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阅读备考之人物素材篇之二月河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1
二月河,名人故事
二月河,本名凌解放,着名历史小说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红楼梦》学会河南理事,南阳市文联主席。
平素散漫不羁,敦厚于友而择友甚严,酷爱读书。
二月河40岁开始文学创作,致力于营建“帝王系列”。
代表作《雍正皇帝》包括《九王夺嫡》、《雕弓天狼》、《恨水东逝》三部。
欢。
二月河名言:
处处留心皆学问,好的书籍胜过好的年夜学群众路线。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有自己的本领,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要学会转换思路。
发展不能仅追求GDP,唐朝时的GDP是美国的一倍,灭亡了;清朝与美国的相当,
最后也灭亡了。
一个民族要有灵魂,这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所在。
唐朝在历史上除经济的强盛外,还留下了诗歌、留下了宗教。
春晚,不看会感到失落,看了会感到失望。
很多节目雷同,很多歌曲似曾相识,创作原动力不足,文化创作很贫乏,建议通过重奖的方式激励创作。
人生好比一口大锅,当你走到了锅底时,只要你肯努力,无论朝哪个方向,都。
拼一分高一分,一分成就终生。
交际文苑著名作家二月河部队转业后一直居住在河南南阳市,在这里他完成了“帝王系列”——《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
当时,国家还实行票证制度,他每月只有一斤鸡蛋票,妻子为了保证他的营养,就喂养了七只鸡。
而给鸡弄饲料的任务就落在二月河身上。
于是,他准备了一个大编织袋,去菜市场捡叶子。
每当有卖菜的一声吆喝“卖菜啦”,除了挑菜买菜的,就是来捡剩菜叶子的,二月河就挤在这些人中间,扑在地下捡拾人们买菜抛弃的青菜叶子。
有一次他正在车下捡叶子,手急促地划着,突然碰到另一个人的手,以为是同道,也就没在意。
过了一会儿,那人站起身来,笑吟吟对他说:“二月河老师,捡菜喂鸡呀?这是我替您捡的,您带回去吧。
”这使他很意外,竟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只是“嘿嘿”地傻笑。
有一次,二月河去上班,遇到一位妇女带儿子上学,那妇女把儿子拉过来,蹲在地上低语介绍:“这是你二月河爷爷,写了好多本书,你得努力向人家学。
”二月河听见了,正要对那妇女谦虚几句,却见那孩子瞪着眼说:“二月河爷爷的头好大!”二月河禁不住哈哈大笑,逗孩子说:“我是把饭都吃到头上了,你可千万别学我呀!”有一件小事让二月河至今念念不忘,那次他去捡菜叶子,是徒步去的,提着编织袋往回返时觉得手腕有点酸,就把编织袋放到一个卖肉摊子旁休息,刚放下,周边六七个做生意的小老板都站起来对他喊道:“二月河老师,我的自行车就在这里,你把菜放上去带回家吧。
”二月河感慨道:“我不就会写几个字嘛,竟得到这么多不呼自到的亲情,这个地方的人懂得善来善去,我这辈子就死在这里不走了!”我不就会写几个字嘛●达明著名“黄金配角”吴孟达生前演了很多戏:“我出演的影视剧,有不少是烂片,但我对待每个角色都带着诚意,每个角色都用心在演,就算是烂片,我也希望能用自己的表演来帮到它。
我己能在演艺圈这么多年也是凭着“诚意”二字:“在戏里面,每一个镜头,我都拼命,你会看到诚意,不是随便。
我从来不带剧本到现场,因为在家时,当大家都睡觉的时候,我会把所有剧本处理好,这就是我的诚意,观众会看出这个演员到现在还用很大的诚意在演。
务外非君子,守中是丈夫作家简介姓名:凌解放笔名:二月河出生日期:1945年11月3日出生地:山西省昔阳县居住地:河南省南阳县职业:作家现任职务:郑州大学文学院院长、十八大代表、十二届人大代表作品:《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即帝王系列(或“落霞”系列)处事原则提起笔老子天下第一放下笔夹起尾巴做人《康熙大帝》从康熙八岁登基同熬拜阴谋篡权的斗争开始讲起,说到康熙亲政后同"三藩"割据势力的斗争以及治黄疏运收复台湾、康熙朝出现的兴盛局面,最终写晚年康熙择储和诸皇子之间的斗争。
帝王行止、宫闱秘闻素来为读者关心,《雍正皇帝》描写鲜为人知的清廷生活,却又不拘囿于那小小的紫禁城。
