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1)
- 格式:ppt
- 大小:413.00 KB
- 文档页数:67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1.直接材料法(DM法)直接材料法是一种根据产品所耗用的直接材料数量确定成本的方法。
它的计算公式为:产品成本=直接材料用量×直接材料单价。
这种方法适用于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比较明确和易于计量的情况,如原材料、半成品等。
2.直接人工法(DL法)直接人工法是一种根据产品所耗用的直接人工工时确定成本的方法。
它的计算公式为:产品成本=直接人工工时×直接人工单位时间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产品的直接人工成本比较明确和容易计量的情况,如生产过程中操作工人的工资、津贴等。
3.间接费用法(OH法)间接费用法是一种根据产品消耗的间接费用分配确定成本的方法。
间接费用是指不能直接归属于一些产品的费用,如工厂租金、管理费用等。
间接费用的分配通常采用成本分配基准来进行,如直接人工费用、生产机器台时等。
简单的间接费用分配方法有比例法、单参数法、双参数法等。
除了上述基本方法外,还有一些复杂计算成本的方法,如标准成本法和活动基因成本法。
4.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一种基于标准成本的成本计算方法。
标准成本是指企业完成生产任务所需要的成本,它是在预算期内,以实际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为基础测定的。
标准成本主要包括标准直接材料成本、标准直接人工成本和标准间接费用等。
5.活动基因成本法活动基因成本法是一种基于活动的成本计算方法,它将成本分配到产品上,不再是通过对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计算,而是通过对企业活动的分析,确定产品成本。
活动基因成本法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产品所消耗的资源和活动成本。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产品成本时往往会综合多种方法,根据不同产品的特点和成本要素的重要程度选择相应的方法进行计算,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产品成本计算还需要考虑成本的归集和分配问题,如如何将各项成本准确地归集到产品上,如何进行间接费用的合理分配等,这些都是企业进行成本计算的难点和重要环节。
综上所述,产品成本计算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直接材料法、直接人工法和间接费用法是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的成本计算期是不固定的,-般把一个生产周期(即从投产到完工的整个时期)作为成本计算期定期计算产品成本。
由于在未完工时没有产成品,完工后又没有在产品,产成品和在产品不会同时并存,因而也不需要把生产费用在产成品和牛成品之间进行分配。
3.分步法。
分步法是按产品的生产步骤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分步法适用于大量或大批的多步骤生产。
如机械、纺织、造纸等。
分步法由于生产的数量大,在某一时间上往往即有已完工:的产成品,又有未完工的在产品和半成品,不可能等全部产品完工后再计算成本。
因而分步法一般是按月定期计算成本,并且要把生产费用在产成品和半成品之间进行分配。
正确划分各项费用的界限1.正确划分计入产品成本与不计入产品成本的界限,确定成本费用的范围。
企业发生的费用有很多项目,根据谁受益(或谁消耗)、谁负担的原则,凡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各种材料、人工和其他费用都应计入生产成本。
否则,就不能计入生产成本。
如支付的各种滞纳金、赔款、捐赠、赞助款等应计入营业外支出。
支付股利应计入利润分配。
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均不应计人生产成本,而应计入期间费用。
2.正确划分各个月份的费用界限。
根据分期原则,为了及时反映和考核费用开支情况,需要定期分月进行成本计算。
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发生的费用应该按受益原则分配到有关的月份中去。
①凡已开支但应由以后月份负担的费用,应计入待摊费用。
②本月支付但应由以前月份负担的费用,由于在以前月份已经把费用作了预计,并记入预提费用账户,所以应冲减预提费用账户。
③应由本月负担的费用,不管是否已经支付,都应计入本月费用。
3.正确划分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界限。
在企业发生的各种费用支出中,凡应该计入本月由当月负担的费用,应进一步区分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界限。
凡在产品生产中发生的费用,属于产品成本,应该记入生产成本账户,产品完工后再转入产成品账户。
销售后再转入销售成本账户,期末结转本年利润。
凡在非生产领域中发生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都属于期间费用,共处理方法比较简单,在期末一次全部转入本年利润账户,一次冲减当期损益。
确定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主要因素有: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期及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成本计算方法:品种法、分批发、分步法。
品种法的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的生产周期不一致,如果企业月末有在产品,要将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分批法由于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的生产周期基本一致,因此在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时,一般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成本的问题。
