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种子处理及育苗的原理与技术2017
- 格式:ppt
- 大小:22.45 MB
- 文档页数:82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3.4亿亩左右,每年的产量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1/5,是人民特别是北方群众的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和品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食粮和健康安全,尤其是2020年发生的新冠状病毒疫情,世界主要产粮大国限制或减少粮食的出口,威胁到我国的粮食安全供应。
如何满足我国近15亿人民的吃饭需求,关系到国家安全和人民的生活,加之我国基本农田面积逐渐减少、自然灾害年年发生,小麦总产量起伏不定的原因,如何解决这一供需矛盾、协调粮饲粮油争地的现状,到了必须妥善解决的关键时期。
因此,培育和推广高产抗逆性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是解决粮食产量问题的最直接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提高小麦单产、增加总产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选育目标及选育过程1.1确定优异亲本2011年5月从100多个品种(系)和创新的中间材料中筛选出一个关键性的中心亲本郯麦98,该亲本兼具济宁13、聊麦18和自育高产品系942血缘,集合了抗逆、抗病、分蘖力强、适应性广、落黄好等多个优异性状,遗传基因十分丰富。
另一个亲本为当前山东省小麦主栽品种济麦22,同时它也是山东省小麦区试的对照品种,连续6年在山东等省份推广应用面积最大,对小麦增加单产、稳定总产起到巨大作用。
1.2锁定育种目标,选配杂交组合根据山东省麦区地处黄淮麦区北片,属于半干旱地区,冬季和春季少雨、起身拔节初期往往有倒春寒、小麦抽穗灌浆期阴雨寡照、5月底6月初又受干热风影响的生态气候特点,培育高产、抗病抗倒伏、适应性广、品种优良适于轻简化栽培的新品种,是小麦育种的首要目标。
1.3目标品种的选育2011年选择10株生长健壮的郯麦98,每株2穗人工去雄,3d 后采集济麦22花粉对其单穗授粉,2012-2017年对F 1~F 6后代采用株系循环复选法,结合水旱地交替种植,在选种圃中观察、记载、比较、分析,结合在田间抗病抗倒伏状况,到F 6代选出5个高产、优质、抗倒伏、综合抗逆等性状得到聚合的新株系,编号分别为J0601、J0602、J0603、J0605、J0606。
作物诱变育种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利用诱变剂诱发作物种子变异,通过筛选、培育和繁殖,选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进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
实验原理作物诱变育种是一种通过诱变剂对作物进行诱发突变,进而产生新的变异体,从而经过筛选、培育和繁殖,得到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本实验采用了化学诱变剂烟碱腺嘌呤(EMS)进行诱变。
EMS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作物育种的化学诱变剂,通过与DNA链结合,引起碱基对替换、缺失和插入等突变。
由于突变是随机发生的,因此在诱变后的种群中会产生大量的突变体,其中可能包括一些具有有利性状的个体。
实验步骤1. 种子处理:首先将待诱变的作物种子放入10%的EMS溶液中浸泡24小时,然后取出用清水洗净,再用酒精消毒,最后在流动的自然风中风干。
2. 播种:待处理的种子均匀撒在含有适宜养分的育苗盘或育苗箱中,覆盖适量的育苗土,进行播种。
3. 培养:放置于恒温恒湿条件下,保持适宜的光照强度和温湿度,促进幼苗的生长。
4. 筛选:对于诱变后的幼苗要进行筛选,根据所需的性状对幼苗进行观察,并标记有优秀性状的幼苗。
5. 培育:将具有优良性状的幼苗移植到育苗盆或田间,继续培育和观察,培育成株。
6. 繁殖:选取优良的突变株进行繁殖,根据所需的突变特征选择进行交配或通过无性繁殖进行繁殖,扩大种质资源。
7. 鉴定:对繁殖后的植株进行鉴定,确定其具有优良特性。
实验结果经过诱变和培育,我们筛选出了一些具有优良性状的植株。
例如,在诱变了的小麦种群中,我们发现了一株比对照组更为矮化,且穗部含粒量更高的突变株。
经过反复鉴定和验证,我们确认这是一个显性突变,并将其命名为“超高产1号”,并将其推荐为新的小麦品种。
实验分析本实验通过EMS诱变剂的处理,成功诱发了作物种子的突变,并通过筛选、培育和繁殖,得到了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诱变育种是基于突变的有效路径,通过创造性地引入物理或化学突变剂,对种子进行处理,改变其基因组结构和功能,促进随机突变发生。
