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应力·拉(压)杆内的应力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2.78 MB
- 文档页数:24
第一章 绪论及基本概念§1−1 材料力学的任务要想使结构物或机械正常地工作,必须保证每一构件在荷载作用下能够安全、正常地工作。
因此,在力学上对构件有一定的要求:1. 强度,即材料或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 2. 刚度,即抵抗变性的能力;3. 稳定性,承受荷载时,构件在其原有形态下的平衡应保持为稳定平衡§1−2 可变性固体的性质及基本假设可变性固体:理学弹性体、小变性 基本假设:1. 连续、均匀性; 2. 各项同性假设。
§1−3 内力、截面法、应力⎪⎪⎩⎪⎪⎨⎧===∑∑000z y x F F F ⎪⎪⎩⎪⎪⎨⎧===∑∑000z y xM M M§1−4 位移和应变的概念x u x x ∆∆=→∆0limε称为K 点处沿x 方向的线应变 直角的改变量γ称为切应变。
§1−5 杆件变性的基本形式1.轴向拉伸或轴向压缩2.剪切3.扭转4.弯曲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2−1 轴向拉伸和压缩的概念F(图2−1)则为轴向拉伸,此时杆被2−1虚线);若作用力F 压缩杆件(图(图2−2工程中许多构件,(图2−3)、各类(图2−4)等,这类结构的构2−1和图2−2。
§ 2−2 内力·截面法·轴力及轴力图一、横截面上的内力——轴力图2−5a 所示的杆件求解横截面m−m 的内力。
按截面法求解步骤有:可在此截面处假想将杆截断,保留左部分或右部分为脱离体,移去部分对保留部分的作用,用内力来代替,其合力F N ,如图2−5b 或图2−5c 所示。
对于留下部分Ⅰ来说,截面m −m 上的内力F N 就成为外力。
由于原直杆处于平衡状态,故截开后各部分仍应维持平衡。
根据保留部分的平衡条件得 mF N F N (a )(b ) (c )图2−5Ⅱ图2−1图2−2图2-4F F F F Fx==-=∑N N ,0,0(2−1)式中,F N 为杆件任一截面m −m 上的内力,其作用线也与杆的轴线重合,即垂直于横截面并通过其形心,故称这种内力为轴力,用符号F N 表示。
第2讲教学方案——拉压杆的内力和应力第二章轴向拉伸与压缩§2-1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与实例轴向拉伸和压缩的杆件在生产实际中经常遇到,虽然杆件的外形各有差异,加载方式也不同,但一般对受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杆件的形状和受力情况进行简化,计算简图如图2-1。
轴向拉伸是在轴向力作用下,杆件产生伸长变形,也简称拉伸;轴向压缩是在轴向力作用下,杆件产生缩短变形,也简称压缩。
实例如图2-2所示用于连接的螺栓;如图2-3所示桁架中的拉杆;如图2-4所示汽车式起重机的支腿;如图2-5所示巷道支护的立柱。
通过上述实例得知轴向拉伸和压缩具有如下特点:1. 受力特点:作用于杆件两端的外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与杆件轴线重合,即称轴向力。
2. 变形特点:杆件变形是沿轴线方向的伸长或缩短。
§2-2横截面上的内力和应力1.内力在图2-6所示受轴向拉力P 的杆件上作任一横截面m —m ,取左段部分,并以内力的合力N代替右段对左段的作用力。
由平衡条件0=∑X ,得0=-P N由于0>P (拉力),则0>=P N合力N 的方向正确。
因而当外力沿着杆件的轴线作用时,杆件截面上只有一个与轴线重合的内力分量,该内力(分量)称为轴力,一般用N 表示。
若取右段部分,同理0=∑X ,知0=N -P得0>=P N图中N 的方向也是正确的。
材料力学中轴力的符号是由杆件的变形决定,而不是由平衡坐标方程决定。
习惯上将轴力N 的正负号规定为:拉伸时,轴力N 为正;压缩时,轴力N 为负。
2.轴力图轴力图可用图线表示轴力沿轴线变化的情况。
该图一般以杆轴线为横坐标表示截面位置,纵轴表示轴力大小。
例2-1 求如图2-7所示杆件的内力,并作轴力图。
解:(1)计算各段内力AC 段:作截面1—1,取左段部分(图b )。
由0=∑X 得51=N kN (拉力)CB 段:作截面2-2,取左缎部分(图),并假设2N 方向如图所示。
由∑=0X 得KN N 102-=(2)绘轴力图选截面位置为横坐标;相应截面上的轴力为纵坐标,根据适当比例,绘出图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