分步法其成本计算期是固定的,与产品的生产周期不一致(关键点)。
需要将归集在生产成本明细账中的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逐步结转分步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成本,即在各步骤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解释1】这里的在产品是指尚未完成本步骤生产的在产品,完工产品是指的仅仅完成本步骤生产的产品。
一、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意义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关系到月末在产品和完工产品的计价,关系到完工产品单位成本的计算和定价的正确性。
单位成本核算不准确,很有可能导致销售价格低于实际成本,长此以往,企业将很难持续经营。
如何合理而简便地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是产品成本计算中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
如果费用分配不合理,或者将在产品成本作为产品完工成本的调节器,就会歪曲完工产品成本,影响对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的考核,也影响企业利润,从而影响企业与国家及其他投资者之间的分配关系。
二、在产品的盘点:数量的核算是进行在产品成本计算的基础。
1.原则上应进行实地盘点;2.品种多,数量大,加工工序多,每月末进行一次全面盘点有困难。
可以依据“在产品动态核算明细表”中结存在产品的数量。
3.年度决算时,必须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
4.在产品清查应以不影响生产为前提,必须由生产工人和成本会计人员参加。
各有关车间或工序要同时盘点(避免重记漏记)三、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间的分配方法(一)简单方法: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月末数量少,金额小;2.在产品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数量多,金额大,各月数量变化不大时,为了简化核算工作。
产品成本计算常⽤的⽅法有⼏种成本计算对于会计⼈员来说是⾮常头疼的⼀件事。
其实掌握了⼀些⽅法,成本计算这个难题就会迎刃⽽解。
下⾯店铺⼩编为你介绍产品成本计算常⽤的⽅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品种法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是指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种⽅法。
它适⽤于⼤量⼤批的单步骤⽣产。
此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产,也可采⽤品种法。
2.分批法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是按照产品批别计算产品成本的⼀种⽅法。
它主要适⽤于单件⼩批类型的⽣产,如精密仪器、专⽤设备等,也可⽤于⼀般制造企业中的新产品试制或试验的⽣产、在建⼯程以及设备修理作业等。
分批法的主要特点是不按产品的⽣产步骤⽽只按产品的批别(分批、不分步)计算成本,通常不涉及完⼯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分配问题,即产品⽣产周期和成本计算期⼀致。
3.分步法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是按照产品的⽣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种⽅法。
它主要适⽤于⼤量⼤批的多步骤⽣产,如冶⾦、纺织、造纸以及⼤量⼤批⽣产的机械制造等。
分步法的主要特点是不按产品的批别计算产品成本,⽽是按产品的⽣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
在实际⼯作中,根据成本管理对各⽣产步骤成本资料的不同要求(是否要计算半成品成本)和简化核算⼯作的要求,各⽣产步骤成本的计算和结转,⼀般可采⽤逐步结转和平⾏结转两种⽅法:(1)逐步结转分步法是按照产品加⼯顺序,逐步计算并结转半成品成本,直到最后加⼯步骤才能计算出产成品成本的⼀种⽅法。
即它将每⼀步骤的半成品作为⼀个成本计算对象并计算成本,因此,这⼀⽅法⼜称为计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
逐步结转分步法的成本结转程序与品种法相同。
逐步结转分步法虽然能为产品实物管理和资⾦管理提供资料,但成本结转⼯作量⼤,且最后完⼯产成品中的成本项⽬是综合性的,必须进⾏成本还原,更加⼤了核算的⼯作量。
(2)平⾏结转分步法是指在计算各步骤成本时,不计算各步骤所产半成品成本,也不计算各步骤所耗上⼀步骤的半成品成本,⽽只计算本步骤发⽣的各项其他费⽤以及这些费⽤中应计⼈当期完⼯产品成本的“份额”。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199不同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有不同的特点,对成本管理有不同的要求。
这对成本计算的具体方法有很大影响。
也就是说,只有根据企业生产的特点和成本管理的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才能正确计算产品成本(一)主要生产类型和成本管理要求不同企业根据生产过程和生产组织的不同,可分为不同的类型:1。
根据生产过程的特点,可分为①一步生产:也称简单生产,即生产工艺中没有任何步骤的不间断生产如发电、熔炼和铸造、采矿业等。
②多步生产也称为复杂生产,是指在技术上可以中断的由几个步骤组成的生产如果这些步骤按顺序进行,并且不能共存或颠倒,则在最后一步完成之前不能生产成品。
这种生产称为连续复杂生产。
如纺织、冶金、造纸等。
如果这些步骤在时间上不连续,它们可以同时进行。
每一步生产不同的备件,然后组装成成品。
这种生产称为装配复合生产。
如机械、电器、船舶等。
:2。
根据生产组织的特点,可分为:①大规模生产指同一品种和规格的产品的连续和重复生产。
这种生产一般品种少,生产稳定。
如发电、采煤、冶金等。
对大规模生产产品的需求一般是单一和稳定的,而且需求量很大。
