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园林绿化的养护与管理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4
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与管理园林绿化工程是城市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绿化工程,可以提高城市环境的美观度,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
光有建设一个美丽的园林绿化工程还不够,关键是如何进行养护与管理,使其能够长期保持良好的状态。
养护与管理工作涉及到多个方面,下面将从四个方面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关于园林绿化工程植物的养护,必须按照植物的种类和特性采取相应的措施。
种植树木需要注意控制灌溉水量和光照,以确保树木的正常生长。
还需要进行适时的修剪和病虫害的防治,以保持树木的健康状态。
对于花草植物,需要及时进行除草、施肥和修剪,以保持花卉的良好外观。
在养护过程中,应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避免使用对环境有害的化学药剂。
水体养护也是园林绿化工程的重要一环。
对于池塘、喷泉等水体景观,需要定期清理淤泥和杂草,保持水体的清澈和景观的美观。
还需要进行水质处理,避免水体富营养化和藻类过度繁殖,以确保水体的生态平衡。
园林绿地的硬质设施也需要养护与管理。
这包括公园的道路、广场的石材、园林的雕塑等。
定期对这些硬质设施进行清洁和修复,确保其完好无损,为游客提供良好的休闲环境。
对于大型设施如游乐设施、健身器材等,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其安全性和可用性。
园林绿化工程的管理需要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包括制定养护计划、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定期开展巡查和检测等。
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与居民、游客等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以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管理水平。
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与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对植物、水体、硬质设施和管理制度进行全面考虑。
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养护与管理,才能使园林绿化工程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和效益,营造出美丽宜人的城市环境。
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与管理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与管理是指对园林绿化工程进行定期的养护和维护工作,保证园林绿化的健康生长和美观效果。
养护与管理工作涉及到植物的管理、土壤的调理、病虫害的防治和景观设施的维护等多方面内容,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方面的工作内容。
植物管理是园林绿化工程养护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植物管理中,我们要定期对植物进行修剪、整形和疏除,保持植株的良好形态和功能。
要注意对植物进行浇水、施肥和病虫害防治,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
还要注意对不同类型的植物进行不同的管理,根据其生长特点和喜好,提供适合的生长环境和照顾。
土壤的调理是园林绿化工程养护与管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土壤的调理包括清除杂草、松土和施肥等工作。
清除杂草可以减少对植物的竞争,保证植物的养分供给和水分吸收。
松土可以改善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促进植物的生长。
施肥是为了补充土壤中的养分,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病虫害的防治是园林绿化工程养护与管理的重要内容。
我们要定期巡查园林绿化工程,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存在,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防治病虫害可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方法,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
还要加强园林绿化工程的保护意识,加强病虫害的预防与防治工作。
景观设施的维护是园林绿化工程养护与管理的重要内容。
景观设施包括各种雕塑、喷泉、休闲椅等。
我们要定期对这些景观设施进行巡查,发现损坏或者老化的景观设施要及时修缮或更换。
还要注意对景观设施进行定期的清洗和维护,保持其美观和安全。
在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与管理中,还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广大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度。
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和教育讲座,向市民普及园林绿化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园林绿化的养护与管理工作中,共同维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
浅析园林绿化养护及管理园林绿化是指在城市、乡村等环境中通过种植树木、草坪、花卉等植物,以及修建喷泉、景观雕塑等设施,改善环境,增加绿色植被覆盖,美化环境的活动。
而园林绿化的养护及管理是保持园林绿化景观的好看和整洁,提高绿化质量和环境效益的一系列工作。
园林绿化养护及管理工作对于城市的环境美化和人们的生活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将从园林绿化养护的理念、流程和关键技术等方面进行浅析。
一、园林绿化养护的理念1. 生态养护理念园林绿化的养护应该以生态为基础,尊重自然规律,注重植物的自然生长,避免人为干预过多导致植物的不健康生长。
要根据植物的生态特点,科学合理地进行养护管理,促进植物的生长和更新。
在草坪的养护中,应该注重水肥管理和修剪等工作,以保证草坪的质量和视觉效果。
2. 环保养护理念园林绿化的养护应该以环保为出发点,避免使用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化学药剂和农药,采用生物防治和生态措施来保护植物。
对于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可以采取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绿色环保方式,不仅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可持续养护理念园林绿化的养护应该以可持续为目标,遵循绿色环保的原则,延长植物和景观设施的寿命,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浪费。
