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结构竞争与厂商决策概述
- 格式:pptx
- 大小:455.25 KB
- 文档页数:47
第五章市场结构分析1.名词解释1.市场结构:包括四种理论模型,有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占市场理论模型,说明厂商在不同的外部条件下利润最大化均衡产量的决定,以及整个行业的总产量和价格的决定。
2.完全竞争市场:符合下列条件的市场: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资源完全自由流动;同质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拥有充分信息。
3.垄断市场:某种产品只有唯一的一家生产者,而且这种产品没有良好的替代品,这样的市场就是垄断市场。
4.寡占市场:它的基本特征是少数几家大规模的厂商占据了整个行业的大部分产出,厂商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厂商决策有不确定性。
5.总收益:厂商的利润和总成本之和。
在一确定价格下,所有数量的某产品带来的所有收入。
***6.平均收益:在一确定价格下,单位数量的某产品带来的收入。
7.边际收益: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所带来的总收益的增量。
8.停止营业点:厂商的收益仅够弥补可变成本,与停产没有什么差别,所有平均可变成本的价格与商品价格相同,这样的点叫停止营业点。
9.成本不变行业:是整个行业的产量扩张不会到来投入要素价格的上升或下降。
10.成本递增行业:是行业的产量扩张会抬高投入要素的价格,从而使厂商的成本曲线上移。
11.自然垄断:当单个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市场需求曲线相交时还处于下降阶段,因此,厂商通过扩大生产规模能够降低平均成本,这样的情况称:自然垄断。
12.进入壁垒:垄断者能通过索取高于平均成本的价格来获取经济利润的原因就是进入壁垒,一般包括:规模经济;专利;对资源的控制,特许权。
13.价格歧视:厂商向不同的购买者索取不同的价格,如果这些不同价格并非因为成本不同造成,就叫差别定价或者价格歧视。
14.拐折的需求曲线:在寡占市场中,价格一般比较稳定,如果厂商提高价格,在某一价格以上有一条相对平坦的需求曲线,但如果厂商降价,其他厂商也会降价,就会面临一条相对陡峭的需求曲线,所以,会出现拐折的需求曲线。
15.价格领导:指在一个行业中由某一家厂商率先制定价格,其他厂商随后以该“领导者”的价格为基准决定各自的价格。
概述四种市场结构结构一般是指构成某一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方式及其特征。
所谓市场结构是指特定产业市场内卖方之间、买方之间、买卖双方集团之间以及已有的卖方或买方与潜在进入的卖方或买方之间的市场关系的形态和特征。
市场结构实质上是一个反映市场竞争和垄断关系的概念。
张伯伦、罗宾逊夫人提出垄断竞争理论,根据不同产业的市场垄断与竞争程度,从市场或产业组成形式的角度对企业间垄断与竞争的关系进行理论概括,区分了四种基本的市场结构类型: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垄断。
一.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含义:完全竞争又称为纯粹竞争。
在这种市场上,不存在任何垄断因素,竞争可以充分展开,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
特征:1、产业集中度很低。
2、产品是同质的。
3、经济运行主体具有完全的市场信息。
4、资源完全自由流动,厂商可自由进退。
显然,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能同时满足上述四个条件的市场。
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只是对现实世界的高度抽象,是一个理想的模型。
它的主要作用,在于为现实世界中的各种市场结构提供一个可以进行比较的参照系,用于判断资源配置的效率状况。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只要企业追求最大利润,从长期看,不仅企业生产效率能够达到最高,而且资源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分配也是最优的。
例如,小麦市场是一个比较接近完全竞争的市场。
因为这个市场有众多买者和卖者,并且没有谁能够影响小麦的价格。
相对于市场规模,每个小麦买者的购买量很小,以致无法影响价格,也就是说,他不可能因为自己的购买量较大,而以比别人低的价格进行购买,因为对于他来说再大的购买量,对于市场规模来说仍然微乎其微;对于卖者来说,提供的是几乎同质的小麦产品,而且任何一个卖者所提供的小麦数量,对于市场规模来说,微不足道,因此,每个卖者可以在现行价格水平上卖出他想卖的所有产量,他没有什么理由收取较低价格,如果他收取高价格,买者则会到其他地方购买。
因此,在小麦市场上,小麦的价格由众多的买者和卖者的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
市场结构与价格战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面临着如何制定有效的价格战略以获取竞争优势的挑战。
市场结构对于企业的价格决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市场结构与价格战略之间的关系,并就不同市场结构下的价格竞争进行分析。
一、市场结构概述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上存在的竞争程度、企业数量和产品差异性的程度。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垄断、寡头垄断、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
