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权利与民事责任共115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11.43 MB
- 文档页数:115
第五章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第一节民事权利概述一、民事权利的概念民事权利指民事主体为实现某种利益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可能性。
包括:1、权利人在法定范围内享有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可能性;2、权利人要求他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可能;3、权利人的权利受到侵害时,有权要求国家机关采取强制措施给以保护。
130条:民事主体按照自己的意愿依法行使民事权利,不受干涉。
131条:民事主体行使权利时,应当履行法律规定的和当事人约定的义务。
二、民法典规定的民事权利的种类(一)自然人的民事权利1、人身自由、人格尊严权109条: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2、人格权110条1款: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3、个人信息111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4、身份权112条:自然人因婚姻家庭关系等产生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
5、继承权124条:自然人依法享有继承权。
自然人合法的私有财产,可以依法继承(二)法人、非法人组织的民事权利110条2款: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三)民事主体享有的其他民事权利1、财产权(物权和债权)财产权利平等保护。
113条: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受法律平等保护。
物权的概念:114条: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115条: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
法律规定权利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
116条: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
注意117条: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征收、征用不动产或者动产的,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
债权的概念:118条:债权是因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规定,权利人请求特定义务人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民事权利民事义务与民事责任民事权利、民事义务与民事责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民事权利、民事义务和民事责任这三个概念虽然听起来有些专业,但实际上它们与我们的一举一动都息息相关。
理解它们,对于我们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规范自身的行为以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让我们来聊聊民事权利。
民事权利简单来说,就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享有的各种权益。
比如说,我们每个人都有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等等。
当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这些权利就伴随着我们,为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保障。
以肖像权为例,如果有人未经我们的同意,擅自使用我们的照片用于商业广告,这就侵犯了我们的肖像权。
再比如,我们的名誉权,如果有人恶意散布谣言,损害了我们的名誉,那也是对我们权利的侵犯。
除了这些人格权利,还有财产权利,比如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等。
我们对自己的房屋、车辆等财产拥有所有权,可以自由地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
如果有人非法侵占我们的财产,我们有权要求其返还。
接下来,谈谈民事义务。
民事义务是民事主体为了实现他人的权利或者为了满足公共利益的需要,而应当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约束。
它与民事权利是相辅相成的。
比如说,我们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就承担了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的责任。
如果是买卖合同,卖方有义务按时交付货物,保证货物的质量;买方有义务按时支付价款。
再比如,在相邻关系中,一方有义务不影响另一方的正常通行、采光、通风等权利。
在社会生活中,遵守法律法规也是我们的基本民事义务。
不盗窃、不诈骗、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这些都是我们应当遵守的底线。
而民事责任,则是民事主体违反民事义务所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
当一个人没有履行或者不恰当履行自己的民事义务时,就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的形式有很多种,常见的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