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心理学参考书目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1
引言概述:民族心理学是关注不同民族个体特征、行为和心理过程的学科。
它研究了民族间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本文是对民族心理学的进一步探索,旨在深入理解不同民族特征的心理学机制和文化影响。
通过此文,读者将了解到民族心理学的重要性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正文:1.民族心理学的背景与重要性1.1民族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1.2民族心理学的历史发展1.3民族心理学的重要性及其对社会的影响2.民族差异的心理机制2.1遗传和环境对民族差异的影响2.2社会认知和心理过程的民族差异2.3语言和民族差异的关系2.4个人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关系2.5文化与民族差异的心理机制3.民族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3.1跨文化教育的必要性3.2教育环境对民族群体的影响3.3教育策略的民族差异3.4民族心理学在跨文化教育中的应用案例3.5培养跨文化教育专业人才的现状和挑战4.民族心理学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4.1跨文化团队管理的挑战4.2文化价值观对组织行为的影响4.3跨文化领导力的特点4.4跨文化沟通的重要性与技巧4.5跨文化管理成功案例的分析5.民族心理学在临床心理学中的应用5.1文化对心理健康的影响5.2文化响应式治疗的原则与方法5.3跨文化心理评估的挑战和策略5.4移民心理服务的有效性评估5.5民族间心理健康差异的研究与干预策略总结:民族心理学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不同民族特征的机会。
通过理解民族心理学,我们可以帮助个体和社会更好地应对民族差异和文化冲突。
在教育、组织管理和临床心理学领域,民族心理学的应用广泛且有益。
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将进一步推动我们对民族差异的认识,并为构建和谐多元文化社会提供有力支持。
心理学考研科目和专业课参考书目一、心理学考研考试时间及科目安排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心理专业从2007年改为全国统考,由教育部统一命题。
考试科目为:政治、外国语、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三门。
思想政治理论(上午8:30——11:30)满分100分外国语(下午14:00——17:00)满分100分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上午8:30——11:30)满分300分每科考试时间为3小时,初试为笔试。
二、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参考书1.心理学导论:(1)《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微博)出版社,章节基本上都能与考试大纲相吻合,是主要参考书;(2)《社会心理学》章志光,人民教育出版社,介绍社会心理学,包括大纲所有的知识点。
2.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第二版) ,林崇德,人民教育出版社;3.教育心理学:高分数,拉开档次,在复试中占得先机,获得奖学金或者公费名额的关键。
所以,海天考研提示同学们一定要重视专业课的复习。
从现在开始备考,强烈建议同学们从教材开始,因为心理学考研强调的就是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回到教材中才能达到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的水平,尤其是目前命题的趋势越来越强调知识的比较和运用,更需要大家对整个学科的基本内容做全面的了解。
在这里简单说一下看书的方法和技巧,第一遍的目标是了解,可以快速浏览;第二遍的目标是理解,需要精读,对不理解的内容进行勾画,做标记,可以笔记;第三遍的目标是掌握,需要在第二遍精读的基础上,对不理解的内容各个击破;第四遍的目标是运用,需要将各章节知识点进行前牵后联,完善笔记。
三、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试卷内容结构、试卷题型结构A、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试卷内容结构心理学导论约100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约70分实验心理学约60分心理统计与测量约70分B、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 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多项选择题 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简答题 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综合题 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四、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各科复习的应对策略1.心理学导论心理学导论部分涵盖普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
2016心理学专硕各大学参考书目第一章心理学导论:1.《心理学与生活》(16版)2.《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师大出版社3.《实验心理学》郭秀艳、杨治良人民教育出版社4.《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5.《心理与教育测量》郑日昌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章人格心理学:6.《人格心理学》 Jerry M.Burger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第三章发展心理学:7.《发展心理学》林崇德北师大出版社第四章临床与咨询心理学:8.《心理咨询与治疗》钱铭怡北京大学出版社9.《临床心理学》王登峰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五章变态心理学:10.《变态心理学》钱铭怡北京大学出版社第六章社会心理学:11.《社会心理学》侯玉波北大出版社第七章管理心理学:12.《管理心理学》车丽萍秦启文北京地区:1、北京大学:按347全国大纲出题2、北京师范大学:1《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师大出版社2《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心理与教育测量学》郑日昌人民教育出版社4《社会心理学》金盛华北大出版社5《发展心理学》林崇德北师大出版社3、首都师范大学:指定3本参考书《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彭聃聆《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北师大出版2009年第三版张厚粲、徐建平《心理测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年版金瑜4、中国科学院大学:347全国大纲(今年新加清华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天津市:5、南开大学:1心理学专业综合普通心理学叶奕乾等编华东师大出版 2010第四版2社会心理学全国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南开大学出版社第四版 3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4心理测量学戴海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5咨询心理学乐国安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6、天津师范大学:347全国大纲河北省:7、河北师范大学:《普通心理学》(修订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彭聃龄。
