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广州国家档案馆
- 格式:pptx
- 大小:23.97 MB
- 文档页数:24
广州市国家档案馆档案广州主持稿件广州市国家档案馆是中国国家级档案馆,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博物馆路。
作为广州市重要的文化遗产保护单位之一,广州市国家档案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从档案馆的历史、建筑特色、藏品和相关服务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历史背景广州市国家档案馆创立于1958年,原名广东省档案馆,于2003年改为现名。
馆址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博物馆路2号,占地面积约1.6万平方米。
广州市国家档案馆是国内较早建成的档案馆之一,也是广州市重要的文化遗产保护单位。
二、建筑特色广州市国家档案馆建筑风格独特,结合了中西建筑元素。
主体建筑采用现代化设计理念,外观大气、简洁,融合了传统琉璃瓦与现代化建筑元素。
馆内设有高大的文物陈列厅、阅览室和多功能会议室等,满足不同需求的使用者。
建筑的风格独特,体现了现代与传统的结合,凸显了广州作为历史悠久城市的文化底蕴。
三、藏品概述广州市国家档案馆的藏品丰富多样,包括历代文书、档案资料、手稿、照片、音频资料等。
这些珍贵的档案材料记录了广州市的历史沿革、社会风貌、文化遗产等重要信息,对于研究广州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其中,一些珍贵的文献资料如《南粤异物志》、《广州县志》、《广州市志》等,展示了广州市的历史沿革和社会发展。
四、展览与服务广州市国家档案馆定期举办各类主题展览,展示馆藏的珍贵文献和档案材料。
展览内容包括广州市的历史文化、特色风情、艺术等,为公众提供了深入了解广州历史的机会。
同时,广州市国家档案馆还为广大读者提供文献检索、借阅等服务,方便研究人员和普通公众查询和利用档案材料。
五、教育与研究活动广州市国家档案馆积极组织各类教育活动和学术研讨会,促进档案知识的传播和学术交流。
举办档案管理、历史研究等专题讲座,提高公众对档案学科的认知。
同时,开展档案保护和数字化文献整理的研究工作,推动档案事业的发展。
六、社会影响力广州市国家档案馆作为国家级档案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广州市国家档案馆新馆二期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总承包资格预审情况报告广州市建设工程招标管理办公室: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由我单位广州市重点公共建设项目管理办公室建设的广州市国家档案馆新馆二期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总承包招标项目,已委托广州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招标代理机构)在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组织进行公开招标,已经完成资格预审程序。
现将资格预审情况报告如下:该工程于2013年11月26日至2013年11月30日在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招标公告,于2013年12月1日至2013年12月5日在交易中心25号窗口公开接收投标报名。
招标人在报名期间内共收到16家单位提交的资格预审材料。
我单位依照相关规定依法组建资格预审委员会。
资格预审委员会首先检查了16个投标申请资格预审资料文件的密封情况,全数投标人资料密封完好:随后,资格预审委员会按照16个投标申请人提交的资格预审材料对照招标公告规定的资格预审合格条件进行资格审查。
结果如下:一、中建四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的企业诚信档案已过时,不符合投标人合格条件第10点要求,不予通过资格审查。
全数15家单位均通过资格审查。
通过择优评审,肯定了12家正式投标人。
特此报告资格预审委员会签名:招标人:广州市重点公共建设项目管理办公室招标代理机构:广州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联系人:徐工联系人:汤工联系电话:联系电话:020-6二〇一三年十二月十一日附件1:资格预审结果一览表附件2:企业\项目总监业绩一览表(如有)附件3:择优计分表(如有)附件4:正式投标人一览表(该表不上网)附件1资格预审结果一览表招标人:广州市重点公共建设项目管理办公室招标代理机构:广州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联系人:徐工联系人:汤工联系电话:联系电话:020-6附件2企业/项目总监业绩一览表招标人:广州市重点公共建设项目管理办公室招标代理机构:广州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联系人:徐工联系人:汤工联系电话:联系电话:020-6附件3择优表招标人:广州市重点公共建设项目管理办公室招标代理机构:广州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联系人:徐工联系人:汤工联系电话:联系电话:020-6。
参观档案馆心得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熟悉了解文书处理程序和档案工作的业务环节,6月25号,在张瑞华和王开桃两位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文秘专业两个班级的同学前往了广州市国家档案馆新馆以及广州校区档案室进行参观学习。
广州市国家档案馆成立于1959年,是广州市政府直属单位,局馆合署办公。
广州市国家档案馆新馆位于广州大学城西五路33号,占地面积50013平方米。
2012年年底完成整体搬迁,并正式向市民免费开放。
广州市国家档案馆是目前全国面积最大的国家一级档案馆,现馆藏档案多达123余万卷(册)。
新馆不仅在档案保存和管理的软、硬件方面有极大提升,还在档案展示和运用方面融合了数字创意元素。
早上,乘着校巴到达了广州档案馆后,我们两个班同学分成了两批,分别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各个展厅。
我们班同学首先参观了“新广州好”展厅,该展厅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型数字展厅。
