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筋动力模型飞机的制作与飞行(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12 MB
- 文档页数:5
《橡筋动力飞机制作与放飞》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通过航空模型运动,使学生初步了解航空知识和航模基础知识,通过学习制作航模,亲身体验把复杂事物逐步简化,再从简单到复杂组合或重组再现其本来面目,从设计到制图,从动手制作到完成每件作品,从调整试飞到飞行成功的全过程:同时掌握各种工具的配合使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锻炼学生养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习惯。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橡筋动力模型飞机的结构、原理和制作过程:了解机翼的形状对飞机飞行的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爱劳动、爱科学、既能动脑又能动手和克服困难勇于进取的品质。
3.情感目标:通过本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及动手制作的兴趣,提高质量意识。
重点:飞行的原理和完成成品的工艺过程。
难点:航模的调试。
三.教具、学具的准备材料:橡筋动力模型飞机套件,透明胶带,双面胶带,砂纸,清水,洗手液。
工具:砂纸、尺、铅笔、垫板。
教具:橡筋动力模型飞机实物、飞机三面图、机翼上反角示意图、机翼翼型横断面挂图或幻灯片。
四.学情分析参训对象主要是5——8年级的学生。
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新事物,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而航模活动最大的魅力在于能向充满求知欲望的青少年提供把美好想象从无到有实现的实践机会。
五.活动过程1导入航空模型图片欣赏(幻灯片)橡筋动力模型飞机放飞视频(幻灯片)2航模基础知识(1)什么叫航空模型?航空模型是各种航空器模型的总称,包括模型飞机和其他模型飞行器。
国际航联制定的竞赛规则里明确规定“航空模型是一种重于空气的,有尺寸限制的,带有或不带有发动机的,不能载人的航空器,就叫航空模型。
(其技术要求是:最大飞行重量同燃料在内为5千克;最大升力面积150平方分米;最大的翼载荷100克/平方分米;活塞式发动机最大工作容积10亳升。
)(2)航空模型各基本组成部分的名称(幻灯片)模型飞机的组成模型飞机一般与载人的飞机一样,主要由机翼、尾翼、机身、起落架和发动机五部分组成。
橡筋动力飞机模型组装与放飞教案丁海英课程名称:趣味科学之——橡筋动力飞机模型的组装与放飞授课对象:四年级部分学生授课时间:周三下午校本社团(2课时)。
教学准备:飞机模型、剪刀。
一、活动背景分析本学期起学校实行校本课程教授,根据学生爱好不同,选择喜欢的校本课程。
我们四年级其中一个项目是趣味科学,由我和另外一位老师分工指导,我选择了橡筋动力飞机模型的组装与放飞。
每年都会有各类模型的组装放飞比赛,学生对于这项科目都非常的喜欢。
这个项目能培养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发学生的思维。
二、活动时长及活动目标1、此次活动分为两个阶段,总时长为两周,四节课。
第一个阶段:组织学生对橡筋动力飞机模型进行组装,时长2节课;第二个阶段:组织学生在校内进行橡筋动力飞机模型放飞比赛,时长2节课。
2、此次活动的总目标:(1)、通过对橡筋动力飞机模型的组装与放飞,体验模型制作的过程、体会科学知识在技术设计中的作用。
(2)、通过动手实践,切身感受知识的学有所用,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3)、能够通过对橡筋动力飞机模型的组装和放飞,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科技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形成一丝不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认真严谨的做事态度。
三、活动准备购买模型。
四、活动过程活动一:橡筋动力飞机模型的组装五、活动成果的交流、总结与评析活动成果的交流此次活动我们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即学生们对物理知识在模型组装和放飞过程中的应用得到了充分的感受和体会,同时学生们大大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科技知识的热情,培养了对技术创作的热情和兴趣。
附:学生参与活动的体会和感言航模组装、试飞感言:四3 徐舒扬接触航模之前以为航模会是个庞然大物或是高难度的科技产品,当老师拿出小小的塑料包装袋发给我们时,我惊诧不已,这东西也太简陋了!这有什么好装的。