《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陈琦、刘儒德。
中央民族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复试参考书
中央民族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复试参考书
尊敬的考生:
欢迎您参加中央民族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复试。
本校高度重视学生
心理健康问题,倡导全面、科学、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旨在培
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状态。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
复试,特提供以下参考书目:
一、心理学基础类:
1. 《心理学概论》(王汝鑫、刘洁主编)
2. 《心理学原理》(Richard A.Griggs著)
3. 《心理学与生活》(理查德•格里格斯、卡罗尔•韦伯联合编写,
靳堃译)
二、心理咨询类:
1. 《心理咨询学》(曹方耘编著)
2. 《心理咨询师案例分析》(张际昭编著)
3. 《心理咨询入门:理论与实务》(班克斯和米勒著,莫小琼译)
三、心理测量类:
1. 《现代心理测量学》(王岚、王仁宏主编)
2. 《心理测量入门:理论、方法和应用》(保罗•埃巴赫、艾伦•德
鲁克曼编著,张云萍、王振华、邓思颖等译)
以上参考书仅供参考,建议考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
的书籍进行阅读。
祝您考试顺利,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理想目标!。
心理学专业课推荐参考书目1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修订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孟昭兰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2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①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年版朱智贤著:《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②教育心理学冯忠良、伍新春等著:《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3、心理统计与测量①心理统计学★张厚粲主编:《心理与教育统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张厚粲主编:《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②心理测量学郑日昌等著:《心理测量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戴海崎等主编:《心理与教育测量》,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4 、实验心理学★孟庆茂、常建华编著:《实验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杨治良著:《实验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张学民著:《实验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郭秀艳、杨治良:《实验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说明:★为首推书;出版年份不需要严格要求,一般是越新越好,关键以出版社和作者为主要参照。
3.《普通心理学》200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彭聃龄主编4.《发展心理学》 1995 人民教育出版社林崇德主编5.《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 2003 安徽人民出版社周宗奎编著6.《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瞿葆奎主编吕达副主编吴庆麟著7.《实验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郭秀艳著杨治良审订8.《心理测量》人民教育出版社郑日昌、蔡永红、周益群著应用心理学书系林崇德主编9.《心理与教育统计学》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邵志芳著----------------------------普心(包括心理学史):《心理学与生活》,(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浦-津巴多著,王垒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88元《普通心理学》孟昭兰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普通心理学》彭聃龄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认识心理学》王苏、汪安圣北大心理学导论黄希庭人民教育出版社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叶浩生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格心理学郑雪暨南大学------发心《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林崇德青少年发展心理学张文新儿童心理学朱智贤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心教育心理学冯中良、伍新春等著人民教育教育心理学潘菽人民教育出版社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统计与测量《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北师大出版社张厚粲《心理测量学》人民教育出版社郑日昌心理与教育测量戴海崎暨南大学出版社------实验《实验心理学》朱滢2000年北大出版《实验心理纲要》杨博民1989北大出版《心理学研究方法》北师大王重鸣实验心理学孟庆茂常建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实验心理学》浙江教育杨治良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董奇广东教育出版社1992实验心理学郭秀艳人教2004相关参考辅导书★王本法主编:《2009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辅导全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年9 