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变迁调查问卷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2
春节习俗问卷调查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为了更好地了解人们对春节习俗的认知、传承和发展情况,我们进行了一项春节习俗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共收集了X份有效问卷,涵盖了不同年龄段、地域和职业的人群。
以下是对本次问卷调查结果的详细分析。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在参与调查的人群中,年龄分布较为广泛。
其中,18 岁以下的占X%,18-30 岁的占X%,31-50 岁的占X%,50 岁以上的占X%。
从地域来看,来自城市的占X%,来自农村的占X%。
职业方面,涵盖了学生、上班族、自由职业者、退休人员等。
二、春节习俗的认知情况1、传统春节习俗的知晓度对于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等常见习俗,超过X%的受访者表示非常了解。
而对于一些较为古老或地域特色较强的习俗,如舞龙舞狮、踩高跷等,了解程度相对较低,约X%的人表示只是听说过,不太清楚具体的形式和内涵。
2、新兴春节习俗的认知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新兴的春节习俗逐渐出现,如线上拜年、抢红包等。
约X%的受访者表示经常参与这些活动,并认为它们为春节增添了新的乐趣。
三、春节习俗的参与情况1、家庭团聚与年夜饭超过X%的受访者表示春节一定会回家与家人团聚,并共同享用年夜饭。
年夜饭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家常菜,一些家庭还会选择外出就餐或订购半成品年夜饭。
2、拜年方式面对面拜年仍然是主流方式,约X%的人会在春节期间走亲访友,向长辈和亲友拜年。
但同时,线上拜年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通过微信、短信等方式发送祝福的占X%。
3、春节期间的娱乐活动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是最受欢迎的娱乐活动之一,约X%的人会在除夕夜收看。
此外,逛庙会、看电影、旅游等活动也受到了不少人的青睐。
四、对春节习俗的态度和看法1、春节习俗的重要性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春节习俗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增强家庭凝聚力和社会和谐。
2、春节习俗的变化约X%的人认为春节习俗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既有积极的一面,如更加便捷、丰富,也有一些担忧,如传统习俗的淡化。
春节习俗问卷调查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情感寄托。
为了更好地了解春节习俗的传承与变迁,我们进行了一次广泛的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旨在深入探究人们对于春节习俗的认知、参与度以及对其发展的看法。
问卷的设计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春节的传统习俗如贴春联、年夜饭、拜年等,也涉及到现代社会中新兴的春节庆祝方式。
我们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收集了_____份有效问卷,受访者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层和不同职业背景。
一、贴春联贴春联是春节的重要习俗之一,象征着吉祥与祝福。
调查结果显示,约_____%的受访者表示会亲自参与贴春联的活动。
在选择春联时,_____%的人更倾向于购买现成的春联,而_____%的人喜欢自己创作或请人书写。
对于春联的内容,多数人关注的是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对家庭幸福的期许。
然而,也有一部分人表示,由于现代居住环境的改变,如高层住宅的增多,贴春联变得不太方便,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一习俗的传承。
二、年夜饭年夜饭是一家人团聚的时刻,具有特殊的意义。
超过_____%的受访者认为年夜饭是春节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在年夜饭的准备上,_____%的家庭仍然坚持在家自己动手烹饪,认为这样更有年味;而_____%的家庭会选择在餐厅订餐。
