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地质学》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6
《灾害地质学》李铁锋版习题集第一部分:思考题第一章.地质灾害的概念、类型及分布1、什么是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如何分类分级的?2、我国地质灾害发育及分布规律是什么?3、人类活动可引起哪些地质灾害?4、三峡建设对地质灾害发育的影响?5、福建省地质灾害分布特点?6、降水是如何诱发地质灾害形成的?7、中国地质灾害在时间分布上,又有怎样的规律呢?8、灾害地质学的发展历史?第二章.地质灾害突发性评估与减灾1、地质灾害评估目的、类型及内容?2、危险性、易损性、破坏损失和防治工程评价的要素和内容?3、什么叫防灾效益?什么叫保值效益?4、什么是受灾体价值损失率?什么是灾害敏感度?5、地质灾害评估范围,级别与技术要求是什么?如何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程场地选址的地质问题如何评价?第三章.地质灾害减灾对策与减灾效益分析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围及等级如何确定?2、如何理解地质灾害防治投入与效益?3、各级地方政府编制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意义?什么是“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IDNDR)?第四章.斜坡地质灾害1、斜坡地质灾害的类型及影响因素?2、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成因机制、危害及防治措施?3、地面沉降、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具备哪些相关性?4、滑坡是怎样形成的?需怎样监测和防治滑坡?5、中国、福建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发育规律?6、崩塌与滑坡产生的征兆及区别7、什么是岩溶?岩溶有哪些形态特征?岩溶的发生条件有哪些?岩溶的哪些发育和分布规律?岩溶地区有哪些工程地质问题?如何进行防治?8、什么是滑坡?滑坡有哪些重要标志?滑坡如何进行分类?滑坡如何进行野外识别?滑坡的监测内容有哪些?9、什么是泥石流?泥石流如何分类?泥石流流量流速如何计算?泥石流有哪些防治措施?10、采空区有哪些地表变形特征?如何分类?影响地表变形的因素有哪些?采空区如何进行调查和监测?采空区地面建筑适宜性如何评价?有哪些处理措施?第五章.地面变形地质灾害1、地面沉降是如何产生和形成的?其分布特征及分布规律有哪些?2、如何预测地面沉降?具体的防治措施有哪些?3、喀什特地区地面塌陷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喀什特地区地面塌陷产生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受哪些方面的影响?5、地面塌陷的形成机理是什么?6、如何进行地面塌陷的预测、预防和治理?7、以西安为例说明地裂缝对环境产生哪些危害?8、地裂缝分为哪些类型?各类型地裂缝有什么特点?各种地裂缝的成因如何?地裂缝的危害及工程对策有哪些?9、如何防治或减轻地裂缝对工程环境的影响?第六章.矿山与地下工程地质灾害1、什么叫荒漠化?矿山“三废”?“岩爆”?2、矿区地面变形应采取哪些防治对策?3、矿井突水有哪些致灾条件和影响因素?4、矿井突水有哪些征兆?5、矿井突水应采取哪些防治措施对策?第七章.表生环境地球化学异常与地方病1、微量有害元素在自然环境中的迁移转化途径和影响因素是什么?2、环境有机污染物与人体的作用机理及其危害主要有哪些?第八章.土地荒漠化1、什么叫荒漠化?2、土地荒漠化有哪些类型?其成因如何?3、中国土地荒漠化现状和发展趋势如何?4、什么叫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如何防治?5、水土流失与土壤侵蚀的区别与联系?6、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危害是什么?7、土地沙质荒漠化与石漠化的区别及其在我国的分布特征是什么?第九章.特殊土地质灾害1、什么叫特殊土?湿陷性的黄土有何特点?2、什么叫膨胀土?膨胀土有何特征?膨胀土防治措施有哪些?3、软土、冻土有何特征?其危害如何?其防治应采取哪些手段?第十章.其他地质灾害1、地下水如何恶化?地下水污染的防治应采取哪些措施?2、叙述洪涝灾害的成因及防洪减灾的主要措施?3、什么叫海水入侵?海水入侵会造成哪些危害?4、台风是如何形成的?台风结构与分布?台风又哪些危害?台风危害有哪些防范措施?第二部分:填空题:1、地质灾害的属性特征既有又有。
第一章1. 灾害效应分为原生效应、次生效应和后续效应。
原生效应是由灾害事件本身造成的,如地震时由于地面运动造成的建筑物倒塌、滑坡掩埋房屋、矿井瓦斯爆炸造成人员伤亡等。
次生效应是由主要灾害事件诱发的灾害性过程造成的,它与主要灾害事件本身无直接关系,如地震时煤气管道破裂造成的火灾、地震引发山体滑坡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被掩埋、洪水造成供水系统中断而引起的“水荒”、大型岩溶塌陷诱发地震而造成的建筑物破坏等。
后续效应往往是长期的甚至是永久性的,这种效应包括大型山体滑坡形成的堰塞湖、泥石流堆积物对农田的破坏、洪水造成的河道变迁、火山喷发后造成的农作物减产、地震造成的海拔高程改变或地形变化等。
2. 地质灾害:是指在地球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由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灾害性地质事件。
3. 地质灾害的属性特征:(1)地质灾害的必然性与可防御性(2)地质灾害的随机性和周期性(3)地质灾害的突发性和渐进性(4)地质灾害的群发性和链生性(5)地质灾害的成因多元性和原地复发性(6)地质灾害的区域性(7)地质灾害的破坏性与“建设性”(8)地质灾害影响的复杂性和严重性(9)地质灾害人为成因的日趋显著性(10)地质灾害防治的社会性和迫切性4. 地质灾害的类型按灾害的成因划分,可分为自然动力型、人为动力型及复合动力型。
按地质环境变化的速度划分,可分为突发性和渐进性地质灾害。