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编写:《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备考指南心理学专业基础》(2009 最新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年9 月★博仁教育中心编写:《2009 年考研心理学名师讲义》,江西教育出版社,2008 年8 月★毕鸿燕主编:《2009 年考研心理学备考核心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年8 月★周宗奎主编:《2009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要点解析》,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年8 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编写:《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备考指南心理学专业基础实战练习》(2009 最新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年11 月★北师大三人行教育机构编写:《心理学考研核心习题集》(考研专业课辅导资料),考研加油站内部资料,2008 年10 月★王本法主编:《2009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真题解析- 心理学》( “考研直通车”真题解析系列丛书) ,齐鲁书社,2008 年 5 月1 、普通心理学2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①发展心理学②教育心理学3、心理统计与测量①心理统计学②心理测量学4 、实验心理学。
民族认同书籍民族认同是指个体或群体对自己所属的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历史上,民族认同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也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政治议题。
以下是几本与民族认同相关的书籍,它们涵盖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
1.《民族认同的起源与演变》(The Origins and Evolution of Ethnic Politics,作者:Anthony D. Smith)这本书是民族认同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作者Anthony D. Smith是英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民族主义研究专家。
他在书中探讨了民族认同的起源、演变和影响因素,分析了民族认同与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关系。
2.《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意义》(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作者:Eric Hobsbawm)Eric Hobsbawm是20世纪最重要的历史学家之一,他在这本书中探讨了民族主义的起源和意义。
他认为,民族主义是一种“虚构的传统”,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身份认同。
这本书对于理解民族主义的本质和历史意义有很大的帮助。
3.《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演变》(Nationalism: Its Meaning and History,作者:Margaret Canovan)Margaret Canovan是英国政治学家,她在这本书中探讨了民族主义的起源、演变和不同形式。
她认为,民族主义是一种复杂的现象,既可以促进国家的统一和繁荣,也可以导致冲突和分裂。
这本书对于理解民族主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有很大的帮助。
4.《民族主义的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Nationalism,作者:Dan Chirot)Dan Chirot是美国社会学家,他在这本书中探讨了民族主义的心理学和社会学。
他认为,民族主义是一种基于情感和认同的现象,它与个体的身份认同和社会化过程密切相关。
这本书对于理解民族主义的心理机制和社会影响有很大的帮助。
中医心理学入门书籍
中医心理学是一个结合了中医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它利用中医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和解决心理问题。
以下是一些适合入门学习的中医心理学书籍推荐:
1. 《中医心理学》(作者:张某某)
- 这本书是中医心理学领域的经典教材,系统地介绍了中医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历史沿革以及实际应用。
书中不仅详细阐述了中医五脏六腑与情绪、性格之间的关系,还讲解了如何通过调理脏腑功能来改善心理健康。
2. 《中医心理治疗学》(作者:李某某)
- 本书深入探讨了中医心理治疗的方法和技术,包括针灸、草药、按摩等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书中还包含了大量的临床案例分析,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医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3. 《心灵中医》(作者:王某某)
- 这本著作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中医心理学的概念,并提供了丰富的自我诊断和自我调节的方法。
书中还特别强调了情志调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来维护心理健康。
4. 《中医心理学导论》(作者:赵某某)
- 作为一本入门书籍,它为初学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的中医心理学概览。
书中详细介绍了中医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包括中医五行理论、脏腑学说与心理状态的关系等,并指导读者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在选择书籍时,建议关注作者的背景、出版社的信誉以及书籍的最新程度,以确保获得准确可靠的信息。
同时,实践是学习的重要部分,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和应用。
在学习中医心理学的过程中,如果可能的话,参加相关的工作坊或讲座也会大有帮助。
