兽医导刊》
【年(卷),期】1993(000)002
【摘要】蒙药"保肝灵"是由红花、建莲子、牛黄、诃子等蒙药组成。
具有清热、解毒、养肝,明目等多种功能。
用于肝炎、肝功能衰竭、肝中毒,小便淋漓、视物朦胧等症。
本文初步研究了蒙药保肝灵对大鼠足跖炎症,小鼠耳壳炎症,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棉球肉芽肿的影响。
【总页数】4页(P1-4)
【作者】李培锋;关红;陈西钊
【作者单位】内蒙古农牧学院动医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
【相关文献】
1.传承保肝蒙药验方Ⅰ号对人肝癌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J], 阿南达;苏依拉其木格;包景荣;苏秀兰
2.滇龙胆不同部位提取物保肝抗炎作用的研究 [J], 沈磊;谢文菠;王修波;张延婷;李会仙;李海峰;白丽
3.保肝利胆胶囊的镇痛抗炎作用研究 [J], 苏慧;周鹏;王兴刚;许宇飞
4.习见蓼的利胆、保肝及抗炎作用 [J], 黄勇其;邓炜;叶世芸;莫艳珠;陈秀芬
5.蒙药光明盐四味汤散(胶囊)的解酒保肝作用 [J], 李杰;邢界红;韩峰;刘庆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保肝药物:临床治疗中的良师益友在我作为一名医生的临床治疗实践中,保肝药物如同我的良师益友,它们在维护患者肝脏健康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肝脏不仅是体内重要的代谢器官,还承担着解毒、储存营养物质等多种功能。
当肝脏功能受损时,将会对患者的整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掌握并合理运用保肝药物,对于保护和恢复肝脏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在众多保肝药物中,抗炎保肝药是我治疗肝脏疾病时常用的药物之一。
它们能够有效地抑制肝脏的炎症反应,减轻肝脏的损伤。
例如,双环醇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肝脏炎症的程度。
水飞蓟宾是一种具有稳定肝细胞膜作用的药物,它能有效地减轻肝脏炎症。
解毒保肝药在治疗中同样占据重要地位。
这类药物能够帮助肝脏对有毒物质进行生物转化,从而降低有毒物质对肝脏的损害。
常用的解毒保肝药物有还原型谷胱甘肽和硫普罗宁等。
这些药物通过提供巯基,促进有毒物质的解毒过程,保护肝脏免受损害。
除此之外,抗氧化保肝药也是我在治疗肝脏疾病时的重要选择。
这类药物能清除肝脏中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肝细胞的损伤。
例如,维生素E、维生素C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等抗氧化药物,能提高肝脏的抗氧化能力,保护肝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在实际应用中,我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选择合适的保肝药物。
对于慢性肝炎患者,我会优先考虑使用抗炎保肝药和抗氧化保肝药。
而对于肝硬化患者,我则会选择解毒保肝药和抗氧化保肝药,以减轻肝脏的负担,延缓病情的进展。
然而,在使用保肝药物时,我也会注意到患者的个体差异。
不同患者的肝功能、病情严重程度以及药物耐受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使用保肝药物时我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用药方案。
我深知,保肝药物的使用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不可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以免影响疗效。
在临床治疗中,我深刻体会到保肝药物的重要性。
它们能有效地保护肝脏,改善肝功能,延缓肝纤维化进程以及防止肝硬化。
通过与保肝药物的紧密合作,我相信我们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为他们的肝脏健康保驾护航。
保肝药物分类及临床合理应用肝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包括代谢、解毒、合成蛋白质等。
然而,肝脏也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药物、酒精、病毒等,导致肝炎、肝硬化等疾病。
保肝药物是治疗这些肝脏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下面将介绍保肝药物的分类及临床合理应用。
抗炎保肝药物:这类药物主要针对炎症性肝病,如急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
常见的抗炎保肝药物包括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类、双环醇等。
解毒保肝药物:这类药物具有解毒功能,可以清除体内的有毒物质,如重金属离子、药物残留等。
常见的解毒保肝药物包括N-乙酰半胱氨酸、硫普罗宁等。
促进能量代谢的保肝药物:这类药物可以促进肝脏的能量代谢,提高肝脏的功能,如维生素B族、辅酶A等。
抗纤维化保肝药物:这类药物主要针对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可以抑制肝脏纤维化的进展,如秋水仙碱、干扰素等。
明确诊断:在使用保肝药物前,医生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明确诊断,确定肝脏疾病的原因和类型。
选择合适的药物: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因,选择合适的保肝药物进行治疗。
同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等因素。
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经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包括用药剂量、用药时间、给药途径等。
监测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肝功能和其他相关指标,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药物的副作用。
调整治疗方案:根据监测结果和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保肝药物的分类及临床合理应用对于治疗肝脏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在使用保肝药物时,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患者也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共同促进肝脏健康的恢复。
