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井解释原理
- 格式:ppt
- 大小:6.61 MB
- 文档页数:178
煤层气试井考点一、名词解释(30分/6题)1.试井:是以渗流力学理论为基础,以各种测试仪表为手段,通过对油井、气井或水井生产动态的测试,来研究油、气、水层和测试井的各种物理参数、生产能力,以及油、气、水层之间的连通关系的方法。
2.产能试井:是改变若干次油井、气井或水井的工作制度,测量在各个不同工作制度下的稳定产量及与之相对应的井底压力,从而确定测试井的产能方程和无阻流量、井底流动曲线。
3.稳定试井:产量基本上不随时间变化的试井称为稳定试井。
4.不稳定试井:产量或压力随时间变化的试井称不稳定试井。
5.井筒储存效应:在测试过程中,由于井筒中的流体的可压缩性,关井后地层流体继续向井内聚集,开井后地层流体不能立刻流入井筒的现象。
6.井筒储存系数:描述井筒储存效应大小的物理量为井筒储存系数,定义为与地层相通的井筒内流体体积的改变量与井底压力改变量的比值。
7.质量守恒定律:单位时间内通过控制面净流入的流体质量等于单位时间控制体内流体质量的增量。
8.表皮系数:9.表皮效应:钻井、完井、储层强化过程中,泥浆渗入、泥饼及水泥、储层自身细粒物质在井筒附近积聚,以及地层部分打开、射孔不足或井眼堵塞等,导致储层被污染→渗透率降低→污染带内产生附加压降△p s ,产生表皮效应。
10.折算半径:其含义就是将表皮效应用等效的井筒半径来代替,计算公式为: 11.叠加原理:油藏中任一点的总压降,等于油藏中每一口井的生产在该点所产生的压降的代数和。
12.导压系数:单位时间内压力波波及的面积,公式为: 13储层综合压缩系数:单位岩石体积在改变单位压力时,由于孔隙收缩和液体膨胀总共排挤出来的液体体积。
13.续流:当地面井口关闭后,地层流体继续流入井筒的现象。
14.达西定律:是指流体在多孔介质中遵循渗透速度与水力梯度呈线性关系的运动规律,即渗流量与圆筒断面积及水头损失成正比,与断面间距成反比。
15.等温压缩系数:等温条件下,单位体积的气体随压力变化的体积变化率。
名词解释:1.“试井”是一种以渗流力学为基础,以各种测试仪表为手段,过对油井、气井或水井生产动态(产量、压力、温度)的测试来研究和确定油、气、水层和测试井的生产能力、物性参数、生产动态,判断测试井附近的边界情况,以及油、气、水层之间的连通关系的方法。
试井是油藏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
2.试井的分类方法:(1)按测试(试井)系统的井数分为:单井测试(试井)、多井测试(试井);(2)按测试(试井)方法:压力降落试井、压力恢复试井、干扰试井、脉冲试井、产能试井;(3)按油井流动状态,测试(试井)方法分为:稳定试井、不稳定试井。
3.试井的分类:产能试井:稳定试井,等时试井,修正等时试井不稳定试井:本井地层参数:压降试井、压恢试井、注水试井、中途测试井间地层参数:干扰试井、脉冲试井、示踪剂试井4.表皮系数(或趋肤因子、污染系数)的定义为:将附加压力降(用ΔPs表示)无因次化,得到无因次附加压降,用它表征一口井表皮效应的性质和严重情况,用S表示:S>0,数值越大,表示污染越严重;S=0,井未受污染;S<0,绝对值越大,表示增产效果越好。
5.表皮系数的成因:由于储集层互扰或增产措施引起的表皮系数,气层中由气体的非达西流动,由多相流,由各向异性,由完井,由流体界面,由储集层几何形态6.采油指数:油井采油指数J表示油井生产能力的大小,它的物理意义是压差为1单位压力时油井的产量7.表皮效应:由于钻井过程中泥浆侵入地层,固井水泥侵入,射孔不完善等因素,使得完井后的井壁附近受到某种程度伤害,造成附加压力同油层渗透阻力之比。
它是当原油从油层流入井筒;产生一个压力降现象8.常规回压试井:连续以若干个不同的工作制度生产,要求产量稳定,井底流压稳定,测量出各种不同工作制度下油井的井底流压产油量产气量等资料。
9.等时试井:用若干个不同产量生产相同时间,每一产量生产后关机一段时间,使压力恢复到气层静压,最后再以某一定产生产一段较长时间,直至井底流压达到稳定,这种试井方法叫等时试井10.压力降落试井:指以定产量生产时,连续记录井底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历史,对这一压力历史进行分析,以求地层参数的方法11.压力恢复试井:以恒定产量生产一段时后关井,测取关井后的井底恢复压力,并对之一压力历史进行分析,求取地层参数。
《现代试井解释原理及应用》课程综合复习资料一、判断题1.在双对数坐标系中,拟稳定流和纯井筒储存阶段的压力导数曲线平行。
2.在其它参数相同的情况下,有效厚度越大,水平井压力导数曲线上第一个水平直线段的高度越大。
3.在某些情况下,水平井压力导数曲线上第二个水平直线段的高度会比第一个低。
4.利用干扰试井资料可计算观察井和激动井的表皮系数。
5.油井的试井解释图版无法用于气井压力测试资料分析。
6.在双重孔隙介质模型中,基质的渗透率远小于裂缝,因此通常忽略其内部的渗流。
7.利用压力和压力导数曲线即使不通过试井解释也可定性判断一口井的压裂施工是否有效。
8.根据有限导流能力垂直压裂井在双线性流动阶段的压力数据,可以计算压裂裂缝的长度。
9.根据有限导流能力垂直压裂井在双线性流动阶段的压力数据,可以计算压裂裂缝的导流能力(裂缝宽度与裂缝渗透率的乘积)。
10.在双对数图上,双线性流压力和压力导数之间的距离要比线性流时的大。
11.当渗透率各向同性(各个方向上的渗透率相等)时,水平井的试井曲线与垂直井相同。
12.对于井筒储存阶段和拟稳定流动阶段的压力资料解释,水平井与垂直井基本相同。
13.根据水平井在线性流动阶段的压力数据,可求得沿水平井水平段方向上的渗透率值。
