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教学教材
- 格式:ppt
- 大小:464.00 KB
- 文档页数:17
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提要:学龄前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新陈代谢旺盛,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相对高于成人,合理营养不仅能保证他们的正常生长发育,也可为其成年后的健康打下良好基础。
人类的食物是多种多样的,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必需的全部营养素。
儿童的膳食必须是由多种食物组成的平衡膳食,才能满足其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因而提倡广泛食用多种食物。
谷类食物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我国传统膳食的主体,可为儿童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等。
学龄前儿童的膳食也应该以谷类食物为主体,并适当注意粗细粮的合理搭配。
提示:日常膳食由多种多样的食物组成,儿童膳食也不例外,这些食物一般可分为以下五大类:第一类为谷类及薯类:谷类包括大米、小麦面粉、杂粮,薯类包括马铃薯、甘薯等,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
第二类为动物性食物:包括畜禽肉、鱼类、奶类和蛋类等。
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D。
第三类为豆类和坚果:包括大豆、其他干豆类及花生、核桃、杏仁等坚果类,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矿物质、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E。
第四类为蔬菜、水果和菌藻类:主要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
维生素C、胡萝卜素、维生素K及有益健康的植物化学物质。
第五类为纯能量食物:包括动植物油、淀粉、食用糖和酒类,主要提供能量。
动植物油还可提供维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
2、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提要:应鼓励学龄前儿童适当多吃蔬菜和水果。
蔬菜和水果所含的营养成分并不完全相同,不能相互替代。
在制作儿童膳食时,应注意将蔬菜切小切细以利于儿童咀嚼和吞咽,同时还要注重蔬菜水果的品种、颜色和口味的变化,已引起儿童多吃蔬菜水果的兴趣。
提示:根据颜色的深浅,可将蔬菜分为深色蔬菜和浅色蔬菜。
深色蔬菜的营养价值一般优于浅色蔬菜。
深色蔬菜指深绿色、黄色、红色、紫红色蔬菜,其富含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还含有其他多种色素物质和芳香物质,可促进食欲。
学龄前儿童营养与健康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选自《学龄前儿童营养与健康》教材的第二章“学龄前儿童营养需求与食物选择”,详细内容包括:学龄前儿童的营养需求、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如何为学龄前儿童搭配合理膳食、以及培养良好饮食习惯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学龄前儿童的营养需求,掌握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能够为孩子搭配合理膳食。
2. 培养学生关注儿童营养与健康问题的意识,提高他们对食物选择的判断能力。
3. 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学生掌握培养良好饮食习惯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为学龄前儿童搭配合理膳食,以及培养良好饮食习惯的方法。
教学重点:学龄前儿童的营养需求、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合理膳食搭配原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展示(各类食物)、膳食宝塔模型。
2.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学龄前儿童的照片,引导学生关注儿童营养与健康问题。
2. 知识讲解:(1)讲解学龄前儿童的营养需求。
(2)介绍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3)阐述合理膳食搭配原则。
3. 实践情景引入:给出一个学龄前儿童的日常饮食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膳食搭配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为一名学龄前儿童设计一天的饮食计划。
六、板书设计1. 学龄前儿童营养与健康2. 内容:(1)学龄前儿童营养需求(2)各类食物营养价值(3)合理膳食搭配原则(4)培养良好饮食习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学龄前儿童的营养需求。
(2)举例说明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3)为一名学龄前儿童设计一天的饮食计划。
2. 答案:(1)学龄前儿童的营养需求包括: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2)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谷薯类提供能量,蔬菜水果类提供维生素和矿物质,动物性食物提供蛋白质和脂肪,豆类提供优质蛋白质,奶类提供钙质。
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4-6岁)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提要:学龄前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新陈代谢旺盛,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相对高于成人,合理营养不仅能保证他们的正常生长发育,也可为其成年后的健康打下良好基础。
人类的食物是多种多样的,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必需的全部营养素。
儿童的膳食必须是由多种食物组成的平衡膳食,才能满足其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因而提倡广泛食用多种食物。
谷类食物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我国传统膳食的主体,可为儿童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等。
