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技术路线-生产工艺技术方案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39.27 KB
- 文档页数:10
养鸡是我国城乡广大人民群众一项传统的、具有投资少、规模小、见效快的饲养业。
鸡的品种按其经济用途分为蛋用鸡、肉用鸡、蛋肉兼用鸡和药用或观赏鸡四种。
一般来说,传统养鸡以自繁、自养为主。
但因近年来自繁自养已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养鸡户不断增多,饲养量大量增加,普通养殖户依靠科技提升养鸡技术成了当务之急。
选种在鸡场投产前,养殖户应该根据当地的环境气候等结合市场因素挑选适合自己饲养的品种,蛋鸡还是肉鸡,快速性鸡种还是慢速型鸡种,是否考虑生态品种。
选雏挑选健壮的雏鸡,主要通过一看、二摸、三听、所谓“一看”,就是看外形,大小是否均匀,符合品种标准;羽毛是否清洁整齐,富有光泽。
“二摸”,就是摸身上是否丰满,有弹性。
“三听”则听叫声是否清脆响亮。
健壮的雏鸡一般表现为:眼大有神,腿干结实,绒毛整齐,活泼好动,腹部收缩良好,手摸柔软富有弹性,脐部没有出备点,握在手里感觉饱满温暖,挣扎有力。
反之,精神萎靡,绒毛杂乱,脐部有出血痕迹等均属弱雏。
雌雄鉴别雏鸡的雌雄鉴别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1 肛门鉴别法首先看肛门的张缩情况,一般雄雏的肛门括约肌比雌雏发达,挛缩能力强。
因此,在出雏的当天,可将雏鸡托在手中,看其肛门的张缩情况,如果闪动恰恰而有力,为雄雏;而闪动一阵、停一阵、再闪动一阵,张缩次数较少且慢,为雌雏。
2 羽毛鉴别法主要根据翅、尾羽生长的快慢来鉴别,雏毛换生新羽毛,一般雌的比雄的早,在孵出的第四天左右,如果雏鸡的胸部和肩尖处已有新毛长出的是雌雏;若在出壳后七天以后才见其胸部和肩尖处有新毛的,则是雄雏。
3 动作鉴别法总的来说,动物雄性要比雌性活泼,活动力强,悍勇好斗;雌性的比较温驯懦弱。
因此,一般强雏多雄,弱雏多雌;眼暴有光为雄;柔弱温文为雌;动作锐敏为雄,动作迟缓为雌;举步大为雄,步调小为雌;鸣声粗浊多为雄,鸣声细悦多为雌。
4 外形鉴别法雄雏一般头较大,个子粗,眼圆形,眼睛突出,嘴长而尖,呈钩状;雌雏头较小,体较轻,眼椭圆形,嘴短而圆,细小平直。
农村养鸡技术方案概述农村养鸡是一项重要的农业业务。
它能够提供大量的新鲜鸡蛋和肉类,同时还能给农民带来可观的收入。
但是,要想获得高质量的鸡蛋和肉类,必须掌握正确的养鸡技术。
本文档将介绍一些有效的农村养鸡技术方案,以帮助农民提高养鸡效率和养鸡质量。
养鸡场所合理的养鸡场所是成功养鸡的基础。
合理的鸡舍必须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和温度控制条件。
同时,需要妥善安置喂水和粮食的设备,并确保清洁卫生。
饲料管理鸡的健康和生产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饲料质量和营养水平。
因此,科学使用饲料是提高鸡的生产水平、增加产蛋量的重要途径。
饲料配方应根据鸡的品种、生长阶段、饮水量、气温和饲养密度来制定。
合理的饲料搭配能够满足鸡的营养需求,从而提高鸡的生产量和健康水平。
防疫保健鸡病是养鸡过程中一个首要的问题。
合理的防疫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疾病的产生。
预防疫苗接种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疾病的方法之一。
对于新生鸡,疫苗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接种;对于成鸡,定期检查体质,注意预防和治疗常见疾病,如传染性喉炎、鸡伤寒、鸡腹泻等。
生产管理要获得高质量的鸡蛋和肉类,必须对鸡的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的管理。
1.生产计划:合理的生产计划是提高生产水平的重要保障。
农民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生产计划,包括喂养、疫苗接种、疾病预防和治疗等方面。
2.热带鸡的逐年更新:鸡的生产水平通常与年龄有关。
