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藏定年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881.50 KB
- 文档页数:19
油气成藏时间的确定方法陈玲;张微;佘振兵【摘要】综述了国内外油气藏定年技术的主要原理和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评述。
认为油气成藏年代学的研究已由过去的定性、半定量发展到今天的定量同位素测年的新阶段,其中,在负热电离质谱仪以及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上,开展原油以及与油气成藏相关的沥青、干酪根等的Re—Os同位素测试工作,可以对油气藏直接定年,并给出精确的油气成藏时间。
此项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methods for dating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as well as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qualitative, semi-quantitative dating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the past has been developed into quantitative radiometric dating of it nowadays. By using negative thermal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N- TIMS) and the multi-collector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er (MC-ICP-MS), the Re-Os isotopic dating on materials such as crude oil, bitumen and kerogen that are related to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can be conducted, directly making dating and giving accurate time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t is of widely prospect for application.【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12(033)005【总页数】4页(P550-553)【关键词】油气成藏年代学;油气成藏时间;自生伊利石K—Ar法;沥青;Re-Os同位素【作者】陈玲;张微;佘振兵【作者单位】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北京100083;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33;TE11自从1989年在油气成藏系统理论中提出了含油气系统关键时刻(指含油气系统中大部分烃类生成—运移—聚集的时间)的概念以来,石油地质学家便开始通过油气藏所处的地质环境来分析油气藏生成、运移的时代。
碳定年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碳-14 同位素的浓度来确定物体年龄的方法,它是由美国科学家威拉得·利比在20 世纪40 年代发明的。
然而,古希腊时期并没有碳定年法。
在古希腊时期,人们通常通过历史记录、考古证据和其他方法来确定物体的年龄。
例如,他们可以通过研究古代文献、碑刻、建筑和文物等来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时间顺序。
虽然古希腊时期没有碳定年法,但他们的一些科学思想和方法对后来的科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例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四因说”,即物体的本质是由形式因、质料因、动力因和目的因组成的,这一思想对后来的科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40卷 第5期Vol.40, No.5, 418~4272011年9月GEOCHIMICASept., 2011收稿日期(Received): 2010-09-19; 改回日期(Revised): 2011-06-02; 接受日期(Accepted): 2011-06-20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6CB701404) 作者简介: 付丽(1972–), 女, 硕士、高级工程师, 地球化学专业。
