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双边研讨会申请书 - Sino-German Center
- 格式:doc
- 大小:798.50 KB
- 文档页数: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外交部关于建立两部间磋商制度的议定书
文章属性
•【缔约国】联邦德国(已变更)
•【条约领域】外交
•【公布日期】1988.10.31
•【条约类别】议定书
•【签订地点】北京
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和德意志联邦
共和国外交部关于建立两部间磋商制度的议定书
(签订日期1988年10月31日
生效日期1988年10月3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外交部(以下简称“双方”)
--确认两国在一九七二年十月十一日建立的外交关系的基础上开始了密切和充满信任的对话,这种对话日益加强并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关系;
--希望今后在各个领域继续扩大和加深两国之间的良好合作,以有利于两国人民的幸福以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一致同意把现有的各层次的密切对话建立在一个牢固的基础之上。
兹此协议如下:
第一条双方将更广泛和深入地就双边关系问题和双方感兴趣的国际问题进行磋商。
这些磋商有助于
--加强在各个领域里的双边合作;
--商讨双方对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问题的立场;
--就双方认为值得讨论的任何其他问题交换意见。
第二条根据本议定书第一条定期举行各个级别上的磋商,外长或副外长原则上每年至少会晤一次,具体细节通过外交途径加以确定。
第三条本议定书自签字之日起生效。
议定书于一九八八年十月三十一日在北京签订,一式两份,每份都用中文和德文两种文字写成,两种文本具有同等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外交部长外交部长
钱其琛汉斯-迪特里希·根舍
(签字)(签字)
m3219--011008wjk。
中德双边研讨会申请指南中心资助的科学双边研讨会必须具有特定的科学主题,与会者应是两国在相应科研领域内具有代表性的科学家。
因此,会议应邀请尽可能两国国内在会议所涉主题领域内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科学家参会,为保证会议的权威性和代表性,需尽可能邀请来自不同机构和地区的代表参加。
双边会的目的是促进双边合作研究项目的产生。
双边研讨会可以在中国或德国举办。
在北京举办的会议可使用中心的会议场地,住宿中心合同酒店。
如会议在中心举行,可委托物业公司提供会议服务。
中心资助的会议时间一般为5天至7天,其中包括抵离各一天以及学术参观一天。
中心可以为不超过40名中德科学家代表提供会议经费,其中来自主办国的不超过25名,旅行方不超过15名,来自同一单位的代表人数不能超过各方人数的三分之一。
此外,还可邀请不超过3名第三方科学家参会,其所占比例不得超过旅行方科学家总数的20%。
邀请第三方科学家需特别说明其对双边会的特殊贡献。
中心不支持国际性研讨会。
中德科学中心按照中心现行资助标准为所有正式代表提供国际和国内差旅费、当地住宿费和餐费。
同时请注意中德中心关于资助旅行费用的实施细则。
得到中心资助的正式代表必须在会议中做科研报告。
中德双边研讨会一般情况下不资助博士生。
中德科学中心欢迎附近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年轻科学家旁听会议,中心可根据每天签到表提供午餐补贴。
此外,中心欢迎来自企业和管理部门的代表自费参会。
中心要求至少提前三个月递交中英文或中德文纸质版(8份)和电子版申请书,请在中心网站上下载会议申请表格。
如果会议的参与者、会议日程安排等发生变化或开会时间推迟,必须由双方申请者共同向中心提出书面申请,经中心书面批准之后才能实施更改。
评审和决议:中德中心根据同行专家的评审意见决定是否提供资助,评审标准如下:∙主题的选择–所选主题的学术意义,中德两国都应具有学科潜力,主题不宜过专过宽;∙与会代表应有一定的学术代表性;∙产生合作的可能性;∙日程安排的合理性。
中德入校申请流程Applying for a Chinese-German exchange program can be a life-changing experience. 申请中德交流项目可能是一个改变人生的体验。
From navigating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to immersing yourself in a new culture, there are many aspects to consider. 从完成申请流程到融入新的文化,有很多方面需要考虑。
Here, we will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for the Chinese-German exchange program from both the Chinese and German perspectives. 在这里,我们将从中国和德国的角度讨论中德交流项目的申请流程。
First and foremost, it is important to research and identify the specific Chinese-German exchange program that best fits your interests and goals. 首先,重要的是要研究并确定最适合你的兴趣和目标的具体中德交流项目。
Once you have found a program that aligns with your aspirations, it is crucial to review the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and deadlines. 一旦找到了一个与你的愿望相符的项目,就至关重要地审查申请要求和截止日期。
This may include submitting transcripts, letters of recommendation, and a personal statement. 这可能包括提交成绩单、推荐信和个人陈述。
中德合作研究小组申请指南中德合作研究小组利用灵活的资助形式,支持中德科学家在明确的主题领域(可跨学科)内进行深入的合作。
中德双方为筹划更大的合作研究项目以及搭建为此所必须的合作基础平台,可向中心提出申请建立中德合作研究小组。
中德合作小组可涵盖中德两国多个地区的多个优势和兴趣互补的课题组,促进跨国科研合作。
合作研究小组项目主要资助内容为双边研讨会、人员短期互访和青年科学家交流以及少量的研究经费。
所有的旅行费用(国际和国内机票、住宿费和生活费)根据中心现行资助标准由中德科学中心承担。