因此,必须定期淘汰老鸡,并引进新的鸡苗。
3.鸡舍清洁:地面鸡舍必须定期清洁,并确保卫生条件良好。
这有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
4.睡觉管理:鸡的作息时间与其生产水平有关。
在晚上和早晨之间,鸡通常会产生更多的鸟蛋。
因此,农民需要安排鸡的作息时间,确保睡觉时间有规律。
结论合理的农村养鸡技术方案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重要手段。
本文档介绍了一些有效的农村养鸡技术方案,包括改善养鸡场所、科学配合饲料、防疫保健和生产管理等方面。
希望这些方案能够帮助农民提高养鸡效率,获得更多的产蛋和肉类。
养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技术和方法:
1.饲养管理:这包括鸡舍的选址、设计、建造和维护,以及鸡的饲养、喂养、水分管
理和健康管理等。
2.喂养管理:这包括鸡的饲料的选择、配置、喂养量和喂养频率等。
3.繁殖管理:这包括鸡群的繁殖、孵化、养育和管理等。
4.疫病防控:这包括鸡舍的消毒、防疫和治疗等。
5.生产管理:这包括生产计划、生产过程控制、生产成本控制和生产质量控制等。
在实际操作中,养殖人员需要根据鸡舍环境、鸡群状况、市场需求和生产成本等因素,采用合理的方法和技术来管理鸡群,确保养殖业绩高效稳定。
蛋鸡的生产流程和技术蛋鸡的养殖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支持。
以下是蛋鸡的生产流程和技术的详细介绍。
一、蛋鸡养殖的准备工作:1. 场地选择:要选择远离居民区和水源的地方,保证环境干净、卫生。
2. 场地清洁消毒:在养殖前要对鸡舍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确保没有病毒和细菌的污染。
3. 鸡舍建设:根据鸡的尺寸和数量,设计合理的鸡舍并确保通风良好,保证蛋鸡的生产环境舒适。
二、蛋鸡的选育和饲养:1. 苗鸡选择:选择健康、活泼的苗鸡,避免疾病的传播。
2. 饲料配方:制定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需求,提供营养全面、均衡的饲料。
3. 饲养管理:注意饲养密度,保证鸡舍内的空气流通,并妥善处理鸡的排泄物,保持鸡舍内干净卫生。
4. 疫病防控:定期进行预防接种和检查,对发现的疫病及时隔离和治疗,确保鸡群的健康和安全。
三、蛋鸡的生产和管理:1. 繁殖管理:保持合适的光照时间和强度,控制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提供足够的饲料和水源,促进蛋鸡的产蛋量和品质。
2. 蛋的采集和储存:定期清理鸡舍内的蛋,尽量避免鸡蛋的损坏,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储存鸡蛋,保持其新鲜度。
3. 数据采集和分析:通过对蛋鸡的生产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可以了解鸡群的状况和趋势,及时调整管理策略,提高生产效益。
四、蛋鸡的销售和营销:1. 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价格趋势,制定合理的销售计划。
2. 销售渠道: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并与超市、饭店等进行合作,提高产品的销售量和知名度。
3. 品牌建设:注重品牌形象和产品质量,加强宣传推广,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总之,蛋鸡的生产流程和技术需要全面的管理和科学的技术支持。
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和良好的管理,才能保证蛋鸡的良好生产效益和高品质的产品,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化养鸡的主要工艺与设备11级动物科学1班李国玲201130790309 现代化养鸡工艺是综合应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成就,把饲料、良种、机械、环境、防疫、管理诸因素有机地、举证地统一起来,围件着以高效率、高产量、高利润为中心的一套科学化的饲养工艺,从总体上来说可分为“平养和笼养”二大类[1]。
