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车提升运输系统安全运行保障措施
- 格式:docx
- 大小:112.91 KB
- 文档页数:8
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然而,由于运输过程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加强运输安全保障,制定完善的应急救援预案,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运输安全保障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运输安全保障措施1. 人员培训与资质管理(1)加强对驾驶员、押运员等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严格审查从业人员的资质,确保其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
2. 车辆安全管理(1)定期对车辆进行安全技术检验,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
(2)加强对车辆的维护保养,防止因车辆故障引发事故。
(3)禁止超载、超限、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
3. 货物装载与运输管理(1)严格按照货物性质、重量、体积等要求进行装载,确保货物安全。
(2)加强对货物装载过程的监管,防止货物滑落、倾斜等事故。
(3)在运输过程中,确保货物固定牢固,防止货物移动引发事故。
4. 路线规划与交通管理(1)合理规划运输路线,避开危险路段和恶劣天气。
(2)加强交通执法,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超载超限等违法行为。
(3)建立健全交通事故处理机制,确保事故得到及时处理。
5. 应急物资储备与管理(1)储备足够的应急物资,如消防器材、救护设备等。
(2)加强对应急物资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二、应急救援预案1. 应急预案原则(1)以人为本,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2)预防为主,减少事故损失。
(3)统一指挥,协同作战。
2. 应急预案内容(1)事故报告与信息发布1)明确事故报告程序和时限。
2)及时发布事故信息,确保社会公众了解事故情况。
(2)应急响应与处置1)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部。
2)组织救援队伍,开展救援行动。
3)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确保救援安全。
(3)伤员救治与善后处理1)及时救治伤员,确保其生命安全。
人车斜井提升运输安全管理措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运输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同时,在运输业中,采用人车斜井设备进行货物运输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方式。
然而,由于人车斜井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加强对该设备的运输安全管理需要引起重视。
本文提出一些人车斜井提升运输安全管理措施,以确保使用该设备的时候能够做到安全可靠。
1. 加强设备质量管理人车斜井提升设备质量是运输安全的保障之一。
因此,要加强对斜井设备制造厂家的质量管控和监管,确保生产出的斜井设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按照标准使用、安装、维护。
在设备的出厂前,要进行一些基本的检测和试验。
在设备出厂质量合格之后,运输企业应该在设备运输、安装和调试过程中加强对设备的质量控制,确保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加强设备日常维护设备日常维护是运输安全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设备的正常使用过程中,要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加强设备维护以确保设备的正常性和安全性运行。
要强化设备的定期检修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修复设备问题,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要制定定期保养计划,对设备进行保养,清洗设备,检查设备的轨道和走轮,防止设备的轨道和走轮异物进入,影响其正常使用。
3. 加强设备操作者的培训设备操作人员是决定运输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加强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也是提高运输安全的必要措施之一。
通过设备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职业道德培训,让操作人员掌握操作技能和安全操作知识,提高操作人员对设备的认识和控制设备的能力。
让设备操作员了解各种意外情况的应对措施,及时准确地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做到在紧急情况下能够高效地处理并保障运输安全。
4. 建立健全的安全检测机制建立安全检测机制可以有效地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提高运输安全。
运输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检测制度,在设备的使用、运输、维护中实行全面检验,加强对设备安全隐患的发现和处理工作,确保设备能够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使用,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提升运输安全保障措施
