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降低SMA-13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渗水系数
- 格式:ppt
- 大小:3.06 MB
- 文档页数:50
新区大道SMA-13沥青混合料上面层实验段施工方案一、地段本试验段经监理工程批准里程桩号为K ~K 幅,宽15.5m,其长度200m,压实厚度4cm,由于SMA骨架结构,可压缩性较小,所以其松铺系数初定为 1.10,根据试验成果调整到最佳。
根据碾压遍数不同,分为两个试验区段,每个区段100m。
二、试验目的1、定松铺系数2、摊铺及碾压机械的最佳组合,压实顺序、速度、遍数。
3、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
4、确定松铺厚度。
5、验证生产配合比。
考查计算机打印装置的可信度。
三、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检测内容、方法、依据1、JTG F40-240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2、JTG F80/-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3、有关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规程。
4、新区大道设计图纸四、施工条件1、试验路段已做完中面层,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合格,路面吹扫干净,撒粘层沥青(0.4kg/㎡),每10m测高程、横坡。
2、拌和楼经国家计量部门标定,摊铺机、压路机,运输车已到位(机械名细见附表)3、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经监理工程师批准。
4、沥青、碎石、机制石、石屑、矿粉等材料检测合格。
五、本工程总体目标1、质量:合格工程2、安全生产防止重伤、杜绝死亡、达到无重大伤亡事故、无重大机械事故、无火灾事故、无食物中毒事故等“四无”要求,按建设部颁发的“一标三规范”达标。
3、文明施工做到规范管理,场容场貌创一流水平,达到***市文明工地标准,实现市政府提出的“净、畅、宁”工程。
4、协调一致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质检单位及安检单位具体监督指导下进行施工,有问题及时同上述单位沟通,圆满完成施工任务。
六、SMA-13沥青混合料上面层施工(工艺流程见附图3)SMA具有较高耐久性和较高抗永久变形能力,较好的高温稳定性,防止车辙,良好的低温稳定,防止开裂,良好的路面排水性,路面不积水,可降低路面噪音及反光等优点。
改性沥青SMA-13压实度和渗水的影响及防护
程喜贵
【期刊名称】《山西交通科技》
【年(卷),期】2006(000)003
【摘要】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影响改性沥青SMA-13路面压实度的主要因素,并针对工程施工情况提出了几种防护措施.
【总页数】2页(P33-34)
【作者】程喜贵
【作者单位】山西省交通建设工程监理总公司,山西,太原,030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16.217
【相关文献】
1.高速公路SMA-13面层不均匀渗水成因分析 [J], 杨一希
2.改性沥青路面施工中压实度和渗水的影响因素分析 [J], 李庚秦
3.沥青混合料级配对城市道路渗水及压实度的影响分析 [J], 卢开勇;赵岩;;
4.公路SMA-13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J], 刘彩白
5.碾压遍数和碾压温度对SMA-13沥青路面压实度的影响 [J], 赵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SMA-13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严谨求实科学管理精益求精质量至上编号: 试验报告样品名称:SMA-13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检验类别:委托试验委托单位:试验单位:批准日期:XX省交通建设质量监督试验检测中心试验报告主检: 审核: 审批:XX 省交通建设质量监督试验检测中心试验 报 告主检: 审核:审批:设计说明1.沥青混合料的级配采用SMA-13型级配。
根据委托要求,工程级配范围采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的SMA-13级配范围。
2.SMA-13沥青混合料的原材料均为委托单位来样,其组成为:(1)粗集料:清镇市万隆达矿产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玄武岩碎石。
(2)细集料:清镇市万隆达矿产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石灰石机制砂。
(3)沥青:厦门华特生产的SBS改性沥青。
(4)矿粉:茫顶石场生产的石灰石矿粉。
(5)水泥:贵定海螺盘江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6)纤维:武汉优尼克工程纤维有限公司生产的絮状木质素纤维,用量为混合料质量的3‰。
3.按规范要求,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采用理论计算法。
4.混合料拌和时沥青的加热温度为180℃,集料的加热温度为190℃,试件的击实成型温度为170℃。
5.原材料和混合料的技术要求采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之规定。
6.配合比设计试验及计算参数均以“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附录C SMA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中的程序及公式计算。