*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 FU Li, E-mail: flidy@, Tel: +86-459-5508450Geochimica ▌ Vol. 40 ▌ No. 5 ▌ pp. 418~427 ▌Sept., 2011伊利石40Ar-39Ar 定年技术在松辽盆地北部下白垩统泉头组四段物源和油气成藏时代研究中的应用付 丽1*, 邱华宁2, 霍秋立1, 王 雪1, 曾花森1(1.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 黑龙江 大庆 163712; 2. 中国科学院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广东 广州 510640)摘 要: 利用特别研制的纯化装置有效地除弃有机杂质气体, 松辽盆地下白垩统泉头组四段砂岩储层伊利石40Ar-39Ar 激光阶段加热分析获得了逐渐上升的阶梯型年龄谱。
低温阶段伊利石的年龄小于地层年龄, 大于但可能接近于油气成藏最早的年龄; 高温阶段坪年龄明显老于地层年龄, 反映了陆源碎屑伊利石的年龄, 用于探讨盆地沉积物的物源。
松辽盆地北部下白垩统泉头组四段储层12个样品碎屑伊利石年龄为107~212 Ma, 年龄变化大, 具有多物源的特点, 据此推断研究区可能存在七个物源方向。
关键词: 40Ar-39Ar 定年; 伊利石; 碎屑长石年龄; 松辽盆地中图分类号: P5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379-1726(2011)05-0418-1040Ar-39Ar dating of illit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ource of sediments of Lower CretaceousQuantou 4 member and oil emplacement in North Songliao basinFU Li 1*, QIU Hua-ning 2, HUO Qiu-li 1, WANG Xue 1 and ZENG Hua-sen 11.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Daqing Oil Field Company Ltd , PetroChina, Daqing 163712, China ;2. Guangzhou Insititute of Geochemistry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Guangzhou 510640, ChinaAbstract: Twelve reservoir samples from Lower Cretaceous Quantou 4 member in the Songliao basin wereselected for 40Ar-39Ar analysis. 40Ar-39Ar age spectra for illite in the sandstone of the Lower Cretaceous Quantou 4 in the Songliao basin were obtained using a purifying system with laser heating. The age indicated by the lower temperature part of the age spectra is younger than the formation age and is older but maybe close to the earliest hydrocarbon charge time. By contrast, the average age indicated by the higher temperature part of age spectra is obviously older than the formation age and represents the age of terrigenous detrital feldspar, which can be used to trace the sediment source. The ages of detrital illite for these samples vary from 107 to 212 Ma, indicating that Quantou 4 member has multiple sediment supplies. Detailed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study region probably has seven source directions.Key words: 40Ar-39Ar dating; illite; detrital feldspar; Songliao basin0 引 言最近几年, 随着同位素年代学实验技术(特别是LA-ICP-MS 锆石U-Pb 和微量样品Rb-Sr 定年技术)的发展, 碎屑锆石U-Pb 法和碎屑云母Rb-Sr 法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沉积盆地物质来源的研究[1–5]。