5. 中国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规律(1)平原、丘陵地面沉降与塌陷为主地质灾害大区(2)山地斜坡变形为主地质灾害大区(3)内陆高原、盆地干旱、半干旱风沙为主地质灾害大区(4)青藏高原及大、小兴安岭北段地区冻融为主地质灾害大区第二章1. 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的目的通过揭示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规律,评价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及其所造成破坏损失、人类社会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抗御灾害的能力,运用经济学原理评价减灾防灾的经济投入及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的类型据评估时间划分:灾前预评估、灾期跟踪评估、灾后总结评估据评估范围或面积划分:点评估、面评估、区域评估3. 易损性:是指受灾体遭受地质灾害破坏机会的多少与发生损毁的难易程度。
1.地震活动的特点?地震监测中,常采用一些地震前的一些异常表现来判别,有哪几类?(10分)答:地震活动的特点:地震活动分布广;地震活动频度高;地震震源深度浅。
①地下水异常:其原因是震区范围的地下含水岩石在受到强烈的挤压或拉伸,引起地下水的重新分布,出现水位的升降和各种物理性质和化学变化,使水变味、变色、混浊、浮油花、出气泡等。
②引起局部地段地电场和地磁场的变化。
③个别地段岩块的破裂会产生较小的地震:有的大地震发生前几天或几小时,会发生一系列小地震多者可达几十至几百次,地质学家称它们为前震。
一般来说在强震发生前数月或数日存在前震现象。
因此通过观察大震前有一系列小震,预报大震,并设法预防大震。
④造成地面变形和地面建筑物的毁坏2.滑坡发生的前兆有哪些?(5分)答:1、泉水复活;2、土体上隆;3、岩石开裂或被剪切挤压的音响;4、坍塌和松弛;5、变形发生突变;6、裂缝急剧扩张;7、动物异常惊恐、植物正常生长发生变化。
3.简述火山活动的灾害效应和资源效应?(10分)答:气候效应主要是由于火山喷发期间火山灰和非常细的颗粒悬浮物质进入平流层而产生的。
原生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岩熔流灾害、火山碎屑流灾害、水气爆炸、有毒气体散逸、火山喷发物散落、侧翼定向爆炸、地面运动。
次生灾害:气候效应、火山喷发物滑坡、次生碎屑流、火山碎屑流、洪水、海啸、酸雨、大气冲击波、喷发后饥饿与疾病、地面变形。
资源效应:矿产资源、景观资源、地热、矿泉、宝石。
4.结合事例说明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关系(20分)答: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易发生滑坡、崩塌的区域也易发生泥石流,只不过泥石流的暴发多了一项必不可少的水源条件。
再者,崩塌和滑坡的物质经常是泥石流的重要固体物质来源。
滑坡、崩塌还常常在运动过程中直接转化为泥石流,或者滑坡、崩塌发生一段时间后,其堆积物在一定的水源条件下生成泥石流。
即泥石流是滑坡和崩塌的次生灾害。
泥石流与滑坡、崩塌有着许多相同的促发因素。
灾害地质学试题(A)一、选择题(2*10)1.山区发生地震后,需要防范由其引起的下列次生自然灾害是( B )①山体崩塌②泥石流③水土流失④滑坡⑤水库决堤A.①②③④B.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2.地质灾害灾情评估根据范围划分,面积在几十平方千米范围内的是(A)A、点评估B、面评估C、区域评估D、整体评估3.某一自然灾害的灾情指标有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减产面积、经济损失等。
该自然灾害可能是①干旱②洪涝③地震④风暴潮(A)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下列关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灾情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D)A.工业社会的灾情比农业社会小B.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灾情大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灾情越严重D.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灾情不断变化5. 建筑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中处于第一阶段的是(A)A、检测与预报B、检测与预报C、防灾与抗灾D、救灾6. .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原则中,起最有效途径的是(A)A、预防为主的原则B、全面规划与重点防治相结合的原则C、防治地质灾害与其他社会经济相结合的原则D、纺织工程最优化原则7.广东省突发性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居全国之首,其中最常见的气象灾害有(B) A.地震、洪涝、台风B.台风、暴雨C.低温冷害、冰雹、滑坡D.海啸、风暴潮、干旱8.下列关于飓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D)A.会诱发地震和海啸B.中心最大风力在6级以上C.形成在太平洋附近洋面上D.“卡特里娜”为逆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旋涡气流9、下列哪种地质灾害中,哪一种的垂直位移大于水平位移(C)A、滑坡B、泥石流C、崩塌D、地震10、矿山地质灾害的最主要成因(D)A、地下水超量开采B、地震所致C、火山所致D、大规模开采矿二、填空题(1*10)1. 按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的变化,可将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2流通区、沉积区三个区。
