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物及废弃物排放控制程序(含表格)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5
废弃物管理程序(含表格)德信诚培训网废物管理程序(sa8000/icti/eicc/bsci)1.目的为了有效地、合理地管理本公司的固体废弃物,使其符合相关环境法律法规的要求。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各种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固体废物的分类、收集和管理。
3.定义3.1固体废弃物: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它活动中产生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3.2危险废物: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根据国家危险废物识别标准和方法识别出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3.3可回收固体废弃物:可多次使用或使用后可回收再生使用的废弃物品。
3.4一般固体废弃物:有害危险废弃物以外的废弃物。
4、职责4.1各部门负责本区域固体废物的收集,确保分类正确。
4.2人事部:负责废弃物的贮存、管理和处理,制作《废弃物的分类、处理基准》,并对本公司固体废弃物管理进行监督。
5、作业内容5.1废物的分类、收集和储存好好学习社区德新成培训网5.1.1废弃物辩识a)危险废物:具有一定毒性、腐蚀性、易燃性、爆炸性、化学反应性或环境污染的固体、半固体和液体废物,应当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方法进行鉴别。
如废化学试剂、油布、手套、废电池、碳粉盒、墨盒等;b)一般废弃物:在生产过程、日常生活、经营活动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态的、半固态(泥状)及不属于危险废弃物的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c)可回收废弃物: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有价值废弃物,如废桶、废编织袋、废塑料包装膜、废纸箱、产品废弃物、废纸等。
5.1.2废弃物处理a)可回收废弃物:各部门将可回收废弃物收集、标识、分类存放,待有一定量时,按公司要求回收再利用或送回收站处理,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并做好废弃物处理记录。
b)一般废弃物:生活垃圾存放在指定地点,由公司处理;工业垃圾集中收集后,公司统一处理。
c)一般废弃物每日清除时,需保安和清洁人员做好转运记录填写于《垃圾清除记录表》。
5.1.3危险废物处置a)由行政部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与环境行政机关指定的有资格的回收单位签订回收协议,由其进行回收、处置,或由采购部联系供应商回收、处理。
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弃物控制程序(附表格)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弃物控制程序1目的对各类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弃物、废气、噪声、固体废弃物进行分流和处理,明确各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弃物的收集和处置方法,减少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弃物中的污染物排放量,达到保护水体环境的目的。
2适用范围适用于在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产品和服务提供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弃物的管理。
3职责3.1办公室负责委托环保部门对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弃物排放进行定期监视和测量。
3.2生产车间负责对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治理和回用。
3.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弃物的管理。
3.4各部门对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按其性质分类、收集、堆放到指定的场所。
3.5办公室和生产车间负责对职责范围内分类的废弃物进行收集、清理和处置。
4工作程序4.1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弃物污染物的控制4.1.1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弃物污染物排放要符合国家和地方污水排放的标准要求,在达标基础上,尽可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排放浓度。
4.1.2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弃物分类: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弃物;4.1.3生活污水包括:食堂废水、厕所废水;4.1.4工业废水包括:清洗、冷却等工艺过程产生的废水和生产车间地面冲洗水等。
4.1.5污水管理4.1.6企业所要控制的废水是生活废水、实验室废水和生产现场清洗废水。
