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常数专题复习
- 格式:pptx
- 大小:331.06 KB
- 文档页数:33
高中化学平衡重点知识复习化学平衡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的重要部分,是理解化学反应过程和掌握化学方程式平衡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学习化学平衡知识时,有一些重点内容需要特别关注和复习,以确保对这一部分知识点的掌握。
本篇文章将针对高中化学平衡的重点知识进行复习总结和讲解。
一、化学平衡的定义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达到一定比例关系,反应速率相等,系统呈现动态平衡的状态。
在化学平衡时,反应物会不断被消耗,生成物不断生成,但总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二、平衡常数平衡常数K是用来描述在特定温度下,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之比的关系,用数值来表示平衡状态的稳定程度。
对于一般的反应aA + bB ⇌ cC + dD,其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 = [C]c[D]d / [A]a[B]b,其中括号内的字母表示各物质的摩尔浓度。
三、影响平衡位置的因素1. 温度:温度的升高会使化学平衡朝向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也就是方程式的右侧,反之则向左侧移动。
2. 压力:对固态和液态反应体系而言,增加压力会使平衡位置移向物质较少的一侧;而对气态反应体系而言,增加压力会使平衡位置移向气体分子数较少的一侧。
3. 浓度改变:当向不活动方向加入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时,平衡位置会移向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方向。
四、平衡常数和反应商的关系反应商Q是用来描述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之比的量,在平衡状态下,Q值等于平衡常数K。
若Q<K,则说明生成物浓度较低,系统朝向生成物的方向移动以达到平衡;若Q=K,则系统处于平衡状态;若Q>K,则说明生成物浓度较高,系统朝向反应物的方向移动以达到平衡。
五、Le Chatelier原理Le Chatelier原理是指当外界对处于平衡状态的系统施加影响时,系统会通过反应方式减小这种影响,使平衡得以保持或者移向新的平衡状态。
Le Chatelier原理包括温度、压力、浓度等对平衡位置的影响,通过调整这些因素可以控制反应的方向和速率。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多重反应平衡常数的计算1、加热N2O5依次发生的分解反应为:①N2O5(g) N2O3(g)+O2(g),①N2O3(g)N2O(g)+O2(g)。
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8 mol N2O5,加热到t ①,达到平衡状态后O2为9 mol,N2O3为3.4 mol。
则t ①时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 A.10.7 B.8.5 C.9.6 D.10.22.将固体NH4I 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①NH4I(s) NH3(g)+HI(g) ,②2HI(g) H2(g)+I2(g)达到平衡时,c(H2)=0.5mol·L-1,c(HI)=4mol·L-1,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 ) A.9 B.16 C.20 D.253、在某温度T 时能同时发生反应:①2N2O5(g) 2 N2O4(g)+O2(g) k1②N2O4(g) 2 NO2(g)k2若向一体积固定为2L 的密闭容器内加入2 mol N2O5,一段时间后,容器内的反应达到平衡,此时n(NO2)=0.4 mol,已知k2=0.1,请计算出k1为()A.0.16 B.16 C.20 D.0.24、CO2经催化加氢可以生成低碳烃,主要有以下两个竞争反应:反应①:CO2(g)+4H2(g) CH4(g)+2H2O(g) 反应①:2CO2(g)+6H2(g) C2H4(g)+4H2O(g) 为分析催化剂对反应的选择性,在1 L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CO2和4 mol H2,测得有关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520 ①时,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 为( ) A. 42)2.3(8.1)4.0(2.0⨯⨯ B. 4224.1)2.1(2.0⨯⨯ C .4224.1)6.0(2.0⨯⨯5、在1 L 真空密闭容器中加入a mol PH 4I 固体,t ①时发生如下反应:PH 4I(s)PH 3(g)+HI(g) ① 4PH 3(g)P 4(g)+6H 2(g) ① 2HI(g) H 2(g)+I 2(g) ①达平衡时,体系中n(HI)=b mol ,n(I 2)=c mol ,n(H 2)=d mol ,则t ①时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 值为( )A. b d c b )328(-+B. 2)2(c b + C .))(2(c d c b -+答案及解析1、答案 B解析 设N 2O 5的转化浓度为x ,N 2O 3的转化浓度为y 。
专题复习十化学平衡常数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1、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2、如何理解化学平衡常数K的意义?K值大小与可逆反应进行程度有怎样的关系?3、化学平衡常数的特点是什么?在使用平衡常数时,为什么一定要指明反应温度?4、转化率的计算式是什么?平衡常数与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都能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哪一个更能反映出反应的本质?5、平衡常数的书写①W(s)+I2(g)WI2 (g)②常温下,HAc溶液电离平衡常数③CO32-(aq)+H2O HCO3-(aq)+OH-(aq)④AgCl(s) Ag+(aq)+Cl-(aq)⑤C(s)+ H2O(g)CO(g)+ H2(g)⑥C H3COOH(l)+ CH3OH(l) CH3COOCH3(l)+ H2O(l)归纳:说明书写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的若干注意事项。
