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灯亮起来(1)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3
让灯亮起来一、教学目标:1、能通过观察电路元件的结构知道它的用处。
2、能用多种方法让小电珠亮起来。
3、知道电池、导线、开关、电池夹、灯座、灯泡的作用。
4、知道要想使灯泡亮起来就要使电路元件形成一个通路。
5、乐于与大家交流自己的想法,愿意通过合作的方式同大家共同学习。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认识电器元件的基础上,用多种方法让小灯泡亮起来。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并用实验验证。
三、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出示串灯)漂亮吗?(控制灯的快慢)在生活中,除了小彩灯,还有各种各样的灯,你们能举些例子吗?(生举例)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让灯亮起来?(想)今天让我们共同来研究第12课《让灯亮起来》。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让学生观看小彩灯、举例让学生感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很自然地开始了对灯的研究。
接着提问:你们想不想自已动手让灯亮起来?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的欲望(二)、认识电路元件1.生观察材料,汇报。
2.师补充说明灯泡、电池的构成。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观察材料,并说出材料的名称和用途,而不是硬“塞”给学生。
(三)、组装简单电路1.小组交流,探讨实验方法:①提出要求:用一节电池,一个小电珠,一根导线,你能让小电珠发亮吗?②小组商量,上台贴。
2.实验研究,验证猜想。
①提出实验要求。
②选择喜欢的方案亲自动手实验。
3.交流结果,得出正确结论。
①学生得出电路图中能亮的并汇报怎样连接使灯泡发亮。
②讲解电流的通路——电路。
4.探讨不亮的原因及怎样正确连接5.增加实验材料,让灯泡亮起来。
①引导学生说出一般用电器的组成。
②画电路图。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锻练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在交流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音互相质疑,难点的补充,更好地激发学生开动脑筋。
(四)、主题探究。
1.教师提问:要想使简单电路中的小灯泡更亮,你有哪些方法?2.生猜测。
让灯亮起来教案精选让灯亮起来教案精选让灯亮起来教案科学探究目标:1、能选用一些基本组件和材料,设计简单的电路,并制作开关装置。
2、能用简图或文字表示自己的设计和实施方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愿意把自己知道的关于电路和开关的知识告诉其他同学。
2、愿意发现自己及别人设计制作的电路与开关有什么缺点。
科学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出常用电器工作时,需要电源、开关、电线。
2、能说出几种常见电池以及电池和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
STSE目标:能采取具体行动防止废旧电池对环境造成污染。
教具准备:电池、导线(若干)、小灯泡、开关、曲别针、灯座、纸、金属夹子、胶布课时安排:2课时知识点课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对教材另作处理的理由认识小灯泡、导线、开关让灯亮起来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玩具,看看是什么?你们先玩玩。
执手电问:关于手电你想知道什么知识?小结:你们提的问题都和灯有关,当我们研究了怎样让灯亮起来之后,你们就能自己找到答案了。
板书课题。
让自己桌上的玩具亮起来,并产生兴趣。
思考关于手电的知识,提出想知道的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里显示出这一教学思想的活力。
知识点课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对教材另作处理的理由认识小灯泡、导线、开关组装简单电路让灯亮起来看看你们的桌上,有一个实验盒,打开它。
我们先来认识这些材料:请你先说出每一种材料的名称,然后说说它是做什么用的。
教师按照学生汇报的顺序,依次板画电路元件示意图。
科学态度教育:可见每种材料的结构不同,用处不同,所以我们在做实验的时候,要先看清它的结构,再动脑筋选择使用这些材料。
提出要求:用一节电池、一个小电珠、一根导线,你能让小电珠发亮吗?(时间放得充分些,把亮的、不亮的方法都进行研究)再增加一个电池夹、一个灯座、一个开关,让小灯泡亮起来。
这些小器材再一次引发起学生探究的好奇心。
学生逐一认识每种材料的结构和用处。
理解选择性使用器材的意义。
点亮小灯泡,熟悉电路元件的使用。