裂变径迹定年技术及其在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唐智博;何少林
【期刊名称】《内江科技》
【年(卷),期】2010(031)005
【摘要】本文总结了裂变径迹的形成机制和裂变径迹定年技术在地质研究中的应用.对于基岩抬升和剥露,根据地温梯度,可以得到时间-深度(海拔)模型,继而计算获得某段历史时期的山体隆升速率和抬升速率.辅助裂变径迹热史模拟建立的反演模型,可以有效地重建样品裂变径迹热历史.对沉积盆地中来自基岩区碎屑颗粒物源特征分析,有利于山盆耦合关系的深入研究.
【总页数】1页(P34)
【作者】唐智博;何少林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地科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地科系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氦素定年技术、氦热年代学及其在地质中的应用
2.裂变径迹定年技术在构造演化研究中的应用
3.激光铀铅同位素定年技术在塔里木盆地肖尔布拉克组储层孔隙演化研究中的应用
4.碳酸盐矿物定年和定温技术及其在川中古隆起油气成藏研究中的应用
5.裂变径迹定年资料应用中的问题及其地质意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考古测年方法
考古测年方法是考古学中的一项重要技术,用于确定古代文化遗址、文物、遗迹的年代。
通过确立年代,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变化。
在考古学中,有许多方法可以用于测定考古遗址的年代。
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根据考古遗址中发现的陶器或其他手工艺品的风格和特征来进行推断。
每个历史时期的陶器和手工艺品有着独特的特征,因此可以通过比较和研究不同时期的陶器和手工艺品来确定遗址的年代。
另一种常用的测年方法是射线碳测年法(Radiocarbon dating),也称为碳14
测年法。
这种方法利用了碳14同位素的半衰期来测定有机物的年龄。
在自然界中,碳14以恒定的速率衰变,因此可以通过测量有机物中碳14的含量来确定其年代。
除了碳14测年法,还有一些其他的测年方法,如锆石测年法、铅同位素测年法和磁性测年法等。
这些方法通过分析不同元素的同位素比例或矿石的磁性特征来确定年代。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考古学家还采用了一些新的测年方法。
例如,光释光测年法利用在土壤或岩石中积累的辐射能量来测定矿物颗粒的年龄。
热释光测年法则是利用矿物中储存的自然辐射能量在加热后释放出来的光量来测定年龄。
尽管有这么多的测年方法,但每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和不确定性。
因此,考古学家通常会使用多种测年方法相互验证,以获得更准确的年代。
此外,考古学家还会结合考古学的其他证据,如建筑风格、文物的用途等,来推断考古遗址的年代。
总之,考古测年方法是考古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确立年代,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化的发展演变,为研究历史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K-Ar法与Ar-Ar法在油气成藏期定年的适用性K-Ar法与Ar-Ar法在油气成藏期定年的适用性引言:油气成藏期定年是石油地质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对于确定油气成藏历史、判断油气资源潜力以及指导石油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K-Ar法和Ar-Ar法是两种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定年方法,在油气成藏期定年方面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K-Ar法和Ar-Ar法在油气成藏期定年中的适用性,并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一、K-Ar法在油气成藏期定年中的适用性1. K-Ar法的原理:K-Ar法是利用钾-40(K-40)的衰变进行定年的方法。
K-40衰变为氩-40(Ar-40),衰变率恒定且具有可靠性。
通过测量岩石或矿物样品中的钾和氩的含量,可以计算样品的年龄。