在园林绿化的养护中,可以采用节水技术、合理施肥、科学修剪等措施,既可以降低养护成本,又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园林绿化养护的流程1. 调查评估在进行园林绿化的养护之前,首先需要对植物和景观设施的现状进行调查评估,了解植物的生长情况、病虫害情况、景观设施的使用状况等,为后续的养护工作提供依据。
2. 制定养护计划根据调查评估的结果,制定具体的养护计划,包括养护的内容、养护的时机、养护的方法、养护的人员和责任等,确保养护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3. 养护管理根据养护计划,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植物的修剪、施肥、浇水、喷药等养护工作,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和景观设施的正常使用。
4. 质量监测定期对植物和景观设施的状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以保证园林绿化的质量和效果。
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与管理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与管理是指对已完工的园林绿化项目进行日常养护和管理工作,以确保园林景观的保持和发展。
养护与管理工作涉及园林绿地的植物、土壤、水体、设施设备等方面,需要科学、细致的操作,以提高绿地的可持续发展和使用效益。
一、植物的养护与管理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植物是绿地景观的核心,植物的健康生长和良好发展对于景观效果至关重要。
植物的养护与管理工作必不可少。
1. 植物的修剪和修整:根据植物生长的需要和景观效果的要求,对植物进行适时的修剪和修整。
修剪可以促进植物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保持植物的形态和健康。
2. 植物的浇水和施肥:根据不同植物的需水量和养分需求,合理进行浇水和施肥。
要注意树木的深层滋养,避免浅层浇水和施肥形成浅根。
3. 植物的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和处理植物的病虫害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
可以合理使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避免病虫害对植物造成过大的伤害。
1. 土壤的改良与保护:根据土壤的性质和植物的需求,合理进行土壤的改良工作,包括翻耕、施肥、覆盖等。
同时要注意保护土壤,防止土壤的流失和污染。
2. 土壤的通气和保湿:通过适当的通风和保湿措施,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使植物的根系更好地吸收养分和水分。
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水体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体的养护与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水体的质量和景观效果。
1. 水体的清洁:定期清除水体中的杂草、浮萍等杂物,保持水体的清澈和干净。
2. 水体的循环和通畅:保证水体的循环和通畅,避免水体的死水和滋生蚊蝇。
3. 水体的水质监测和调节:定期对水体进行水质检测,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调节措施,确保水体的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1. 设施设备的维护与检修: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
2. 设施设备的升级和改造:根据需要,对设施设备进行升级和改造,提高设施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效益。
3. 设施设备的安全和管理:加强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做好设施设备的日常巡检和维护,确保设施设备的安全运行。
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与管理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与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关系到园林绿化工程的品质和美观度。
一个好的园林绿化工程不仅要在建设过程中做好规划和设计,而且还要注重后期的养护与管理工作。
下面就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与管理进行介绍:一、草坪养护与管理:草坪养护和管理是园林绿化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草坪的品质和美观度关系到园林绿化的整体效果。
草坪养护和管理要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草坪的湿度,草坪生长需要适量的水分,平时可利用喷水器进行浇水。
2、控制草坪的生长,草坪的生长速度过快会导致草皮松散,影响整体美观度,因此要定期修剪,控制草坪的高度。
3、进行施肥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草坪生长需要营养物质的支持,因此要适量施肥。
同时,草坪易受病虫害侵袭,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治。
花坛及植被养护和管理同样是园林绿化工程的关键要素,能够营造出美丽的绿色景观。
注意以下几点:1、定期修剪花坛及植被,控制其生长速度,保证绿化植物的生长健康与美观度。
2、进行适时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保证花坛及绿化植物的健康状态。
灌溉系统是园林绿化工程的基础设施,保证灌溉系统的良好运转能够保证园林绿化的正常生长和发展。
注意以下几点:1、定期检查灌溉系统的运转情况,确保其正常运转,定期清理堵塞管道。
2、对于污水灌溉系统,要注意对灌溉水的处理,避免对环境和植物造成污染。
道路是园林绿化工程中连接各个景点的纽带,保持道路的整洁和平整是保证园林绿化卫生干净的重要环节。
注意以下几点:1、定期清扫,定期进行垃圾清理和清洗道路。
2、对道路沿线的植物和绿化设施进行修剪和养护,保证其整洁美观。
3、对道路照明系统进行定期的养护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转。
总之,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与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保证其整洁、美观、健康、干净对于整个园林绿化工程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注重后期的养护和管理工作,才能够让园林绿化工程真正发挥其美化环境和提升城市形象的作用。
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与管理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与管理是指对园林绿化项目进行日常维护、管理和保养工作。
这项工作对于保持园林绿化的整体美观和景观功能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养护工作的内容、方法和意义等方面来进行论述。
一、养护工作的内容:1. 植物养护:包括修剪、浇水、松土、施肥、防治病虫害等。
修剪:根据不同植物的特点及需求,对其进行定期修剪、整形,使植物保持良好的生长形态。