对于年夜饭的菜品,传统的鸡鸭鱼肉依然是主流,但也有不少家庭会加入一些新的元素,如海鲜、进口水果等。
此外,约_____%的受访者表示会在年夜饭中加入家乡的特色菜肴,以传承地域饮食文化。
三、拜年拜年是春节期间增进亲情和友情的重要方式。
在调查中,_____%的人会选择亲自上门拜年,_____%的人会通过电话或短信拜年,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约_____%的人会通过微信等社交软件拜年。
在拜年的礼品选择上,传统的烟酒、水果、保健品仍然受欢迎,但也有不少人会选择送具有创意和个性化的礼物。
对于拜年的红包,_____%的受访者认为其金额在_____元左右较为合适,且多数人表示红包更多的是一种祝福,而非攀比的手段。
尊敬的参与者:您好!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变迁以及当代人对节日的认知和态度,我们特开展此次问卷调查。
您的宝贵意见将有助于我们深入分析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本问卷采取匿名制,所有数据仅用于统计分析,请您放心填写。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A. 男B. 女C. 其他2. 您的年龄段:A. 18岁以下B. 18-25岁C. 26-35岁D. 36-45岁E. 46-55岁F. 56岁以上3. 您所在的城市:(请填写具体城市)4. 您的职业:(请填写具体职业)二、传统节日认知5. 您认为以下哪些节日属于中国传统节日?(多选)A. 春节B. 中秋节C. 端午节D. 清明节E. 重阳节F. 其他(请填写)6. 您对我国传统节日的习俗了解多少?A. 非常了解B. 较了解C. 一般D. 不太了解E. 完全不了解7. 您认为以下哪些节日习俗在现代社会仍然保留?(多选)A. 吃粽子B. 赏月C. 端午赛龙舟D. 清明扫墓E. 重阳登高F. 其他(请填写)三、节日变迁8. 您认为以下哪些传统节日习俗在现代社会发生了较大变化?(多选)A. 春节拜年B. 中秋赏月C. 端午赛龙舟D. 清明扫墓E. 重阳登高F. 其他(请填写)9. 您认为以下哪些节日习俗在现代社会逐渐消失?(多选)A. 祭祖B. 祭神C. 赏花灯D. 猜灯谜E. 其他(请填写)10. 您认为以下哪些外来节日对我国传统节日产生了影响?(多选)A. 情人节B. 感恩节C. 圣诞节D. 万圣节E. 其他(请填写)四、节日态度11. 您对我国传统节日的态度是?A. 非常喜爱B. 喜爱C. 一般D. 不太喜爱E. 完全不喜爱12. 您认为传统节日对我国社会有哪些积极作用?A. 增强民族凝聚力B. 弘扬传统文化C. 促进家庭和谐D.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E. 其他(请填写)13. 您认为我国传统节日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A. 节日习俗过于繁琐B. 节日氛围不够浓厚C. 节日活动形式单一D. 节日与现代社会脱节E. 其他(请填写)14. 您认为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您过传统节日的热情?(多选)A. 工作压力B. 生活节奏加快C. 家庭关系D. 社会风气E. 其他(请填写)感谢您参与本次调查!祝您生活愉快!。
尊敬的参与者:您好!为了更好地了解天津地区春节习俗的现状和传承情况,我们特此开展此次问卷调查。
您的宝贵意见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和传承天津的传统文化。
本问卷采取匿名方式,所有信息仅用于统计分析,请您放心填写。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是?A. 男B. 女2. 您的年龄范围是?A. 18岁以下B. 18-30岁C. 31-45岁D. 46-60岁E. 60岁以上3. 您的居住地是?A. 天津市区B. 天津郊区C. 其他地区二、春节习俗认知4. 您知道以下哪些天津春节习俗?(可多选)A. 腊八粥B. 腊八蒜C. 娘娘宫逛庙会D. 糖瓜祭灶E. 贴吊钱F. 破五G. 吃饺子H. 拜年I. 其他(请注明:______)5. 您认为以下哪些习俗在您所在的家庭中较为常见?(可多选)A. 腊八粥B. 腊八蒜C. 娘娘宫逛庙会D. 糖瓜祭灶E. 贴吊钱F. 破五G. 吃饺子H. 拜年I. 其他(请注明:______)6. 您认为以下哪些习俗在您所在的家庭中较为重要?(可多选)A. 腊八粥B. 腊八蒜C. 娘娘宫逛庙会D. 糖瓜祭灶E. 贴吊钱F. 破五G. 吃饺子H. 拜年I. 其他(请注明:______)三、春节习俗传承7. 您认为以下哪些天津春节习俗在您的家庭中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可多选)A. 腊八粥B. 腊八蒜C. 娘娘宫逛庙会D. 糖瓜祭灶E. 贴吊钱F. 破五G. 吃饺子H. 拜年I. 其他(请注明:______)8. 