1) 厂区实行雨污分流。
2) 生活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经处理后排放。
3) 办公室视化粪池运行情况,负责联系环卫所对化粪池进行清理。
4) 办公室每三年一次请有资质单位(如:环境监视和测量站) 对废水排放口的水质(PH、SS、COD cr)进行监视和测量,并将监视和测量结果报告给管理者代表,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5) 企业污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Ⅲ级标准。
固体废弃物防治控制程序(ISO14001-2015)1、目的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使本厂在生产生活活动中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以下简称废弃物)排放达到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减少和防止固体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厂废弃物防治工作及相关业务活动。
3、职责与权限3.1厂长负责提供固体废弃物防治工作所必要的资源。
3.2办公室、生产科分别负责对各自管辖范围内办公、生活、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
4、内容与要求4.1防治对象4.1.1新、扩、改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
4.1.2产品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废弃物主要有:镀槽沉渣、残液煤渣、化工原料包装桶、电镀污泥等,能循环利用,或综合利用。
污水处理装置产生的污泥废试剂瓶及生产中少量的废液、残料需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单独处理。
4.1.3办公、生活中所产生的废弃物,主要废纸灯管、色带、墨盒、硒鼓、剩余饭菜等和化粪池的沉淀物。
4.1.4检修、停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主要报废的设备、管道、废棉纱。
4.2废弃物防治与监督管理。
4.2.1本厂所有产生废弃物的场所和设施,要通过积极推行先进的清洁生产工艺,降低物耗、能耗,努力提高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率和综合利用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污染。
4.2.2各部门、生产车间、仓库、食堂要针对所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管理、分类存放、分类处置,能利用的应尽量利用,能出售的应尽量出售,对需要处置的应由供应商回收或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要做好记录。
4.2.3严禁不同种类的废弃物混装、混放,对有毒废弃物,加标签注明,并单独存放。
4.2.4生产科应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按规定向当地环保部门提供废弃物的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理等有关资料。
4.2.5责任部门对废弃物处置,必须随时检查监督,对违反规定者应及时予以纠正,并制定相应对策。
4.3异常情况处理4.3.1废弃物处置、排放出现异常情况时要及时上报厂长,找出异常原因,待制定出妥善相应对策后再进行处理。
废水及固体污染控制程序(ISO14001-2015)1.0目的通过对生产和生活排放水及固体污染的管理和控制,确保所排放的废水及废气固体物达到法律、法规及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减轻或消除水体、土壤环境污染,并确保符合相关排放标准。
2.0适用范围本程序对公司废水、废液、废气固体物之储存、处理、检测、排放等活动作出了明文规定。
3.0职责3.1生产部环保专员负责废弃水处理池的正常运作和废弃固体物的处理管理。
3.2品质部负责废水排放口的日常监测。
3.3各有关部门负责日常废油、废化学溶液以及废弃固体物的收集、储存,物控部负责联系合格供应商处置。
4.0定义4.1废水:指在生产与生活中排放的没有用的液体。
废弃固体物:指在生产与生活中排放的没有用的固体物。
4.2排水量:指在生产过程中直接用于工艺生产的水的排放量,不包括间接冷却水、锅炉排水。
4.3生产计划和生产工艺4.3.1固体废物分类方法:固体废物分为“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两大类,具体区分如下。
a)不可回收垃圾:包括有机垃圾(俗称湿垃圾)、和大件垃圾、有害垃圾、有毒垃圾,虽然通过焚烧可产生热能或发电,然而这样做会排出温室气体污染空气,而填埋方式可能会污染附近的土地,所以不可回收。
b)可回收垃圾:包括无机垃圾(俗称干垃圾),无机垃圾的成分一般很难降解,但它可以用于资源再利用,所以可回收。
危险废弃物:可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可回收包括打复印废硒鼓、墨盒、色带、废塑粉、化学品容器等等。
不可回收包括废电池、废旧日光灯管、机修油棉布、废油漆、磷化废渣5.0运行流程5.1废水管理和控制范围包括:a)生活废水(包括厕所、食堂、浴室等);b)生产废水(包括工艺废水、废液、循环冷却水等);c)设备、管道清洗废水;d)检验废液、溶剂;e)雨水;5.2生活废水管理和控制5.2.1厕所应设置化粪池,严禁直接进入废水管道,严禁使用含磷清洁剂。
5.2.2食堂应设置隔油池、过滤网,严禁将含油废水直接排入废水管道,严禁使用含磷清洁剂。