然而,在接下来的组装过程中我充分意识到虽然看似简单的东西,可实际操作起来、组装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不是这少个“零件”,就是那少个东西。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橡筋动力飞机全国通用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橡筋动力飞机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制作方法,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飞行操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制作和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橡筋动力飞机的原理:介绍橡筋动力飞机的工作原理,包括橡筋的弹性势能转化为飞机的动能。
制作过程:详细讲解橡筋动力飞机的制作步骤,包括材料选择、组装和调试。
飞行技巧:教授如何正确发射和操作橡筋动力飞机,确保飞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橡筋动力飞机的制作步骤和飞行技巧。
难点:理解橡筋动力飞机的物理原理,尤其是在材料选择和组装过程中的细节处理。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橡筋动力飞机模型、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制作橡筋动力飞机的材料包(包括木棍、塑料片、橡筋等)、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橡筋动力飞机的飞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原理讲解:详细介绍橡筋动力飞机的工作原理。
3. 制作指导:分步骤讲解制作过程,并进行现场演示。
4. 动手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橡筋动力飞机的制作。
5. 飞行试验:在安全的环境下,学生进行飞行试验,教师进行指导。
板书设计橡筋动力飞机副制作与飞行内容:包括橡筋动力飞机的原理图、制作步骤和飞行技巧要点。
作业设计小组作业:每组制作一架橡筋动力飞机,并进行飞行比赛。
课后反思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对橡筋动力飞机原理的理解程度,以及动手制作和飞行操作的能力。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材料,以提高教学效果。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橡筋动力飞机的制作和飞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同时加强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并享受科学实践的乐趣。
在上述教学设计中,需要特别关注的是“橡筋动力飞机的制作步骤和飞行技巧”,这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橡筋动力飞机橡筋动力飞机教案引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橡筋动力飞机作为一种简单而有趣的科学实验项目,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物理和工程原理,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文将提供一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帮助学生制作和飞行橡筋动力飞机。
教案目标:1. 了解橡筋动力飞机的基本原理;2. 能够制作出能正常飞行的橡筋动力飞机;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材设计:1. 教授橡筋动力飞机的基本原理(10分钟):- 解释橡筋动力飞机的工作原理,即通过橡皮筋储存的弹性能量推动机体飞行。
- 讲解橡筋动力飞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机翼、机身和小螺旋桨。
2. 分组制作橡筋动力飞机(2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3-4人。
- 提供给每个小组所需的材料,例如厚纸板、橡皮筋、剪刀、胶水等。
- 引导学生设计机翼、机身和螺旋桨的形状,并指导他们如何正确地使用材料制作飞机的不同部分。
3. 装配和调试(15分钟):- 学生们开始装配他们制作的橡筋动力飞机,确保所有部件都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 教师协助学生进行飞机的调试,例如检查橡皮筋的拉伸度和螺旋桨的旋转方向。
4. 试飞和改进(30分钟):- 学生们前往操场或室外空旷的地方进行试飞。
- 学生根据试飞结果进行改进,例如调整机翼的角度、增加或减少橡皮筋的拉力等。
-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改进措施和试飞成果。
5. 结果分享和总结(20分钟):- 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橡筋动力飞机的设计思路、制作过程和试飞成果。
