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认知P300电位在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损害中的价值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3
精神分裂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对照研究赵瑾;杨来启;陈玖;吴兴曲;邓自和;马文涛;刘光雄【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听觉诱发电位P300的特征及病程对P300的影响. 方法:对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和30名正常对照(正常对照组)进行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检测,并分析比较不同病程对P300的影响. 结果:研究组Fz、Cz、FC1的P300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迟(t分别=2.67,3.48,3.36;P均<0.01);Fz、Cz、FC1、FC2的波幅较对照组显著降低(t分别=5.97,2.54,4.57,3.80;P均<0.01).对研究组中病程<6个月组和病程>5年组的患者比较发现,病程>5年组的患者Fz、Cz潜伏期延迟(=9.23,7.63;P均<0.01),波幅降低(t=11.97,6.66;P均<0.01). 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受损,病程越长,受损越重.%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 of schizophrenia patients and the effect of illness duration on P300. Method ;68 cases of schizophrenia patients and 30 cases of normal control group were measured events related potential P300, and the difference of disease progression was compared. Results:The research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longer latency at Fz,Cz,FCl (t = 2. 67,3.48,3. 36;all P<0.01) and lower amplitude at Fz,Cz,FCl and FC2( t = 5. 97,2. 54,4. 57,3. 80; all P<0. 01).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illness duration. The latency at Fz, Cz of 5 year illness duration of schizophrenia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t =9. 23 ,7. 63 ;all P <0. 01). Amplitud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t = 11. 97, 6. 66;all P < 0. 01) .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have cognitive function impairment. The longer the illness duration is,the more congnitive impairment is presented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期刊名称】《临床精神医学杂志》【年(卷),期】2012(022)006【总页数】2页(P403-404)【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事件相关电位;病程【作者】赵瑾;杨来启;陈玖;吴兴曲;邓自和;马文涛;刘光雄【作者单位】710032 西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心理教研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医院精神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医院精神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医院精神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医院精神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医院精神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医院精神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医院精神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3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各种不同形式的精神障碍,并伴有较严重的认知功能损害。
精神障碍的ERP的特异性与研究和应用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郑重一、 精神分裂症事件相关电位研究和应用认知功能损害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之一,它主要涉及到注意、记忆、抽象思维和信息整合等方面的障碍。
记忆与注意障碍主要包括有损失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的障碍,而抽象思维主要表现在执行功能的障碍。
因此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多种事件相关电位异常的情况。
(一) 精分症 P300 的 N1 、 P3 波特点有理论认为N1波的升高和降低反应大脑感觉门控的开闭程度,可能与感觉门控P50异常有关。
我们在焦虑和抑郁障碍的患者中,已经找到了P50与N1波的相关性。
所以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外界刺激信息的感知已经处于保护状态,所以它启动了某种保护的机制,而防止感知信息的流露,从而使N1波降低。
而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N1 波降低不明显,缺乏避免感知信息溢出的机制。
另外还有研究表明, N1 波幅的升高或降低反映调控大脑皮质感觉传入通路的 “ 阈门结构 ” 开闭程度。
推测与感觉门控电位 P50 异常有关。
N1波的波幅与人格有关,N1波波幅的增高对刺激和寻求,以及冲动、外倾等人格特征有正相的关系,而N1波波幅的降低对刺激的回避、内倾程正相关,与冲动则呈负相关。
(二)精神病症状与P300的关系国内有学者发现,N2P3间期的缩短与PANSs总分阳性症状、思维症状和激活性呈负相关。