环境污染物控制程序(ISO14001:2015)1. 目的为有效控制和管理本公司环境污染物,并达到法律法规及当地环保部门环境保护的要求。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的环境污染物(包括生活污水、废弃物、噪声、废气)的管理工作。
3. 定义:3.1环境污染物:指本公司的生产、办公活动产生并排放的、对环境有一定污染的污染物(或污染源),包括生活污水、废弃物、噪声、废气等;3.2危险废弃物:指按国家统一规定的方法辨识具有一定毒性、危险性、腐蚀性、易燃性、易爆性、化学反应性,或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固态、半固态、液态和气态废弃物,其浓度或数量足以影响人体健康或污染环境的废弃物。
如:有机溶液、化学品、废油,有挥发性气体等。
3.3可回收废弃物:是指在施工、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有再生利用价值的废物。
如废桶、废铁、废纸、更换后的水电器材料等。
3.4不可回收废弃物:是指在日常生产、施工、生活等活动中产生的固态的、半固态(泥状)及不属于危险废弃物:如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砖渣、落地灰、淤泥、废水等)。
4. 责任部门4.1人力资源部:负责各岗位人员的培训,使相关人员对环境污染物的识别、危害及处理办法能有清楚的了解,增强环境保护和自我保护意识,并监督公司危险废弃物的处置。
4.2采购中心(仓库):负责公司废弃物统一管理,将各部门收集的废弃物分类、标识和防护,并联系有资格的环保公司处置。
4.3各部门:负责监督现场环境污染物,对现场的废弃物进行收集、分类,并将其送到公司指定的废物储存处保存。
5. 作业程序5.1废弃物的管理5.1.1 废弃物的分类a)本公司的废弃物分类如下表:5.1.2 废弃物的收集:废弃物的产生部门按各种废弃物的分类规定,将所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并临时存放在指定的地点或容器内,上述地点或容器应设置标识,以免误放。
5.1.3 废弃物的搬运a)由现场人员将收集的废弃物搬运到公司规定的废弃物专门摆放点内。
在搬运途中应防止撒落,特别是搬运液体危险废弃物时要注意安全,作业人员应穿戴防腐蚀手套;b)危险废弃物的存放点应具备“三防”措施(即防雨水、防尘、防渗漏)。
废弃物管理程序(ISO14001-2015)1.0目的:为确保废弃物管理有效运行,特制定本程序。
2.0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的生产、生活、办公、服务等过程所产生的废弃物。
3.0定义3.1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它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3.2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4.0权责4.1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废弃物的分类、标识、贮存。
4.2管理部负责废弃物贮存场的日常管理及对废弃物的处置。
5.0内容5.1固体废弃物分类及处置:5.1.1危险废弃物:凡在公司生产、活动、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列入【国家危险废弃物名录】的废弃物,如:荧光灯管、废电池、废炭粉、废锡渣、废助焊剂、废清洁剂、报废锡膏等。
5.1.2可回收废弃物:铁制品、废包装箱、废塑料、泡沫、报废品等。
5.1.3一般固体废弃物:凡在公司的生产、活动、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既无害又无回收价值的生活垃圾。
5.1.4管理部/资材部依据以上分类方式进行分类收集。
5.2固体废弃物的收集与存放管理:5.2.1各产生危险废弃物的部门应定点收集、明确标识,盛放容器必须确保危险废弃物无泄漏、无挥发,并不可混放,收集过程中要做好防护措施,在有易燃、易爆危险废弃物集中收集点应配备消防器材,存放点应按“5S”要求管理。
5.2.2管理部应规定各类固体废弃物的集中存放并登记记录,明确标识,并作好存放点的现场管理。
5.2.3危险废弃物的集中收集点必须保证防渗漏、防扩散、防雨淋、防流失,且设有消防设施。
5.2.4管理部对公司内所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管理检查。
5.3固体废弃物的处理:5.3.1各类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商均应提供合法的有回收处理资格的证明,其证明文件正版由文管中心保存,管理部保存影印本。
废气排放管理程序(ISO14001:2015)1 目的为了有效地控制本公司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防止污染大气,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本程序规定了公司废气排放的治理和管理办法。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废气排放管理。
3定义3.1大气污染:大气中污染物或由它转化成的二次污染物的浓度达到了有害程度的现象,称为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物主要分为有害气体(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氢化物、光化学烟雾和卤族元素等)及颗粒物(粉尘和酸雾、气溶胶等)。
它们的主要来源是燃料的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
4职责4.1后勤部:4.1.1负责食堂的油烟和大气污染的管理。
4.1.2负责汽车尾气排放、叉车尾气排放等管理。
4.1.3负责对废气排放场所的改造与治理,并组织定期监测。