合作研究小组项目不提供人员经费的资助。
合作小组的申请应以一个或多个中心资助过的双边研讨会为基础,这样可以确保小组成员彼此已经有所了解并可以更好的进行沟通协作。
申请书可以随时递交,随时受理。
中心可资助的学科领域内均可提交申请。
中德合作研究小组资助时间不得超过3年。
中心不接受3年之外的延长申请。
评审和决议中心根据同行专家的评审意见决定是否提供资助,评审标准如下: ∙研究计划的科学质量以及整体项目计划的可行性;∙申请人以及各小组成员科研能力和水平以及前期工作基础;∙各小组工作计划的质量及可行性;∙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合作预期成果此外,合作研究小组评审表中能看到以上评审标准。
总结和结算执行到项目期限一半的时间时,双方申请者必须向中心递交经共同签名的中期项目报告,汇报当前合作成果。
项目结束两个月内,双方申请者也需要向中心递交关于项目整体科研结果以及合作执行情况的项目总结报告。
结算表格会随批件一同发出,请使用该表格进行结算,请参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德国科学基金会的相关经费使用规定结算。
请注意,提交总结报告并进行经费决算是申请下一个项目的前提。
此外,请注意中心项目申请总则。
中德交换生英语申请书模板Application for the Sino-German Exchange Student Program.Respected Selection Committee,。
I am writing to express my keen interest in the Sino-German Exchange Student Program. As a passionate student eager to broaden my horizons and enhance my cross-cultural understanding, I believe that this program offers an excellent opportunity to achieve these goals.Firstly, I would like to introduce myself. I am a [your name], currently pursuing [your degree/course] at [your university/institution]. My academic journey has been both challenging and rewarding, as I have been able to delve deep into subjects that interest me, such as [mention a few subjects or areas of interest]. My academic performance has been consistently strong, with a GPA of [your GPA], which reflects my dedication and hard work.Beyond academics, I am also actively involved in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I am a member of [mention any clubs, organizations, or communities you are part of], where I have had the opportunity to develop leadership skills, teamwork abilities, and a sense of community service. These experiences have been invaluable in shaping my character and preparing me for a globalized world.My interest in the Sino-German Exchange Student Program stems from a deep curiosity about German culture, history, and the German language itself. I am fascinated by the precision and structure of the German language, and I am excited about the prospect of immersing myself in a language environment where I can improve my language skills and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German society and culture.Moreover, I believe that this exchange program will provide me with unique insights into the German education system and a chance to learn from experienced German professors and peers. I am particularly interested in[mention any specific fields or topics related to your course of study or career aspirations in Germany] and I am confident that this program will help me gain valuable knowledge and skills that will enhance my future career prospects.As part of my exchange program, I plan to [mention your proposed activities or courses in Germany, such as attending lectures, workshops, cultural events, etc.]