而C与脑区的N2P3间期缩短与PANSS总分和一般症状呈负相关,而三个不同脑区的波幅的下降与阴性症状呈负相关。
在P300中,P2代表大脑对外界信息的初级摄取,N2则代表对信息的高级处理转换功能,P2和N2间期代表这两个阶段的转换过程。
而在精神分裂症存在初级认知的紊乱,由于大脑自身纠错和代偿功能,使N2波的间期延长。
如果代偿比较充分,则P2和N2的间期延长,阳性症状轻微。
如果代偿不充分,则P2和N2的间期缩短,则阳性症状严重。
神经电生理是高时间的计数,可以发现在人类认知过程中,存在当信息处理某一阶段减慢的时候,可能被后来的信息处理所弥补。
事件相关电位-P300史欣;刘青蕊;韩颖;付艳霞【期刊名称】《现代电生理学杂志》【年(卷),期】2014(021)004【总页数】3页(P219-221)【作者】史欣;刘青蕊;韩颖;付艳霞【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05001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05001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05001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050011【正文语种】中文人类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通过电活动执行功能。
自从发现脑电活动后,探究大脑的工作原理成为研究者追求的目标。
但脑电图观察到的只是多重叠加的电信号,并不能反应大脑的分析决策过程。
诱发电位在探索中应运而生。
本世纪初有人发现刺激坐骨神经,可以在大脑皮层表面记录到皮层的诱发电位。
真正开诱发电位先河的乃是Dawson。
1947年他用一种照相叠加技术首次用特异的体感刺激从颅外记录到大脑的诱发电位。
诱发电位是按研究的目的或检查需要,设计和安排刺激作用与神经系统,经平均和叠加获得的与刺激有锁时(locked time)关系的电位。
事件相关电位即为诱发电位的一种。
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是一种特殊的诱发电位,属近场电位的一种。
ERP是指当人对某客体进行认知加工(如注意、记忆、思维)时,通过平均叠加可从头颅表面记录到的大脑电位。
1965年Sutton发现,当受试者在注意和识别靶刺激时在脑表面可记录到大脑的电位。
因其反映了认知过程中大脑的神经电生理改变,有人将其称作是“认知电位”(cognitive potential)。
P300为事件相关电位的第三个正相波,故又称为P3,P300一般是在给刺激后的300ms左右出现,故称P300。
无论使用视、听、体感、任何一种刺激都可得到类似的P300波形,以顶区最明显,未发现有明显的半球不对称性。
狭义讲,经典的事件相关电位(ERP)成分应只指P1、N1、P2、N2、P3(P300)。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研究作者:张艳来源:《中国医药科学》2013年第12期[摘要]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是其回归社会的重要影响因素。
认知心理学为认知功能的评估提供了四方面的研究方法和途径。
本综述以认知功能的评估方法为线索,从各种量表测查到返回抑制评定到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再到成套的认知评估系统,使认知功能的研究越发有针对性。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其性别、病程、用药、阴性症状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全面的认知功能损害,其认知功能损害无明显性别差异。
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丁螺环酮组的认知功能与安慰剂组比较,仅在注意力方面有改善,且研究组在前3个月改善注意力的优势明显。
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住院治疗比非住院的患者或短时间住院治疗的患者认知损害严重。
目前在治疗精神疾病认知功能损害方面较为新颖的治疗手段是关注5-HT1A受体。
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严重的认知功能损害明显。
[关键词] 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精神分裂症;综述[中图分类号] R74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2-35-03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1]认为,在把人看成计算机式的信息加工器的前提下,需要用较为抽象的分析原则研究人的认知过程,而不能企图靠了解人的行动赖以发生的生理机制去达到目的。
具体做法大体有4种。
(1)从外部行为观察入手;(2)采用被试的“自我观察”法;(3)用反应时作为客观指标;(4)计算机模拟。
认知损害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2],并且可能是影响精神分裂症预后的最重要的决定性的结果。
1 临床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的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介勇选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韦氏记忆量表(WMS)等神经心理测验与事件相关电位P300相结合进行认知功能进行检测,评估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情况,探讨其是否存在性别差异。
得到结论[3]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全面的认知功能损害,其认知功能损害无明显性别差异。
事件相关电位P300与认知相关研究[ 10-09-07 15:12:00 ] 编辑:studa20作者:欧小凡潘速跃黄英纪新博【关键词】事件相关电位P300;认知功能;神经心理学神经心理学测验是对脑障碍进行诊断和对精神活动进行量化评定的工具,可以反映人的认知功能。
近年来,事件相关电位P300作为反映认知功能的较客观的生物学指标,在认知功能的研究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1,2〕。
本文旨在运用神经心理学测验结果阐明P300的认知意义,这将为以后临床工作中认知功能的评估提供更全面、客观的指标。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受试者共120名,均系本院健康体检中心检查的健康志愿者。
入选标准:右利手,自愿参加本研究,无神经、精神疾病或严重的躯体疾病,无精神疾病家族史,非色盲、色弱者。
受试者男、女各60名;受试者年龄20~66〔平均(48±16)〕岁;受教育年限11~18〔平均(14.2±1.8)〕年。
1.2 方法①P300的检测方法:受试者均先进行P300检查,该实验仪器系北京纽科公司的MEDICID3E型脑诱发电位仪。
记录电极按国际脑电学会10/20标准置于FZ、CZ、PZ、OZ、C3、C4、T3、T4点,两乳突作为参考电极(A12),FPz接地,电极与皮肤间阻抗小于5 kΩ。