您认为以下哪些因素对天津春节习俗的传承有重要影响?(可多选)A. 家庭教育B. 学校教育C. 社会宣传D. 媒体传播E. 个人兴趣F. 其他(请注明:______)四、春节习俗态度9. 您对以下天津春节习俗的态度是?A. 非常喜欢B. 喜欢但不再参与C. 一般D. 不喜欢E. 完全不了解10. 您认为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天津春节习俗逐渐消失?(可多选)A. 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B. 传统文化观念的淡化C. 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降低D. 其他(请注明:______)感谢您参与本次调查!祝您新春快乐,万事如意![问卷结束]注:本问卷仅供参考,具体问题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对春节民俗变迁状况的调查朱梦婷1104011034 冯玉青1104011008前言:关于春节的传说有很多,这也使得民间基于此衍生出各式各样的节日活动。
这些活动在岁月中逐渐消淡了本身的含义,演变成为了春节的民俗习惯,从辟邪之技幻化成对新一年的庆贺和美好希冀。
而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我国大范围的农村步入城市化的进程当中。
春节的民俗习惯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无声地变迁,一部分无法适应新时期而悄然消逝,一部分在找到了新的方向后焕发生机。
处在中国不同地方的民俗习惯在早有其特色的同时面对相同的挑战,本文综合不同地区的春节民俗习惯进行分析对比研究,找寻在 21 世纪的今天,春节民俗习惯新模样。
1、调查时间:2013年1月17日~2013年1月24日2、调查地点:合肥市肥东县店埠镇及其周边地区。
3、调查人:朱梦婷冯玉青4、调查方式:通过上网搜索资料、走访调查以及调查问卷的方式来调研当今社会与过去的春节习俗的差异。
并且对比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深入挖掘经济发展对春节风俗的影响。
5、调查目的:1.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各地不同人群传统春节习俗的变化。
2.通过深入各家走访调查,调研不同时期的春节习俗变化。
3.通过自身的生活体会,感悟时势变迁对传统春节的习俗的影响,分析研究春节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4.通过访问了解不同地区不同习俗的历史发展,明天社会的作用和内涵。
对于春节的介绍: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
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
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 多年的历史。
中国的春节源远流长,集祈年、庆贺、娱乐为一体,从古至今都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节。
时至今日,除祀神祭祖等活动比以往有所淡化以外,年节的主要习俗,大多得以继承与发展,但原本的面貌都发生不小的变化。
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重要载体,它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观念。
春节民俗的变化问卷调查注:□中请打√,()内请填写1.如果不介意,请选择您出生的年代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90□ 90-00□关于吃喝2.您从什么时候起开始为家中帮忙、准备、筹划年夜饭的?0-10岁□ 10-20岁□ 20-30岁□ 30-40岁□偶尔,但不确定□从未□3.请在每段时间后填写您家里除夕一起享用年夜饭的辈分和家庭数:0-20岁( )代( )家 20-40岁( )代( )家 40-60岁( )代( )家60-80岁( )代( )家 80-100岁( )代( )家4.请列举1-5项您最难忘或喜欢的春节零食或菜品:关于玩乐:5.在春节期间,您一般选择在几天时间里放下学习工作,与家人一同庆祝,娱乐?1-3天□ 3-5天□ 5-7天□ 7-10天□半个月左右□6.请在不同的时间段后列举1-3项您春节最常做的活动并给与评价:注: :-D 表示很喜欢 :-) 表示还可以 :-( 表示不喜欢关于情感:7.随着年龄的增加和年代的前进,您对春节的态度发生怎样的变化?越来越有趣,越来越喜欢□没感觉有什么变化,但还是盼望,喜欢过节□一年不如一年了,过年只是图个团圆□越来越无聊了,不过其实也无所谓□其他□( )8.您觉得以下哪些春节民俗有所变化,变得不时兴,或已经不存在了?(选项不限)扫尘□守岁□压岁钱□放爆竹烟花□拜年□贴春联福字□贴年画□看灯会,猜灯谜□春节禁忌□其他□( )9.您觉得现在家里或在社会上对春节的重视程度:前景乐观,稳步上升□古老习俗,千年不变□受到冲击,未来堪忧□10.您觉得造成目前春节如此境况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开放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谢您对高中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支持,对完成作业重大使命的肯定!春节因我们的关注更加精彩! Designed by h3zers。
