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及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253.55 KB
- 文档页数:1
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护理贵航302医院心内科谢艺摘要: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诊断冠心病最可靠的方法和最主要的手段,通过对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的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最大限度的提高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的疗效。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术护理1.临床资料我科2005年至今行冠状动脉造影术1208例,年龄33~83岁,平均年龄67.6岁;其中男性749例,女性459 例。
术前存在紧张恐惧心理的患者985 例,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应5例,造影剂不良反应0例。
2.护理2.1术前准备2.1.1心理护理由于冠状动脉造影术是创伤性检查,患者在局麻下行介入检查,检查中会产生紧张恐惧心理,在手术前后需应用综合心理干预。
对介入治疗患者在手术前后应用综合心理干预,结果心理干预后,焦虑、抑郁表现显著减轻。
护士在术前用温和的言语,耐心细致地介绍冠脉造影手术的目的、必要性、安全性、方法、配合要点、治疗中可能出现不适感觉及应对措施等,减轻患者紧张恐惧心理,患者均能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手术。
2.1.2病人准备协助病人完善各种相关检查。
术前一日作好备皮、碘过敏试验。
术前1~2天练习床上排尿,预防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利于术中造影剂的排出。
为减轻病人的消化道症状,避免禁食时间过长引起血容量不足,尤其是老年人,可适当缩短禁食、禁水时间,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3]。
同时安排的手术较多时应恰当掌握后面病员的禁食时间。
2.2术中护理2.2.1心理护理由于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人采用的是局部麻醉,病人在整个检查过程中的神志始终是清醒的。
因此护士应尽可能多陪伴在病人旁,利用护理技巧分散病人的紧张、焦虑、恐惧,询问病人有无不适。
心脏介入室内播放可以舒缓患者紧张情绪的轻音乐,有助于患者情绪的放松。
2.2.2注意观察病情随时询问病人有无不适,尤其在穿刺过程中由于病人紧张或医师操作不当易发生迷走反射。
如病人出现面色苍白、大汗、胸闷、心率下降、血压降低等,需要密切观察及时处理。
冠状动脉造影术中及术后护理经验及体会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术护理冠状动脉造影术是目前诊断冠心病最准确的方法。
在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同时,还可以评价冠状动脉及左心室的功能情况。
冠状造影术(常简称冠脉造影或冠造)就是采用介入的方法,应用在X线显影的造影剂,对冠状动脉进行检查的方法。
在治疗措施上可以确定是选择药物治疗还是外科手术治疗,还可以对冠心病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价和评估。
冠状动脉造影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十分重要,是确保造影安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通过对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的护理,减少术后合并症的发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的疗效。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41例,男28例,女13例,年龄43~71岁。
其中各型冠心病38例,胸痛待查3例。
发生皮下血肿3例,余38例无并发症发生。
方法:穿刺部位与操作:穿刺部位首选右股动脉,2例右股动脉穿刺困难改为左股动脉。
在严格无菌操作和局麻下,采用seldinger[1]法进行股动脉穿刺插管,分别以左右冠脉导管及猪尾型右心造影导管,完成左、右冠脉及左心室造影。
护理术前护理:为了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术前应向患者介绍冠状动脉造影的目的和操作的大致过程,使患者和家属减少顾虑。
详细询问既往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发作的诱因、程度及可能有效的纠治措施;详细体检了解患者的心功能级别、了解X线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以及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询问过敏史、手术史,尤其是穿刺部位手术史。
对可能影响造影安全及顺利进行的因素及时与主管医生取得联系进行纠正,并准备相应的预防性措施,做到心中有数。
双侧腹股沟及会阴部备皮,做碘过敏试验,向被检查者介绍造影时所需的体位,训练其深呼吸、咳嗽、憋气和卧位排便动作,记录身高、体重,计算用药量;术前4~6小时禁食水,排空大小便。
必要时术前口服镇静剂。
术中配合要点:①各种导管均用肝素盐水冲洗后备用,备齐用物,连接好电极、导线,调整好监护系统的参数,各种导管摆放有序,方便术中及时递送。
冠脉造影术后护理问题及措施介绍冠脉造影术是一种通过向冠状动脉注入造影剂,以观察冠脉血管状况的介入性检查方法。
该检查常用于评估冠脉狭窄、冠脉搭桥术后等情况。
术后的护理关系到患者的康复和恢复,因此需要特别重视。
本文将详细介绍冠脉造影术后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及相关的护理措施。
术后观察问题及措施术后出血术后出血是冠脉造影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手术部位的出血情况,并采取以下措施:1.确保手术部位干燥清洁,避免感染。
2.监测患者出血情况,包括出血量、出血性质等。
3.定期更换并压迫手术部位敷料,以控制出血。
4.在出血较为严重时,及时报告医生,并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处理。
血压波动冠脉造影术后,患者的血压可能会出现波动。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并采取以下措施:1.监测患者血压,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