展厅内主要陈设我国首部立体百景图长卷——“新广州好”百米长卷。
该长卷高约三米、长百米,利用新技术让人穿越时空,纳千年广州百景于一卷,生动演绎出广州这个千年商都的历史发展和变迁。
在这里,你能步入陈家祠、中山纪念堂参观,看到黄埔军校练兵情况,甚至能参加龙舟竞渡、亲手点燃广州塔上空的烟花、遥望白云山的飞鸟……羊城百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大家面前,令人赞叹不绝。
讲解员告诉我们一楼展厅是允许拍照的,于是在她说完我们纷纷拿出手机,边浏览边拍照记录这些有趣的画面。
接着,大家来到“激情记忆盛会珍藏——第16届亚洲运动会、首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档案展”展厅。
展厅里摆放着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吉祥物、纪念章、赛场用品等,还有各国领事馆赠与广州亚残运会的礼品。
最后,大家来到“记忆之城”——珍藏展厅。
这里摆放着非常珍贵的广州历史文物古迹,包罗历史地图、照片、文件、文献、图纸和实物档案等珍贵历史档案,其年代久远可追溯到明清、民国或者更悠远的时期。
这些文物古迹沉淀了广州这座历史名城两千年以来的沧桑和繁盛。
第1篇一、引言档案法作为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规范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保护,保障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档案事业的不断推进,档案法相关案例日益增多。
本文将通过对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档案法相关案例进行分析,探讨档案法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档案法律体系提供参考。
二、案例一:某企业档案管理不规范导致企业利益受损案例背景:某企业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历经3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某行业的领军企业。
然而,由于企业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导致企业档案管理混乱,存在大量档案丢失、损坏现象。
案例经过:2010年,该企业因一项重要技术专利被他人侵犯,企业领导决定提起诉讼。
但在查阅档案时,发现相关技术专利档案缺失,导致企业无法提供充分证据。
最终,法院判决该企业败诉,企业利益受损。
案例分析:本案中,企业档案管理不规范导致企业无法提供充分证据,最终导致败诉。
这充分说明了档案管理对于企业的重要性。
企业应严格按照档案法的要求,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启示:1. 企业领导应充分认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和支持。
2. 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明确档案管理的责任人和工作流程。
3. 加强档案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
三、案例二:某政府部门公开档案被限制,引发争议案例背景:某政府部门在公开档案时,发现其中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内容。
为确保信息安全,政府部门决定对部分档案进行限制公开。
案例经过:某公民在查阅政府公开档案时,发现部分档案被限制公开。
该公民认为政府部门限制公开档案侵犯了其知情权,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案例分析:本案中,政府部门在公开档案时,考虑到了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保护,对部分档案进行了限制公开。
虽然该公民的知情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但这是出于对国家利益和公民个人隐私的保护。
启示:1. 政府部门在公开档案时,应充分考虑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保护。
广州市档案局印发《广州市国家档案馆接收与征集档案范围的规定》的通知正文:---------------------------------------------------------------------------------------------------------------------------------------------------- 广州市档案局印发《广州市国家档案馆接收与征集档案范围的规定》的通知(穗档[2011]28号)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直各单位:《广州市国家档案馆接收与征集档案范围的规定》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向广州市档案局反映。
广州市档案局二0一一年六月三日广州市国家档案馆接收与征集档案范围的规定第一条为维护广州市的历史真实面貌,保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有效提供档案公共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广东省档案条例》、《广州市档案管理规定》以及国家档案局《各级国家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的规定》,结合广州档案事业科学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档案接收与征集活动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广州市国家档案馆接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形成的档案:(一)革命历史档案,主要是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党、政、军和人民团体等单位形成的档案;(二)旧政权档案,主要包括历代王朝、北洋军阀、国民党和汪伪时期的机关、军队、企业、事业等单位和社会团体、行业组织、民间帮会以及外国在穗机构的档案。