. I am also excited about the opportunity to contribute to the cultural exchange by sharing my own experiences and perspectives with my German peers. I believe that through such interactions, we can all gain a more nuanced understanding of different cultures and perspectives, which is crucial in today's interconnected world.I am fully committed to this exchange program and am willing to work hard to make it a successful and rewarding experience for both myself and my host institution. I am confident that my academic abilities, extracurricular achievements, and my passion for learning and cultural exchange will make me a strong candidate for this program.In conclusion, I am deeply grateful for the opportunity to apply for the Sino-German Exchange Student Program and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the possibility of representing my university and my country in this esteemed program. I am confident that this experience will be transformative and will help me grow both as an individual and as a global citizen.Thank you for considering my application. I am eager to contribute to the rich tapestry of cultural exchange and academic collaboration that this program represents.Sincerely,。
中德交换生英语申请书模板英文回答:Dear Selection Committee,。
I am writing to apply for the exchange program between China and Germany. I am highly interested in this opportunity to immerse myself in a new culture, improve my language skills, and broaden my horizons. In the following paragraphs, I will explain why I am a suitable candidate for this program and how it will benefit both my personal and academic growth.First and foremost, I believe that participating in this exchange program will greatly enhance my language proficiency. As an English major, I have been studying the language for several years. However, I believe that the best way to truly master a language is through immersion. By living and studying in Germany, I will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practice my English skills with nativespeakers and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language. Additionally, I will be able to learn German, which will be invaluable for my future career prospects.Moreover, this exchange program will provide me with a unique cultural experience. Experiencing a differentculture firsthand will not only broaden my perspective but also help me develop a greater appreciation for diversity. By interacting with students from Germany, I will be able to learn about their customs, traditions, and way of life. This cross-cultural exchange will not only enrich my personal growth but also enhance my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kills.Furthermore, studying in Germany will give me the opportunity to take courses that are not available at my home university. The German education system is renownedfor its excellence in various fields, such as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By studying in Germany, I will be able to learn from top professors and gain valuable knowledge and skills that will benefit my future career. Additionally, I will have access to state-of-the-artfacilities and resources that will further enhance my academic development.In conclusion, participating in the exchange program between China and Germany will greatly contribute to my personal and academic growth. It will provide me with the opportunity to improve my language skills, broaden my cultural understanding, and gain valuable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s. I am confident that this exchange program will be a life-changing experience that will shape my future in a positive way.中文回答:亲爱的选拔委员会,。