②大规模生产;它指的是预先确定的批次和有限的生产数量。
这种生产的特点是品种或规格更多,并且是分批和分批组织的。
这种生产组织是现代企业生产的主要形式③单件生产它根据订单和每种产品组织生产。
这种形式的生产组织是罕见的主要适用于一些大型复杂产品。
如重型机械、造船、特种设备等。
不同的企业对成本管理有不同的要求例如,一些企业只需要计算成品成本,而另一些企业不仅需要计算成品成本,还需要计算每一步的半成品成本。
一些企业要求按月计算成本,而另一些企业可能只要求在完成一批产品后计算成本。
成本管理要求的差异也是影响成本计算方法选择的一个因素。
(2)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确定不同的企业由于生产工艺、生产组织和成本管理要求不同,成本计算方法也不同不同成本计算方法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成本计算对象不同第二,成本计算周期不同第三,成品和半成品之间的生产成本分配是不同的。
制造业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一、引言制造业产品成本计算是制造业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准确计算产品成本有助于企业合理定价、精确控制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本文将介绍制造业产品成本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二、直接材料成本计算直接材料成本是指制造一件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的成本。
计算直接材料成本的方法是将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的购买成本加上运输、存储等相关费用。
直接材料成本计算的步骤如下:1. 确定产品所需要的原材料种类和用量;2. 获取原材料的购买价格;3. 计算原材料的运输、存储等相关费用;4. 将原材料的购买成本与相关费用相加,得到直接材料成本。
三、直接人工成本计算直接人工成本是指直接参与产品制造过程中所发生的人工成本。
计算直接人工成本的方法是将直接参与产品制造的工人的工资加上相关福利和社会保险费用。
直接人工成本计算的步骤如下:1. 确定直接参与产品制造的工人数量和工作时间;2. 获取工人的工资标准;3. 计算工人的相关福利和社会保险费用;4. 将工人的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费用相加,得到直接人工成本。
四、制造费用计算制造费用是指在产品制造过程中所发生的间接费用,包括生产设备折旧、设备维护、生产线运营费用等。
计算制造费用的方法是将这些间接费用按照一定的分摊方式分配到每个产品上。
制造费用计算的步骤如下:1. 确定制造费用的项目和金额;2. 根据分摊方式(如直接人工工时、直接材料用量)确定每个产品分摊的比例;3. 按照确定的比例将制造费用分配到每个产品上。
五、制造业务费用计算制造业务费用是指与产品制造相关的一些间接费用,如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等。
计算制造业务费用的方法是将这些间接费用按照一定的分摊方式分配到每个产品上。
制造业务费用计算的步骤如下:1. 确定制造业务费用的项目和金额;2. 根据分摊方式(如产品销售额、产品数量)确定每个产品分摊的比例;3. 按照确定的比例将制造业务费用分配到每个产品上。
六、总成本计算总成本是指制造一件产品所需要的所有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和制造业务费用。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标准答案1.产品成本明细账车间名称:第一车间单位:元自制半成品明细账=270单位成本=243000900本月减少270×700=189 000(元)产品成本明细账(1)借:自制半成品140 000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一车间140 000(2)借:基本生产成本——第二车间189 000贷:自制半成品189 000(3)借:库存商品367 500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二车间367 5002.(1)第一步还原 还原分配率=1974018800=1.05半成品:12 000×1.05=12 600(元) 原材料:2 270×1.05=2 383.5(元) 工资及福利费:1 630×1.05=1 711.5(元) 制造费用:2 900×1.05=3 045(元) (2)第二步还原 还原分配率=1260013125=0.96原材料:760×0.96=7 296(元) 工资及福利费:1 400×0.96=1 344(元) 制造费用:4 125×0.96=3 960(元) (3)计算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 原材料:2 710+2 383.5+7 296=12 389.5(元) 工资及福利费:3 360+1 711.5+1 344=6 415.5(元) 制造费用:4 250+3 045+3 960=11 255(元) 合计 30 060元(1)从资料中可以看出,采用半成品成本综合结转产成品成本中的绝大部分表现为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费用,显然这不能反映产成品成本中的原始构成情况,因而不能据以从整个企业角度分析和考核产品成本的构成和水平。
(2)在管理上要求从整个企业角度分析和考核产品成本构成和水平时,就必须从最后一步起对产成品成本中的半成品综合成本逐步进行还原,以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