7.试验结果:经室内配合比设计试验与相关验证,确定SBS改性沥青SMA-13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油石比为6.0%,在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与试验时,其合成级配应尽可能与目标配合比级配曲线接近。
目标配合比的各级集料比例见有关设计图表。
XX省交通建设质量监督试验检测中心2010年7月15日一.原材料试验矿料筛分曲线图如下:二. SMA-13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1.设计矿料级配的确定(1)根据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在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内,调整各种矿料比例设计3组不同粗细的初试级配,3组级配的粗集料骨架分界筛孔的通过率处于级配范围的中值、中值±3%附近,矿粉数量均为10%左右。
SMA-13上面层配合比设计本项目沥青上面层采用4cm SMA-13细粒式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改性沥青),具有平整、密实、耐久及抗车辙、抗裂、抗滑、抗水害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能。
根据部颁标准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HC F40-01-2002《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设计施工指南》设计规范及作业指导书,将试验原材料、混合料及配合比设计方面重点要求进行学习。
一、原材料原材料自检合格认可的首要条件是必须经监理抽检确认并经总监办批准使用后方可使用。
1.改性沥青(1)沥青采用经SBS改性的聚合物改性沥青,其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2)进场改性沥青每车都应进行取样和试验,取样和试验应符合《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的规定。
(3)沥青性能整套检验应委托有关试验单位进行(每批检测一次),工地试验室对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进行检验,还应检验老化后的质量损失、针入度比、延度、并留样备检。
改性沥青技术要求2、粗集料(1)上面层粗集料(>2.36mm)采用玄武岩碎石。
(2)所有面层石料要求采用反击式破碎机加工成近似立方体形状、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磨耗、耐磨光性能的碎石。
(3)集料粒径的规格分档建议采用表1建议值。
技术质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
(4)检测频率按照要求进行。
集料粒径加工规格分档建议值表1SMA-13上面层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表23.细集料(1)细集料(<2.36mm)宜采用坚硬、洁净、无风化、无杂质的优质石灰岩采用专用的制砂机加工而成的机制砂。
(2)机制砂细集料的级配应符合S16的要求(表3)。
(3)细集料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的规定。
SMA-13上面层用细集料规格表34、填料(1)填料宜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制的矿粉,由专业生产厂家生产。
为提高混合料的抗剥离性能,厂家生产过程中填料添加15%的磨细生石灰粉(填料总质量的百分比)。
沿江高速公路XX段X标路面工程上面层SMA-13改进型沥青混凝土(SBS改性沥青)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XX交通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驻沿江高速公路X标监理组二0 年月日一、目标配合比设计依据1、《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2、《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058-2000)4、《XX省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沥青路面上面层(SMA-13改进型)施工技术指导意见》二、目标配合比设计过程1、原材料粗、细集料采用金坛宝栩石料,属于玄武岩;矿粉采用镇江石马永兴建材厂生产的矿粉;沥青采用常州科茵格改性沥青。
各种矿料、矿粉的筛分结果(见表1)。
表12、矿料配合比设计计算确定SAM-13的三种级配A、B、C,4.75mm筛孔通过率分别为30.9%、28%、23.7%。
三种级配设计组成(见表2)。
表2三种级配设计组成图分别测定三种级配底VCA DR C,按油石比6.0%,并每面击75次制作马歇尔试件,测定VCAmix及VMA等指标,在满足VCAmix 小于VCA DR C和VMA大于17%的基础上确定级配(见表3和表4)。
VCA D RC测试结果表3初试级配的体积分析表4从表3和表4看出并考虑VMA、VFA等指标的基础上,以4.75mm通过率大为设计配比。
故选择级配B为设计配比。
按设计的矿料比例配料,采用三种油石比,进行马歇尔击实试验,结果(见表5)。
马歇尔试验物理—力学指标测定结果汇总表表5注:最大理论密度采用计算法。
4、最佳油石比确定根据SMA-13的设计要求,三种油石比均符合要求,考虑到节省沥青和车辙等因素,故选油石比为3.8%。
5、最佳油石比下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检验最佳油石比下的浸水马歇尔试验表6三、谢伦堡析漏试验(烧杯法)试验条件:试验温度185℃,保温1小时后进行析漏试验,结果(见表7)。