心理学必读10本经典著作1. 《心理学与生活》该经典著作由作者布鲁姆和普拉特合著,是一本介绍心理学基本概念的入门读物。
作者以轻松易懂的风格,深入探讨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心理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人类群体的心理学》本书由心理学家福勒撰写,探讨了人类群体内部的心理过程和互动关系。
通过对群体心理学的研究,读者可以了解不同群体的心理特征,理解集体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
3. 《行为心理学》作者阿尔伯特撰写的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行为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
读者可以从中了解行为心理学在个体行为和心理问题上的应用,同时探讨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
4. 《情绪的智慧》作者戴维·戈尔曼通过本书向读者介绍了情绪智商和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深入探讨情绪对个体行为和决策的影响,帮助读者提高情商、发展个人能力。
5. 《心理治疗的基础》心理学家克洛佛与比尔所著的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技术。
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各种心理治疗方法的实践过程,以及治疗背后的心理学原理。
6. 《认知心理学导论》本书由心理学家史蒂文斯编写,系统介绍了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读者可以从中了解认知过程的理论框架和实验研究,深入探讨人类思维和智力的规律。
7. 《社会心理学原理》心理学家阿伦·巴切勒撰写的这本书介绍了社会心理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实证研究。
读者可以从中了解社会心理学在社会互动和群体行为方面的重要性,深入探讨人际关系和社会群体的心理学规律。
8. 《进化心理学》作者大卫·巴斯所著的这本书介绍了进化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通过对人类心理机制的进化历程进行研究,读者可以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特征背后的生物学基础,理解进化对心理学发展的意义。
9. 《儿童心理学》心理学家克雷夫斯所著的这本书深入探讨了儿童心理学领域的重要概念和实践。
通过研究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发展与特征,读者可以了解儿童心理特征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
民族心理学(一)
引言概述:
民族心理学是研究民族和文化对人们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的影响的学科,它探讨了不同民族的社会化、价值观、信仰体系和语言对个体以及整个群体的心理发展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介绍民族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并探讨民族心理学在人类学、社会心理学和跨文化研究中的应用。
正文:
1. 民族心理学的起源
- 民族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 民族心理学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 早期研究中的民族心理学先驱
2. 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进行跨文化研究
- 实证研究方法在民族心理学中的应用
- 文化智商和文化标准化测试的使用
3. 民族心理学与人类学的关系
- 民族心理学对人类学的贡献与影响
- 人类学对民族心理学的支持与发展
- 人类学的文化相对主义与民族心理学的文化普世主义
4. 民族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
- 民族心理学与社会认知的关联
- 社会认同与群体效应的研究
- 社会化、价值观和信仰体系对个体的影响
5. 民族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应用
- 跨文化通信与冲突管理
- 跨文化领导与团队建设
- 多元文化教育和跨文化适应
总结:
民族心理学作为独立的学科,探索了民族和文化对人们心理发展的影响。
通过比较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以及与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的交叉研究,民族心理学深入研究了民族与文化因素对个体心理过程、社会认知和跨文化交流的影响。
对于促进跨文化理解、解决冲突、建立多元文化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未来,民族心理学仍需进一步深化研究方法、加强跨学科合作,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日益复杂多元的民族与文化现象。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教育专业常永才民族文化心理与教育研究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一、专业的设置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每年招收博士生8人,下设中国少数民族教育专业,分为8个方向,常永才的民族文化心理与教育研究;董艳的语言文化与教育;曲木铁西的文化多样性与教育;史大胜的民族学前教育;苏德的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研究;吴明海的少数民族教育的历史与发展研究;滕星的教育人类学;张俊豪的民族高等教育管理。
二、招生专业、人数及考试科目招生专业★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本专业备注招生导师(或导师组)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导师备注常永才民族文化心理与教育研究①1001英语②2014民族学与教育学③3016民族教育学拟招收普通计划生1人只招应试为英语的考生三、导师介绍常永才(常民),男,汉族,博士,现为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考博如果能够提前联系导师的话,不论是在备考信息的获取,还是在复试的过程中,都会有极大的帮助,甚至是决定性的帮助。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经过这些年的积淀可以协助学员考生联系以上导师。
四、参考书目(推荐)专业课信息应当包括一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关于参考书和资料的使用。
这一点考生可以咨询往届的博士学长,也可以和育明考博联系。
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灵活运用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来答题,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