学龄前儿童的膳食也应该以谷类食物为主体,并适当注意粗细粮的合理搭配。
提示:日常膳食由多种多样的食物组成,儿童膳食也不例外,这些食物一般可分为以下五大类:第一类为谷类及薯类:谷类包括大米、小麦面粉、杂粮,薯类包括马铃薯、甘薯等,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
第二类为动物性食物:包括畜禽肉、鱼类、奶类和蛋类等。
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D。
第三类为豆类和坚果:包括大豆、其他干豆类及花生、核桃、杏仁等坚果类,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矿物质、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E。
第四类为蔬菜、水果和菌藻类:主要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
维生素C、胡萝卜素、维生素K及有益健康的植物化学物质。
第五类为纯能量食物:包括动植物油、淀粉、食用糖和酒类,主要提供能量。
动植物油还可提供维生素,和必需脂肪酸。
2、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提要:应鼓励学龄前儿童适当多吃蔬菜和水果。
蔬菜和水果所含的营养成分并不完全相同,不能相互替代。
在制作儿童膳食时,应注意将蔬菜切小切细以利于儿童咀嚼和吞咽,同时还要注重蔬菜水果的品种、颜色和口味的变化,已引起儿童多吃蔬菜水果的兴趣。
提示:根据颜色的深浅,可将蔬菜分为深色蔬菜和浅色蔬菜。
深色蔬菜的营养价值一般优于浅色蔬菜。
深色蔬菜指深绿色、黄色、红色、紫红色蔬菜,其富含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还含有其他多种色素物质和芳香物质,可促进食欲。
《学龄前儿童营养与膳食》课件一、教学内容1. 儿童营养基础知识:介绍了儿童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2. 儿童膳食指南:讲解了儿童膳食的基本原则,如何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以及不同年龄段儿童膳食的特点。
3. 儿童常见营养性疾病:介绍了儿童常见的营养性疾病,如贫血、佝偻病、肥胖症等,并分析了其成因和预防方法。
4. 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强调了培养儿童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性,并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儿童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素,以及如何通过膳食来摄取这些营养素。
2. 使学生掌握制定合理膳食计划的方法,并能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身体状况来设计膳食。
3. 培养学生关注儿童营养健康,提高其对儿童营养问题的认识和关注程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儿童营养基础知识,儿童膳食指南,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
难点:儿童常见营养性疾病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膳食模型,食物图片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膳食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组儿童营养不良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儿童营养问题的关注。
2. 知识讲解:利用PPT课件,详细讲解儿童营养基础知识,包括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
3. 案例分析:分析几个儿童常见营养性疾病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方法,让学生了解营养性疾病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4. 膳食指南:讲解如何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以及不同年龄段儿童膳食的特点。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为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设计合理的膳食,并分享讨论成果。
6. 作业布置:布置一道关于儿童膳食设计的题目,要求学生课后完成。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儿童营养基础知识、儿童膳食指南、儿童常见营养性疾病及其预防方法、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等。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设计一份针对36岁儿童的膳食计划,要求包括早餐、午餐、晚餐和点心,并保证营养均衡。
2024年学龄前儿童营养与膳食课件一、教学内容1. 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及营养需求2. 常见营养素的功能、来源及推荐摄入量3. 膳食平衡原则及实际操作方法4. 培养良好饮食习惯的策略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和营养需求,为家庭膳食搭配提供科学依据。
2. 培养学生合理搭配膳食的能力,提高学龄前儿童的营养水平。
3. 培养学生关注儿童饮食习惯,为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氛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膳食平衡原则的实际操作方法,培养学生关注儿童饮食习惯。
2. 教学重点:学龄前儿童营养需求、膳食搭配及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膳食宝塔模型、食品模型。
2. 学具:膳食搭配记录表、饮食习惯调查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儿童营养与膳食问题。
2. 知识讲解(15分钟)(1)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及营养需求(2)常见营养素的功能、来源及推荐摄入量(3)膳食平衡原则及实际操作方法(4)培养良好饮食习惯的策略3. 例题讲解(10分钟)举例讲解如何根据学龄前儿童的营养需求进行膳食搭配。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进行膳食搭配练习。
5. 学生展示与讨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膳食搭配结果,进行讨论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学龄前儿童营养与膳食2. 内容:(1)生长发育特点及营养需求(2)常见营养素的功能、来源及推荐摄入量(3)膳食平衡原则及实际操作方法(4)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学龄前儿童的营养需求,为家庭成员设计一日三餐的膳食搭配。