2.注意血压波动的原因,如情绪、运动等,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3.如有需要,可根据医生的指示给予降压药物。
4.鼓励患者保持适度的休息和放松。
心律失常冠脉造影术后,患者可能出现心律失常。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律,并采取以下措施:1.监测患者心电图,了解心律是否正常。
2.注意心律失常的类型和频率,及时报告医生。
3.如有需要,可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并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处理。
4.鼓励患者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劳累。
血肿形成术后血肿的形成是冠脉造影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手术部位的肿胀情况,并采取以下措施:1.定期观察手术部位是否有明显的肿胀。
2.保持手术部位干燥清洁,避免感染。
3.在血肿形成较为严重时,及时报告医生,并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处理。
4.如有需要,可给予局部冷敷或热敷来缓解肿胀。
饮食护理问题及措施液体摄入冠脉造影术后,患者需要适量饮水以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以下指导:1.鼓励患者适量饮水,增加尿量。
2.避免过量饮水,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3.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水肿等情况。
冠脉造影术术后护理查房
一、护理问题
1. 疼痛:由于手术创伤,可能导致一定程度的疼痛。
2. 焦虑和恐惧:由于手术的紧张性和术后恢复的不确定性,患者可能产生焦虑和恐惧情绪。
3. 潜在并发症:包括出血、感染、肾功能不全等。
二、护理目标
1. 缓解患者疼痛。
2. 减轻患者焦虑和恐惧,增强其安全感。
3. 预防并控制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快速恢复。
三、护理措施
1. 疼痛护理: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可采用非药物和药物方法缓解疼痛,如转移注意力、放松技巧等,必要时给予镇痛药。
2. 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沟通,解释病情和手术结果,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减轻其焦虑和恐惧。
3. 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肾功能指标,预防出血和感染,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4. 基础护理: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护理。
5. 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指导其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如轻度活动、呼吸锻炼等。
四、护理评价
1. 疼痛程度是否得到有效缓解。
2. 患者的心理状态是否稳定,有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3. 是否有并发症发生,如出血、感染、肾功能不全等。
4. 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否提高,如睡眠质量、饮食状况等。
5. 患者的康复情况是否良好,是否能适应日常生活和工作。
冠脉造影剂论文:冠脉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摘要】目的:造影剂所致急性肾损害(CIN)已成为当前医院内发生的急性肾衰的第三位常见原因[1],本文通过对6例CIN患者全部治愈的护理结果,谈护理体会。
方法:采取术前评估,做好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时巡视饮水情况,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出院随访等护理措施,使6例CIN患者全部治愈。
结果:总结我院2007年8月~2009年12月接受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462例,其中符合造影剂急性肾衰诊断标准的6例,对其所采取的护理措施使患者全部治愈。
结论:重视冠脉造影剂的不良反应,提早预防。
出现不良反应及CIN应采取及时的护理措施,降低不可逆的急性肾损害的发生率。
【关键词】冠脉造影剂;不良反应;护理冠脉治疗中造影剂的应用日益增多,造影剂所致急性肾损害(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多。
虽然造影剂不断改良,由离子型到非离子型,由高渗型到等渗型或低渗型,但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仍居高不下。
据统计,CIN已成为当前医院内发生的急性肾衰的第三位常见原因。
CIN 通常定义为血管内应用造影剂3日内发生的无其他原因可以解释的急性肾功能衰竭。
目前采用较多的标准为:在造影后48小时内,当基础SCr<132.6μmol/L,SCr较基础升高25%;或当基础SCr>132.6μmol/L,SCr较基础升高>88.4μmol/L时可诊断为CIN。
而大多数临床试验则以血管内应用造影剂72小时内SCr较基线值升高25%或0.5mg/dL (44.2 μmol/L)为诊断标准。
现总结我院2007年8月~2009年12月接受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462例,其中符合造影剂肾病诊断标准的6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2007年8月~2009年12月期间住院接受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462例。
冠脉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1-06-23T10:12:08.253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2期供稿作者:姜雪萍刘明旭郭海城[导读] 冠脉治疗中造影剂的应用日益增多,造影剂所致急性肾损害(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多。