阿哥党争,杀机隐隐,龙庭易主,雍正险胜。
改诏说、弑父说、继位说……一段历史,几多疑云,扑朔迷离,令人难解难分。
《乾隆皇帝》描写乾隆继位后一心开创清王朝盛世,推行“以宽为政”的施政方针,革除前朝苛严弊政;整顿吏治,以及他的风流倜傥。
直至最终乾隆虽有壮志,宵旰勤政,严厉惩腐,可无力挽救乾隆盛世落入江河日下的尴尬局面。
●1982年,第二次全国《红楼梦》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发起。
他是南阳卧龙区惟一代表,与一干媒体中人分到一组。
当大伙谈起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是康熙的侍卫时,有人插话,像康熙这样在中华历史上起过杰出作用的皇帝,至今竟没有一部像样文学作品,可叹!倚在沙发上的他突然灵光乍现,脱口而出:我来写。
大家听了直乐,谁也不曾当真。
他跟着一块笑,但已在琢磨:“建国初期共产党人肯定的59个历史名人里就有康熙。
国家政府认可,方向一致,可以写。
”●他花了两年时间,竭泽而渔地搜刮相关素材。
“《清人笔记小说大观》、《清朝野史大观》、《清稗类钞》……连清人当初的日记统统都搜集,包括宫廷礼仪、皇帝衣帽档案、食膳档案、起居记录。
还有对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的掌握理解。
”“有些书是我在破烂堆、废品收购站里买来。
包括琴棋书画、一般人家与官宦人家的住宅怎么布局,进去以后,怎么确定它的方位……”《食货志》、《盐铁论》,细致到那时候一斤豆腐多少钱,纯度10%的银子到99%银子怎样识别,一块铜板能买几个窝窝头……这些“陈芝麻烂谷子”反复淘洗、梳理、辨析之后,才能动笔。
访忆36历史小说家二月河其人其事■沈家祺二〇一八年十二月十五日上午,我在沪上一处植物园采风时,有文友发来微信,说著名历史小说家二月河于凌晨突发心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抢救无效……现用救护车送回南阳……看到这条消息,我在为他祈祷的同时,关于和他曾经有过的一些短暂交往,就像电影般地在我的眼前滚动。
二月河本名凌解放,在我的印象中,他中等身材,人长得有点胖,说话带着浓厚的南阳方言,乡土气息浓厚,圆圆的脸盘上挂着丝丝笑容,不失幽默感。
至于我是怎样和他认识的,说起来也是一次偶然。
壹那是一九八二年十月下旬的一天,上海桂林公园桂花盛开,花香鸟语,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这天下午,我和文友在公园赏桂采风后已经是傍晚时分,我们走进公园旁的一家餐馆吃点便饭,坐在一张长方桌边,等待服务员来点菜。
我们刚坐下,从门口走进一位三十多岁的年轻人,朝四周关顾了一下,就坐在了我们的对面。
没一会,服务员来了,我和文友点了几个菜,买了二瓶啤酒。
对面的年轻人也点了二个菜,买了一小瓶白酒,说着一口浓重的河南话。
我和文友一边吃一边谈论公园里各种桂花的色泽和醉人的香味,还谈论各自品赏桂花的心得,文友还情有独钟地谈到了《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写的桂花,大家又说又笑很是快乐。
忽然,坐在我们对面的年轻人停下了端起的小酒杯,朝我们笑笑接过了话头,他说:《红楼梦》中出现的许多花,作者的笔墨除了桃花和林黛玉有密切联系外,在《红楼梦》里,最先写桂花是在第五回,袭人的判词中有“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之句,香菱的判词配画则是“画着一株桂花”。
之后在第九回、第三十七回、第三十八回、第七十五回、第七十六回都写到桂花,包括出身富贵皇商家庭,生得颇有姿色的夏金桂,就是因为她家有几十顷地种着桂而取的沈家祺作家访忆37名……他脱口而出。
我们对这位年轻人如此熟悉《红楼梦》中的内容感到钦佩。
紧接着,他又和我们打听桂林公园的历史,还和我们一起交流起桂花独特的悠郁浓香。
在谈话中知道,他也是刚从公园里赏花出来,他来自河南南阳,白天在上海师范学院开会,休息间闻到清悠的桂花香味,所以在会议提前结束后就赶来赏花了,看到上海桂林公园有这么多的桂花很是喜欢。
「考前必读美文」二月河:冬至况味【编者寄语】“冬至大如年”,古今华人,无不重视。
冬至日,“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度过苦寒,春已不远。