GSPP标准番茄种子和幼苗生产场所版本3.1(前版)自2017年12月11日起失效2018年1月1日起生效目录目录 (2)修订历史 (3)1本标准介绍和范围 (3)1.1参考资料 (4)1.2 GSPP 网站概述 (5)2识别 (6)3质量管理体系(QMS) (6)3.1质量政策 (7)3.2范围 (7)3.3组织 (8)3.4人员 (8)3.5质量管理文件 (9)3.6文档管理 (10)3.7审计 (10)3.8管理评审 (11)4风险分析 (12)4.1风险识别 (12)4.2风险分析和控制措施 (13)5作物溃疡病菌(Cmm)监测 (13)6危机管理 (14)6.1苗子(最低要求) (14)6.2种子(最低要求) (15)7销售和运输 (17)8可追溯性 (17)9客户关系 (17)10交货文档和标签 (17)10.1交货文档 (17)10.2GSPP产品——种子 (18)10.3GSPP产品——种苗 (19)11技术要求 (19)12GSPP系统试验测试的要求 (19)2修订历史1、本标准简介和适用范围GSPP是基于过程的方法来防止种子和种苗传播的病原体的认证体系。
GSPP 的目的是为经认证的公司或生产单位提供一个保证体系,确保公司的质量管理系统、工作方法以及信息的传递符合规定的标准,并对其行为定期检查。
GSPP标准适用于以下范围:●番茄和番茄砧木GSPP标准适用于以下病原体:●番茄溃疡病菌亚种(Cmm)3GSPP标准基用于下列需求:●参与者的质量管理体系●对生产设施和工艺中规定的威胁进行风险评估●基于农作物和病原菌的技术要求GSPP是一种链式手段(见“范围”)当此范围内列出的所有步骤都做到并得到检查后,参与者将获得:●收到GSPP认证(证书)●授权使用集体GSPP商标GSPP的参与者是在番茄或番茄苗产业链中的企业。
支持下列参与者:种苗培育商、种子生产商、种子技术公司、分包商和独立种子经销商。
农 技 推 广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7年第11期摘要:本文叙述了黄瓜栽培的茬口安排、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及其病虫害防治。
关键词:黄瓜;种植技术1 茬口安排及品种选择1.1 茬口安排黄瓜属于喜温、耐弱光蔬菜,从温度要求看,其生育期须安排在一定的季节,华北地区春、夏、秋三季均可露地栽培,采用塑料薄膜拱棚等设施栽培技术,比露地栽培早定植30~50天时间,秋季收获期可延后1个月,加上冬季日光温室生产,可达到周年供应之目的,具体栽培茬口见表1。
本标准以越冬茬栽培为主。
1.2 品种选择选择优质抗病、高产、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的21-10。
2 黄瓜越冬茬季栽培2.1 育苗10月初育苗,采用工厂化穴盘嫁接育苗。
2.2 种子选择选择籽粒饱满,纯度高,发芽率高,发芽势强的种子。
2.3 浸种催芽温汤浸种:用55℃温水浸种,种子先用一份凉水浸泡,再倒入两份开水,并不停的搅拌,等水温降至30℃停止搅拌,再浸泡4h。
催芽:浸种后将种子搓洗干净,捞出沥去水分,用洁净棉纱布包好,在28~30℃温度条件下催芽。
2.4 播种穴盘育苗:将基质营养土加水拌湿,装入32孔穴盘,用穴盘压实,深1cm,将催芽的种子每穴放入一粒种子,然后覆盖拌湿的基质约1cm厚,上盖地膜和塑料拱棚,升温保湿,保持温度白天28~32℃,夜间20~25℃,气温高时用遮阳网遮阳,第四天去地膜,苗全部出齐后去掉拱膜。
2.5 定植前准备2.5.1 整地定植前清除前茬残留物,深翻晾晒一星期。
2.5.2 施基肥肥料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N Y/T394标准。
施熟鸡粪4 000kg/667m2,复合肥50kg/667m2。
鸡粪撒施,复合肥沟施。
2.5.3 作畦设备栽培采用大小行70*50cm栽培,株距30cm。
温室在定植前提前一周盖严塑料薄膜,进行棚内高温消毒。
3 定植3.1 定植时间10月中下旬开始定植,定植前一周扣膜升温。
白天20~23℃,夜间10~12℃,在10cm地温稳定在12℃以上时定植。
农业育苗
育苗环境:合理调控幼苗生长环境,降低温度,增加光照时间和昼夜温差。
通风扰动:利用通风扰动幼苗,适当增强茎叶机械强度;必要时,早晨和傍晚开启风机,强制排风扰动幼苗。
灌水量:合理控制灌水量,使基质相对湿度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在
55%-65%。
智慧农业系统:近年来,兴起的智慧农业系统帮助育苗产业摆脱了自然条件的束缚和地域性的限制,实现了种苗规模化生产、商品化供应,为市场的蔬菜供应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育苗植物工厂:育苗植物工厂是一种新型的育苗方式,它整合了植物照明、营养液调控、潮汐式灌溉、育苗栽培管理、智能环控等技术,开创了育苗产业升级。
数字化育苗:数字化育苗是一种新型的育苗方式,它通过数字化手段,营造出最适宜的光照、温度、湿度和气流,使种子出芽率和均匀度提高,发芽周期缩短。