所谓平养,就是把鸡群关在舍内地面上或离地面一定高度处铺设的金属丝网片(或棚条)上散放饲养,鸡群有较大的自由活动范围。
所谓笼养,就是把鸡关在笼内饲养,根据鸡笼组装形式不同,笼养又可分为叠层式、平置式、阶梯式、半阶梯式、复合式等多种。
在现代化养鸡中,肉鸡仍大多采用平养工艺为主,雏鸡、种鸡和蛋鸡的饲养,则大多已采用笼养工艺[2-4]。
但无论是采用平养还是笼养工艺,除了与资金水平及鸡群种类有关外,还与饲养设备条件等有密切关系。
下面就种鸡、产蛋鸡、雏鸡、肉鸡等所采用的基本饲养设备作一简要阐述。
1 保温设施雏鸡是指从出壳后的0~6星期内的仔鸡,其一般采用平养工艺。
而平面育雏在实际中应用比较广的分为更换垫料育雏、厚垫料育雏和网上育雏3种形式[5]。
其中更换垫料育雏、厚垫料育雏统称为平面垫料育雏。
1.1 平面垫料育雏:育雏舍地面铺上垫料,垫料可以是谷草等干净、吸水性良好的物品。
一般厚为3-5厘米以上,并视垫草潮湿程度经常进行更换。
供温方式可采用伞形育雏器、红外线灯、远红外线板和烟道等(如图1、2、3、4)。
图1 伞形育雏器图2 红外线灯图3 远红外线板图4 烟道保温1.2 平面网上育雏:雏鸡饲养在鸡舍内离地面一定高度的平网上,平网可用金属、塑料或竹木制成,平网离地高度50-60厘米,网眼为1.2厘米×1.2厘米。
这种方式节省垫料,雏鸡不与地面粪便接触,可减少疾病传播。
供温方式可采用红外线板、电热管、烟道等(如图3、4、5)。
图5 电热管育雏2 喂料系统无论肉鸡、蛋鸡、雏鸡或种鸡采取平养或笼养,都需要喂料系统。
因此供、喂料是养鸡生产中的主要作业项目之一。
养鸡技术指导方案1. 引言养鸡是一项常见的农业养殖业务,鸡肉和鸡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
因此,养鸡的技术指导方案对于提高养殖效益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套针对养鸡的技术指导方案,以帮助养鸡业主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2. 鸡舍设计鸡舍的设计对于养鸡业务的成功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鸡舍设计的要点:•舍内环境控制:确保鸡舍内的温度、湿度和通风都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根据鸡的种类和数量,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加设通风窗、温控设备等。
•合理的空间规划:确保每只鸡都有足够的活动空间,饲养密度不宜过高。
同时,合理规划鸡舍内的设备和通道,方便饲养管理和鸡只进出。
•设施设备的安装:合理安装喂饲设备、饮水设备和温度控制设备,确保鸡只能够得到充足的食物、水和舒适的温度。
3. 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养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良好的饲养管理能够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出质量。
以下是一些饲养管理的要点:•科学的饲料配方:根据鸡的品种和生长阶段,制定合理的饲料配方。
饲料中应包含适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喂食管理:控制喂食量和喂食频率,确保鸡只能够摄取到足够的饲料。
定时清理喂食器,保持饲料的新鲜和卫生。
•饮水管理:定期更换饮水设备中的水源,确保鸡只能够获得清洁、新鲜的饮水。
•疾病防控:定期检查鸡只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保持鸡舍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鸡舍,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4. 健康管理鸡只的健康管理对于养鸡业务的成功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健康管理的要点:•疫苗接种:按照饲养手册的要求,定期为鸡只接种疫苗,预防常见的鸡类传染病。