析漏试验结果表7四、设计结论矿料配合比及油石比表8最佳油石比及密度、空隙率表9五、结论:通过混合料级配调试相关验证试验,表明本次目标配合比设计满足各项指标要求,其设计结果可以用于生产配合比的调试。
沥青SMA-13配合比验证报告沥青SMA-13配合比验证报告2007年10月20日至10月22日通过试验段试铺,对SMA-13沥青混凝土进行了验证试验,现对配合比验证说明如下:在SMA-13配合比设计中,通过对原材料试验、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及生产配合比验证试验后,得出配合比参数如下:矿粉:细集料(0-4.75mm):粗集料(4.75-9.5mm):粗集料(9.5-16mm):木质素纤维=11:14:35:40:0.3。
在此配合比设计基础上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和镇胜公路施工技术指南的要求,对其进行了各种使用性能检验,具体如下:1、通过调整确定该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为5.8%。
经马歇尔试验得出该混合料的各项参数为:实际密度2.420g/cm3,沥青体积百分率13.6%,空隙率3.7%,矿料间隙率17.3%,饱和度78.7%,稳定度9.06KN,流值26.7(0.1mm),沥青混合料飞散损失5.1%,沥青混合料沥青析漏损失0.06%。
2、对该混合料进行了水稳定性检验,结果为浸水48小时后的稳定度为8.3KN,残留稳定度为91.6%。
3、对公称最大粒径等于或小于16mm的混合料进行了车辙试验,其动稳定度为:(次/mm)7975 、(次/mm)8077 、(次/mm)7683。
4、用轮碾机成型的车辙试件进行了渗水检验,得出渗水系数平均值为:54 ml/min。
5、通过对试铺段试验检测:外观质量,平整度符合规范要求、无离析现象,混合料级配符合设计要求,压实度代表值为:98.9%,渗水系数为138ml/min,路面构造深度0.97㎜,符合规范设计要求。
综上所述:经试验室验证,该SMA-13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的验证指标满足规范验证要求。
试验:复核:批准:。
改性沥青路面SMA-13上面层施工指导意见改性沥青路面SMA-13上面层施工指导意见(SBS改性沥青)根据部颁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公路改性沥青施工技术规范》和《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设计施工指南》(送审稿)规定,xx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上面层采用改性沥青SMA-13(玄武岩集料、辉绿岩集料和闪长岩集料)结构,其矿料级配应符合表一的规定。
上面层改性沥青SMA-13矿料级配通过率(%)范围表一层次类型方筛孔尺寸(mm)上面层改性沥青SMA-1316.0 10013.2 90~1009.5 50~754.75 22~322.36 16~271.18 14~240.6 12~200.3 10~160.15 9~130.075 8~12根据现行技术规范,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吸取国内成熟经验,对xx高速公路改性沥青SMA-13路面上面层施工,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原材料的技术要求1.沥青:采用优质SBS改性沥青,其技术要求见表二。
沥青性能整套检验由指挥部委托有关单位进行。
各施工单位和驻地监理组工地试验室仅对针入度、延度和软化点进行检验,并留样备检。
指挥部中心试验室除上述检测项目外,还应检验老化试验后的质量损失,针入度比、延度。
频率施工单位每车检验一次,监理组每五车抽检一次,指挥部每天轮流抽检一个标段一次。
SBS改性沥青技术要求表二检验项目技术要求针入度(25℃,100g,5S)(0.1mm) 最小50~80针入度指数PI -0.2~+1.0延度(5cm/mim,5℃)(cm)最小30软化点(T R&B)(℃) 最小60动力粘度(60℃)( Pa.S) 最小800动力粘度(135℃)( Pa.S) 最大 3闪点(℃)最小230溶解度(%)最小99离析,软化点差(℃)最大 2.5弹性恢复(25℃)(%)最小70RTFOT 试验后质量损失(%)最大0.6 针入度比(25℃)(%)最小65 延度(5cm/mim,5℃)(cm)最小20SHRP性能等级PG70-22SMA-13上面层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表三检验项目技术要求石料压碎值不大于(%) 常温20高温24 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 30视密度不小于(t/m3) 2.60吸水率不大于(%) 2.5(宜小于2.2)对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掺加抗剥离剂后不小于5级坚固性不大于(%) 12 细长扁平颗粒含量不大于(%) 13水洗法<0.075 mm颗粒含量不大于(%) 1号料0.6 2号料0.8 3号料 1.0软石含量不大于(%) 3上面层石料磨光值不小于(BPN) 42抗压强度不小于(Mpa) 1202.粗集料:应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似立方体颗粒的碎石。