老杜在漂泊中慨叹:“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白香山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驿馆里守着孤灯,彻夜无眠;那写出“黄云捧日瑞升平”的大约是士大夫吧?“凌大侠”二月河,可不这么写,他的历史小说“落霞系列”气势磅礴,享誉海内外,他的散文随笔也很放得开,一如他着装的不修边幅,言谈的雄健、豪迈。
2018年12月15日凌晨,著名作家二月河在北京病逝。
这个冬至,我们一起品味他笔下的“冬至况味”。
【披文入情】说“畏”,则因为从冬至这一天开始,要一天一天数,数九九八十一天的严寒。
冬至,实在是有这两种含义:于阔人是等着“瑞气”降临的期待日;于穷人,是进入严寒的“战备日”——他们从10月已经开始“备冬”了。
这个意味不曾有人说过,是二月河在这里瞎想,一旦约定俗成,无论贫富穷通,都不会像我这样胡思乱想,都是一门心思:把冬至过好,图个吉利。
然而,相同的是对日子吉祥如意的期盼。
冬至的前一天,各户人家便已行动起来了,亲朋好友互赠食物,当时的情景真是“提筐担盒,充斥道路”——这有名堂,叫“冬至盘节”。
大街小巷各个店铺,都会摆出冬至的特有供品售卖:“冬至荐酥糖”,有馅儿的大个儿的叫“粉团”,没馅儿个头儿小的叫“粉圆”,这是祖宗牌位前的必供之品。
冬至前一个晚上,一家人要团圆,和除夕一样,这一夜讲究合家团圆,一个外人也不能在场的,连回娘家的女儿也是“外人”——对不起,你还是回婆家过冬至吧!然后炒菜烫酒,祭祖宗,拜喜神,全家大快朵颐——所有的仪式如同过年一样,半点儿不越雷池,也丝毫不敢马虎。
颜度有诗说:“至节家家讲物仪,迎来送去费心机。
脚钱尽处深闲事,厚物多时却再归。
”——家家都送来送去,食品点心轮回转,又送回了自家来——此事原来古已有之!就人们的过节心理而言,冬至这一夜,是人们最兴奋最快乐的时刻。
二月河:40岁拿起笔写作,大器晚成的秘诀是什么?在中国作家圈,二月河算是一个特例:21岁高中毕业,没上过大学,却是大学的博士生导师。
40岁开始写作,却大器晚成,写成《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成为历史小说中难以逾越的丰碑,被拍成各种影视剧广为流传,并因此在作家富豪榜中名列前茅。
即便红遍半边天,这位“帝王作家”至今仍住在河南南阳的一个农家小院中。
因《康熙大帝》等帝王系列的热卖,二月河在作家富豪榜上排名前列。
但至今,72岁的二月河依旧居住在南阳市卧龙区政府内的一个红砖小院内,院子里很幽静,绿油油的爬山虎爬满了墙根。
下午时分,二月河喜欢搬把椅子坐在院子里晒太阳。
“你以为我会住在哪里?住在别墅里啊?”二月河哈哈大笑。
成名后依旧住农家小院二月河说,自己出生于山西昔阳,从小就跟农民打交道。
他至今依然保持着吃山西饭的习惯,比如捞面、刀削面、小米饭、老陈醋等山西食品。
他13岁来到南阳,在这里住习惯了,有小城市的舒适和亲切。
长达几十年的埋头写作,使他习惯了在幽静的环境中生活,反而不喜欢大城市喧闹的生活。
所以,即便如今经济条件好了,他还是喜欢居住在安静的小院中,生活和当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没什么两样。
“几十年的习惯,很难改变。
他回忆说,以前自己在院子里养着几只鸡,需要到大街上捡菜叶喂鸡。
看到大街上有卖菜车就不出声挤过去,捡拾人们买菜丢下的青菜叶子。
有一次蹲在车下捡叶子,他突然碰到另一个人的手,起初以为是同道,并未在意。
过了一会儿,那人蹲起身来,笑吟吟对他说:“二月河老师,捡菜喂鸡呀?这是我替您捡的,应该够用了,您带回去吧。
”这使他很意外,也很狼狈。
“在公众眼里,我是个很辉煌的模样。
过年过节市里团拜聚会,常在主席台上对着众人说几句祝福拜年的话,没有想到在这种场合和一个尊敬我的人遇合。
我顿时怔住了,也不知道咕噜了句什么就匆匆离开了。
”有时去买菜,在卖菜车边拣了许久,正准备上秤,卖菜的人会突然来一句:“老师,不用称了,这是我自家种的,你带回去吃吧——这菜没上农药。
龙源期刊网 二月河:母亲赐予我的作者:来源:《祝您健康·文摘版》2020年第02期我的母亲是一位性情刚烈的女性。
当然,她有時也为我补帽子,缝衣裤上挂破了的三角破绽,缭被脚趾顶透了的鞋。
然而这方面确实印象不深,每逢忆及,她常常不是握针,而是擦枪——一堆的枪机零件摆在桌子上,各种颜色油污了的破布条、棉纱,还有“鸡(机)油”,她擦拭了一件又一件,再嘁里咔嚓组合起来,一杆闪着暗幽幽烤蓝的手枪又握在她的手中——她是与共和国一同诞生的第一代警察。