•环境调控:保持鸡舍的清洁和通风,控制饲养密度,避免鸡只患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
•定期体检:定期请兽医对鸡只进行体检,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5. 养鸡经济效益分析经济效益是养鸡业务成功的关键指标。
以下是一些养鸡经济效益分析的要点:•成本控制:合理控制饲料、兽药、设备等成本,降低养殖成本。
生产工艺技术方案分析7.1工艺技术方案7.1.1项目技术路线本项目的主要技术是鸡标准化无公害养殖技术。
鸡培育的好坏,直接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成鸡的生产力、种用价值及后期的经济效益。
所以,育雏好坏将直接影响成鸡的存栏量及后期的生产性能。
7.1.2项目工艺技术方案一、饲养技术采用笼养技术、“全进全出”饲养制度和严格的卫生管理和生物安全控制模式,使用全价配合饲料,利用自动清粪系统及时清除粪便控制环境污染,中草药防治鸡病,达到提高肉鸡成活率、饲料转化率以及成鸡屠宰率、瘦肉率等的效果,确保肉鸡产品安全无公害。
(一)育雏期饲养管理技术1.育雏前的准备为避免育雏期间出问题,在进雏前应做好周密的准备工作。
一般要做好以下几点:(1)合理制订生产计划:根据鸡舍容量和自身经济条件进行生产定位,制订进雏计划和全年生产计划。
(2)育雏舍准备:育雏室要求干燥、保温性能好、光照和通风换气条件良好,并便于操作和卫生防疫,且应在进雏前对育雏舍进行维修和电路安全检查维护,最后进行冲洗、消毒,干燥后关闭门窗备用。
对于育雏室及鸡场周围环境应做好灭鼠、除草工作,并保持排水畅通。
(3)设备与用具准备:保温设备的正常运转是育雏成功的关键之一,其他例如照明、通风设备是否正常,饮水器、料桶是否已准备就绪等,本项目采用智能系统控制。
(4)垫料准备:采用地面育雏时垫料应提前消毒、干燥后备用,一般垫料有刨花、锯木、短麦秕。
垫料要求干燥、吸水性强、松软、无异味和无霉变等。
有条件地区若在地面上先铺细砂粒,上面再铺垫料则更好。
(5)进雏前准备工作。
①进雏前5一6天按每立方米鸡舍用高锰酸钾20克加福尔马林40毫升进行密闭薰蒸消毒,24小时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②饮水器、料桶可用现配制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或新洁尔灭溶液浸泡、冲洗、晾干后备用。
③配备好育雏期饲料、药品、疫苗。
落实好育雏用工具周转箱、车辆等。
④进雏前一天加温、调试,保证育雏室温度符合育雏要求。
2.育雏期间注意事项(1)饲喂质量高的饲料,保持较高采食量。
养鸡生产关键环节及其技术要领(高建新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综合职业技术教育中心057650 )养鸡业是我国养殖业的传统行业之一,具有投资少、规模小、见效快、周期较短等特点。
鸡的品种按其经济用途分为蛋用、肉用、蛋肉兼用、药用和观赏等品种类型。
我国传统养鸡以自繁自养(散养)为主。
近十几年来,自繁自养(散养)的养殖方式已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养鸡户不断增多,饲养量大量增加,集约化养殖厂也纷纷建立起来。
随之而来,养殖户依靠科技提升养鸡技术成了当务之急。
无论鸡的品种不同还是采用何种养殖方式,养鸡生产的关键环节及其技术要领是基本相同的。
下面做一简单论述。
一、选种在鸡场投产前,养殖户应该根据当地的环境气候、环境等结合市场因素挑选适合自己饲养的品种,蛋鸡还是肉鸡,快速性鸡种还是慢速型鸡种,是否考虑生态品种。
二、选雏挑选健壮的雏鸡,主要通过“一看、二摸、三听”。
所谓“一看”,就是看外形,大小是否均匀,符合品种标准;羽毛是否清洁整齐,富有光泽。
“二摸”,就是摸身上是否丰满,有弹性。
“三听”则听叫声是否清脆响亮。
健壮的雏鸡一般表现为:眼大有神,腿干结实,绒毛整齐,活泼好动,腹部收缩良好,手摸柔软富有弹性,脐部没有出备点,握在手里感觉饱满温暖,挣扎有力。
反之,精神萎靡,绒毛杂乱,脐部有出血痕迹等均属弱雏。