4.1.4负责外包施工和基建工作中产生的大气污染管理。
4.2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可能产生大气污染的污染源的管理。
5 管理程序与内容5.1 后勤部对公司内产生大气污染物的设备应组织配备通风除尘设施。
5.2 各主管部门或人员要定期对产生大气污染物的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
在清理设备时,应避免二次污染。
5.2.1 食堂内须统一安装排油烟机等设备,并每月检查排油烟设备的运行情况。
5.2.2 应配有良好的废气排放净化处理设施,排气筒等设施应具有足够的高度。
燃料应使用标准燃料或液化气。
5.2.3 对有喷涂、电焊作业等易产生大气污染的作业区应安装厂房换气设施,以保证厂房内的空气达到质量标准。
5.2.4后勤部每月定期对厂房换气设施进行检查,保证换气设施完好。
5.3 产生废气的部门由后勤部统一对大气污染情况进行日常监测,发现违规或超标情况,应及时分析原因,制定并实施纠正预防措施。
发现严重大气污染时,应及时向后勤部报告。
由后勤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5.4 后勤部应严禁尾气排放严重超标、不完好的车辆进入工业园。
5.5 后勤部应每年委托环境监测部门对公司的废气排放情况进行监测,保存监测结果。
6 相关记录6.1废气处理设施点检记录表废气处理设施运行记录表.xls7.流程图:公司的产品、活动、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生活废气和工业废气废气排放管理流程图配置通风除尘设施对通风除尘设施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对废气产生应进行分析,采取措施进行纠正预防。
废弃物环境控制程序(ISO14001-2015)1.0目的:明确本公司范围内生产的各类废弃物的分类及处理方法,减少环境影响,创造一个清新、亮丽安全的工作环境,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
2.0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废弃物的管理。
3.0相关责任部门:3.1企业管理中心负责废弃物管理移交外部处理。
3.2各部门按要求收集废弃物管理。
4.0作业内容:4.1作业流程:无4.2废弃物的减少:公司各部门各级人员都有责任降低产品的不良率,减少胶袋等辅助物的使用量从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4.3废弃物分类、标识:公司根据废弃物的性质和实际状况,将废弃物分为危险废弃物、可回收废弃物和不可回收废弃物等三大类,具体见《废弃物清单》。
4.4废弃物的放置:4.4.1各种废弃物分类投放,公司各场所放置的容器,需加以标识。
4.4.2公司废弃物的容器有:4.5清运:4.5.1每天下班前生产部门进行5S清扫,对各部门的废弃物按4.3所示进行分类,然后清运到车间大垃圾桶内,由清洁工再统一处理。
办公楼由清洁工每天早上清洁处理。
4.5.2每天公司各部门产生的废弃物及垃圾由清洁工及相关负责人进行清扫、分类投入到废弃物集中场所或垃圾场。
4.5.3公司废弃物集中场所必须有清洁工进行整理。
4.6废弃物的处理:4.6.1不可回收废弃物:清洁工清运分类收集好的废弃物至环卫部门指定的垃圾桶,由其集中处理。
4.6.2可回收废弃物:公司按有关废弃物分类、收集的指定位置,由企业管理中心根据废弃物堆积情况,联系有资格的承包方上门收购, 并协同收购人员按项目计量,搬运。
4.6.3危险废弃物:处理此类废弃物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并向承包方索取环保局认可的经营许可证后方可进行处理,每次处理完成后需要到广东省危废转移平台登录。
4.7应急准备:4.7.1废弃物集中存放场所必须有防火、防泄漏等设备。
4.7.2危险废弃物放置处必须配备灭火器和备用桶以免发生火灾和泄漏时使用。
4.8检查:4.8.1废弃物收集、清运、处理过程中检查与监督,按《环境监测和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中规定要求进行。
废弃物处置控制程序(ISO14001-2015)1.0目的为确保废弃物能够得到控制和适当处理,减少废弃物对公司及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及人身危害。
2.0范围适用于废弃物产生的部门及过程控制。
3.0定义无4.0职责4.1 行政部负责组织人员培训,达到对本程序所涵盖的岗位废弃物的识别、危害及处理办法能有清楚的了解,增强环境保护和自我保护意识。
4.2行政部负责监督本公司废弃物的收集、分类、标识和处理。
4.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区域内废弃物的收集、分类、标识和处理。
5.0内容5.1废弃物辨识:由行政部指导各部门对废弃物进行分类。
5.1.1危险废弃物:是指按国家统一规定的方法辨识具有一定毒性、腐蚀性、易燃性、易爆性、化学反应性,或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固态、半固态和液态废弃物。
(如废日光灯、废电池、废涂改液瓶、废油罐(桶)、废药品、废白板笔、废碳粉、废胶水瓶、废墨盒、废含油污的废抹布或手套等)5.1.2不可回收废弃物:是指在生产过程、日常生活、经营活动和其它活动中产生的固态的、半固态(泥状)及不属于危险废弃物的生产垃圾和含油抹布等工业垃圾。
(如剩余饭菜、鱼肉残渣、茶叶、果皮、灰尘、杂草、枯枝花卉等)5.1.3 可回收废弃物:是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有再利用价值的废物,(如纸类:含报纸、传单、杂志、复印纸、传真纸、包装纸盒、包装纸箱板、水泥袋等纸制品;如玻璃:含各种饲料瓶等玻璃制品;如金属:含各种易拉罐、铁、铜、铝、刀片、设备零件等制品;如塑料:含塑料袋、各种食品饮料包装袋、泡沫、塑料拖鞋等塑料制品;橡胶手套等橡胶制品;竹木制品等)5.2废弃物处置5.2.1可回收废弃物各部门将可回收废弃物收集、标识、分类存放,待有一定量时,行政部集中送回收站处理,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5.2.2 不可回收废弃物按指定地点集中存放,行政部统一处理。