国别(地区)合作与交流中德科学中心中德科学中心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德国科学基金会(DFG)共同成立的科研基金组织,于2000年10月正式启用,其主要任务是推动中德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在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包括医学)和工程科学以及管理学领域内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合作与交流。
双方为中德科学中心各提供50%的经费,2010年经费预算总额为2 500万元人民币。
来自中德两国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科学家均可向中德科学中心提出项目申请。
由中德科学中心资助的项目不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查重,也不要求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作为依托。
项目申请可以随时提出,一般要求至少提前3个月递交。
中德科学中心目前有以下项目类型:1.双边学术研讨会资助中德科学家针对某一科学研究领域内最具前沿性的问题进行深入研讨。
研讨会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交流和探讨,促成双边合作项目。
举办地可在中国或德国,派出方最多15人,接待方最多25人,参会代表应代表本国相关领域的学术水平,分别来自不同大学或科研单位。
中德中心承担双方所有正式与会者的国际旅费和食宿交通费、会议材料费等会议必要的经费。
中德中心不资助来自管理部门和企业界及研究生代表,也不资助多边或国际学术研讨会。
会议可邀请不超过派出方人数20%的第三国代表参会。
2.合作研究项目原则上要求中德双方申请人都必须获得过中德科学中心的资助,一般是由中德科学中心资助的会议所产生的项目。
研究领域应符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所资助的优先领域。
资助内容包括研究所需的耗材费、出版费、会议费和差旅停留费等。
中德中心不提供人员工资。
如果德方有人员工资需求,可向DFG单方面提出申请,如获通过,德方人员工资由DFG解决。
项目经费额度一般为60万人民币或等值的欧元,由双方共同使用。
资助期限不超过3年。
3.中德合作研究小组一些具有长期合作基础的研究机构,为了提高双方研究水平,培养青年人才,竞争更大的合作项目,可以向中德中心提出建立中德合作小组的申请。
清华大学在华举办国际(双边)会议申请表申请单位(同盖章单位):附件1、与会代表名单附件2、会议日程附件3、《清华大学涉外交流保密义务承诺书》清华大学涉外交流保密义务承诺书我将于年月日至年月日在组织举办国际(双边)会议:。
我了解有关保密法规,知悉应当承担的保密义务和法律责任,承诺对外交流活动期间遵守下列保密守则:(一)公开的对外交流活动不得涉及国家秘密。
(二)在对外交流活动中,确需对外提供国家秘密的,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并要求对方承担保密义务。
(三)参加对外交流活动不得携带国家秘密载体(包括载有国家秘密信息的便携式计算机),因工作确需携带或向境外传递机密级、秘密级秘密载体的,应按照有关保密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并采取切实可靠的保密措施;任何情况下,不得携带或向境外传递绝密级秘密载体。
(四)谈论涉及国家秘密的事项要注意场合,防止被窃听;不得在涉外公共场所及外方提供的场所谈论涉及国家秘密的事项。
(五)不得在没有保密措施的通讯工具中传递国家秘密;不得使用明码或者未经中央有关机关审查批准的密码传递国家秘密。
(六)在境外遇到危及所携带的国家秘密载体安全的紧急情况时,要立即销毁所携带的秘密载体,并及时向本单位的保密工作部门报告。
(七)发生泄密问题要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及时向本单位的保密工作部门报告。
(八)在学校举办的涉外活动,接待场所、参观地点不得涉及国家秘密,不得涉及学校尚未批准对外开放的部位、科研项目和工作事项。
(九)在接待境外学者来实验室参观交流和接待境外访问学者、访问学生在本单位工作实习时,不得让其接触到涉密部位、涉密项目、涉密和非官方的资料信息。
(十)在华举办的国际会议筹备和举办过程中,不得涉及国家秘密及学校内部事项;并按照会议批复意见,做好会议论文内容和与会人员审查,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凡涉及敏感内容的国际会议,会议组织者需要求中方代表提交论文的同时提交所在单位出具的不涉密和不涉敏感内容证明;并在会议举办期间随时了解会议代表发言情况,发现有泄密和涉及敏感内容问题发生时,及时上报学校保密办和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办公室。
全国双语教学研讨会邀请函
尊敬的领导:“教育国际化·双语教学·双语教师”全国学术研讨会,将聚焦于双语教学和双语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前沿问题,从宽广的视野和前瞻性的角度来审视双语教学和双语教师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社会变革的关系,探讨社会变革背景下双语教学和双语教师教育的新理论、新制度、新模式、新方法,为国内外双语教学和双语教师教育领域的研究者、实践者、决策者提供一个交流平台,为中国双语教育改革与发展建言献策。
“第四届全国双语教学研讨会”将于2011年7月6日-8日在长春师范学院举行,会议欢迎并邀请国内外从事双语教学和双语教师教育研究、管理、培养培训工作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教育管理人员、国际学校和中小学校长、教师,以及所有对此次会议感兴趣的人士出席。
诚邀您届时莅临指导。
具体安排如下:
第 1 页共 1 页。
中德合作交流研讨会及晚餐邀请函:市场机会来自研发合作-- 中国企业在德国北威州的机遇时间: 2015年10月26日下午15:00 正式开始地点: 重庆江北区凯悦酒店6楼沙龙1厅,地址: 重庆市江北区北城天街11号主办:德国北威州投资促进署德国北威州亚琛市重庆市贸促会协办:重庆市投资促进局会议介绍14:30-15:00 入场登记15:00-18:00 交流合作研讨会:市场机会来自研发合作-- 中国企业在德国北威州的机遇18:00-19:30 交流晚餐德国北威州是德国人口最多、国民生产总值最高、吸引外国投资最多的联邦州。