雏鸡的雌雄鉴别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1.肛门鉴别法首先看肛门的张缩情况,一般雄雏的肛门括约肌比雌雏发达,挛缩能力强。
因此,在出雏的当天,可将雏鸡托在手中,看其肛门的张缩情况,如果闪动恰恰而有力,为雄雏;而闪动一阵、停一阵、再闪动一阵,张缩次数较少且慢,为雌雏。
2.羽毛鉴别法主要根据翅、尾羽生长的快慢来鉴别,雏毛换生新羽毛,一般雌的比雄的早,在孵出的第四天左右,如果雏鸡的胸部和肩尖处已有新毛长出的是雌雏;若在出壳后7 天以后才见其胸部和肩尖处有新毛的,则是雄雏。
3.动作鉴别法总的来说,动物雄性要比雌性活泼,活动力强,悍勇好斗;雌性的比较温驯懦弱。
蛋鸡养殖机械化技术路线引言:养鸡是一种传统的养殖业,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养鸡业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蛋鸡养殖机械化技术是一种将现代科技与传统养鸡业相结合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介绍蛋鸡养殖机械化技术的路线,包括鸡舍设备、自动化喂养系统、智能化管理系统等方面。
一、鸡舍设备传统的鸡舍主要依赖人工管理,而在蛋鸡养殖机械化技术中,鸡舍设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鸡舍设备包括温度控制系统、通风系统、照明系统等。
温度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季节和鸡的生长阶段自动调节温度,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通风系统可以保证鸡舍内的空气流通,排除鸡舍内的异味和有害气体。
照明系统可以模拟自然光照,调节鸡的生理周期,提高产蛋率。
二、自动化喂养系统传统的鸡喂养方式是人工投喂,而在蛋鸡养殖机械化技术中,自动化喂养系统被广泛应用。
自动化喂养系统包括饲料输送系统、饲料存储系统、自动喂食器等。
饲料输送系统可以将饲料从饲料库输送到饲料盘,确保饲料的及时供应。
饲料存储系统可以储存大量的饲料,减少人工投喂的频率。
自动喂食器可以根据设定的时间和饲料量自动投喂,提高饲料利用率。
三、智能化管理系统传统的养鸡业主要依靠人工管理,而在蛋鸡养殖机械化技术中,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应用成为了一种趋势。
智能化管理系统包括环境监测系统、养殖数据管理系统、智能化报警系统等。
环境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鸡舍内的温度、湿度、氨气等指标,提供科学依据供养鸡舍的管理。
养殖数据管理系统可以记录和分析鸡的生长数据,为科学养殖提供决策依据。
智能化报警系统可以在鸡舍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报警,减少损失。
四、养殖机械化技术路线的优势蛋鸡养殖机械化技术路线相比传统养殖方式具有以下优势:1. 提高生产效率:机械化技术可以减少人工投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能力。
2. 提高养殖环境:鸡舍设备和自动化系统可以提供更加舒适和稳定的养殖环境,促进鸡的生长和产蛋。
3. 降低劳动强度:机械化技术可以减轻人工的劳动强度,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
养鸡的技术和方法养鸡是一项古老而又现代的农业生产活动,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养鸡业也日益兴盛。
然而,养鸡并非一项简单的工作,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和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养殖效果。
下面,我们来分享一些养鸡的技术和方法。
首先,选择合适的鸡种是养鸡成功的关键之一。
不同的鸡种适合不同的养殖环境和需求。
比如,蛋鸡主要用于产蛋,肉鸡主要用于肉用,而家禽鸡则主要用于观赏和观赏。