3.地质灾害的管理的的主要手段有: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________4.地震灾害按其与地震动关系密切程度和地震灾害要素的组成可分为原生灾害、____、和间接灾害5.震预报可划分为三个地研究内容各异的层次,即________、地震灾害预测和地震灾害损失预测6.根据火山活动的状况,火山可分为死火山、休眠火山和_______。
九台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地理选修5导学案14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二节中国的地质灾害习题撰写:孙繁杰校对:李花姓名 班级 学号 日期一、单项选择1.下列关于我国滑坡、泥石流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具有与地震相对一致的同步性B.滑坡、泥石流主要发生在我国山区C.青藏高原是我国滑坡、泥石流重灾区D.在地域分布上具有广泛和相对分散的分布特点 2.我国滑坡和泥石流在地域上具有()A.广泛和相对集中的分布特点B.类型齐全的特点C.爆发频繁的特点D.规模巨大的特点 3.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震烈度与震级有关.此次地震震级大,烈度一定也大,所以破坏性大B.这些地区的房屋结构不结实,是造成损失大的主要原因C.地震烈度与震源深度有关,此次地震震源深度太浅,加之引起巨大的海啸,造成的破坏大D.夜里发生地震,所以破坏大4.下图为某年中国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6个省级行政区。
该年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 A.横断山和秦岭B.太行山和雪峰山 C.大巴山和巫山D.祁连山和唐古拉山5.1781年冰岛拉基火山喷发,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饥荒使冰岛人口减少了1/5;1815年印度尼西亚坦博拉火山喷发导致9.2万人死亡;1985年哥伦比亚鲁伊斯火山一次中等规模的喷发也造成了2.3万人死亡。
火山喷发时岩浆是沿着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形成玄武岩高原的是()A 哥伦比亚的火山B 印度尼西亚的火山C.台湾的火山D.日本的火山6.中国很少发生滑坡的省区是() A.云南B.四川C.贵州D.山东7.下面为2011年9月我国某地区地质灾害气象等级等值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反映的主要地质灾害是( ) A.火山和泥石流B.地震和滑坡 C.滑坡和泥石流D.地震和火山(2)甲、乙、丙三地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高于周围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B.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C.地质构造活跃,地形破碎D.河流众多,河道弯曲,排水不畅8.泥石流是在一定地理条件下形成的由大量土石和水构成的固液两相流体。
灾害地质学试题库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灾害地质学》试题库一、问答题1、什么是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如何分类分级的2、我国地质灾害发育及分布规律是什么3、人类活动可引起哪些地质灾害4、三峡建设对地质灾害发育的影响5、福建省地质灾害分布特点6、降水是如何诱发地质灾害形成的7、中国地质灾害在时间分布上,又有怎样的规律呢8、灾害地质学的发展历史9、地质灾害评估目的、类型及内容10、危险性、易损性、破坏损失和防治工程评价的要素和内容11、什么叫防灾效益什么叫保值效益12、什么是受灾体价值损失率什么是灾害敏感度13、地质灾害评估范围,级别与技术要求是什么如何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程场地选址的地质问题如何评价14、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围及等级如何确定15、如何理解地质灾害防治投入与效益16、各级地方政府编制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意义什么是“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IDNDR)17、斜坡地质灾害的类型及影响因素18、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成因机制、危害及防治措施19、地面沉降、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具备哪些相关性20、滑坡是怎样形成的需怎样监测和防治滑坡21、中国、福建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发育规律22、崩塌与滑坡产生的征兆及区别23、什么是岩溶岩溶有哪些形态特征24、岩溶的发生条件有哪些岩溶的哪些发育和分布规律岩溶地区有哪些工程地质问题如何进行防治25、什么是滑坡滑坡有哪些重要标志滑坡如何进行分类26、滑坡如何进行野外识别滑坡的监测内容有哪些27、什么是泥石流泥石流如何分类泥石流流量流速如何计算泥石流有哪些防治措施28、采空区有哪些地表变形特征如何分类影响地表变形的因素有哪些采空区如何进行调查和监测采空区地面建筑适宜性如何评价有哪些处理措施29、地面沉降是如何产生和形成的其分布特征及分布规律有哪些30、如何预测地面沉降具体的防治措施有哪些31、喀什特地区地面塌陷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3、喀什特地区地面塌陷产生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受哪些方面的影响34、地面塌陷的形成机理是什么35、如何进行地面塌陷的预测、预防和治理36、以西安为例说明地裂缝对环境产生哪些