5.2.3 危险废弃物产生部门必须将其存放在指定位置并明显标识,由行政部通过有相关危险废弃物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废弃物污染防治控制程序(ISO14001-2015)1.目的本程序是为了明确公司范围内产生的废弃物种类及处理方法,以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2.范围本程序适用公司内产生的所有废弃物的处理。
3.职责3.1管理者代表:A、负责批准《公司废弃物一览表》及监督废弃物处置情况。
B、审核废弃物处理单位资格。
3.2人事总务A、负责废弃物处置委托方的选择和处理联络B、公司公共废弃物放置场的废弃物排放监督及管理C、制作废弃物容器并进行标识D、负责编制《公司废弃物一览表》及集中废弃物置场的管理3.3各部门A、负责识别并编制本部门《废弃物分类表》,由部门负责人审批B、定期检查现场废弃物放置场及容器是否符合规定C、管理所属的放置场所,并确保员工按要求放置废弃物4.程序4.1为了实施正确的管理办法,减少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必须将审核范围内产生的废物进行分类。
由各部门识别本部门废弃物并编制《废弃物分类表》,部门负责人审批后交总务汇总并形成《公司废弃物一览表》,由管理者代表审批。
A类可回收利用类:包括废木材,废金属,废玻璃器皿,废塑胶品,废纸制品等。
B类一般生活废弃类:生活与办公所产生的废弃物。
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菜皮、剩菜剩饭等。
C类有毒、有害类:如废油漆、废溶剂、废酸废碱、废PCB板、废油、废溶剂桶、含油抹布、废日光灯管、废电池等。
4.2废弃物置场4.2.1为方便废弃物收集与集中处理,公司内设置如下废弃物集中置场:总务部门负责对A、B、C类废弃物的集中放置场和放置场内(指2、3号房)废物容器的管理,使放置场内标识明确,并监督使用部门所属各单位按标识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存放。
仓库管理部门负责对可回收的废胶料、报废产品进行管理,使放置场内(指1号房)标识明确,分类存放,并对进出量进行统计。
4.2.2现场暂存放置场各部门应视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设置现场暂存放置场及设置的位置;应在所有现场暂存放置场上作明显标识。
环境污染控制程序(ISO14001-2015)1目的明确废水、废气、噪声及固体废弃物等的管理方法及控制措施,防止污染环境。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及固体废弃物实行的管理和控制。
3定义3.1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为的或自然的污染原因,使得进入环境的污染因素的量或作用强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的组成与性质发生了改变,造成了生态平衡失调,并对人类健康产生了直接、间接或潜在的有害影响的现象。
3.2废水:亦称“污水”,作为废物而排出的水。
(如生产中排放的水或厕所冲洗而排出的水等)3.3无组织排放:大气污染物不经过排气筒的无规则排放或排气筒高度低于15米的排放方式。
3.4废气:排出的气体中含有总悬浮颗粒(TSP)、可吸入颗粒(PM10)、SO2、CO、Pb、苯、氮氧化物等国家规定的大气污染物。
3.5环境噪声:是指所产生环境的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4流程图无5职责5.1行政人资负责组织对公司生产区域内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及固体废弃物实行总的管理和控制,并负责定期组织委外检查、监测。
5.2各部门具体负责对所辖范围内的废水、固体废弃物、废气、噪声等实施管理和控制。
6详细说明6.1公司将尽可能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使用对环境有利或无害的原材料及物质,全力减少废物的产生,将对环境的排放和废弃污染控制在最小。
6.2废水管理6.2.1行政人资负责提供公司地下水管网分布图,如有变动,随时更新。
6.2.2设计地下排水系统时,必须雨、污分流。
6.2.3行政人资定期检查排水管/沟及各楼顶雨水下泄口,确保过滤网完整,并对其沉淀物进行清理,防止杂物堵塞排水管。
6.2.4生活污水由下水管道排入化粪池处理,再排往市政管网。
由行政人资组织对化粪池定期清理。
清理过程中,应注意监督承包方的所有操作步骤,防止化粪池污水造成二次污染。
6.2.5所有雨水管道、生活污水管道禁止人为排入机油或其它有机物,饭堂残渣应实行油水分离,避免将油污直接排放造成水质污染。
废弃物管理控制程序(IATF16949-2016)1目的对可回收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减少浪费;对无毒无害及有毒有害的废弃物进行正确的处理,以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持公司有序、整洁。
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针对本公司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所有废弃物。
3职责3.1营运管理部全面负责公司所有区域内与废弃物有关事宜。
3.2其他各部门负责各自区域有关废弃物管理的事宜。
3.3 物流部负责指定危险废弃物集中收集点,各部门做好收集集中工作。