因此,在选择鸡种时,要根据自己的养殖目的和养殖环境来进行选择,以确保养殖效果。
其次,合理的饲料配给是养鸡成功的关键。
饲料是鸡的主要营养来源,合理的饲料配给可以提高鸡的生长速度和生产性能,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因此,在饲料配给时,要根据鸡的品种、生长阶段和生产性能来确定饲料的种类和比例,以满足鸡的营养需求,提高鸡的生产性能。
此外,合理的养殖管理也是养鸡成功的关键。
养鸡过程中,要注意饮水管理、环境卫生、疾病防控等方面的工作。
比如,要确保鸡只有充足的清洁饮水,保持鸡舍的干燥和通风,定期清理鸡舍,加强疫病防控,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等。
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提高鸡的生长速度和生产性能,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最后,科学的疾病预防和控制也是养鸡成功的关键。
养鸡过程中,鸡的疾病防控是至关重要的。
要做好鸡的疫病预防工作,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加强饲料卫生管理,定期进行疾病检测等,以降低鸡的发病率,提高养殖效益。
综上所述,养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和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养殖效果。
只有选择合适的鸡种,合理的饲料配给,合理的养殖管理和科学的疾病预防和控制,才能提高鸡的生长速度和生产性能,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祝您养鸡生意兴隆!。
高效益低成本养鸡的技术和方法一、保证鸡群健康目标要求:严格遵守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力争使鸡群少发病。
1.科学的免疫程序及其内容免疫程序及其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取决于该群鸡父母代免疫情况。
如肉鸡通常可以不做马立克氏疫苗的免疫,无传喉威胁的场地可以不做此种免疫;而母源抗体强时,应避其高峰或用超倍量免疫接种。
当鸡群营养不佳或有病时,最好暂缓免疫。
新城疫苗与传染性气管类疫苗可同时做,否则应间隔10天以上,以免新城疫免疫失败。
而雏鸡做过传染性法氏囊疫苗一周后因法氏囊尚肿,这个时间内做其它疫苗常常效果不佳。
总之做什么免疫种类,什么时间做,最好咨询一下能够胜任此项工作的养鸡专家。
2.确实的免疫效果经过观察,疫苗过期、疫苗保存温度不当;点眼、滴鼻时操作时间过长;饮水免疫时,停水时间过短,造成部分鸡没有饮水进行免疫;气雾免疫时雾粒大小不够适当;刺种时,刺在血管上或皮肤表面;该刺种免疫的却用水来免疫;用高免蛋黄来替代疫苗;皮下注射免疫时漏针;点眼、滴鼻时稀释疫苗尚未吸收就放鸡等都易造成免疫效果不确实。
我县最近即发生一起因接种新城疫时点眼滴鼻操作时间过长、遇换料、天气突变而诱发非典型新城疫的实例。
以上因素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
3.有病早诊治,不滥用药鸡群发病通常首先表现在几只鸡上呈现出病态或死亡,对这种鸡,要全面分析。
最好请医生到现场观察并解剖诊断,拿出最佳治疗方案。
无法确诊时,应立即送畜牧部门实验室诊断,是细菌病的最好能做药敏实验,是病毒病的要立即隔离并紧急防疫。
其它因营养、中毒、寄生虫、应激造成的疾病都要采取相应措施。
4.实行全进全出制一般养鸡户都知道全进全出有利于隔绝、清除病原微生物。
但受市场需求量和价格的影响常常不能同出。
这样的结果还因频繁捉鸡致其它待售鸡群遭遇应激,采食量下降和料肉比、料蛋比上升。
预防此类现象的发生,可以采取预见性同进同出,即将同时进场的鸡苗分成小群,如500只/群,这样可以在市场行情波动时,有选择地小群出售,而不影响其它群的正常生长。
生产工艺技术方案分析
7.1工艺技术方案
7.1.1项目技术路线
本项目的主要技术是鸡标准化无公害养殖技术。
鸡培育的好坏,直接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成鸡的生产力、种用价值及后期的经济效益。