危害37、地裂缝分为哪些类型各类型地裂缝有什么特点各种地裂缝的成因如何地裂缝的危害及工程对策有哪些38、如何防治或减轻地裂缝对工程环境的影响39、什么叫荒漠化矿山“三废”“岩爆”40、矿区地面变形应采取哪些防治对策41、矿井突水有哪些致灾条件和影响因素42、矿井突水有哪些征兆43、矿井突水应采取哪些防治措施对策44、微量有害元素在自然环境中的迁移转化途径和影响因素是什么45、环境有机污染物与人体的作用机理及其危害主要有哪些46、什么叫荒漠化47、土地荒漠化有哪些类型其成因如何48、中国土地荒漠化现状和发展趋势如何49、什么叫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如何防治50、水土流失与土壤侵蚀的区别与联系51、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危害是什么52、土地沙质荒漠化与石漠化的区别及其在我国的分布特征是什么53、什么叫特殊土湿陷性的黄土有何特点54、什么叫膨胀土膨胀土有何特征膨胀土防治措施有哪些55、软土、冻土有何特征其危害如何其防治应采取哪些手段56、地下水如何恶化地下水污染的防治应采取哪些措施57、叙述洪涝灾害的成因及防洪减灾的主要措施58、什么叫海水入侵海水入侵会造成哪些危害59、台风是如何形成的台风结构与分布60、台风又哪些危害台风危害有哪些防范措施61、根据白鹤岭滑坡简介,请回答以下列问题:①白鹤岭出现两个滑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2、根据白鹤岭滑坡简介,请回答以下列问题②白鹤岭大滑坡产生的主要内、外因素是什么63、根据白鹤岭滑坡简介,请回答以下列问题③白鹤岭大滑坡发生后,前后采取了哪些工程措施效果如何64、根据白鹤岭滑坡简介,请回答以下列问题④为什么以前在白鹤岭大滑坡中采用的挡墙、天沟(排水沟)这些工程措施都不管用65、岩溶地面塌陷的成因机制和形成条件。
地质灾害预防试题100 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30 题)1.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
以下哪种不属于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A. 台风B. 滑坡C. 泥石流D. 崩塌答案:A2.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A. 重力B. 浮力C. 风力D. 摩擦力答案:A3.泥石流发生的主要条件不包括()。
A. 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B. 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C. 平坦的地形D. 较大的沟床纵坡答案:C4.崩塌是指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多发生在()。
A. 高陡边坡B. 平原C. 低洼地D. 河流中答案:A5.地质灾害预警信号中,红色代表()。
A. 注意级B. 预警级C. 警报级D. 临灾警报级答案:D6.下列哪项人类活动可能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A. 合理规划建设B. 植树造林C. 过度开采矿产资源D. 建设排水系统答案:C7.一般情况下,在()季节地质灾害发生频率相对较高。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答案:B8.地震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不包括()。
A. 海啸B. 地裂缝C. 酸雨D. 山体滑坡答案:C9.预防滑坡的有效措施不包括()。
A. 削坡减载B. 坡脚加载C. 排水D. 抗滑桩答案:B10.泥石流防治中,生物措施主要是()。
A. 修建拦挡坝B. 种植植被C. 疏通河道D. 搬迁居民答案:B11.以下哪种岩石类型的地区相对更容易发生崩塌?()A. 页岩B. 花岗岩C. 黏土岩D. 石灰岩答案:D1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A. 为工程选址提供依据B. 预测灾害发生时间C. 评估灾害危害程度D. 提出防治措施建议答案:B13.暴雨后山区道路出现裂缝,可能预示着()地质灾害即将发生。
一.地质灾害是指在地球发展演化过程中,由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灾害性地质事件。
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及变化规律,既受制于自然环境,又与人类活动有关,是人类与自然互相作用的结果。
(通常指由于地质作用引起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灾害。
)二.地质灾害的类型:(1)由地质作用引起或地质条件恶化导致的自然灾害(2)仅限于以岩石圈自然地质作用为主导因素而形成的自然灾害 1.按空间分布状况划分:陆地地质灾害和海洋地质灾害2.按灾害的成因分:自然动力型、人为动力型及复合动力型3.按地质环境变化的速度划分:突发性地质灾害和渐进性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有哪些危害对居民点的危害。
地质灾害特别是滑坡和泥石流冲进乡村、城镇,淹没人畜,毁坏土地,甚至造成村毁人亡的灾难。
对公路、铁路的危害。
地质灾害特别是崩塌和泥石流,可直接埋没车站、铁路、公路,摧毁路基、桥涵等设施,致使交通中断,还可引起、正在运行的火车、汽车颠覆,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
三、地质灾害的分级地质灾害分级反应了地质灾害的规模、活动频次及其对人类与环境的危害程度,地质灾害分级方案有:灾变分级,灾度分级和风险分级灾变分级是对地质灾害活动强度,规模和频次的等级划分灾度分级反应了灾害事件发生后所造成的破坏和损失程度风险分级是在灾害活动概率分析基础上上核算出来的期望损失的级别划分四.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的类型根据评估时间地质灾害灾情评估分为灾前预评估、灾期跟踪评估和灾后急结评估三种类型。