让灯亮起来中班科学教案【让灯亮起来】中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电能的产生与传递的基本原理,并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制作简单的电路实验模型。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欲望。
3.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4. 学习策略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索学习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能的产生与传递原理的讲解,实验过程的引导。
2. 教学难点:学生对电能产生与传递原理的理解和抽象思维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电池、电线、开关、灯泡等。
2. 实物准备:实验用具、实物图片(电池、灯泡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自我介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门有趣的科学课程,就是关于电能的产生与传递。
你们猜猜看,电能是怎么产生的呢?学生:(回答)老师:很好!电能是经过电流产生的,那么电流是什么呢?学生:(回答)老师:非常棒!那我们现在就来动手实验一下,看看我们是不是能够让灯亮起来。
2. 实验操作:(老师展示实物,引导学生进行操作)步骤一:将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用电线连接起来。
步骤二:用电线将负极与灯泡的一端连接起来。
步骤三:用电线将灯泡的另一端与电池的正极连接起来。
步骤四:轻轻地按下开关,看看灯泡会不会亮起来。
步骤五:请同学们做一下记录,将实验结果写在实验记录本上。
3. 实验讨论:(老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老师:同学们,我们刚才实验的结果是什么呢?学生:灯亮了!老师:非常好!那么你们觉得灯亮起来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电能通过电流传递到灯泡上,使灯泡发出光亮。
老师:对!电能通过电流的流动,传递给灯泡,使其发光。
那么,如果我们断开电路,灯泡会继续亮吗?学生:不会。
老师:很好!因为断开电路,电流无法传递到灯泡上,灯泡就不会亮起来。
《让灯亮起来》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选用一些基本组件和材料设计简单的电路。
2、能用简图或文字表示自己的设计和实施方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乐于与大家交流自己的想法。
2、愿意通过合作的方式同大家共同学习。
3、体验合作式探究的乐趣,并能够做到互帮互助。
科学知识目标:1、认识小灯泡、电池、电线,它们的外观和名称。
2、知道使小灯泡发光的电路的连接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认识电器元件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设计实验、使用简单器材做实验、验证假设的能力。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自己得出要使灯泡亮起来,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实验记录卡、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开关、实物贴纸若干、导线若干。
学生准备:电池、小灯泡、电池盒、灯座、开关、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同学们,我们生活在这个昼夜交替的美丽星球,白天我们可以心情地做任何事情,可是当黑夜来临的时候,又是谁给我们提供了光明?下面,老师请同学们欣赏几幅图片!我们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灯。
灯可以照明,还可以使夜晚变得绚丽多彩。
那么同学们想不想自己亲自设计、亲自动手,让我们自己的灯也亮起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让灯亮起来》。
(板书课题)二、观察材料,认识构造。
1、谈话:老师在课前给每个小组都发了一个信封,下面就请组长打开信封,取出里面的实验材料,仔细观察它们都是什么样子的?老师提醒大家:观察时要认真,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
2、(出示课件)依次介绍:电池、小灯泡、导线。
三、猜想验证,实验探究。
(一)简单电路连接1、提问:这些材料怎样连接,小灯泡才会亮起来呢?同学们先猜一猜?学生猜想回答。
2、谈话:连连看,用一节电池、一个小灯泡、一根导线,看哪组先让小灯泡亮起来,注意在研究中要认真观察,并思考:怎样连接会亮?什么情况不会亮?还会有哪些意外收获?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提问:在刚才的实验中你们组是怎么连的?你有什么发现?重点对比“亮”和“不亮”的连接方法。