所以,育雏好坏将直接影响成鸡的存栏量及后期的生产性能。
7.1.2项目工艺技术方案
一、饲养技术
采用笼养技术、“全进全出”饲养制度和严格的卫生管理和生物安全控制模式,使用全价配合饲料,利用自动清粪系统及时清除粪便控制环境污染,中草药防治鸡病,达到提高肉鸡成活率、饲料转化率以及成鸡屠宰率、瘦肉率等的效果,确保肉鸡产品安全无公害。
(一)育雏期饲养管理技术
1.育雏前的准备
为避免育雏期间出问题,在进雏前应做好周密的准备工作。
一般要做好以下几点:
(1)合理制订生产计划:根据鸡舍容量和自身经济条件进行生产定位,制订进雏计划和全年生产计划。
(2)育雏舍准备:育雏室要求干燥、保温性能好、光照和通风
换气条件良好,并便于操作和卫生防疫,且应在进雏前对育雏舍进行维修和电路安全检查维护,最后进行冲洗、消毒,干燥后关闭门窗备用。
对于育雏室及鸡场周围环境应做好灭鼠、除草工作,并保持排水畅通。
(3)设备与用具准备:
保温设备的正常运转是育雏成功的关键之一,其他例如照明、通风设备是否正常,饮水器、料桶是否已准备就绪等,本项目采用智能系统控制。
(4)垫料准备:采用地面育雏时垫料应提前消毒、干燥后备用,一般垫料有刨花、锯木、短麦秕。
垫料要求干燥、吸水性强、松软、无异味和无霉变等。
有条件地区若在地面上先铺细砂粒,上面再铺垫料则更好。
(5)进雏前准备工作。
①进雏前5一6天按每立方米鸡舍用高锰酸钾20克加福尔马林40毫升进行密闭薰蒸消毒,24小时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②饮水器、料桶可用现配制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或新洁尔灭溶液浸泡、冲洗、晾干后备用。
③配备好育雏期饲料、药品、疫苗。
落实好育雏用工具周转箱、车辆等。
④进雏前一天加温、调试,保证育雏室温度符合育雏要求。
2.育雏期间注意事项
(1)饲喂质量高的饲料,保持较高采食量。
在育雏四周龄内
饲喂颗粒状饲料比粉状饲料效果要好,有些鸡场饲喂2周左右的肉雏鸡颗粒饲料(肉鸡饲料营养水平较高),雏鸡阶段一般不应限制饲养,采用自由采食。
在饲喂技术上也要讲究,坚持少喂勤添的饲喂方式,每日至少要喂六次,每次喂料后匀料数次,为促进采食还可在饲料中添加酵母片或食母生片,用量lO片/kg。
整个育雏期间要供给充足饮水,饮水量确定标准是:1周龄内3升/100只,2周龄内5升/100只,3周龄内7升/100只。
总之,育雏早期要饲喂优质饲料,并保证有充足采食量。
(2)创造适宜的环境。
雏鸡要求环境条件比较严格,温度、湿度、通风、光照四因素都会影响鸡的健康状况。
一周龄内舍温要保持在33~36℃,二周龄内保持在30~33℃,且不可忽高忽低;l~2周龄内舍内湿度要保持在65%~75%。
通风良好,正确处理通风和保温的矛盾。
①育雏期鸡舍内通风的控制育雏期要求鸡舍内的温度恒定,所以在通风换气的同时应该做到不降低鸡舍内的温度,在标准化笼养肉鸡舍中安装温控器可有效解决这一矛盾,通过控制风机的开启与关闭做到鸡舍内的通风和换气。
育雏期间风机设置,开启温度设置为35℃,关闭温度为33℃,即当鸡舍内温度高于35℃时风机自动开启,当鸡舍内温度低于33℃时风机又自动关闭。
同时在白天和晚上适当打开鸡舍两边的窗户,增加通风换气量,避免鸡舍内通风换气量不足而造成缺氧。
②育成期鸡舍内通风的控制,随着雏鸡日龄的增加,不断调
整温控器上温度的设置值,如21日龄后风机的开启与关闭设置上一度的温差,即风机的开启温度为27℃,关闭温度为26℃,通过鸡舍内风机的开启和关闭控制鸡舍内的通风换气量,做到鸡舍内有充足的氧气而无异味。
为促进采食,一周龄内要保持全天光照即24小时,最初四日龄要给予较强光照。
(3)减少应激反应。
寒冷、惊吓、用药、接种疫苗、转群等应激因素都不同程度对鸡造成应激反应,要尽量减少这些应激因素。
(4)保持适宜密度和有足够的采食槽位。
在育雏期,雏鸡的生长发育很快,至少一周确定一次密度,经常观察采食槽位状况。
六层H型行车喂料育雏育成饲养设备的笼床面积:354cm2/羽,每位养鸡数量: 建议11羽/位。
(5)定期抽样称体重,掌握鸡群生长发育状况。
对照品种标准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方法,如果体重不达品种标准要增加采食量,改善饲料质量,如果体重超过品种标准要限制饲养。