灾前预评估是对一个地区地质灾害事件的危险程度和可能造成的破坏损失程度的预测性评价,它是制定国土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以及减灾对策预案的基础;灾期跟踪评估是在灾害发生时对灾害损失的快速评估,它是制定救灾决策和应急抗灾措施的基础;灾后总结评估是指在灾害结束后对灾害损失进行的全面评估,它是决定救灾方案、制定灾后援建计划和防御次生灾害的重要依据。
根据评估范围或面积,可将地质灾害灾情评估分为点评估、面评估和区域评估三类。
《地质灾害》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按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的变化,可将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2.典型的泥石流沟可划分为形成区、流通区、沉积区三个区。
二、名词解释地质灾害:由于地质作用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造成的危害。
滑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斜坡内部一定的滑动面(或滑动带)整体下滑,且水平位移大于垂直位移的坡体变形。
崩塌:陡峻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坡体向下崩落的现象。
岩堆:陡峻斜坡上的岩土体,受物理风华作用形成的岩石碎屑,崩落下来在坡角形成的疏松岩块堆积体称为岩堆。
泥石流:一种含有大量泥砂石块的特殊洪流,具有极强的破坏力。
岩溶:可溶性岩石受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侵蚀作用产生的溶蚀以及由此引起的现象地震震级:是一次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震级大小由震源释放的能量多少来决定。
地震烈度:某地区地表面和建筑物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
基本烈度:该地区在一百年内能普遍遭受的最大地震烈度。
设计烈度:抗震设计中实际采用的烈度。
三、简答题1.简述地震的破坏作用。
地震的破坏作用包括两大方面: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
直接灾害可分为:地表破坏和结构物破坏。
地表破坏的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地裂缝、地陷、喷砂冒水等;结构物破坏包括结构本身由于整体性丧失、强度不足和塑性变形能力不足引起的破坏,以及地基失效引起的破坏。
次生灾害包括地震触发或导致的水灾、火灾、空气污染等灾害,如果地震发生在海上,则产生海啸。
有时次生灾害比直接灾害引起的灾害更为严重。
2.简述岩溶的形成条件有哪些?影响岩溶形成的条件主要包括:可溶性岩石、岩石的空(裂)隙性、水的溶蚀能力、岩溶水的运动与循环。
3.防治滑坡的主要工程措施有哪些?滑坡防治的主要工程措施是围绕着滑坡的形成条件来开展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排水工程措施:包括排除地表水(截流排水沟)和地下水(截水盲沟)两个方面。
2)刷方减重工程措施:清除滑体上部全部或部分岩土体,并可将其堆放在滑体下部的坡脚处。
《地质灾害学》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有关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多数地震与火山活动有关B.岩石发生断裂引起地震的地方叫震中C.5级以下的地震,称为微震;5级以上的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D.震级每增加1级,能量约增加30倍2、《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是哪个部门颁布的?()( ) A.国土资源部 B.国务院 C.国家发改委 D.民政部3、地面沉降往往发生在()。
( )A.物质不均匀,孔隙率大,地下水丰富的地区。
B.物质均匀,孔隙率大,地下水丰富的地区。
C.物质不均匀,孔隙率小,地下水不丰富的地区。
D.物质均匀,孔隙率小,地下水不丰富的地区。
4、在山区旅游时,突然遇到泥石流怎么办,下面正确的是?()(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A.向泥石流沟两侧跑。
B.向山坡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也可爬上附近的高树。
C.停留在坡度大,土层厚的凹处,凭借其阻挡作用避过泥石流。
D.长时间降雨或暴雨之后返回危险区是安全的,因为泥石流的最佳暴发时间已过,不会再暴发了。
5、地震作为主灾不可能诱发的灾害有()。
()A.地裂B.海啸C.火灾D.龙卷风6、中国最早有记载的地震是()时候。
()A.商周时代B.秦朝C.唐朝D.汉朝7、下面关于滑坡的特征表现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生变形破坏的岩土体以垂直位移为主B.滑坡体上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在滑动前后变化较大 C.岩土体中各种成因的结构面均有可能成为滑动面 D.滑坡的滑动过程都是在瞬间完成的8、《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颁布实施时间为:()。
一、概念(分):灾祸:一次在时刻和空间上较为会集的事端,事端产生期间当地的人类集体及其产业遭到严峻要挟并构成巨大丢失,致使家庭结构、社会结构也遭到不行忽视的影响。
地质灾祸:在地球的开展演化进程中,各种天然地质效果和人类活动所构成的灾祸性地质事情。
一般以为,地质灾祸是指地质效果使地质环境产生突发的或渐进的损坏,并构成人类生命产业丢失的现象或事情。
易损性:是指受灾体遭受地质灾祸损坏时机的多少与产生损毁的难易程度。
由受灾体本身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决议受灾体价值丢失率:是指受灾体遭受损坏丢失的价值的比率,它是易损性点评的重要内容。