2. 答案:(2)根据调查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如增加蔬菜摄入、减少油腻食物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1)本节课学生对学龄前儿童营养与膳食的关注程度较高,课堂参与积极。
(2)部分学生在膳食搭配方面还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加强个别辅导。
《学龄前儿童营养与膳食》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学龄前儿童营养与膳食》教材的第二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学龄前儿童的营养需求、膳食指南、食物的选择与搭配、合理安排学龄前儿童的膳食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学龄前儿童的营养需求,认识到合理膳食对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2. 掌握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学会食物的选择与搭配。
3. 能够合理安排学龄前儿童的膳食,提高家庭饮食质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的理解与应用,食物的选择与搭配。
教学重点:学龄前儿童的营养需求,合理安排膳食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食物模型、膳食宝塔图。
2. 学具:学习手册、彩色笔、膳食计划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学龄前儿童的照片,让学生观察并讨论他们的身体状况,引出合理膳食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介绍学龄前儿童的营养需求,讲解膳食指南,引导学生关注食物的选择与搭配。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膳食指南为学龄前儿童设计一日三餐。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根据学龄前儿童的营养需求,选择合适的食物,进行合理搭配。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为学龄前儿童设计一周的膳食计划。
六、板书设计1. 《学龄前儿童营养与膳食》2. 主要内容:学龄前儿童营养需求膳食指南食物选择与搭配膳食计划设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为学龄前儿童设计一周的膳食计划。
早餐:牛奶、鸡蛋、全麦面包、水果午餐:瘦肉、蔬菜、全谷物、豆制品晚餐:鱼、瘦肉、蔬菜、薯类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学龄前儿童营养与膳食的基本知识,但仍需在食物搭配方面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家庭饮食,为家人设计合理膳食,提高家庭饮食质量。
同时,关注营养与健康方面的资讯,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的理解与应用,食物的选择与搭配。
2024年学龄前儿童营养与健康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学龄前儿童营养与健康》教材第四章“儿童营养需求与膳食指南”,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营养需求,膳食指南以及健康饮食行为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和营养需求。
2. 掌握学龄前儿童的膳食指南,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重点: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和营养需求,以及健康饮食行为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膳食宝塔图。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膳食指南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图片,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引导学生关注这一阶段儿童的营养需求。
3. 知识讲解:(1)学龄前儿童的营养需求;(2)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3)健康饮食行为的培养。
4. 例题讲解: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如何运用膳食指南为学龄前儿童设计健康饮食。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设计一份符合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的午餐食谱。
六、板书设计1. 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2. 学龄前儿童的营养需求3. 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4. 健康饮食行为的培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为自己设计一份符合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的一日三餐食谱。
答案示例:早餐:牛奶、鸡蛋、全麦面包、水果;午餐:瘦肉、蔬菜、全谷物、豆制品;晚餐:鱼、瘦肉、蔬菜、粗粮。
2. 拓展延伸:调查身边的学龄前儿童饮食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例题、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学龄前儿童的营养与健康知识。
课后反思如下:1. 是否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饮食行为,提高其营养素养。
3. 是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拓展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幼儿园食堂,了解学龄前儿童的膳食现状。
中国0~6岁儿童膳食指南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中国0~6岁儿童膳食指南》课件,主要介绍了中国0~6岁儿童膳食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建议。