为了确保提升运输系统安全运行,实现矿井正常生产,保障从业人员及设备的安全,应采取以下措施。
1.主要提升机各种保护装置(限速、过速、过卷、闸间隙和深度指示器失效等)必须保持灵敏可靠。
2.倾斜巷道内安设的跑车防护装置要齐全可靠。
3.各种运行设备的信号装置要保证齐全有效。
4.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杜绝违章作业。
5.煤矿用设备和设施必须有安全标志。
6.斜井的信号、躲避硐室,采区绞车的过卷距离、调度车场的安全距离等,必须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设计和施工。
各种防跑车和跑车防护装置应确保齐全、有效并做到正确使用。
7.斜井运输车辆之间、车辆与钢丝绳之间的连接,必须使用不能自行脱落的连接装置。
8.每天必须对提升钢丝绳进行外观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9.倾斜井巷运输,坚持“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制度;严禁蹬钩、扒车、跳车。
为了确保矿井运输系统安全、完善,防止运输事故的发生,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特制定本措施,并要求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
一、人力推车1、1次只准推1辆矿车,严禁在矿车两侧推车。
同向推车的间距,在轨道坡度小于5‰时不得小于10m;坡度大于5‰时不得小于30m。
2、推车时必须时刻注意前方。
在开始推车停车、掉道,发现前方有人或阻碍物,从坡度较大的地方向下推车以及接近道岔、弯道、巷道口、风门、硐室出口时,推车人必须及时发出警号。
3、严禁放飞车,巷道坡度大于7‰时严禁人力推车。
4、不得在能自动滑行的坡道上停矿车。
确需停放时,必须用可靠阻车器将车辆稳住。
二、斜巷提升1、提升前,绞车工必须对绞车的各运行部位、刹车、信号进行检查,确认无故障方可开机。
2、斜巷提升所用钢丝绳与所用绞车相匹配。
3、绞车工必须经过专业知识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资格证后方能上岗。
4、钢丝绳必须整齐盘紧在滚筒上,严禁在钢丝绳凌乱或松驰时使用绞车。
5、斜巷提升要严格执行“提升不行人,行人不提升”制度。
绞车提升时,所有人员要及时撤退到躲避洞。
6、绞车提升的声光信号要确保灵敏、可靠、清晰。
运输铃声信号为:一声停,两声拉,三声放。
红色灯光信号表示绞车正在提升运行,表示危险,严禁行人。
7、在斜巷中要安装防跑车装置。
8、在平巷转斜巷的变坡点前2米必须安装正常使用阻车器和档车栏。
9、工作人员经常检查绞车的制动装置。
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10、挂钩工挂好车后必须认真检查挂链情况,确认无误后方能提放车。
11、安全员、绞车司机经常检查钢丝绳完好情况,当钢丝绳超过规定的磨损程度或断丝率时,必须采取措施,更换或砍出。
12、绞车提升时,最多提4个煤车或3个矸石车,或4个料车,调度绞车只能拉一个车。
13、矿车或材料车装载材料后,最大高度不得大于1.3米。
14、车场信号挂钩工负责提升或下放车辆的摘挂钩,检查车辆连接装置、钢丝绳头20米范围内的钢丝绳变化情况,发送信号及担任车场警戒工作。
提升运输系统安全运行措施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物流及运输行业变得越来越重要。
但是,与此同时,随着交通工具和人们财产的增加,运输安全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紧迫。
在这种情况下,提高运输系统的安全运行措施变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提高运输系统安全运行措施的方法。
强化运输系统的技术措施如今,运输业的技术含量日益增加,因此我们可以运用一些现代化技术来提高安全性。
安全防护系统现代技术已经发展到了可以为交通工具及其所运输的货物提供安全保障的程度。
运输公司可以考虑引入安全防护系统,如高清摄像头。
高清摄像头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可以录制车内和车外的画面,能够在发生意外时,迅速识别出问题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
此外,一些高端商家也已经将GPS技术品牌化。
通过介绍这些品牌化的技术,运输公司可以提高货物的内部跟踪、保护和管理。
与其它的内部管理、跟踪和保护工具相比,不仅有效,而且更节省时间和资金。
人脸识别技术人脸识别技术是一种应用广泛、飞速发展的现代技术。
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可以根据可靠的人脸数据将人员集中在需要控制的管理点。
在运输业中,该技术既可以识别货物的接收者,也可以识别运输过程中的工作人员。
这种技术能够避免货物遗失、偷盗、包裹接错等情况的发生。
优化运输系统的管理措施提高技术含量并不是唯一的解决方案。
另一种解决方案是优化运输系统管理措施。
职员培训职工的专业技能对运输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职员的培训应该成为提高安全性的一个重要环节。
职员培训涉及到技能培训、安全意识等方面。
需要加强对运输规则、技术操作、紧急避险等方面的培训,使得职员具有丰富的专业技能,能够在紧急状况下快速准确地做出反应。
管理规范运输公司应该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并加强对员工的管理要求。
这些规定和制度不仅有助于提高服务质量,也有助于减少运输过程中不必要的损失和危险。
管理规范的制定需要考虑运输条件、时间、安全、技术和培训等方面。
例如,每个员工应该按照规范行动,运输物品应当符合运输条件和安全要求,合法库存和独立计算应该分开计算等。
提升运输安全管理制度
要提升运输安全管理制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建立健全运输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权力分配,制定详细的管理规定和工作程序,确保运输活动符合法规要求。