灾祸灵敏度:指在必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点评区内人类及其产业和所在的环境对地质灾祸的灵敏水陡峭或许遭受损害的程度。
直接丢失:指一场灾祸中第二次序产生的成果,如灾祸引发的饥谨、疾病、出产惨淡、赋闲添加以及精力损伤等。
直接丢失比直接丢失继续的时刻要长得多,其影响多是无形的,很难用钱银来估计。
承灾才能:指人类社会对地质灾祸的防备、办理程度及灾后的恢复才能。
地震:地壳在内、外营力效果下,集聚在岩石圈内的能量忽然开释,产生轰动弹性波,从震源向四周传达引起的地上的快速颤抖。
地震波:地震震源开释的能量,以弹性波的方式传达出来。
分为面波和体波震级:地震本身能量的巨细(是指距震中100km的规范地震仪所记载的以微米表明的最大振幅(A)的对数值)烈度:是指地震对地上以及各类修建物的影响或损坏程度等震线:在地势图上注明地震时各地烈度,然后把烈度相同的地址用曲线连接起来,便可构成等震线图基本烈度:指某一地区在以后一定期限内(50~100年)可能遭遇的地震最大烈度。
实质上是中长期地震预报在抗震、防震上的具体估量。
地震效应:在地震影响规模内,地壳表层呈现的各种震害及损坏现象地震监测:是地震预告的根底,经过布设测震站点、先兆观测网络及信息传输体系供给根本的地震信息,然后进行地震预告及防灾减灾决议计划火山先兆:火山活动常随同着地下热反常进程、区域应力场改动和火山物质的搬迁,呈现的各种环境反常改动斜坡地质灾害:体积巨大的表层物质(岩、土体)由于地震、降水、风化等原因失稳,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向下运动,对沿途的建筑、人员、田地形成较大损失的地质灾害坍塌: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效果下忽然脱离母体崩落、翻滚、堆积在坡脚的地质现象。
《地质灾害防治与评价》题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1.下列哪项不属于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 )A. 地震及其次生灾害B. 滑坡与崩塌C. 泥石流D. 海平面上升(正确答案:D。
海平面上升主要属于气候变化引起的环境问题,不属于地质灾害范畴。
)2.在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时,下列哪项因素不是必须考虑的?( )A. 地质构造背景B. 历史灾害记录C. 当地人口密度D. 当年降雨量预测精度(正确答案:D。
虽然降雨量是影响某些地质灾害如泥石流、滑坡的重要因素,但其预测精度并非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的直接必要因素,更多关注的是长期降雨趋势和历史数据。
)3.滑坡发生前,通常会有哪些前兆现象?( )A. 地面突然出现裂缝,建筑物倾斜B. 动物异常行为,如大量迁徙C. 地下水位突然上升或下降D. 所有选项均是(正确答案:D。
滑坡前兆包括地面裂缝、建筑物倾斜、动物异常行为以及地下水位变化等多种迹象。
)4.下列关于地震烈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地震烈度表示地震对地表及建筑物破坏的程度B. 地震烈度与震源深度、震中距有关C. 同一地震,不同地点的地震烈度可能不同D. 地震烈度可以通过地震仪直接测量得到(正确答案:D。
地震烈度是通过观察地震对地面及建筑物的实际影响来确定的,而非直接通过地震仪测量。
)5.泥石流的形成条件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 陡峭的地形B. 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C. 充足的水源D. 稳定的岩层结构(正确答案:D。
稳定的岩层结构不利于泥石流的形成,相反,不稳定的岩层或土壤更容易在雨水、融雪等作用下形成泥石流。
)6.在地质灾害防治中,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哪些?( )A. 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B. 建设挡土墙、护坡等C. 监测预警系统建立D. 疏散演练与教育培训(正确答案:B。
虽然A、C、D也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方面,但B项更直接属于工程措施的范畴。
)7.下列哪项不是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主要内容?( )A. 危险性评估B. 易损性评估C. 经济效益分析D. 预期损失评估(正确答案:C。
注意:本试卷共五大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本试卷适用于10煤田地质、10金勘1、金勘2班。
共需印制195份。
一、填空题1. 诱发地震是指由人类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地震。
(2分) .2. 地震的里氏震级由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上限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 滑坡的常见分类有________和________。
(2分) .4. 地震的场地破坏效应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5. 地震波分为________、________。
(2分) .6.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
(2分) .7. 火山常见的分类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分) .8. 中国地质灾害的主要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9. 环境中氟的来源主要有两种可能,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0. 克山病的病因主要有二种成因即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 二、判断题1. 下沉是一种垂直的重力运动。