1948年,她是县公安局的侦查股长。
1949年,她已成为陕县公安局的副局长。
除了打枪,她还骑马,过黄河进伏牛山,都是骑马走的。
所以,母亲在我心目中不是依门盼子、灯下走针的女人,而是英雄。
英雄也打儿子。
因为我淘气调皮好像永远长不大,因为我逃学不肯受调教,因为我诸门功课成绩都很“臭”。
她去世时年仅45岁,现在还安静地躺在卧龙岗革命公墓——她是累的。
几年前,有位记者来访,问我:“你这样坚强的毅力,从何而来?”我说:“母亲给的。
”我的母亲没有上过学,可是翻看她的日记,连我这个“大有学问”的人也惊讶不已。
母亲不但字写得端秀清丽,文采也是颇生动的。
那全是靠自学,一点一点啃下来的,写总结、写报告锻炼出来的。
她去世后二十年,我开始写作。
20世纪60年代,我回家乡,父亲指点我去看母亲在家劳作的磨坊。
石砌的墙上用炭条书写的字迹依稀可见,如“牛”“羊”“人”“手”……父亲告诉我:“这是你妈没有参加工作前练习写的字。
”在我浩浩如烟的记忆里,尽管她聪明美丽,更多的却流露出“威严不可犯”的一面。
1947年,在伏牛山,一头狼半夜闯进我们的住房,她出去开会未归,只留我独自在家睡觉。
我是被一声脆裂的枪声惊醒的,是母亲开的枪。
她回来见灯熄了,没再点灯就睡下,听到那畜生在床下粗重的喘息声,反手向床下扣动了扳机……狼夺门而出,我们母子平安。
但那次母亲哭了,她说:“万一狼叼走了你,我怎么向你爸交代?”母亲有一种大漠孤烟式的苍凉雄浑气质,但我也能感知她细腻温情的一面。
222017年高考作文必背增分锦囊信用与真实文/张达明认真聪明的方向文/李金印优势与劣势著名作家二月河参加访谈节目时,主持人问他:“很多描写清朝的影视剧里,食客在付账时总会拿出很大一块银子,往桌上一放,说声‘掌柜,结账’,就抹嘴离开。
这符合事实吗?”二月河微微一笑,然后严肃地说:“我在这里要说些得罪人的话了。
一些导演和制片人,说轻了,是不懂清朝历史;说重了,是在糊弄观众。
清朝时期的三两银子,如果要建房,可以建5间大瓦房;如果用来养家,足可让一个8口之家一年衣食无忧。
某些影视剧中,那些食客毫不吝啬地拿出一大块银子,起码也有十两,它难道就只够买一壶酒和几盘菜吗?那时的银子铸造得很纯正,成色几乎达到99.97%。
影视剧里饭店伙计们收银子时,从未有伙计仔细查验银子成色的,难道他们个个都是铸银专家吗?那样的情节描写,纯粹是在歪曲历史、胡编乱造,亵渎了历史的真实性!”他接着说:“我在写《雍正王朝》《乾隆王朝》和《康熙大帝》这三部小说时,翻阅了几千万字的史料,用了近20年才完成。
书中的情节,大到皇宫礼节,小到民间往来,都是经过详细、认真的研究后,才敢落笔、定稿的。
只有认真对待历史,才能做到尊重历史、尊重读者朋友,也才能经得起历史检验。
在历史问题上,不管是谁,都没有权利去任意更改它!”主持人钦佩地对二月河说:“您的解释让我想起了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所讲的,‘诚实之所以可用,是因为它可以保证信用,也可以保证认真,而信用和认真本身就是金钱’。
”素材点拨:因为诚信,所以真实,二月河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既尊重了历史,也尊重了读者。
1950年10月,资深记者奥莉娅娜·法拉奇受美国《华盛顿邮报》的邀请,为《华盛顿邮报》招聘记者。
在一次面试中,法拉奇相中了聪明伶俐的女孩露丝。
露丝也感觉在此次面试中表现不错,所以面试结束后,她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想留下来探听一下面试官的口风。
正在她思考怎么和面试官搭上话的时候,面试官法拉奇走了出来,问那些未离开的人,可曾见到一位叫肖恩的男士?露丝说:“刚才他就坐在我身边,可是他现在已经离开了,他面试成功了吗?”“不是的,是工作人员不小心把墨水滴到了他的简历上,导致我不能看清他的工作经历和联系方式,所以我想找他询问清楚!”法拉奇说。
用爱,在下一个路口等待一个故事有两只青蛙掉进了一个很深的坑里,它们开始往上跳,都没有成功。
上面的青蛙就对它们喊:“别跳了,坑太深。
”一只青蛙非常听话,果然没跳了,趴在坑底,结果被太阳晒死了。
另一只青蛙却一直跳个不停,外面的青蛙越喊,它跳得越欢,最后它一跃出了坑。
青蛙们问它为什么能跳出来,这只青蛙说:“我误会了,因为我的耳朵有点听不清,以为你们这么多人给我加油呢!所以,我就跳出来了。
”故事至少可以给我们这样的启迪:每个人都有失误或失败的时候,但遇到挫折时,一定不要泄气,要坚强,要有必胜的信念。
