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朵》课件(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件)文库
- 格式:ppt
- 大小:573.50 KB
- 文档页数:10
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花朵》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拼读音节,理解生字词。
1.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过程与方法:2.1学会观察花朵,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2.2学会合作学习,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拼读音节,理解生字词;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教师出示一朵美丽的花朵,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兴趣。
1.2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花朵特点。
2.朗读课文2.1教师带领学生拼读音节,理解生字词。
2.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3教师选取几名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
3.理解课文内容3.1教师提问:课文描述了哪些花朵?3.3教师提问:课文中的花朵有哪些特点?4.感受大自然的美好4.1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课文中的花朵。
4.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点评。
4.3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中的花朵,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5.合作学习5.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花朵作为研究对象。
5.2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讨论花朵的特点。
5.3各小组代表发言,汇报本组研究成果。
6.课堂小结6.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7.作业布置7.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7.2观察大自然中的花朵,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朗读、理解、合作学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表现机会。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补充1.在拼读音节环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游戏,如“音节接力赛”,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提高准确度。
语文版S版一年级上册《花朵》教学设计《花朵》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2.能结合生活实际,感受到美好。
3.会认“花、朵”写七个生字和组词,含写“火”“我”字。
二、设计思路充沛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导学生自主读书,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鼓励学生选择自身喜欢的方式朗读,让学生享受朗读的乐趣。
三、重点难点: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火”“我”字的书写。
四、教学准备:几种常见的花朵;带拼音课文和去掉拼音课文内容;布满星星的夜空;焰火燃放的情境;学生们玩耍的情境。
五、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进入,激发兴趣。
1.出示各种花朵,说出花朵的名称,感受花的美。
师:这些花美吗?它们都是些什么花?对,这些花都是花朵,揭示课题:2.你们还见过哪些花朵,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师:同学们说的桃花、梅花、月季花等许多漂亮的花、我们都说它是生齐:花朵。
3.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去认识三种特殊的花朵。
请翻开书,自身读一读,就知道这是什么花。
二、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师:能告诉老师这三种特殊的花是什么?2.同桌之间互相读,互相纠正读音。
3.指名读。
三、指导学生读,师生一起正音。
1.:环节①有拼音的课文;环节②去掉拼音读课文。
①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进行认读。
②去掉拼音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注意把要求认的字和会写的生字读正确。
2.老师示范读,学生比较,感受3.再读课文:认识逗号、句号。
师:说说课文共有几句话?你是怎样知道的?告诉学生逗号是在句子中间的停顿,句号是一个句子说完了就在后面写一个句号;一个句号就是一句话。
4.让学生感受逗号和句号的作用。
例句:今天有许多老师来我们学校听课我们感到非常高兴。
标上逗号和句号读一遍。
今天,有许多老师来我们学校听课,我们感到非常高兴。
5.老师带读一遍,跟着读一遍。
6.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谁把课文读得正确,读得流利。
《花朵》教案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教会学生会认“花、朵”等七个生字,会写“火”字。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能结合生活实际,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火”字的书写。
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活动教学法,游戏教学法。
课前准备老师:准备几种常见花朵的挂图;布满星星的夜空和焰火的挂图;生字、词语卡片。
学生:翻阅书本,了解上课内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讲新课之前,同学们先读一遍文章,使用“手机”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出示各种花朵挂图,说出花朵的名称,说说这些花美在哪里。
(可从颜色、形状方面说。
)你们还见过哪些花朵?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告诉学生: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去认识三种特殊的花朵。
揭示课题(板书:1 花朵)。
二、新课学习1.自主认读,读准字音。
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不会读的字停下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小组或同桌之间互相读,互相纠正读音。
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去掉拼音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谁把课文读得正确、读得流利。
2.指导背诵,朗读感悟。
听课文录音,跟着录音朗读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看谁读得好。
再读课文,说说课文共有几句话?你是怎样知道的?(认识逗号。
跟老师书写,告诉学生,逗号是在句子中间的停顿。
认识句号。
让学生知道:一个句子完整了,就有句号。
一个句号,就是一句话。
)分组朗读句子(一组读一句)。
指导朗读,体会第一句。
(小黑板出示句子。
)指名读句子,边读边想:你们见过晚上的天空吗?是什么样的?(先闭目想想夜空的景象,再和自己的同伴说一说。
)出示夜空的挂图,讨论:为什么说星星是夜空的花朵?你觉得有星星的夜空美吗?你能不能把这种美的感受读出来?(自由读→指名读后评议:感觉到夜空美了吗?→齐读。
)自学第二句。
(出示第二句。
)提出学习要求:①把句子读正确流利。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花、朵”等词语。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学会用“花朵”进行简单的句子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花朵的兴趣。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初步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美感,培养爱花、护花的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认读和书写“花、朵”等词语。
2. 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学会用“花朵”进行简单的句子表达。
难点:1. 生字的认读和书写。
2. 对课文细节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课文文本。
3.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实物。
4. 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花朵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花朵的美丽。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花朵的了解和喜爱。
2. 生字学习:(1)引导学生认读“花、朵”等词语。
(2)讲解生字的结构和书写要领。
(3)学生跟读,模仿书写。
3. 课文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讲解课文大意。
(2)学生自读,理解课文内容。
(3)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4. 实践环节:(1)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花朵的美丽。
(2)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花朵,并进行展示。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
(2)观察生活中的花朵,用“花朵”写一句话。
2. 拓展作业:(1)家长协助学生收集不同种类的花朵图片,进行分类学习。
(2)学生尝试种植一朵花,观察其生长过程,并记录下来。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学习态度。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熟读课文、巩固生字的情况以及观察花朵的记录。
3. 实践环节评价:评价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对花朵生长过程的观察和记录。
《花朵》学案——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认读8个生字,积累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习过程
朗读课文,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1、背景资料
1.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由的拼一拼,想一想,说一说,掌握生字,读
通课文。
2.创设情境,帮助同学理解课文。
2、预习完成
1.使用“手机”拍照,分享给全班同学。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不会读的字停下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小组或同桌之间互相读,互相纠正读音。
(3)交流出现字词:“星星、夜空、节日、我们、是、的、火”,交流识字方法。
(4)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5)去掉拼音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谁把课文读得正确、读得流利。
三、课文研讨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进行认读。
2.去掉拼音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注意把要求认的字和会写的生字读正确。
3.老师示范读,学生比较,感受(感受老师读,有停顿更好听)
4.再读课文:认识逗号、句号。
5.指导书写,学会“火”字
6.教师在田字格中写“火”字,并边示范边说笔顺。
7.观察、说说“火”字在田字格中的笔画位置。
8.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描红、书写,看谁写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