同一可逆反应的K正与K逆间存在怎样的关系?练习一:在常温下,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的数值如下,请填写下列空白:2NO(g)2(g)+O 2(g) K 1=1×1030 2H 2(g)+O 2(g) 2O(g) K 2=2×1081 2CO 2(g) 2CO(g)+O 2(g) K 3=4×10-92(1)常温下,NO 分解产生O 2的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2)常温下,NO 、H 2O 、CO 2三种化合物分解放出O 2的倾向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练习二:下列反应在210℃达到平衡: ①PCl 5(气)PCl 3(气)+Cl 2(气)(正反应吸热)K 1=1 ②CO(气)+Cl 2(气)COCl 2(气)(正反应放热) K 2=5×104 ③COCl 2(气)CO(气)+ Cl 2(气) (正反应吸热)K 3(1)根据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 1表达式,下列等式一定成立的是a.[PCl 5]=[PCl 3]=[Cl 2]=1b. [PCl 5]=[PCl 3][Cl 2]=1c. [PCl 5]=[PCl 3][Cl 2] 反应②和反应③的K 3 和K 2值的关系为(2)降低Cl 2浓度,反应③的K 2值 (填“增大”、“减少”或“不变”)(3)要使反应①和反应②的K 值相等,应采取的措施是讨论:教材P 55有关大气固氮和工业固氮的平衡常数K 值分别如下表一和表二。
【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在化学学习中,化学平衡常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在理解和解决化学平衡问题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化学平衡常数(K)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以一般的可逆反应 aA + bB ⇌ cC + dD 为例,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C^cD^d / A^aB^b (其中,A、B、C、D分别表示各物质的平衡浓度,且浓度的单位通常为 mol/L)。
二、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化学平衡常数反映了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
K 值越大,说明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高;K 值越小,则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小,反应物的转化率越低。
例如,对于一个 K 值很大的反应,在相同条件下,反应几乎能完全进行,大部分反应物都能转化为生成物;而对于一个K 值很小的反应,在相同条件下,反应进行的程度很小,反应物的转化率很低。
三、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对于一个特定的反应,温度一定,平衡常数的值就一定。
升高温度,若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则平衡常数增大;若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则平衡常数减小。
需要注意的是,浓度、压强、催化剂等因素可以改变平衡状态,但不会改变平衡常数的值。
四、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1、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通过计算反应的浓度商(Q)与平衡常数(K)的相对大小,可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若 Q < K,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若 Q = K,反应处于平衡状态;若 Q > K,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例如,对于反应 2SO₂+ O₂⇌ 2SO₃,已知某一时刻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 SO₂= 05 mol/L,O₂= 03 mol/L,SO₃= 04 mol/L。
此时的浓度商 Q = SO₃²/(SO₂²O₂) =(04)²/(05)²×03 = 107。
化学化学平衡复习资料平衡常数平衡位置和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复习资料化学平衡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浓度达到一定比例时,反应速率达到动力平衡的状态。
平衡常数是描述这种平衡状态的指标,而平衡位置和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是影响平衡反应进行的关键因素。
一、平衡常数(K)平衡常数K是描述平衡系统中物质浓度比例的数值,它表示在给定温度下,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浓度比例。
根据反应式写出平衡常数表达式,通常按照下面的形式:K = [C]^c [D]^d / [A]^a [B]^b,方括号表示物质浓度,小写字母表示化学式,上标表示摩尔系数。
1. 常见平衡常数类型a) 摩尔平衡常数(Kc):以物质的摩尔浓度为参考。
