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正确地对待别人的经验。该地区对“无工不富”的经验, 从简单 地照搬到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使因地制宜的正确决策得以实施。
(4).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该地区领导认为, 脱贫不能仅依靠政府救济, 更要靠自力更生, 并抓住时机办起果品和肉类加工厂。
巩固练习 30
考点四: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1、哲学基本问题
(3)主观能动性 A、什么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B、为什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C、怎样才能正确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
制约主观能 动性的发挥 的因素
客观因素 主观因素
客观规律 客观条件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其哲学依据 是什么? (2)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客观原因:最根本的是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主观原因
立场不同 知识构成不同 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
(2)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就是指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 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 西,从而引起物质形态的变化。
不同性质的意识有不同的反作用
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指导人们有效 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第二部分 哲学常识
江苏省常州市第五中学
王建强
哲学常识体系
唯物论 辩证法 认识论 人生观和价值观
前言 一、正确理解几个重要概念 1、世界观和方法论 2、哲学 (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3、马克思主义哲学
1、世界观和方法论
什么是世界观?什么是方法论?二者关系是怎样的?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 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