( ) (1分) .2. 厄尔尼诺又称为小女孩。
( ) (1分) .3. 原生水又叫化石水。
( ) (1分) .4. 一般用罗马数字来表示地震烈度。
( ) (1分).5. 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地质灾害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地质灾害的范畴?A. 地震B. 泥石流C. 矿山灾害D. 洪水答案:D2. 地质灾害按成因可分为哪两大类?A. 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B. 地震灾害和非地震灾害C. 水文灾害和地质灾害D. 地表灾害和地下灾害答案:A3.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导致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A. 地质构造B. 地形地貌C. 气候条件D. 城市规划答案:D4. 下列哪种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A. 地震B. 滑坡C. 泥石流D. 地下水位下降答案:C5. 以下哪种措施不是防治地质灾害的有效方法?A. 工程措施B. 生物措施C. 预警预报D. 增加城市绿化答案:D二、填空题6. 地质灾害按成因可分为自然因素和________因素。
答案:人为7. 地质灾害按类型可分为地震灾害、________灾害、________灾害和________灾害。
答案: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8. 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9. 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的主要手段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地面监测、遥感监测、气象监测10. 以下哪种地质灾害在我国最为常见?________答案:滑坡三、判断题11. 地质灾害只包括自然灾害,不包括人为灾害。
()答案:×(错误)12. 地震是地质灾害中最严重的灾害类型。
()答案:×(错误)13. 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答案:√(正确)14. 人类活动是导致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答案:√(正确)15. 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关键环节。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6. 简述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答案: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工程措施:包括排水、加固、支挡、填筑等;(2)生物措施:包括植树造林、种草、植被恢复等;(3)预警预报:通过地面监测、遥感监测、气象监测等手段,对地质灾害进行预警预报;(4)科普宣传:加强地质灾害科普宣传,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5)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
1、滑坡防治措施_ ____排水___、___稳坡_____、___加固_____、___拦挡_____。
2、矿井瓦斯的主要成份为:__甲烷______、_二氧化碳_______、__氮气______。
3、火山喷发类型:__裂隙式喷发__________、____中心式喷发________。
4、中国减轻地质灾害的对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诱发地震因素分类:___流体诱发地震_____________、___非流体诱发地震_____________。
6、缺碘的症状:________影响发育________、_______思维迟钝_________、____皮肤干燥____________、______甲状腺增大__________7、三大岩指___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_。
8、滑坡的常见分类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9、按矿产资源的可利用成分及用途,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0、地质循环由多个次循环构成,最重要的是_________循环和_________循环。
11、重力运动有三种分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
12、环境中氟的来源主要有两种可能,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13、火山常见的分类是___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14、按距离地震发生的时间,地震预报分为_________预报、_________预报和_________预报。
15、地震的里氏震级由_________组成,上限为_________。
16、国家实行探矿权_________取得制度。
《灾害地质学》习题集
第一部分:思考题
第一章.地质灾害的概念、类型及分布
1、什么是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如何分类分级的?
2、我国地质灾害发育及分布规律是什么?
3、人类活动可引起哪些地质灾害?
4、三峡建设对地质灾害发育的影响?
5、福建省地质灾害分布特点?
6、降水是如何诱发地质灾害形成的?
7、中国地质灾害在时间分布上,又有怎样的规律呢?
8、灾害地质学的发展历史?
第二章.地质灾害突发性评估与减灾
1、地质灾害评估目的、类型及内容?
2、危险性、易损性、破坏损失和防治工程评价的要素和内容?
3、什么叫防灾效益?什么叫保值效益?