4程序4.1废弃物分类4.1.1危险废弃物:凡在本公司生产、活动、服务中产生的列入《国家危险废弃物名录》的废弃物,如含油抹布、废电池、废油、废荧光灯、废墨盒、废硒鼓等。
4.1.2 一般废弃物:a)工业垃圾:废纸板箱、废塑料袋、废铁筒、泡沫塑料、废木板、废钢材、各种金属边角料等。
b)生活(包括办公)垃圾:食物残渣、纸盒纸张类、废饮料罐、废塑料(袋)、旧衣物、废办公用品等。
c)建筑垃圾:厂区整修和新、改、扩建产生的废物。
4.2危险废弃物管理4.2.1危险废弃物应定点分类收集,做好标识,收集容器必须确保危险废弃物无泄漏、无挥发,并不可混放。
4.2.2物流部负责指定危险废弃物集中收集点,各部门做好收集集中工作,收集过程中要做好防护措施。
易燃易爆危险废弃物的集中在收集点并应配备消防器材。
4.2.3营运管理部对危险废弃物的容器应严格检查,发现破损及时更换,必要时对盛器的使用年限做出规定,并标注在盛器上,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
4.2.4危险废弃物的集中收集地点必须有防渗漏、防扩散、防雨淋、防流失的措施。
4.2.5当搪瓷粉等危险废弃物委托外单位处理时,必须先验证处理单位的资格和能力,并根据有关危险废弃物的管理法规要求办理手续。
4.3一般废弃物的管理4.3.1一般工业废弃物a)各相关应明部门确分类原则,把一般工业废弃物分为可回收与不可回收,明确标识、分类存放,填写《固废(危险)废弃物处置记录表》,并负责可回收的一般废弃物的现场管理和委托回收事宜。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为了对公司内废弃物的产生、收集、储存、处置过程进行妥善的管理,以达到环保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2.0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对公司内产生的各类废弃物进行控制和管理。
3.0定义:3.1可回收/不可回收废物:当某种固体废物可以通过相应的控制转化为能够利用的资源,则可以定义为可回收废物,否则,就为“不可回收”。
3.2危险废物是指除放射性以外的那些废物(固体、污泥、液体和利用容器的气体),由于它的化学反应性、毒性、易爆性、腐蚀性和其他特性引起或可能引起对人体健康或环境的危害。
4.0职责:4.1人力资源部:4.1.1负责统计公司范围内废弃物的种类,并负责制定分类标准和具体分类。
4.1.2负责收集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处置不可回收废弃物。
4.1.3负责监督在公司内施工的建筑单位收集、处置施工中所产生的废弃物。
4.1.4负责联系工业废物处理站回收危险废弃物。
4.1.5负责联系再生资源站外卖可回收废弃物。
4.2公司各部门负责临时存放本部门产生的废弃物;各职员工负责临时存放本人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废弃物。
5.0内容及要求:5.1废弃物的控制原则5.1.1减量化:废弃物的产生量要逐渐减少。
5.1.2无害化:废弃物的处置要力求科学、合理,将环境污染程度控制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允许的范围内。
5.1.3资源化:废弃物的回收及综合利用。
5.2废弃物的分类人力资源部对公司内的废弃物种类进行统计,并根据废弃物的性质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处理要求进行分类。
见下:5.2.1分类原则5.2.1.1首先按不同产生原因和场所分为工业垃圾、办公室废弃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
5.2.1.2再将工业垃圾、办公室废弃物、生活垃圾中的危险废弃物和非危险废弃物分开;而非危险废弃物又分为可回收、不可回收两大类。
5.2.1.3建筑垃圾的收集和处置都由施工单位负责,故不作详细分类。
5.2.2具体分类5.2.2.1危险废弃物包括a.工业垃圾:装天那水、导轨油、去渍水等各种化学品的废玻璃瓶、塑料瓶、铁桶;废油以及含危险物品的脏手套、碎布等。
污染物及废弃物排放控制程序(ISO14001-2015)1.0目的为对公司运营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进行合理的管理控制,减少和降低其产生的有害环境影响,确保公司环境方针、目标的实现,特制订本程序。
2.0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在办公、监理过程中废弃物的管理和控制。
3.0引用文件GB/T 24001-2016 idt ISO 14001:2015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ISO 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4.0职责、权限4.1 管理者代表负责对《污染物及废弃物的排放控制程序》进行策划、管理,并对各部门废弃物的管理、控制进行指导和监督。
4.2 综合办公室负责公司办公区域废弃物的管理和控制,建立并保存办公区域的《监督检查记录表》;4.3 各项目监理部负责本监理部废弃物的管理和控制,建立并保存本监理部的《监督检查记录表》;;4.4 总工办负责审核办公区域及项目监理部的《监督检查记录表》,并汇总备案。
5.0工作过程5.1 空气污染物的管理和控制5.1.1 任何个人和部门不得在办公室内焚烧垃圾、物品,尤其是有机塑料制品;5.1.2各部门不得采购不符合环境标准的物资及原材料,已采购的物资、原材料一经发现对环境存在不良影响,要及时处理,不得投入使用;5.1.3公司车辆要严格管理,并按有关规定进行保养、检测,对尾气排放已超标准的车辆要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置;5.1.4 公司各监理部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设备开、停前后均应认真检查设备状况,尽量避免污染物的产生。