2. 建设完善的组织结构,确立安全管理部门,并配备专业的人员。
这些人员应具有相关的资质和经验,能够有效地评估和控制运输活动中的安全风险。
3. 加强对运输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这可以包括定期的安全培训、考试和评估,确保从业人员了解并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4. 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监控运输活动,如GPS跟踪系统、视频监控设备等,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
5. 建立健全的报告和反馈机制,鼓励员工及时报告安全事故和隐患,并对其进行奖励和纠正。
同时,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6.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和沟通。
与执法机构、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运输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
7. 定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和管理,及时更新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适应新的安全需求和挑战。
8. 进行信息化建设,建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信息收集、处理和分享的效率,为运输安全管理提供支持和便利。
综上所述,提升运输安全管理制度需要从明确责任、加强培训、使用技术设备、建立报告机制、加强合作沟通、进行风险管理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提高运输安全水平。
提升运输安全管理制度在现代社会,物流行业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但是,物流行业中的运输安全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保障运输的安全,物流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管控能力,有效降低安全风险。
本文将介绍如何提升运输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具体实施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运输安全的基础。
在建立安全制度时,应以生产安全、车辆安全、路线安全、管理安全等方面为基础,确保制度的全面性与详细性。
1. 生产安全生产安全是安全制度中的至关重要的一环,在物流行业中,必须建立起“安全第一”的生产理念,从而形成安全生产的基础。
首先,需要针对不同的物流产品制定不同的生产安全规范,明确生产中的安全措施与流程,并将其纳入安全制度之中。
其次,要加强安全生产培训,工作人员需时时刻刻保持安全意识,掌握如何预防事故发生以及如何对突发事件做出应对和处理,让员工共建安全文化。
2. 车辆安全在物流运输过程中,车辆安全是最直接的关系到人员生命安全的环节,必须严格把控车辆使用状态。
首先,建立车辆维护保养制度,定期对车辆进行检测、保养与维修,确保车辆安全使用。
其次,应完善车辆安全检查制度,对车辆的制动、油路、电路进行检查,确保车辆满足安全使用要求。
3. 路线安全路线安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要从多方面入手,保障路线安全。
首先,选择安全可靠的线路并制定合理的路线规划。
对于那些复杂的路段,需要采取措施加强安全管控,避免出现事故。
其次,应加强对路况的监测与分析,及时发现管控隐患,加强预防,让更多的控制措施纳入制度之中。
4. 管理安全管理安全是保障物流安全的关键,常常是制度执行的最后一环。
为了保证所有人能遵守安全制度,需要建立良好的管理体系,确保制度实施到位。
首先,建立相应的安全组织机构,成立安全委员会,加强安全意识,让每个员工都能以“安全第一”为基本思路。
其次,提高安全管控 , 实现对运输车辆、运输环节和工作人员的全方位监管。
运输中的运输安全与保障措施随着国内外贸易的不断发展,运输行业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确保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保障措施。
本文将探讨一些提高运输安全性的方法,并介绍相关保障措施。
一、运输安全管理系统为了确保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建立一个科学的运输安全管理系统是至关重要的。
该系统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风险评估:通过对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例如,针对货物可能受到损坏或丢失的情况,可以采取加固包装、安装监控设备等措施,以减少货物损失的可能性。
2. 培训与教育:对运输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使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紧急情况。
3. 审核与监督:建立监督机制,对运输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常规检查和审核。
例如,对运输车辆的装载情况、驾驶员的从业资质等进行审核,以确保运输过程中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二、物流运输设备安全性物流运输设备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货物的安全运输。