农技服务园艺作物·25·2017,34(18)贵州野生榛子育苗技术杨小红1,郭 应2,刘红宇3*(1.贵州省核桃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05;2.六盘水娘娘山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贵州 盘州 553537;3.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贵州 贵阳 550005)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贵州榛子优良种质评选与繁育关键技术研究”(黔科合支撑[2016]2572号);贵州省科研机构服务企业行动计划“贵州省核桃研发团队服务企业行动计划”(黔科合服企 [2015]4010号)。
作者简介:杨小红(1982-),女,四川达州人,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经济林研究工作。
E-mail:yangxiao20@。
*通讯作者:刘红宇(1975-),女,贵州习水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林木培育技术研究工作。
E-mail:1723484449@qq,com。
[摘要]介绍了贵州野生榛子种子繁殖育苗技术,包括采种、种子处理、催芽、育苗地选择、整地、播种。
[关键词]野生榛子;育苗技术;贵州榛子是世界四大坚果之一,营养丰富、风味独特。
榛属植物多为灌木、小乔木或乔木,根系发达,树姿优美,枝叶繁茂,是优良的园林绿化及水土保持树种,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贵州产榛科(Corylaceae)榛属(Corylus)植物有4种,分别为藏刺榛(C.ferox Var.thibetica)、滇榛(C.yunnanensis)、川榛(C.heterophylla Var.sutchuensis)和绒毛华榛(C.chinensis Var.fargesii),为野生种[1]。
榛子的繁殖方法主要有分株、压条、嫁接、扦插等。
本文阐述贵州野生榛子种子繁殖育苗技术,期望能为贵州野生榛属植物开发利用、种质资源保护、科研用材及扩大栽培提供参考。
1 采种榛子成熟时期与种类、生长地环境及气候条件有关。
贵州产滇榛、川榛成熟期在农历7月下旬~8月上旬,藏刺榛、绒毛华榛成熟期稍晚。
播种的实验原理
播种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来研究种子的发芽和生长过程。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种子选择:在播种实验中,通常需要选择健康、完整的种子作为实验材料,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处理条件:播种实验中的处理条件包括环境因素和培养基的配制。
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这些因素会对种子的发芽和生长产生影响。
培养基的配制则提供了种子所需的养分和水分。
3. 平均化处理: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通常会进行多次重复的播种实验,并进行平均化处理。
通过统计各组实验结果的平均值,可以减小个别实验误差的影响。
4. 数据收集与分析:在播种实验中,需要记录种子的发芽率、发芽速度、根长、茎长等相关数据。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关于种子生长特性的结论。
通过播种实验,可以研究不同因素对种子生长的影响,为农业生产和植物学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秋播大葱是目前辽北地区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
近几年来,辽北地区在大葱产量与品质提升方面深入研究,经过多年探索,总结出一套秋播大葱栽培技术,现总结如下。
1选地整地选3年未种过葱蒜类、土壤疏松、肥力好、中性或微碱性地块,整地同时进行底肥施用,以腐熟农家肥75t/hm 2、尿素450kg/hm 2以及过磷酸钙750~1125kg/hm 2为宜。
深翻耙平,做畦宽1.3m 、长7~10m 的平畦。
2播种育苗2.1种子处理为了提升种子发芽率与出苗率、降低病害发生概率,应当在播种前进行浸种消毒。
2.2播种一般采用秋播,比春播播种量稍大些,育苗田种子用量22.5~30.0kg/hm 2,一般1kg 种子育334~400m 2,栽1100~1067m 2地。
大葱种植宜采用条播,以沟深1.5~2.0cm 、宽10~15cm 为宜,播种后进行轻踩,以便使种子与土壤紧密贴合,随后将畦面耧平。
2.3苗期管理因大葱种子小、顶土能力弱,只有保持地面湿润才能保持正常出苗,每隔3~5d 要在育苗床喷1次水。
葱苗从播种出苗至冬前停止生长应适当浇1~2次透水,不追肥,要中耕除草。
土壤封冻前灌足冻水,并在地表撒一层土杂肥、马粪或者草木灰,厚度2~3cm 即可。
翌年开春后气温回升到0~3℃时,可把冬前覆盖的马粪耧出来,然后划锄,结合划锄拔除杂草。
温度回升到13℃时,浇返青水,同时追返青肥,以后控水,中耕,蹲苗10~15d ,等到旺盛生长期,要进行2~3次追肥浇水,追施硫酸铵225~300kg/hm 2或尿素150~225kg/hm 2;同时对病虫害进行防治[1]。
3定植3.1定植前准备整地后普施腐熟农家肥75t/hm 2、过磷酸钙750kg/hm 2、钾肥225kg/hm 2,浅耕灭茬。
为了便于起苗,可在起苗前2~3d 浇水1次,使得土壤干湿适中。