3.产品成本明细账自制半成品明细账产品成本明细账(1)借:自制半成品 140 000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一车间 140 000(2)借:基本生产成本——第二车间 189 000 贷:自制半成品 189 000 (3)借:库存商品 367 500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二车间 367 5004.(1)广义在产品和在产品约当产量计算: 第一车间:广义在产品 60+40=100(件) 在产品约当产量 60×40%+40=64(件) 第二车间:广义在产品 40(件) 在产品约当产量 40×50%=20(件)(2)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 第一车间: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率=7600+68210470+100=133完工产品:470×133=62 510(元) 在产品:75 810-62 510=13 300(元) 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率=2800+25712470+64=53.39完工产品:470×53.39=25 093.3(元)在产品:28 512-25 093.3=3 418.7(元)制造费用分配率=3500+23500470+64=50.56完工产品:470×50.56=23763.2(元)在产品:27 000-23 763.2=3 236.8(元) 第二车间: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率=2800+26270470+40=57完工产品:470×57=26 790(元) 在产品:29 070-26 790=2 280(元) 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率=4000+16000470+20=40.82完工产品:470×40.82=19 185.4(元)在产品:20 000-19 185.4=814.6(元)制造费用分配率=5000+34780470+20=81.18完工产品:470×81.18=38 154.6(元)在产品:39 780-38 154.6=1 625.4(元)(3)平行结转应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汇总计算产成品成本A 产品产成品成本=(62 510+25 093.3+23 763.2)+(26 790+19 185.4+38 154.6) =111 366.5+84 130=195 496.5(元)5.(1).审核、归集和分配各种费用 ①材料费用分配C 材料费用分配率=10000\(440+560)=10甲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440*10+10800=15200元 乙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560*10+18000=23600元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5200 ——乙产品 23600制造费用 1200 辅助生产成本 2320贷:原材料 42320 ②工资费用分配工资费用分配率=16000\(300+500)=20 甲产品应负担的工资费用=300*20=6000元 乙产品应负担的工资费用=500*20=10000元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6000 ——乙产品 10000制造费用 2500 辅助生产成本 1500贷:应付职工薪酬 20000 ③计提福利费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840 ——乙产品 1400制造费用 350 辅助生产成本 210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2800 ④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基本生产车间月折旧额=100000*1%=1000元辅助生产车间月折旧额=40000*1%=400元借:制造费用1000辅助生产成本400贷:累计折旧1400⑤其他支出借:制造费用1200辅助生产成本600贷:银行存款1800(2)分配辅助生产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合计2320+1500+210+400+600=5030元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率=5030\2515=2基本生产车间应负担的辅助生产费用2000*2=4000元管理部门应负担的辅助生产费用515*2=1030元借:制造费用4000管理费用1030贷:辅助生产成本5030(3)分配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合计=1200+2500+350+1000+1200+4000=10250元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分配率=10250\(300+500)=12.8125甲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300*12.8125=3843.75元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500*12.8125=6406.25元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3843.75——乙产品6406.25贷:制造费用10250(4)计算并填列甲、乙产品成本明细账,计算甲、乙产品成本甲产品:在产品按年初数固定计算乙产品(5)编制结转入库产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借:库存商品——甲产品25883.75——乙产品40778.33贷:基本生产成本66662.08。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计算公式和方法
产品成本是指生产某一产品所需的全部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有多种,以下是常用的几种计算公式和方法:
1. 直接材料成本
直接材料成本是指用于生产产品的原材料成本,计算公式为:
直接材料成本 = 单位原材料用量×原材料单价
2. 直接人工成本
直接人工成本是指直接用于生产产品的人工成本,计算公式为:直接人工成本 = 单位人工工时×人工单价
3. 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是指用于生产产品的间接费用,包括制造间接人工费用、制造间接材料费用和制造费用分摊,计算公式为:
制造费用 = 制造间接人工费用 + 制造间接材料费用 + 制造费
用分摊
4. 产品成本
产品成本是指制造一件产品所需的全部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计算公式为:
产品成本 = 直接材料成本 + 直接人工成本 + 制造费用