SMA-13沥青面层施工工艺及质量检测阮军宁【摘要】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quality inspection of SMA-13 asphalt mastic mixture.%介绍了用SMA-13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的施工方法及质量检测.【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7(036)018【总页数】3页(P134-136)【关键词】SMA-13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施工工艺;质量检测【作者】阮军宁【作者单位】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石家庄0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16.217菏泽至关庄高速公路起自日东高速公路,至鲁豫省交界处关庄,全长61.548km。
本合同段为菏关高速公路第五合同段,全长为13.048公里。
菏关高速公路路面的上面层为SMA-13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4cm厚)。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简称SMA)是一种由沥青、少量的细集料、纤维稳定剂和矿粉组成的沥青玛蹄脂,填充间断级配的粗集料骨架间隙,组成一体的沥青混合料。
改性沥青SMA因具有良好的实用性能可广泛应用于新建道路和旧路改造和维修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SMA将得到大力推广使用,必将在我国的道路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1.1 粗、细集料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粗、细集料选用坚硬、无风化、表面粗糙、接近正方体洁净的玄武岩。
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对热拌沥青混合料粗、细集料的要求。
1.2 填料填料采用石灰岩质矿粉,矿粉应干燥、洁净、无结块,不允许采用回收粉作为填料。
1.3 沥青SMA-13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上面层采用聚合物改性沥青SBS I-D级,其质量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要求。
1.4 纤维稳定剂①木质纤维稳定剂的质量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要求。
SMA-13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分析作者:零雪艳来源:《西部交通科技》2020年第03期摘要:改性沥青混凝土具有很好的抗高温稳定性、耐久性、抗滑性、低温抗裂性能,常用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上面层,但其施工工艺比较复杂,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加强重视各施工环节的施工质量控制。
文章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SMA-13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关键词:改性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0 引言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具有较一般沥青混合料更好的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以及抗车辙和抗滑性能,并具有降低行车噪音等性能,在高速公路、重交通道路等工程中广泛应用。
尤其是SMA-13改性沥青混凝土采用SBS改性沥青,该结构为骨架密实型,具有很好的抗高温稳定性、耐久性、抗滑性、低温抗裂性能,常用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上面层。
但SMA-13改性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比较复杂,施工质量影响因素较多,如原材料选定、配合比设计、路面厚度的控制、压实度的控制、平整度的控制等,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容易产生渗水、裂缝、车辙等质量问题,影响路面的行车安全,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确保路面厚度、压实度和平整度,保证施工质量,充分发挥SMA-13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应用优势。
1 工程概况广西某改建高速公路项目路面结构采用复合式路面,由于受一座新桥梁的水位标高设计影响,整段的新旧路面标高变化较大,设计采用以下路面结构:4 cmSMA-13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改性乳化沥青粘层+6 cmAC-20C改性沥青混凝土中面层+改性乳化沥青粘层+24 cmAC-25C普通沥青混凝土下面层+热沥青粘层+水泥混凝土基层。
SMA-13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为本工程施工难点,施工时要加强现场施工组织的控制,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2 施工质量控制要点2.1 原材料的选用2.1.1 沥青SMA采用的是SBS改性沥青,其针入度小、软化点高、温度稳定性好。
SBS改性沥青SMA-13上面层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发表时间:2020-12-10T09:16:30.780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3期作者:童玉刚赵攀龚瑞[导读] 摘要:在城市道路建设中,沥青上面层越来越多选择SBS改性沥青SMA-13。
中建八局西南公司成都 610041摘要:在城市道路建设中,沥青上面层越来越多选择SBS改性沥青SMA-13。