下面将介绍一些提高物流运输设备安全性的措施:1. 车辆维护检查:定期对运输车辆进行维护检查,确保其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
这包括检查刹车系统、轮胎状况、燃油系统等,以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事故。
2. GPS定位系统:安装GPS定位系统可以实时监控车辆的行驶轨迹和位置,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追踪丢失的货物或寻找故障车辆。
3. 安全保护设备:为运输车辆配备安全保护设备,例如防盗锁、防火器等,以防范潜在的危险。
三、安全运输方案制定安全运输方案是确保货物安全的关键措施之一。
一个有效的安全运输方案应该包括以下要素:1. 路线选择:选择安全可靠的运输路线,避免通过高风险地区,例如犯罪频发地区或自然灾害易发地区。
2. 运输时间安排:根据不同货物的特性和运输距离,合理安排运输时间,以确保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出现过度疲劳或时间不足的情况,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
3. 按期交付保证:建立及时交付货物的机制,确保运输过程中货物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运输安全保障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一、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运输安全保障和应急救援工作也显得尤为关键。
本文旨在分析运输安全保障措施,并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以提高交通运输安全水平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运输安全保障措施1. 加强车辆和设备管理(1)定期对车辆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2)对驾驶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合格的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3)对运输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1)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安全职责;(2)加强安全监督检查,落实安全措施;(3)建立健全事故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加强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和教育(1)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参加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2)开展安全演练,提高从业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3)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
4. 优化运输调度和客流疏导(1)合理规划运输线路和班次,提高运输效率;(2)加强客流疏导,避免拥挤和踩踏事故;(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运输调度管理水平。
5. 加强安全生产监管(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加强对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监管;(2)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严肃查处违法行为;(3)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共同维护交通运输安全。
三、应急救援预案1. 组织机构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公司管理层、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应急救援专家。
2. 预警和信息报告(1)建立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2)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3)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消除。
3. 应急救援措施(1)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人员赶赴现场;(2)根据事故性质,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如灭火、疏散、救治等;(3)确保事故现场的安全,防止事故扩大和次生灾害发生。
编号:AQ-JS-03234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人车提升运输系统安全运行保
障措施
Safeguard measures for safe operation of man and vehicle lifting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人车提升运输系统安全运行保障措
施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
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为了确保人车运行安全,特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如下:
一、组织机构