浇水:根据不同季节和天气,科学地进行浇水,保持植物充足的水分供给。
松土:通过锄土、松土等方式,保持植物根系的透气性和水分渗透能力。
施肥:根据植物的营养需求,定期施加有机肥、无机肥或复合肥,提供充足的养分。
防治病虫害:定期巡查,发现病虫害问题及时抑制和治理,防止病虫害对植物的危害。
2. 土壤养护:包括除草、施肥、松土、保墒等。
除草:及时清除杂草,保持土壤的通透性和杂草对植物的竞争。
施肥:根据土壤分析结果,合理施肥,维持土壤肥力。
松土:通过耙土、松土等方式,保持土壤的松软,有利于植物根系生长。
保墒:利用覆盖物等方式,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保持土壤湿度。
3. 灌溉养护:包括水质监测、灌溉设备维护、灌溉系统管理等。
水质监测:定期对灌溉水进行水质检测,保证灌溉水的质量,避免给植物带来伤害。
灌溉设备维护:定期检查、维护灌溉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植物灌溉不足或过多。
灌溉系统管理:合理设置灌溉系统的时间和水量,根据季节调整灌溉频率和用水量。
4. 设施养护:包括对园林设施的常规维护和保养。
常规维护:对园林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和更换。
保养:对园林设施进行日常清洁、消毒、防腐等保养工作,延长设施的使用寿命。
5. 环境卫生养护:包括园区环境的清洁、卫生监测、垃圾处理等。
清洁:对园区环境进行日常清洁工作,保持环境的整洁和美观。
卫生监测:定期检查园区环境的卫生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疾病传播。
垃圾处理:定期清理园区内的垃圾,保持环境的干净整洁。
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与管理园林绿化工程是指在城市和乡村的建设过程中,通过植物的选择、种植和养护等一系列工程措施,将空旷的土地变成生机勃勃、绿树成荫的环境。
而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和管理是保证园林环境长期维持优美状态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就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与管理进行探讨。
一、养护与管理的重要性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与管理是保证绿化环境长期美观、健康、安全的保障。
如果一片园林绿化环境得不到有效的养护和管理,随着时间的推移,绿植可能会出现生长不良、病虫害滋生等问题,导致环境失去美观,乃至危及行人的安全。
养护与管理是保证园林环境绿化工程长期有效运行的必要手段。
二、养护与管理工作内容1. 植物养护对于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各类植物,必须进行日常的养护工作。
包括浇水、施肥、修剪、整枝、灭虫等工作。
及时对植物进行保养,可以保证植物长势良好、株姿优美,提升绿化观赏价值。
2. 病虫害防治绿化环境中的植物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如果不及时进行防治,将导致植物凋零,影响园林的整体美观。
定期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是园林绿化工程养护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3. 设施维护园林绿化工程中的相关设施,如喷灌系统、草坪、假山等,也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工作,保证其使用寿命和外观效果。
这些设施的正常运行对园林环境的整体美观和功能发挥至关重要。
4. 土壤管理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土壤管理是保证植物生长的重要环节。
及时施肥、改良土壤、松土翻地,可以保证土壤的肥力,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充分的营养和水分。
5. 绿化环境监测对于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与管理来说,环境监测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植物生长状态、环境变化等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调整和处理。
三、养护与管理的方法与技巧1. 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护计划在进行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与管理时,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护计划。
根据植物、环境、气候等因素的不同,合理安排养护工作的内容和时间,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保证绿化环境的长期美观。
浅谈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的要点及养护管理的措施园林绿化养护技术是指对园林绿地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和维护,以保持园林绿地的生态平衡和美观整洁。
园林绿化养护技术涉及到植物种植、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灌溉等方面,是园林绿化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现代社会,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提高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的水平对于城市环境的改善和美化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就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的要点及养护管理的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一、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的要点1. 科学的植物种植技术植物种植是园林绿化的基础工作,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特性的植物品种,确保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景观效果。
对于树木的种植,要注意挖掘土壤坑洞的深度和宽度,要保证树木的根系可以顺利生长,并且要进行适当的浇水和施肥工作。
2. 定期的修剪和整形修剪是保持植物健康生长和美观整洁的关键步骤,特别是对于花卉和灌木类植物。
要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和季节要求进行定期的修剪和整形,使植物长势良好,形态优美。
3. 合理的施肥和浇水施肥和浇水是植物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要根据植物的生长阶段和需求进行施肥和浇水,合理控制施肥和浇水的次数和量度,确保植物的养分供给和水分需求。
4. 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园林绿化养护工作中常见的问题,要定期巡查和观察植物是否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及时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和采取生物防治等,保护植物的生长健康。
