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统计年鉴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住宿和餐饮业连锁经营情况(2016-2017年)
- 格式:xlsx
- 大小:11.55 KB
- 文档页数:2
1-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与速度指标Principal Aggregate Indicators on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Note: Due to the changes of names and statistic scopes of the indicators of public health since 2002, the indicatorservice stations; the indicator of licensed (assistant) doctor was formerly “doctor” before 2002 (the same for the tables below). ThNote: a) The business volumes of postal and telecommunication The growth rate is calculated on the basis of b) The data of regular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c) The data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has become the d) Due to the adjustment of national statistic system for e) Due to the change of national insurance accounting f) Due to the change of the PBoC's statistical indicators, the注:本表数据本市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速度指标按可比价Note: The growth rate of GDP and value-added of industry is calculated on the basis of comparable price, while t注:1)工业总产值的绝对值和指数按现价计算。
《2016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解读《2016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如期发布了。
《统计公报》用数据展现了过去一年重庆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效。
这一年,市委、市政府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强化改革引领、开放支撑、创新驱动,着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全市经济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创新驱动发展动力增强,推动经济社会有速度、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全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新常态下,市委、市政府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大产业协同发展,以现代特色效益农业为核心的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电子和汽车两大支柱产业支撑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商务服务业、道路运输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等行业带动服务业持续向好,全市经济保持了平稳运行的态势。
《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558.76亿元,增长10.7%,高于全国4.0个百分点。
全市人均GDP达57902元,增长9.6%。
经济发展效益提升。
财政收入适度平稳增长,2016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227.9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7.1%。
企业效益稳步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增长12.6%,产品销售率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
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提升,全年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01544元/人,比上年提高10.0%,这是劳动力素质提高、科技进步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全市能耗结构不断优化,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为0.529吨标准煤,同比下降6.9%。
就业形势保持平稳。
经济持续平稳增长带动了就业人数的进一步提升。
2016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2.09万人,比上年增长0.4%,超出预定目标12.09万人。
12月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7%,低于4.0%的年度控制目标。
物价涨势总体温和。
2016年,重庆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8%,为近五年较低水平。
2016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558.76亿元,比上年增长10.7%。
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1303.24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7755.16亿元,增长11.3%;第三产业增加值8500.36亿元,增长11.0%。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7.4:44.2:48.4。
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0728.77亿元,增长10.9%,占全市经济的61.1%。
其中,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8760.49亿元,增长12.1%,占全市经济的49.9%。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7902元(8717美元),比上年增长9.6%。
全市常住人口3048.43万人,比上年增加31.8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908.45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2.60%,比上年提高1.66个百分点。
全年外出市外人口500.78万人,市外外来人口157.10万人。
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1.77‰,死亡率为7.2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53‰。
全市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2.45,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8.8。
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2.09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就业29.30万人,比上年增长5.7%。
累计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818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7%。
高校应届毕业生年底就业率95.3%。
全年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01544元/人,比上年提高10.0%。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8%,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7%。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4%。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6%。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1.1%。
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上涨9.8%。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27.9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7.1%。
其中税收收入1438.4亿元,增长6.0%。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001.9亿元,增长4.9%。
截至2016年,全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214.45万户,比上年增长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