《让灯亮起来》活动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能用一节电池,一段电线,一个小灯泡连接成一个简单的回路,让小灯泡亮起来;并能画出简单电路的连接图。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勇于自主探索实验,愿意与他人合作并能表述实验结果。
二、教学重点幼儿能动手操作用导线,灯泡,电池连接一个简单的回路,让灯亮起来;培养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自主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通过观察,能画出电路的连接图。
四、教学准备1.相关课件;手电筒;电脑博士帽;电脑博士的家(画在黑板上);小圆片(当灯);2.电池,导线,小灯泡,(装在笔盒里)实验图卡每生一份。
五、教学过程(一)带领幼儿来到电脑博士家,出示手电筒,引出课题。
这里是电脑博士的家,里面装着许多科学知识,只是太黑了,没有灯。
瞧,我找到了个什么?(手电筒)你发现什么了?(里面的小灯泡亮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怎样让灯亮起来这个问题。
(电脑出示课题)电脑博士家这么黑,等会儿咱们给他家装上灯,也让他家亮起来好吗?(二)讨论:怎样让灯亮起来?师手拿小灯泡提问:让灯亮起来,必须要有什么?生:电池,电线。
(三)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灯泡,电池,电线吧。
课件演示:灯泡:我是小灯泡,我穿着玻璃外衣,里面有灯丝,下面有金属螺纹,底部有个金属点,小朋友找到了吗?电池:我是电池,我的一头戴着小帽子,是正极,旁边有个“+”号标记,另一头平平的,是负极,旁边有个“—”号标记,你看到了吗?电线:我穿着塑料外衣,里面有铜丝,可以导电。
师:三位朋友都介绍完了,你能用电线吧电池和灯泡连好,让灯亮起来吗?(四)幼儿动手操作实验,探索电池灯泡的连接方法,并画出电路图。
1.师提要求:电脑博士的家还等着你们去照亮呢!请小朋友轻轻打开笔盒,拿出电池,小灯泡和电线,试试怎样让灯亮起来。
如果你的灯亮了,就拿出实验图纸,画出你连的电线。
画完后,把图纸送到电脑博士家,就可以取出一盏灯装饰屋顶,屋顶是三角形,小朋友刚好是三组,那就每组装一条边的彩灯吧,看看那个组的灯亮的多。
《让灯亮起来》教学设计《让灯亮起来》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让灯亮起来》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使学生主动经历“怎样使小灯泡亮起来?”这一问题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探究问题的兴趣。
二、科学知识目标:1、认识简单电路。
2、使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活动,借助直观材料了解“电流、电路”的概念。
3、使学生学会连接简单的电路。
能控制小灯泡的亮灭。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乐于与大家交流自己的想法。
2、愿意通过合作的方式同大家共同学习。
3、形成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主地想办法“用多种方法”连接电路,使小灯泡亮起来。
教学难点: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组装电路,让多盏灯亮起来。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师:“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美丽的昼夜交替的星球,白天我们可以尽情的做我们自己想做的事情,课时当夜晚来临的时候是什么给我们照明呢?”生:灯。
师:“的确是灯在黑暗的夜晚给我们带来光明,现在各种各样的灯已经走进我们的千家万户,它不仅可以照明,它应经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常用品。
下面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夜晚美丽的灯的世界。
(幻灯片欣赏灯的美丽景色)欣赏完这么美丽的夜景之后,同学们想不想知道灯是怎么亮起来的呢?(想)这节课老师就开共同探究灯是怎么亮起来的?”(二)自主体验,合作探究活动一:初步连接简单电路,让灯泡亮起来。
1、认识实验材料师:今天的探究就从点亮小灯泡开始。
看看老师在实验盒里为大家准备了什么实验器材,拿出来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观察实验材料。
2、介绍实验材料:电池、导线、小灯泡。
(实物观察,投影展示相结合)3、设计实验方案师:是不是有了电池、导线就能点亮我们手中的小灯泡呢?(能)同学们想一想怎样连接能让我们手中的小灯泡亮起来呢?4、前台电子白板展示连接方法。
《让灯亮起来》教学设计
广水市骆店镇中心小学闵磊教材分析:
《让灯亮起来》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鄂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教材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灯光夜景入手,引导学生进入本单元的学习。
教材首先安排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电池、灯泡等材料的各部名称和作用,然后试着画连接图,其目的在于调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对电路有一个初步的感知。
接下来的活动是用提供的材料验证设想。
在做完上述活动后,他们实际上已经收集到了丰富的事实,正是在这些事实的基础上回答,“小灯泡为什么会亮起来?”才成为可能。
教学思路:
创设情境→观察材料→大胆设想→实验验证→拓展应用
学生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对电池、电灯、电线等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说,电的神秘、电元件的陌生、电流、电的抽象、学生动手能力的局限,无疑给本节课的教学增加了难度。
同时学生又对“灯为什么会亮起来”这一问题很感兴趣,他们渴望通过自己连接,寻求让灯亮起来的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简单电路的基本组成材料;知道电池、导线、灯泡的作用。
2、学生能知道要使小灯泡亮起来,必须让灯泡的螺纹和接触点分别与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形成电流的通路,知道常用的电器工作时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
技能目标:
1、能自主探究使小灯泡亮起来的方法。
2、初步学会运用简单的方法记录实验结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愿意与他人合作,并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地想办法连接电路,使小灯泡亮起来。
教学难点:
能够从不同的连接方法中归纳出电路的特点。
教学准备:
1、让灯亮起来的课件。
2、器材:电池,导线,小灯泡,灯座,电池座,实验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老师们都说三(X)班的同学聪明,爱动脑筋,老师这里有一些美丽的图片,想请
同学们猜猜它们是哪里的美景?(出示ppt1)
生:……
师:对,同学们真棒!这些都是我们美丽的家乡广水的夜景。
是什么才使它们这样漂亮?
生: 发光的灯。
师:这些漂亮的灯是怎么发光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18、让灯亮起来(板书课
题并齐读:18、让灯亮起来)。
(出示ppt2)
二、启发引导,认识材料。
师:要让灯亮起来还需要哪些材料呢?
生:电池、电线。
师:对,同学们可真聪明!今天老师准备了电池、小灯泡、电线。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灯泡、电池各部分的名称?电池有什么作用?一会,找同学介绍。
学生观察介绍,老师讲解。
(出示ppt3)
三、大胆设想,初步感知。
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并在实验记录单上画出连接图(出示ppt4)
生:小组讨论。
师:请分小组展示你们的连接图。
生:投影仪展示。
师:这些连接方法真的能让灯亮起来吗?怎样验证这些设想是否正确?
生:做实验。
四、实验验证,归纳总结。
师:做实验之前老师有一些实验要求请同学们注意。
(出示ppt5点名读要求)
实验要求:1、注意实验安全,不能用导线直接把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
2、验证小组设计的方案。
3、观察并思考:小灯泡为什么会亮起来?
生:读
师:读的真流利!下面请严格按要求进行实验验证。
生:实验验证。
师:同学们是按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验证的吗?灯亮起来了吗?
生:验证汇报。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认真思考:小灯泡为什么会亮起来?(出示ppt6)
生:交流、总结,分组汇报。
(电流都从电池正极出来,经过灯泡,回到负极,形成一条电流的回路。
)
师:同学们都同意吗?
生:同意。
师:对,电流从电池正极出来,经过灯泡,回到负极,形成一条电流的回路,这样灯就亮起来了。
请同学们把这个结论齐读一遍。
五、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师:哪位同学能告诉我为什么刚才有的灯没有亮?
生:因为没有电流通过,没有形成完整的回路,所以有的灯没有亮。
师:教室里的灯为什么会亮起来?
生:因为有电流通过,形成了完整的回路,所以灯亮起来了。
师:同学们可真聪明!如果老师需要将灯熄灭,应该怎么做?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再一起研究,谢谢大家,下课。
(出示ppt7)
板书:18、让灯亮起来
电流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