春节民俗变化情况调查摘要: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新的生活方式自然会产生新的民俗习惯。
生活方式改变了,一些旧民俗也自然会消亡。
在最近的二三十年里,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同时很多不适宜在当今社会下流行起来的民俗,也必将被社会所淘汰。
关键词:春节,民俗,年味正文:一、您的春节怎么过?1、八成被访者选择在家休息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
好不容易能放个年假,大多数人选择在家休息。
既能调节疲劳的神经,又有了难得和家人在一起团聚的时间。
调查数据表明,在本次调查中有80%的被采访者选择在家休息,而计划春节期间走亲戚的只有18.57%,选择旅游的更是少之又少,仅占被采访者的1.43%。
2、九成被访者选择在家自己做饭虽然大大小小的饭店早就开始推出各种年夜饭的订餐活动,甚至增添了各种优惠、特色服务和娱乐活动来吸引顾客。
不过从调查结果看,被访者中有90%的人还是选择在家做年夜饭,而只有10.00%的被访者选择到饭店吃年夜饭。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人们选择在家做饭主要是想和家人在一起共同完成这意义不同的“团圆饭”。
一位受访者这样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一年当中有大半的日子都在外面吃。
过年了,就有几天时间呆在家里,还是自己一家人在一起做饭吃有意思,热闹、有气氛。
到饭店吃是省事,但过年不就图个热闹吗?”3、三成多被访者选择短信拜年现代通讯的发展使人们的交流方式更加多样化,拜年方式也从传统的“走亲串友”多元化成打电话、发短信等多种方式。
本次调查发现,人们在拜年方式选择中,短信拜年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5.76%。
30.93%的被访者选择打电话拜年,23.14%的被访者选择登门拜年,还有6.19%的被访者选择发电子邮件拜年,另外,3.98%的被访者选择了其他方式。
现代通讯对人们生活的渗透力在过春节中也可见一斑,越来越简洁的拜年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4、近一半被访者过春节不会祭祀按照习俗,过年都要祭灶。
春节民俗的变化问卷调查研究报告◆第一部分—--—调查结果整理本次问卷调查共发出45份问卷,收回42份,在其中选取了40份1950年至2000年出生的被调查者的问卷,被调查者大多为哈尔滨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中等。
以下按照题目次序,对每项内容进行整理:◆第二部分—-—-调查结果分析春节是我国民俗文化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一个传统节日,它存在的意义不容忽视。
但是近几年来,人们普遍感受到春节饮食因追求豪华美味而过于油腻、铺张;春节活动为达到娱乐效果而流于单调、俗套;人们对于春节的重视程度在降低,春节的短短几天假期也往往被工作占据.旧时的春节虽然没有这样丰富的物质条件,但是每到一岁将尽那股浓浓的“年味”却使很多人怀念感慨。
春节民俗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这些一点一滴的改变是否会影响今后春节的发展?下面我们就从三方面来进行分析。
Ⅰ.饮食第二题:多数年代的被调查者都是从10—20岁起就开始帮家里准备年夜饭了,这一结果到“80后”仍没有变化,说明人们参加春节筹划不仅早,而且普遍;而90年代出生后的人更是在0-10岁就开始,且不论能帮上多少忙,但这种现象说明大多数人对于春节仍保有热情,每个人都盼望过一个热热闹闹、快乐难忘的春节。
但是在70—80年代后出现了“偶尔”和“从未”的选择,说明部分人群因为工作或其他原因对春节有所忽视。
第四题:随着时代的推进,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瓜子花生等零食在逐渐被干果、小食品取代;海鲜、鱼类、肉类食品逐渐成为过年的主菜。
人们饮食的改变与社会发展步调一致,但正是因为饮食种类、数量上的丰富使得人们感觉“过年和平时没有什么不同”,因而导致人们对春节的兴趣减少。