-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橡筋动力飞机制作的关键点,并讨论如何进一步改进飞机的飞行性能。
教学建议:1. 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考虑学生的年龄和能力,调整教学内容和要求。
3. 提供足够的材料和工具,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制作过程中。
4. 鼓励学生合作和分享,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 对于那些在试飞中取得较好成绩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继续改进并参加橡筋动力飞机比赛等相关活动。
橡皮筋飞机制作的小学科学教案
一、教学目的
1.学生掌握制作橡皮筋飞机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学生了解橡皮筋飞机的基本物理原理,并能够通过实验进一步认识物理知识。
3.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耐心和观察力。
二、教学内容
制作橡皮筋飞机及相关物理实验。
三、教学步骤
1.分发材料
(1)学生人手一条橡皮筋、一张A4纸、一把剪刀、一枚细绳、一支笔。
(2)老师分发实验工具,如水平台、直尺、秤等,以便于进行实验。
2.制作橡皮筋飞机
(1)将A4纸长边对折,在折痕处剪成一个正方形,将多余部分扔掉。
(2)将正方形折成菱形,再将顶端对折,并切掉隆起的部分,将两侧对折。
(3)将飞机的两个翼分别对折,将其张开并拧成一个球。
(4)用铅笔形成两个角,分别在翼展的两侧打洞。
(5)将飞机的翼部穿上细绳,并固定在橡皮筋的两端。
(6)将橡皮筋像箭头一样安在翼部的顶端,将橡皮筋拍打在手中,飞机便会向前飞行。
3.进行相关物理实验
(1)飞机的飞行距离取决于橡皮筋的弹力大小。
(2)用秤或水平台测量不同橡皮筋的重量,发现重量越大的橡皮筋弹力越大,飞行距离也越远。
(3)测量飞机在不同高度下的飞行距离,发现高度越高,飞行距离越远。
4.总结
通过制作橡皮筋飞机及进行相关物理实验,学生深入了解了橡皮筋的弹力、重量、高度等不同因素对飞机飞行距离的影响,进一步认识了物理知识,提升了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耐心。
象鸟一样飞行——制作扑翼橡筋动力模型飞机象鸟一样飞行——制作扑翼橡筋动力模型飞机【活动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组装、合作操作等实践过程,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橡筋飞机的构成,掌握橡筋飞机的飞行原理及制作。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橡筋飞机的构成,掌握橡筋飞机的飞行原理及制作,掌握调整飞机飞行状态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航空航天的兴趣,在合作探究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方案设计】1.活动背景:航模运动是以操纵放飞自制或配制的模型航空器进行户外活动,不仅能学到很多知识,更能培养动脑动手的能力,是一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极佳项目。
橡筋动力模型飞机是靠储存在橡筋内的能量带动螺旋桨旋转,产生拉力而上升的模型飞机,橡筋动力用完后,模型滑翔下降平稳落地。
扑翼橡筋动力模型飞机材料简便,制作方便,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和竞争性。
2.参加对象:初一、二年级学生3.时间安排:约3课时4.活动准备:⑴材料准备:400х80х2毫米吹塑纸1片,160х70毫米吹塑纸1片,55х70毫米吹塑纸1片,80х6х4毫米桐木1块,100х2х4毫米桐木条1根,1х2х220毫米桐木条1根,4х7х400毫米桐木杆1根,160毫米塑料螺旋桨1个,尾钩等零配件少许。
⑵工具准备:美工刀、直尺、双面胶面、即时贴、502胶水⑶场地准备:教室一间操场(户外放飞)⑷组织准备: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组(四人小组),选定组长及安全员。
组长负责管好本组纪律,清点人数,分发扑翼橡筋动力模型飞机套装。
安全员负责监督和管理本组成员的安全及卫生情况。
【活动过程】一、安全教育在实践活动中要注意工具的正确使用,要注意活动场地的安全,不要擅自离开活动场所。
二、情景导入飞行是人类的梦想,昆虫、鸟禽、风吹起树叶和上升的炊烟,都曾引起过人类飞行的遐想。
嫦娥飞天的美妙故事,这反映了人们对飞行的追求和向往。
播放有关介绍飞机发明历史的视频,并请学生谈谈观看的感受。
制作橡皮筋动力飞机的实用教案汇总橡皮筋动力飞机是一种趣味性强、制作简单、飞行距离远、可以自由设计和改进的玩具。
制作橡皮筋动力飞机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还可以让他们更加深入了解物理学原理和航空知识。
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教案汇总,教师或家长们可供参考。