把葱苗分成1、2、3级,选用1、2级苗,大小苗分开栽,淘汰3级苗和杂苗。
3.2定植时间及密度根据多年种植数据统计,辽北地区以6月5日前后进行定植,其产量最高。
核桃种子育苗方法核桃是一种美味可口的坚果,而核桃树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果树,它们的果实不仅可以食用,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因此,很多人都希望能够在自家的庭院或者果园里种植核桃树。
然而,很多人对于核桃种子的育苗方法并不了解,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核桃种子育苗方法的知识。
首先,选择好种子是育苗的第一步。
在选择核桃种子时,我们应该选择外壳完整,没有受损的种子,这样才能确保种子的萌发率。
另外,我们还需要注意选择新鲜的种子,因为新鲜的种子萌发率更高。
在选择种子的时候,最好选择一些有机核桃或者野生核桃的种子,这样培育出来的核桃树更加健康。
接下来,我们需要进行种子的处理。
首先,我们需要将核桃种子放入清水中浸泡24小时,这样可以帮助种子去除外壳上的化学物质,促进种子的萌发。
然后,我们可以将种子取出,用湿润的纱布包裹,放入密封袋中,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进行发芽。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每天检查一次种子的湿润程度,保持纱布的湿润度。
当种子发芽后,我们需要将种子移植到培育土中。
培育土最好是松软透气的,可以选择泥炭土和腐叶土的混合土壤,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种子的生长。
在移植的时候,我们需要将种子埋入土中,然后轻轻拍实土壤,保持土壤的湿润度。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避免给种子过多的水分,以免导致种子腐烂。
最后,我们需要给种子提供适当的光照和温度。
核桃种子喜欢充足的阳光,因此我们需要将种子放在充足的阳光下,但要避免暴晒。
另外,种子的适宜生长温度在15-25摄氏度之间,因此我们需要选择一个适宜的环境来培育核桃种子。
总的来说,核桃种子的育苗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只要我们选择好种子,进行适当的处理,提供适宜的环境,就能够成功地培育出健康的核桃树。
希望以上的方法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种植成功!。
苏秀867水稻栽培技术作者:孙如俊,朱育雷来源:《乡村科技》 2017年第30期[摘要]苏秀867 是苏秀9 号、秀水09 和秀水123 杂交选育的粳型常规水稻,该水稻品种具有生育期短、结实率高、抗病能力强等特点,平均产量在8 800 kg/hm2以上,在我国山东、河南、江苏、淮北等地区均有广泛种植。
在实际种植过程中,为了提高苏秀867 水稻的产量和质量,需要结合当地种植条件采取科学的栽培技术。
基于此,本文从栽前准备、育秧插栽和田间管理等方面,就该品种水稻的栽培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苏秀867;栽前准备;育秧插栽;田间管理[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7)30-64-2水稻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保证水稻栽培的产量和质量,不仅直接影响到农户的收益和种植积极性,而且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
近年来,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使得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如何提高单位面积的水稻产量成为农户和相关部门关心的焦点问题。
在水稻栽培和生长的各个阶段,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为水稻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是实现高产栽培的关键。
1 栽前准备工作1.1 种子筛选与处理水稻种子经过一段时间的保存之后,受贮存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种子的生命活力可能会受到影响。
为了确保种子发芽率和减轻后期管理压力,需要在栽培之前进行必要的筛选和处理。
首先,进行种子发芽试验。
在实验室模拟常温条件进行种子萌发试验,如果种子发芽率在90%以上,说明该批次种子合格[1]。
其次,对种子进行晒种、选种。
将贮存一段时间的玉米种子放置于阳光下翻晒,杀死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病菌、虫卵等。
选种主要是筛选出那些残缺、干瘪的水稻种子。
最后,浸种、消毒,这是优选种子和提高种子抗病虫能力的一种可行性方法。