内容包括:婴儿喂养原则、幼儿膳食指南、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和学龄前儿童营养需求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0~6岁儿童膳食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建议。
2. 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习惯,提高营养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儿童营养健康,为家长提供科学的膳食指导。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中国0~6岁儿童膳食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建议。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这些原则和建议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张婴儿照片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引发学生对儿童膳食的兴趣。
2. 讲解:根据PPT课件,详细讲解婴儿喂养原则、幼儿膳食指南、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和学龄前儿童营养需求等内容。
3. 举例:举出一些实际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正确的膳食搭配和喂养方法。
4. 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为自己或身边的儿童设计一份合理的膳食计划。
5.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膳食计划,互相提出改进意见。
7. 板书设计: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板书在黑板上,方便学生复习。
六、作业设计1. 请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为自己或身边的0~6岁儿童设计一份合理的膳食计划,并说明理由。
答案:示例:早餐:牛奶、鸡蛋、面包;午餐:米饭、鱼、蔬菜;晚餐:面条、豆腐、青菜。
2. 请列举出三种婴儿喂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法。
答案:示例:问题:婴儿不喝奶粉;解决方法:尝试更换奶粉品牌或口味,保持奶粉新鲜,适当调整喂养时间。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0~6岁儿童膳食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建议,但在实际应用方面仍需加强。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调查身边的儿童饮食习惯,分析其合理性,并提出改进意见。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婴儿喂养原则:强调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以及适时、适量、适质的喂养方法。
2024年《学龄前儿童营养与膳食》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学龄前儿童营养与膳食》教材第三章“平衡膳食”,详细内容包括:平衡膳食的概念、平衡膳食的原则、学龄前儿童平衡膳食指南、食物互换法则以及如何设计学龄前儿童的平衡膳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衡膳食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平衡膳食的原则。
2. 使学生了解学龄前儿童平衡膳食指南,学会食物互换法则,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3. 培养学生关注学龄前儿童营养与膳食,提高他们的营养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平衡膳食的概念、原则以及学龄前儿童平衡膳食指南。
难点:食物互换法则的应用以及设计学龄前儿童的平衡膳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平衡膳食宝塔挂图、食物模型。
2. 学具:平衡膳食记录表、食物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不同学龄前儿童膳食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优缺点,引出平衡膳食的概念。
2. 理论讲解(15分钟):介绍平衡膳食的概念、原则以及学龄前儿童平衡膳食指南。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食物模型和平衡膳食宝塔挂图,讲解如何运用食物互换法则,设计学龄前儿童的平衡膳食。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根据平衡膳食原则和食物互换法则,设计一份学龄前儿童的膳食计划。
5. 小组展示与点评(10分钟):强调平衡膳食在学龄前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营养与健康。
六、板书设计1. 大学龄前儿童营养与膳食——平衡膳食2. 副平衡膳食原则、食物互换法则、膳食计划设计3. 主要内容:平衡膳食概念平衡膳食原则学龄前儿童平衡膳食指南食物互换法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份符合平衡膳食原则的学龄前儿童一日三餐食谱。
2. 答案:示例:早餐:牛奶、鸡蛋、全麦面包、水果;午餐:米饭、瘦肉、蔬菜、豆腐;晚餐:面条、鱼类、蔬菜、坚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平衡膳食的概念和原则掌握较好,但在食物互换法则的应用上还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024年婴幼儿膳食指南课件20231209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2024年婴幼儿膳食指南的相关内容。
主要涉及教材第三章《婴幼儿营养需求与膳食指南》的第二节,详细内容包括:婴幼儿膳食指南的基本原则、食物分类与推荐摄入量、各类食物的选择与搭配、以及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2024年婴幼儿膳食指南的基本原则和核心内容。
2. 培养学生根据婴幼儿膳食指南为婴幼儿制定合理膳食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婴幼儿营养与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婴幼儿膳食指南中食物的分类、选择与搭配。