5.2 水污染物的管理和控制5.2.1 公司的废水及污水均应排放至相应的地下管网排污管道;5.2.2 各项目监理部的生活污水及废水要集中排放,且符合相应的污水排放管理办法。
5.3 噪声污染物的预防和控制5.3.1 设备操作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维修和保养,减少噪声污染;5.3.2 对产生噪声的场所,应采取工程措施隔离噪声源,减少对人体的危害;5.4 废弃物品的管理控制5.4.1 废弃物品的分类a. 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①纸类—报纸、传单、杂志、复印纸、传真纸、包装纸盒、包装纸箱板、水泥袋等纸制品;②玻璃—各种酒瓶、饮料瓶等玻璃制品;③金属—各种易拉罐、铁、铜、铝等金属制品;④塑料—塑料袋、塑料包装、塑料杯子、矿泉水瓶、食用油瓶等塑料制品;⑤橡胶—橡胶手套等橡胶制品。
三废排放控制程序1.目的为了加强公司“三废”排放管理.降低“三废”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各部门3. 定义“三废”:废水、废气、固体废物4. 职责4.1行政部负责“三废”排放的管理.监督与文档记录保存的工作。
4.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三废”的管理与排放工作。
5. 程序5.1工作流程5.1.1行政部负责组织各部门成立三废管理小组.负责三废的监测管理、措施处理、人员调配等。
5.1.2管理小组到各部门识别污染源的具体情况.包括污染源的分布.污染物的各类.污染物的处理设施等。
5.1.3管理小组对识别确定的污染源情况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将污染源情况通报各相关部门.相关部门根据本部门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处理措施。
5.1.4部门提出的处理措施经管理小组审核通过后.本部门要布置相应的处理设备设施.设备设施要能满足污染物处理的需求。
对“三废”处理的设施设备要经常维护与保养.使其始终处于运行良好的状态。
5.1.5处理后的各污染物要经过当地环境保护局的测定.并且出具《检测报告》.对于检测报告的结果.管理小组要进行分析.提出改进的处理措施并要报环保局审核。
5.1.6环保局审核认为通过上述处理措施后.能够达到污染物排放的要求.可以批准排放。
5.1.7行政部对“三废”处理与排放记录予以保存.期限三年。
5.2废水的管理5.2.1控制原则a.清浊分流。
b.生产污水不经处理.不得排放.生活污水接入城镇管网。
c.应符合政府规定总量控制要求。
5.2.2雨水管网/口的管理a.雨水管与其他污水管分开排放.雨水可直接对外排放。
b.雨水管网口周围严禁放置化学品、油品、固体废弃物等。
c.严禁倾倒各种污染物及污水于雨水管口中.各部门严禁将工业、生活废水管接到雨水管网中.严禁在雨水管口附近冲洗、清洗各类设备。
5.2.3地下水及土壤的管理a.严禁在无污水管口处的场地和未经保护处理的泥土场地清洗设备、倾倒生活污水.以防冲洗水和生活污水顺着水泥地接缝处或直接进入土壤.影响地下水质。
废弃物处理管理程序(ISO14001-2015)1.0目的明确规定公司产生的各种废弃物的控制与管理方法,以求资源充分利用,同时降低成本。
2.0适用范围适用于管理公司内各种废弃物。
3.0职责各部门责任人对本部门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并运送到公司指定的废弃物放置场所。
4.0定义:无5.0作业内容5.1 废弃物分类.5.1.1 危险废弃物:5.1.2 一般可回收利用废弃物:5.1.3 一般不可回收废弃物:5.1.5.废弃物之详细分类明细见《废弃物清单》。
5.2 收集5.2.1 危险废弃物收集:相关人员应将危险废弃物放入相应标示的桶内。
5.2.2 一般可回收废弃物:相关人员在处理此类废弃物时,如果是较大的纸板、纸箱、塑料薄膜等可回收的废弃物应将其放入相应标识的桶内;如果是纸张,纸卡类则先将其放入纸篓内待满时再倒入指定的桶内。
5.2.3 一般不可回收废弃物:一般不可回收废弃物应放入有相关标识的桶内;如果是损坏的机器设备零件和工具需作其它用途时,此类废弃物放入有相关标示的桶内。
收集成型渣料时,相关工作人员应于当日生产结束或交接班应放入相应的工具箱,不作废物处理。
5.2.4 废胶盒、塑料的固体废弃物:前将机器和工作台周围的成型渣料清扫收集起来,倒入指定的桶内并作好7S工作,对于不良品的废弃相关工作人员应在品管确认后将不良品箱内所有物品倒入指定的桶内。
5.3 处理5.3.1 相关工作人员应于每工作日AM8:00检查各桶内废弃物,如果超过桶容量的三分之二,则应填写《废料处理单》并按《环境管理运行及监测控制程序》相关规定将该桶运往公司指定的场所进行处理。
5.3.2 对于可回收类固体废弃物按《环境管理运行及监测控制程序》相关规定,送至公司指定回收场所处理。
5.4 运行控制5.4.1 本部门负责人应每个工作日检查废弃物的分类情况,如发现分类错误应及时更正。
5.4.2 相关人员在收集处理过程中,发现分类错误应及时更正并通知负责人,负责人应对相关人员进行分类方法再教育。
固体废弃物控制程序(ISO14001-2015)1.目的为规范公司生产、生活活动及服务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及危险废弃物的管理,明确各部门的责任,采用较为合理的处理办法尽可能减少固体废弃物及危险废弃物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及危害。
2.范围适用于公司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管理。
3.职责3.l由人力资源部组织有关部门确定本公司所产生的危险废弃物。
3.2各部门根据所确定的固体废弃物及危险废弃物,负责对本部门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及危险废弃物按照本程序规定的要求,进行分类收集和标识,集中堆放在指定的放置场所。