2. K-Ar法的适用性:(1)适用范围广:K-Ar法可用于测定岩石和矿物样品的年龄,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沉积岩、火山岩以及变质岩。
(2)年龄范围广:K-Ar法适用于数百万年至几十亿年的年龄范围。
对于较古老的油气藏,K-Ar法可以提供较为可靠的成藏期年龄。
(3)简便可行:K-Ar法的操作相对简单,对于现场野外工作有一定的实用性。
此外,K-Ar法测定结果精度较高,相对误差可控制在1%以内。
3. K-Ar法的局限:(1)需要有合适的样品:K-Ar法对于得到较为准确的年龄,需要选取含有足够钾元素和合适含氩矿物的样品。
这在特定的油气成藏岩石中可能难以达到。
(2)易受地质过程干扰:在油气成藏过程中,地质变形或热液作用可能导致样品中的钾和氩元素重新分配,导致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二、Ar-Ar法在油气成藏期定年中的适用性1. Ar-Ar法的原理:Ar-Ar法是通过测量样品中氩-40和氩-39的含量,以及氩-40的衰变常数计算样品的年龄。
与K-Ar法相比,Ar-Ar法在技术上有一些改进,可以更准确地测定样品的年龄。
2. Ar-Ar法的适用性:(1)高精确度:Ar-Ar法相对于K-Ar法具有更高的精确度。
孙岗-下二门地区油气成藏期次分析孙岗-下二门地区的构造-岩性油藏分布规律复杂,成藏时期存在差异,从而影响了对复杂构造油藏形成和分布规律的深入认识。
通过孙岗-下二门地区储集层的流体包裹体分析及其均一溫度的研究,并结合烃源岩的热演化史和储集层的地温史,油气成藏期次及成藏过程的研究,证实孙岗-下二门地区存在2个成藏期,即第一期油气成藏期主要发生在核二时期是形成孙岗-下二门地区油藏的主要成藏期,第二期油气成藏期主要发生在廖庄末新构造运动抬升期。
标签:包裹体;成藏期次;孙岗-下二门地区孙岗-下二门地区位于南襄盆地泌阳凹陷东部,是一个被断层复杂化的短轴背斜,具有优越的生、储、盖及圈闭条件且时空配置良好[1]。
该区储集层主要为侯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的砂体,砂体与鼻状构造相配置控制了油气的富集;地层自下而上依次为核桃园组、古近系廖庄组、新近系凤凰镇组、平原组,该区核桃园组最为发育,分为核三段、核二段和核一段,该区油藏类型主要为背斜构造背景下的断层+岩性侧缘尖灭复合型油气藏,其次为断鼻、断块油气藏[2-4]。
通过对近几年的勘探发现成果,分析总结其成藏期次,为该区块下一步的勘探提供借鉴。
1 砂岩储层包裹体特征1.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观察孙岗-下二门地区储层砂岩包裹样品检测结果表明,烃类包裹体多产自于石英愈合裂纹中、石英次生加大边、铁白云石胶结物、方解石胶结物和溶孔充填方解石中,岩屑颗粒内,少数油包裹体产于钠长石裂纹中[7-8]。
泌78井观察到一条未切穿石英颗粒次生加大边的石英愈合裂纹中捕获有一期发蓝色荧光的油包裹体,该期发蓝色荧光的油包裹体的捕获时间应早于石英颗粒次生加大边的形成时间(图1)。
泌197井在石英颗粒次生加大边中检测到一期发黄绿色荧光油包裹体,包裹体以沿同心生长带呈线状排布,判断为包裹体为原生。
该期发黄绿色荧光的油包裹体捕获时间与石英颗粒次生加大边的形成时间相同(图2)。
1.2单个油包裹体显微荧光光谱分析孙岗-下二门地区油包裹体主要赋存于石英愈合裂纹、穿石英颗粒裂纹其次生加大边的微裂隙、早期方解石胶结物中以及溶孔充填方解石、石英颗粒裂纹、钠长石中及构造活动期微裂缝中[9-10]。
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的基本方法及优缺点1、传统研究方法1.1根据圈闭发育史确定成藏期油气藏的形成是烃类流体在圈闭中聚集的结果,油气成藏期只能与圈闭的形成时期相当或晚于该时期,确定了圈闭的形成时期就确定了形成油气藏的时间下限,即油气藏形成的最早时间。
根据地层层序关系、古构造等方面的研究,绘制圈闭发育演化的平面和剖面图是该方法的分析基础。
该方法简便易行,但只能给出大致的成藏时间围或成藏的最早时间,无法确定具体的成藏年代。
就中国复杂的叠合含油气盆地而言,盆地的不同演化阶段预示着圈闭的不同发育阶段,而油气注入的滞后性决定了圈闭的形成期只能为油气注入的最早时间,对油气成藏期精确厘定存在困难。
1.2根据源岩主生排烃期确定成藏期油气藏的最终形成是油气生成、运移、聚集的结果,源岩中油气的生成并排出时期是油气藏形成的时间下限。
在地温梯度高的快速沉降盆地,如前陆盆地,烃源岩达到主要生、排烃期的时间早;相反,在地温梯度低的缓慢沉降盆地,烃源岩达到主要生、排烃期的时间较晚。
因此,准确获得烃源岩层位和烃源灶的展布、古地温变化、埋藏史和生排烃史等是该方法的关键。
该方法在确定油气成藏期时遇到较大困难,主要有三个原因1、Tissot 等对世界大型含油气盆地的生油情况进行分析后认为快速生油大约需要5-10Ma的时间,而慢速生油可能需100Ma或更长的时间,因此该方法对成藏期的确定有明显的滞后性2、由于含油气盆地中绝大多数探井位于构造的高部位或隆起带,可能的生油坳陷则缺少探井系统钻揭。
3、中国的叠合盆地中存在多套烃源岩3且烃源岩具有分期分区成熟的特点。