14.水平井与垂直压裂井的线性流动特征相同,即在双对数坐标系中压力和压力导数曲线的斜率均为1/2斜率的直线。
15.压力恢复公式可由压降公式通过压降叠加原理推导得到。
16.试井解释过程属于反问题,通常具有多解性。
17.在其它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垂向渗透率越高,水平井压力导数曲线上第二个水平直线段的高度越低。
18.定义无因次量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不能随意定义。
19.人工压裂是提高油井产能的重要手段,主要原理在于它可降低油井的表皮系数。
20.径向复合油藏模型通常是指由径向上两个渗透性差异较大的区域组成的油藏模型。
二、单选题1、处于双重渗透介质油藏中的一口测试井(垂直井),其压力测试曲线通常会在半对数坐标系中出现两个直线段,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实用现代试井解释方法1. 试井是一种常用的地下水、石油和天然气勘探方法,旨在获取地下岩层中的水或油气信息。
详细描述:试井通常通过在井眼中注入液体或气体,并监测返回的压力和流量数据来获取岩层的物理性质和流体特征。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判断地下岩层的含水或含油气情况,从而进行资源开采或工程设计。
2. 试井常用的方法包括注水试井、注气试井和抽水试井等。
详细描述:注水试井是通过在井眼中注入水来观测地下岩层对水的响应,从而了解岩层的渗透性、孔隙度和含水层位置等信息。
注气试井则是通过注入气体,如氮气或甲烷,在井眼中观测压力和流量变化,以研究地下岩层的气体储存和渗透性。
抽水试井是将水从井中抽出并观测流量和压力变化,以测量地下水位和水的渗透性。
3. 试井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地下岩层的物理性质和流体特征,以指导资源开采和地质工程设计。
详细描述:通过试井可以得知岩石的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物理性质,以及地下水或油气的产量、压力和渗透性等流体特征。
这些信息对于确定合适的开采方法、控制开采效果和预测地下水或油气储量都至关重要。
4. 试井需要借助一系列的仪器设备和技术手段来完成,如测压仪、流量计、渗透性测试仪器等。
详细描述:试井过程中需要使用测压仪来测量井内外的压力差异,流量计来测量液体或气体的流量,以及渗透性测试仪器来确定岩石的渗透性。
这些仪器设备和技术手段在试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准确、快速地获取数据。
5. 实用现代试井方法包括多井平差法、动态试井分析法和地层流体模型分析法等。
详细描述:多井平差法是一种通过多口试井数据的比较和统计分析,来推断地下岩层性质和油气储量的方法。
动态试井分析法则是通过模拟试井过程,建立动态地质流体模型,从而更准确地计算地下岩层的物理性质。
地层流体模型分析法是根据地层流体模型来计算地井底流体压力变化的方法,能够准确推测地下岩层的渗透性和孔隙度。
6. 试井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井斜、井深和采集数据的精度等。
常规试井解释方法常规试井是一种在钻完井以后进行的测试方法,旨在评估井中地层的性质和井的产能。
常规试井通常包括测井、射孔和产量测试。
本文将详细介绍常规试井的原理、步骤以及数据的解释和分析方法。
常规试井的原理是利用测井工具测量井中各点的物理参数,并根据这些参数来推断地层的性质。
其中,测井工具通过电、声、密度和放射性等物理信号来测量地层中的电阻率、声波速度、密度和放射性等参数。
这些参数与地层的含油气性、渗透率和孔隙度等特征相关联。
常规试井的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油管下入、测井、射孔和产能测试。
首先,油管被下入井中,将测井仪器下放到需要测试的地层段。
测井仪器包括电阻率测井仪、声波测井仪、密度测井仪和放射性测井仪等。
这些工具通过钢丝绳连接,可以测量不同参数。
测井数据会通过电缆传送到地面。
其次,根据测井的数据,可以计算电阻率、声波速度、密度和放射性等地层参数。
其中,电阻率可以推断出地层的含油气性,电阻率低的地层通常是含油气的。
声波速度和密度可以用来估计地层的渗透率和孔隙度。
放射性数据可以帮助确定地层的组成和厚度。
接下来,通过射孔器进行射孔操作。
射孔是指用爆炸、冲击或冲击弹射等方式在井中形成孔洞,以便使地层与井筒直接相连。
射孔有助于增加地层与井筒的接触面积,提高地层的产能和采收率。
最后,进行产能测试。
产能测试的目的是确定井的流体产能,即每天可产出的油或气的数量。
产能测试可以通过油水分离器和测试管,以及计量和记录仪器来完成。
产能测试时,可以通过控制井口压力和流体的流量来测量不同压力下的流体产能。
在解释和分析常规试井数据时,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参数的变化趋势和互相之间的关系。
例如,电阻率降低、声波速度增加、密度增加和放射性增加可能表明地层中存在含油气的区域。
而电阻率增加、声波速度降低、密度降低和放射性降低则可能表示地层中存在含水区域。
此外,在解释常规试井数据时还需要结合地质模型和其他地质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例如,通过对比试井数据和岩心样品的分析结果,可以验证常规试井数据的准确性,并对地层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