选用视觉图像辨别作业按“靶/非靶”刺激序列诱发受试者的P300,靶与非靶刺激出现的概率比为0.2/0.8,总刺激为250次,每次刺激呈现持续约500 ms,两次刺激间隔500 ms。
记录采用在描记自发脑电状态下连续采样的方式。
采样周期为5 ms、屏幕时间为8 s、滤波宽度为0.5~30 Hz。
灵敏度为5 μV。
记录完全后按设置好的时间窗口(总的分析时间为1 000 ms)进行结果标记。
分析时选择靶刺激窗口,人工识别眼动等引起的伪差,伪差存在的窗口则予删除。
由电脑的固有程序进行叠加与平均处理后对所获得的P300结果进行测量。
事件相关电位及其应用作者:刘笑雨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9年第02期摘要:事件相关电位是诸多脑电信号的一种,反映了人从接受刺激到初级认知加工过程的大脑处理能力。
其突出特点是在小概率事件(刺激)出现后的固定潜伏期人的大脑皮层会出现相应波峰。
该信号在临床和实际应用中的都有着巨大价值。
本文着重介绍事件相关电位本身的特点以及其在临床和脑机接口中的应用。
关键词:事件相关电位;P300;初级认知;脑机接口中图分类号:R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9)02-0201-02科学地认识与研究大脑对于人类健康的发展以及对自身的认识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考虑到大脑在人体位置的特殊性(颅骨下方),直接研究大脑本身的机理在当前阶段并不可取,如何从外部不侵入或较少侵入地对大脑进行观察、记录已经成为当前脑科学的重要议题。
众所周知,大脑思考、控制身体其他部位等一系列活动的直观表现是兴奋的产生与传递,物理上而言这种兴奋是依靠生物电信号进行传播的。
脑电就是一种大脑皮层产生的电信号活动,该信号反映了人的大脑皮层不同部位的活跃程度。
该电信号可以通过电极内置式、外置式进行采集,因此在当前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用于脑科学的研究对象。
根据是否有外界刺激,脑电信号可以分为内源性信号与诱发信号。
其中,诱发电位,又称诱发反应,是指对实验对象施加一个刺激,所引起的人脑的微弱电变化。
事件相关电位(ERP,event-related potential)是一种特殊的诱发电位,已经在很多研究与具体工程中得到了应用。
本文聚焦于事件相关电位,将对其特点、应用原理展开具体介绍。
1 事件相关电位事件相关电位(ERP,event-related potential)是指人在受到刺激后,大脑皮层对刺激做出响应并产生的一种电信号,属于近场电位(也有一种观点是事件相关电位等于近场电位),能反应认知过程中大脑的神经电生理改变。
在具体的在认知加工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平均叠加方法从头颅表面记录到该电位,故该信号又称认知电位。
·综 述·精神分裂症的几个生理学诊断指标的研究与进展昆明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科(650000) 王继堃 摘要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精神分裂症的几个主要生理学诊断指标,从神经电生理、脑影像、眼动及瞳孔振荡的方面分别介绍了各自的最新研究。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P300 脑影像 眼动瞳 孔振荡 中图分类号 R749.3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精神科常见病,多发于青壮年。
病人具有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不协调,社会适应能力下降,缺乏正确判断自身的能力,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智能缺损。
最初认为精神分裂症属功能性精神病,但随着近年科学技术的发展———神经影像学、神经电生理学等多方面的临床研究与应用,现在认为精神分裂症具有器质性改变———脑结构异常。
多数研究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神经生理异常,如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声音、视觉、躯体刺激时所产生的事件相关电位的潜伏期延长,振幅减小。
眼平稳跟踪测验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有眼跟踪功能异常。
就目前的研究和发展水平,精神分裂症患者尚没有特异性实验室检查的阳性结果。
能否建立客观的诊断方法或指标是精神卫生工作者面临的最富挑战的工作。
1 主要的几种生理学检查1.1 精神分裂症和神经电生理 P300是一种经典且成熟的认知性电位。
其通过受试者对具重大信息意义的刺激信号(常用听觉“odd-ball paradigm”作为刺激)作出认知时,例如,默记或按键反应,从头皮上记录到的诱发电位,其潜伏期约为300ms,从而反映受试者选择性注意、记忆和执行功能等认知过程的变化。
Roth和Canno n[1](1972)首次记录到精神分裂症P300波幅降低,潜伏期延长。
此后的研究发现,①精神分裂症患者P300波幅降低,潜伏期延长在颞部和前额区比较明显,反映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信息加工处理上存在着基本损害[2、3];②精神分裂症患者左侧额叶前部下方和扣带回前部皮质的血灌注量减少,双侧皮层下区血灌注量增加,并且血灌注量与左侧额叶前部下方的皮质功能和P300波幅密切相关,与扣带回前部皮质P300波潜伏期密切相关[4、5];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早期P300波幅是降低的。
儿童精神分裂症及其一级亲属事件相关电位P300和探究性眼球运动研究王秀珍;李坚;陈桂兵;孙太鹏;王建文;陈刚【摘要】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n event related potentials P300 and exploratory eye movement(EEM) among schizophrenic children, normal children and their first degree relatives. Method :E-vent related potentials P300 and EEM were tested on 40 children with schizophrenia meeting the crierion of Chinese 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Mental Disorders (3rd edition) , 22 siblings and 59 normal children and their 80 parents.