本文结合项目施工概况,从混合料的拌制、运输、摊铺、碾压等方面,具体分析了施工工艺,总结概括了SBS改性沥青SMA-13上面层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实现整体施工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沥青砼路面;SBS改性沥青SMA-13;上面层;质量控制1项目及SMA-13上面层概述SBS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3沥青面层具有抗滑耐磨、抗车辙、抗疲劳、密室耐久、减少低温开裂的优点。
本项目为城市主干路,交通等级为重载交通,沥青面层结构形式为:4cmSBS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3+6cm中粒式沥青砼AC-20C+8cm中粒式沥青砼AC-20C。
2原材料质量控制SMA-13属于间断级配混合料,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重视原材料质量,对于检验不合格材料应严禁用于现场施工。
现场材料堆放场地应硬化处理,场地内具有良好的排水系统;同时为避免材料“穿仓”,料仓内必须使用隔离墙将各类材料分隔开来。
(1)沥青SMA-13混合料采用SBS改性沥青(改性剂SBS的参入量为沥青重量的5%);并参入质量较好的木质素纤维(参入量为沥青重量的0.3%)和玄武岩纤维稳定剂(参入量为沥青重量的0.4%),以提高低温变形性能及与矿料的粘接力。
(2)粗集料对于SMA-13混合料集料之间的嵌挤是路面结构稳定的关键;粗集料可采用碎石或破碎砾石。
石质应坚硬、耐磨、洁净,形状接近立方体。
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8%;吸水率,不大于3.0%。
(3)细集料细集料可采用天然砂、机制砂以及加工砂砾时产生的石屑。
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45。
0引言菏泽至关庄高速公路起自日东高速公路,至鲁豫省交界处关庄,全长61.548km。
本合同段为菏关高速公路第五合同段,全长为13.048公里。
菏关高速公路路面的上面层为SMA-13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4cm厚)。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简称SMA)是一种由沥青、少量的细集料、纤维稳定剂和矿粉组成的沥青玛蹄脂,填充间断级配的粗集料骨架间隙,组成一体的沥青混合料。
改性沥青SMA因具有良好的实用性能可广泛应用于新建道路和旧路改造和维修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SMA将得到大力推广使用,必将在我国的道路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1材料1.1粗、细集料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粗、细集料选用坚硬、无风化、表面粗糙、接近正方体洁净的玄武岩。
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对热拌沥青混合料粗、细集料的要求。
1.2填料填料采用石灰岩质矿粉,矿粉应干燥、洁净、无结块,不允许采用回收粉作为填料。
1.3沥青SMA-13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上面层采用聚合物改性沥青SBS I-D级,其质量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要求。
1.4纤维稳定剂①木质纤维稳定剂的质量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要求。
SMA-13上面层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木质纤维的添加量为大于总量的0.3%。
②纤维应存放在室内或有棚盖的地方,松散纤维在运输及使用过程中应避免受潮,不结团。
2配合比经生产配合比验证,确定出用于生产的标准配合比为10~15mm碎石占42%,5~10mm碎石占36%,0~5mm碎石占11%,矿粉占11%,木质纤维用量为0.3%,沥青用量为6%。
3投入的施工机械常用机械设备如表1所示。
4施工工艺4.1准备下承层SMA-13沥青面层施工工艺及质量检测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Quality Inspection of SMA-13Asphalt Pavement阮军宁RUAN Jun-ning(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石家庄050000)(CR17BG No.3Engineering Co.,Ltd.,Shijiazhuang050000,China)摘要:介绍了用SMA-13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的施工方法及质量检测。
SMA-13 上面层(SBS 改性沥青)配合比优化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王志刚一、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 )的特性及强度机理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是一种以沥青、矿粉、纤维稳定剂及少量的细集料组成的沥青玛蹄脂填充间断级配的粗集料骨架间隙而组成的沥青混合料,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的构成特性,俗称“三多一少” ,即沥青用量多为6%左右,矿粉用量多达8— 12%, 4.75mm 以上粗骨料用量高达矿料用量的70%—80% , 4.75mm 以下细集料仅占矿料总重的20%— 30%,其中还含有 8%— 12%的矿粉,实际细集料用量为10%— 20% ,相当少。