二、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措施1. 制定科学的养护计划在园林绿化养护工作中,要根据绿地的规模和类型制定详细的养护计划,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确保园林绿地得到及时和有效的管理和养护。
2. 配备专业的养护人员园林绿化养护工作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和操作,要配备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技能的养护人员,确保园林绿地养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 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要建立科学的园林绿地管理制度,包括工作流程、安全生产制度、保洁卫生制度等,保障园林绿地养护工作的健康有序进行。
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与管理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与管理是指对园林绿化工程的植被、灌溉、土壤、病虫害等方面进行维护和管理,以确保园林绿化工程的良好生长和美观度。
下面将从植被的养护、灌溉管理、土壤管理、病虫害管理等方面逐一介绍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与管理。
植被的养护是园林绿化工程养护与管理的基础之一。
在选择植物时,应考虑到其适应性和美观性。
在养护过程中,要及时修剪树枝、清除枯叶、进行疏枝和修剪。
需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量浇水。
还要进行施肥,给植物提供充足的养分。
对一些易生病的植物要进行防治,定期检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灌溉管理也是园林绿化工程养护与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合理的灌溉管理可以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
应根据植物的需水量和环境条件来确定灌溉的频率和用水量。
一般来说,夏季需水量较大,灌溉的频率要增加;而冬季需水量较小,灌溉的频率要减少。
还要注意避免积水和淹水,以免给植物带来不良影响。
土壤管理是园林绿化工程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因此要合理管理土壤,确保植物能够从土壤中吸收到适量的养分。
要解决土壤质量不良的问题,通过施肥、翻土等方法改善土壤。
要控制土壤的湿度,避免土壤过湿或过干,以保持土壤适合植物生长的状态。
还要注意防止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保持土壤的稳定性。
病虫害管理是园林绿化工程养护与管理的关键之一。
病虫害是园林绿化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会给植物带来很大的损害。
要定期检查植物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迹象。
一旦发现病虫害,要立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例如喷洒杀虫剂、施用药物等,以防止病虫害的扩散和蔓延。
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与管理园林绿化工程是城市美化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还能够起到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护水源等重要作用。
一些人们常常忽略了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与管理,导致一些美丽的园林景观慢慢失去了生机。
合理的园林养护与管理至关重要,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与管理。
一、定期的清洁与修剪园林绿化工程的植物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树叶、树枝、花朵等落叶,如果这些枯萎的植物材料不及时清理,就会影响到园林绿化工程的整体美观。
定期的清洁工作尤为重要,尤其是在春秋两季,要加大清洁力度,及时清理落叶、枯枝,保持园林的整洁。
对于一些乔木、灌木还需要进行修剪,控制植物的生长方向,保持植物的整齐有序。
二、科学的浇水施肥园林绿化工程的植物需要得到充分的水分和营养物质,才能够茁壮生长。
科学的浇水和施肥工作也是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的重要一环。
一般情况下,早晚的时候是浇水的最佳时机,尽量避免在阳光直射的时候进行浇水,以免叶片被烫伤。
而施肥的时间一般可以选择在春秋两季,此时植物的生长旺盛,吸收能力强,可以更好地吸收肥料,促进植物生长。
对于草坪等绿化植物,可以选择有机肥或者复合肥进行施肥,保持土壤的肥力。
三、病虫害防治工作园林绿化工程的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扰,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就会导致植物的生长受阻,甚至影响园林的整体美观。
在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与管理中,病虫害防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般来说,对于已经发生病害的植物,可以选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尽快消灭病原体;对于未发生病害的植物,可以采取预防措施,定期喷洒杀虫剂,加强植物的抗病能力。
四、环境卫生的维护园林绿化工程所处的环境卫生也是园林养护与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环境卫生的维护包括园林周边的卫生、垃圾的清理和垃圾分类等。
如果园林周边环境不卫生,就会影响到园林绿化工程的整体效果,所以一定要定期进行环境卫生的维护工作。
浅谈园林绿化的养护与管理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通过有效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可以保护环境,根据植物的生长需求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以保证正常生长。
由此可见,植物养护管理的必要性。
植物养护管理并不是园林施工程的后续工作,同样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关键词: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整形修剪;虫害防治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through effective landscape maintenance management can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the growth of plants that need some technical measures, to ensure the normal growth. This shows, the necessity of plant maintenance management. Plant maintenance management and not garden engineering follow-up was also should cause our attention.