3.3人力资源部负责对固体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制定有关规定,确定合法的处理及处置单位,签订合同,负责协助制造部对危险废弃物堆放场地进行日常管理。
3.4 人力资源部负责一般固体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堆放场的管理,负责指导回收公司对一般固体废弃物及危险固体废弃物在公司进行收集处置。
3.5 制造部负责对废油的储存进行管理。
4.程序4.1固体废弃物及危险废弃物的分类固体废弃物——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和泥状物质及高浓度有机物。
危险废弃物——指根据国家规定的方法鉴别认定的具有毒性、易燃性、爆炸性、腐蚀性、化学反应性、放射性。
传染性其中之性质的,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能造成危害的固态、半固态和液态废弃物。
不可回收类:其他一般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主要来源:办公区域、车间碎玻璃及灯管主要来源:生产及办公区域废油及含油抹布危险废弃物主要来源:车间废弃危险化学品、焊渣、危化品容器桶、含油棉纱、手套等主要来源:车间蓄电池、硒鼓、墨盒主要来源:办公区域可再利用类——指生产上废弃而供应商回收后可直接使用的固体废弃物。
可回收类——指回收公司回收后经再加工处理后可当作二次资源用的固体废弃物。
不可回收类——指无再利用价值的一般固体废弃物。
4.2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名录的登录和变更登记4.2.l人力资源部组织有关部门通过环境评审报告确定出公司所产生的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名称。
污染物及废弃物排放控制程序
(ISO14001-2015)
1.0目的
为对公司运营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进行合理的管理控制,减少和降低其产生的有害环境影响,确保公司环境方针、目标的实现,特制订本程序。
2.0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在办公、监理过程中废弃物的管理和控制。
3.0引用文件
GB/T 24001-2016 idt ISO 14001:2015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ISO 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4.0职责、权限
4.1 管理者代表负责对《污染物及废弃物的排放控制程序》进行策划、管理,并对各部门废弃物的管理、控制进行指导和监督。
4.2 综合办公室负责公司办公区域废弃物的管理和控制,建立并保存办公区域的《监督检查记录表》;
4.3 各项目监理部负责本监理部废弃物的管理和控制,建立并保存本监理部的《监督检查记录表》;;
4.4 总工办负责审核办公区域及项目监理部的《监督检查记录表》,并汇
总备案。
5.0工作过程
5.1 空气污染物的管理和控制
5.1.1 任何个人和部门不得在办公室内焚烧垃圾、物品,尤其是有机塑料制品;
5.1.2各部门不得采购不符合环境标准的物资及原材料,已采购的物资、原材料一经发现对环境存在不良影响,要及时处理,不得投入使用;5.1.3公司车辆要严格管理,并按有关规定进行保养、检测,对尾气排放已超标准的车辆要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置;
5.1.4 公司各监理部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设备开、停前后均应认真检查设备状况,尽量避免污染物的产生。
5.2 水污染物的管理和控制
5.2.1 公司的废水及污水均应排放至相应的地下管网排污管道;
5.2.2 各项目监理部的生活污水及废水要集中排放,且符合相应的污水排放管理办法。
5.3 噪声污染物的预防和控制
5.3.1 设备操作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维修和保养,减少噪声污染;
5.3.2 对产生噪声的场所,应采取工程措施隔离噪声源,减少对人体的危害;
5.4 废弃物品的管理控制
5.4.1 废弃物品的分类
a. 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
①纸类—报纸、传单、杂志、复印纸、传真纸、包装纸盒、包装纸箱板、水泥袋等纸制品;
②玻璃—各种酒瓶、饮料瓶等玻璃制品;
③金属—各种易拉罐、铁、铜、铝等金属制品;
④塑料—塑料袋、塑料包装、塑料杯子、矿泉水瓶、食用油瓶等塑料制品;
⑤橡胶—橡胶手套等橡胶制品。
b. 不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
c. 有毒废弃物:废电池、日光灯管、水银温度计、油漆筒、药品等。
5.4.2 废弃物品的标识及存放
5.4.2.1 综合办公室应设置废弃物临时存放点,对公司废弃物进行分类管理;
5.4.2.2 各项目监理部应设置废弃物临时存放点,对各项目监理部的废弃物进行分类管理;
5.4.2.3 各类废弃物的管理办法
a. 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应尽量保留并进行有效回收利用,以避免造成
资源浪费;
b. 不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统一存放于指定地点,由相关部门处理;
c. 有毒废弃物:统一存放于指定地点,交由相关部门处理。
6.0相关文件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控制程序》
7.0记录
《监督检查记录表》
监督检查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