以上是常用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不同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可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
- 1 -。
企业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1、基本原则:
(1)实物成本法:根据实物成本计算产品成本,即确定一定制造量下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价值,以及生产费用和营销费用等组成产品总成本。
(2)统计成本法:根据企业实际产量统计成本,即把企业年度总成本除以其此年产量,得出平均每单位产品的成本。
(3)标准成本法:将企业每单位产品消耗的实物费用统一按标准成本计算,所产生的成本便是标准成本。
2、计算公式:
成本= 原材料费用+ 人工费用+ 加工费用+ 产品研发费用+ 物流费用+ 税金费+ 财务费用等
3、计算步骤:
(1)确定产品原材料: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确定本产品定量原材料的选择,以及设备的类型,规格,投入量和投入周期。
(2)确定原材料价格: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确定本产品各种原材料的最优价格,并将价格加以计算。
(3)确定加工费用:根据比率确定各种维护、加工费用和运输费用,并将其加以计算。
(4)计算产品总价格:根据上述各项参数价格计算,最终得出产品总价格。
产品成本计算基本方法产品成本计算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能够帮助企业了解产品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为企业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和利润规划提供依据。
本文将介绍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一、直接材料成本计算方法直接材料成本是指用于产品直接生产中直接参与产品制造的材料所消耗的成本,它是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材料成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计算:1. 材料采购价值法:这种方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它是以材料的采购价值作为计算的基础,通过将采购的材料数量乘以其采购价格得到直接材料成本。
2. 会计成本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将原材料账户和工作过程账户上的存货成本合计,然后再减去期末存货成本,得到期间的直接材料成本。
二、直接人工成本计算方法直接人工成本是指直接参与产品制造过程中所消耗的人工劳动成本,它通常包括工资、津贴和社会附加费等。
直接人工成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计算:1. 时间工资法:这种方法是将直接人工的工作时间与单价相乘得到直接人工成本。
时间工资法适用于那些有明确工作时间和工作标准的劳动者,例如工厂车间的工人。
2. 计件工资法:这种方法是将完成一定数量的产品所需要的直接人工工时与单位工资相乘得到直接人工成本。
计件工资法适用于那些有明确工作标准和产量要求的劳动者,例如装配线上的操作员。
三、制造费用计算方法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完成产品制造过程而支付的费用,它通常包括间接材料、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是指与产品制造直接相关的费用。
制造费用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计算:1. 综合费率法:这种方法是将企业的制造费用按照一定的综合费率分摊到产品上,然后再根据产品的数量计算制造费用。
综合费率一般是通过对过去几年的制造费用进行统计和计算得出的。
2. 标准成本法:这种方法是以标准制造费用和实际制造费用之间的差异为基础,通过计算分析得出制造费用。
标准成本法适用于那些已经建立了标准成本制度的企业。
四、销售成本计算方法销售成本是指企业为销售产品所支付的费用,它通常包括销售代表的薪资、广告宣传费用和销售渠道费用等。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在进行产品成本计算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 直接成本法:直接成本是指与产品的生产直接相关的成本,包括原材料、人工和直接生产费用。
通过对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以及直接生产费用进行明细计算,可以得出产品的直接成本。
2. 间接成本法:间接成本是指与产品的生产间接相关的成本,如生产设备折旧费用、管理人员薪酬、办公场地租金等。
通过将这些间接成本分配到各个产品上,可以计算出产品的间接成本。
3. 边际成本法:边际成本是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
边际成本包括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的变动部分以及与产品相关的变动费用。
通过计算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需的边际成本,可以对产品的生产进行成本优化。
4. 历史成本法:历史成本是指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即过去生产产品所发生的成本。
通过对过去生产成本的总结和分析,可以了解产品的历史成本情况,并做出相应的改进和调整。
5. 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应达到的成本水平。
标准成本是根据过去的经验和预测进行计算的,可以作为产品成本控制和评估的依据。
综上所述,产品成本计算可以采用直接成本法、间接成本法、
边际成本法、历史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等不同的方法,根据具体的生产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的计算方法,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