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among the groups of schizophrenic children and their siblings and normal children on P300 and EEM( all P <0.01). The latent period of N2 and P3 and the amplitude of P3 in schizophrenic children and siblings groups were prolonged and decreased than those in normal children. The number of eye fixation ( NEF) and the responsive search score ( RSS) in schizophrenic children and their siblings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normal children. The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 (all P <0.01). There were similar results between schizophrenic children's parents and normal chil-drens parents (all P <0. 01). The latent period of N2 and P3 had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NEF and RSS( r = -0.344 ~ -0.490,P <0.05,0.01). The amplitude of P3 had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NEF and RSS( r = 0.414, 0. 451, all P< 0.01). Conclusion: P300 potentials and EEM were all abnormal in schizophrenic children and their first degree relatives. Deficits in P300potentials and EEM may be the potential biological essential marker of schizophrenia.%目的:比较儿童精神分裂症、健康儿童及其一级亲属事件相关电位P300和探究性眼球运动(EEM)的差异. 方法:对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儿40例及同胞22例、父母80例,健康儿童59例及父母80例进行事件相关电位P300、EEM检测. 结果:儿童精神分裂症组及其同胞组与健康儿童对照组P300、EE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儿童精神分裂症组及同胞组较健康儿童对照组N2及P3波潜伏期延长、P3波幅降低、凝视点数(NEF)、反应性探索评分(RSS)较健康儿童对照组显著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儿童精神分裂症父母组较健康儿童父母组以上检测结果类似(P 均<0.01).N2、P3波潜伏期与NEF、RSS均呈负相关(r=-0.344~-0.490,P<0.05、0.01);P3波幅与NEF、RSS呈正相关(r=0.414、0.451,P均<0.01). 结论: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未患病一级亲属均存在P300、EEM异常改变,P300、EEM缺陷可能是一种潜在的精神分裂症生物学素质标志.【期刊名称】《临床精神医学杂志》【年(卷),期】2013(023)001【总页数】4页(P11-14)【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儿童;一级亲属;事件相关电位P300;探究性眼球运动【作者】王秀珍;李坚;陈桂兵;孙太鹏;王建文;陈刚【作者单位】223001 江苏省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学心理科;223001 江苏省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学心理科;223001 江苏省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学心理科;223001 江苏省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学心理科;223001 江苏省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学心理科;223001 江苏省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学心理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3通常把发生于青春期早期(即12~16)岁的精神分裂症称为儿童精神分裂症,临床上以个性改变、特征性思维障碍、感知觉异常、情感与环境不协调、孤独性表现为主要特征[1]。
【摘要】目的:探讨P300电位在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损害中的价值。
方法:将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56例患者作为试验组,正常健康人56例为对照组,于治疗前、治疗第4、12周时,进行P300测试、CPT及WCST 评定。
比较不同时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P300电位和认知量表得分的变化。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各时期的P300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P<0.05);试验组治疗12周后较治疗前P300潜伏期缩短,波幅增大(P<0.05)。
试验组各阶段的WCST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CPT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时,WCST的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CPT分数较治疗前升高(P<0.05)。
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认知损害,治疗对认知功能有改善作用,P300能反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和预后状况。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临床综合征,临床除阳性和阴性症状外,还存在认知功能损害,这是影响疾病预后和转归的重要指标。
目前临床常用持续操作功能测定(CPT)、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量表来评价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但有关P300认知电位对该病的评定价值尚需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时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P300电位和认知量表的变化,进而探讨P300电位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损害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6例为试验组,男33例,女23例,年龄(34.00±19.13)岁,入组标准:(1)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2)未服用过精神科药物或1个月之内未服用过精神科药物;(3)无严重的躯体疾病;(4)无酒精或药物依赖史。