只有坚持到最后一分钟,才有胜利的喜悦,就像普希金诗中所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我们的心永远向前憧憬/尽管生活还有许多不快/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
”由此,我们想到,学校教育要多鼓励、少打击,给孩子一些鼓励和动力,给孩子一点爱,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熙熙攘攘的学生中,有一些学生也犹如落井的青蛙,期待着老师、同学为他们加油;期待着自己能够跳出深井,享受自由的生活;期待着大家伸出友谊之手,拉他们一把,扶他们一程。
这些学生需要教师潜心研究,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爱。
“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家园”,对学生,特别是对有缺点、有失误、有失败的学生,老师们献出爱,校园将会更加和谐,更加充满阳光与春色。
一个学生在我教的班里有个孩子,就叫他佳佳吧,可他成绩实在不佳,考试成绩在班上甚至在年级里在最后3名里徘徊。
上课不发言,总是在回避和老师的接触的机会,平时话不多,胆小、自卑、不擅长体育、不擅言谈。
常常撒谎,一般不能按时完成作业。
在几次交谈当中,我逐渐体会到他那颗孤独、自卑的幼小心灵。
他完全默认了所有人对他的指责,承认所有的错误都是因为他。
在他不完整的叙述当中,我了解到几个生活片段。
片段一:二年级的时候,他的父亲因为无法接受他“太笨”的现实,曾经决定放弃。
二月河:笔下帝王将相,心头烟火人间作者: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19年第08期2018年12月15日,著名作家二月河在北京病逝,享年73岁。
说起二月河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不太熟悉,但说起他的《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你一定有印象,据此改编的大型历史题材电视剧更是堪称一代经典。
二月河本名凌解放,二月的黄河正是凌汛,冰凌解放,暗含了他的本名“凌解放”——这便是“二月河”笔名之由来。
在中国作家圈,二月河算是大器晚成:21岁高中毕业,40岁才开始写作。
在他看来,自己能熬出来,“靠的不是才气,而是自己的力气”。
二月河幼时调皮捣蛋,不爱学习,专读杂书,被老师讨厌,常讥他为“饭桶”“废物”。
高中毕业后当了一名工程兵。
挖山洞运石头,繁重的劳动,施工了一天,战友们呼呼大睡,他却躺在被窝里手电筒照着读书,专心致志地研究《史记》和《资治通鉴》。
上世纪80年代,二月河参加了一场《红楼梦》学术讨论会。
会上有学者叹惜康熙是一个有雄才伟略的皇帝,却没有一部文学作品来表现他,二月河当时接了一句:“我来写!”从那时起,二月河白天上班,晚上窝在小屋子里每天都熬到凌晨两三点。
他搜集了各种各样的清史资料,琐碎到了这样的地步:“那时,一斤豆腐多少钱,我都知道,还有纯度百分之十几的银子到百分之九十几的银子怎么识别,皇帝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什么时辰穿什么衣服,这都需要从查资料开始。
”创作生活异常艰巨:没钱买空调电扇,就在桌子下放个水桶,把两腿放进去;冬天冷得受不了,就把热毛巾焐在手上暖一暖。
多年来,他没睡过一天安稳觉。
实在瞌睡熬不住,就用烟头照着手腕“吱吱”烫去。
至今,他“烟炙腕”的故事仍盛传不衰。
就这样,150万字、共四卷的《康熙大帝》横空出世,二月河一书成名。
之后,他又陆续完成了140余万字的《雍正皇帝》和数百万字的《乾隆皇帝》。
但长达500多万字的辛苦创作,也严重透支了二月河的身体。
世人都说二月河“落霞三部曲”的问世,唤醒了沉睡多年的历史小说创作,具有史诗般的规模。
【二月河:历史人物没有定论不动笔】论历史人物发自河南南阳河南南阳市卧龙区政府大院里,穿过一条幽静狭窄的小巷,记者及同行五六人来到二月河家院落前。
由于门卫的过滤,政府大院内行人稀少,正值寒冬,落叶纷纷。
褪色的红砖红门预示着院落的沧桑。
门旁边的红墙上贴了几行字,“诸友好!来访或有其它事宜,请电话联系,多有不便敬请谅解!二月河。
”后附两个手机号码。
轻叩红门,开门的是二月河的夫人,二月河身着红黑相缀的唐装,正襟危坐于客厅的沙发上,客厅不大,家具陈旧简陋,二层是卧室。