所以,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的强度是依靠粗集料在沥青混合料中的骨架嵌挤作用和沥青玛蹄脂胶结料的粘结裹覆作用形成的,因而它更具有很好的耐久性、抗高温稳定性、抗低温开裂性、抗滑性及较好的排水性能。
下面以徐宿高速公路TS21 标 SMA-13上面层( SBS 改性沥青)施工为例来说明 SMA 的配合比优化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
二、 SMA-13 配合比设计1、原材料选取①粗集料SMA 的粗集料是指在SMA 混合料中形成嵌挤起到骨架作用的集料部分,对SMA-13 、SMA-16 是指粒径大于 4.75 mm 的集料,对SMA-10 是指粒径大于 2.36 mm 的集料,SMA 的高温稳定性是基于含量甚多的粗集料之间的嵌挤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集料石质的坚韧性、颗粒形状和棱角性,粗集料的这些性质是SMA 成败与否的关键。
所以在选取原材料时一定要选取压碎值小、针片状含量少、表面粗糙有一定棱角性的石料。
②细集料对 SMA-13 粒径小于 4.75mm 的集料称细集料,细集料在SMA 中的比例虽然很少,但它是形成沥青玛蹄脂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以填充SMA 的粗集料骨架的间隙,增强路面的防渗能力,同时起到粘结作用,一定要选取表面粗糙、洁净、有一定棱角性和嵌挤能力的机制砂。
③填料填料必须采用由石灰石等碱性岩石磨细的矿粉,矿粉的主要作用是和沥青、纤维组成沥青玛蹄脂粘结剂,提高沥青混合料的粘结力。
SMA沥青玛蹄脂碎石面层、高模量沥青混凝土面层材料要求、配合比设计王勇(十九局三处)11.2材料要求SMA沥青玛蹄脂碎石面层中的材料好坏是决定面层施工质量的根本。
如何确保各档原材料能够达到质量要求,是目前施工单位应引起高度重视的首要工作项目。
对SMA沥青玛蹄脂碎石面层的原材料做如下规定:粗集料:上面层SMA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中的粗集料应采用抗滑、耐磨的玄武岩或辉绿岩石料,集料形状应接近立方体,并具有良好的嵌挤能力,具有一个破碎面颗粒含量应达到100%,具有2个或两个以上破碎面颗粒含量应≮90%。
石料要求采用大型反击式破碎机加工成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
面层用粗集料如果粉尘含量较大,应进行水洗,玄武岩粗集料以及4.75-9.5mm的石灰岩集料应采用轴破二次加工。
SMA混合料上面层粗集料的规格见下表:沥青混凝土面层是本项目施工的重点和关键工程,根据设计及施工要求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如下:一、材料要求1、沥青沥青路面的中、上面层选用SBS改性沥青,下面层采用70号道路石油沥青。
各种沥青的技术指标详见SBS改性沥青和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表。
SBS改性沥青和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表2、粗集料上面层SMA-13L型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中粗集料采用抗滑、耐磨的玄武岩石料,集料形状应接近立方体,并具有良好的嵌挤能力,具有一个破碎面颗粒含量应达到100%,具有2个或2个以上破碎面颗粒含量应≮90%,路面中、下面层粗集料采用优质石灰岩石料。
所有面层石料要求采用大型反击式破碎机加工成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
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磨耗性。
面层粗集料应进行水洗,玄武岩粗集料以及4.75-9.5mm的石灰岩集料采用轴破二次加工。
粗集料的质量应符合沥青面层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表中的规定。
沥青面层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注:(1)、表中磨光值指标是抗滑表层石料的控制指标,石灰岩可不作控制指标。
(2)、表中括号外数字适用于上面层SMA-13L,括号内数字适用于中、下面层。
132建筑机械旧路路面铣刨重铺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徐 辉(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136)[摘要]旧路面精铣刨施工技术能全方位、无死角的彻底处理下承路面,形成的界面宏观构造深度大,界面棱角更加清晰,刻槽深度较均匀,使混凝土表面纹理均匀细密。
通过特种乳化沥青黏层油实现沥青混合料薄层罩面与原路面超强黏结,提高了路面抗滑系数。
超薄磨耗层铣刨重铺相对于常规的AC -13铣刨重铺能够节省约65%天然碎石资源,且降噪型超薄磨耗层主要采用2.36~4.75mm 石料,能解决碎石场2.36~4.75mm 这档石料过剩的问题。
[关键词]旧路面;铣刨;黏层油;沥青混合料;摊铺[中图分类号]U4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554X (2023)11-0132-03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milling and repaving asphalt mixture on old road surfaceXU Hui沥青路面服役一定年限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表面层功能性病害,如松散、裂缝、抗滑性能迅速衰减等,从而影响路面的使用性能和寿命。