以沈阳市社区普通居民作为对照组,基本资料与试验组匹配,无任何药物干预措施,无神经系统疾病及明显的躯体疾病,无精神活性物质或药物滥用史,韦氏成人智力测验IQ分大于70分,无听力障碍,试验对象同意进行试验,本研究得到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实施方案试验组单一使用利培酮,剂量为3~7 mg,不合并其他抗精神病药物,可以短期合并安定类药物。
对试验组在治疗前、治疗4、12周时,分别进行P300、CPT、WCST评定注意、执行功能。
正常对照组在入组时,进行一次P300、CPT、WCST测定,数值作为参照值。
1.2.2 电生理测定电极位置参照国际脑电图学会10/20标准放置电极,记录电极置于中央中线Cz点,眼动(EOG)记录电极分别位于左眼上、右眼右2 cm 处,分别记录垂直眼动和水平眼动伪迹,参考电极置于双耳A1、A2点,前额FPz 点接地,电极间阻抗小于5 kΩ,分析时间为1000 ms。
被检者接受双耳的短音刺激,刺激频率为1次/s,刺激持续时间10 ms,灵敏度为5 μV,带通低频滤波0.1 Hz,高频滤波50 Hz,叠加100次。
非靶刺激(Nontarget,NT)强度为85 dB,频率为1000 Hz,占80%,靶刺激(Target,T)频率为2000 Hz,强度为95 dB,随机串插在非靶刺激中,占20%。
两者次序关系的范例如下:
NT NT NT T NT NT NT NT T NT NT NT NT NT T NT NT NT。
测试指标为靶刺激
P300潜伏期及波幅。
1.3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Pearson进行相关性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同时期P300潜伏期、波幅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前P300潜伏期明显延长,波幅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4周时,P300潜伏期较治疗前短,波幅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12周与治疗前、治疗4周比较,P300潜伏期缩短,波幅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300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不同时期CPT、WCST变化治疗前,试验组WCST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分类数、正确反应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试验组CPT 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时,试验组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CPT与治疗前比较变化不明显(P>0.05);农业科技论文治疗12周时,WCST的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均较治疗前和治疗4周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治疗12周时,试验组CPT分数较治疗前及治疗4周升高(P<0.05),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见表2。
2.3 P300潜伏期和波幅与CPT、WCST评分的相关性 WCST的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与P300潜伏期呈正相关(r=0.51,P<0.05),与波幅呈
负相关(r=-0.39,P& lt;0.05),CPT得分与P300潜伏期呈负相关(r=-0.37,P<0.05),与波幅呈正相关(r=0.40,P<0.05)。
正确反应数、分类数与P300潜伏期和波幅无明显相关性。
3 讨论
目前已证实,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经过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患者认知功能会有不同程度改善,而认知功能的程度与疗效和预后密切相关。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事件相关电位P300能反映正常人的认知功能[7-8],但它是否能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损害程度的评定指标,尚需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P300潜伏期较正常人明显延长,波幅明显降低,与报道基本相似,即使治疗12周时,P300潜伏期明显缩短,波幅升高,但仍未达到正常人标准,说明治疗12周时患者仍存在认知损害。
目前有关P300是否可用来评估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缺乏系统性研究。
试验组WCST的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明显高于正常人,说明患者存在执行功能和注意功能缺陷,与报道一致。
治疗12 时明显低于治疗前,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时,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的CPT明显低于正常人,治疗12周时比治疗前改善,但仍未达到正常程度。
本研究结果与先前相关报道结论一致。
治疗4周P300、WCST、CPT尚无明显改善,可能与患者病情未缓解有关。
有报道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WCST的正确反应数、分类数明显减少,但本研究未出现明显差异,可能与患者的病情程度有关。
研究结果显示P300波幅、潜伏期与WCST的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CPT评分存在相关性,WCST和CPT是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心理指标。
P300波幅、潜伏期的变化与患者认知功能改变具有明显一致性,说明P300可以作为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客观神经生物指标,相关研究仅在类似研究中提及,但是否能作为诊断性指标,尚不明确。
本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高级认知功能损害,抗精神病药物能够改善认知功能,P300可以作为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和疾病预后的客观生物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