但令人振奋的是,许多春节特有的食物,比如说饺子、汤圆、春卷、年糕等并没有从人们的餐桌上消失,反而广受欢迎,说明春节民俗在饮食文化上的传承还是颇为深远广泛的。
Ⅱ.娱乐第五题:70-90年代出生的人们过年的时间最长,大概是7-10天,而其他年龄段的人群却呈两级递减趋势.本问题的最初目的是想探寻人们日渐忙碌焦虑的生活对于传统民俗的影响,由此看来,人们用来过年的时间最多不超过半个月,而这些时间多数用来消遣、娱乐,这样很多传统活动如祭天、祭祖都无法举行了.虽然如此,由于现代人信仰、习惯的改变,生活、外界的需求,许多传统活动也只能删繁就简,甚至被时代淘汰。
关于春节文化的调查问卷
你好。
为了了解春节的文化习俗,我们特意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希望能得到你的支持。
q1:你了解春节的起源与含义吗○完全不了解○略知一二○大部分了解○十分了解q2:您回老家过年吗○回○不回○有时回有时不回q3:您如何度过今年的春节。
○拜年○陪家人○出外旅游○逛街购物q4:您认为自己对新年习俗了解吗。
○十分了解○了解大部分○只了解一点基本常识○不了解q5:您觉得春节这些传统节日的风俗模式繁琐吗○很繁琐○一般,可以接受○不烦琐○没所谓q6:您如果参加新年习俗实践(拜年,奉神等),最主要原因是○父母要求或亲友等所带动○觉得民族传统要维持○当做消遣○其它q7:部分新年习俗现已经被遗弃,您认为最主要原因是○自身吸引力缺乏或者意义不大○现代人民生活习惯和生活节奏的冲击○缺乏科学有效的保护措施和继承途径○外国节日的冲击○其它q8:若要对新年习俗,您认为这些习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应该尽可能保留○根据现实生活,有所扬弃○已经不适应现实生活,应该尽可能剔除○其它q9:假如您自主过新年,您对新年习俗的态度是○所知道的会继续坚持○根据需要,剔除小部分繁琐或意义不大的○只会保持一些最基本的,尽量简化○不花太多心思管新年习俗q10:你觉得春节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给大家放松、娱乐的机会○让大家有促进感情的机会○保护传统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其它。
各地春节习俗变化调查
您好!我们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9级毛概小组,想就每个人家乡的春节习俗变迁进行调查。
相信您对这个话题会有自己的看法和感触,我们小组会将您填写的结果整理成一份具有普遍意义的调查报告。
1、您的所在地:
A、城市
B、乡镇
C、农村
2、您一般和谁一起过春节呢?
A、目前家庭成员
B、亲戚
C、朋友
D、其他
3、您会收看春节联欢晚会吗?
A一直都看B、以前看,现在不看
C、以前不看、现在看
D、一直不看
4、对于春晚,您有什么看法?
A越来越好,时尚元素变多
B越来越差,传统的精神木有了,主持人烦,演员差
C木有改变,就那几种表演形式
D和我木有关系
5、您现在还在家吃年夜饭吗?
A当然,团圆饭啊
B不会,一般去饭店吃,还不用自己动手做饭,多好啊
6、过年有固定的饮食习惯吗(如年糕、水饺等)?
A、有,并且一直保持
B、有、但现在没有坚持
C、不喜欢啊
D、没有
7、春节期间,您主要的娱乐方式是:
A、走亲访友
B、在家胡吃海塞
C、我不娱乐
D、其他
8、对于以前过年,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A、亲朋好友见面
B、各种娱乐活动
C、自己过年得到的东西
D、其他
9、对于春节走亲访友,你有什么看法?
A、太必要了,促进感情,累也值得
B、有现代通讯设备,没啥必要
C、走访部分就可以了,面面俱到没必要
D、没有这个习惯
10、对于春节燃放鞭炮,你有什么看法?
A、危险又污染空气,完全没必要
B、是传统项目,应该保留
C、虽然现在不完全禁止,但以后应该被逐步禁止
D、我很喜欢,不应该被禁止
11、对于一些新兴的过年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A、挺好的,符合现代人的需求,可逐步代替旧的方式
B、挺好的,但是旧的过年方式应该保留
C、一般,大家的选择不同,应该尊重
D、不好,春节本来就是传统节日,就应该用传统方式
12、近些年来,你觉得你过年的方式改变了吗?
A、没有啊,还是那样
B、有所改变,但基本还是保持现状
C、很大改变,但还是保留了传统项目
D、已经完全不同了
13、对于目前春节的气氛在部分人群中的淡化,您有什么看法?
A、就是这样发展的,没有办法
B、这是对传统节日的不尊重
C、淡化是肯定的,大家选择不一样
D、大家应该重视春节,没有理由不重视
14、您近些年对过年的态度变化?
A、小时候很感兴趣,现在没兴趣了
B、一直都很感兴趣,感兴趣的东西也差不多
C、一直都不怎么感兴趣
D、一直都很感兴趣,不过感兴趣的东西有变化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