二月河在南阳据说妇孺皆知,被称为“南阳的文化名片”。
记者后来随机采访了一位出租车司机,问他是否知道二月河,他说,“当然知道啊,他常去火车站旁边的古玩市场溜达,我拉过他五六次。
”当地一家书店的老板告诉记者,二月河的书很好卖,虽然都是成套,精装版一套五百多元,但是销量不愁,很多都是买了作为礼品相赠。
在众人的旁听中,二月河接受了腾讯文化的专访,他操着南阳口音,声音浑厚,谈古论今,出口成章,以下为采访摘录。
(由于篇幅较长,分为多辑,以下为第一辑。
)作家二月河,图片源于网络康熙是“中国的潘多拉”腾讯文化:你创作帝王系列即《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的初衷是什么?二月河:写帝王系列是因为康熙、雍正和乾隆这三代皇帝是一个体系。
中国封建社会从秦始皇开始到辛亥革命孙中山,一共有多少位皇帝,这个版本不一,有说276位皇帝,有说是273位皇帝,还有说是400多位,我觉得270多个比较靠谱。
康熙、雍正和乾隆这三代皇帝按照俄国门捷列夫周期表那个系列去分,他是一个领袖,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时期。
这个时期的特点有:第一,总体的文明和文化发展极为成熟,这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人文生活包括经济生活都发展到了顶峰时期,非常灿烂,非常迷人。
第二,这个时期封建制度没落了,黑暗即将来临。
我要把这个时期的社会生活按照自己的能力全面地反映出来,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中国文化的特色。
二月河:曾被王岐山称为“知音”作者:来源:《文萃报·周二版》2018年第51期书虫子因父母工作很忙,儿时的凌解放常被独自留在家里,或寄宿亲友、同学家。
他不受拘束的性格从小就表现得很明显——上课从来都坐不住,字写得缺胳膊少腿,放了学就跑到河边摸鱼抓螃蟹。
不过,他对看小说很有耐心,大部头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全都读完了。
那时他并没打算当个作家,只是幻想着有一天能驰骋疆场、建功立业。
机会确实来了。
1968年,在被红卫兵连续抄了3次家后,高中毕业的凌解放参军去了山西太原,成了一名工程兵。
1968年,凌解放跟着部队到达大同时,当地已经开始下雪。
“煤井下面是恒温,不管冬天夏天都是摄氏16度,但井上很冷,零下摄氏二三十度是很正常的。
也就是说,井上井下温差能达到四五十摄氏度。
我那时年轻,不懂得保养,在井下累出一身汗,打着赤膊在风筒里吹凉,穿上潮湿的棉衣回到井上,又冻得直打哆嗦。
”二月河对记者说,自己就这样得了气管炎。
年轻时,他一度以为已经痊愈,没想到年老了,病又找回来了。
以前写书时,咳得厉害了甚至会吐血。
尽管条件艰苦,但凌解放没忘了看书。
半夜里,他打着手电在被窝里看毛主席著作。
地上的报纸,甚至一片臺历,他也要捡起来看看。
就这样,他被调到团里当了通讯员,负责办黑板报,一篇通讯还上了《解放军报》。
部队换防辽宁时,为轻装和“破四旧”,要把书全烧了。
凌解放偷偷从火堆里扒出《辞海》《莱蒙托夫诗选》。
后来,他干脆到驻地农村找书。
《二十四史》成为他的日常读物。
好不容易借到一本《聊斋志异》,因为别人追着要,他连夜抄了半本。
我的时间都是偷来的1978年,凌解放转业回到南阳市委宣传部当了干事。
当每天的工作变成打开水、拿报纸、接电话、喝茶看报时,他又坐不住了,开始利用业余时间研究一直热爱的《红楼梦》。
1982年,已是中国红学会会员的凌解放到上海参加研讨会,听到有学者感叹没有文学作品表现康熙的文治武功,37岁的他当即表态:“我来写!”经过两年的准备,1984年,凌解放走上了“帝王小说”写作之路。
苦难,挡不住脚步
苦难,挡不住脚步
人生在世,多数人走的是一条“之”字形道路,非直线道路运动。
这里谈一下著名作家二月河的人生道路。
二月河出生时,父亲为他取名为凌解放,盼望祖国早日解放。
可当祖国解放,他的成绩却一塌糊涂,常常留级。
一路坎坷不平,直到21岁才高中毕业。
毕业后,二月河参军入伍,当了一名工程兵。
他每天都要下到百米深的'井中挖煤。
可他并没有因为艰苦的生活而放弃之路——每天从矿井出来后他就一头扎进团部图书馆。
之后,二月河漫无目的自学,创作《康熙大地》,让他成为了名满天下的作家,他说:“人生好比一口大锅,当你走到了锅底时,只要你肯努力,无论朝哪个方向,都是向上的!”