第四条广州市国家档案馆接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州市直属及其所属单位形成的永久、长期(定期30年)的文字、图表、声像、电子文件、实物等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一)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及其所属临时机构形成的档案;(二)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形成的档案;(三)市直属各部、委、办、局及其所属单位形成的档案;(四)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市社科联、市文联、市侨联、市工商联、市残联、市贸促会等人民团体及其所属单位形成的档案;(五)经协商同意,接收或代存市各民主党派机构形成的档案;(六)市直属的集团公司、总公司及其所属单位形成的档案;(七)市直属高等院校及其所属单位形成的档案;(八)市政府派驻国内各地、港澳及国外的机构形成的档案;(九)被撤销的市直属及其所属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档案。
办公室业务·党建工作文/王骁毅基层如何开展廉洁从业警示教育工作廉洁从业警示教育是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的一种重要形式。
要将警示教育作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要结合实际工作,不断推进警示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使警钟之声在党员干部耳边长鸣。
而如何开展基层单位的警示教育,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带头接受教育抓好警示教育是各级党政主要领导的重要职责。
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要把警示教育纳入到党风廉政建设的经常内容之中,要与反腐败三项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形成“大警示”的局面。
由于领导干部所处的特殊地位,手上掌握着或多或少的权柄,是社会各种层次、各种力量“攻取”的目标,必须经受着许多的“五彩”诱惑和艰巨的考验。
正如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物必自腐,而后生虫。
”掌握这种生活哲理,对于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的自觉性,是十分必要的。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干部面临的诱惑和考验很多,一定要经常打扫头脑中的灰尘,做到警钟长鸣,切不可丧失警惕。
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要以身作则,带头接受警示教育。
通过自身的垂范作用,推动警示教育的深入开展,进而更好地管好自己,管好班子,带好队伍。
二、纪检监察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推进警示教育的开展纪检监察部门了解和掌握着大量的反面典型素材和事实,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利用典型案例,特别是本单位现有的案例大张旗鼓地开展警示教育。
对于了结的大案要案,要组织精干的力量及时写好案件剖析材料,认真分析有关人员违法违纪的原因和应吸取的教训,让广大党员、干部从案例分析中举一反三,引以为戒,从而加深对党纪政纪和法律条规的认识,牢固筑起思想道德防线和党纪国法防线。
三、警示教育要有针对性和贴近性开展警示教育,关键是解决党员干部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问题。
如通过警示教育,解决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问题。
我国档案馆火灾案例自20世纪以来,我国的档案文化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和保护,档案馆作为保存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机构也得到了相应的特殊保护。
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的档案馆曾经遭受过无数次的火灾和其他突发事件的袭击。
这些火灾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档案文物的损失,损失对于我国档案文化的发展不可磨灭。
在这一篇文章中,将探讨一些关于我国档案馆火灾案例的事实和解决方法。
一、历史上的火灾案例在我国的档案馆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火灾事件之一是1973年1月31日北京市档案馆大火,当时全部馆藏的文献资料被大火烧毁。
此外,还有2008年4月,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档案馆突发火灾,消防部门到场后才成功将火灾扑灭,但无数珍贵的档案文物却被不可逆转地毁坏。
2008年,江苏省扬州市物资储藏中心火灾事件,江苏省档案馆火灾,以及2018年7月湖南省档案馆的大火事件,无疑也都是档案馆历史上又一系列悲惨火灾事件。
二、对如何避免火灾的思考档案馆作为保存国家历史文化资料的机构,应该高度重视火灾事件的频发。
为了预防火灾的发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和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1、应该在档案馆内部坚持“防火”的教育宣传。
每一个档案馆应该建立完善的信息发布、防范与应对预案、疏散、救护等应急措施,并使访客和员工参与其中。
2、了解每一幅历史文物对火灾的定义标准和内部档案的类型和容量,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分工合作、氧气设备以及保持清洁和开放空间等。
3、应采用相关防范设备和器材,如火灾灭火器、报警系统、早期警报等。
除此之外,档案馆应保证足够的甲醛脱范、维持足够的温度和湿度等防雷生化安全措施。
4、降低档案馆的火灾风险。
如对于现有抽屉式柜台、腐朽木制或脆弱的家具及纳管系统进行检查和使用,必要时进行维护补救;至于液化固体化的物品,须存储在特定的容器中或专门制定防火方案,以减少易燃物的吸附。
三、对于预防火灾的防范建议了解档案馆的内部防火安全设岗。
由专人值守,及时发现监控最便捷,防火监管权重,须由专门机构开展。