1.2 合理确定播种时间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播种时间有所差异,合理确定播种时间也是提高水稻栽培产量的要素之一。
以黄淮麦茬稻区为例,苏秀867 一般在每年5 月上旬开始播种,可根据当年的气候状况适当提早或推迟5~10 d[2]。
农业种植技术标准作业指导书第1章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4)1.1 品种选择原则 (4)1.1.1 适应性原则: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的品种,以保证作物生长的稳定性和产量。
(4)1.1.2 高产性原则:优先选择具有高产潜力的品种,以提高农业种植的经济效益。
(4)1.1.3 抗病性原则:选择具有较强抗病性的品种,减少农药使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
(4)1.1.4 品质优良原则:选择品质优良、口感好、营养价值高的品种,以满足市场需求。
(4)1.1.5 熟期适中原则: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熟期适中的品种,保证作物在最佳时期收获。
(4)1.2 种子质量要求 (4)1.2.1 纯度:种子纯度应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保证作物品种的稳定性和产量。
(4)1.2.2 净度:种子净度应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减少杂质含量,提高种子发芽率。
(4)1.2.3 发芽率:种子发芽率应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以保证播种后的出苗率。
(4)1.2.4 水分:种子水分应控制在适宜范围内,防止种子霉变,影响发芽率。
(4)1.2.5 健壮度:种子应具备良好的健壮度,以保证播种后作物的生长势。
(5)1.3 种子处理技术 (5)1.3.1 晒种:播种前,将种子摊放在阳光下晾晒,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和杀死部分病原菌。
(5)1.3.2 浸种:根据作物品种和当地气候条件,选用适宜的浸种剂,进行种子处理,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和防治病虫害。
(5)1.3.3 药剂处理:根据作物病虫害防治需求,选用适宜的药剂对种子进行处理,以减少病虫害发生。
(5)1.3.4 种子包衣:采用种子包衣技术,将种子包裹在具有一定防护作用的材料中,提高种子发芽率和防治病虫害。
(5)1.3.5 低温处理:部分作物种子在播种前需进行低温处理,以打破休眠,促进种子发芽。
(5)1.3.6 营养处理:对种子进行营养液浸泡处理,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和促进幼苗生长。
2017年第2期现代园艺作者简介:何婉春(1974-),女,汉族,工程师,主要从事苗木培育及管理等工作。
华北落叶松()为松科()落叶松属)高大落叶乔木,高达30m ,胸径1m ,树冠圆锥形。
树皮暗灰褐色,呈不规则鳞状裂开,大枝平展,小枝不下垂,球果长卵形或卵圆形,长约2~4cm 、径约2cm 、种鳞26~45,背面光滑无毛,边缘不反曲,苞鳞短于种鳞,暗紫色。
种子灰白色,有褐色斑纹,有长翅,树皮暗灰褐色,不规则纵裂,成小块片脱落;枝平展,具不规则细齿。
苞鳞暗紫色,近带状矩圆形,长0.8~l.2cm ,基部宽,中上部微窄,先端圆截形,中肋延长成尾状尖头,仅球果基部苞鳞的先端露出。
种子斜倒卵状椭圆形,灰白色,具不规则的褐色斑纹,长3~4mm 、径约2mm ,种翅上部三角状,中部宽约4mm ,种子连翅长1~1.2cm ,子叶5~7枚,针形,长约1cm ,下面无气孔线,花期4~5月,球果10月成熟。
木材淡黄色或淡褐色,材质坚韧,结构致密,纹理直、含树脂、耐久用。
可供建筑、桥梁、电杆、舟车、器具、家具、木纤维工业原料等用。
树干可割取树脂,树皮可提取栲胶。
华北落叶松生长快、材质优良、用途大,对不良气候的抵抗力较强,并有保土、防风的效能,可作分布区内以及黄河流域高山地区及辽河上游高山地区的森林更新和荒山造林树种,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北2省。
内蒙古、山东、辽宁、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省区均引种,为华北地区高山针叶林带中的主要森林树种。
1种子来源及种子性状种子采集于小陇山林区,千粒重:5.42g ;发芽率:68%(发芽试验环境:光照:9h/d ,温度:28℃;暗处理:15h/d ,温度:20℃)。
2育苗地概况试验地位于秦岭南坡,地理纬度E 105°54′37″、N34°28′50″,海拔1560m 。
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型,年降雨量600~800mm ,年蒸发量1290.0mm ,年平均气黄棕温10.7℃,≥10℃积温3359.0℃,年最高温40℃,年最低温-19.2℃,土壤为壤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