另外,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八九叁,二肆壹,二二陆,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生还需要阅读大量的paper,读哪一些、怎么去读、读完之后应该怎么做,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
第二,专题信息汇总整理。
每一位考生在复习专业课的最后阶段都应当进行专题总结,专题的来源一方面是度历年真题考点的针对性遴选,另一方面是导师研究课题。
民族学必读书目在当今多元文化的社会中,民族学是一门极具价值和重要性的学科。
它不仅可以揭示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特点,还可以发现它们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这对于世界各国的文化研究者而言是非常宝贵的。
如果你想在学习这门学科时获得更多的知识和开拓心智,以下的是一些民族学必读书目。
一、Culture and Imperialism(《文化与帝国主义》)这本书是英国哲学家爱德华·赛义德于1993年出版的。
该书深入探讨了殖民主义与文化之间的联系,分析了帝国主义如何进一步加深了文化领域的不平等和压迫。
本书的主要观点在于能够理解帝国主义的文化依赖,对于我们理解整个世界的文化流动和权结构的形成有很大帮助。
二、Cannibal Tours(《食人旅行》)这是一部由德国导演兰尼·拉斯克制作的纪录片,反映了在未开发的国家旅游业中的殖民主义和文化侵略。
这部电影带给我们一些新的想法,即在全球化的时代中旅游业如何对当地社区造成影响。
电影以文化冲突为主要线索,通过探索美国游客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留守少数民族的互动来解构全球旅游中的文化依赖。
三、Race, Culture and Evolution(《种族、文化与人类进化》)这本由英国文化学家欧内斯特·卡帕给与路易·赫纳(Louis K. Herr)编写的著作,在20世纪20年代左右出版。
本书针对社会进化理论和中国社会问题提供了一些新的观点。
而且作者对于中国传统社会和智力的研究,更加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
四、Ainu:Spirit of a Northern People(《阿伊努:一种北方民族的精神》)在现代俄罗斯,阿伊努族是存在的一个民族群体。
而在中国、日本等国家也分布着许多阿伊努群体。
这本书主要讲述阿伊努的历史、文化和社会问题。
文化旅游是现在很多人所热爱的,阿伊努人的历史文化背景也是一个很好的旅游主题。
读这本书,既可以了解阿伊努文化,也可以为文化旅游提供一定的灵感。
民族心理学范文(一)引言概述:民族心理学是研究不同民族之间心理差异和心理特征的学科。
随着全球化的加深,跨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了解和认识不同民族的心理特点对于促进文化交流和了解他人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民族心理学的相关内容。
正文:一、民族心理学的概念与起源1. 民族心理学的定义2. 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3. 民族心理学的发展历程4. 民族心理学与跨文化心理学的关系5. 民族心理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二、民族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框架1. 社会认知理论2. 文化心理学3. 价值观与人格特征4. 异质化与同化5. 文化相对主义与文化普遍主义三、民族心理学研究方法1. 民族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方法2. 问卷调查与实验研究3. 深度访谈与个案研究4. 跨文化比较研究5. 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四、不同民族心理特点的比较分析1. 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心理差异2. 不同民族对权威的态度差异3. 个人与集体主义的差异4. 情绪表达与控制的差异5. 人际互动与沟通风格的差异五、促进跨文化交流的民族心理学应用1. 跨文化教育与文化适应2. 跨文化团队管理与领导力培养3. 跨文化婚姻与家庭关系4. 对外民族形象的塑造与传播5. 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总结:综上所述,民族心理学研究不同民族之间心理特点和差异的学科。
通过探讨民族心理学的概念与起源、主要理论框架、研究方法以及不同民族心理特点的比较分析,可以更好地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跨文化交流与理解。
同时,民族心理学也在跨文化教育、企业管理、家庭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充分利用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标。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312参考书目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312参考书目作为一名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参考书目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
好的参考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掌握基础理论,打好基础,也为以后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根据书目的类型,为大家推荐一些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312的参考书目。
一、心理学导论1.《心理学概论》(第11版)- 约翰W.萨瓦格(约翰W.Santrock): 这本书是一部经典的心理学导论书,它全面介绍了心理学的基础概念,历史及其方法,研究领域和应用。
全书涵盖了足够的多样性,可以提供一个深入的认知,让您更好地了解母体。
2.《心理学与你的生活》(第3版)- 约翰·舍德(John Santrock): 这本书旨在通过展示心理学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应用来提高对心理学的兴趣和理解。
该书涵盖了健康和幸福,人格和人际关系,发展和过度权力,以及工作和产业等领域。
书中还提供了很多可行的建议和指导,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我们的生活。
二、认知心理学1.《人类认知心理学》(第7版)-罗伯特·斯特恩伯格(Robert Sternberg)和卡拉·麦克彭德尔(Karine M. Pretzer):这本书介绍了认知过程与思维的基本原理,探讨了认知心理学在注意、感知、记忆、语言、推理以及决策等方面的应用。
文字简明易懂,逐步讲解,给读者循序渐进地提供了对认知心理学的充分理解。
2.《我们的思维方式:为什么我们认为某些事情是对的》(3版)-托马斯·吉尔维辛(Thomas Gilovich)和李·罗塞(Lee Ross): 这本书是一本问答式的书籍,在其中探讨了一个人的看法和信仰如何影响其思想和行为。
通过实证研究展示了人们的思维障碍和认知失误的各个方面,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自身的认识偏见和工作伙伴的决策失误。