负责人:刘建鼠陈汉风
安全监督:黄冲
成员:谢金龙张茂军宋祖溪
以及其他机电专业工程技术人员。
工作职责:具体工作由宋祖溪负责。
二、安全管理措施
1、提升机必须配有正、副司机,每班不得少于2人(不包括实习期内的司机),八小时工作制。
提升机司机必须经过专门安全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2、提升钢丝绳及连接装置必须每天检查一次,并认真记录。
3、提升机司机应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接班后应进行一次空负荷试车(连续作业除外)和每班应进行的安全保护装置试验,试验应签字并做好交接班记录。
4、当所收信号不清或有疑问时,应立即用电话与井口信号工联系,重发信号,再进行操作。
接到信号因故未能执行时,应通知井口信号工,原信号作废,重发信号,再进行操作。
5、检查作业:
⑴对使用中钢丝绳的日常检查应采用不大于0.3米/秒的验绳速度,用肉眼观察和手捋摸的方式进行。
验绳时禁止戴手套或手拿棉丝,应用裸手直接触摸钢丝绳,前边的手作为探知是否有支出的断丝,以免伤手,后面的手抚摸可能发生的断丝和绳股凹凸等变形情况。
⑵验绳时,应由2人同时进行,1人在井口,另1人在出绳口,以便检验全绳。
⑶应利用深度指示器或其他提前确定的起始标志,确定断丝、
锈蚀或其他损伤的具体部位,并及时记录。
对断丝的突出部位应立即剪下、修平,并涂红漆做标记。
⑷对容器停车位置的主要受力段、多层缠绕的上、下层换层临界段和断丝、锈蚀较严重的区段,均应停车详细检查。
⑸若检查时发现钢丝绳出“红油”,说明绳芯缺油,内部锈蚀,应引起注意、仔细检查。
必要时可剁绳头检查钢丝绳内部锈蚀情况。
⑹对使用中的钢丝绳月检时,除包含日检全部内容外,还应详细检查提升容器在上井口和井底时,钢丝绳从滚筒到天轮段,详细检查绳卡处有无断丝;用游标尺测量直径。
⑺使用中的钢丝绳做定期试验需截绳样时,对斜井提升绳应从容器绳卡上部截取,试样长度做单丝试验时应不小于1.5米,整绳试验时应不小于2米;为保证试验准确性,应注意不使试样受机械损伤,截取试样时尽量不采取加热法切割,如需要用加热法时,应将试样长度加长200毫米;试样两端用软铁丝绑紧。
⑻做好钢丝绳检查记录。
应将检查内容、检查结果逐项填入钢丝绳检查记录表,记录的直径测量数据应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
并将检查情况向提升机司机通报。
⑼检查中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向有关领导汇报。
6、提升机司机必须做到“六不开”。
车不完好不开,钢丝绳不合格不开,安全设施不齐全不开,信号设施不齐全不开,信号不清不开,“四超”车辆无运输措施不开。
7、轨道铺设质量要求:扣件必须齐全、牢固并与轨型相符。
轨道接头的间隙不得大于5mm,高低和左右错差不得大于2mm。
直线段2条钢轨顶面的高低差,不得大于5mm。
轨道内应设置轨距拉杆。
轨枕的规格及数量应符合标准要求,间距偏差不得超过50mm。
道岔的钢轨型号不得低于线路的钢轨型号。
轨枕的规格及数量符合要求,道渣坚实、无悬空现象。
每个班派专人检查轨道、道床情况,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处理。
8、行驶人行车轨道中的地滚应安装齐全且转动灵活,安装数量应以提升钢丝绳不锯磨道板为准;人员运输车辆严禁停放在斜井。
9、行驶人行车的巷道、轨道、信号系统及安全设施等要设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并认真填写好检查记录,存档备查。
人行车通讯应
具备随车发送信号和通话功能。
10、人车必须设专职跟车人员,跟车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并取得上岗证后方可上岗。
每班运送人员前必须检查人车的连接装置和保险链,必须先进行一次空车试运行,确认无行车安全隐患方可运人。
人行车跟车工必须坐在设有手动手扶制动器把手的位置上。
11、斜井每个上、下人地点应设把钩工进行点钩和维持秩序,并标明停车区域;人员上、下车应排队、人员及所携带的工具和零件严禁露出车外,按定员乘车,不得超员。
严禁运送有爆炸性的、易燃性的或腐蚀性的物品。
发车前把钩工必须全面检查车门或防护链确认挂好,方可发出开车信号。
12、人行车停车区域必须安设一道常闭的挡车栏,把钩工必须在躲避硐室内远控操作,挡车栏正常处于关闭状态。
13、人行车必须是专业生产厂的合格品,要有可靠的制动装置,当断绳时制动器可以自动产生有效作用,也能手动操作。
绞车司机提升人行车时,必须由正司机开车,副司机在旁边监护。
提升人行车时,跟车工必须与绞车司机联系好,以便掌握好运行速度,最大
行车速度不得超过2m/s。
并不得超过人车设计的最大允许速度,升降人员时的加速度和减速度,不得超过0.5m/s。
14、人行车运送人员时,应使用专用信号,并通知绞车司机开始提人,提人时必须打提人信号,开车前应检查人车专用信号是否正常。
15、开车前跟车工必须检查人员乘坐情况,如有超员,携带超过1.2m长,容积较大的物品及身体探出车外的或超员乘坐时必须立即制止不准开车。
跟车人必须坐在列车行驶方向第一辆车内的第一排座位上,面向前,手扶制动器。
确保发生异常情况时能立即停车处理。
16、毎天对人行车各部件进行一次全面检修,对制动系统作一次防跑车试验,以保证制动系统灵活可靠。
检查人员必须编制并如实填写检修日志。
一切开车条件具备后,跟车工应通知乘车人员坐稳后,再打点通知车房开车。
17、任何人都不得占用跟车工的位置,运行中跟车工要精神集中,注意巷道、轨道及车速变化,随时做好防止跑车的准备。
在人
行车运输过程中,井口把钩工严禁向绞车房发出信号,绞车司机应听从跟车工信号进行开、停车。
18、所有乘车人员必须按规定时间、地点乘车,特殊情况,必须有项目部值班领导的批准,方可上人行车。
在井筒下行右侧挡车栏下方及井底工作面后方停车点设固定乘车地点并设置乘车位置标志。
乘车人员要等车停稳后方可上、下车,严禁扒车、蹬车、跳车现象发生;乘车人员要严格遵守先下后上顺序,严禁拥挤,做到文明乘车;乘车时每排只允许乘坐三人,跟车工身旁只允许乘坐一人,严禁超员;乘车人员上车后必须挂好安全链。
19、人行车发生掉道等以外情况时,乘车人员要保持镇定,严禁跳车,要听从跟车工的指挥;人行车必须设置使跟车人在运行途中任何地点都能向司机发出紧急停车信号的装置;人员上下车地点应设置照明。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