因此,许多情况下烃源岩的主生油期与现今保存油藏的有效成藏期并非一致。
1、3根据油藏饱和压力确定成藏期在饱和压力情况下,油气藏地层压力与饱和压力相等。
油气藏形成之后,若饱和压力没有发生变化,则可根据饱和压力推断油气藏形成时的埋深,然后根据埋藏史进一步确定成藏地质时间。
地壳上所有的油藏都含有天然气且大量油藏被气体饱和或接近饱和,因此该方法也被应用于油气成藏期的研究。
树木年轮定年原理、取样方法和分析方法树木年轮定年原理、取样方法和分析方法 (2011-08-08 07:31:56)转载▼标签:杂谈定年是考古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之一。
在考古领域有很多断代测年方法,而树轮定年是最精确的一种定年方法,可以精确到年,甚至到某个季节。
树轮年代学(Dendrochronology),也叫树轮定年(Tree ring Dating),是对树木年轮年代序列的研究,科学的树轮年代学是美国的天文学者道格拉斯(Douglass)博士于二十世纪初研究建立起来的。
他用树轮定年法测定了印第安人遗址中残留树木的树轮,明确了遗址的年代,于是这种方法在美国的史前年代学研究中得以确立。
自从科学的树轮年代学建立以来,树轮年代学有了长足的发展。
在建立长序列的年轮年表方面,很多国家已经建立了不同长度的年表,其中有两条长序列的年轮年表,一条是利用美国西南部考古遗址出土的木材样本,构建了这一地区的史前年代学框架,建立了上万年的刺果松(Pinus aristata)年轮年表,另一条是德国建立了不中断的可延续到整个全新世的年的栎树(Quercus)年轮年表。
利用长序列年轮年表不但对新石器时代的遗存进行了定年,对古建、古美术的木材样本进行定年,而且对14C 年代进行了校正,推测过往一些事件的年代,河流的改道,推测过往社会经济和文化状况,聚落的居住史和建筑史等。
总之,在考古学领域,树轮年代学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利用树木年轮分析判定过往人类文化遗存的年代,另一方面是对过往天气(包括温度、降水)和环境进行重建和研究。
因此,为了尽快地建立长序列的年轮年表,有必要对树轮年代学的原理、分析方法和取样方法几个方面系统先容,使考古工作者了解和把握,以便取到比较理想的木材样本。
一树轮年代学的原理树木树干的形成层每年都有生长活动,春季形成层细胞***快,个大壁薄,在材质上表现疏松而色浅,称为春材;由夏季到秋季,形成层的活动渐次减低,细胞***和生长渐慢,个小壁厚,材质上致密而色深称为秋材。
地质年代学中的相对定年方法地质年代学是研究地球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质事件和地质时间尺度的学科。
在地质年代学中,相对定年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它通过研究不同地质层的堆积关系、化石的分布和特征等,来确定不同地层和地质事件的先后顺序。
本文将探讨地质年代学中的相对定年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一、地层堆积关系法地层堆积关系法是相对定年方法中最基本也是最广泛应用的方法之一。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不同地层的堆积关系来确定地层的相对年龄。
根据叠加原理,较下层的地层一定是较上层的地层先形成的。
通过观察不同地层的叠加关系,可以确定它们的相对年代顺序。
二、化石特征法化石特征法是地质年代学中相对定年的另一种重要方法。
它基于生物在地质演化过程中的分布特征以及物种的起源和灭绝时间。
不同地层中的化石组合可以反映不同时期的生物群落演变,从而确定地层的相对年龄。
常用的是指导化石,即在某个地层中唯一存留的化石,能够与其他地层进行对比,帮助确定地层的相对年龄。
三、岩相对比法岩相对比法是一种基于岩石的性质和结构来确定地层相对年代顺序的方法。
不同的岩石在地质历史中的形成时间和环境各不相同,通过研究岩石的特征及其在地层中的分布,可以确定地层的相对年代顺序。
例如,火山岩和沉积岩的岩性特征不同,它们的形成时间也不同,可以通过对比来判断地层的相对年代。
四、断层关系法断层关系法是通过研究不同地层中的断层关系来确定其相对年代顺序的方法。
断层是地壳内部的断裂带,反映了地壳的运动历史。
断层的形成和活动通常与地层的堆积和变形有关,通过观察断层与地层的相对位置和偏移关系,可以判断地层的相对年代。
相对定年方法在地质年代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用于确定不同地层的相对年代顺序,帮助我们重建地质历史,理解地球演化的过程和机制。
同时,相对定年方法还可以用于区域地层的对比研究,为油气勘探、矿产资源评价等提供有力的支持。
然而,相对定年方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不同地区和地层中的堆积和演化过程具有一定的差异,因此相对定年结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