4、什么是受灾体价值损失率?什么是灾害敏感度?
5、地质灾害评估范围,级别与技术要求是什么?如何进行地质灾
害危险性评估?工程场地选址的地质问题如何评价?
第三章.地质灾害减灾对策与减灾效益分析
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围及等级如何确定?
2、如何理解地质灾害防治投入与效益?
3、各级地方政府编制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意义?什么是“国际减
轻自然灾害十年”(IDNDR)?
第四章.斜坡地质灾害
1、斜坡地质灾害的类型及影响因素?
2、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成因机制、危害及防治措施?
3、地面沉降、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具备哪些相关性?
4、滑坡是怎样形成的?需怎样监测和防治滑坡?
5、中国、福建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发育规律?
6、崩塌与滑坡产生的征兆及区别
7、什么是岩溶?岩溶有哪些形态特征?岩溶的发生条件有哪些?
岩溶的哪些发育和分布规律?岩溶地区有哪些工程地质问
题?如何进行防治?
8、什么是滑坡?滑坡有哪些重要标志?滑坡如何进行分类?滑坡
如何进行野外识别?滑坡的监测内容有哪些?
9、什么是泥石流?泥石流如何分类?泥石流流量流速如何计算?
泥石流有哪些防治措施?
10、采空区有哪些地表变形特征?如何分类?影响地表变形的因素
有哪些?采空区如何进行调查和监测?采空区地面建筑适宜
性如何评价?有哪些处理措施?
第五章.地面变形地质灾害
1、地面沉降是如何产生和形成的?其分布特征及分布规律有哪
些?
2、如何预测地面沉降?具体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3、喀什特地区地面塌陷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喀什特地区地面塌陷产生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受哪些方面的
影响?
5、地面塌陷的形成机理是什么?
6、如何进行地面塌陷的预测、预防和治理?
7、以西安为例说明地裂缝对环境产生哪些危害?
8、地裂缝分为哪些类型?各类型地裂缝有什么特点?各种地裂
缝的成因如何?地裂缝的危害及工程对策有哪些?
9、如何防治或减轻地裂缝对工程环境的影响?
第六章.矿山与地下工程地质灾害
1、什么叫荒漠化?矿山“三废”?“岩爆”?
2、矿区地面变形应采取哪些防治对策?
3、矿井突水有哪些致灾条件和影响因素?
4、矿井突水有哪些征兆?
5、矿井突水应采取哪些防治措施对策?
第七章.表生环境地球化学异常与地方病
1、微量有害元素在自然环境中的迁移转化途径和影响因素是什
么?
2、环境有机污染物与人体的作用机理及其危害主要有哪些?
第八章.土地荒漠化
1、什么叫荒漠化?
2、土地荒漠化有哪些类型?其成因如何?
3、中国土地荒漠化现状和发展趋势如何?
4、什么叫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如何防治?
5、水土流失与土壤侵蚀的区别与联系?
6、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危害是什么?
7、土地沙质荒漠化与石漠化的区别及其在我国的分布特征是什
么?
第九章.特殊土地质灾害
1、什么叫特殊土?湿陷性的黄土有何特点?
2、什么叫膨胀土?膨胀土有何特征?膨胀土防治措施有哪些?
3、软土、冻土有何特征?其危害如何?其防治应采取哪些手段?第十章.其他地质灾害
1、地下水如何恶化?地下水污染的防治应采取哪些措施?
2、叙述洪涝灾害的成因及防洪减灾的主要措施?
3、什么叫海水入侵?海水入侵会造成哪些危害?
4、台风是如何形成的?台风结构与分布?台风又哪些危害?台风
危害有哪些防范措施?
第二部分:填空题:
1、地质灾害的属性特征既有又有。
2、地质灾害的分级方案有、、。
3、灾害敏感度分析的基本要素包括、、
、、等。
4、减轻地质灾害的措施有。
5、地质灾害管理的手段主要有、、
和等四种。
6、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原则必须遵循、、
、等原则。
7、地质灾害的监测内容包括的监测,的监测以及的反馈监测。
8、减灾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有、、
、、、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行为过程。
9、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的内容包括、、
、、、。
10、地质灾害危险性是地质灾害自然属性的体现,评价的核心要素是。
11、崩塌的形成条件___________ 、 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12、滑坡的形成条件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滑坡的要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14、岩溶地面崩塌的形成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滑坡分类按滑动面与岩土体的类型可分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种类型。
16、露天矿边坡的滑动类型可分为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等五种类型。
17、黄土陷穴处理的具体措施有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
18、防洪减灾的主要措施有 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9、影响海水入侵的因素有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 、
_______ __ __。
20、海水入侵的危害有________ ___ 、____ 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1、防治滑坡的工程措施,大致可分为___ _ __、__ ____及__ _ 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