二月河艰苦自学,而画家韩美林在困难面前从不轻易说“不”。
韩美林被暴徒挑断右手筋,却坚强地拿起筷子在裤子上画出他的爱、恨!在监狱的1900天里,他画破裤子,就用衣料补上。
囚犯们也被他那种追求艺术的精神而感动,纷纷“支援”。
失去自由的人,在没有纸、笔,在生命中画出毫不逊色的色彩,赢得了他人的尊重。
我想情不自禁地说一声:“苦难,挡不住脚步!”。
高考阅读备考人物素材之二月河编写人:高三语文组时间:2019.1.17二月河,缔造通俗清史者1980年,当时的二月河还叫“凌解放”,35岁的他是一名民间“红学”爱好者,这似乎也是当时中国许多文学青年的共同追求。
就在这一年,在红学研究上屡遭挫折的凌解放,给红学泰斗冯其庸先生写了一封类似“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的信,附上了自己的红学论文《史湘云是“禄蠹”吗?》,在信中发狠道:“‘红学’是人民的,不是‘红学家’的。
如果冯老看过后认为我不是这方面的料,就请回信,我再也不在这浪费时间了。
”冯老收信后,很赏识凌解放。
从此,中国少了一名失意文学青年,又多了一名“红学家”。
1982年10月,中国红学会会员凌解放赴沪参加全国第三次《红楼梦》学术讨论会,是当时参会的最年轻代表。
有学者在会上叹息,康熙这么有文治武功的帝王,却没有一部文学作品来写他。
据说凌解放像当年在部队点名喊立正一样,“腾”地站了起来:“我来写!”从此,中国少了一名红学家,多了一名历史小说家。
1985年,40岁的凌解放已经写了17万字的《康熙大帝》,冯其庸看过后说,你什么都不要搞了,专心致志完成它,这是你未来的路。
第二年,《康熙大帝》第一卷“夺宫”出版,面世后即引起文坛轰动。
黄色封面上,署名“二月河”。
这是“二月河”这个笔名登上文坛的伊始。
很多年后,二月河自述笔名由来时解释称,“二月的黄河,冰封解冻,万马奔腾”。
从1986年到2018年,“历史小说家”就成了二月河身上的第一定语。
在中国当代历史小说界,二月河和《曾国藩》的作者唐浩明就是那两座最显眼的山峰。
2018年,雍正早已成为了中国舆论场的顶级网红,以至于出现了“雍正(四爷)很忙”的说法。
仅电视剧,就出现了《步步惊心》和《甄嬛传》等大热之作。
但如果归根溯源的话,二月河才是最早那个捧红雍正的肇事者。
今天,当二月河逝世的消息传开时,人们第一个想到的也是他那部《雍正皇帝》。
二月河一生最有名的作品就是他的“清帝三部曲”:《康熙大帝》、《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
帮助别人要忘掉,别人帮助要记牢。
交际文苑二月河是著名的历史小说作家,曾出版过《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等深受读者喜爱的作品。
虽然著作等身,但二月河平日为人谦逊,这和他的父亲对他的教导有一定关系。
1984年,二月河着手撰写让他后来声名大噪的作品《康熙大帝》,此书于1989年获河南省优秀图书奖。
在获奖后的一段时间里,二月河经常被邀请去全国各地作报告。
当时,无论走到哪里,二月河都会被聚光灯包围。
一天,二月河陪老父亲去医院看病,走到半路上时,被一位热心的读者认出来,对方惊喜地问他:“您是《康熙大帝》的作者二月河老师吧,我刚买了您的一本书,能请您签个名吗?”此时的二月河由于经常被读者认出来索求签名,心里便有些不耐烦,他以给父亲看病为由,想也没想便拒绝了对方的请求。
老父亲看到后,立即沉下脸来,当着那位读者的面教导儿子:“人家让你签名是看得起你,如果读者不喜欢你的作品,你想主动给人家签名,人家可能都不要。
”父亲最后命令他:“先给读者签完名后我们再去医院。
”老父亲毫不留情地一番批评,让二月河一阵脸红,他最后只能按照老父亲的要求去做。
那天看完病回到家中后,二月河以为此事就这样过去了,没想到老父亲又将他叫到身边叮嘱道:“在与他人交往中,要多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不管是不如我们的人,还是比我们强的人,都要保持一颗谦恭的心泰然处之。
不要因为对方身份高而讨好,也不要因为对方身份低而瞧不起。
”这件事对二月河影响很大,他说自己一直牢记着父亲的教导,做事时多从对方角度考虑,因为善于站在别人角度想问题的人,都是明辨是非和善良的人。
先给读者签完名●姚秦川罗温·艾金森是英国有名的喜剧演员,曾因出演“憨豆先生”一角而走红。
小时候,艾金森就表现出了幽默的天赋,经常做出一些搞怪又好笑的动作和表情,引来众人哈哈大笑。
相比于艾金森的外向活泼,艾金森的哥哥就显得沉默多了,哥哥天生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容易害羞。
他不喜欢热闹的场合,更喜欢独处的时光。
高考阅读备考人物素材之二月河编写人:高三语文组时间:2019.1.17
二月河,缔造通俗清史者
1980年,当时的二月河还叫“凌解放”,35岁的他是一名民间“红学”爱好者,这似乎也是当时中国许多文学青年的共同追求。
就在这一年,在红学研究上屡遭挫折的凌解放,给红学泰斗冯其庸先生写了一封类似“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的信,附上了自己的红学论文《史湘云是“禄蠹”吗?》,在信中发狠道:“‘红学’是人民的,不是‘红学家’的。
如果冯老看过后认为我不是这方面的料,就请回信,我再也不在这浪费时间了。
”
冯老收信后,很赏识凌解放。
从此,中国少了一名失意文学青年,又多了一名“红学家”。
1982年10月,中国红学会会员凌解放赴沪参加全国第三次《红楼梦》学术讨论会,是当时参会的最年轻代表。
有学者在会上叹息,康熙这么有文治武功的帝王,却没有一部文学作品来写他。
据说凌解放像当年在部队点名喊立正一样,“腾”地站了起来:“我来写!”