重点:婴幼儿膳食指南的基本原则和核心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婴幼儿膳食指南手册、食物模型。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婴幼儿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婴幼儿营养问题的关注,进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a. 讲解婴幼儿膳食指南的基本原则。
b. 介绍食物分类与推荐摄入量。
c. 分析各类食物的选择与搭配。
3. 实践情景引入:以一个实际案例为例,让学生根据婴幼儿膳食指南为案例中的婴幼儿制定合理膳食。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婴幼儿膳食指南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婴幼儿膳食指南2. 内容:a. 婴幼儿膳食指南的基本原则b. 食物分类与推荐摄入量c. 各类食物的选择与搭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列出2024年婴幼儿膳食指南的基本原则。
b. 简述食物分类与推荐摄入量的主要内容。
c. 为一个1岁的婴儿制定一周的膳食计划。
2. 答案:a. 2024年婴幼儿膳食指南的基本原则:多样化、平衡、适量、安全。
b. 食物分类与推荐摄入量:谷薯类、蔬菜水果类、动物性食物、豆类及坚果、乳类及乳制品。
c. 1岁婴儿一周膳食计划(示例):每日谷薯类100200g,蔬菜水果类100200g,动物性食物50100g,豆类及坚果1020g,乳类及乳制品500600ml。
2024年学前儿童营养与膳食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第五章“学前儿童营养与膳食”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学前儿童营养需求与膳食指南、各类营养素的生理功能与食物来源、不良饮食习惯对儿童健康的影响、科学配餐的原则与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学前儿童的营养需求,掌握膳食指南,能为其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
2. 熟悉各类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营养素的摄入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科学配餐的原则与方法,不良饮食习惯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教学重点:学前儿童营养需求与膳食指南,各类营养素的生理功能与食物来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膳食宝塔模型、各类食物样品。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个关于学前儿童饮食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不良饮食习惯对儿童健康的影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5分钟)介绍学前儿童营养需求、膳食指南、各类营养素的生理功能与食物来源。
3. 例题讲解(10分钟)分析一道关于科学配餐的例题,引导学生理解配餐原则与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为一名学前儿童设计一天的膳食计划。
5. 小组讨论(10分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为一名3岁的学前儿童设计一周的膳食计划,要求营养均衡,符合膳食指南。
2. 答案:(1)周一:早餐:牛奶、鸡蛋、全麦面包;午餐:米饭、鱼、炒时蔬;晚餐:面条、瘦肉、炒豆芽。
(2)周二:早餐:豆浆、包子、苹果;午餐:糙米饭、鸡肉、炖豆腐;晚餐:馒头、排骨、炒菠菜。
(3)周三:早餐:酸奶、煎饼、香蕉;午餐:米饭、猪肉、炒莴苣;晚餐:面条、牛肉、炒西兰花。
(4)周四:早餐:牛奶、鸡蛋、燕麦;午餐:糙米饭、鱼肉、炖南瓜;晚餐:馒头、瘦肉、炒芹菜。
(5)周五:早餐:豆浆、蒸饺、橙子;午餐:米饭、鸡肉、炒花菜;晚餐:面条、排骨、炒生菜。
(6)周六:早餐:酸奶、面包、草莓;午餐:糙米饭、瘦肉、炖土豆;晚餐:馒头、牛肉、炒白菜。
—学前儿童营养与膳食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学前儿童营养与膳食》教材的第二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学前儿童的营养需求、膳食指南、膳食搭配原则以及常见营养问题的处理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的营养需求,能够合理搭配膳食,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2. 使学生熟悉国家发布的学前儿童膳食指南,遵循科学饮食原则。
3.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膳食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学前儿童膳食搭配的原则和方法,以及解决实际营养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前儿童的营养需求、膳食指南,以及如何根据这些知识进行合理的膳食搭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膳食搭配实例图片、营养知识卡片。
2.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用于计算食物营养成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学前儿童图片,引发学生对营养与膳食的关注,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理论讲解:a. 讲解学前儿童的营养需求,分析各类营养素的作用和食物来源。
b. 介绍国家发布的学前儿童膳食指南,解读指南中的关键要点。
3. 实践操作:a. 演示如何根据膳食指南和搭配原则,为学前儿童设计一日三餐。
b.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符合营养需求的学前儿童膳食方案。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计算学前儿童每日所需能量的例题,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计算并设计一份学前儿童的一日三餐。
六、板书设计1. 学前儿童营养需求: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
2. 学前儿童膳食指南:平衡膳食、多样化、适量、定时定量、合理烹饪等。
3. 膳食搭配原则: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动植物蛋白搭配、色彩搭配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为一名3岁的学前儿童设计一份符合营养需求的一日三餐。
答案示例:早餐:燕麦粥、鸡蛋、牛奶、苹果午餐:米饭、鱼、青菜、豆腐晚餐:馒头、瘦肉、胡萝卜、土豆2. 作业要求:计算每餐所需能量,确保膳食搭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