b) 分数平衡常数(Kf):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表示为物质的摩尔分数,常用于气体反应。
c) 压力平衡常数(Kp):以气体分压为参考。
2. 平衡常数的大小和平衡位置平衡常数K的数值大小与平衡位置有关。
在平衡位置靠右的反应(生成物浓度高)中,K的值大于1,反之在平衡位置靠左的反应(反应物浓度高)中,K的值小于1。
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比例接近K的数值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二、平衡位置的影响因素平衡位置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平衡时的浓度比例,它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 温度温度是影响平衡位置的重要因素。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比例由平衡常数决定。
当温度改变时,平衡常数也会发生改变,导致平衡位置的移动。
2. 压力和体积对于气体反应,压力和体积的变化也会影响平衡位置。
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增加压力会使平衡位置向物质分子数少的一方移动,从而减小总体积;减小压力则会使平衡位置向物质分子数多的一方移动,增大总体积。
3. 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变化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当反应物浓度增加时,平衡位置会向生成物一方移动,以减少反应物的过剩;反之,当反应物浓度减小时,平衡位置会向反应物一方移动,以补充反应物的不足。
化学平衡常数(K值)的应用一、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化学平衡常数是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也无论反应物起始浓度是大还是小,最后都能达到平衡,这时各生成物浓度幂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幂的乘积所得的比值是个常数,用K表示。
例如:mA(g) + nB(g) pC(g) + qD(g),K =c p(C)·c q(D)c m(A)·c n(B)(式中个浓度均为平衡浓度)。
化学平衡常数是一个常数,只要温度不变,对于一个具体的可逆反应就对应一个具体的常数值。
二、应用平衡常数应注意的问题(1)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2)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有固体和纯液体存在时,其浓度可看做“1”,因而不用代入公式(类似化学反应速率中固体和纯液体的处理)。
(3)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具体反应的平衡常数。
若反应方向改变,则平衡常数改变。
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系数等倍扩大或缩小,尽管是同一反应,化学平衡常数也会改变。
三、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有4条)(1)化学平衡常数值的大小是可逆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
它能够表示出可逆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
一个可逆反应的K值越大,说明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越大,反应物转化率也越大。
可以说,化学平衡常数是一定温度下一个可逆反应本身固有的内在性质的定量体现。
【例1】一元弱酸的电离方程式的通式:HA H+ + A—K= c(H+)c(A—)/c(HA) 此时的K值用Ka来表示,专指弱酸的电离常数。
Ka值越大,正向(电离)的程度就越大,该弱酸的酸性就越强。
反之,Kb代表弱碱的电离常数,Kb 值越大,该弱碱的碱性就越强。
如:CH3COOH 1.8×10—5 ;H2CO3 4.5×10—7(Ka1)说明CH3COOH的酸性比H2CO3强。
(2)可以利用平衡常数的值作标准,判断正在进行的可逆反应是否平衡及不平衡时向何方进行建立平衡。
五大平衡常数二轮复习备考策略团风中学一:五大平衡常数①:化学平衡常数②: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③:水的离子积常数④:盐类水解平衡常数⑤: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五大平衡常数的两个意义五大平衡常数的考点化学平衡常数考查①判断放热还是吸热反应程度②判断反应的方向平衡状态③平衡常数与速率常数之间的关系概念④平衡常数相互之间转化概念⑤单一化学平衡“三段式”计算平衡状态⑥多平衡体系,平衡常数的计算平衡状态电离平衡常数考查①判断弱酸、弱碱的性质强弱电离程度②电离平衡常数,水的离子积常数,水解平衡常数三者之间的转化概念③根据溶液中粒子浓度计算电离平衡常数平衡状态④根据图象中节点或曲线的交点计算电离平衡常数平衡状态反映程度反映平衡状态水的离子积常数考查计算溶液中C(H+)或C(OH-)大小或水电离出的C(H+)或C(OH-)大小平衡状态水解平衡常数考查①比较酸根或者金属阳离子水解程度大小水解程度②判断溶液的酸碱性程度③比较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平衡状态溶度积常数考查①判断是否沉淀平衡状态②判断沉淀先后顺序溶解程度③计算溶液的PH平衡状态二:五大平衡常数的高考考情1:五大平衡常数在高考中出现的题型题型1:选择题水溶液离子平衡图像题题型2:大题化工流程题题型3: 大题化学反应原理题2:高考真题案例分析(1)选择题水溶液离子平衡图像题(2021·湖北·统考高考真题)常温下,已知H3PO3溶液中含磷物种的浓度之和为0.1mol·L-1,溶液中各含磷物种的pc—pOH关系如图所示。