一、初阶教学初阶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飞行原理,并且制作出最简单的飞机。
老师要用幻灯片演示基本的飞行原理,让学生大概了解什么是重力和升力,并让学生掌握一些橡皮筋动力飞机的基本部件和功能;老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简单的橡皮筋动力飞机的图样,并让学生复制打板。
紧接着,老师将制作材料分发给学生,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图样进行制作。
老师让学生进行飞行测试,让他们体验橡皮筋动力飞机的飞行过程,同时让学生进行飞行距离和面积的测量,了解橡皮筋动力飞机的基本技术指标。
二、中级教学中级教学可以让学生接触更深入的航空知识,以及进行一些创新性的设计。
老师需要向学生介绍飞行的三个基本要素:重心、扭矩和稳定性。
接着,老师可以向学生讲解一些常见的机翼结构、机身结构和尾翼结构,并让学生自行设计一种结构,进行飞行测试。
在制作过程中,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材料、配件和工具,以便让他们体验不同的制作体验。
三、高级教学高级教学可以让学生掌握更深入的物理学原理,同时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和创新。
老师需要向学生讲解更加复杂的飞行原理和机翼理论,并让学生进行一些理论研究和模拟实验。
同时,老师还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材料和工具,以便让他们进行更深入的改进和创新,探索全新的飞行方式和结构。
总结橡皮筋动力飞机是一种很好的玩具和学习工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科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老师或家长们可以结合以上教案进行基于学生年龄和兴趣的制作教学。
同时,还可以调整和改进这些教案,以便让学生体验更加高效、趣味化和可持续性的橡皮筋动力飞机制作学习。
制作橡皮筋动力飞机的实践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将能够掌握以下技能:1.学生能够制作橡皮筋动力飞机,并能够调整角度和方向。
2. 学生能够在控制条件下掌握橡皮筋的张力和飞行的高度。
3. 学生能够利用橡皮筋驱动的机制进行科学探究并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橡皮筋动力飞机的制作材料:竹筷、小橡皮筋、胶水、牛皮纸、彩色笔等(2)橡皮筋动力飞机制作流程图。
2. 学生准备:(1)在教学前需要让学生准备好基本的制作工具和材料。
(2)提前准备好一些小组所需的材料,如橡皮筋、牛皮纸、彩色笔等。
三、教学内容:1.制作橡皮筋动力飞机(1)制作飞机的主体部分。
我们需要用一根竹筷把牛皮纸折成一个三角形,再将其固定在竹筷上,形成一个类似飞机的形状。
接着,我们可以用一根小橡皮筋来绑住飞机的尾部和主体部分,使得飞机能够稳定地飞行。
(2)制作橡皮筋动力系统。
在竹筷的前部和尾部分别穿过2根切成适当长度的小橡皮筋。
将前部的橡皮筋牢牢地固定在竹筷上,再绕上一些纸圈和双面胶,增加橡皮筋的张力。
将尾部的橡皮筋放在后部,使它与竹筷形成平行。
(3)制作飞机的喷气式引擎。
用一小段牛皮纸或其他柔软的材料将橡皮筋张力部分的顶部和底部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喷气式引擎。
2.调整飞机的角度和方向当完成橡皮筋动力飞机的制作后,我们将飞机放在地面上,绕着引擎的轴线扭转橡皮筋,使其潜在的能量附着在橡皮筋和飞机之间。
将飞机扔到空中,飞机就会在空中飞行。
在飞行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调整飞机的角度和方向来控制它的飞行轨迹,让它能够飞得更高或飞到稍微远一点的地方。
3.科学探究学生们可以在飞行过程中,通过观察和记录橡皮筋张力和高度的变化,搜集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并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
四、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一些互动和探究性强的教学方法,如:1.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橡皮筋动力飞机的制作,增加学生间的互动交流。
橡筋动力飞机教案5篇第一篇:橡筋动力飞机教案橡筋动力飞机教学内容:“雷鸟”橡筋动力飞机的制作。
教学目标:1、了解橡筋动力飞机的飞行原理和历史背景。
2、掌握橡筋动力飞机的调试和飞行技巧。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雷鸟”橡筋动力飞机10—15个,磨砂纸10—15个。
学生准备:尺子、笔。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1、嫦娥三号视频播放。
师: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师:2013年12月2日凌晨1点30分,嫦娥三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搭载长三乙火箭成功发射。