保肝药是临床广泛应用于防治肝脏疾病的药物,它们能够不同程度地保护肝脏功能,改善肝脏病理状态,促进肝脏损伤修复。
然而,如何评价保肝药的临床疗效以及如何合理应用保肝药,是临床实践中需要和解决的问题。
网络出版时间:2021-3-1517:21 网络出版地址: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34.1086.R.20210312.1706.016.html双环醇通过抑制线粒体凋亡途径缓解TNF α/D GalN诱导的爆发性肝损伤李 虎,李健蕊,刘楠楠,汪美汐,谭佳丽,彭宗根(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50)收稿日期:2020-11-20,修回日期:2021-01-14基金项目: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No2018ZX09711001003 010);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No2019 I2M 1 001)作者简介:李 虎(1988-),男,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抗肝炎药物药理,E mail:lihu0112@163.com;彭宗根(1975-),男,博士,研究员,研究方向:抗肝炎药物药理,通讯作者,E mail:pumcpzg@126.comdoi:10.3969/j.issn.1001-1978.2021.04.00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1978(2021)04-0478-07中国图书分类号:R 332;R322.47;R329.24;R329.25;R575 1;R975.5摘要:目的 探讨双环醇对肿瘤坏死因子 α/D 半乳糖胺(TNF α/D GalN)诱导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
方法 雄性C57小鼠灌胃给予双环醇50、100及200mg·kg-1·d-1,连续5d,末次给药2h后,腹腔注射TNF α及DGalN建立爆发性肝炎模型。
观察小鼠生存率,评价血清ALT、AST水平,肝组织病理损伤及细胞凋亡情况。
Westernblot方法检测肝组织Bax、Bcl 2和激活型caspase 3/ 9蛋白表达水平。
根据离体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程度及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胞质释放情况评价双环醇抗凋亡效应与线粒体保护作用的相关性。
抗炎保肝药物在病毒性肝炎治疗中的应用荆小丽摘要:目的分析抗炎保肝药物在病毒性肝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我院在2015年2月份到2016年2月份收治7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
对照组采用甘草酸二胺治疗,观察组采用甘草酸二胺与复方甘草酸苷治疗。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为8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率为42%;观察组的不良症状效率为14%,对照组不良症状效率为42%。
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症状低于对照组的不良症状发生率,两组差异化显著,统计学存在,为p<0.05。
结论抗炎保肝药物在病毒性肝炎治疗中的效果显著,能保证肝功能的有效恢复,增强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推广价值存在。
关键词:抗炎保肝药物;病毒性;肝炎治疗病毒性肝炎的发生率较高,一般使用抗炎保肝药物治疗。
复方甘草酸苷作为一种复方制剂,其含有的成分能发挥有效的抗炎、免疫和抗变态反应等作用,治疗效果明显,不会发生不良反应。
所以,本文选取7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给予治疗效果的全面探讨[1]。
1 临床数据资料与方法1.1临床数据资料我院在2015年2月份到2016年2月份收治7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35例。
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5例。
最小年龄25岁,最大年龄66岁,平均年龄为(36.24±2.24)岁。
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11例。
最小年龄26岁,最大年龄65岁,平均年龄为(37.23±2.34)岁。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其差异化不显著(p>0.05),可比性明显。
1.2方法对照组:甘草酸二胺(国药准字H20065738,生产厂家:西安大唐制药集团有限公司,英文名称:Diammonium Glycyrrhizinate for Injection)与氯化钠注射液(国药准字:H20184083,批准日期:2018-05-31,生产厂家:河北天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治疗,其中,氯化钠注射液取0.9%溶度,甘草酸二胺取150毫克滴注,每天一次,维持四周。
肝衰竭前期的人工肝治疗张静,周新民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内科,西安 710032通信作者:周新民,****************.cn(ORCID:0000-0002-6443-7557)摘要:肝衰竭是临床最常见的严重肝病临床症候群,进展快,病死率高。
在肝衰竭发生前期或“黄金窗口期”进行早期干预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肝衰竭前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或酒精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