Keywords: landscape; Maintenance management; The reshaping trim; Pest control
中图分类号:S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园林绿化植物的养护管理,其主要内容表现在以下方面:浇水与排水,定时施肥,除草,整形与养护,病虫害的防治等,每项环节都要长期坚持下去,一年四季不间断地进行,这样才能为园林植物的观赏效果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文根据实践经验,简要叙述一下浇水与排水、整形与养护、病虫害的防治这三方面的内容。
一、浇水与排水
1.水对于植物的重要性
水乃生命之源。
没有水,就没有绿意盈盈的生物,也就没有那些各种形态的植物所配置的园林景观。
水是维持植物细胞生长的必要成分,是园林植物充分发挥观赏性能的先决条件。
如果土壤水分严重缺乏,则会导致地上、地下部分水分失去平衡,植物的地上部分将会停止生长,甚至枯萎死亡。
因此,应经常灌溉,保持土壤湿润,此外,在高温的夏季,清晨或傍晚时分还需要向树冠和枝干喷水,促进苗木茁壮成长。
2.浇水的注意事项
植物在不同的生长期,对水分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应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确定浇水的时间。
对于萌发的植物,不需要灌溉太多的水分,而在枝叶生长的时间或者是花芽分化期及开花期,则需要多补充水分。
根据工作实践,浇水的三个时期:保活水、生长水、冬水。
每个时期的水的作用也是不相同的,例如:在新植株定植后,浇水可以促使根系和土壤充分结合,保证根系生长,提高成活率,需要浇保活水;而在冬季,水分可以补充地面和空气之间造成的温差,保护树木免受冻害等。
除此之外,对于浇水的次数和数量,也应根据植物种类的不同而进行。
总之,夏季中午温度过高,不宜浇水,避免温差过大造成植物死亡;冬季低温,中午的时间可以适当浇水,但是,浇水前要注意松土,浇水后再用干土覆盖,晚上禁止浇水,那样会造成根系冻害而死亡。
3.排水方式
众所周知,土壤积水过多,造成土壤中严重缺氧,根系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其产物酒精会使细胞内的蛋白质凝固,引起植物死亡。
这时可以用自然坡度排水或者是开设排水沟两种方式进行处理。
自然坡度排水利用了土壤的坡度,而排水沟的开设,则涉及到了园林的工程设计,在地上表挖明沟,或设暗沟,在地下埋设管道等,都可以实现排水的目的。
二、整形与养护
1.对花灌木修剪方法
整形修剪是对园林植物的一项“美容”措施,其目的是可以调节和控制园林植物生长与开花结果,满足人们的观赏要求。
可以说,植物的整形修剪是十分重要而又很有情趣的,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园林工作人员的智慧,因为它表现了园林工作人员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总体说来,整形修剪方式有人工式、自然式及混合式等,至于采取何种,则是看植物的需要和实际情况。
对于不同的植物,整形修剪的内容也是不同的,例如:对于乔木类,徒长枝、病虫枝、交叉枝、并生枝、下垂枝、扭伤枝以及枯枝和烂头是主要修除的内容。
对花灌木修剪时,花芽着生的部位是依据,冬季短截修剪花芽着生在当年枝条的灌木,而生长在去年枝条上的,应在花后进行短截;花芽着生在多年生枝条上的,应修剪密枝、半枯枝,其他部分不用修剪。
2.园林施工与养护有机结合
(1)施工与养护均是设计意图的再现
一个优秀的园林作品必然是设计与施工密切配合的结果。
例如植物配置,要达到理想的效果,从选苗到现场施工,园林设计师均须亲临指导。
至于自然山水园的放样、施工,没有园林设计师的现场把关,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对于复杂地形的施工现场亦然。
同样,园林养护应充分体现设计理念。
园林设计是创造园
林景观艺术的基础,在养护管理中贯彻设计的理念,这是打造一个成功的园林作品对园林养护的必然要求,养护要全力促成园林设计理念的实现和延续。
例如已经施工完毕的一处园林景观,有植物配置及建筑小品,其中的层次在全景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2)园林养护应贯穿施工全过程
就绿化工程为例,要保证树木种植的成活率,达到预想的绿化效果。