入雏后要先称初生重,以后每两周随机抽样称重一次,抽样不少于50只,1000只以上5000只以下抽样5%,5000只以上抽样1~3%。
称体重后不仅要计算平均体重,还要计算鸡群均匀度,根据雏鸡体重均匀度,合理分群(即把太大或太小分出来),一般每两周分群一次。
(6)搞好雏鸡疫病防治工作。
雏鸡阶段要进行数次的疫苗预防接种,原则是在保证预防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应激反应,
如接种疫苗可在夜间进行;接种疫苗时连续两天提高舍温1~2℃;适当增加添料次数和匀料次数;保证正常的饲养管理方法不变;在接种疫苗的前两天和后两天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抗应激药品Vc、电解多维等;不能将转群、去喙和接种疫苗同时进行;不能随意把两种以上疫苗混合使用;并搞好环境消毒。
(7)消毒运输车辆消毒:在场门口应设消毒池,内加5%的烧碱溶液,2~3d更换1次,水深以车轮轮胎浸入1/2为宜,并能使车轮通过2周的长度为佳。
运雏、运料车每次用0.5%的过氧乙酸高压喷洒消毒。
鸡舍周围的道路每天打扫1次,并用烧碱溶液喷洒消毒。
对垃圾、杂草、粪便等废弃物及时清除,运出场外做无害化处理,堆放过的场地用烧碱液喷洒。
工作人员是将病原带入场内的主要媒介,必须严格消毒,进出场区时必须脚踏消毒池;进入生产区时应先洗澡,更换已消毒好的衣、帽、鞋及用具;进出鸡舍操作间,先用表面活性剂类消毒药液洗手,再用清水冲净,脚踏消毒池后方可。
对鸡舍要定期带鸡消毒,应全面、彻底,不留死角。
(8)做好技术培训,提高责任心加强饲养技术人员的技能培训,定期对饲养人员进行必要的生产技术知识的指导,使饲养人员能够掌握各个生产环节的要点,从而使雏鸡饲喂工作的每一个过程都能满足雏鸡生长的要求。
只有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使工作人员尽职尽责,才能保证生产的每个环节、育雏的每个细节达到育雏的要求。
因此,加强管理,掌握一定的管理方法,以职
工为中心,提高工人的福利待遇,增加工人的劳动报酬,实行一定的责任制、奖罚制,做到奖罚分明,为工场就是为自己,使工人能够积极的投入到生产环节,不管是消毒或饲喂工作,还是分群或检查鸡群等工作,都能为增加鸡场的利益而做。
二、生产技术 (一)、养殖技术路线
本项目的主要技术是纳雍乌蒙土鸡标准化、无公害、绿色养殖技术,为了充分发挥新品种的遗传潜力和生产性能,项目实施过程中推广优质鸡标准化无公害养殖、肉鸡疫病综合防治技术和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等。
在肉鸡无公害养殖技术操作规程基础上,严格按照国家农业部生态、绿色、有机产品要求,配合生态场完成优质鸡生产。
(二)、养殖工艺流程
扩繁场种鸡生产、孵化→
→贫困村生态养殖场放养。
该项目主要完成方框内工作。
(三)、有机肥加工工艺流程
有机肥加工工艺流程见图
包装
制粒 发酵菌种 畜禽粪便 发酵 畜禽养殖 过筛
育雏(30天)→育成(60天)
7.1.3原料供给技术方案
1、饲料供给方案
该场年出栏量为1000万只鸡,因此该场每天平均存栏育雏育成鸡350万只,每只每天平均耗料约47.22克,平均每天耗料165.27吨,每年约需饲料60323.55吨。
精饲料供应由省内大型饲料加工企业供应,精饲料来源有可靠质量保证。
2、有机肥供给方案
鸡平均每天耗料165.27吨,产粪量按1.8计算,平均每天产粪量297.486吨,发酵罐容量为10吨,因此需要30个发酵罐才能满足生产需求。
经过发酵罐发酵转为肥料的比例取0.4,因此本项目将建设年有机肥生产43432吨。
而纳雍县高山生态有机茶产业种植基地、玛瑙红樱桃基地及其他经果林基地年需要有机肥达10万吨以上,项目生产的高效有机肥全部在县内就地消化。
综上所述,本项目原材料供应有可靠保障。
3、设备选型方案
设备选型:根据营运要求、先进适用、经济合理、节约能源、配套、充分利用设备能力、符合运输、安装、使用等要求,对设备进行选型。
设备来源:项目设备采购通过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初拟方案,分析比较,面向社会公开招投标,优中选优,然后签订合同,发货付款。
设备的来源立足于国内,必要的维修备品备件,应保证有可靠的来源。
主要设备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