从此,中国少了一名红学家,多了一名历史小说家。
1985年,40岁的凌解放已经写了17万字的《康熙大帝》,冯其庸看过后说,你什么都不要搞了,专心致志完成它,这是你未来的路。
第二年,《康熙大帝》第一卷“夺宫”出版,面世后即引起文坛轰动。
黄色封面上,署名“二月河”。
这是“二月河”这个笔名登上文坛的伊始。
很多年后,二月河自述笔名由来时解释称,“二月的黄河,冰封解冻,万马奔腾”。
从1986年到2018年,“历史小说家”就成了二月河身上的第一定语。
在中国当代历史小说界,二月河和《曾国藩》的作者唐浩明就是那两座最显眼的山峰。
2018年,雍正早已成为了中国舆论场的顶级网红,以至于出现了“雍正(四爷)很忙”的说法。
仅电视剧,就出现了《步步惊心》和《甄嬛传》等大热之作。
但如果归根溯源的话,二月河才是最早那个捧红雍正的肇事者。
今天,当二月河逝世的消息传开时,人们第一个想到的也是他那部《雍正皇帝》。
二月河一生最有名的作品就是他的“清帝三部曲”:《康熙大帝》、《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
《康熙大帝》虽然是二月河的处女座兼成名作,但真正成就二月河文坛地位的还是出版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雍正皇帝》一书,差点就获得了茅盾文学奖。
相对而言,《乾隆皇帝》虽然是二月河大病之中创作的“拼命创落霞”之作,可以有一些情怀分,但风评仍然最低。
以我的阅读体验来看,《雍正皇帝》我大约完整看了三遍,《康熙大帝》不完整地看了两遍,而《乾隆皇帝》一遍都没有看完。
但坦白说,我第一次看《雍正皇帝》一书,是在看了那部胡玫执导的著名历史剧《雍正王朝》之后。
我想,这可能也是很多人的共同体验。
甚至可以说,是《雍正王朝》成就了那个大众心目中的“著名作家”二月河。
1999年1月,《雍正王朝》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造成的轰动效应超过二月河任何一本书。
该剧包揽了当年所有电视剧奖项的大奖,由于契合了改革年代的某种心理投射,成为了党政机关推荐收看的电视剧。
扯开一句说,《雍正王朝》也是刘和平首次担任影视剧编剧,正是以此为起点,刘和平后来创作了《大明王朝1566》和《北平无战事》,成为了中国最顶级的历史剧编剧,电视剧《雍正王朝》甚至惊动了历史学界。
1999年3月13日,人大清史所所长戴逸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历史上的雍正》一文;3月15日,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秦晖先生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雍正王朝〉是历史正剧吗?》一文。
戴逸的文章倒还好,没有直接指向二月河,而秦晖的文章则矛头直指电视剧《雍正王朝》,认为电视剧是以雍正亲自炮制的《大义觉迷录》“为基础而进一步拔高的”。
平心而论,二月河的原作《雍正皇帝》的确是一部对雍正的过誉之作,但书中还是涉及了雍正不少的权术权谋,但在电视剧《雍正王朝》里,雍正被进一步拔高为“高大全”,刻画成为了推行利国利民的新政不惜得罪天下读书人的改革先锋。
可以说,全剧你基本看不到对雍正的任何批评之处,看完电视剧,你也很难不成为雍正的粉丝。
从这个角度而言,也是《雍正王朝》“成就”了作为某种意义上争议人物的二月河。
二月河的历史观自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有一点我想要为他点赞,《雍正皇帝》的书名没有叫《雍正大帝》。
置于2018年的今天,当我们回看当年这场争议之时,有一点或许是没有太多争议的。
如果暂且搁置价值观的因素,《雍正王朝》无疑是中国历史剧的一部现象级经典之作,《雍正皇帝》是中国历史小说的典范之作。
二月河或许不愿意承认一部电视剧是他的人生巅峰,但他还是曾给《雍正王朝》打分称:80分。
对于大众而言,《雍正王朝》和《雍正皇帝》也已经融为一体,很多人纪念他的方式,或许就是在晚上重温一集电视剧。
而我,刚才翻开了他写的最差的那本书《乾隆皇帝》,在其中翻看曹雪芹的部分,看曹雪芹和敦诚、敦敏的友谊。
在这一刻,我仿佛可以感受到,1980年那个红学青年凌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