我国的航天事业日益发展,看得我们热血沸腾。
同学们也有航天梦,看!这是我们同学做的火箭!师,除了火箭,同学们还制作了飞机,他们乘着飞机的翅膀,向着梦想前进!2、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制作“雷鸟”橡筋动力飞机。
板书:橡筋动力飞机二、合作探究,巧手制作(一)整体介绍师:橡筋动力飞机是靠储存在橡筋内的能量带动螺旋桨转动产生拉力而使飞机上升的模型。
(模型在手)主要零件:左右机翼、水平尾翼、垂直尾翼、螺旋桨、翼台、机翼压片、机翼定型片、尾翼座、尾钩、杆身、贴纸、双面胶、“0”形圈、动力橡筋。
(课件展示图片、名称,学生看完后指认放好)(二)小组分工师:飞机的制作分为:1、机翼制作。
2、机身打磨。
3、机翼安装与固定。
4、尾翼安装。
5、总装。
请每个小组长合理安排好每个人负责的部分。
完成后请坐端正示意。
(课件播放各部分完成图片)(三)讲解示范1、机翼制作(动态视频)首先,我们将机翼沿压痕轻折,这一步的目的是使机翼成为凹凸型翼型。
(凹凸型翼型升力最大)然后,我们向上轻折机翼翼尖前的压痕,以确定机翼的上升角造型。
(上反角的主要作用是增强机翼的横侧安定性)接着,把双面胶贴在定型片凹的一面,并将其紧密嵌入裂口中,完成机翼的定型。
最后,我们对机翼进行加固、修整。
把加强胶带贴在机翼的的背面。
再用尺子,轻轻地对机翼的前缘进行适当的打磨,这样可以减少飞行中的摩擦阻力。
橡筋动力模型飞机制作
设计思路:
天驰橡筋动力飞机创意套材内含螺旋桨、尾钩、橡筋及其它一些制作模型飞机的材料,学生自行设计其余部分配件并组装成一架橡筋动力飞机,通过制作可让学生亲身体验,培养其动脑动手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橡筋动力模型飞机的基本结构。
2.制作橡筋动力模型飞机,激发学生对航空飞机的兴趣和热爱。
3.通过模型制作,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合作的能力。
活动重、难点:制作橡筋动力模型飞机。
活动准备:橡筋动力模型飞机套材、尺子、学生剪、砂纸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确定主题
1. 人类的航空航天梦。
2. 了解模型飞机的基本结构:
主翼尾翼机身
动力:电动、油动、橡筋动力等
3.橡筋动力飞机简介:
“橡筋动力飞机”是靠储存在橡筋内的能量带动螺旋桨旋转产生拉力而使飞机上升的模型。
橡筋动力用完后,模型滑翔下降。
二、橡筋动力飞机的制作
课件出示
1.整理套材零件
2.定型主翼
(1)按照主翼压痕轻轻折出机翼翼型;
(2)将定型片粘贴到机翼上反角背面,用加强胶带加固;
3. 安装翼台
将翼台安装到机身上,大约6CM,注意翼台前后不能搞错,安装好后将双面胶贴到翼台上。
4. 安装机翼
(1)机翼粘帖到翼台上,前后缘不要搞错,粘帖两边机翼要对称;
(2)用塑料片和小橡皮圈将机翼再次加固固定;
5. 安装尾翼
(1)安装尾钩和尾翼翼座;
(2)粘贴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水平尾翼要和机身水平,垂直尾翼要和水平尾翼垂直;
6. 安装螺旋桨
7. 美化机身
8. 安装橡筋
三、展示交流
1.展示评价
检视模型:从模型头部直视,安装完好的模型应无扭曲,并且左右对称。
2.制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3.如何解决出现的问题
四、拓展延伸
1. 飞机飞行的动力学原理:
在飞机的飞行过程中,如何提升飞机的升力对于飞机的飞行是至关重要的。
飞机的升力主要取决于飞机的翼型的设计。
在设计翼型时,机翼的上表面有一个流线型的突起。
当飞机的上下表面距离不同时,飞机在前进过程中受到的空气压力也就不同。
上表面的空气流速快,飞机受到的压力小,小表面的空气流速慢,飞机受到的空气压力大。
所以就会产生向上的升力。
2.飞行与调整
橡筋动力模型飞机飞行指南
一、检视模型
从模型头部直视,安装完好的模型应无扭曲,并且左右对称。
二、模型调整
无风或微风状态下,手持机头重心位置将模型轻轻掷出。
根据模型飞行姿态调整翼台前后距离。
波状飞行表示头轻,需将翼台向后移;向下俯冲表示头重,需将翼台向前移。
三、动力飞行
先将螺旋桨按顺时针方向绕15圈左右,然后右手持机左手扶桨,迎风轻轻推出。
观察飞行轨迹,盘旋上升姿态为最佳。
如发现模型盘旋半径过小,将垂直尾翼根部切一小口后向相反方向弯曲即可。
飞行姿态正常后绕橡筋200~220圈做大动力飞行。
四、放飞技巧
1.放飞:对准风向右侧10度,轻松将飞机推出即可(不可用力投掷)
2.飞行状态调整:
(1)无风或微风状态下,手持机头重心位置将模型轻轻掷出。
根据模型飞行姿态调整翼台前后距离。
波状飞行表示头轻,需将翼台向后移;向下俯冲表示头重,需将翼台向前移。
(2)如果飞行时出现右急转弯时,可向左微量调整垂直尾翼
(3)如果飞行时出现左急转弯时,可向右微量调整垂直尾翼
(4)如果飞行时出现急上拉翻时,可向下微量调整水平尾翼
(5)如果飞行时出现急下俯冲时,可向上微量调整水平尾翼
8、这个世界并不是掌握在那些嘲笑者的手中,而恰恰掌握在能够经受得住嘲笑与批忍不断往前走的人手中。
9、障碍与失败,是通往成功最稳靠的踏脚石,肯研究、利用它们,便能从失败中培养出成功。
10、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