为保证移栽树木的水分平衡,必须在树木起挖、运输、种植过程中减少根系受伤、减少树冠失水,对树冠进行必要的修剪,必要时用浸湿的草绳缠绕树干,采取适当的遮荫等养护措施。
(3)园林施工与养护均应合理安排资金
园林施工与养护均应编制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充分结合到施工、养护的每一个环节。
要根据资金安排把握施工、养护档次,合理选用工程材料,做好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避免施工中随意更改设计,切忌厚此薄彼,削减养护资金影响后期养护效果。
3.对草地养护管理的原则
均匀一致,纯净无杂,四季常绿。
①草地长满阶段的管理。
按照其绿化工艺和设计的要求,严格除去新植草地上的杂草的种子以及根茎,除完之后在地的上面填上10 厘米厚的纯净客土,之后才能贴草皮。
②草地旺盛、缓长时期的养护管理。
施肥要注重轻施薄施,一年之中,1- 3 月和9- 12 月之间的施肥量较多。
每次施肥是在减草之后,每亩使用1- 2 公斤尿素。
尤其要注意,草在生长的旺季,要通过控水、控肥控制其生长,因为生长得快,自然养护的成本也就提升了。
③草地退化的管理。
对于水分的管理:干湿高替,严禁渍水,否则就会加速草地的枯死。
另外,还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除了正常的施肥之外,10- 15 天使用1%的尿素对草根进行喷洒,效果甚佳。
由于退化的草地在修剪复青速度较慢,因此,全年的修剪不能超过6 次。
三、病虫害的治理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多种多样,单一的措施并不能达到防治的目的,因此,只能采用综合治理,这样不仅能能控制病虫害的发生,而且能综合各方法的优点,有机结合,争取将病虫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现实中,病虫害的防治有以下几种方法:物理机械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
这几种方法各有千秋,这里简要介绍一下病虫害的化学防治法。
化学防治利用的是各种有毒的化学药剂,这样可以快速高效的实现消灭病虫的目的,并且使用方便,不受地域的影响,可以大面积的机械化操作。
但是,这种方法安全系数比较低,容易引起人、畜中毒,而且长时间只使用一种农药的话,会让害虫产生抗药性,增加了治理的难度。
综合近年来的防治经验,化学防治仍然是处理发生大面积虫害的有效方法。
对于其缺点,可以通过选择高科技的低毒农药来避免,同时,还应与其他病虫害
防治方法相结合,扬长避短,在发挥其优越性的基础上,实现减少其毒副作用的目的。
四、严格按照养护管理准则进行绿化养护
一是花球、绿篱要保持圆滑平整,花球的造型要精致,颜色搭配要合理,无尘土、折断、黄叶、蛀虫等问题,适量、适时的浇水,以打造优美宜人的景观。
二是草坪绿地要清洁,无杂物、杂草、露土等现象,以2个月为周期进行修剪,适当、适时浇水,美化与绿化并存。
三是树木要定时进行刷石灰、打药来进行消毒防虫,并且根据需要进行合理的修剪。
四是盆栽植物要颜色鲜亮、叶面有光泽、整洁、适合观赏,无蛀虫、尘土、折断、黄叶、杂物等问题,花盆的表面也要保持清洁,地面没有积水,将营造与养护合理结合。
五是严格按照浇水、施肥、除杂草、松土、修剪、除虫、除病的工作顺序进行护理工作。
六是对植物进行养护,我们提倡人工防治、生化防治,农药的使用量以不伤害人体健康、污染环境为准。
使用农药,应该在晴朗且无风的天气时一次性完成,防治农药扩散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伤害。
七是施肥要适度,要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来进行,可以2个月为周期,也可以根据植物的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施肥。
五、结束语
园林绿化植物的养护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有趣的工作。
我们作为园林工作人员,应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和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植物养护管理能力,为创造优美的园林景观奉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