该州的鲁尔区曾作为德国重工业的发源地而闻名世界。
在德国工业时代,北威州同样因为引领德国工业并拥有顶级产业集群It’s Owl(老鹰计划)而备受关注。
北威州的著名城市众多,州府杜塞尔多夫是世界著名的宜居城市,也是重庆市的姐妹城市;北威州最大的城市科隆是闻名遐迩的科隆大教堂所在地;而位于德国、荷兰、比利时三国交界处的亚琛市,则因为亚琛工大在世界机械制造领域的杰出贡献而备受工业界的推崇。
随着连接重庆和北威州城市杜伊斯堡的“渝新欧”货运专线的开通运营,北威州和重庆成为了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这为北威州加强与重庆及其周边地区在贸易生产、研发和走出去等领域的合作和交流提供了极大的利好条件。
通过此次携亚琛市及亚琛工大举办这场“市场机会来自研发合作—中国企业在北威州的机遇”的交流活动,我们将介绍北威州及亚琛的投资环境,通过对已经落户北威州的850家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成功经验总结,为重庆企业未来与德国的投资合作献计献策。
会上还将就工业时代的中德合作新机遇进行阐述,亚琛工大的专家安斯嘉·霍拉将以电动汽车为例具体介绍创新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
另外,感谢工业俱乐部的大力支持,我们还荣幸地邀请到了长安汽车集团主管工业的高级副总马军、重庆思欧科技的于万钦董事长代表重庆企业就中国制造业如何对接工业发表真知灼见。
研讨会申请书
Deutsche Antragsteller: auf Deutsch oder Englisch ausfüllen德方申请人:填写德文或英文Chinesische Antragsteller: auf Chinesisch ausfüllen中方申请人:填写中文
Es werden 8 Kopien in deutscher oder englischer und 8 Kopien in chinesischer Sprache
benötigt请提交8份中英文或中德文申请书纸质版。
Bitte ordnen Sie in Abstimmung mit Ihrem Kooperationspartner Ihr Vorhaben (nur) einer der folgenden Kategorien zu:
请双方申请人协商并确定申请项目所属学科领域(只能选一个)
3. Überblick über die Teilnehmerstruktur in Zahlen
(Teilnehmer, für die eine Förderung beantragt wird)
参会代表结构 (申请资助的与会者)
4. Überblick über die Programmgestaltung des Symposiums in Zahlen
研讨会日程安排概览
*Sollte am An- bzw. Abreisetag zum Zielort kein Anschlussflug mehr verfügbar sein, kann hier ein zusätzlicher Reisetag berechnet werden.
*派出方如果当天无法转机去目的地或回国时,可以多计一天。
5. Beantragte Mittel
申请资金/预算
Das im Bewilligungsfall bereit gestellte Budget wird auf Basis der Angaben im Antrag und anhand der im Internet veröffentlichen Fördersätze für Workshops in Deutschland bzw. in China durch das Chinesisch-Deutsche Zentrum berechnet.
Sollten darüber hinaus Mittel beantragt werden, die nicht durch die Fördersätze abgedeckt sind, müssen diese separat aufgeführt und explizit begründet werden.
如获批准,中心将根据申请书中所列人数天数以及中德科学中心网站中所公布的在华会议以及在德会议资助标准编制预算。
若需申请资助标准未列出的经费,必须单独列出并详细阐明理由。
6. Kurzlebensläufe der Antragsteller und Teilnehmer (Letztere: maximal eine
halbe Seite) mit einer Auflistung der wichtigsten drei Publikationen der letzten Jahre
申请者和与会代表简短的简历(与会代表:最多半页)并列出最多至3篇论文题目、出版物
7. Adressenlisten der Teilnehmer* mit Vortragstitel (Alle Teilnehmer sollten aktiv mit einem Vortrag teilnehmen)
与会者*通讯录及报告名称(所有与会者应积极参与做报告)
*
bis max. 15 Teilnehmer aus dem anreisenden Land und bis max. 25 Teilnehmer aus dem Gastgeberland
*
最多15名参加者来自旅行国,最多25名代表来自主办国
.
7
8
9
8. Programm der Veranstaltung
会议日程安排
Bitte stellen Sie hier ein detailliertes Programm der Veranstaltung mit Angaben zu Wochentag, Datum, Uhrzeit und Hauptprogrammpunkt (wie Ankunftstag, Konferenztag, Exkursionstag, Abreisetag) dar und listen Sie an Konferenztagen zusätzlich alle Referenten mit Vortragstitel auf.
请说明会议的详细安排,包括天、日期、时间及重要日程,如抵达日, 会议日, 学术考察日, 离开日并列出会议日所有报告人以及报告题目。
9. Bankverbindung (nur des gastgebenden Antragstellers)
银行联系(只填写会议举办单位的银行信息)
Mit unserer Unterschrift bestätigen wir, dass wir bei keiner anderen
Förderinstitution Mittel zur Finanzierung dieser Veranstaltung beantragt haben. 我们用签名确认, 我们没有在其他资助机构申请过此次活动的经费资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eutscher Antragsteller Chinesischer Antragsteller 德方申请者中方申请者
11。