针对沥青路面结构强度良好而表面层出现功能性病害的养护措施,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研究热点之一[1,2]。
在我国很大一部分早期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为了提高路面抗滑性能,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结构层。
对水泥混凝土路面采用精铣刨处理后加铺沥青混合料,即加铺1cm 厚微表处、2cm 厚超薄磨耗层、4cm 厚AC -13C 沥青混合料等方法,但是该方法实施效果不佳,微表处路段路面会出现剥落现象。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对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处治进行技术创新,积极探索磨耗层处理措施,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
采用骨架密实型间断级配热拌沥青混合料,公称最大粒径为4.75mm ,铺装厚度约为1.5cm ,使用SBS 改性沥青与纤维增强技术,通过特种乳化沥青黏层油实现薄层罩面与原路面超强黏结,可用于单车道铣刨重铺[3]。
SMA-13沥青混合料设计\施工控制问题[摘要]本文针对SMA-13设计、施工控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在执行规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必要的技术措施,供业内同行参考。
关键词:SMA-13;设计;施工;探讨[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d key issues of the SMA-13 design, construction control;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norms on the basis put forward some of the necessary technical measures for the reference of industry peers.Key words: SMA-13; design; construction; explore中图分类号:U416.2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近年来本地区施工较多SMA-13面层,效果良好,但仍存在一些缺陷,主要是表面状况不均匀和渗水率偏高(SMA面层应基本不渗水),经研究分析和实践总结,笔者针对SMA-13设计、施工控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在执行规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必要的技术措施。
现简述如下。
级配及结构问题SMA为骨架嵌挤结构,空隙由沥青玛蹄脂充填密实。
构成骨架的集料粒级(除SMA-10外)一般认为是4.75mm,所以集料级配中4.75mm以上的含量应大于70%。
粗集料粒径越粗且含量越大,其骨架间隙率越大,利于填充。
但对于细粒式SMA-13来说,按同济大学修正贝雷法分析,其计算骨架粒级约为3.0mm (公称1/4筛孔,0.25次方幂),所以可以认为2.36mm以上颗粒均有一定的骨架作用。
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如果玛蹄脂特别是沥青含量过高,会造成混合料热稳定性较差;反之,将增大渗水率导致路损。
因而适当控制矿料间隙率,并使间隙分散化是必要的技术指向,如果采用普通沥青,此一点更为重要。
SMA-13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发表时间:2018-10-01T12:31:47.09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作者:刘鹏[导读] 摘要:SMA是一种新型的沥青混合料,针对其独特的材料组成及结构,结合仁沐高速公路SMA-13路面施工实践,详细说明了SMA-13沥青混合料原材料选择、设计、施工工艺及施工控制要点。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路面管理中心广东广州 510000摘要:SMA是一种新型的沥青混合料,针对其独特的材料组成及结构,结合仁沐高速公路SMA-13路面施工实践,详细说明了SMA-13沥青混合料原材料选择、设计、施工工艺及施工控制要点。
关键词:SMA-13;油石比;质量控制2016年我公司承建了仁寿经沐川至屏山新市(含马边支线)高速公路仁寿至井研试验段路面2标段的路面施工,本标段属四川盆地中部浅丘区,地属亚热带气候,具气温高、湿度大、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及交通量大、重载超载车辆多的特点,设计考虑上面层采用SMA-13结构。
该混合料是一种由改性沥青、矿粉、木质纤维稳定剂及少量细集料组成的沥青玛蹄脂填充间断级配粗集料骨架间隙的一种沥青混合料。
此混合料不但具有开级配的嵌挤能力,具有显著的高温抗车辙、低温抗开裂、抗滑、不积水、耐久性好等特点,又具备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的优点,它的沥青用量多,空隙率小,延长了路面的疲劳寿命,增加了防渗能力。
经检验各项指标优良,为SMA-13沥青混合料原材料选择、设计、施工工艺及施工控制等积累了经验。
1.原材料1.1集料及填料采用四川恒通玄武岩矿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玄武岩,它石质致密、坚硬、具间粒-间隐结构及粗糙棱角性好,呈黑色,与沥青有良好的粘附性。
1.2沥青采用中海沥青(四川)有限公司生产的SBS(I-D)改性沥青;1.3木质素纤维(絮状)掺量为沥青混合量总质量的3‰。
为提高沥青与集料的黏附性,掺入一定量的抗剥落剂,掺量为沥青混合量总质量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