【摘要】目的:造影剂所致急性肾损害(CIN)已成为当前医院内发生的急性肾衰的第三位常见原因[1],本文通过对6例CIN患者全部治愈的护理结果,谈护理体会。
方法:采取术前评估,做好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时巡视饮水情况,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出院随访等护理措施,使6例CIN患者全部治愈。
结果:总结我院2007年8月~2009年12月接受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462例,其中符合造影剂急性肾衰诊断标准的6例,对其所采取的护理措施使患者全部治愈。
结论:重视冠脉造影剂的不良反应,提早预防。
出现不良反应及CIN应采取及时的护理措施,降低不可逆的急性肾损害的发生率。
【关键词】冠脉造影剂;不良反应;护理
【中图分类号】R3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2-0061-01 冠脉治疗中造影剂的应用日益增多,造影剂所致急性肾损害(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多。
虽然造影剂不断改良,由离子型到非离子型,由高渗型到等渗型或低渗型,但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仍居高不下。
据统计,CIN已成为当前医院内发生的急性肾衰的第三位常见原因。
CIN通常定义为血管内应用造影剂3日内发生的无其他原因可以解释的急性肾功能衰竭。
目前采用较多的标准为:在造影后48小时内,当基础SCr<132.6μmol/L,SCr较基础升高25%;或当基础SCr>132.6μmol/L,SCr较基础升高>88.4μmol/L时可诊断为CIN。
而大多数临床试验则以血管内应用造影剂72小时内SCr较基线值升高25%或0.5mg/dL (44.2 μmol/L)为诊断标准。
现总结我院2007年8月~2009年12月接受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462例,其中符合造影剂肾病诊断标准的6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07年8月~2009年12月期间住院接受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462例。
术后发现符合造影剂肾病诊断标准的6例患者。
其中男4例,女2例,平均年龄64±8岁。
临床初步诊断冠心病合并高血压3例,冠心病3例。
造影前1个月肾功能Bun、Cr、SCr、CO2指标在正常范围,术前排除有原发和继发肾脏疾病或肾功能异常。
1.2方法: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连续3天检测Bun、SCr,患者术中均使用低渗非离子造影剂-优维显,术后连续水化,并根据化验肾功情况,给予相应治疗。
2结果
462例接受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中符合造影剂肾病诊断的6例,发生率约1.3%。
6例病人SCr化验在179.5μmol/L~374.6μmol/L之间,经过停用肾损害药物、补液、碱化尿液、应用利尿剂、严重的应用开同,其中1例透析2次,7~10天后所有病人SCr化验值恢复术前水平,并全部痊愈出院。
3护理体会
3.1做好心理护理过度紧张、恐惧、焦虑可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情况,导致植物神经功能异常,可增加或加重造影剂引起的不良反应。
因此,术前要对病人详细交代药物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操作方法,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预防、处理措施交代给病人,使病人在造影的过程中处于最佳的精神状态。
3.2术前评估应在术前详细询问患者是否为过敏体质,对造影剂及其它药物有无过敏史。
造影剂肾病受造影剂剂量、年龄、脱水、心力衰竭和肾毒性药物应用等因素的影响。
术前评估及时发现高危因素,监测血糖、血压,肾功能、电解质等。
3.3做好健康宣教,定时巡视患者饮水情况对患者进行宣教时,要讲清饮水目的、药物代谢的时间及途径和饮水的具体方法。
科学指导患者饮食。
3.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在造影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是抢救是否成功的关键。
首先要完善抢救措施,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应积极主动地做好抢救应急工作。
CIN多发生于造影后24~48小时,多表现为非少尿型急性肾衰竭,少尿型病人病死率高。
术后予心电、血压监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3.5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注意尿量记录的准确性,及时留取血、尿标本以监测肾脏功能。
注意观察患者有无乏力、尿少、水肿等症状;有无恶心、呕吐,因尿素氮、肌酐升高会引起消化系统症状,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6出院随访嘱患者半月后复查一次肾功能。
指导患者每日观察尿量,有无明显减少或增多,有无下肢水肿。
责任医护应告知患者及家属联系电话,将服务功能延伸到院外,对患者出现的症状和提出的疑问要给予科学的指导和解释。
制作肾功能不全患者饮食卡片,指导患者饮食。
避免滥用药物,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总之,CIN是可以预防的医源性并发症,重视并避免促发CIN的危险因素是降低其发生率的关键。
术前认真对患者进行评估,避免一切危险因素。
术中选择非离子、低粘滞度的造影剂,还要尽量减少造影剂的用量。
术后3小时内强化饮水是简便、易行、有效地护理措施[2]。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术后24小时内。
尽可能把CIN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Briguofi C,Airoldi F,Mofci N,et al,New pharmacolo gical protocols to prevent or reduce contrast media nep hmpathy[J].Minerva Cardioangiol,2005,53(1):49~58
[2]高瑞雪术后不同饮水方法对减轻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造影剂相关性肾损伤的效果及护理中华护理杂志 April2009, Vol44,No.4,P296作者单位:163316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