第1篇一、案例背景在我国,档案是国家和社会历史的重要记录,具有极高的法律效力。
档案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的基础。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档案丢失现象时有发生。
当档案丢失时,如何认定档案的内容和效力,成为司法实践中的一大难题。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分析档案丢失法律推定的相关问题。
二、案例简介某市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以下简称“开发商”)在2010年与某市某区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区政府”)签订了《土地出让合同》,约定由开发商在该区某地块上建设住宅项目。
合同签订后,双方按照约定办理了土地过户手续,并办理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
2014年,开发商因资金链断裂,导致项目停工。
在此期间,开发商与区政府多次协商解决资金问题,但均未达成一致。
2016年,开发商申请破产重整。
在破产重整过程中,开发商发现其与区政府签订的《土地出让合同》及相关档案资料丢失。
开发商认为,由于档案丢失,其无法证明与区政府签订的《土地出让合同》的真实性,从而影响了破产重整程序的顺利进行。
为此,开发商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确认其与区政府签订的《土地出让合同》有效,并要求区政府承担因档案丢失造成的损失。
三、法院审理本案中,法院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认定档案丢失后,档案内容的真实性?1. 证据规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本案中,开发商作为原告,有责任提供证据证明其与区政府签订的《土地出让合同》的真实性。
2. 法律推定由于档案丢失,开发商无法提供《土地出让合同》的原件。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下列事实,无需提供证据:(一)众所周知的事实;(二)自然规律及定理;(三)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已知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能推定出的另一事实;(四)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事实;(五)已为仲裁机构生效裁决所确认的事实。
档案馆服务的案例档案馆是保护、管理和利用档案文献资源的机构,为人们提供信息查询、研究、阅览和借阅服务。
下面我将介绍一起典型的档案馆服务案例,以展示档案馆在满足用户需求方面的作用和价值。
该案例发生在某市的地方档案馆,下面我将简要描述案例的背景和实施情况,然后针对不同的服务内容进行详细论述。
背景介绍:该地方档案馆是该市最主要的档案馆,承担着保存、整理和提供该市档案文献资源的重任。
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档案馆决定实施一系列服务举措,包括信息查询、研究指导、数字化文献资源提供和社区教育等。
1. 信息查询服务:档案馆作为保存和管理大量档案文献的机构,在信息查询方面拥有丰富的资源。
该档案馆建立了一个现代化的查询系统,用户可以通过电脑终端或手机APP查询各类档案文献。
此外,档案馆还提供人工查询服务,用户可以通过前台咨询员向专业人员咨询特定档案信息。
该案例中,一位历史学研究者通过查询系统找到了一份关于该市清朝时期历史的档案资料,为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这个案例说明了档案馆在信息查询方面的关键作用。
2. 研究指导服务:档案馆不仅提供档案文献的查询,还为用户提供研究指导服务。
例如,在该案例中,一位学生需要进行关于该市历史建筑的研究,但对如何利用档案馆的资源进行研究感到困惑。
档案馆的研究指导员帮助他了解档案的分类和索引方式,并引导他筛选出相关的档案文献进行研究。
通过档案馆的指导,该学生成功地完成了他的研究项目。
这个案例突出了档案馆在研究指导方面的重要作用。
3. 数字化文献资源提供服务:为了更好地服务用户,该档案馆还将一部分档案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并通过在线平台向用户提供。
在该案例中,一位研究者通过档案馆的在线平台找到了一份罕见的民国时期的照片档案,这些照片对他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该案例突出了档案馆在数字化文献资源提供方面的创新和进步。
4. 社区教育服务:为了提高公众对档案馆的认知和参与度,该档案馆还开展了一系列面向社区的教育活动。
2021年度档案事业发展十佳案例作为档案事业的发展者,我们每年都会对行业内的发展进行深刻的评估,以便及时总结行业发展的亮点和经验。
2021年度,档案事业发展呈现出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十佳案例,这些案例涵盖了档案数字化、档案保护、档案利用等多个方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案例是如何彰显档案事业发展的魅力与活力。
一、数字档案建设1. 缅甸国家档案数字化项目在缅甸,国家档案数字化项目为国家档案馆引入了先进的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将传统的纸质档案转化为数字化档案,实现了档案数据的互联互通和跨部门共享,大大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效率和便捷性。
2. 英国档案数字化评台英国国家档案馆建立了数字化评台,将英国历史上的重要文件和档案进行数字化展示,通过虚拟展览的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英国的档案文化,让历史更加生动和立体。
二、档案保护3. 亚马逊雨林档案保护计划在亚马逊雨林地区,一些非政府组织对当地的档案进行了全面的数字化和保护工作,确保了这些珍贵的档案信息不会因为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而失传,为后人了解该地区的历史和文化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4. 古籍档案修复项目我国一些知名大学图书馆和档案馆针对古籍文献进行了修复保护工作,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古籍进行修复和保护,让古籍的原貌得以保留,并且让更多的人能够学习到古代的知识和智慧。