现就目前肝衰竭前期的发生机制及人工肝治疗展开讨论,旨在指导临床更加合理、有效地应用人工肝技术,推动相关研究,从而降低肝衰竭患者的病死率。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肝,人工;二级预防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pre-liver failureZHANG Jing, ZHOU Xinmin.(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Xijing Hospital, 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 Xi’an 710032,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ZHOU Xinmin,****************.cn(ORCID: 0000-0002-6443-7557)Abstract:Liver failure is a common clinical syndrome of severe liver disease with rapid progression and high mortality. Therefore,early intervention in pre-liver failure or “golden window”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improving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and alcohol-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are the main topics of studies on pre-liver failure.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pathogenesis of pre-liver failure and 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therapy,so as to guide the reasonable and affective ap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liver technology in clinical practice, promote related studies, and thereby reduce the mortality rate of patients with liver failure.Key words:Liver Failure; Liver, Artificial; Secondary Prevention肝衰竭前期是指患者肝功能急剧恶化,存在肝衰竭的风险,但尚未达到肝衰竭诊断标准的一种疾病状态。
肝硬化腹水的治疗
郭利民;吴璐
【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生》
【年(卷),期】2005(033)001
【摘要】腹水的发生是肝硬化自然病史中的一个重要标志,约50%,的代偿性肝硬化会在10年之内发生腹水,75%以上的失代偿性肝硬化病人伴有腹水,顽固性腹水可导致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HRS),大约50%,的腹水患者在2年内死亡。
【总页数】3页(P7-9)
【作者】郭利民;吴璐
【作者单位】北京地坛医院,北京,100011;北京地坛医院,北京,100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消肿利水方外敷配合肝病治疗仪治疗肝硬化腹水40例
2.内科基础治疗联合中药敷脐治疗肝硬化腹水18例
3.前列地尔治疗肝硬化腹水合并黄疸的临床治疗
4.中西医结合疗法联合肝病治疗仪治疗脾肾阳虚型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研究
5.中药穴位敷贴联合肝病治疗仪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例初诊酒精性肝病患者的循证治疗王静;董卫国;雷宏博;吕晓光【摘要】目的借助循证医学的方法为1例初诊酒精性肝病患者确定治疗方案.方法根据患者情况提出临床问题,在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维普资讯上检索,并对相关证据进行评价,结合医生经验及患者意愿制定治疗方案.结果共纳入相关文献16篇,分析后对该患者确定治疗方案:水飞蓟宾(利加隆胶囊140 mg,tid)降转氨酶+泼尼松龙(40 mg/d,28 d)非特异性抗炎治疗.经10个月的随访,证实该方案对患者安全有效.结论采用循证治疗的方法,为初诊酒精性肝病患者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期刊名称】《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年(卷),期】2014(023)001【总页数】4页(P110-112,116)【关键词】酒精性肝病;循证治疗【作者】王静;董卫国;雷宏博;吕晓光【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湖北,武汉,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湖北,武汉,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湖北,武汉,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湖北,武汉,4300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5近年来,我国由酒精所致的肝损害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有年轻化和女性化倾向,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
酒精对肝脏有明显的毒性作用[1],重度饮酒者中80%以上有一定的脂肪肝,10% ~35%可发展成为酒精性肝炎,10%~20%将发展成酒精性肝硬化。
酒精性肝硬化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仅为23% ~50%,明显低于非酒精性肝硬化。
为此,我们对1例初诊酒精性肝病患者应该选用何种治疗方案进行了检索和评价,以期为其优选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4岁,因“反复上腹部胀痛不适2个月余”入院。
既往体健,有酗酒史20余年,起病前曾暴饮大量高度白酒。
查体:神志清楚,皮肤、巩膜重度黄染,颈部及胸部可见多个蜘蛛痣,心肺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腹部膨隆,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肋下约7 cm,剑突下约3 cm,质地偏硬,脾肋下2 cm,质地中等,移动性浊音(+),余未见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