不同的市场结构对企业的价格决策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二、垄断市场的价格战略在垄断市场中,只有一个厂商提供产品或服务,其市场定价具有较大的自由度。
垄断企业寻求通过设定高价格来最大化利润。
然而,高价格可能导致市场流失以及政府的干预,因此垄断企业通常需要权衡价格和市场占有率之间的平衡。
三、寡头垄断市场的价格战略寡头垄断市场中存在少数几家企业垄断市场份额。
由于市场竞争程度较低,这些企业通常采取协同行动,形成价格联合议定。
寡头垄断企业往往会通过垄断定价以最大化利润。
此外,价格战略可能还涉及非价格竞争,如产品差异化、广告宣传等。
四、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战略完全竞争市场中存在大量的小型企业,产品差异性较小,市场竞争程度较高。
在这种市场结构下,企业几乎没有能力单独操纵价格。
因此,企业通常会根据市场供需关系来决定价格,以保持竞争力。
五、垄断竞争市场的价格战略垄断竞争市场是介于垄断和完全竞争之间的市场结构。
存在大量具有一定市场份额的小型企业,产品差异化程度较高。
在这种市场结构下,企业之间采取竞争性定价策略,如价格削减、特价促销等,以吸引消费者,并扩大市场份额。
六、市场结构对价格竞争的影响市场结构对价格战略的制定产生重要影响。
在垄断市场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定价权力来决定价格。
而在竞争性市场中,企业需要根据竞争对手的定价行为来决定自己的价格策略。
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则介于两者之间,既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来定价,又需要考虑竞争对手的价格行为。
综上所述,市场结构与价格战略密切相关。
不同的市场结构对企业价格决策产生不同的影响,企业需根据市场竞争程度、企业数量和产品差异性来制定相应的价格策略,以获取竞争优势。
初级微观经济学-厂商的相关概念-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初级微观经济学中,厂商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厂商指的是任何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的实体,可以是小规模的个体经营者或大规模的跨国公司。
厂商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通过生产和销售商品或服务,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欲望。
本文将探讨厂商的相关概念,重点关注厂商的定义、目标、生产要素和市场行为。
首先,我们将介绍厂商的定义。
厂商可以被定义为一个独立的实体,它通过组织生产要素,从而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厂商的目标。
一般来说,厂商的主要目标是为了获得利润。
利润是指厂商从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中获得的收入减去生产成本。
然而,厂商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利润最大化,还可能包括提高市场份额、实现创新和技术进步等方面。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详细探讨厂商的生产要素。
厂商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和创新等。
这些生产要素是厂商实现生产目标所必需的资源,它们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商品或服务的生产和供应。
最后,我们将研究厂商的市场行为。
厂商的市场行为包括定价策略、产量决策和市场竞争等方面。
厂商通过调整产品价格和产量量来应对市场变化,以达到市场份额和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通过深入理解厂商的相关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初级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原则。
同时,深入研究厂商相关概念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经济中的商业运作和决策制定过程。
总之,本文将全面介绍初级微观经济学中涉及的厂商相关概念,包括厂商的定义、目标、生产要素和市场行为。
通过对这些概念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厂商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影响,以及它们对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贡献。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在本篇长文中,我们将围绕初级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厂商的相关概念展开深入探讨。
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首先概述本文的主题和研究对象,即厂商的相关概念。
接着,我们将介绍文章的结构安排,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文章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