三、档案利用5. 文献档案数字展示在一些博物馆和档案馆,利用数字化技术和大屏幕设备,对一些珍贵的文献档案进行数字展示,为观众提供了更加立体、生动的档案展示体验,并且吸引了更多的观众参与到档案的学习和研究中来。
6. 档案文献教育项目一些档案馆和教育机构联合开展档案文献教育项目,针对中小学生和青少年开展档案教育课程,培养未来的档案管理人才,同时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档案的价值和意义。
总结回顾2021年度的档案事业发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数字化、保护和利用成为了主要的发展方向。
数字档案建设通过数字化展示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档案数据的共享和传播;档案保护通过数字化修复和保护工作,让珍贵的档案得到了更好的保存与维护;档案利用通过数字展示和教育项目,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档案的魅力和价值,提高了档案的社会认知度。
广州市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优秀案例广州是享有“千年商都”美誉的城市,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优秀的保护利用案例。
下面就围绕“广州市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优秀案例”进行介绍。
一、历史文化保护意义历史文化保护是对历史文化资源的维护和管理,也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一环。
广州市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历史文化保护,能够保护历史文化场所、历史文化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等文化遗产,实现历史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广州市历史文化保护利用案例1.保利文化广场保利文化广场位于广州市南沙区,是南沙新区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广州市文化旅游名片之一。
该项目以保护利用历史遗址、促进文化艺术交流为目的,将南沙原制糖厂场地改造成了一个文化广场,融合了广州南沙原有的红砖厂房和现代建筑。
广场内有展览馆、艺术品展示等文化设施,同时还有咖啡厅、餐厅等配套设施,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和放松。
2.百花洲文化旅游区百花洲文化旅游区是广州市花都区的著名旅游景点,位于百花洲公园内。
该景区的建筑保存和再利用相结合,利用了古代皇家园林的布局特点和现代人文观念的设计理念,是一个集文化、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东山古庙和百花洲大娱乐城,这两个景点形成了一种深度的历史与现代文化交融的观光旅游体验。
3.广州塔广州塔是广州市知名的地标性建筑之一,作为世界之最的塔式建筑,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全球拥有自营电视、无线电信号的“双重标志”而著名。
广州塔不仅是广州市的文化旅游胜地,还是会议、展览和创新创业的平台,成为广州市文化和科技发展的标志性建筑。
以上是广州市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的三个优秀案例,这些保护利用案例的成功,听证了广州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同时也为广州的乡村振兴、文化旅游、城市建设等方面注入了新的价值和力量,提升了城市的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
广州红色档案故事《广州红色档案故事》在广州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里,隐藏着无数的红色档案故事。
而有一个故事,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那是发生在几十年前的事儿了。
当时有一位年轻的革命者叫小李。
小李啊,别看他年纪不大,那勇敢和坚定的劲儿可令人佩服。
他总是积极地参与各种革命活动,为了理想而奋斗。
记得有一次,敌人对他们的组织进行了疯狂的围剿。
大家都面临着巨大的危险。
而小李没有退缩,他和伙伴们商量着怎么应对。
他们躲在一个破旧的仓库里,环境那叫一个艰苦,地面潮湿,空气中还弥漫着一股怪怪的味道。
但是小李全然不顾这些,他的心里只有如何突破敌人的包围,保护好大家和重要的情报。
他仔细地察看着周围的情况,每一个角落都不放过。
他小声地和伙伴们说着话,那认真的模样,就好像在做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
敌人在外面不停地搜索着,每一点动静都能让大家心里一紧。
可是小李特别沉着冷静,他时不时地给大家打气,让大家不要慌。
到了晚上,趁着夜色的掩护,小李带领着大家悄悄地从仓库的一个小窗口往外爬。
他第一个出去,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周围,确保安全后才让其他人跟上。
那段时间真是紧张极了,但也正是因为有小李这样的人,大家最终成功逃脱了敌人的追捕。
而这件事也成为了广州红色档案中精彩的一页。
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幸福的时代,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这些先烈们的付出和努力。
他们的故事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广州这座城市见证了他们的英勇,也将继续传承这种红色精神,让我们永远铭记那些为了我们现在美好生活而拼搏过的人们。
这就是广州红色档案故事中的一个,它虽然只是众多故事中的一个,但却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当年革命者们的伟大与艰辛。
让我们珍惜现在,带着这份红色的记忆,继续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