图中pc表示各含磷物种的浓度负对数(pc=-lgc),pOH表示OH-的浓度负对数[pOH=-lgc(OH-)];x、y、z三点的坐标:x(7.3,1.3),y(10.0,3.6),z(12.6,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曲线①表示pc(H 3PO 3)随pOH 的变化B .H 3PO 3的结构简式为C .pH=4的溶液中:c (H 2PO 3-)<0.1mol·L -1-2c (HPO 23-) D.H 3PO 3+HPO 23-2H 2PO 3-的平衡常数K >1.0×105(2022·湖北·统考高考真题)下图是亚砷酸3As OH 和酒石酸()2a1a2H T, lgK =-3.04, lgK =-4.37混合体系中部分物种的c-pH 图(浓度:总As 为-4-15.010mol L ⨯,总T 为-3-11.010mol L ⨯)。
高三化学化学平衡常数复习题在高三化学的学习中,化学平衡常数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它不仅是理解化学反应限度和方向的关键,也是解决众多化学平衡问题的有力工具。
下面我们就通过一系列的复习题来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化学平衡常数(K)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这个常数就是化学平衡常数。
例如,对于反应 aA + bB ⇌ cC + dD,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C^cD^d / A^aB^b (其中,表示物质的浓度)需要注意的是,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中,各物质的浓度必须是平衡时的浓度,而且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通常视为常数“1”,不写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
例 1:对于反应 C(s) + H₂O(g) ⇌ CO(g) + H₂(g),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A K = COH₂/ CH₂OB K = COH₂/ H₂OC K = COH₂/ H₂O^2D 以上都不对答案:B解析:因为固体C 的浓度视为常数“1”,不写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所以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 COH₂/ H₂O。
二、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
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
例 2:对于某可逆反应,在温度为 T₁时,平衡常数为 K₁;温度为 T₂时,平衡常数为 K₂。
若 T₂> T₁,且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则K₁和 K₂的大小关系为()A K₁> K₂B K₁= K₂C K₁< K₂D 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由于 T₂> T₁,所以 K₂> K₁。
三、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1、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若 Qc(浓度商)< K,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若 Qc = K,反应处于平衡状态;若 Qc > K,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高考化学总复习《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专项复习1.(2020·浙江高考真题)5 mL 0.1mol ⋅L −1KI 溶液与1 mL 0.1mol ⋅L −1FeCl 3溶液发生反应:2Fe 3+(aq )+2I −(aq )⇌ 2Fe 2+(aq )+I 2(aq ),达到平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加入苯,振荡,平衡正向移动B .经苯2次萃取分离后,在水溶液中加入KSCN ,溶液呈血红色,表明该化学反应存在限度C .加入FeSO 4固体,平衡逆向移动D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c 2(Fe 2+)c 2(Fe 3+)×c 2(I −)2.(2020·浙江高考真题)一定温度下,在2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2B(g)3C(g)+。
反应过程中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5 min 用A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110.09mol L min --⋅⋅B .该反应在10 min 后才达到平衡C .平衡状态时,1c(C)0.6mol L -=⋅D .物质B 的平衡转化率为20% 3.(2017·浙江高考真题)已知:N 2(g)+3H 2(g)2NH 3(g) △H=-92kJ/mol 。
起始反应物为2N 和2H ,物质的量之比为1:3,且总物质的量不变,在不同压强和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体系中3NH 的物质的量分数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体系中3NH 的物质的量分数越大,则正反应速率越大B .反应达到平衡时,2N 和2H 的转化率之比为1∶1C .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均为92.4kJD .600℃,30MPa 下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3NH 的物质的量最多4.(2015·天津高考真题)某温度下,在2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 (g )和2molY (g )发生反应:X (g )+m Y (g )3Z (g ),平衡时,X 、Y 、Z 的体积分数分别为30%、6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