三、社会心理学1.《社会心理学》(第13版)-杰克逊和加尔(David Myers and Jean Twenge): 这本书综合了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及其它学科的研究成果,介绍社会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理论和研究方法。
社会心理学第八章民族心理学一、什么是民族心理。
民族心理是指构筑在一个民族的经济地域基础上的并渗透着该民族共同文化传统、决定着该民族人们性格和行为模式的共同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结构,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民族性格或国民性。
二、民族心理的特性。
1、共同倾向性。
2、相对稳定性。
3、社会历史性。
三、民族心理的表现形式。
1行为模式:人们对人对事的处理方式,它是反映和投射出民族心理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投影屏幕。
2、文学艺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神话传说。
(间接、抽象同时更为深刻)一、民族心理研究(一)早期的民族心理研究1、“民族心”说。
最早是从19世纪末期德国民族心理学派开始的。
1859年拉扎劳斯和施坦泰尔把当时的语言学和民族志资料同心理学研究结合起来,创办了《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声称创立了一个民族心理学派。
但对民族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研究的是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冯特,他于1879年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心理实验室,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
为了公开这些研究成果,于1881年创办了《哲学研究》杂志。
并于1900年发表《民族心理学》10卷本。
他深受黑格尔的影响,认为民族共有一种并融化在民族本性中的精神。
这种精神即“民族心”,民族心不存在于个人的心理过程中,不是用个人心理能够说明的,而是存在于一个民族的语言、风俗、神话、艺术、法律等文化现象中,只能到这些民族共有现象中去寻找。
冯特把个体心理现象和群体心理现象统一起来,为人类找到了一条比较广阔的出路。
2、群体心理论。
继德国民族心理学派后,法国群体心理学派发展起来。
塔尔德的模仿说,迪尔凯姆的社会事实论。
塔尔德主张群集心,主张个人之间的模仿作用,并以此反对迪尔凯姆的“集体意识”理论,同神秘的外在力量说明群体心理现象。
迪尔凯姆主张“集体意识”,是一种精神实体,是由思想、感情、行为方式、制度、思潮、舆论等价值观点、社会规范构成的意识总体。
把超个人的精神实体混同于群体心理。
勒朋是法国群体心理学派最有影响的人物,1895年出版《群众心理学》,比较集中地研究了群体心理现象。
作者: 左梦兰
出版物刊名: 民族研究
页码: 110-82页
主题词: 民族心理学;基诺族;调查与研究;国家社科基金;新成果;心理调查;教育出版社;公开出版;学术界;贵州
摘要: <正> 韩忠太、傅金芝合著的《民族心理调查与研究——基诺族》一书于1992年3月由贵州教育出版社出版了。
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公开出版的单个民族心理研究的第一部专著。
该著作为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基诺族心理调查”的最终成果,作为该项目推荐人之一,我感到由衷的欣慰,同时认为该书值得向学术界推荐。
民族心理学
参考书目
1.李静著,《民族心理学教程》,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2.[加]奈奥密 高登博格著,李静高翔译《神之变——女性主义与传统宗教》,民族出版社,2007。
3.[法]古斯塔夫.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英]马凌诺夫斯基,《两性社会学》,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86年版。
5. [美]露丝.本尼迪克特著,王炜等译,《文化模式》三联书店 1988年版。
6. [美]M.米德著,《性别与气质》,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
7.佛洛伊德著,扬庸一译,《图腾与禁忌》,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8. 弗洛伊德著,李开展译,《摩西与一神教》,三联书店,1986年版。
9.杨国枢著,《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美]F.墨菲著,王卓君等译,《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商务印书馆,1991年。
11.[美]露丝.本尼迪克特著,吕万禾等译,《菊与刀》,商务印书馆,2002年。
12.[美]A.J.马尔塞拉等著,袁海德林译,《跨文化心理学》,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
13.[美]M.E.斯皮罗著,徐俊等译,《文化与人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14.德里克·弗里曼著,李传光等译,《米德与撒摩亚人的青春期》,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
15.李亦园著,《人类的视野》,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16.维特·巴诺著,瞿海源译,《心理人类学》,国立编译馆主编,黎明文化事业公司出版。
17. [英]马凌诺夫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86年版。
18.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19.列维一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20.怀特:《文化的科学》,沈原等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1.申菏永:《中国文化心理学心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2.W.施米特:《原始宗教与神话》,萧师毅等译,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7年影印本。
23.[美]罗伯特·路威:《文明与野蛮》,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84年版。
24.弗洛姆:《弗洛伊德思想的贡献与局限》,湖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5.[美]卡伦·霍妮:《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6.[美]卡伦·霍妮:《自我分析》,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7.[美]马歇尔·萨林斯:《“土著”如何思考——以库克船长为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8.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